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修的文物成精了-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男子故宫嚣张抽烟遭灭火器喷脸# 女主找到了!快来围观故宫小姐姐鸭!@童童不过儿童节】
  【哈哈哈去主页确认过了,是本人。相册里还有那只出镜的喵星人呢。】
  【360度翻转打滚求结尾那个乱入的小哥哥信息!】
  【应该是故宫职员吧,有没有现场在故宫的确认一下?】
  【应该不是。扒遍了官网没看到。】
  好么,几千条评论,将近一半都是关于那个神秘帅哥的。吃瓜群众果然只有七秒记忆,只记得最后一分钟的惊艳,前头那些制作组精心埋藏的笑点都没几个人提。
  不过这也产生了意外的传播效果。这条视频底下的评论转发比苹果视频的其他微博多一倍。
  佟彤心里偷偷乐了一会儿,心想要是真有人愿意出钱买帅哥信息,她能赚得盆满钵满。
  她又来到自己的主页,这回彻底目瞪口呆,手机都快掉了。
  “童童不过儿童节”的粉丝已经从两位数暴涨到四位数。在她最新一条微博(一周前的转发锦鲤)底下,几千评论蜂拥而至。
  佟彤先点开自己的相册,看看没什么羞耻的照片,这才深吸一口气,将这些评论按时间顺序排列。
  一开始都是苹果视频观光团过来打卡的。
  随后有人问她各种问题,比如灭火器的手感是不是丝滑流畅,求她那身衣服的某宝链接,在故宫当文物修复员需要什么学历,包不包五险一金,等等。
  然后有人翻到她之前的博文——多半是工作日常——对她发的照片进行各种评论。
  佟彤随意浏览了一阵,发现有点不对劲。
  很多留言下面,都有“童童不过儿童节”的认真回复。
  比如,有人问:“想去故宫看杏花,求指路。”
  @童童不过儿童节:御花园西北角的玉翠亭,坤宁宫西北角的静憩斋,寿康宫的门口,都可以哒~
  有人问:“妈呀,这是在做手术吗?”(一张佟彤师傅的工作照)
  @童童不过儿童节:是组长老康在做揭裱。这项工作需要手极稳,组里他做得最好。不过依我看,他的功力还没到炉火纯青,比当年清宫内府的人还差着点儿。
  这条回复下面盖了几十层楼,基本上都是“哈哈哈哈小姐姐吃顿好的”,“哈哈哈老康听了想打人”。
  佟彤盯着这条“自己”的回复,莫名后背一凉。看看回复时间,正是自己进入《步辇图》副本拯救娇娇的那个夜晚。
  合着那晚上他没睡觉,拿着她的手机,一直在帮她回馈粉丝!
  佟彤捂着胸口,头脑里两个小人,一个让她摔手机,一个让她继续看。
  两个小人很快分出了胜负。她心情复杂地继续往下看。
  有人问:“故宫这么多文物,你觉得哪个最漂亮?”
  @童童不过儿童节:当然是千里江山图咯!还用问。
  佟彤“切”了一声。自恋。
  有人问:“小姐姐有男朋友吗?要不要考虑一下我?”
  头像是自拍,阳光帅气健身小哥一枚。
  @童童不过儿童节:辣眼睛,不考虑。
  佟彤:“……”
  反了你了!


第17章 不差钱
  “我是帮你的。让人盘倒了很有面子吗?”
  希孟面对她火冒三丈的质问,理直气壮地解释。
  而后他似乎有些委屈似的,放轻声音,又说:“我都是尽量模仿着你的语气来的。”
  佟彤脑子里又有个小人蠢蠢欲动,劝她自己:他不懂咱们现代人的规矩,没什么账号隐私之类的概念。当初不是你主动把账号给他用的吗?也没规定什么操作不能做啊。
  可是一想到他歪在她家沙发床上,也许嘴角还挂着悠然自得的笑,在她账号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画面,简直讨打得很。
  “答疑什么的就算了,有人爱显摆就显摆,”她横他一眼,“你怎么还替我回答私人问题啊?”
