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欢迎走近不科学-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还戴了副框架眼镜,再被地铁站的灯光一照,半张脸都被影子遮了;池清只能看到他的五官轮廓——非常深刻,棱角分明,应该挺好看的。
  “喏,这儿还有一个。”池清走过去把苹果递给他。
  递出手的瞬间,她看到那苹果上有许多刻痕,像是用刀切成几块又重新合起来的,缝隙里的果肉都氧化成了褐色。
  她还没来得及看仔细,那人立刻接过苹果扔进袋子里,然后轻轻道了声谢。
  对方的口音有些奇怪,池清忍不住抬眼朝他一瞥。
  ——帽檐下的深褐色卷发,镜片下的蓝绿色眼睛,白得发亮的面颊上零星落着几粒雀斑……还真不是本地人。
  怪不得轮廓这么深,池清想。
  “没事。”她客气地说了声。
  对方立刻低下头,转开脸,朝站台另一边走去。
  又过了会儿,回家的地铁来了。池清背着自己的小包进了车厢,在车尾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放下包之后,她转头一望——隔着两道车门,刚才那个笨手笨脚的外国人正好坐在隔壁车厢。
  也正好转头看她。
  但池清才刚刚看清他的脸,他立刻飞快地撇过头,站起来换了个位置,像一只仓皇逃窜的受惊的松鼠。
  ……几个意思?害羞?池清皱着眉头想。
  但作为刚刚帮了个忙的热心路人,被对方这么回避,她有点不太高兴。
  又是半个小时的辗转颠簸之后,池清到了住的小区。这一路上她也顺便整理出了稿子大纲——没法揭穿谜底,那就在能力范围之内,扬长避短,尽量挖掘。
  想起交稿的事,池清掏出手机,给杜云苇发了条消息,报告出差归来。对面正是半夜,当然没有回复。于是池清又顺便点开了刘逸阳的头像。
  无鱼:学长,我今天去邪/教做卧底了'酷'
  也没有回复,可能正在工作。
  池清扁扁嘴,放下手机,直接朝家走去。
  刚走到单元门口,她听到楼上有脚步声,朝上走的,一步一顿,走得有些慢。池清稍微奇怪了一下:这楼里似乎没住着老年人?
  可能是谁家的亲戚吧,池清想。然后她迈开步子,踏上楼梯。
  ——一个苹果滚了下来。
  连蹦带跳地滚下半层楼,然后弹在墙壁上,“啪嚓”一声,汁液四溅。
  楼梯上的脚步声静了静,然后有人微微叹气,叹得有些烦躁。
  一步一顿的脚步声朝楼下下来了。池清看到墙壁上映出一个模模糊糊的人影:个子挺高,肩膀很宽,戴着帽子,抱着一大堆东西——
  刚才在地铁站见过的那个男人,站在了楼梯拐角。
  “……是你啊。”池清有些意外地一扬眉。
  对方也是一愣,然后视线木木地垂下,点点头。
  池清转头望向那个苹果。
  苹果撞在墙壁上裂开了,露出里面褐色的果肉;裂痕非常整齐,应该早就被切开,只是经不住这下撞击,才彻底裂了。
  那男人走到拐角,捡起那个撞烂的果子,丢进怀里的纸袋。
  然后他小声地说了句什么,可能是招呼,或者道谢;总之,他又抱着大袋子,在狭窄的楼道里侧过身,从池清旁边经过,走上楼去。
  ——“你是魔术师?”池清开口问道,“那个苹果……是你的道具?”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有个事要和大家港一下
  这篇不科学估计(又)要v不了,榜单门槛节节高,我连滚带爬都追不上。不是说丧气话,是内心有逼数,按照以往经验,就算东拼西凑摸到了v线估计一天的收益也不够我上下班的打车钱。所以就照去年说的,狗命要紧,这本我要佛一点了(doge)今天开始一周六更,周日不更,更新时间还是晚上九点,么么哒 ????
