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娱乐圈]非典型‘移民’日常-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创作者的灵魂能干净到哪里?
  李夕颜说完自己想说的,依旧维持着小白花的脸,看起来又乖巧又无害,跪坐在文英楠旁边,端起茶杯小口小口的喝茶,任由包间里的气氛降到冰点,众人连呼吸都变的小心翼翼起来。
  被认为是应该生气,或者是大发雷霆的金基德,却抚掌大笑,笑的众人对视一眼,慢慢的跟着笑起来,四周都是笑声,可是为什么笑,反而没人知道。金基德望着桌上唯二不笑的两人,指着李夕颜对文英楠说“你现在推荐演员的路数都不一样了,这个人我留下了!”就凭最后那句该结局他至少也要给个试镜。
  “演员?”文英楠淡定的表情抽了一下,指着李夕颜“你说她?”看着金基德假笑了一下,点了一根烟,慢悠悠的吸了一口,在金基德快要不耐烦的时候,告诉他“这是我的弟子,货真价实的作家。”
  金基德讶异的看着李夕颜“你是作家?”长成这样干嘛要当作家?下一秒却有些释然“也对,你要只是个演员,也不会在乎那些故事背后的东西。”说到这里,感兴趣的看着她“一个作家,刚见面的时候,就来挑衅我,这是你想让自己在我这里留下强烈印象的方式?”
  “不,这是我对一个作家前辈,表达敬意的方式。”李夕颜端正坐姿,认真的看着金基德“作品是我们的一部分,但不是我们的全部,我会写罗曼蒂克,不代表我恋爱经验丰富。”抬手给文英楠倒了杯茶“老师在家长里短上特别擅长,不代表她家庭就诸多纷争。”
  “您也是,您的作品很黑暗,很血腥,很没有下限。仿佛父母子女天道人伦,在您的作品里都是欲望的动物。可是这顶多证明您身上有这样的一面,通过作品放大了,发泄了出去,不代表您就是这样的人。”
  “而且,我那个也不是挑衅,只是一个后辈对前辈的赞赏,不管是做导演还是作为创作者,都值得的赞赏。”李夕颜表示不要说我套路你,套路也是因为你明显不喜欢我夸你。刚才见面实在太惊讶,表现的有点过了,如果没有反转,她就是众多迷妹中的一员。见到金基德的机会可不是天天都有的,她得留下印象才行。
  年龄虽然不会增加智商,可是年龄可以增加阅历,见过的后辈中李夕颜这样的少,但也不是没有。金基德对李夕颜如此坦荡的套路也是想笑“你就不怕印象没留好,我反而开始讨厌你?”
  “如果只是挑衅,那您生气我活该。可是我言之有物,并不是信口雌黄,我确实喜欢您的作品。”李夕颜笑道“作品被看透是再高兴不过的事情,为什么要讨厌我,您难道是代笔的么?”
  作家其实并不在意观众留言是赞美还是吐槽,他们更在意的是,你看没看懂我告诉你的故事。观众和哈姆雷特永远想的不一样,作家也会想要知道,不同的哈姆雷特。李夕颜做的远算不上是冒犯,顶多算发表的看法比较独特,独特的想法偶尔能看到作家看不到的走向,讨厌说谎的人很多,但是讨厌诚实的人很少。
  该说的说了,印象也有了,文英楠打断他们,指着桌上的人相互介绍。名字李夕颜都不熟,但是爆出作品,李夕颜立刻就认识了,有些是曾经的记忆,有些则是爆出作品就知道了,这是作为梨花电影系学生的基本素养,在场的都是名人,包括李夕颜。
  目前还是副导演身份,还未有作品上线的,金基德的弟子,张哲洙。他的履历是跟着金基德走的,金基德拍的片子,基本都有他的协助。李夕颜对他的印象是一部小短片,当初看短篇影展的时候看到的,故事的画风不太像老师,画面的风格倒是有些接近。
  崔观英,这位姐姐是文英楠的弟子,或者说是上一任助手。人,李夕颜不熟,但是今天聚会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位姐姐。她要以作家出道了,文英楠就是来牵桥搭线的。
  最重要的,也是最后一位介绍的男士,金基德的弟子,张勋。这位现在只是弟子的人,不久的将来,将给李夕颜带来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至于李夕颜的介绍词,她很简单,一句话就够了。
