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书]富一代-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赵同五急得嘴长泡时,姚祺年找来他家了。
  “大兄弟,你乍过来了?!”
  赵同五又惊又喜,忙把姚祺年迎进屋,刷搪瓷缸泡茶,又递上烟,一阵热络。
  “赵哥,我过来是要跟你商量米价的事。”姚祺年开门见山,问他:“这段时间,你没少挣吧?”
  赵同五一愣,搓手笑了起来:“还成,五毛一斤也照样有人买。”
  毕竟民以食为天,钱财都是身外物,重要的还是先解决温饱问题。
  “赵哥,这你就不厚道了。”姚祺年半开玩笑道:“你卖到五毛一斤,却还想给我原来的回收价,咱俩的买卖还能做下去不?”
  赵同五不傻,听出姚祺年话里意思,忙道:“大兄弟,价钱的事咱们都好商量,也不能只我挣钱,让你吃亏不是?”
  姚祺年不满足于此,低声道:“你给我五毛一斤的价,不出三天,我给你转六千斤大米。”
  闻言,赵同五倒抽一口冷气,如果回收五毛一斤,那他卖出去至少要卖八毛一斤才有得挣。
  赵同五眉头锁紧,沉默下来。
  姚祺年没催他,而是道:“你好好想,想好了给我拍电报。”
  说实话,姚祺年开口要这么高的价,要是搁在平时,绝对是狮子大开口,赵同五也不可能答应。
  但眼下不同,正是缺粮的时候,他不逮到机会挣一把,以后可没这么好的机会了。
  果不然,他回家没几天,赵同五的电报就发了过来,只有简短的几个字:同意,六千。
  接到电报,姚祺年没再打岔,直接联系上林师傅,连夜给赵同五装一车大米送过去。
  他们从王郢村码头过河去江北,缩短了将近一半的路程,晚上七点多出发,十点多就送到了地方。
  满满一车大米,足足有六千斤,赵同五从麻袋里抄了把白花花的米粒,喜的龇牙花。
  明天他就抬价,把大米卖到八毛!
  这一车货,对姚祺年来说,不可谓暴利,五毛一斤的回收价,他从赵同五手上拿到了三千块。


第21章 入V二更
  对于姚祺年来说,三千块只是个开头,仓库里还有两万多斤稻谷待发货,他不急脱手,越到年末粮价只会越高,即便他不炒,那些粮油店主也会把价格炒上去。
  姚家人尝到了甜头,原先因收成差笼罩在心的阴霾也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喜上眉梢。
  “小弟,那咱们还要继续收粮不?”贡付姐问。
  其他人也关心这事,离过年还有段时间,他们完全可以趁现在再收粮,反正他们手里本钱充足。
  到时候利滚利,只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刘大娘家还有两千斤粮,急吼吼的要送咱家来,我没要。”姚祺田眉头拧成疙瘩,总觉得不放心,迟疑道:“年娃子,咱们干这么大,会不会出问题?”
  姚祺年也顾虑到了这点,从古至今囤积居奇都是犯法的事,只是现在政策宽松了些,不少人在打擦边球,一旦太过,上面肯定会杀鸡儆猴。
  他可不想什么都还没干,就先进劳改队。
  思及此,姚祺年开口道:“咱们适可而止,以后不管谁家送粮过来,都不要再收。”
  他们收粮太多,无疑是和粮站对着干,到年末粮站收购粮食达不到指标,公社肯定会派人下来调查。
  投机倒把的严重性,姚家人都再清楚不过,还没人敢触犯法律,所以对于这个决定,谁都没意见。
  姚四海更是肃了脸,警告家里几个娘们:“嘴巴都守严了,出去不要跟人说咱家现在有多少粮,更不要提钱,谁要是说了,明天就圈铺盖从这个家滚出去。”
  娘三个忙点头,事关整个家庭的经济收入,她们可不敢随便乱说。
  气氛有些沉重,就在这时,学步车里的七斤“咯咯”笑起来,小家伙摇着拨浪鼓自娱自乐,蹒跚朝他们冲来。
  听着小家伙无忧无虑的笑声,大家伙心里一松,暂时把烦恼顾虑抛诸脑后。
  王乃云一把抱起学步车里的大孙子,嘴里乖孙、宝儿的哄了几句,然后道:“娃他爸,咱们也该把年娃子的亲事定下了吧!”