  “就是那个要当你男朋友的啊?”他更是不解,“一点诚意没有,放我年轻时候那叫调戏良家,要送官的。”
  佟彤哭笑不得:“合着您只骂他一句还是学雷锋了。”
  “不是骂,是阐述事实。”
  希孟唇角一扬,好像邀功:“还有好几个私信骚扰你的,都让我举报拉黑了。”
  确实,佟彤看到的那些评论留言,友好的居多,没有网络上常见的恶意。
  “您老人家够潮的,”她小声说,“还能找到举报按钮啊?我从来没找到过。”
  她气消了大半,拿过手机刷刷,总算看完了他一晚上的胡作非为。
  “故宫文物修复师”这个身份在网上自带光环,她的很多新粉丝都是文博爱好者。对她的那些工作照也提出了不少专业性的疑问。
  有些疑问,佟彤自己拿不准。甚至老康都不一定能确切回答。
  毕竟,很多文物递藏的断层太多,中间经历了什么,现代顶尖的考古学者都未必知晓。文物工作者们为了谨慎起见,很多时候也只能束手束脚,不敢妄作定论。
  但希孟都很大方地一一回答了,这些答案看得佟彤目瞪口呆。
  ——要是能整理一下,送到组里去,怕是直接能把故宫的文物修复工作推进十年!
  其中几条回复偶然被文博大V转了。
  【这年头网红也这么拼了?@故宫博物院招的都是什么神仙小可爱?】
  然后她就彻底火了。
  *
  佟彤望着自己不断增加的粉丝数,陷入了沉思。
  “现在我可成了欺世盗名了。”她总结,“咋办?”
  “欺世盗名?”希孟失笑,“就凭我帮你回的几句话?”
  他当然不觉得了,好比一个博导随手帮小学生写了两道寒假作业题,举手之劳,说“欺世盗名”也太抬举了。
  跟他没法说。她话锋一转:“爷,要不我给您新开一个号,保证俩月混成金V。到时候光接广告就能月入过万。不定还有经纪公司来签你出道……”
  “没兴趣。”他默默给手头的炸鸡撒椒盐,“反正我过半年就回了。”
  佟彤“哦”了一声,发财梦破灭,忽然有些怅然若失。
  几乎忘了,他原本是不属于这里的。
  正无话说,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
  敲的是那个大红朱漆的院门。
  十有八九是游客。姥姥在外头遛弯呢。
  佟彤冲外喊了一声:“民宅,不开放参观!”
  敲门声却并未停止。锲而不舍了半天,外头终于有个声音说:“外卖。”
  佟彤倒是刚定了麻辣香锅。书房里的小爷厚着脸皮蹭吃蹭住,大有在半年内尝遍全国美食的劲头。
  她怎么办,供着呗。
  她乐观地想,每天几顿饭就能包养盛世美颜,早晚看一眼,长寿好几年,那简直是跳楼大甩卖了好不好,吃亏的应该是他才对……
  她拉开门,没闻见麻辣香锅的味儿。
  刺青师陈亮,剃了一头扎手的板寸,正目光炯炯地盯着那扇门。
  他后头跟着那个大高个助手,拎着个沉甸甸袋子,探头探脑地往院子里看。
  佟彤顿时寒毛一竖。
  那天吃了个瘪,这是……找茬儿来了?
  还剃了个监狱头,一看就来者不善。
  她咳嗽一声,“我没定外卖,你们走错门了。”
  也许陈亮不记得她了呢?
  但陈亮对于那天那个提供化妆刷的“帮凶”,显然记忆深刻。
  “小姐你好,那天那个来我店里的帅哥,是住这里吧?”陈亮一句话戳穿了她的装傻,“我从苹果视频上看到的。”
  佟彤:“……”
  是祸躲不过。
  天子脚下朗朗乾坤,派出所就隔两条胡同,中南海离这儿也就三公里,他还能上天不成?
  “真不巧,”她冷冷道,“刚搬走。”
  话音刚落,后头一声好听的嗓音。
  “佟姑娘,要帮忙提吗?”
  一看门口不是麻辣香锅,希孟一怔。
  他自己现身,佟彤没办法,只好干巴巴地说:“呃,有事吗……”
  没想到陈亮一个箭步,朝希孟鞠一大躬。
  “帅哥,上次是陈某有眼不识泰山,我是特意来道歉的!”
  佟彤有点懵,“哈?”
  陈亮赔笑:“从视频里看到你们就住附近,冒昧直接过来了,别见怪。”
  陈亮自从上次被踢馆,想派人跟着希孟看看他到底是何方神圣,没想到助手跟丢了,本来挺懊丧;但他平时也刷微博,看了苹果视频发的那段采访,前几天在刺青店里装逼的小白脸赫然出镜。再听两句,发现他对故宫熟悉得不像话,好像在里头住了好几百年了似的。
  高手在民间。陈亮顿时浮想联翩,不会是那种世代相传的守护人之类的吧?