  “我不成器的学生,平时什么也不干,就写写影评,还算没有完全在家吃闲饭。”文英楠嘴里说的嫌弃,眼底的得意却没有隐藏“外面说的那个什么‘预言家’就是她。”


第五十九章 
  只一句话,看后辈的慈爱状态都没了; 随意点头问候的人; 直起身,伸手相握; 平辈相处。李夕颜要是文英楠带过来见后辈的弟子,那就是个小朋友,但是顶着知名影评人的身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起码代表; 大家都是互相能帮助的身份,这算是人脉的一种,而不是后辈。
  如果只是个单纯的影评人,那不会有这个效果; 导演、作家这种创作者,同影视评论人关系不好不坏; 和影评人关系良好的是制作公司,他们才是联系最密切的。影评人只是文娱产业链的一环,通常不会有专门只靠影评吃饭的人,一半都是业内人士客串一把,赚个稿费。但是职位前面加个‘知名’就不一样了。
  以李夕颜成名战的电影举例,《美女的烦恼》能成为黑马,一路杀进年度票房榜,李夕颜算不上是功不可没; 但是她也在整个宣传期,成为幕后能量巨大的推手之一。说她以一己之力起码拉高了整个电影的关注度; 绝对不是夸奖,而是事实。简而言之,影评人没什么,可是知名影评人是票房的利器,同时也是所有创作者都喜欢的存在,哪怕是她骂几句,也能推动外界的关注度。
  一场两边都半生不熟的饭局,一开始就聊正事是不可能的,总要相互之间熟悉一下,聊聊作品,你说我电影不错,我说你作品有想法等等的商业互吹。等酒过三巡,桌上的菜也渐渐冷掉,大家也进入微醺的状态。
  宋雨燕去买单,第一轮结束,第二轮,换了个私密性强的会所,这次就是作家们跟着导演们走。饭桌上的烧酒,在会所里换成红酒和茶,正事也借着酒意打开的轻松氛围,开始了。
  今天这场见面的目的很简单,金基德的两个弟子出师,要准备自己的作品,文英楠的弟子同样也需要出道作品。金基德是自编自导的导演,他的弟子也是,但是首部作品最好有作家把关,名义上是主要作家之一,实际上算是助理。
  文英楠要的就是名义上的,真的是主要作家,也找不到对方。说的难听一点,对方也未必看得上她的人,电影作家和电视剧作家差别还是很大的。两边一拍即合,今天就是让两边人见一面,聊聊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看彼此能不能合得来。
  会所是金基德推荐的,包间也是他常去的地方。进门就能看到一个私人放映室,投影仪作为分割区,在中心位置,长沙发前是茶几。左边是酒水的吧台,右边是用书架隔开的一张八人座的长桌。
  比一般工作室都要大的空间,几人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各自的作品在看,基本已经变成了松散的交流会。张哲洙和崔观英在一起,开了一瓶红酒坐在书架后面,小声的聊着作品。宋雨燕跟着文英楠一起,喝着米酒,陪着金基德在吧台那边,看着电脑,聊着什么。
  李夕颜和张勋坐在中间的沙发上,面前放了一壶红茶,一个是不能喝酒的伤患,一个是本身对酒没什么爱好,就凑在了一起。李夕颜翻着张勋的简易版剧本,看一段就需要询问一下创作人,衔接点在哪。
  导演为自己准备的剧本,尤其是初稿,大部分都是一个个零碎的点子,只要自己看得懂就行。李夕颜看的就是这个,太混乱了,自已一个人看不明白。两人本来是在聊去年上映的一部瑞典的青少年片,说着说着聊嗨了,张勋就打开笔记本,给李夕颜看他在准备的作品。
  这部暂时定明为《电影就是电影》的作品,内容很简单,按分类的话,可以算是商业片的类型。
  一直有演员梦的姜培,现实中是社团的小混混,每天干的事情无非是打架斗殴,就这样还被上面的老大看不起,心底就想着什么时候能摆脱这样的日子。动作明星苏达,需要在新作品里,扮演一个黑社会的角色,却觉得作品里写的人物太虚幻,想要成为真正的厉害人物。可惜,拍电影是拍摄,不是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一次拍摄失手误伤了对手演员,让拍摄中断,自己也面临危机。
