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迪迪看着狗剩难受的那样,被吓着了。害怕的问:“老姥姥,他咋了?我去喊俺爸爸,来给他看病。”
  说完,就赶紧往家跑,嘴里还喊着:“爸爸,爸爸,你快来吧,老姥姥家来了个小病号。”
  悠悠爸听到迪迪的喊声,疾步从屋里走了出来。高声的问:“二奶奶,家里谁病了?”
  二奶奶赶紧回答:“吴医生,是狗剩得了黄水疮,这也不是急病,你先吃饭,吃完饭俺带他去卫生室。”
  “二奶奶,吃饭不急,咱这就去卫生室,先给孩子打一针。”爸爸说完就去了卫生室。
  姥姥也出来了,问桂莲:“大姑奶奶,您家就狗剩一个孩子,咋还让他长了黄水疮?”
  二奶奶接过来回答:“这是跟他奶奶出去玩沾上的,又不舍得花钱看,孩子小不懂事,痒了就抓,沾的浑身都是。
  她婆婆闲着啥事不干,连个孩子也看不住。唉,都怨俺没打听清楚,把个闺女送到这种人家。”
  说完又转头安排闺女:“桂莲,你抱着狗剩先去,我去拿钱。”
  狗剩真是被他奶奶逞歪了,针刚扎进去,就哭着骂上了:“没爹的医生,我X你娘,疼死你爹了。”桂莲急的脸通红,一把捂住他的嘴。
  狗剩的手得了自由,朝着悠悠爸爸的身上就打开了,嘴里还呜呜的喊叫着。
  小东西劲还挺大,拳头打到悠悠爸身上,砸的砰砰响。桂莲赶紧去抓他的胳膊,他嘴上得了自由,接着又骂了出来。
  桂莲顾了上头顾不了下头,急得两眼泪。“狗剩,不准骂人也不能打人,再不听话娘打你了!”
  看到桂莲哭了,狗剩才老实下来。他用手够着给桂莲擦泪:“娘不哭,我听你的话。狗剩不疼,一点也不疼,娘你别哭了。”
  悠悠看了,心说:这孩子也不算太歪,起码知道孝顺他娘。
  打完针,悠悠爸又拿出来一瓶药水,对二奶奶说:“二奶奶,这是止痒的药水,孩子痒了就抹,看好他别在抓破了,剩下的这半支药水,晚上再打一针,就能好利索了。”


第90章 收购乱发
  桂莲激动的说:“谢谢您了吴医生,俺要是早知道您能给看除根,早两天来就好了。”
  二奶奶掏出个手绢,打开里面是些零钱。“吴医生,总共都是钱啊?”
  “二奶奶,您给八毛二就行,是这只青霉素的钱。药水是我自己配的,不用给钱了。”
  “那怎么行啊!吴医生,这是一块钱,够不够啊?”
  悠悠爸拉开抽屉,找出一毛八分的零钱,递到二奶奶手里。“二奶奶,青霉素是花钱买的,我当不了家。我自己配的药水,咋能要钱。狗剩不是咱村的人,合作医疗也不在咱村里,要不这青霉素也不用拿钱。”
  宝景在一旁感激的说:“谢谢您吴医生,在他们村里的卫生室是不用花钱,可根本没有青霉素。
  公社的医院有青霉素,得了大病的才给用,长黄水疮根本不给用。
  要不是您给打这支青霉素,狗剩这黄水疮,一个热天也好不了,得遭多大的罪。”
  吆喝,宝景这徒弟还真的没白叫,看来多少的懂点门道。
  悠悠听了,才想起来现在的合作医疗制度,群众在自己参保的卫生室,吃药看病是不用花钱的。不过,就现在村级的医疗条件,稍微大些的病,就得去公社医院,看病吃药得拿一半的钱。
  要是去县里的医院,报销的比例就小了,才30%,自己得拿大头。去地区和省里的医院,就不给报销了,自己全部负担。
  狗剩止住了痒,也不哭闹了。带着两眼的泪花子,回家看到煮好的两鸡蛋,立即高兴起来。
  “姥姥,我吃鸡蛋。姥姥,还是您好,俺奶奶煮了鸡蛋自己偷着吃,她把鸡蛋皮埋到粪坑里,我都挖出来了还不承认。
  姥姥,这俩鸡蛋咱俩一人一个,我不和俺奶奶那样吃独食。俺娘教俺了,让俺从小得孝顺老人。姥姥,您上了年纪,吃得好了才能活大年纪。
  姥姥,您得一个劲的活着,您活着给俺蒸糖包子吃,您蒸的糖包子最好吃了,又甜又香,俺自己就能吃一个。
  俺二婶子个狗X的,不敢抢俺奶奶的,看见俺吃就抢。姥姥,俺和娘今后住在您家不走了,您给俺蒸糖包子吃。她看不见就不抢了。”
  这熊孩子,屁大点年纪满口的脏话,不过让人听得心酸。
  二奶奶搂着他,“好,以后你娘俩就在姥姥家住了,姥姥给你蒸糖包子吃。不过狗剩,你不能骂人,再骂人姥姥就不让住了。”
  “姥姥,我不骂咱家里的人,我也不骂好人,我就骂坏人。”狗剩一脸认真的说。