  感谢 kR238917、星羽千野 的地雷,给池清买回家的车票
  感谢 你给我起个名字吧x5 的营养液,地铁站来杯奶茶


第11章 邻居
  池清小时候在乡下爷爷家住过很久。爷爷是个庄稼汉,农闲的时候除了打牌喝茶,最大的爱好是给她“变戏法”。
  爷爷只会变一个“三仙归洞”,跟路过村里的跑江湖卖艺人学的;虽然不怎么熟练,但三个小球在两个碗里来回倒腾,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在那儿,也足够让五六岁的孙女看得目瞪口呆。
  “真厉害!怎么做的?”池清这么问的时候,爷爷就得意地笑,不说话。
  后来,池清上小学了,识字了,会用电脑了,更广阔的世界朝她敞开大门;想知道的答案,想解开的谜底通通只需要敲下键盘,点击鼠标。“三仙归洞”当然也不再是什么神奇魔法,世纪之谜。
  事实上,从这里开始,池清曾经一阵风地沉迷过一系列魔术揭秘小视频。
  所以看到那个苹果的时候,她几乎是下意识地开口:“你是魔术师?”
  面前的男人缓慢又明显地一愣,仿佛这句话是一个字一个字爬进他耳朵的。
  然后他摇摇头,转身继续走上楼去。
  “那你的苹果为什么是这个样子?都切成块了,还要完完整整地拼好——还连皮都要对上?”池清跟着他,一边走一边继续说道,“而且刚才又是滚又是撞的,差不多都烂了,你还要把它捡起来收进袋子里——是不是因为魔术师的道具都是商业机密,不能让别人看见?”
  这些边边角角的小知识都是池清当年从书上看到的——《魔术揭秘》《小小魔术师》那一类书,学校图书馆就有借。
  前面的男人好像根本没听见她的话,还是一步不停地继续往上走。但他手里的东西太多,步子急了些之后,不免踉跄起来。
  果然,他的袋子一歪,一个小球又很不给面子地掉了出来,还弹得老高。
  那男人慌慌张张地转身要去抓它,抓了个空,小球一跳一跳地往楼下蹦去了。池清站在楼梯拐角,随便一伸手,就把它稳稳接住。
  她拿起来一看——球很轻,是中空的,弹性十足,中间还有个洞,可以让旗子彩带横幅之类的东西穿过,是最简单最常见的魔术道具之一。
  池清扬起手,把这最简单的秘密朝楼上的人晃了晃。
  男人红着脸,下了几级台阶,把球从她手里接过来。
  “……我是学徒,”他用不熟练的中文小声说道,“还在练习,不能算是魔术师。”
  原来如此,池清点点头。他倒是挺讲究。
  然后男人低下头,掏出纸袋里那个被撞烂的苹果。
  “这个,做坏了,”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简单比划,“失败了,不能用——我带回家,处理掉。”
  说完这些,他再次转身,继续上楼。
  这也太怕生了吧,池清想,难道是个社恐?
  于是她也不强行和他继续搭话;怕他尴尬,等他上了半层楼,池清才跟着跨上楼梯。
  这么内向的人,怎么会学魔术,池清想。
  她印象中的魔术师,可都是一个比一个的能言善辩,巧舌如簧,花哨夸张的肢体动作更是基本功;毕竟,活泼华丽又充满煽动性的表演才能在舞台上调动起观众的积极性,吸引他们的视线,让他们的注意力分散到——
  ……等等。
  脑子里好像“唰”地亮起一道电光,池清觉得有什么东西豁然开朗起来。
  ……对,大部分魔术表演的本质是通过用一个华丽的障眼法,分散观众的注意力,给魔术师创造做小动作的机会。当观众的视线被魔术师右手上刚变出的鲜花吸引的时候,魔术师的左手已经悄悄做好了下一步准备。
  可爱的兔子,缀满亮片的演出服,性感撩人的女助手,以及魔术师本人帅气的长相,风趣的谈吐——这些都是障眼法。
  池清感觉自己已经接近谜底了。
  ——“灵焰圣女”……多半也是这个道理。
  一想到此,她立刻加快步子,三两步蹿上楼,朝自己家跑去。
  毛线团的死结解开了,阻塞的思路通畅了,当时的情景在池清脑中再次回放,各种细节突然变得无比清晰。她觉得自己的手指快要按捺不住,回忆中的画面逐渐凝聚成文字,词语,句子,段落……“噼噼噗噗”地在脑子里乱蹦乱跳,仿佛一锅焦躁的爆米花。
  这次应该不会错,就算错了——
  池清大步跨上最后一级台阶,看到有人站在自己家门口的楼道里。
  是那个内向的魔术师学徒。
  她一愣,还没反应过来,对方喘了口气,转身,朝另一边的门口过去了。
  然后,他放下那一大堆魔术道具,掏出钥匙,开门。
  “……原来我对面住的是你啊。”池清下意识地脱口而出。
  那人似乎被她的突然发言吓了一跳,一转头,手里的钥匙“唰啦”掉在地上。
  他急急忙忙地蹲下/身捡起来,再次站直的时候,脸上有些窘迫的红。
  西方人肤色本来就白得过分,脸红起来更加明显。虽然他的脑袋被卫衣帽兜包住了,但乱蓬蓬的深褐色卷发下,还是能看到一粒红得发亮的耳垂。
  “是,”红彤彤的外国友人说,“我……上周刚搬来。”
  池清点点头:“我记得,那天你朋友还来帮你搬家,是吧?”