  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就这样相遇了。苏达向姜培提出了出演这部电影的请求,后者愉快地答应了,但前提是在片中,要有真正的打斗发挥的机会。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人,如同商业电影的常规套路一样,慢慢地被对方同化。姜培越来越享受当演员的滋味,而目睹了他在拍摄电影时出色发挥的苏达,由于对演员生活的厌烦而产生了新的念头。
  故事先放在一边,两人说的不是内容的事情,而是在聊拍摄准备的问题,张勋卡在了投资这一块。
  李夕颜看着张勋苦着脸的样子,有些想笑“您是导演的弟子,还会担心投资?”光是靠老师也会有人愿意出钱的,这个时候正是奇货可居的阶段呢,怎么会担心钱。
  “别说敬语了,叫一声哥哥更好。”张勋把笔记本移开,笑了一下“也不能说是担心投资,还是有人来找我的,只是。。”指了指电脑“故事的爆发点,都不集中,他们想要让我往里面加东西,我不太愿意。”钱不缺,缺的是干脆给钱的人。
  李夕颜了然的点头,这确实是个麻烦,顺势也说了平语“那哥的打算是先等等?”找不到合心意的投资人,还不如不拍,拍完都不是自己的故事了。
  “目前只能这样,我这个需要大场面,要是文艺片我大不了自己出钱拍,但是这个有点困难。现在麻烦的是,我之前对外放出过一些消息,有个还不错的人选也点头了,没办法无限期的等下去。”张勋说出真正的烦恼,等待不是问题,别说是他,就连金基德也不是就能在投资商那里顺风顺水的,问题是这个等待的时间被加了限制。
  这个说法倒是有些意外,李夕颜凑过去“很出名的演员?”只有出名演员才有档期限制,需要关心时间问题。
  “小女生的最爱,玄彬。”张勋开了一句玩笑。
  李夕颜却愣了一下“他?适合么?”不是说玄彬不好,而是“那位硬汉的味道有些缺吧。”长相太有局限性,姜培这个主要角色,不太适合“虽然是双线的故事,苏达可不是男主角,哥想要让他出演这个?”玄彬担任配角么?
  “你是他的粉丝?”张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他在电视圈很出名,我们中间么,有一个双男主的配置,已经算抬举了。”玄彬说起来是电影出道,但是这几年都在电视圈发展,一部《金三顺》让他一跃成为顶级男星,不过想要回到电影的路上,这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
  对拍电视剧的玄彬了解有限,对拍电影的元彬才算熟悉一点李夕颜摇摇头“不熟悉,不过既然哥不在乎,那还有什么烦恼的,等不下去就换一个好了。”这么无所谓的说法,有什么好在乎的。
  “真的是不明白才问的么,他国民度高,拉得动关注。”张勋指着自己笑道“我这个新人,配一个重回电影圈的顶级电视演员,是赚了啊。”看不上归看不上,发行和票房还是要考虑一下的。
  这种有点不要脸的答案,李夕颜也无语了,吐槽了一句“那他可能还嫌弃哥哥久久不开拍,干脆不干了呢。”对方也不是傻子。
  “所以不是在烦恼投资么。”张勋煞有其事的点头“万一他跑了,这个便宜我就占不着了。”有一个玄彬能方便很多事情,关键是对方的身价便宜啊,他们是拍电影,玄彬叫不上价钱,简直是物美价廉。
  李夕颜指着他大笑“我看哥不是想占便宜,是想逗我才是。”这说了半天不是和没说一样。
  “也不能这么说,要是时间匹配的话,我还是愿意试试的。”张勋同样笑道。
  宋雨燕走过来看他们这么开心,笑问了一句“说什么呢?”
  “说投资的事情呢,小姑娘不懂我们的苦啊。”张勋开玩笑的回道。
  顺势打趣的宋雨燕,指着李夕颜笑“她当然不知道,第一部作品是独立投资的,一部只有几个演员的文艺题材,随随便便就拿了五亿开拍,场地还不用钱。现在老师想让她重新拍新作品,都想给她拉投资了,这可不是缺钱的孩子。”文英楠因为《熟食果》的事情,吐槽了无数次。 
  “五亿的独立电影?”张勋惊讶道“我面前坐了一个有钱人么?”这不是一笔小钱了,尤其是不求回报的独立电影“上映了么?还是参加了什么电影展?”
