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书]富一代-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天夜里,姚祺年就买票偷渡回了内陆,不过他没回泾河县,而是电话联系了林师傅,让他先安排几个辆卡车来深圳跟他汇合。
  从泾河县到深圳,有两千多公里的路程,不歇气的开车过来,起码要两天两夜,加上路不好走,愣是开了将近四天才到。
  等林师傅的这段期间,姚祺年也没闲着,他去找了趟刘三哥,托刘三哥出面租他老表的游艇运货,答应运一趟就给他们五千块。
  姚祺年估算过,游艇一趟大概能运两千台彩电,这两千台彩电转卖出去,起码能盈利十几万,就算给五千块运输费他也不亏本。
  有利可图的事,刘三哥没道理拒绝,几乎没犹豫就应了下来。
  一切安排顺当,只等林师傅到,郑管事那边立马就发了货。
  当然,他们必须在夜里运输,还要赶在民兵换班时进行,所以每隔半个月才能运一趟,一万台彩电,断断续续折腾将近两个月才把货全部运到临淮省。
  这期间,姚祺年一直在外奔波,起初家里的三个崽还会在睡觉前喊“啪啪”,到后来都快不知道“啪啪”是啥玩意了。
  姚祺年是在快傍晚的时候回来的,他才进门,就见三个崽穿着一模一样的小衣裳,排排蹲在墙角,撅着小屁股头,也不知道在干啥。
  姚祺年走近了看看,见三个崽拿着小棍头在拨弄蚯蚓,老三还想上手去抓。
  “哎哎,不许抓,脏不脏?”姚祺年直接把老三提溜了起来,抱在怀里。
  老三有点儿呆,愣愣的看看姚祺年,又看看老大老二,哇得一声就嚎了起来,哭得姚祺年脑门大。
  “好了好了,不哭了,老子都不认识了?”姚祺年拍拍怀里的小身子,干脆蹲下来,把老大老二也圈在了怀里。
  想死他的傻狗们了!


第52章 
  不愧是三胞胎,只要其中一个哭,其他两个肯定也要跟着闹。
  姚祺年哄了几句不顶用,正好瞧见宋明好从屋里出来,示意她来。
  宋明好怔愣片刻,捺住心中激动走过来,先把老大抱靠在墙上,一本正经道:“大崽,妈妈说过多少遍了,不许带弟弟扣泥巴,你刚才在干什么?”
  小家伙打了个嗝,立马就止住了哭声,陷入沉思中。
  宋明好又从姚祺年怀里接过老二老三,让他们排排靠在墙上,继续板着脸道:“还有厨房汤盆里的泥巴块,是你们哪个扔进去的?”
  这下好了,小家伙们全止住了哭,低头的低头,挖鼻孔的挖鼻孔,抠手指的抠手指,全都一副心虚的样儿。
  姚祺年彻底服了:“宋小好,可真有你的!”
  他话音才落,宋明好就拿眼瞪他,瞪着瞪着就红了眼。
  “哎哎,别哭啊。”姚祺年抬手给她抹泪,小的哭完大的哭,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两腿一蹬,嗝屁了呢。
  “不是林嫂和我说你去了香港,我到现在还不知道,你这人胆子怎么这么大啊,哪都敢去,我听人说好多偷渡过去的都淹死在海里了!”
  宋明好越说越后怕,低声埋怨道:“下次不许再偷瞒我了。”
  “不瞒了,不瞒了。”姚祺年伸胳膊搂她,快想死了,嘴凑过去要求道:“快,先亲个。”
  宋明好脸一红,怪难为情的:“大白天的,被人看见……”
  姚祺年左右看看,除了三个小崽子,家里哪还有别人,于是伸胳膊挡住三个小崽子的眼,含住宋明好嘴就亲。
  宋明好也想他了,抱紧他回应。
  这两人蹲在墙角亲的黏黏糊糊,可怜咱们老大,被他爹的手指头戳到鼻孔了,一脸的不耐,好在姚祺年没用多大力,小崽子们很快就从他胳膊下挣扎出,撅屁股蹲地上,好奇的盯着两人看。
  很快,姚祺年不再满足于此,猛地抄起宋明好,阔步进屋,啪得甩上门,迫不及待的先过了回xing生活。
  完事之后,姚祺年就沉沉的睡了一觉,等再醒时,外边天已经黑透,堂屋传来三个崽叽叽喳喳说话声,姚祺年听了半响也没听懂到底说的啥玩意。
  三个崽都属于早早学会走路,但一直学不会说话的奶娃,到现在还只能冒出几个简单字,见姚祺年开门出来,老三躲开王乃云送到嘴边的汤匙,小奶音特响亮:“啪啪!”
