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翠花的六十年代-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也没好意思开窗喊,这大冷的天,开窗的话,屋子里的热气儿就放出去了。不差柴禾也没有那么浪费的。她们住最里间,抱柴禾可不是轻松的活儿。
  方淮心跟许三喜说了一声儿,就出了院子。
  “你来干啥来了不是让你们男生去挑粪了吗”他们这样儿的,说句不好听的,属于成分不好的,赵场长是不可能把他们挑出去当老师,给自己找别扭的。本来还想着等吃过了晚饭,再找机会去那边儿看看他的住宿条件啥样儿呢,没成想,到是他先来了。
  “你不是要搭炉子吗我这不是来帮你忙了吗不是还要打架子吗一会儿吃完午饭休息的时候,我们拿木板和工具过来,你就说要打什么样的就行了。”林援跺着脚,这北大荒的天儿,真是太冷了,在外面站了几分钟而已,鞋就冻透了。
  “我就是那么一说。现在这个天儿,上哪找泥和现成的木板去啊再说了,不是还得干活呢吗你这是矿工了不想好啦”方淮心的眼神就有点厉了,这是要干啥头一天上工就开小差真是不想好了啊
  早上开会的时候,林援过来问题怎么样,她就顺口说了一下让他找人问问炉子怎么搭,还让他留意着哪里能找到木材,好做个架子或是柜子出来,原本不是以为到开春儿之前都不会有啥活嘛。这等场长给分配了工作之后,她就没想着马上做那些东西了,怎么都将就了。
  至于说求林援帮忙的问题,方淮心是没有一点心理负担的,从小一起长大的,一个大院里的青梅竹马,这点儿事还要考虑,那就太没意思了。
  “粪坑那边儿冻得太死了,实在刨不动,都去马场那里给马轧草料去了。用不上那么些人,我就请了个假。干土我都找好了,工程队的王大哥他们那边儿都备用的,就在他们那仓子里放着呢。木料他们那边儿也有现成的,王大哥说能帮着做。都不用你操心了。我就是来告诉你一声儿,把东西啥的都归置归置,地方空出来,中午我们就过来了。还有,你顺便问问其他女生,有没有要架子或是要搭炉子的,王大哥说一块儿给你们做出来。”
  到底是小伙子,又是个灵泛的,混人头儿还是能混一阵子的,也不知道怎么就给人套上了进乎。
  方淮心也没想到,这农场里,居然连工程队也有。
  “好。知道了,你快回去吧,这天冷的。我这就回去问,中午食堂告诉你数儿。”林援不是会信口胡诌的人,他说能干,那就一定是得到了那王队长的承诺。
  结果,她回屋一说,架子到是每个屋里都想要一个,也不要多复杂的,就两或者三层的最简单的架子就行。炉子其他四个房间却都是不要的。多一个炉子,就只为了烧水在别人看来又麻烦又矫情,完全没有必要嘛锅里烧的水怎么了有油花那是锅还是没刷干净,撇出去不就得了费那个劲干什么呢
  所以,中午到食堂吃饭的时候,方淮心就跟林援报了数儿。
  吃过饭,也就是刚回到院子里,林援就带着一位三十多岁的很魁梧的大哥进来了。介绍说是工程队的王队长。
  “麻烦您了。”姑娘们一个费儿的给王队长说好话。
  “麻烦什么,也不费什么功夫。你们这屋子当初就是我带着人盖的,尺寸我都知道,我来就是问问你们要什么样的架子,往什么地方搁我好知道大小。顺手把你那炉子再给你整起来。”王大哥一笑一口大白牙,说话带着点儿方言,很纯朴的样子。
  也就是前后脚儿,罗玄跟夏天一手一个柳条筐,里面装着满满的土坯就进了院子了。这个天气,也没法儿在外面和泥,泥没等和好呢,都冻上了。就在方淮心她们屋子里地中间儿和的。好在搭一个小炉子而已,只在原来那灶台的边儿掏一个洞出来,接个炉子就行,也用不着多少泥。
  后面又进来一个男生,也是两个筐,里面装着两筐的土。
  方淮心就觉得都没看明白王大哥是怎么弄得,就在灶台侧面掏好了洞,然后四个男的一起动手,分工合作,有和泥的,有搬坯子的,有给他打下手的。也就半个小时或者更短点的时间吧,炉子居然就搭出来了
  王大哥这手艺,真是没说的。