  闻言,姚四海脸上露了笑:“可不是,再拖下去,宋医生不说什么,旁人也会说咱们不厚道。”
  姚祺田和贡付姐互视了一眼,主动道:“那咱们可以准备建新房了,我看别等明年开春,都想着明年开春建新房,窑厂的砖价肯定高,咱们现在去买砖,也能便宜点。”
  以前日子难,两口子还会私底下计较建的新房归谁,现在大不同前,两口子根本不会想这些,因为他们清楚的意识到,挣钱才是要紧事,等有了钱,他们想建多大的房就建多大,否则都是白搭。
  与其计较这些,倒不如齐心协力去挣钱。
  也正因为如此,一家人的相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
  一场秋雨一场凉,在连续数日的阴雨之后,天气骤然变冷,再有两个来月就要过年了。
  这期间,姚祺年接到一通电报,是省城发来的,师范学校和卫生学校粮食告急,托姚祺年分别送两千斤大米。
  米价还是一毛六。
  因为尽管整个临江省缺粮,但粮站卖的大米还是以前那个价,并且不会轻易提价,只会减少城镇居民供应。
  送给学校一毛六,送给赵同五是五毛,这差距可就大了。
  王乃云老大的不乐意:“不能送呐,送了等于是在亏本,给他们回个电报,就说咱家没粮。”
  贡付姐也道:“一斤亏三毛四,四千斤就是一千三百多块钱啊!”
  这么一算,确实亏大发了。
  大家伙一时都陷入沉默中。
  良久,姚祺年才道:“还是送,亏了钱能再挣,别亏了学生。”
  虽说姚祺年是个奸商,但他还不至于什么人的钱都想着挣,这不是缺德么!
  姚四海也是个憨厚人,支持小儿子的做法:“念书不容易,尤其是咱们农村娃,送吧,别饿着他们。”
  王乃云不满道:“饱了他们,可就亏了咱们!”
  姚四海两眼一瞪:“咱们亏什么了?稻谷多少钱一斤回收的,你心里不清楚?甭管多挣少挣,得挣个安心!”
  一家之主都这么说了,其他人哪还敢再说什么,只能忍痛把四千斤大米装船,走水运送去省城。
  这趟姚祺年跟着去送货,姚祺田留在家买砖建新房。
  临走前,姚祺年骑自行车去了趟卫生站。
  眼下天黑的早,才五点多,天已经黑透,宋明好屋里点着煤油灯,透过窗户向外散着暖黄的光。
  姚祺年悄悄把自行车停在屋后,弯腰拾个土坷垃往好窗户上砸。
  像是猜到会是他,宋明好很快开了窗,探出半个身,小声道:“大晚上的,你来干什么?”
  瞧这话说的……姚祺年捏了把她肉呼呼的脸蛋,没好声道:“非得干点什么才能来?”
  话音刚落,抖机灵的亲了口宋明好侧脸,咧嘴道:“好了,我现在干过点什么了。”
  宋明好没吱声,反手摸摸脸,幽幽看他:“你过来。”
  “我不。”姚祺年非但没过去,还后退了两步。
  过去找打么。
  “你过来啊。”宋明好又探了点身,冲他招手。
  姚祺年迟疑走近,嘴里在警告:“宋小好,你要是敢打我,我就……”
  姚祺年没了声,因为宋明好也亲了他一下。
  “好了,我也干过点什么了。”宋明好舔舔嘴角,冲他笑弯眼,脸颊滚烫。
  此时的姚祺年,脑子就跟电线短路了似的,摸摸脸,又扭头看看还在笑的宋明好,脸突然红起来,抬手往宋明好眉心按了按,拿腔作调道:“臭流氓,亲了我就要对我负责。”
  宋明好:“……”
  “算了算了,我允许你再亲一下。”
  这会儿姚祺年大度极了,又把左脸凑过去,可惜还没亲到,就被一连串的咳嗽声打断。
  两人寻声看去,屋后的茅坑里,宋医生提着裤子出来。
  “……”
  “……”
  要搁以前,宋医生一准要捡石头子砸烂姚祺年的头,可现在……谁还没个年轻的时候啊……
  “别说太久了,早点睡,明天还得去上课。”
  抱着眼不见心不烦的想法,宋医生叮嘱了声,拖着蹲坑蹲麻了腿,一瘸一拐的回屋睡觉。
  这么一打岔,两人都没了刚才旖旎的心思,宋明好拍拍他肩,问道:“好好说,来找我干什么。”
  姚祺年也正了色:“这不是看你没棉袄穿,来管你要尺寸,明天我去省城,给你买件新的。”
  打小别人都有妈,只有宋明好没有,宋医生洗衣做饭还行,就是不会缝补的活儿,宋明好也学的磕磕巴巴,冬天的棉袄只有一件,还是攒了很久的棉花票托别人做的。
  说不窝心是假,宋明好不觉眼里就汪了泪,忙低下头,转问他去省城干什么。
  黑灯瞎火的,姚祺年没注意到宋明好异常,只老实交代他去送粮。
  “一毛六啊?”听他说米价,宋明好也觉得亏了。
  姚祺年叹叹气,有些忧虑的道:“现在不积点德,以后你生的儿子没屁眼怎么办。”
  “……”
  此话一出,宋明好刚才那点零星感动全没了,忍不住锤他:“你生的儿子才没屁眼呢!”