  二奶奶坚决的告诉他:“谁都不能骂,骂人不是好孩子。你刚才骂吴医生,他可不是坏人。你还小,分不清好人坏人。姥姥告诉你,骂谁都不行,好人坏人都不能骂,骂人是不对的。”
  狗剩倒是能挺进话,他搂着姥姥的脖子,对着姥姥的耳朵小声的说:“姥姥,我不骂人了,你就让俺和娘住在这里吧。俺奶奶天天骂俺娘,都把俺娘骂哭了。”
  二奶奶听得眼圈通红,坚决的说:“好,你们就住在姥姥家,姥姥天天给你蒸白面馒头吃。”
  小家伙在他家虽然受宠,但受条件限制,也没吃过什么好的。
  中午二奶奶给他蒸了几个糖包子,三岁的孩子吃完一个还去拿,吓得二奶奶赶紧放了起来,怕撑坏了孩子。“往后姥姥天天让你吃白馍,一次只能吃一个,多了不行。”
  小家伙恋恋不舍的看了眼糖包子,接着讲条件:“姥姥,您可不能忘了,晚上还得让我吃。俺奶奶晚上就给她自己溜一个,说小孩子晚上不能吃,怕撑着了。
  姥姥,我天天半夜都饿的睡不着,俺娘把自己的窝窝留下半个,悟在被子里,我吃了才能睡。”
  桂莲看到自己的娘满眼是泪,赶紧呵斥狗剩:“你这孩子,瞎咧咧啥啊,吃饱了就去玩吧。
  娘,你别听他胡说。就您给拿去的那些糖包子,几天就吃完了,这孩子没吃过好的,天天念叨,这是记心里了。”
  二爷也劝她:“难过啥啊,咱今年好过,就让她娘俩多住些日子。堤外的日子都那样,一年到头的地瓜干,咱闺女住娘家,还能给他们省口粮。”
  青霉素真见效,傍晚的时候,狗剩乖乖的来到卫生室。小家伙别扭的说:“吴医生,我骂人不对,您再给我打一针吧,疼再狠俺也不骂您。您是好人,俺的疮一点也不痒痒了。”
  小破孩子是真执拗,非得把人分出个好坏来。
  走亲戚蒸糖包子,乡亲们都来买红糖,今年日子过得顺当,大家都要成包的红糖,七两一包,一包五毛钱。
  家里的红糖买的飞快,姥爷就问姥姥,从哪里进的这么多红糖,不是限量供应吗?
  姥姥告诉他,民工在时上级特批的,光靠供销社的限额早就卖完了。不过,这两个月的限额还没用,能撑上一阵子。
  五月十六集上,姥姥刚进食品站的大门,站长就热情地迎上来:“老嫂子,可把您给盼来了。老王,给嫂子留快好肉。”
  “谢谢您啊站长,还得麻烦您找人帮忙,我想去趟县城。”
  “我盼着您来麻烦,今年鸡瘟厉害,收鸡蛋的任务不好完成,还得靠嫂子帮忙。”站长无奈的说。
  “可不咋的,这几天卖鸡蛋的少多了。我去县城进点稀罕东西,引着水坑的群众过来,尽量的多收些鸡蛋。”
  姥姥说完,交上猪肉钱,领着悠悠走了出去。
  娘俩这次直接去了临水,先去李保国家,把5600件大小裙子都交给了他,拉了两大车。李保国早就把22400元的货款准备好了,一把交给了姥姥。
  钱货两情,姥姥谢绝了李保国的热情挽留,带着悠悠回到县城。路上,悠悠和姥姥合计,现在有了八万多的存钱,可以放开手脚开始收购了。
  现在的八万块钱,比后世的上亿还让悠悠感到震撼。姥姥也是难以置信,估计不是在客车上,姥姥得激动到失态。不过还好,老人家只是发了会呆,很快就回过神来。


第91章 买房
  姥姥和悠悠商议,既然有了充足的资金,今后就在县城收购乱发,一时半会地不去临水了。
  悠悠却想在临水买处院子,作为落脚点,方便今后交易。通过近两个月的实践可以看出,还是大城市销量大,挣钱容易。
  姥姥不同意,她坚持先稳一段时间,看看情况再说。“悠悠啊,这俩月姥姥过的像做梦一样,就怕梦醒一场空。你让姥姥稳稳神,考虑清楚再说。”
  老人家,拜托您快点考虑,要知道时间就是金钱,悠悠还有好多的伟大事业等您老开拓那,您老关键时刻可不能掉链子,自己这小身板离了姥姥寸步难行。
  娘俩在县城下了车,看时间已经十一点多了,就去了第一饭店。打包了两份红烧肉,四个肉菜,十斤烧饼,拿出两件裙子,提着去了罗新才家。
  现在,娘俩出行十分方便,找个没人的地方,悠悠随时就能把自行车拿出来。姥姥骑车带着悠悠,非常便利。
  罗新才也是刚回到家里,正在洗手,一身的灰尘还没来得及换衣服。
  姥姥把东西交给他妻子,罗新才看见忙说:“嫂子,来到家里还让您破费,兄弟惭愧,赶紧进屋歇歇,让您弟妹去准备午饭。”
  “兄弟,不用麻烦,饭菜我买好了。咱们坐下说会话,等孩子们放了学一起吃。”
  他妻子放好饭菜,看见连衣裙就对姥姥说:“嫂子,谢谢您想着我,前几天您给我捎的衣服,大家看了都说好。您又给我捎衣服,俺都多大了,这裙子能穿得出去?”
