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翠花的六十年代-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吧。”方南国敷衍的应着。
“那爸,下个月就咱爷俩去西北了。”方淮远是说走就能走的。
“别,你别跟着我了。跟着你妈去东北吧。我那是拖拉机上,又是去上班的,厂子里人多,怎么也不至于饿着我,你妈去那地方,我听说过,那可是荒无人烟的。这又马上入冬了,那边儿烧炉子烧坑,都得自己砍柴火,不能没个人帮你妈干活儿去。”原来自己一个人下去的时候,方南国当然不介意儿子跟着,可这会儿不行啊,他一个大男人,能让老婆一个人去那么偏远的地方吗
“我没事儿。我一个大夫,到了哪也不会没有我的饭吃,到了哪也不会没人给我干活儿。”黄芪并不担心自己的处境。想当年在老区,没有药材,她带着学生上山采药,自给自足,又不是见过山没吃过苦。那林场是国家的,还占着那么大的地儿,肯定是有规模的,那边儿还是正经的老林子,可不是荒山,不光不会缺吃喝,还得是山珍,那林子里,天材地宝多着呢
“你也别太想当然了。你也不是二十年前了。”方南国不放心啊。
不放心也不行啊。
什么叫大厦将倾。
现在就是。
要不是上面的人受了难了,他们家这样的,他们两口子这样的,能这么悄悄的就受了吗
别管多郁闷,都得准备着离开的事儿了。
方淮心一直就在边儿上听着,她有消息来源,知道如今是个什么情况。
这自上而下的事儿,真不是人力能改变的。
父母俩人晚上肯定在争论到底二哥该跟着谁去。
那她是听不到了。
自己如今这个年纪,就是她想跟着去,谁也不能同意呀。连方淮运都没敢说不念了,明知道不能通过的事儿,就不用费那个劲了。
她该上学还是得上学。
可这学呢,方淮心渐渐的就发现,也没办法消消停停的上了。
他们这种大院跟前儿的学校,那学生的消息也都是很灵通的。这上面儿刚出点儿什么事儿,他们很快就能知道。
刚开始,是学生们渐渐的有了小团体。原来是按成绩,按居住地的一拨一拨的,这会儿,是按出身了。
过了几天,那些个出身不好,或者是父母已经出了事儿的,自己就缩了,在班里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尽可能减少存在感。
再后来,就开始有退学的了。
再后来,就开始有些不着四六儿的,不光是嘴上说三道四,开始动手动脚的上手儿了。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m。。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第14章 谁心里没算计呢……
方淮心早就知道有这么个知识青年下乡的计划。和平了二十年了,虽然赶上了几天的天灾,但是总的来说,跟之前的几十年战乱是不能比的。相对还是安定。再加上科技和医学的发展,这不,人口就急剧的增加了。
出生率剧增,新生儿的死亡率下降,这里外一反,人不就是越来越多了嘛
他们这一波儿,十岁到二十岁的孩子,那不要太多。哪家不是个算少,七八个不多。像罗道士家就一个儿子那种的,外面人儿可是说什么的都有。那嘴损的,还不是说罗道士一天到晚神神叨叨的,说不定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而影响了生育能力,也不知道家里的小娇妻能不能静心的跟他过日子什么的。
这么多的孩子,未来的二三十年之内,会有越来越的毕业生,越来越多的劳动力,需要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
可是如今城里有这么多岗位吗没有。
有人说工党擅长找仗,却并不擅长经济,这个,也是被大领导承认过的。二十多年了,大的内战是没有了,周边大仗小仗的,却也没停过。发展的确实没多快。
那这么多人没工作,要闲在家里吃闲饭了,怎么办呢
正好,乡下闲置着的土地还不少,干农活的人永远不嫌弃多的呀。能多打点儿粮食不是还能多养活些人口