  对方一愣,皱了皱眉,似乎不太明白。
  池清也不继续跟他纠缠这个,反正也是别人的事。她又客气一句,然后直接走到自己家门口,掏出钥匙开了锁,就要进门。
  身后也响起开锁声了。池清停了停,转过身去。
  “我姓池,”她朝对门邻居招呼道,“下次叫我小池就行了。”
  这句话又是慢慢爬进对方耳朵的。
  男人迟疑了1秒,2秒……然后那零星几粒雀斑缓缓上移,直到他露出一个完整的微笑。
  “我叫Percivale,”他说,“你可以直接叫我名字。”
  对话终止,房门关上,小池和珀西瓦尔的交流到此结束。
  当前时间是晚上7点。
  从进家门开始算,池清已经不吃不喝地敲了五小时键盘。
  捕捉到那一瞬间的灵感之后,她对照着录音笔里的记录,再次重现梳理了上午的情景。越听,越回忆,越思考,她就越加确定:“灵焰圣女”的透视,不过是一场魔术表演。
  而且是非常简单,非常初级,做成揭秘视频恐怕也没有几个人会点进来的,入门级魔术表演。
  魔术师用助手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圣女本人,就是那个用来吸引注意力的“助手”。
  出场后烧的那把火,先为场下观众制造一个聚焦点,让他们知道——一会儿就盯着这里看。
  之后烧信封也好,圣女的念念有词也好,全都是为了抓住观众的视线,让他们无暇顾及同一时刻在台上发生的事。
  池清觉得自己真是越活越傻,这么简单的小伎俩,居然还没有当场看穿。
  ——信封是经由那个笑眯眯的姑娘,再转交给圣女的。
  圣女丢进火里的信封当然映不出字,那只是个调包的假货,上面多半压根就没有字;然后趁着所有人都盯着火看的时候,手里握着真正信封的人,开始“透视”愿望。
  “许愿笔”里灌的是油性墨,不溶于水,用渗透性好的液体一抹,就能透过信封看到下面的文字。
  太蠢了,池清想,为什么自己当时没有意识到?
  她的蝇头小字确实给圣女惹了点麻烦,所以她才说了一堆废话来拖延时间——直到拿着信封的那个人终于看清了纸上的内容,再透过一个隐蔽的耳机,一个字一个字地报给她听。
  池清“噼噼啪啪”运指如飞,几乎要把机械键盘的钢板打穿。她又气又兴奋——一边因为自己在事发当时的迟钝而生气,一边又想着成稿之后,投放市场之后,将要得到的受众反馈,无比兴奋。
  最后一个句号“啪嗒”落下的同时,右下角跳出了主编的头像。
  一苇渡:出差辛苦了,稿子呢?
  无鱼:快好了,我再修改修改
  无鱼:我觉得……这第一炮应该能火'龇牙'
  一苇渡:……
  一苇渡:'强'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 阿凉 的地雷,给珀西瓦尔买苹果
  感谢 yayax20、你给我起个名字吧x6、路人饼x9、青崖子x5 的营养液,给池清熬夜改稿泡咖啡
  你们这些年轻人啊,不要听风就是雨,看见个外国人就是梅林(推眼镜)


第12章 旗开得胜
  稿子通过了,还得到杜云苇的高度评价,并由她亲自嘱咐美编,抓紧时间优先排版——“别的活先放一放,把小池的册子做了,一定要赶上正刊发行日”。
  池清刚调过来,还不太熟悉杂志社平时的工作节奏,但获得优先级这种事,总是听来比较舒服的。
  至于高度评价的原话,确切来说……其实没有太高度。
  ——“这稿子本身的话……还可以,不错,切入点比较新奇。不过,会不会写得太明白了点?我是说,会不会让人一看就知道,说的是谁家的事?”