  “咱们供销社就有炉钩子炉盖子,你们谁得空去买回来放上就行了。今儿个烧别停,明天就能干透。”王大哥临走还交代方淮心她们三个。
  至于架子,五个呢,那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东西,每个屋想放的位置还不一样,有想放在窗台边上的,有想靠墙放的,还有想放在炕稍的,他心里都有了尺寸,得回去慢慢做,要过两天才能做好。
  下午还是接着编席子,有了几位姐姐的帮忙,不到三点钟,当天的最低要求二十一场就完成了。
  谁也没想着超额完成进度啥的。
  “走走走,趁着天还亮着,赶紧去供销社买东西去。明天就得咱们自己开火呢”这才是大事。
  别管到了什么时候,哪怕只是个供销社,根本用不着逛,但女生们对于买东西这件事情,永远都是充满了无限的热情的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m。。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第25章 找领导去……
  孩子头一次离开家门,还一下子就走出去快两千里,家里再怎么不宽裕的家长,也得是穷家富路,尽可能的给孩子多准备点儿东西,东西没有的,那也是能拿出来多少钱就拿多少钱的。
  普通的老百姓们都以为,这第一批的知青,都是知极分子,在北大荒待上个三年五载的,回去了国家肯定要给安排好工作的,前途那是大大滴好。所以,也没有哪个脑子被门夹的了家长,在这时候对一个出息了的孩子扣门儿。
  就连夏天那样儿的,家里穷得孩子连裤衩都穿不上,他妈还硬是从单位里借出来十块钱给他带着呢
  更不用说这些个女生了。
  一说去供销社,那真是,能从各种神奇的地方,把钱拿出来。再加上各种票证,别管用不用,都拿上就对了。
  方淮心之前买布的时候,把布票全都给用完了。这会儿就问两室友。
  “你俩谁带布票儿了我这儿还有点儿粮票,油票,给你们换呗”
  “你那被子都做完了,还要布干啥”孙小云就问了。
  “昨天不是说了要做个门帘子吗还有那窗户,咱们这院子在中间,你说这人来人往的,晚上要是有个人影啥的在外面晃,怪吓人的。再一个就是,我寻思着在那墙角上挂个帘子,好歹隔出来一个转身的地方,咱们换衣服啊,操个身子什么的,也有个遮挡”
  方淮心是大小姐出身,对个人卫生的要求,自然是不低的。哪怕是当土匪的时候,出去做买卖,能住店的时候,也是不露宿的。这辈子,亲妈是高名的大夫,黄芪虽然不算是千金科的圣手,那也不比谁水平低。从小到大,对闺女的教育那也是花了心思的。特别是在个人卫生方面,哪怕只是出去健康的原因呢,她也把闺女的习惯给养得好好的。
  所以哪怕是条件再怎么不允许,没法子一周洗两次澡,那该洗的还是得洗,要不然做下病来,将来且得遭大罪呢。
  这几天在路上这么折腾,哪里还有时间洗漱,能刷上牙洗上脸就不错了。实际上,身上已经很不得劲儿了。这不,才想方设法的创造条件嘛
  “这都是咱仨的事儿,怎么能让你买呢你就别管了,我这儿有票呢,我买回来不就完了吗”孙小云不差钱儿,一听就把事儿拦过去了。
  “那你出票,我出钱。英子,你那票用不了,都是省票,咱这都出省了,肯定得用黑省的票或者全国票。等以后,咱们发工资了,再添东西的时候,你再买,行吗”还得照顾着点儿李英的情绪,这姑娘手里拿着张票,不过都是京城一地的。
  “好。”人穷志短吧,李英只能小声的应了。
  “切,投机分子,捧着资产阶级大小姐的臭脚,等着吃香的喝辣的呢吧”这会儿大家都一块儿往出走了,方淮心她们三个声音不大,可就在她们前面的李敏慧还是听到了。
  “你怎么说话呢谁资产阶级大小姐了谁投机分子了不给你一般见识,你当谁怕了你呢要不咱们找场领导去评评理去查一查我们三个,是谁的审核出错了,把有问题的人当成积极分子来做支援祖国边疆建设的有志青年别以为谁不知道你那点儿见不得人的小心思。怎么了我爸妈工资高,那也是工人阶级,职能不同。我家孩子少,疼闺女,你嫉妒什么要不要往中央反应反应,看看我爸妈那钱,是偷了抢了还是有哪一分不是他们自己挣来的有病吧”
