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零珠宝设计师-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案:
  一代饰品大王香消玉殒,却不料回到八零年代,父母未亡之日。
  且看她如何弥补遗憾,走出一条风华绝代的摩登之路。

第一章 重生
  丁婉婉已经在镜子面前坐了许久,她摸着自己的脸,稚气未脱的小脸上,还带着些许的婴儿肥。光滑白皙的皮肤和日后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样子比起来,简直无法想像会是同一个人。
  喜极而泣的眼泪顺着眼角流下来,滚落到脚面,她无法想像,自己竟然回到了小时候,是不是就连苍天都看不过去,要再给她一次机会。
  “婉婉,赶紧吃了饭去果园帮忙,你奶病了,我和你爸去县城给她拿药。”
  是妈妈,是她快二十年都没有再听到过的亲切的声音。也是妈妈离开之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午夜梦回,多少次丁婉婉几乎哭瞎了双眼,只希望自己能回到过去留下他们。
  而现在,她猛的一下子跳了起来,推开房门,一把抱住正在穿外套的母亲。
  “妈,不许去,不许去,你和爸都不许去。”你们去了就会死,因为车祸双双身故。只留下她一个人在这个世上煎熬,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悔恨。
  “婉婉这是咋了,这么大人,还撒娇呢。”父亲丁建华从屋里走出来,穿着他那件蓝色的中山装外套。
  丁婉婉的眼晴一下子红了,惨烈的现场,鲜血和断肢之下,父亲牢牢护住母亲,面目全非到只能靠这件衣服才能辩认身份。
  哪怕过去了快二十年,她都无法忘记那一幕。眼泪汹涌而至,哭到痉挛。原本还开着玩笑的父母,看女儿惨白的脸色和喘不上气来的模样,都吓坏了。
  “婉婉,你别吓妈,到底哪儿不舒服,咱们马上去医院。”当妈的一把抱住女儿,心慌的呯呯直跳。
  对,这是个好办法,要是自己病了,父母就不会进城。镇上就有卫生所,送她去打一针,就能错开致命的车祸。
  “赶紧去医院。”丁建华一见,也收起了玩笑之心,去院子里推了自行车。
  扬声问道:“婉,还能坐车不,不行我就去村里借人家的驴车使使。”
  八十年代初期,大家的生活条件普遍一般,这会儿哪儿有小轿车,就是摩托车也是稀罕物。自行车就是一家老小,出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能。”丁婉婉甚至不用装,心中累积的情绪宣泄之下,脸色发白,眼眶泛红,一看就是生病的模样。
  “你们干啥去?”中气十足的声音,正是还在“病中”的丁婉婉的奶奶张翠花。
  “婉婉病了,我们先推她去卫生所瞧一眼。”丁建华赶紧说道。
  张翠花眉头一蹙,“那我的药咋办?”
  “让建设去一趟吧。”叶建华没有多想便脱口而出,自己去不了,这不是还有弟弟吗,他去城里给妈拿药也是一样的。
  “不行。”谁也没想到,张翠花忽然就高声叫了起来,神色激动。
  尖锐的叫声吓了大家一跳,也把丁婉婉从悲伤的情绪中拉了出来。她迅速的抬起头看了奶奶一眼,还有偷偷露了半张脸,掩在门后看热闹的二婶,前世没有注意过的细节,统统席卷而来,福至心灵般的,让她明白了前世从未想过的事。
  县城的家具厂要招工人,会木工活的优先。对于在地里刨食的农民来说,当工人简直就像度了一层金身般闪耀。而她的父亲丁建华,就是一个出色的木工,丁家村里问一圈,人人都知道十里八乡,若她父亲自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想到前世父母还未下葬,二叔已经去县城的家具厂报道,她此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爸,去城里看病吧,你们拿药我看病,都不耽误,我挺得住。”丁婉婉捂着肚子说道。
  “你闺女都这么说了,你们还不赶紧去,是不是非得看我病死了你们才肯动,真是不孝。”张翠花叉着腰,让他们立刻就走。