大的道理军国大事的方淮心也不懂,只按她的想法,就是这么理解的。相当年她的山寨里收养的孩子们长大了,闲得没事儿干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们安排去山下的镇子里,省城里,京城里去开店,既能给寨子创收,又能安排闲散人员,还能打探各处的消息,一举多得。
下乡这个事儿,很快就出有文件出来。方淮心想的是,能不能借着这个事情,把她自己个儿安排好了。
如今这形势,不用往外看,就从学校里看,她这样儿的,往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不好过。过了年十六了,也不小了。搁过去都是当娘的年纪了。离开这个是非的圈子,未尝不会海阔天空。
小姑娘原本就命不该绝,黑白两位大哥可是说了,她是少年坎坷,后福深远。人家小姑娘都能把日子过下去,如今她来了,还能过得差了丢不起那个人啊。
方南国已经去西北上任了。到底还是方淮远跟着一起去的。到了那边打回来电话,厂子里特意收拾出来两间空屋子,里间给父子两个住着,宽宽敞敞的,外间呢,就成立了一个医务室,当做是方淮远的办公室了。这年头儿,药品毕竟还是稀缺物品,来了他这么一号,只要不是特别重的病,都能针灸就给治好了。顶多就是再喝上几副药,也都是常见的好咂摸的药材。没几天呢,就成了厂子里的香饽饽,连带着厂里工人的三亲六古的有个头疼脑热的都爱来找他看。
到是方南国,大能人,到了拖拉机厂,反倒没了用武之地。那厂长是转业的退伍兵,是他一个好友手下的兵,人品也是信得过的。要不然也不精挑细选的选到他手底下去。人家也不让他干重活儿,就顾问,什么都能顾什么都能问,想干啥干点啥,别让人家挑出刺儿来就行。
反正是爷俩儿过得也还不错。
黄芪呢,上面儿是有些人一直追着她走,有些人呢,又一直大事小事不断的找她,拖着不让走。看那意思,是想拖过了年,等开春天气暖和了再放人。至少能少遭这一冬天的罪了。
那边儿林场子里也收了信儿,说是京里要来大干部到他们林场去支援,人家那场长也会办事儿,机灵着呢刚一入冬,东西能冻住了,带了个小伙子,大包小包的就来家里的。也不知道是怎么找上来的。拿的都是蘑菇木耳菜干野鸡野兔子野猪腿啥的。都是好东西。
说了,房子是现给搭建的,都是用十个粗直径十厘米往上的木头建的木屋子,冬暖夏凉再好不过了,比土房子可舒服多了。火坑啥的也都搭好了,一直柴火不断的烘着呢,这么烘上一冬天,明天再住,保准儿一点儿都不潮。
瞧瞧人家这话说的,这事儿办的,你都不能不领他的情。
黄芪也是闻弦音而知雅意,带着那场长,把能拜访的人都带着他走了一遍,一圈儿走下来,那药品就跑下来不少,两人回去的时候就带回去两箱子成药。说好了,明年开春儿黄芪过去的时候,还会再带着一批药过去,支援嘛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m。。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第15章 自找出路吧……
方家这个年过得,那真是一点儿意思都没有。
方南国与方二哥在西北,没有回来。
原计划当中,过年的时候,大哥方淮元要休假回京城的,一是过年全家难得团圆,他这个中校营长都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二呢,也是要趁着过年,把他跟聂新湉的婚事办了。
可这会儿,婚事黄了。又因为家里的原因,他在部队上也不是全没有影响,升迁是别想了,年前不久他刚被调到了后勤部门去。对于一个一直在前线打仗的青年将才,调到后勤,那就意味着,前途已尽了。刚调到新地方,又是明升实降,他就没回家。
大姐淮青过年肯定要在婆家的。过了初二才能回娘家呢。
家里只剩下母子三个,菜也是做了桌子,鱼啊肉的全都不缺,因为着东北林场里的场长带的特产,年夜饭的桌子上还多了几道野味。
“黄大夫,过了年,我就不能再来家里了。领导前儿个通知我,有了新的工作安排”赵阿姨初一一大早就来了家里拜年。本来过年她放假十天的。可这一来就是告别。