  方淮心这回没惯她毛病,这可一可二,没有再三再四这么嘴贱的。
  以前说她吧,还能当她小孩子,她老人家不稀得跟小屁孩儿一般见识。
  可这回打击面儿大了,把仨人一起说进去了。关键是,如今这个时候,眼看一场大风暴要来,什么资产阶级的,躲还躲不掉呢,真要让她这么叫嚷出去还不反击,等在农场传来了,那可怎么得了。
  所以,方淮心不跟磨叽,直接拿领导出来说事儿。
  “三喜姐,我不去供销社了,你们先去吧。小云,英子,给,钱拿着,你们买东西去。我今儿个非要去找赵场长把问题说道说道不可。”手上动作不停,从兜里掏出来十块钱,往孙小云手里一放,方淮心伸手就拽李敏慧,要去找领导。
  “你干什么,我又没说错,你爸你妈都是有钱人家的小姐少爷,你本来就是资产阶级。李英看你跟孙小云有钱,就去跟你们溜须拍马,跟着你们蹭吃蹭喝,她就是投机分子。”李敏慧死劲儿挣扎,可那手像是被钳子钳住了似的,拽不出来。
  “行啊,既然你这么说了,那就更得去了。”方淮心有点儿抓到重点了。
  这肯定是分屋的时候,李英没有跟她一个屋,她被孤立了,所有事情都得自己干,才闹的这一出儿。
  “那你们先去,我陪着她们俩去一趟。”许三喜一看这情况,做为队长,劝了几句,没管用,也不好真的不管,只好陪着她们找领导。
  赵场长是什么人啊,什么没见过。
  一听,人家就明白了。
  “李敏慧同志,咱们知青的家庭成分,那都是经过层层审批,有组织确认的,方淮心同志是工人阶级出身,这个是可以认定的。至于说她的父母,那也是组织上有明确认定的老革命,是思想坚持的老党员了。怎么有钱人家的小姐少爷就不能参加革命了就不能成为**的战士了你这思想可不对呀,很危险呀。太左了。这样,你回去之后呢,写个一千字的检讨书,深刻地挖掘一下自己的错误。以后,如果再出现这种随意诬陷同志的事情,必须严惩,哪来的,回哪去。”先是吓唬了李敏一顿。
  转头脸色缓和了一点,“方淮心同志,虽然说你是被冤枉的。但是,不能团结同志,搞小团体,也是你的不对。怎么能孤立自己的同志呢回去你也要好好反省。许三喜,你这个队长,我看也有问题,要搞好同志们的关系嘛”
  这话说的吧,细听,好像跟没说也没啥两样的。
  刚开始,方淮心还想着,是不是得强制把他们三个人给分开,选一个出来搬到李敏慧那屋里去,以示公平嘛。最坏的有可能就是让她搬过去,还能征罚一下她们俩吵到领导这里来的无组织无纪律行为。
  可人家赵厂长,就是批评,然后让反省。可是一句都没说让搬家的。
  方淮心有点儿悟了。
  这赵场长啊,绝对是故人。
  就是不知道是谁的故人了。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m。。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第26章 上面儿有人……
  在赵场长的办公室里也没待几分钟,满打满算能有十分钟吧。
  所以,出来之后,一点儿也不耽误去供销社买东西。出来之后,方淮心跟许三喜两人的心情也没受什么影响,直接奔着供销社的方向就去了。不过,李敏慧显然是没有那个心情了,气嘟嘟的一个人回宿舍去了。
  供销社的位置离男知青的宿舍不远,也在农场的最外围,没有院子,就是光秃秃的五大间房子。边儿上还有一间没有正脸儿的仓库,里面堆满了玉米棒的蕊子和玉米秸杆,大豆秸杆和高梁杆,这些都是主要的柴禾。
  屋子里面,空间很大,主要是因为除了几根称重的柱子,就没有墙体间隔,一眼看到底,除了中间留了个过道,通着后门,两边都是一大长排的柜台。左边是衣食住行的日用品,右边全是农具啥的生产用具。
  看样子应该也没有仓库,柜台后面的墙上,密密麻麻的货架子,全都摆满了。柜台外的地上,也都放着大件儿的东西。
