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翠花的六十年代-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怪不得黑白无常两位大哥对原来的方淮心那么好呢,也怪不得她生魂离体回不去了呢。就冲人家这个福气,那也得是积过大德的,处理不好,真会出事儿啊。
  孩子生下来,两家妈妈,再加上三位教授,还有诊所里的女同事们,全都在呢,帮着给孩子洗澡,包被子什么的忙活着。黄芪只是看了一下,孩子们都没毛病,就只看着方淮心了。
  “睡一会儿吧,汤在锅里熬着呢,起来就能喝了。”看方淮心跟没事儿人似的眼巴巴的看着大伙儿摆弄孩子,黄芪就劝她睡一会儿。她这生的太快,下奶的汤才下锅没多久,这汤不熬上几个小时,作用都不大的。
  “不累。也不困。”这孩子生的,真没累着。腰也不疼的。
  “那就闭着眼睛休息。”黄芪强制闺女休息。
  奶粉是早就准备出来的,也不用像别人家的孩子似的,还得找其他喂奶的妈来给孩子喂奶。
  孩子们被照顾得好着呢。
  罗玄第一时间给林场打电话,胡魁一直在电话边儿等着呢,接了电话就回江湾屯里安排人进山告诉罗道士这个好消息。
  虽然觉得不累,闭上眼睛还是不知不觉的很快就入了眠。醒过来,把汤喝了。看看孩子,接着睡吧。
  第二天就下来奶了,喂三个孩子肯定是不够的,两个都喂不饱,就可着最小的老三吃,他最小嘛,生下来才三斤半,猫儿似的,肯定没有大的两个硬实。老大五斤,老二四斤三两,都能把小的给装下。特别是老大,跟单胎的孩子都没差什么了。吃饭更是口壮得很,也不挑食,给什么吃什么。也不哭闹,乖得很。
  这样的孩子,必然是要多受些委屈的。基本上就没吃过几口亲娘奶。要不是方淮心能拿出来奶粉,这孩子就得以小米粥活命了。
  喂孩子的人,那真是一顿奶喂下来,没半个小时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就得接着吃。
  反正就是把自己个儿当猪养着,就对了。
  从洗三开始,录录续续的就有人来看孩子,下奶了,这时候也没那么多种类的东西,不是鸡蛋就是小米儿,还有拿麻花儿的,说是麻油炸的,用骨头汤一泡,下奶。
  家里人来人往的,也不只是农场的人,外面的人也不少。所以,有个把的陌生面孔,也没人觉得怪异。罗道士就是这么混在人群里出来见的大孙子们一面。
  老头儿美的,胡子都一颤一颤的,抱完了一个又一个,亲不够一样。
  “哈哈,亲家母啊,我这一高兴,没搂住,名儿起多了,仨都起出来了。下回啊,下回肯定让亲家起。”听说大姐方淮心家四个孩子都是方南国起的名儿,罗道士马上跟黄芪道过儿,只说自己没想那么多。
  黄芪心里想着,我们难道很稀罕抢个起名儿的权力吗?我家里三个儿子呢,还愁没有孙子让我们起名儿。
  可嘴上不能那么说。
  “亲家,你可别听罗玄儿说的,他是不了解情况。田家那是特殊情况。你们罗家的孩子,自然得是你给起名字。”田野他爸一天儿学没上过,人家自个儿都不想费那个劲。
  罗道士可有文化多了,又是心心念念的,罗家终于有后了,人家起几个名字还是不废劲的。
  谁跟他抢那个呀。除非他给孙子起名儿建国、爱华啥的,要不然,谁还能挑他咋滴?