赵阿姨可是正经的后勤部的员工,人家在方家,干的虽然是保姆的活儿,职务可不叫保姨。人家叫生活秘书。
这年头儿,也没有人怕明目张胆的请保姆。和平了,又是在京城里,方南国与黄芪也用不着警卫员了。才给分了个生活秘书。刚进京的时候,孩子都小嘛,他们的工作又忙,身边还没有亲人,确实也需要人帮忙。
这一转眼都十多年了,都以为赵阿姨会在方家终老了呢。谁能想到,她也有要调走的一天
正常的工作调动,谁也没法儿提意见。
如今,也没有人会在调走方家人之前,先来问一问方家人的意思了
“这些多谢赵姐帮忙照顾我这几个孩子,要不是您,我真的忙不开。”黄芪能说啥,只把家里的东西收拾了一些,做谢礼。又多给了一百块钱。还不能说是工资,只说这些年辛苦,她又马上要去东北,往后相见的机会怕是不多,来不及张罗,让她用这钱,做几身衣裳,当是她的一点心意了。
赵阿姨一走,家里就冷清了,往年拜年的人络绎不绝的,方南国与黄芪两个也有很多老关系要走动,一到年节,尤其的忙。今年,却真是门庭冷落了。
“妈,我不想上学了。我想下乡。”方淮心把想了好些时候的思法给黄芪表明。
“下乡这怎么话我说的呢好好的,怎么还不上学了你连初中都没毕业呢,不上学,以后你能干什么”黄芪的表情当时就冷下来了。
“小妹,是不是学校有人欺负你了”方淮运很严肃的问他妹,他也是在学校里上学的,太知道如今学校里是个什么氛围了。就拿他来说吧,以前他可是个积极分子,再加上长得很是看得过去,到了哪里都是最受欢迎的。如今呢,连以前玩儿得最好的哥们儿,都有躲着他走的了。
“欺负到不至于。可是现在学校都不怎么上课了,天天开会,教育完老师就教育我们。这两天我听班长的意思,听他爸说,年后好像学校都不一定上课了。那去不去的,还有什么意思呢。要是不上课了,最后闹起来,遭殃的还不是我们这样儿的嘛还不如早早离开了,走远点儿,大家都省得不自在。”方淮心这也不算是什么新鲜观点了,方家向来就是这个家风,能走在危险前面儿,绝不会等着刀落到自己头上的。
“哎早知道会这样,当初”黄芪想说什么,想了想,又摇摇头,到底没有说出来。
当年,明明可以走的两人,之所以没有走,说白了,还不是有理想嘛。要为国为民嘛别觉得说那些大了,太理想化了,他们那个年代,这样的人不要太多了。
“妈,我觉得小妹说得也没错。早点申请,还能有个知青的身份,要不然,过段时间,说不定连个知青的身份都不能够了。慕家的孩子,都跟着去劳改了。那跟犯人又有什么区别呢。”方淮运也不是傻的。
“是啊,妈,张爱华她妈在宣传部门,我让她帮帮忙,说不定能找人通融通融,给您一起去东北呢,跟着您,至少我还能学学医术,不至于把年岁全都荒废了。”方淮心想得明白着呢。
“行吧,那你明儿个先问问看。我也去找找老战友。”时事如此,谁也改变不了。黄芪见闺女这么有主见,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安慰的。
“妈,那我也不念了,我也下乡去。”方淮运一看黄芪轻了口,他也趁机说话了。
“行。我明儿个一起问问。”
那就问问吧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m。。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第16章 准备出发……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像是黄芪这样的人,如果她真的要想办法的话,总还是能找到几个不那么势力眼的人的。哪怕不是老友,做为一个有名的大夫,她还有那么几个老患者呢
为了自己的事情,可能还会不好意思张口。为了孩子,那真是什么脸面都可以放下的。
这一跑,自然会有收获的。
等到过了正月十五,学校开学没几天,班主任就通知方淮心了,她做为第一批支援北大荒的知青,半个月后出发