  “啪啪!”
  “啪啪!”
  老大老二不甘落后,也跟着喊。
  姚祺年哎了声,听得舒坦,挨个揉揉小家伙们脑袋,在饭桌旁坐下,接过宋明好递来的馒头。
  “年娃子,咋出去这么长时间呐?”
  问话的是王乃云,成天过得稀里糊涂,也不知道小儿子到底干得是啥买卖。
  姚祺年含含糊糊嗯了声,不欲跟她多说,转问道:“芳芳呢?”
  王乃云被岔开注意力,说道:“回家了,说想她爸,回去看看。”
  自打王乃云来了县城,姚祺芳就很少回老家了,平时吃睡在学校,到周末就来姚祺年这儿。
  “爸生辰快到了吧?”姚祺年问了句。
  “可不是。”王乃云道:“就这月底。”
  姚祺年想了想道:“到月底爸也就五十整岁了,咱们给他过个生,热闹热闹。”
  在大圩村,五十岁算一道坎,好些人家都有过生的习惯。
  “你爸不爱张扬,我看还是算了。”王乃云不想让破费。
  宋明好道:“大娘,咱们不张扬,就烧一桌菜,自家吃顿饭。”
  听儿媳妇这么说,王乃云心里高兴,笑道:“那感情好,老头子要是知道,该乐呵了。”
  自打分家之后,姚家人已经很久没坐一块吃顿饭了,老两口嘴上不说,心里还是盼着家里能和和气气。
  到月底这天,姚祺年借了辆拖拉机,把王乃云几个带着,一块回乡下。
  怕小家伙们受风,宋明好用军大衣把他们裹得紧紧的,跟俄罗斯套娃似的,只露张小脸。
  王乃云怀里搂一个,宋明好搂一个,姚祺芳搂一个,按说是正好,但老二这个娇气宝宝,非要宋明好搂着,一会儿躲在妈妈怀里,一会儿露出脑袋吓小姑姑,见小姑姑被吓到,就咯咯直笑。
  姚祺芳怀里的老大全程冷漠脸,一点儿也不觉得好笑。
  老三最不老实,在王乃云怀里不安分,挣扎着要趴在拖斗扶手上看爸爸开拖拉机,手脚直扑腾,嘴里叽叽咕咕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可激动了。
  姚祺年回头瞧眼,干脆把他接过来抱坐大腿上。
  “想开啊?”
  “开!开!”小家伙更激动了,两只小胳膊直伸,要去摸拖拉机把手。
  “不亏是老子的种,真像样!”姚祺年嘚瑟的不行,干脆让小家伙站在车踏板上,让他好好过过瘾。
  拖拉机一路突突突回乡,才进村,许久不见的乡亲父老可热络了,都纷纷跟姚祺年打招呼。
  以前大家伙儿只知道姚祺年在外做买卖,到底做什么买卖,却不太清楚,托贡付姐的福,现在大家伙儿都知道了,住村西的年娃子开了好几间电器店!
  说起来,人也奇怪,以前姚祺年倒卖粮食那会儿,没少遭村里人嫉妒,现在差距拉大了,反倒都恭维起来。
  姚祺年才把拖拉机停到自家院里,乡亲父老就涌了过来。
  拖拉机车斗里堆了不少东西,罐头、水果、奶糖、桃酥……宋明好大方的把吃食拿给婆娘奶娃。
  姚祺年被一群大老爷们围在中间,边散烟边回答乡亲父老的问话。
  “省城是有间店,生意还成吧,能过日子。”
  “省城大不大?大,比咱们村大,有公交车,穿的跟咱们差不多,比电视剧里差点儿,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买东西要不要票?这我还不大清楚,反正买衣裳不要布票了,工业劵也没了,不过买彩色电视机还是要票。”
  不怪这些乡亲们好奇,他们中好些人一辈子都没出过泾河县,如果不是现在有了电视机,他们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的更少。
  像姚祺年,在整个大圩村乃至泾河县,都算是见多识广的人了。
  见他态度还跟以前一样,大家伙儿都挺高兴,愈发觉得村里能出一个这样的能耐人,是他们荣幸。
  “年娃子,你回来了?!”
  姚书记听人说之后,也过来了,满脸的笑,看姚祺年时,眼里还带了说不出的欣慰和自豪感。
  “叔,您这气色好啊,红光满面的,是遇到了什么好事?”姚祺年给他递烟。
  姚书记半开玩笑道:“看你回来了,想让你请我喝酒,算不算好事?”