  一进门就能闻到,十几口大缸,酒啊,醋啊,酱油啥的,都在那些大缸里面放着呢,还有一口缸沿儿上,还能看到点油渍,应该是装油的。
  什么肥皂手套针头线脑的,全都能找到。生产工具那边儿,至少有一半的工具,方淮心都不认识。
  这货可是够全的。
  “咱们这供销社可不光对内,还对外呢。自打咱这供销社开出起,江湾屯的老乡,还有江对面砬子山林场的工人,可都方便多了。再不用千里迢迢的往乡里跑了。特别是这冬天,一场大雪下来,想出个门都难,那真是能把人给憋死了。”
  方淮心跟许三喜进屋的时候,另外七个姑娘都没注意进来人了,恨不能趴到柜台上,看得那叫一个仔细。
  孙小云还有张美娟这样爱唠的,正给一个二十来岁的售货员姑娘热聊呢。但是姑娘家多少还有点儿矜持,说话声音不高,刚进门,也听不到她们在说什么。
  到是农具这一侧的售货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大姐,这会儿正有两个男知青也在买东西,正拿着锯子在挑大小号。一边儿跟大姐聊天,大姐的声音实在是挺宏亮的,所以,听得很清楚。
  “大姐,咱们这儿离砬子山林场多远吗”方淮心一听到林场,也顾不上买东西了,马上走过去,打听。
  “不远儿,不远儿。从后山根儿下过去,就到江湾屯了,那里有渡头儿,过了江就是林场的渡头儿,往里走二里地就是林场。俺娘家兄弟就是林场的伐木工人。”这大姐这嘴哟,够泄密标准的了。
  说得那叫一个仔细。
  得亏这里不是农场就是林场,实在没啥机密,要不然哪,这个还存在特务的时代,那可真挺危险的。
  “太好了。那现在能过江吗”方淮心很高兴,这会儿黄芪肯定也到林场了,不知道安顿下来没有她想过江去看看去。
  “能啊。渡头儿那块儿江面儿窄,水流也不急,这会儿都冷实成了,都不用坐船,直接就能过去,方便着呢妹子你刚来不知道,咱那山里的木头,大都是冬天江冻上之后运出来的,夏天的时候,船少,运不过来。别看砬子山是蒙省的,可这出山的路,就咱们这儿一条,天天都往外运木头呢。那大车队,天天从咱农场门口过。你再待上一阵子就知道了。咱两家的车队都是一起的,江队长现在正在那头儿忙活着呢”
  哎哟,跟这大姐打听消息可真好,你问她一句,人家能连带着把相关的消息都告诉你。一点儿都不用费劲再打听。
  “那咱们农场跟林场那边儿,通电话了吧”方淮心就想起来,在赵场长的办公室桌上,可是放着一部电话呢这跟县里联系都得用电台的地方,那电话还能通到哪肯定是合作密切的林场啊。
  “通啊。就在场长办公室呢。妹子,你咋这么爱打听林场的事儿呢有亲戚在那边儿吗你不是京城里来的知青吗林场也没分知青啊”大姐消息还挺灵通的。
  这地方太偏了,才会一直都没有知青。
  事实上,在之前的几年,国家已经前后派了五万多城市青年和农村籍贯的知识青年到北大荒了。只是狼多肉少,北大荒实在是太荒了,人都可着军垦农场分配呢。十万大军来开荒,那都是可着平原的地方开的。就是林场,也都是可着交通运输条件好的地方建的。
  光荣农场与砬子山林场是县里响应国家的号召,自己组织起来的。赵场长跟林场的李场长都是军垦农场下来的,全是县领导亲自去求来的。垦荒经验非常丰富。两处的工人,主要也是以军垦农场林场的退伍兵为主,再加上县里召上来的人。
  也正是有了这一层关系,两个场子跟军垦大农场大林场的关系相当的好。这几年发展得也很快。县里是重点扶持。这回知青下乡,林场还是没抢上,赵场长是下了大力气,找了老领导,才分下来三十个人。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宝贝他们,都没给他们安排重活儿。
  人家冲的,是他们的脑子。农场里待过的人才知道,那有文化和没文化,差别可大了去了。全靠人工,和机械化,那垦荒的速度,就是天差地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