  又是历史专家,又是丹青高手,陈亮灰溜溜地去理发店剪了头,表示认清现实,剃发明志。
  况且这几天他刺青店的客流量明显下滑,已经说好的单子,人家也纷纷来退定金。他这店原本就依仗网络流量来吸引客人。那天让人当场打了个脸,围观的人虽然不多,但只要有一个人在相关论坛、点评软件里提一下,对他的打击都不可估量。
  陈亮让助手打开纸袋,里头五彩缤纷,一兜子水果。
  “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不成敬意。”
  本来他想买烟酒的,但他回忆一下,这帅哥实在太出尘,仙气缥缈的,送烟酒多三俗啊。
  超市逛了一圈,最后买了一堆进口水果,还都是贵得离谱的有机产品,非常显诚意。
  佟彤看着那堆自己平时舍不得买的水果,偷偷咽口水。
  但她也知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这人想干嘛?
  她笑了笑,站门口没挪窝,“甭那么客气。您今儿来,还有别的事吗?”
  陈亮见她没有把自己请进去,有点失望地看了看希孟,那意思很明显。
  这儿谁做主?
  希孟撇撇嘴,直接把那袋子水果提院子里去了,那意思也很明显。
  本大明星懒得跟你谈,找我助理吧。
  陈亮只好转而对佟彤赔笑:“没别的意思,我看视频里头说你朋友现在待业。只想问一下,他有兴趣加盟我的店吗?就是……就是做顾问,不用固定上班,每天来指点一下就成……”
  佟彤没想到,这人是来送offer的!
  陈亮:“我记得视频里你说过,你朋友是借住这里?正好我跟déjà vu民宿的老板有交情,可以给他要一个包房,解决住宿……”
  陈亮被教做人,沮丧归沮丧,但他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也知道天外有天人上有人。那天闹剧刚结束,本着损失最小化的精神,他马上就打起合作的主意。
  要是真能三顾茅庐把这人给挖来,那以后就是他的活招牌,连上次被他狠狠打脸的糗事都能丧事喜办,变成一桩美谈。
  陈亮寻思,看他又是“借住”又是“待业”的,大约是个怀才不遇的艺术家,吃泡面吃到吐的那种,急需金主撒钱。
  自己多出点钱,再说点好话,人家一定能把自己当伯乐。
  他连合同都拟好了,文件袋里取出来:“报酬嘛,我可以按市场最高价……”
  佟彤一乐,马上问:“市场最高价是多少?”
  陈亮笑道:“你先问他愿不愿意。”
  好嘛,这位小爷也是个人精。好在态度还算诚恳。
  那佟彤也就跟他诚恳一下:“我朋友不差钱。你知道他每个月生活费多少吗?”
  陈亮一怔,心想哦豁,原来是个二代。
  他试探问:“一万?”
  佟彤笑而不语。
  “五万?”
  佟彤摇摇头。
  陈亮慌了:“六……六位数?”
  其实佟彤也不知道具体数字。她只知道,去年国家给故宫的专项拨款预算是11。2亿。而半年以前,为了接待某国家领导人,院长拍板投入了“一小笔资金”用来升级修缮文物库房,金额是四个亿。
  陈亮成功被她忽悠住了,笑容逐渐消失,慢慢把合同塞回文件袋。
  他讪讪道:“那个,其实……他要是有兴趣,也可以合作入股,享受一下创业的乐趣……我是真觉得他特别适合这一行……当个兴趣爱好也可以……”
  佟彤不好意思再逗人家了,说:“我去和他商量一下。”
  其实她也知道,陈亮作为“国内水墨刺青第一人”,能拿出手的报酬定然也很可观。要是换了她做主角,说不定已经在线跟老康辞职了。
  但希孟连身份证都没有,让他抛头露面讨生活,迟早惹麻烦。
  况且他只准备在人间待六个月……
  错亿啊!
  陈亮见她似乎是婉拒了,连忙递过手机。
  “加下微信吧,这个是我私人号。要是商量好了,千万告诉我啊!”
