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欢迎走近不科学-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池清说。
  珀西瓦尔微微低了头。池清听到一声浅浅的叹息。
  “因为……我以前也遇到过,”珀西瓦尔说,“以前也一样,我什么忙也没帮上……我做的事,什么也没改变……”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十指交叉,紧紧相扣,指关节都扣得泛白。
  “他们到底是什么人?”池清说,“这种行为就不受约束吗?”
  说完之后,她自己反应过来——如果不受约束,那他们就不会在发现有目击者的时候,发出“处理”的指令。
  如果不受约束,他们应该更正大光明一些——反正也没法拿他们怎么样。
  所以……应该还是有所顾忌的?
  但旁边的人一直没有回答。池清没等到他开口,想换个话题,他却直接站了起来。
  “耽误你太多时间了,池小姐,”珀西瓦尔有些抱歉地笑笑说,“我先走了。”
  说着他又突然想起了什么,然后加上一句:“今天要多谢你。”
  ……明明没做什么有帮助的事,有什么好谢的。池清抿了嘴,也跟着站起来,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
  “那那只狮子……真的就……”即使已经得到了委婉的回答,她还是忍不住又问了一遍。
  珀西瓦尔突然走近一步,径直朝她伸出手,然后手指一捻,从她肩上取下了什么。
  池清还以为他要变什么小魔术,定睛一看——他的指尖拈着一小缕猫毛。她想起自己刚才顾不上什么洁癖什么掉毛,抱着那只猫就是一路横冲直撞,衣服上粘着的肯定还不止这些。
  “回去之后,把这些好好收起来,”珀西瓦尔说,“难得遇上一次瑞兽……虽然本尊已经见不到了,但这个还可以为你带来好运。”
  池清皱了皱眉,这话莫名让她有些不太舒服。
  “它一定也希望,在自己离开之后,还能有多余的力量保护你。”珀西瓦尔补充道。
  “……为什么?”池清下意识地问。
  大概是又没料到她会有一个“为什么”,珀西瓦尔一愣,然后微微红了脸,扬起眉梢笑了笑。
  “因为池小姐虽然看起来不喜欢猫,不喜欢自己的衣服被弄脏,也不喜欢被吵闹声打扰……但你其实是个很温柔的人,”珀西瓦尔说,“毕竟……你在截稿日前这么紧张的时候,还特意绕了远路,去为它买的羊奶。”
  这回答太诚实太直接,害得池清也跟着红了脸。她想了会儿又问:“那……它喝了吗?”
  “喝了,喝了满脸,”珀西瓦尔说,“可能是它这辈子第一次喝到羊奶。”
  池清抿嘴笑了笑,然后两人再次道别,朝不同的方向走去。
  当前时间……应该已经是入睡后,只是不知为何,神智意外的清醒,没有半点困倦。
  池清坐在快速行进的地铁车厢里,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斑斓色块,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睡着了。
  也许等这车到站之后,自己就会进入今夜的梦境,她想。
  她又转头朝两边看看。
  今天的车厢十分空旷——她是这里唯一的乘客。
  那位耐心不好的魔术师缺席了;也许就像他说的,这车的座位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而在今晚,这个规律为池清分配了一整节专属车厢。
  于是趁着尚且清醒,无人打扰,池清习惯性的要在脑中整理今天的工作进度;但思路始终无法集中,散乱得像一窝朝四面八方奔逃的小狗,她牵住了这只,又漏跑了那只。
  白天自己所听闻的那两段长长的对话,在耳边杂乱地交织重现。一个魔术师说你为什么这么封闭,另一个魔术师又说我早有心理准备,今天多谢你。
  池清只觉得脑中一片混沌,也许有一朵水母在她的颅骨中浮游,所以她没有办法看清“常理”之外的世界。
  ——自己手中似乎多了一件东西。
  池清低头一看,是一本很旧的练习册。
  封面上写着“初一(3)班,池清”。
  这是自己当年用过的练习册,上面字迹清清楚楚,又认真又稚嫩。
  池清下意识地翻开,前几页都是空白的,也许因为自己早已不记得练习册上写了什么,所以那些内容也无法出现在梦中。
  她手中“唰啦啦”翻过的书页顿了一下,在某一页悬停。
  练习册平摊在她膝盖上,正对她的那一页好像画着什么东西。
  池清把本子拿起来,凑近脸——但只看到过去的自己留下的浅浅的笔印。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 墨非、木加x50、星羽千野x40 的营养液,40个是给我的,特别嘱咐了不给梅林,剩下的给池清洗衣服(。)


第32章 第二期
  清风摇:我看到你的第二期杂志了
  清风摇:怎么说呢……虽然做得也挺好的; 不过相比起第一期来; 没有那么大的冲击和惊喜
  清风摇:那篇关于铺子的主打稿; 看得出来花了不少心思; 内容很接地气; 也更像那么回事了,不过写到最后也没得出个结论来; 只是各种案例的重复而已'托腮'
  清风摇:而且……你收集到的那么多故事,难道连一个例外的都没有吗?