  丁建华没办法,蹲下身背上女儿,如果是去县城,就不好骑自行车,得走到外头的大路上去拦客车。
  周红气得直哼哼,可是女儿忽发急病,她也没心情跟婆婆吵架,赶紧扶住在丈夫背上的女儿,“走,赶紧走,八点有一趟出来的车,我们快点还能赶上。”
  一家人走出去后,张翠花这才吁了一口气,赶紧招手喊来二儿媳妇,“把建设喊回来,一会儿县城的厂子就要来人了。”
  县城的家具厂,要到附近几个村子里招人,这是张翠花特意打听到的好消息。不然她怎么会这个时候,非得把大儿子支出去呢。有他在,小儿子指定选不上。
  她还指望着小儿子多赚点钱好养孙子呢,老大家反正就一个赔钱货,要这个工作有什么用,最后赚的钱还不是便宜了外人。
  这头张翠花得意于自己的算计,那头丁婉婉在远离丁家村的地方,“唉哟唉哟”的叫唤了起来。
  “不行,我等不到去城里了。”
  丁婉婉这么一说,周红的眼泪都掉下来了,咬牙切齿道:“丁建华,你是不是男人,到底是女儿的命重要,还是你红光满面的妈可吃可不吃的药重要。”
  丁建华当然是担心女儿的病,他也不敢吭声,赶紧在路上拦了别人家去镇上的驴车,给了钱送他们到镇上的卫生所。
  丁婉婉的心情一直到这个时候,才稍微放松一点点,她刚才不敢在家里跟奶奶硬扛,就是怕一波三折,又发生不可预料的事。
  此时被妈妈搂在怀里,头枕着她的大腿,呼吸到妈妈身上熟悉的味道,眼泪再一次的流下来。
  “婉婉,别怕,卫生所快到了。”周红察觉到自己腿上一凉,顿觉心惊肉跳,自己就这么一个孩子,要是有个三长二短,她简直没法活。
  赶驴车的是隔壁村的大爷,一见这样,鞭子抡的飞起,愣着比平时少用了二十分钟赶到地方。
  等丁建华把女儿背进镇卫生所,丁婉婉看着墙上悬挂着的时钟,“哇”的一下大哭起来。
  重生回来的喜悦还来不及品味,心情就被急迫的现实收紧,直到现在她才敢肯定,父母已经逃离了那场厄运,迎来了新生。
  说不清是什么样的情绪,让她一度失控,只想趴在父母在怀里,好好痛哭一场。
  卫生所里,医生都给她吓懵了,结果左看右看,一切正常。
  “刚才特别难受,现在又好了。”丁婉婉抹掉眼泪,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来。她的心理年龄已经是三十多岁,刚才抱着妈妈不撒手的样子,实在是有些羞耻。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丁建华赶紧使眼色给妻子,让她不要骂孩子。
  医生仔细询问之后,得知丁婉婉考入了县里的重点高中,不由有了一丝了然。
  “孩子长这么大,没离开过家吧,你们平时多陪陪孩子,有空上县里走走,熟悉熟悉环境。”
  心理问题所导致的身体问题,医生们见得多,一问便了然于胸,这孩子怕是心理负担重,生生压着这才一下子爆发。
  听到这个结果,夫妻俩双双松了口气。
  周红的手指往女儿额头上一点,“有啥事不能跟妈说,考上重点高中是好事,爸妈都以你为荣,怎么能有负担呢。”
  “就是,这有啥好负担的,小孩子家家,小心想多了长不高。”丁建华握住妻子的手,不让她再点女儿。
  丁婉婉此地看着他们,一个劲的傻笑。又害怕这是一场梦,伸出手去咬自己的手指头,疼的呲牙可是心里却跟灌了蜜一样甜。
  “爸,妈,反正咱们出来了,我跟你们一块去县城看看吧。”错过了死亡班车,她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搅黄二叔的好事。
  “反正也要给她奶拿药,去就去吧。”丁建华对着医生千恩万谢,这才带着女儿去镇上坐车。
  “什么,前头一班车出了车祸。”
  “严不严重,有人出事不。”
  镇上的客运站里,大家伙都在议论。陆续传来的消息,得知前头一班车和一辆摩托车相撞,司机急转方向盘,撞到了路边的大树上。除了司机重伤,暂时还没有人员伤亡。
  夫妻俩捏着手里的票,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他们不先送女儿到镇上,就该他们坐上前头的一班客车。