  李夕颜摇摇头“出了点问题,没有上映。”看着宋雨燕笑道“姐姐这么说误会就大了,那可不是我的钱,是导演的钱。”
  “我也没说是你的钱啊,我只是说你不缺钱而已。”宋雨燕指着吧台“老师叫你过去,她刚才和导演看了你的新作品,两人都很有兴趣,你这下是不辞职都不行了。”金基德都觉得不错,李夕颜要是不辞职准备企划,文英楠这次绝对能打死她。
  张勋来了兴趣,跟着李夕颜起身“光说我的了,我还没看过你的呢。”
  三人走过去的时候,两位大佬正在争执,关于最后那个郑闳桦的死亡日期,文恩书说这种特地写出来的日期,对人物来说都是有意义的。金基德则是说,有意义是有意义,但应该是作家的意义,不一定是代指人物。原作者被两位大佬瞪着,让她说。
  “都是,对人物和对我都有意义。”李夕颜选择两边不得罪“12月19日,是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伊曼的生日,我是致敬前辈,也可以对上郑闳桦的专业,一切都是传播学的导向,也是因为大众新闻的诞生,才能让故事变成这样。”
  突然冒出来的名字几人都愣了一下,没有反应过来。文恩书先回神,不确定的开口“德国的那位传播学家?”
  “对,就是她提出的‘沉默的螺旋’。”李夕颜点头说出重点。
  只是她的重点五个人里,只有四个听懂了,宋雨燕一脸迷茫“那是什么?”说完被文英楠打了一下“生完孩子你脑子都给孩子了?”
  “姐姐只是没想到而已。”李夕颜笑着解释“是一个传播学的理论,简单来说,当我们谈论一个话题时。”指了指自己和宋雨燕“姐姐和我的意见完全相反的时候,其他人会选择各自认为正确的角度,加入我们的讨论。”
  “如果再有更多的人想要参与这个话题,他们就会自然的归属到‘多数人’的意见。”李夕颜绕着文英楠、张勋和自己画了一圈“我们五个人,三个人的意见一致,就是多数,再加入的人会自动的站在多数派这里,并且因为自己站在了多数派,就更有底气发表意见。”
  “你和导演就属于少数派,哪怕是想法和你们一样的人,在公开对着更多的人群的时候,自然的就会比我们的声音小,也会变的更沉默,因为担心自己的说法,并不会被大众所接受,同时会不自觉的想要融入多数派的分类,而怀疑自己的说法是否真的正确。”
  “沉默的越发沉默,越沉默就越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越不说,多数派就越多,少数派就越少。时间一长,相信我们的人自然也就比赞同你们的人多,这个循环的过程被称之为‘沉默的螺旋’。”
  真的没有听过这个理论的宋雨燕惊讶“这可能么?我又不是没有脑子,想问题自然是根据自己的出发点,你这个说的不就变成了人云亦云了么?”
  “就是在人云亦云,除非触及到你不能忍受的部分,大部分人对身边的小事都是人云亦云。”文英楠看着她问“你在聊八卦的时候,哪怕听到的时候觉得‘那也太扯了’,可是之后你还是会把同样的话,告诉给下一个人,某种程度上,你不是在说八卦,你是在寻找意见相同的共同体。就是所谓的,我们是一样的人。”
  张勋若有所思的点头“这个还会涉及到一个权威性的压迫,如果说出这些话的人,是让你足以相信的人,那么就算你自己都会怀疑,我想的就是正确的么,说不定对方才是正确的答案。要是大家都这么说的话,那会不会是我想错了。”
  “最简单的是在上学的时候,每个班通常都有一个被欺负的人,欺负人的也只有那么几个,同时班上也总会有看不惯的人。”李夕颜举出一个最常见的例子“但是只要班上的其他人选择沉默的视而不见,那那个被欺负的人就会一直被欺负下去,就算有人觉得这样不好,只要没人说,大家就默认这件事是正常的。”
  “甚至因为青少年的特性,害怕自己反抗之后,很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欺负的人,他们更不会说出口。过份一点的,还会同化自己,哪怕不会上升到动手,也会在言语上,或者无意识中,孤立那个被欺负的人。就是在害怕自己从多数派,变成少数派。”
  已经不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