  清风摇:把没有结论的案例重复那么多次,要不是我认识你; 我会觉得这个作者是不是有意隐瞒什么,才写得一股云遮雾绕; 欲盖弥彰的味道
  清风摇:不过也可能是第一期做得太好,期待值高了吧; 你别在意'摸头'
  清风摇:你主编那怎么说?
  ——当前时间是新一周周一的上午9点; 池清刚刚在办公桌前坐下; 就收到了刘逸阳的连环关心。
  比她上学的时候,家里父母的“考试成绩出来了没”还准时。
  ……他还特地跑去买了本杂志来看?池清皱了下眉头。
  无鱼:主编那边……还行吧; 跟你说得差不多
  无鱼:这期的稿子改了很多次; 最后实在来不及; 就这么上了
  本期杂志主打稿——《与你擦肩而过的秘闻:旧街老铺里的暗色故事》,这篇被刘逸阳评价为“单个案例的重复”的稿子,因为被各种意义上的意外事故影响,取材一星期,撰稿一星期; 写完之后改稿又是一星期,最后还让池清熬了一个通宵,才终于赶在死线之前完成,交给杜云苇过了目。
  在主编那里得到的评价是:明明还能做得更好,就是差了点儿意思。
  对于这样的评价,作为作者本人,池清当然心里有数。
  “差了点儿意思”是差在哪儿,她再清楚不过。
  清风摇:真的是时间太紧了?踩着死线赶时间可不像是你的风格
  无鱼:我知道你的意思
  无鱼:但是这类都市传说的本质,不就是套着一个模板,不断往里填东西吗?
  无鱼:就跟公务员的公文差不多,都是旧瓶装新酒,一招鲜吃遍天
  无鱼:而且这个传说确实挺毒的……据我所知,真没有哪家店能例外——一路下来全倒闭了
  清风摇:嗯……
  大概是察觉到了池清的情绪,刘逸阳适时地换了个话题,两人又来回闲扯了几句,屏幕上很快只剩下大片大片学长对学妹的叮咛嘱咐。
  也就是池清父母的“你好好吃饭多穿点衣服”那一套。
  ……当初是怎么认识这个人的来着?池清有些怀疑,自己在这位学长心目中的形象,该不会一直停留在初次离家独立生活的大一新生吧?
  (不过自己大一的时候,好像也没这么废?)
  无鱼:时间差不多了,我要干活了
  清风摇:嗯
  清风摇:'小纠结'我刚才说的你别往心里去
  清风摇:反正读者觉得好看,才是真的好看'大笑'我说了不算,你别信
  池清也发了张笑脸,然后退出聊天。
  熄灭的手机屏幕上,映出一张绷得紧紧的,无表情的脸。
  ——“差了点儿意思”“欲盖弥彰”……这还用他们说?
  这期的这篇稿子,以池清的标准,只能算是填版面凑数的玩意:排了几个大同小异的事例,插上几张似是而非的图片,占足版面,完成任务。
  她想推敲,分析,表达,传播的东西……全都没法写出来。
  怎么,难道她还要在正经杂志里,一字一句言之凿凿地告诉读者,城市里穿梭着不明身份的盗猎组织,街头的雕塑可能寄宿着人工饲育长大的传说中的瑞兽?
  而那些捕风捉影的传言异闻,更有可能是有心人故意制造的饵料,里面包藏着恐慌的核心?