  一家人上车之后都有些沉默,车上的乘客也一个劲的让司机慢点开,他们不赶时间。
  司机破天荒的把自己旁边的座位用重物一压,“这个位置今天不给人坐。”
  好在这种短途车,很少满员,如果不是没座位了,也不会有人爬过发动机,去前头那个狭小的地方挤着坐。
  丁婉婉看着那个座位,忍不住闭上了眼睛。前世,父母就是坐在那个位置,司机在本能的避让之下,让车子的右侧撞上大树,当时除了父母,其他人乘客只有重伤,最终都救了回来。死去的,只有自己的父母。
  这也是她没有想办法阻拦那班客车发出的原因,反正父母不上车,那个位置没有人坐,就不会有人出事。
  很快,这班客车便经过了事发的地点,受伤的乘客全部都已经送走,只有客车还在原地,车头的右侧直接撞得凹陷下去。还有几个当时坐在后排,没有受伤的乘客,等着下一班车去县城。
  司机停了车,把这几个大难不死,一点事都没有乘客接上车。大家都是附近村子里的人,不然就是镇上的,沾着亲带着故,这一上车,可就热闹了。
  “幸好幸好啊,当时车上基本坐满了,如果再上来人,就只能坐到司机旁边的位置上。平时在丁家村的地方,总有人上车,正好今天没人上车。不然呐……”最后摇摇头,人人都懂这未尽之意。
  周红噎了一口唾沫,死死拉住丈夫的胳膊,“当家的,你说,你说……”
  说到后头,声音打着颤,已经没法说出话来。满满的,全是后怕。
  丁建华回头,死死看着那辆被撞毁的客车,如果不是女儿不舒服,他们中间拐了个弯去镇上的卫生所,这会儿,这会儿……
  想到天人永隔这四个字,生生惊出一身冷汗。
  又看了一眼女儿,如果不是女儿突发状况,他和妻子恐怕这会儿已经交待在这儿。心跳便如擂鼓般,响了一路。
  到了县城,一家三口还有些混沌,还是丁婉婉清醒的快,一指客运站里立着的广告牌,“爸,你看,县里的家具厂在招工人,您要不要去试试。”
  人算不如天算,她还在想怎么把父母引到家具厂,没有想到,人家直接就在客运站立了块广告牌。
  女儿的声音把丁建华拉回现实,看都不看广告牌,就直接摇头,“家里的地怎么办。”
  “包给村里人种不就行了,我听说大学的学费很贵的,万一我考上大学,交不起学费怎么办。”丁婉婉提到大学,心里满满都是酸意,差一点又要哭出来。可是今天她已经哭得够多了,既然老天爷让她重生回来,她就该弥补遗憾好好过这一生,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哭上。


第二章 工人
  “婉婉说的对,爹娘不让咱们分家,卖了粮食的钱,大头都交到他们手上。如果婉婉考上大学,你拿什么给她念。”周红恨铁不成钢的拧了丈夫一把。
  丁建华摸摸头,“真考上了,爹娘肯定会拿钱出来的。”
  “如果他们不拿,是不是我就不念了,那我还念什么高中,听他们的话,赶紧嫁人给家里换点彩礼回来,好盖房子替小龙娶媳妇。”丁婉婉的手藏在身后,捏成拳头,愤怒几乎要化为实质,从语气里喷薄而出。
  周红也跟着帮腔,“听到没有,咱们家婉婉考上高中,村里人哪个不来恭喜,说咱们有福气,生了个会读书的好闺女。你妈在家说的啥,一句高兴的话都没有,还甩脸子给孩子看。当着孩子的面说女娃读这么多书干什么,还不如早点嫁人,换回彩礼给小龙娶媳妇。”
  “就凭你妈说的这话,也难怪孩子心里负担重,会忽然发病。要不是孩子发病,你妈就是把我们往死路上逼。我不管,今天这个工作你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回去就分家,这日子我过够了。”
  周红平时就是个说话极利索的妇人,这会儿到了气头上,更是一句接一句,越说越顺。
  “好了,好了,我去,我去还不行吗?”丁建华除了耳根子有点软外,是个疼老婆孩子的好男人,做事更是勤快,一点也不怕吃苦。
  想到妻子的话,他虽然嘴里不承认,还要分辨几句,说他妈不是那样的人,可是心里也有了几分担心。万一呢,要是女儿考上了大学,他们当大人的拿不出学费,那岂不是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这年头的大学还没有扩招,考上大学就跟鱼跃龙门一样,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几乎就是过上好日子的保证。