  姚祺年没半分犹豫:“那还用说,晌午别走了,侄儿好好陪您喝两杯!”
  正说着话,姚四海从田里回来了,瞧见婆娘儿子媳妇闺女孙子都在,其中的高兴慰怀自是不再提。
  晌午王乃云杀了家里的大公鸡,大铁锅里红烧,又把从县城带回的鱼肉都烧了,再炒两样时令蔬菜,整了满满一大桌。
  宋明好和贡付姐妯娌两就在一旁打下手。
  这趟回来,宋明好能明显的察觉到,贡付姐对她态度不一样了,讲话很客气,也没再酸言酸语,旁的不说,起码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和睦。
  这边,姚祺年在留了姚书记吃饭之后,干脆又把老丈人,还有族里走得近的几个长辈都请来家里,一来是同等对待,二来也是想让姚四海高兴高兴。
  有大老爷们在的地方,娘们不上桌,姚祺年陪几个长辈喝得不少,好在思维尚清晰,还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年娃子,你现在出息了,可不能把咱们给忘了啊。”说话的是姚书记,喝得两脸通红。
  “人不忘本,叔,这道理我懂。”姚祺年正了色,谦虚道:“比我有出息的人还很多。”
  姚书记摆摆手:“叔说你出息,你就是有出息。”
  姚祺年笑,不再多说,只敬他酒。
  其实姚祺年多少听出来了,姚书记是想让他出手帮衬。
  自打改革开放政策松动之后,整个社会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不止人与人之间比着干,村与村之间,县城与县城之间,乃至省与省之间,都在比较。
  姚书记连当了十来年的村书记,和他差不多起点的,有的已经被调到乡里、调到县城,只他一年一年还那样。
  究其原因,不外乎没什么出彩点。
  一个土皇帝要怎么才能有出彩点?说白了,一靠人脉,二靠嘴,三靠实打实的功绩。
  姚书记人脉没有,又不会巴结,想往上爬,只能靠实打实的功绩。
  大圩村出姚祺年这样一个能耐人不算他功绩,都是富起来,才是他本事!
  “年娃子,你啥时候走?”姚书记问。
  姚祺年想了想道:“叔,我不急走,打算在家多住两天。”
  听他这么说,姚书记乐呵了,忙道:“有空去我家坐坐,咱叔侄两好好唠唠嗑。”


第53章 
  这顿酒喝到下午才散开,姚祺年喝大了,撑着送走几个长辈之后,回来倒头就睡,一觉睡到晚饭点。
  相较晌午的闹腾,晚上要清静多了,一家子围在圆桌旁,一边吃饭一边闲话家常。
  饭后,娘们带奶娃回屋睡觉,父子三个还在说话,都是大烟枪,堂屋里烟熏缭绕,姚祺年嘴里也叼一根,宋明好出来泼洗脚水,往他看了眼。
  见媳妇儿瞪他,姚祺年忙把烟按灭扔了,冲宋明好笑得没皮没脸。
  姚四海看在眼里,摇摇头,等宋明好进屋了,才道:“年娃子,中午你四叔说的那些话,不用为难,当他是放屁,钱都是你辛苦挣来的,怎么支配当然由你当家做主,他那儿我去说,他让你盖学校你就得盖学校?让你铺路就得铺路?想得倒是美!”
  姚四海口中的“四叔”,就是姚书记。
  “爸,你别忙着说,我先考虑考虑。”
  姚祺年并没有太为难,事实上他觉得姚书记在某种程度上说的也有道理。
  今后他要想稳扎稳打,根基必须牢靠,只他一个独富没用,稍得罪点人,说不准就会成为别人眼中待宰的肥羊。
  名门望族可不是白喊出来的,金钱、权利、知识,缺一不可,只有树大根深,才能屹立不倒,放
  姚祺年不是没想过要扶起族人,不说成什么名门望族,起码族里要出几个能顶事的人。
  旁的不提,如果把姚书记扶起来,对姚祺年来说,绝不是什么坏事,哪怕放点血他也情愿,权当是在做长远投资。
  反复思量之后,转天一早,姚祺年就去了趟姚书记家。
  姚书记家住村东边,一排三间瓦房,不算大的小院,篱笆围着,这会儿姚书记爱人正在院里喂鸡。
  “年娃子,来找你叔呐!”姚书记爱人笑眯眯的,热络招呼道:“快进屋坐,你叔在屋里呢,昨晚跟我叨念你半宿!”