  这可比装神弄鬼的都市传说还要更假上一万倍。
  何况,就算要写,她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自己的发现?
  有什么证据能让读者相信,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而不是自己一拍脑门用下巴戳着键盘打出来的字节废料?
  改稿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这两方的权衡上。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杂志几小时后就要付印,池清才不得不赶出一份处理得相对平滑的版本,发到杜云苇的邮箱。
  只有事例,没有分析;只有图片,没有揭秘。
  只有能满足猎奇心的描写,没有半点由表及里的剖析。
  以作者本人的眼光来看——不但不满意,而且十分憋屈;仿佛在网格覆盖的沙滩上行走,明明海岸辽阔,自己却偏偏得把每一步都踩在格子里。
  一拿到样刊,池清直接把这叠纸丢进抽屉的最里面,就像对待学生时代任何一份没拿冠军的获奖证书。
  ……算了,都印出来了,这一期已经大结局,再生气再不满,也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的了。
  池清吐了口气,瞥眼朝旁边一看,电脑屏幕停留在邮箱界面:未读邮件157封。
  今天是杂志上市后的第五天,差不多到了被杜云苇问起读者反馈的时候。为了方便收稿,池清在本期杂志的好多地方都放上了自己的邮箱;现在看来,比稿件来得更快的,也许是消费者的差评。
  半小时前在上班路上,她才检查过邮箱,未读邮件数量刚刚过了100。
  池清点了下刷新,165。
  174。
  181。
  ……
  数字越来越大,池清的脑袋越来越疼。上学的时候,她从来不怕直面成绩单,到了现在,反而不敢点开读者来信。
  ……先把邮箱卸几天吧,池清想。
  ——旁边的手机突然响了。
  池清冷不防被吓了一跳,她立刻转头一看:一通电话,陆思甜打来的。
  “没耽误你工作吧?”
  “什么耽误,这会儿是午休,”池清说着,掏出手机,扫了一下桌上的码,“就是单位附近只有这样的小餐馆,没什么好吃的东西。”
  坐在对面的女孩子笑了笑:“都是老同学了,还讲究什么——早知道你要请我吃饭,我就该留个言就跑。”
  池清也笑了。然后两人订了餐,服务员上了赠饮,周围嘈杂的人声像密林里宽阔的树叶一样覆盖上来。
  陆思甜说,家里人知道了她的事,非常着急,她妈妈第二天就坐飞机过来看她,在医院里搂着她哭了好久,吵架时候说的那些狠话早就咽下吃了。
  “当初为了我出来创业的事,家里吵得天翻地覆,我也是破釜沉舟,出来了就没想要回去,”陆思甜说,“结果没想到反而被这一场火给劝和了。”
  “毕竟都是血亲,哪有把气话当真的;何况,你妈妈当初会说那些气话,也是怕你一时冲动,没考虑清楚吧?”池清说,“不过他们怎么知道这事的?”
  陆思甜顿时作势嗔她:“还不是因为你?”
  “啊?”池清一愣,“我怎么了?”
  陆思甜说,本来家里人也不会知道这件事,结果前两天,这个月《KIKI》上市了。
  “我的一个姐姐一直是你们的忠实读者,她买来看到你的赠刊,又看到你那篇稿子,又看到稿子的一张配图,认了半天——上面的人好像是我,”陆思甜说,“然后她又看到你写的那个甜品店的事,吓了一跳,就赶紧告诉我爸妈了。”
  ……然后就千里寻女了吧,池清明白了。
  虽然自己最初是为了另一个曲线救国方案,才把陆思甜的店写进去,还以为白忙一场……还好,现在看来,也不算是完全没有帮上忙。
  “我准备跟我妈一起回去了,晚上的飞机,”陆思甜说,“我爸也说了,都是一家人,有什么麻烦,大家一起扛着——家里还给我联系好了烧伤专科的大夫……还怪我说,这么大的事也不告诉他们……”
  陆思甜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她脸上还贴着纱布,但不妨碍她露出一个和煦的笑容。
  “嗯,”池清点点头,“那你保重,回去之后,也好好加油。”
  这顿午饭吃了半来个小时,两人聊工作,聊家人,聊比当年更现实一些的将来。长大之后所能看到的未来,也许不比年少时憧憬的那般光辉灿烂,但至少是努力一把,跳一跳,就能为自己争取到的。