  一家三口按着地址,找到家具厂的门口,院子里已经站了好多人,都是来找工作的。
  “咱们这里不看学历,会识字就行,也不看别的,就看手艺。工具都摆上了,一个小时之内,做个小物件也可以,做个大物件的一部份也可以,不管是什么,只要能看出手艺来的,就能进来做工。按等级从六十到一百块,包食宿。”
  站在凳子上的人说完,大家哗的一下,都震惊了。他们这个小县城,一个月能赚六十的都是好工作,他们还包食宿,这笔钱等于是净得,就显得更高了。
  其实木工是技术活,不像别的,人人都能来,来了都能做,这个是吃技术的,从低到高,有技术的老师傅给一百,倒也说得过去。至于食宿,这是没办法的事,一个小县城才几个会木工的,大量的人得到村里去招,不包食宿人家也不肯来呀。
  丁建华也愣了一下,听到有一百,顿时乐了。那他干个三年,正好把闺女的学费给挣出来。
  “闺女,让你爹在这儿干活,我们去把你奶的药拿上。”这是大家商量好的,难得出来一趟,还想陪闺女好好逛逛,这样比较节省时间。
  “我奶到底啥病。”如果可以,丁婉婉真不想喊她奶奶,张翠花不配做她的奶奶,她只是丁小龙的奶奶,不是自己的。
  前世,她原本考上了大学,但是谁也想不到,张翠花竟然把她的录取通知书藏了起来,让她以为自己落榜。心灰意冷之下,跟随村里的大婶去了南方打工。
  这一去就是十多年,如果不是正好遇到一个谈得来的朋友,聊天的时候无意中得知对方毕业的学校,正是自己报考的。她当时开玩笑说他们差一点就成了校友,然后随口报出自己当时的考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位朋友是个细心人,觉得她的成绩不应该落榜,竟然回母校查了她当年那一届的录取名单。结果丁婉婉的名字,赫然在列,但是后头却是空缺,意味着发出通知书,但她没有来报道。
  她这才知道,自己十多年前并未落榜,而录取通知书也绝不可能是邮局漏发。只有一个可能,他们同住一个屋檐下,家里的其他人帮她代领了录取通知书。而能够作主把她的录取通知书藏起来的,也只有张翠花。
  这一点,她在几年后,也从堂妹的嘴中得到了证实。
  丁婉婉的思绪翻滚,但周红却丝毫不知情,她冷哼一声,“你奶有啥病,心病呗。恨不得全家都捧着丁小龙一个人,才十岁的娃娃,就起心思帮他盖房子娶媳妇。别人在你奶眼里,都不是人。”
  走到县城中医院的药房,拿出张翠花给的药方抓药,丁婉婉特意找到里头值班的医生,“我奶拿着个偏方,非要我们抓药,我们怕吃出个好歹,想找您问问,这个药方有没有啥问题。”
  医生把药方拿出来一看,顿时笑了,“这不是治小儿惊啼的药方吗?你奶多大年纪了,还吃这个。”
  丁婉婉的笑容凝固到了脸上,就为了这一张根本治不了病的药方,害死自己的父母。张翠花在前世可有一丝忏悔,不,她根本没有,她的眼里只有二叔和堂弟丁小龙。
  “我知道了,谢谢医生。”丁婉婉回过头去找周红,“妈,医生说要多加一味黄连。”
  “行。”周红根本没有怀疑,返身再加上一包黄连。
  等他们抓好药回去,丁建华这边也正好完工。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木工活的好坏,丁建华明显和他们拉开了一个档次。
  “好,这位师傅贵姓。”负责招聘的就是这个家具厂的厂长,看到丁建华的活计,顿时喜出望外。这活计真是又好又快,一看就是老手,他今天可捡到宝了。
  “他姓丁,厂长你可真会招人,咱们这个县城,最好的木工活就是丁师傅的。”木工这个行当是个小圈子,圈子里的人互相认识的也很多。大家也没嫉妒丁建华,反而还抢着帮他答话。
  “咦,你不是在丁家村吗?怎么上县城来了。”厂长早就打听过这十里八乡的木工情况,知道有个手艺最好的丁师傅在丁家村,不然他怎么会特意派人去村子里头招工呢。就是希望把丁师傅招来,顺便再看看能不能招几个合用的人。
  “帮我妈拿药,正好看到你们的广告牌,就想着来试试。”男人有门手艺活是很值得自豪的事,丁建华听到厂长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