“不能去我爸那儿,跟着妈你和小妹去也行啊,还能帮着你们俩干点儿活儿。怎么给我分到东州去了呢”放学回到家里,方淮运那边儿也有了消息了,他被分到了东州,说起来,还是方家与黄家的老家呢。估计人家管事儿也是想着,老家能有老亲在,对孩子也有个照应才这么分的。人家哪里会知道,方黄两家哪里还有什么老亲
“这就不错了,这我都找了多少人的。你老老实实的在东州待着,别把书本荒废了。那边儿靠着海,再怎么着也饿不着你,你也不小了,去了厂子里好好干,有合适的女孩儿,赶紧的给我娶个媳妇儿回来才是正经的。”方淮运是大学生了,还差一年就毕业,他这种,不算是知青了,其实算是分配的工作。他被分配到海盐厂子里,估计他这学历,去了最起码能做个技术员,肯定下不了啥大力气。
“行吧,行吧。我知道了。那咱们这得快点儿准备起来了,没起来就要走了。”嘴上嫌弃是嫌弃的,方淮运也知道没啥给他挑检的余地。
“妈,你跟我一起走吗我听老师说,我可能要跟其他知青一起坐火车走。”方淮心问她妈。
“嗯,我这边儿都交接完了。给那边儿林场带的药也都领出来了。李场长来电报说要派上回跟着他一起来的那个小胡来接我。估计这几天也就到了,我不能跟你一起走。等到了那边儿再联系吧。”两人虽然说都在东北,相隔就一条江,但是方淮心是在黑省齐市的进步乡光荣农场。黄芪呢在江对面,蒙省兴安盟的砬子山林场里面。
都是特别特别偏远的旮旯地方,交通很不方便,小胡他们进一回京城得在路上折腾七八天才能到。
方淮心想想都觉得头大。
黄芪给闺女儿子收拾行李,恨不能把家都放在里面带走似的。
可这毕竟不是搬家,又是去那么远的地方。这又是能低调就要尽量低调的时候。连皮箱子都没敢用,特意去商店里买了两个柳编的箱子,最大号的那种。精简了又精简,装进去拿出来,一直折腾到临走前一天,才算是把箱子给装上了。四季的衣服一共带了五身儿,春秋和夏天的好说,都是单的,不占地方,春秋两件,夏天的短袖两件,裤子就两条单裤穿四季了。又一人给准备了一套毛衣毛裤,一套棉衣棉裤。方淮心的箱子里多准备了两件内衣。
都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放在箱子里,也不怕雨淋着。
去了衣服,箱子里就全是药了。都是黄芪自己配的成药,大部分都是冲剂,有治感冒的,有治水土不服的,还有管肠胃炎的。再加上几样我外伤的药就齐活儿了。
方淮心自己又在箱子里放了一本黄帝内经,一本本草纲目,既然要决定了要学医,那这最基本的就得好好看了。汤头歌儿啥的不用带,那是小时候学字就用的,背得滚瓜烂熟了都。
除了箱子,还有一个网兜,这就是随大溜儿的装备,里面一个暖壶,一个脑盆,再加上一个吃饭用的大搪瓷缸子。还有几样儿小零碎儿,牙刷牙膏牙缸香皂洗肥皂啥的了。还有一个单肩挎包,带着路上的吃食。
全都收拾好了,半夜一点就从家里出发,到火车站集合。车站里大半夜的,人山人海的,好几趟专门运送知青的专列都是这个点儿出发,人多得哟。
着点儿挤脱了皮,才找到自己要坐的那一趟绿皮车。三点发车,还有一个多小时。姑娘小伙们都很兴奋,也很规矩,谁也没上去抢坐位,都老老实实在车外面排队,自己找自己的领队。
方淮心看到举着光荣农场的牌子,往前面靠。举着牌子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大哥,穿着军装,不过是老款式,这应该是退伍兵了。个子不高,但是看着就很结实,皮肤黝黑,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他自我介绍叫高胜利,大家就都叫他高队长。
小年轻儿们真真是一腔的热血,满脑子都是牺牲奉献啥的,都积极得很。没有一个迟到的,像方淮心这样提前一个小时到的,都没抢到前面儿,在她之后来的,不超过五个人。
哎哟,等高队长点完了名儿,方淮心才发现。这还真是缘份呢
她这个知青是找了关系塞进来的,其他人,那可都是积极分子们自己申请的,这时候还没开始强制下乡呢。他们班里,这一下子就走了十几个人。跟她分到一个地方的,就三个。林援,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