  罗道士给选的三个名字,子笙,子箫,子筑。
  人家说了,是跟把孩子的生辰八字选起的。
  行吧,那也就没啥可挑捡的,有没有文化,这个,就别太吹风求疵了。
  二十八天的月子,方淮心觉着自己胖得都快走不动到了。出月子之前,还有不到一周就过年了。
  “家里没啥活儿非得你干的,接着养着得啦。”罗玄不让方淮心干活儿,再怎么生的容易,也是三个孩子呢,身体能不伤嘛。
  那就接着休息吧。
  在这个事情上,方淮心不强求。身体是自己的,没什么比健康重要。
  小门小户的,家里也没多少事儿。这年代,过年也过得简单。风俗习惯那些,都不让弄。不过就是吃得稍微丰盛一点而已。
  最主要的事儿还是伺候三个小祖宗。
  没哄过孩子的,永远不会了解,一起哄三个孩子,有多么累。哪怕是有再多帮忙的人,也还是一样的累。
  永远都不睡不了囫囵睡,永远都有洗不完的尿布,这个哭了,那个叫了。吃完了没一会儿呢,又该喂下一顿了。要全都健健康康的还好,但凡有一个有一丁点儿难受不舒服的地方,那就是一团乱,因为一个有毛病,保证三个一起闹腾。
  从来不会给你一个大块儿的时间让你一下子歇过来,就是缓不过来的那种累。
  方淮心还是第一次这么亲手照看孩子。以前生的几个,又是奶娘又是丫鬟的,她除了负责生,基本就没怎么管过。这些个累,她是真的没受过。
  这回可好,一下子三倍的辛苦。
  得亏这是冬天,是冬闲的时候,罗玄还能一天到晚的就围着他们母子转,周围的人也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帮忙。
  罗妈不可能一直待在家里,孩子过了百天,她就要回山里去了,走的时候,想把老大抱走的,方淮心说啥也没舍得。
  黄芪白天回林场上班,晚上回来帮着照看孩子,通勤两头跑。罗玄的活儿基本上都让慕易给干了,他忙不上别的忙,只能帮着干活儿了。
  林援夏天几个就是不闲着的想法儿弄吃的。还有劈柴啥的活儿,都让他们包了。
  白天人少,孙小云跟李英就尽可能的过来帮着看孩子、做饭啥的。她们俩也都是领导了,不用自己干活儿,开个小差儿啥的,也不要紧。都知道她们是干啥去了,也都没说啥。
  赵雅丽没啥事儿,很闲。她家那口子王强又去上学了。本来是常驻在方淮心这边儿的主力。可是没多久,就查出来怀孕了。得,谁也不能让一孕妇干活儿吧。
  方淮心就觉得自己忙活得都没什么时间去关注外面的事情了。
  比如,夏天跟孙小云好上了,她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李小川跟李英都要订婚了,她才知道。
  “你们家罗玄表现得这么好,我这不是眼气嘛。想着夏天跟他那么好,学也能学个皮毛吧?我也就知足了。”孙小云是这么跟方淮心说的,她为啥会选夏天。
  “那叫这么说,你应该选慕易啊,他们们才是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好友呢。”方淮心就笑,这是啥找对象儿的标准啊。
  “慕易可不行,他长得太不安全了。”孙小云的理由很充分呢。
  “也不是所有好看的男人都坏呀。你刚不还说我们家罗玄好吗?再说了,人家夏天哪里长得不好了?”慕易确实是长得过于帅了,说起来,方淮心好像就见过张爱华找的那个丈夫还比较接近他,别人那真是比不了。
  “那他肯定得长得过得去啊,要不然我能看上他吗?”孙小云还挺傲娇的。
  “那你们俩是谁追得谁啊?我怎么就没发现呢?”方淮心觉得自己怀孕之后精神头儿真是短了。
  “追什么追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啥时候说啥事儿,到了结婚的年纪了,肯定得找吧。那当然得从亲近的圈子里先找了。”这理由,更强大。
  “那人家夏天也这么随意啊?”方淮心才不信,你能这么随便的挑男人,人家还能就这么让你挑上了就不反抗一下?明显就是有奸情。
  “他还敢有意见?要不是高明跟罗玄都嫁了,慕易又长得太吓人,还轮不到他呢。”自信心爆棚了。
  “那不是还有林援?”他们几个的小圈子就这么些个人了,可是她怎么连提都不提一下林援呢?