  “我又不会生,还不是你生。”
  说完,在宋明好真发火之前,骑上自行车就跑,徒留宋明好一脸无奈,哭笑不得。
  这趟跟船去省城,可比上趟受罪多了,大冷的天,吃饭睡觉都是个问题,铺草席睡甲板上太冷,姚祺年只能裹上军大衣蜷靠在角落里将就着睡,好在带的干粮可以送到东子表舅那儿加热,要比吃冷饭强点儿。
  就这么熬了两天两夜,总算抵达了省城。
  刘师傅压根没想到姚祺年真给他弄来了两千斤大米,高兴的不知道说啥好,他心里比谁都清楚,省城黑市上的大米已经卖到了八毛六分钱一斤!
  “小兄弟,这大老远的,可辛苦你了!”
  姚祺年摆摆手:“好说好说,快给我弄点热腾腾的饭。”
  刘师傅哎了声,也不抠门,当即给姚祺年下了碗面,还卧了两个荷包蛋,焦黄金脆,撒一撮小葱铺在上面,喷香!
  这会儿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下班的回宿舍,大灶上早就没了人,刘师傅又给姚祺年倒了二两酒,感慨道:“小兄弟,你这人可以,够处!”
  姚祺年苦哈哈的想,他哪是够处,是怕生儿子没屁眼。
  “叔,您要是觉得我够处,以后就给我多介绍点买卖,价格给公道点。”
  刘师傅挫着手道:“成,我心里有数,绝对不让你吃亏!”
  不是刘师傅自吹,干他这行,甭管是机关单位还是国营街道工厂,就没有他不认识的大灶师傅。
  今天太晚,没法再卸货,姚祺年先在附近招待所歇了一夜,转天才把两个学校的货全卸掉。
  因为心里过意不去,刘师傅和钱师傅主动把这趟运输费承担了,又多给了姚祺年二十块钱伙食住宿费。
  接下钱,姚祺年就近去了趟百货商店,给宋明好买件棉袄,又给姚祺芳买双棉鞋,还有姚四海的酒,王乃云的毛衣,七斤的奶粉……
  不得不说,近两年政策松动之后,物资要比以前丰富很多,虽然买粮买肉仍然要票,但工业劵和布票已经逐渐取消,起码姚祺年买的这些东西,只要按价付钱就行。
  除了买这些,姚祺年还看中一台黑白电视机。
  时下里电视机是稀罕物,整个大圩生产队,就只有一户人家有电视机,十二寸,外边镶嵌木板块,乍一看像个小木箱。
  这家每天晚上都能挤进半个村子的人,姚祺芳可羡慕坏了,每次想去,都挤不上。
  “青松牌电视机,三百五十块。”售货员报价。
  姚祺年打算买下来,但转念一想,买完之后他没办法弄回泾河县,正迟疑间,柜台里仅剩的这台电视机很快被别人买走。
  买电视机的是个老汉,肩上背着蛇皮口袋,到这二话不说,哗啦一声把口袋里的钱全部倒出来,像生怕买不到似的,赶忙付钱把电视机搬走。
  姚祺年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售货员是个中年大姐,笑道:“大兄弟,你看你,还犹犹豫豫的不想买,这下可好,被人买走了吧!”
  以前姚祺年不是没听人说过电视机供不应求,但没想到会这么夸张。
  好在他不是非买不可,把要买的东西都买齐全,当天晚上,姚祺年就搭火车回了泾河县。
  回到家,该分的东西都分掉,还剩件棉袄是宋明好的,姚祺年先放在他屋里,打算晚上给送去。
  这个下午姚祺年哪也没去,在家闷头睡觉,他太困太累了,几乎沾床就睡熟了,直到姚祺芳进来推醒他。
  “二哥,大队书记在咱家呢,说找你。”
  外头天已经擦黑,姚祺年忍着困倦下床,边穿衣裳边道:“有没有说找我什么事?”