  分手的时候,池清犹豫了一下,伸手掏出一个小包。
  住在对面的那个卷毛说,那头狮子的毛发可以带来好运;虽然池清并没有太信……不过她还是收集了一些粘在衣服上的浮毛,仔细地塞进一个巴掌大的小包,随身放在包里。
  “你把这个带上吧,”池清微微红了脸,把手里的东西一递,“就当……是个幸运符。”
  陆思甜一愣,然后眉头舒展着扬起。
  “说到这个,你可别笑话我,”她笑嘻嘻地说,“我在网上看到一家卖护身符的店——就是那种……有什么女神祝福,精灵护佑的护身符。大家都说那家店很灵,我就买了几个——来,给你一个,祝你步步高升。”
  说着,她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黑色的小绒包,塞到池清手里。
  小包的口袋勒得很紧,里面似乎装了个玻璃瓶之类的东西,池清没有立刻打开看。
  然后她送陆思甜上了出租车,两人正式告别,各自离开了。
  当前时间是下午1点30分,工蚁准时就位,即将开始下午的劳作。
  邮箱显示:未读邮件461封。
  ……工蚁有些头疼,暂时推迟下午的劳作。
  算了,池清揉着太阳穴想,不就是花式差评吗,又不是没见过。
  吸了一口气,心里默数10秒后,她点进收件箱,点开第一封邮件。
  ——这期那个故事合集,真没想到会写到那条街的事,我家以前就在那条街上!我好几年没有回家看过了……原来那里现在是这样啊
  ……好像还不算是批评?
  可能是原本已经做好了被骂的准备,池清看到这样的评价还些意外的惊喜;她草草扫完这一封短邮件,马上点开下一封。
  ——惊了,这期那个店铺的事,我小时候还听过其他的版本,还有一个版本是说街口那头狮子的事!说它会在半夜的时候到处溜达!
  然后正文里附上了另一个池清没有收集到的版本。
  ——编编我是在T城的,虽然离S市很远,但我们这里也有差不多的故事,是不是全国到处都有这样的都市传说啊?
  ——举手,文里讲的那个开了半年倒闭的店,我去过!那时候我还在读书,那家店清仓的时候我们一边抢货一边讲这个铺子不吉利的事,把老板讲哭了哈哈哈
  ——真是没想到,会在杂志上看到自己十几年前开的店的故事,原来还有人记得我那家小铺子啊……现在我在新城区这里开了家饭店,口碑还行,编辑妹妹你什么时候和朋友一起过来吃饭,报个名字,我给你打折
  ……
  杜云苇先前说,杂志上市后,来得最早最快的评价,往往没有好话;而这一次,来得最早最快的反馈,几乎无关杂志的质量,甚至无关主打稿本身——读者们飞奔而来,带着的是他们自己的故事。
  就像一起围坐在圆桌边的朋友,有人起了个头,故事就一个接一个地讲了下去;大家分享自己听说的故事,自己经历的故事,无关真的假的,好的坏的,大家不过是借着这样的机会,梳理了一小段过去的回忆。
  一连看了七八十封这样的邮件,池清不觉嘴角微微翘起,好像真的和他们坐在一起,听他们讲故事。
  简直就像在邮箱里开了一场其乐融融的夜谈会。
  ——等等。
  关掉第99封邮件的时候,池清意识到了某件事。
  ——读者们带来的故事,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各自不同的年代。
  而那天她的邻居说,那些盗猎者是利用捕风捉影的传说异闻制造出恐慌,恐慌又进一步传播流言,让雪球越滚越大——然后成为投喂异兽的饵料。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自己听到的这些故事越多,是不是就意味着……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 你给我起个名字吧 的地雷,给我的
  感谢 猜猜子x44、墨非x5、青崖子x10、地瓜地瓜x40、昵称x60 的营养液,我不管都是给我的
  昨天摔了一跤有点可怕,但还好截至目前英俊的面貌保全了95%
  想想我运气已经不错了,被共享电驴拖着五体投地的扑街姿势,没有断骨头,没有磕掉牙齿,虽然眉骨上的伤口有点大,但也在伤到视神经之前悬崖勒马,啊感觉自己真是比较幸运呢


第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