  “他不是刚失恋嘛,我不想找心里有别人的男人,哪怕只是曾经有过。”谁还没有点儿自尊心了。
  “好吧。”方淮心就觉得,要是姑娘们都这么想,那林援的对象儿可就难找了。
  “你也不用为他担心,喜欢他的姑娘满沟满海的,他可不愁找不着女朋友。不过我看他现在是没那个心思。”孙小云一看就知道方淮心想啥呢。
  这一点方淮心也认可。林援是真的被张爱华伤得不轻,那也是从小顺风顺水长大的孩子,又一直很优秀,被小姑娘追着跑的,结果被人从背后来了这么一把,伤自尊是肯定的了。
  “算了,不说他了。英子跟小川是怎么回事儿?”李英可不像是会谈恋的人。
  “是白阿姨托胡婶子给做的媒。两个人本来就认识,小川跟咱们又很熟,有个中间人一说,可不就成了呗。”孙小云做为亲密室友,很是了解。
  她口中的白阿姨,就是李英的妈。当初就是为了她能调过来,才把二十位教授给调过来的。
  这人也是个神人。当初一起过来那么多人,来的时候,她是短发背头加大黑框眼镜,跟那位夫人一模一样的打扮。来了之后,没几天就换成了村里的外形。那么多人一起来,也没人特意注意她。教授们都来农场小学教学了,她也没来,一直在江湾屯,就住在胡家的仓房里,边儿上就是马棚,你要说她住马棚,也没法反驳。也没什么正经的工作,就是个改造嘛,其实就是闲呢。该有的照顾一点儿也没少了。
  低调得来了这么长时间了,人们都快忘了还有这么一个人。更是从来没有人注意到,五十多岁的阿姨其实长得非常非常年轻,好看。
  而且,除了最亲近的几个人之外,都没人知道她跟李英的母女关系。
  平常也就是用帮屯子里来买东西,运豆腐的名义过来农场,母女倒也常见。
  之前,方淮心还一直没明白,这样一个人,为啥会弄到这么个结果,如此识实务,不至于吧?
  还是黄芪说,这位阿姨,年轻的时候,是赛金花似的人物,她才明白了。怪不得呢。这时候□□的人里,她这样儿的,可不是在最头里嘛。
  “白阿姨怎么相中小川了?”按说农场林场加上江湾屯,知青两百多人,比小川优秀的也不少,小川到底是农村孩子,这阿姨怎么偏看上了他了呢?
  “说是觉得小川踏实。我看白阿姨是想让英子留在农场了。”孙小云是这么理解的。踏实的人多了,这个不能当理由的,这年头儿,有几个不踏实的。
  “没错儿,就是这样。”方淮心觉得也是,要不是想让李英留在农场,为啥非得挑一个农场的子弟呢。别看李小川这一回来,成了没工作的闲人了。那不是还有李场长呢嘛,没工作也不过是暂时的而已。再说了,人家也能开荒的,在上大学的时候,还能知道跟真正有本事的人学本事,这样的人,怎么不能把日子过好啊!
  想对于知青们还在幻想着遥遥无期的回城,还是李小川这样的更实际。
  所谓的回城,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真的就只是一个不愿意放弃的希望而已。多少人都已经在当地结婚生子了。男知青这边儿随着年纪的增加,结婚的也越来越多了。
  日子就是一天接着一天的过。
  孩子们会翻身了,孩子们会坐着了,孩子们会爬了,孩子们能站起来走几步了,孩子们会走了。
  这一年,也就过去了。
  七一年,过得特别特别特别的快,方淮心就觉得,好像是一眨眼,一年就过去了。
  会走会跑的小崽子们更难看了,一个没注意,他们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这大冬天的,外面不能出去,屋里又是炉子又是火的,又怕他们磕着碰着,真是一刻也离不开人。
  黄芪都快成了农场的人了。三位女教授也差不多不怎么上课了,一直在家里帮着看孩子。小祖宗们不爱哭,不爱闹,就是活泼、好动。
  淘。
  “男孩儿嘛,哪有不淘的。淘小子出好的。”老太太们却一点儿也不觉得烦,还觉得孩子们淘得好。
  罗始这一年出山好几回,有时候就是送点东西住上一宿就走了。有时候能多待上几天。东西都是从外面弄回来的,不易得的东西。
  罗道士也偷着出来过两回。为了看孙子,啥险都敢冒了。
  今年过年,夏天带着孙小云回去见家长了,两家人都在京城,打算办完了婚礼再回来的。英子跟小川也赶了过年前把事儿办了。李家有现成的房子,早给儿子结婚准备出来的,也不用大家再帮着盖房子了。许三喜跟张美娟也都嫁了知青,不过她们找的人都不是京城的,一个是哈市的,离家挺近的。一个是海上的,大南方呢。几年都别想回家。王桂花走了跟英子一样的路,嫁在了当地。不过她嫁的是林场的一个小伙子,也是人家看上了她,请人做的媒。