  姚祺年笑笑,跟姚书记爱人说了几句才进屋。
  屋里光线不大好,姚书记在灯下翻报纸,瞧见姚祺年过来,摘了眼镜,笑呵呵道:“年娃子来啦,随便坐,都是自家人,别拘束了。”
  姚祺年哎了声,随手拖张板凳坐下。
  叔侄两先没边没际的话说了会儿,才渐扯到了正题上。
  姚书记的意思是,先让姚祺年以他本人名义,把村里小学盖起来,还有通往乡里的主干道也给铺上。
  姚祺年一直没插话,等姚书记说完之后,才半开玩笑道:“叔,您这是看您侄儿好说话,就随便宰啊!”
  此话一出,姚书记呵呵直笑,尴尬的直搓手。
  “叔,咱们自家人,敞开天窗说亮话,您要是想这么宰我,我看您这辈子也只能当个村书记了。”
  盖学校,铺路,种树,这是哪个村书记都会干的事儿!
  “年娃子,你的意思……”
  姚祺年正了色道:“我的意思是,学校要盖,路也要铺,但您要是只志在于此,以后咱们叔侄两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您继续当您的村书记,我继续干我的买卖。”
  姚书记吧嗒吧嗒抽着烟,好半响才道:“你说的我懂,别人都往上爬,我还在原地踏步,我上哪甘心呐,我也想干点实在事儿,就是空有想法,施展不开。”
  交谈中,姚祺年得知姚书记想在村里发展工副业。
  “咱们要想富,只靠种地收粮可不行,必须得发展点副业。”
  姚书记点了根烟,继续道:“头几年你倒卖粮食那会儿,是赶上了好时候,现在你看看,咱们村靠倒卖粮食的,有几个富起来的?别人咱先不说,就说你大哥,跟你一比可就差太远了!”
  这话说的在理,今时不同往日,自从全国各地取消粮票之后,粮食的价格就再也没有炒上去过,始终波动在一毛六到一毛九之间,在这种大环境下,就是倒卖再多的粮食也翻不出大水花。
  据姚祺田所说,他去年一年才挣了三千多块,还是赶上了收成好的年头。
  “叔,你打算发展什么?搞食品加工?还是棉麻纺织?”姚祺年问他。
  姚书记摇摇头,沉吟道:“我打算把咱们原先的生产大院清理出来,办个五金厂。”
  闻言,姚祺年不觉点头:“想法不错。”
  泾河县是产粮大县,用到农业器械的地方肯定不少,到目前为止,姚祺年只在县城里看到过农业机械部,还仅是代销售,并不生产维修。
  “年娃子,你看这样成不成,起步资金你先垫上一部分,算你批子,至于以后,挣多挣少,都有你分红。”姚书记也张不开嘴让他无条件赞助。
  说实话,以姚祺年现有的条件,开办个工厂还是不在话下,只是他还没那么招摇,愣头青一样把自己底牌先亮给别人看。
  所以在听姚书记这么说之后,姚祺年既没拒绝,也没立刻就答应,只是道:“叔,让我回去想想看,你也知道,我是和别人合伙做的买卖。”
  姚书记也不逼他,点头道:“是要好好想想,不是急事,咱们打算好再说。”
  姚祺年没坐太久,晌午前就回来了,家里静悄悄的,只有宋明好和姚祺芳在剥青豆。
  “小好,咱们一二三呢?”
  宋明好忙着手里的活,头也不抬的道:“被大伯和大娘带去赶集了。”
  加上七斤和六斤,姚四海一下子带了五个孙子,抱肯定没法抱,只能在排子车上推着,一车推五个娃,排成三排坐,姚四海推去乡里的路上,可把别人给羡慕坏了。
  五个大孙子呢!不怪姚四海笑的露牙花子!
  当然,也有人怪可惜的,就多嘴问了姚四海一句:“两儿子没给你生个孙女呐!”
  本来姚四海没觉得什么,眼下听人这么问,又看看五个大孙子,确实怪可惜。
  要是再有个孙女可就再好不过了!
  想是这么想,姚四海也知道估计没指望,计划生育这么严,大儿媳妇生了六斤之后就被带去医院结扎了,眼下只剩小儿媳妇还能再偷生,万一再偷生个男娃……
  姚四海晃晃脑袋,不敢想。
  进了集市之后,姚四海不放心的叮嘱五个孙子:“街里有老拐子,专拐不老实的小孩,都坐好了不许乱动,知道不?”
  小家伙们乱七八糟的点头,谁也没把这话搁在心上,眼睛叽里咕噜乱打转,尤其是姚祺年的三个崽,可激动了,嘴里“咦?”、“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