  “这裙子好看,穿不出去在家穿给我看,去换上试试。”罗新才对他妻子说。
  换上连衣裙的妻子走出来,罗新才看得俩眼放光。“好看,以前真是亏着俺的俊媳妇了。谢谢您啊嫂子,还是您眼光好。”
  “你多大才能有正行,一天到晚的贫,让嫂子看笑话了。”他妻子白他一眼,嗔怪道。
  “俺兄弟说得是实话,弟妹你穿上这裙子,看着像二十出头的。”姥姥跟着逗趣。
  “看吧,嫂子也说你好看。谁规定的年纪大了不能穿裙子,咱永远十八。嫂子给你买了,你就穿,让她们眼热去,你男人我脸上也有光。”罗新才倒是大度。
  “越说越没正行,不和你说了,穿还不行吗。”他妻子嘴上答应着,还是进里屋将裙子换了下来。
  吃完午饭,大家就去了悠悠家新买的院子。前面院子的正房,家具基本上配齐了。墙壁刷的雪白,门窗漆的铮亮。
  中间的三间厅房里,摆放着长条几、八仙桌、太师椅、高背椅和高茶几,高贵而大气。
  东边两间房是通间,放置着书橱、书架、书桌和一个床榻。虽然没摆放书籍和笔墨纸张,但典雅的家具古香古色,给房间增添了雅致的光彩。
  西面的两间房也是通间,中间用一个镂空的屏风隔开,里面是上次悠悠看到的架子床。修复好的架子床精致典雅,雕花栩栩如生,暗红的原木色发出温润的光泽。罗新才告诉姥姥,这床可是好木料做的,四五个人都没抬动。
  和架子床配套的是同色的雕花大衣橱,梳妆台,圆桌和圆凳,还有几个圆形的花架,上面也雕着花纹,窗下还放着一个锈榻,看来是原来小姐用的。
  悠悠推了一下花架,纹丝不动,看来罗新才说的不假,这套家具确实是用硬木做成的,悠悠看着像是紫檀,不过她不敢确定,紫檀就是在前清也是珍贵无比,小县城哪来这么多的紫檀。
  东西厢房里也配上了家具,不过没有正房的精致典雅。厨房里光饭桌就有好几个,大的、小的、圆的、方的,凳子也是配套的,看来这帮乞丐还是非常注重吃的,饭橱碗柜还算完整。
  中间院子的房间里家具也算齐全,有的还能看出是成套的,不过没有前院的好,这点连悠悠都能看的出来。
  后院的厢房里放着成堆的烂家具,没一件成型的,看来师傅们确实尽心了。
  正房里放着成堆的麻袋,罗新才告诉姥姥,里面装的都是乱发,全是梳下来的长发。一麻袋一百斤,一共五千斤。
  看到不足二十天的时间,他就买到这么多。姥姥感到惊奇:“兄弟啊,还是你有门路。”
  一斤乱发二分钱利润,五千斤就是一百元,相当于工作人员三个月的工资。二十天挣三个月的工资,乱发看着利润小,数量大了还真可观。
  “嫂子,您让兄弟办得事,我一定给您办好了。这东西好弄,连个介绍信都不用拿,天越来越热,收购站巴不得赶紧处理了,图个干净,那个公社都有千把斤的存货。”罗新才告诉姥姥。
  屋里放着一个磅,他随便拉了个装好的麻袋,放到磅上一称,一百零二斤。“嫂子,您看,斤称都是足足的。”
  现在的麻袋都是国营工厂制作的,国家统一的规格,一个麻袋二斤重。
  “不用看,兄弟你办事嫂子放心。”
  悠悠悄悄的把钱递给姥姥,姥姥转手交给他:“兄弟,你点点,这是1100元钱。”
  “用不了这么多,您给的一千块钱还剩三百五。”罗新才往外点钱。
  “兄弟,你里外帮我忙了一个多月,还给我找了好多没花钱的材料。剩下的钱是兄弟你的工钱,多少就那些了,别再提了。”姥姥感激不尽。
  “嫂子,您这是打兄弟的脸,给你帮这点忙,我能要工钱。”罗新才硬是把350块钱塞了回来。
  “嫂子,咱还收乱头发不?”