  *
  佟彤跟希孟说起陈亮的邀约,不出所料,他表示没兴趣。
  “我还不如在家看电视。”
  作为画界天才,他在其他领域也近似学霸。在读完了佟彤老爸的藏书之后,他最近开始学英语。每天下午五点准时收看少儿频道的英文启蒙节目。
  他从她手里拿过遥控器,轻轻按两下,电视里就传出了欢快的: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作者有话要说:  故宫的财政拨款那段,都是故宫前院长单霁翔的新闻采访里说的~
  大家都想看哪些文物出镜,可以在评论区里提吖o(* ̄▽ ̄*)o


第18章 女装大佬
  佟彤也就把这事抛在脑后了。最近工作忙,组里新接了几样修复任务,佟彤刚刚转正,决心加倍表现。
  故宫刚刚从海外拍卖会购回一幅青绿山水,急需抢救性修复。
  同样是宋代画院出品。但和《千里江山图》不同,它的用色谨慎而含蓄,山石树木也更加狷瘦沧桑。如果《千里江山图》的化形是蓬勃的少年,这幅画就像是个阅遍世情、郁郁寡欢的中年。
  书画修复过程繁复,扫描、鉴定、清洗、揭裱、贴折条、补色、固色……
  佟彤尚处于学徒期,主要跟着打下手。
  由于海外藏家保存不善,这幅画的绢面磨损严重,甚至有虫蛀迹象。文物局特批,剪了半厘米同样是文物的明代的绢,一丝一丝的织补上去。
  但还有不少“疑难杂症”,大家研究了几个星期都无从下手。比如三四部分交接处,长亭底部那块疲损 ,是被古代一个不负责任的工匠补的,边缘早就开始起伏卷翘发脆。书画组的师傅们无不痛心疾首。
  刘祺连女朋友都顾不上了,食堂吃饭的时候,不顾手机滴滴滴乱响,只是目光呆滞。
  “那人到底用的什么浆糊啊?那人到底用的什么浆糊啊?”
  就因为分析不清楚成分,前辈们不敢轻易修这一块儿。刮掉明显不合适的部分,就只能是“保持现状”。
  “实验室那边说,再给他们一个月时间,要一样样排查。”师姐海晨浏览微信,一边皱眉,“黄花菜都凉了。纸这么脆。”
  佟彤扒拉几口红烧肉,假装很随意地说:“依我看,那是加了过量明矾的生豆糊,还发了霉。折条年代大约是元初。”
  师兄师姐同时:“哈?”
  佟彤有点心虚:“师姐,让学霸们往这个方向验一下呗?”
  反正是排除法,先验哪个都一样。
  晚上下班之前,实验室发来贺电,佟彤的猜想一点不差。
  整个装裱室响起一片哀叹:“那是粘经的,怎么能用在绢画上呢!脑残啊!”
  都说修文物就像是和古人对话。修补这幅画的古人比较倒霉,招到了来自几百年后的一顿臭骂。
  随后大家才想起来问:“小佟怎么分析出来的?”
  因为她这么一句,节省了至少一个月的工作量。老康都没这么百发百中。
  佟彤犹豫了半天,小声说:“我……我把刮下来的部分尝了尝……”
  海晨停下了往嘴里送薯片的手。
  刘祺捧着胸口做呕吐状:“灭火器少女要进军慢手了?”
  老康脸色发绿,摸出手机打算拨120。
  佟彤赶紧宣布要去厕所。
  其实她再大胆也不敢把那团几百年的不明物送嘴里啊。再说了也不可能尝那么准。
  是希孟,昨天晚上在听到她抱怨的时候,随口轻飘飘说的。
  “那幅画是清宫旧藏,民国时才流失海外,跟我做了几百年邻居,天天破口大骂当年那个三脚猫的裱糊匠。”
  佟彤晚上把他拉到后海吃了一顿烤肉季。
  之后又有几次,也是靠他的第一手信息,解决了所有人的焦头烂额。
  当然她不会全都拿来主义。自己也趁机学习,找了不少相关的文献读,自觉专业水平更上一层楼。
  老康十分欣慰,觉得招对人了。
  一天午休,他给佟彤买了一份饭,跟她谈心。
  “小佟啊,你这个业务水平上升得很快嘛。唔,我还听说你在网上给群众做文博科普,粉丝挺多的。你这份心,我们都很欣赏。”
  大冬天的,室内暖气太足,佟彤汗都下来了。
  “那个什么,应该的……”
  都怪某个幕后黑手推波助澜啊!
  “我跟院长商量了一下,”老康说,“不能浪费你这个‘收视率’。以后你要好好经营这个账号,跟网民互动互动,发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