  “我觉得没问题,”池清说,“对面也不是傻子,我没有指名道姓,他们自己撞上来干嘛?”
  何况,就算傻到自己撞枪口,他们还想怎样?去微博发文,声泪俱下地控诉她侵/犯名誉?顺便用视频和照片证明他们确实是有超能力的?
  池清鼠标一滚,又把这篇全长4500字的最终稿扫了一遍。
  她可没说“灵焰”的事,连这两个字都没有提过。
  ——她只不过提了个“圣女”。
  一周后,最新一期《KIKI薇珂》如期上市,附带第一期赠刊:《薇珂·都市夜谭》。
  32页全彩印刷,图文并茂,信息量充沛,有坊间异闻有传言溯源,还有令人捧腹的灵异照片穿帮图集;卷尾还设置了“编辑部怪谈”的隐藏彩蛋,一来一往的对话记录看似只是闲暇聊天,然而前后联系,首尾呼应,再仔细一看,竟然拼成一个完整的推理小剧场——看得出来,编者在细节上下了一番狠功夫,并没有因为只是个不要钱的赠品,就随便糊弄了事。
  其中,本期杂志的主打稿更是精彩得出人意料。四千多字的正文,从经典魔术手法开始,逐渐把话题引导向身边的“大师”“神婆”“圣女”,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但又逻辑缜密,夹叙夹议,有事实论据,也在合理假设下分析了“治病”手法;还结合事例,简单探讨了,形成这种有病不治,却去求神拜佛的主客观原因。
  全文主题明晃晃地挂在封面上:明天谁来演“圣女”?
  名字是杜云苇敲定的。虽然照着池清的意思,稍微……那个了点。
  但主编说行,那肯定行。
  当前时间是中午12点,午休时间,写字楼里的工蚁们得到了片刻的放松。
  池清站在路边书报亭门口,看到自家杂志高高挂在铁架子上,封面上的女模特一副傲然睥睨的姿态,嚣张极了。
  池清之前对自家公司出的这本杂志不太了解,只晓得是做时尚资讯的;调过来之后她才知道,《KIKI薇珂》已经连续十年霸占业内销量冠军之位,与无数世界级奢品品牌保持长期业务联系,杜云苇的名片本里更是囊括国内几乎所有叫得上名的独立设计师;她入行20年,当今国内最大的时尚网站总编见了她,也要自认晚辈,笑嘻嘻地叫一声“杜姐”。
  简单来说,在杜云苇的操办下,这本杂志,完全能算作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流行风向标。
  这年头,传统杂志能活下来,本来就不容易;不但活下来,还碾压了同期对手,也确实是一件值得嚣张的事。
  编辑部是有样刊的,但池清还是花了二十多块钱,把面前这本《KIKI》买了下来。
  杂志上市两天后,第一批最新读者反馈被整理汇总,传达到了编辑部。
  与池清相关的部分,意见出奇一致。
  ——“这赠刊是什么鬼东西?跟前面的流行风尚有半毛钱关系?”
  “《KIKI》都堕落成火车站小册子了?”
  “赠品拉低正刊格调,建议取消。”
  ……
  A4纸上洋洋洒洒几十条,都是这样的评价。
  池清粗略扫完,抬眼看了看面前的人。
  隔着一张宽大的办公桌,杜云苇朝她挑了挑勾画得精致又凌厉的细眉:“感想?”
  当前时间是上午9点,地点是主编办公室。
  杜主编已经从洛杉矶出差归来,可以坐在自己心爱的转椅上,质问新来的菜鸟责编了。
  “……是我经验不足,做出了错误判断,”池清说,“我想得太美了。”
  还夸下海口说什么一炮而红……真是想太多。
  杜云苇哼笑一声。
  “下一期……我会努力扭转的,”池清咬了咬嘴唇,“绝对不拖后腿。”
  杜云苇笑出声来了。
  “虽然反响不好,不过……反正,这一期我尽力了,”池清想不到还有什么能说的,只好放了句狠话,“如果下一期还是没什么长进,那要不杜姐你干脆把我——”
  “还年轻。”杜云苇打断她的话,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池清面前,拍拍她的肩。
  “这只是第一波评价,还是直接反馈给编辑部的,不能说明太多问题,”杜云苇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