  “收啊,越多越好。你继续收,下次我再把麻袋给你。”罗新才听了面带喜色,“嫂子,麻袋不急,我找人借的,啥时还都行。”
  说完他递过来一串钥匙,“嫂子,房子基本收拾好了,这是钥匙,您收好了。”
  “兄弟,谢谢你啊。今后有事嫂子还找你,你还得继续帮忙。”姥姥接了过来。
  “您擎好吧嫂子,我保证给您办的妥妥的。你要没别的事,我就先回去了。今天和别人约好了,去收乱发。”罗新才告辞。


第92章 麦收过后
  姥姥送他出了大门,回到后院,悠悠已经将头发收进空间,安排机器人清洗整理去了。
  关好大门,就剩下了娘俩,高高的围墙将院落和外面隔离开来,安静又安全。
  悠悠放心的拿出一批机器人,到处清扫消毒,还拿出各种生活用品,把前院布置了出来。以后,这里就是自己的家了。
  虽然,空间里比外面舒适,娘俩也可以随时进空间,但毕竟还是在外面的时候多。再说,这么典雅古朴的房子,布置漂亮了住着也是一种享受。
  后园里花生长势良好,地里看着是刚锄过,干干净净,没有一点杂草。悠悠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除草剂,让机器人喷洒了一遍。娘俩进了空间,把代销点需要的东西准备好,就去了汽车站。
  麦后,各种时令蔬菜陆续上市,黄瓜、西葫芦、黄笋瓜、豆角、辣椒、茄子、韭菜。队里的菜园隔两天就分一次青菜,蔬菜都是按人口分,数量足够吃的。
  二奶奶家分的青菜舍不得用油炒,不是溜就是煮,一家人吃的也很香。
  队里分的韭菜人们没空包饺子,都是做菜卷子吃。把韭菜洗净切碎,拌上姜末茴香面,用油盐调好,均匀的摊到擀得大大薄面饼上,卷成长条,放在锅里蒸。
  开锅十分钟掀开锅盖,切成十多公分的段,里面的韭菜还是翠绿的,韭香浓郁,非常好吃。
  韭菜卷子饭菜两用,盐放多了,能当菜就馍吃,盐放少了,就当饭吃。
  姥姥现在做韭菜卷子,里面都放上些虾皮,再磕上个鸡蛋,味道更鲜。悠悠最喜欢吃的就是它,迪迪都能吃一大截。
  二奶奶做的懒饺子也很香,姥姥看到也经常做。把韭菜切的非常碎,加上姜末茴香面油盐拌好,和白面掺在一起,加上水搅搅拌成软面块。
  锅里的水开了,用手揪成薄片煮熟。劲道滑爽,还带着韭菜的鲜香,锅里再放点虾皮,味道就更好了。白面片中含着翠绿的韭菜,好看又好吃。
  悠悠每次都想,要是里面再放上些切成丝的鸡蛋饼,就更好看了。不过从来没敢说出口,估计说了姥姥就会骂:“你就作(作孽)罢,光好看能当饱不?”挨骂悠悠不怕,可关键是挨了骂还不给做。
  天气热了,二奶奶家的西屋更热,她家一天三顿饭,都在院里的大树底下吃。悠悠家也在树下吃,两家基本上是一起吃饭,只是时间上有先后而已。
  天热牛屋的味道不好,院子的前面不是牛粪堆就是猪圈,味道也不好,还易滋生蚊蝇。
  悠悠每天晚上偷着打药消毒,清理卫生,还定期喷洒防止蚊蝇的长效药物。
  二爷经常奇怪的说:“今年真好,没有蚊子,苍蝇也不多,难道真像他们说的,被氨水熏死了。要是这样,明年还得用。”
  悠悠每次听到,深感无语。这都什么跟什么啊,这脑回路也太大了吧。
  今年分的麦子多,二奶奶家的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