  姚祺芳摇头:“我不知道,我看爸的脸色不大好。”
  闻言,姚祺年心里多少有了数,拍拍姚祺芳脑袋,趿拉上拖鞋去堂屋。
  大队书记也姓姚,叫姚四祥,按辈分,姚祺年得喊他一声四叔,这会儿姚书记正跟姚四海坐堂屋里说话,姚四海有些战战兢兢。
  姚祺年进去就递了根烟给姚书记,招呼道:“四叔,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吃了没?侄儿陪您喝两杯怎么样?”
  姚书记接过烟别在耳上,瞪眼道:“臭小子,少瞎套近乎,书不好好念,尽想些歪把式,看你干的好事,别人到我那儿举报你,说你投机倒把,知道不?!”


第22章 入V三更
  姚祺年随手拖张小板凳坐下,一脸的无辜:“投机倒把可是大罪名,四叔,您可别随便往您侄儿头上按,您侄儿什么样的人,您还不清楚?”
  姚书记心道,他还真不清楚!
  虽说都是一份子的人,但到了姚书记这辈,两家走的就远了,碰上红白喜事才到场,今早乍一接到举报,姚书记还吓了一跳。
  印象里那个老实巴交的侄儿,居然干出投机倒把的事?
  不管真假,姚书记都得过来了解下情况,好歹是同族,他也不想姚祺年出事。
  “还狡辩,我问你,你家收的粮都往哪送的?”姚书记板了脸,严肃道:“老实交代,别想瞒着我!”
  姚祺年眨眨眼,听话的拿出乖宝宝的架势来:“我能往哪送啊,按一毛六一斤的价往省城学校送,学校缺粮,饿着谁也不能饿到学生呀。”
  姚书记一愣。
  姚祺年又道:“您要是不信,明天咱俩一块去趟邮局,电话打去省师范学校,看看他们怎么说,粮站卖粮还一毛七一斤呢,我比它便宜,还不兴我挣点蝇头小利呐。”
  “真的?”姚书记将信将疑。
  姚祺年摊摊手,丝毫没有半分紧张:“我说了,您要是不信,咱俩明天去邮局打电话。”
  这会儿姚四海也反应过来了,正了脸道:“娃他叔,你听谁说的?哪个这么闲,还成天盯着人举报?咋地,想给咱家扣上地富反右坏的大帽呐?!”
  “大哥,你看你说的,我这不是怕年娃子走上歪路吗?”姚书记忙递根烟给姚四海:“这都啥年代了,主席同志都亲自给地富反右坏摘大帽了,还提这些干啥。”
  甭管姚书记怎么问,姚家父子都一口咬定粮食是往省城送,姚祺年还翻出了以往的送货单和运输单,上面白纸黑字,登记的都是刘师傅和钱师傅的名,把姚书记堵的哑口无言。
  转天一早,姚祺年还是拽上姚书记去了趟邮局,当着他面给刘师傅打电话。
  刘师傅本就承了姚祺年的人情,自然跟帮着姚祺年说话,他嗓门大,冲姚书记道:“咋地,还想把咱们学生都饿死呐?这节骨眼上,全省缺粮,大家伙儿都在想办法,咱们大灶从别处整点粮,还就犯法了?”
  听出刘师傅带着怒气,姚书记擦擦额上汗,连忙安抚,说了好一会儿才挂下电话。
  外头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姚祺年心情极好,冲眉眼耷拉的姚书记扬起个笑:“四叔,您侄儿说的没错吧?您侄儿可是奉公守法好公民。”
  说完,扬扬手里的布兜,又道:“您自个回去吧,我还有事。”
  姚书记条件反射就问:“什么事?”
  姚祺年掏掏耳朵,有点无奈:“给我对象送衣裳,怎么,这事您都要管?”
  姚书记摆摆手,还是低声道:“以后注意点,别让人逮到把柄,这次我给你遮过去,下回可没这么好运了,上面要是来查,有你小子好受的。”
  闻言,姚祺年脸上没了刚才的嬉笑,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正色,他往姚书记中山装口袋里塞包香烟,同样低了声:“四叔,谢了,等过年我请您来咱家,陪您好好喝两杯。”
  姚书记呵呵笑,颇有几分感慨道:“不错,长大了,长大了。”
  两人在邮局分开,姚祺年直接去了公社中学。
  正赶着上课,不大的办公室里,只有宋明好一个,在全神贯注批改作业,丝毫没发现门口有人。
  姚祺年轻手轻脚走进去,站在宋明好身后。
  别以为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