  她们的宿舍就这么空下来,被还单着的女知青给占了。家具可没给她们留,过日子都用呢,几个人都给分了。
  随着她们全都搬出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当年的痕记似乎是越来越少了。边工作,也都已完完全融入了工人当中,没什么区别了。
  方淮心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能结束。小酒盅那里收集到的资料,她已经很久都没有仔细看过了。除了知道姓林的那位死了,另外几位好像还都活得挺好。大领导的身体据说是不怎么好了,可也没有生命危险的迹像。没有大事发生,改变现状是不可能的。有大事发生,会变成什么样子,是好还是不好,谁也不知道。
  她觉得现在这样的日子也挺好的。
  不愁吃不愁喝的,还有这么多人帮着看孩子,都已经过得很习惯了。
  没有什么勾心斗角,就这么安安静静的,陪着孩子长大。
  也挺好的。
  真的。
  可偏偏她越想平静的时候,越平静不了。
  夏天的时候,方南国来农场了。来看看外孙子,也看看老婆孩子。
  “大领导起复了,拖拉机厂没有看着了,出来方便多了。”方淮远也跟着来了。同来的还有他女朋友,厂里会计的闺女,也在厂里上班,做出纳的。叫常红。特好看的一个姑娘,二十五了。那也比三十二岁的方淮远小好多呢。
  能跟着一起出来探亲,那就是定死了的事情,看着俩人那一举手一捉足一对视之间的那个默契劲儿,这感情也不是一天两天的,甜蜜劲儿的。这对跟向茹和方大哥的相处模式完全不一样,向茹嫂子那是静不下来的人,爱说笑。常红跟方二哥,属于老干部的变爱法儿,很文艺。方淮心能从他们两个身上看到老教授们身上那种特别有范儿的相濡以沫感来。
  两个儿媳妇,一个动一个静,黄芪这个婆婆也没挑的。都挺好的。
  方南国一来就抱着几个孩子不撒手。
  “爸,大嫂也要生了,您马上就要抱大孙子了,怎么不去那边儿看看呢?”方淮心看她爸那么稀罕孩子,就逗她爸。
  “竟胡说,你大嫂生孩子,我去干什么去?没大没小的,谁你都调侃。”哪有儿媳妇生孩子,老公公跟着掺和的,不像话嘛。
  “那让二哥跟常红姐赶快结婚生小孩儿,就在您身边儿的,也行啊。”方淮心看着抱着孩子的那俩人。常红特别稀罕老大子笙,说那孩子一看就憨厚儿,特别招人疼,也是一天天的抱着不撒手,甚至都住到家里了。娘几个陪着孩子住,把爷几个都给赶到男知青宿舍去住了。结婚的人多了,宿舍那边现在空得很呢,农场有些人家孩子住不开,家里的半大小子就夹个被子住到知青院里去。
  “回去就办了。”方南国说得郑重。
  “怎么了?”方淮心意识到她爸的语气不对劲。
  “我估计你哥快要调回京里了,结了婚,常红才能跟着。”
  “啊?”当初二哥就是为了照看方南国的身体才跟去拖拉机厂的,这怎么听这意思,要自己先调走呢?什么情况啊?老爹越来越老了,反而孝子要离开了?
  “领导在的几年都是你二哥给看病,这次起复,他能不带着你二哥吗?”没有领导会那样的,别管方淮远的医术是不是真的已经到了大国手的极别,提拔在低谷的时候帮助过自己的人,都是必然的。相对于他这个明显会引起争议的人,方淮远的医生身份,谁都挑不出来毛病。
  他们连拒绝都不行。也没法儿拒绝啊。
  帮忙的时候没考虑过得失,能得的时候,当然也就心安理得。
  “这样啊?那我妈会不会也被调回去啊?”黄芪可不是下放改造的,人家是支援边疆。随时都能调回去的。
  “京城现在也有好大夫,应该不会调她吧?”领导不会那么多事儿吧?
  可惜想的很好。
  就在他们走之后不久,方淮远果然调回了京城医院,直接就是中医科的部门负责人,还进了保健组。
  又过了没多久,文件就下到了林场,调黄芪回京。
  还是京城医院的负院长,保健组的名额也还给她留着。
  别人只以为是受了那位领导的关照,方淮心透过小酒盅的调查知道,是有更大的大领导病重了,西医的方法效果不明显,调她回去中医调理。日常保健方面是她的长项,这个别的大国手相对差一些。
  行吧,回就回吧。
  孩子们说话很利落了,知道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