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末世到1973-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由他自己来,袁珊珊虽继承了原身的感情,但与原身到底又有着很大的区别,不会对这个幼弟大包大揽。
  袁卫彬以前最多洗过自己的袜子罢了,现在当然知道比不得从前,埋头笨拙地洗起来,袁珊珊不时出声提醒一下,同样在整理行李的刘志诚偶尔用水路过,还笑着打趣了袁卫彬一下。
  王春丽端着一张脸,对袁家姐弟爱理不理的,留下的四人,她也就只能找刘志诚说话,可惜刘志诚也在忙活,不可能专门停下来跟她搭话,搞得她像是被孤立了似的,心里的不快便发泄在用水上,水缸里的水哗啦啦地往外倒,就连刘志诚走过时也多看了几眼。
  没多大会儿,水缸里的水就下去了一半,袁卫彬拧着小眉头不高兴,他知道缸里的水是他姐一早挑来的,这人用起来却一点不节省。
  袁珊珊没理王春丽,跟袁卫彬说:“等下衣服跟我一起到河边上过水。”
  袁卫彬点点头,旁边王春丽不知怎的,用力将水瓢往水缸里一扔,转身就要说什么,这时,门口进来一位大婶,门外还有几个小孩的脑袋探来探去,跟瞧西洋景似的。
  进来的正是大队长的家属罗婶,爽利的笑声先响起:“你们就是昨晚上刚过来的知青吧,瞧瞧这年纪,大家都不容易,”罗婶的眼睛很利,刚进门就将之前的情形收在眼里,心里便有了自己的判断,“哦对了,我家那口子就是你们昨晚见过的,我娘家姓罗,你们叫我一声罗婶就是了。”
  “原来是罗婶,彬彬,快给罗婶搬张凳子过来。”袁珊珊知道罗婶这是代表大队长过来的,起身便要招呼客人。
  罗婶摆摆手说:“你们忙,你们忙,我就是替我家那口子来说一下队里的安排,待会儿带你们去队里把预支的粮食给领回来,你们刚来我们坡头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管张口问我。”
  袁卫彬听了他姐的话,已经从堂屋里搬出一张长条凳,罗婶一看便知这小孩就是昨天孩子他爹提到的,跟村里长大的男娃到底不同,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是没干过农活的,长得比村里的大姑娘还要俊。
  那小姑娘肯定就是他姐姐了,她一早就听村里人来跟她八卦,新来的知青小姑娘,看着长得娇滴滴的,没想到是个干活利索的,一早上来回挑了三趟水,半滴没洒出来,这就是真本事啊!就是他们农村人,也不敢说一路挑回家一滴不洒出来的。
  若只凭第一印象,罗婶也以为这姑娘会让她家那口子犯愁,现在却对这姑娘大好,勤快又能干的姑娘谁不喜欢,特别是小姑娘长得又好看,罗婶不知怎的就想起了她那小儿子。
  要是小儿子跟大儿子一样留在农村,她也不敢生出这样的念头,谁知道这些城里娃以后会不会回去?要是回去了儿子该怎办?可现在她小儿子在部队里当兵,听小儿子的语气还是很受上面看重,不会短时间内退伍回来的,所以她小儿子也是吃国家粮的,就算以后退伍也不会在农村安家落户了,她当然希望能找个跟小儿子相称的儿媳,要像大儿媳那样的,只会拖儿子后腿,那可坚决不行。
  心里起了这样的念头,罗婶脸上更是笑开了一朵花,抓住想要去给她倒水喝的袁珊珊:“别忙活,婶子就坐会儿,你们要是抽不出空,待会儿到婶子家叫我一声,反正粮食就在队里,什么时候去领都行。”
  袁卫彬站在一旁眨巴着眼睛,这位大婶对他姐好像热情得过分。
  出来招呼客人的刘志诚也是一头雾水,不过大队长的媳妇待他们这般客气热情,总归是件好事,所以还没等袁珊珊开口,刘志诚就说:“罗婶,我们的行李什么时候都能收拾,要不还是赶紧去大队里把事情给办好了吧,再认认人,明天也好一起跟着上工。”
  罗婶说:“那这样吧,你们把衣服洗好了晾起来,再去婶子家叫一声,你们过衣服,就到那条河的下面……”罗婶给说了个方向,平时村里人洗衣服多数在那边,少有人在自家这么畅快用水的,所以第一眼便对另一个板着面孔的女知青印象不太好,当谁都欠了她钱似的,她们这样的老娘们,就喜欢小姑娘家笑嘻嘻的。
  “也好,我们很快会忙完的。”袁珊珊不再推拒,罗婶又拍拍她的白嫩的手,转身先回去了,外面还有两个她的孙子,也领着一起走了。
  按罗婶说的,袁珊珊带着袁卫彬一起去河边洗衣服,刘志诚见状也端了要洗的东西一起过去。
  王春丽没去,等他们从河边回来的时候,也没见王春丽的人。
  “也许她忙完了先自己过去了吧,要么我们别等她了?”刘志诚说。
  “好吧,要是她没去,我们帮着一起领回来就是了。”袁珊珊无所谓道,王春丽那点小伎俩,她其实真没放在眼里,就是原身,对这王春丽也没多深的印象。
  三人将院门带上,一起向大队长家里走去。
  路上碰到在地里干活的人,不知谁叫了一声,不少人朝他们方向看过来,大声说笑起来。
  孟佳华也在这边干活,看到他们三人放下手里的活走过来,一边甩手上沾到的泥巴一边说:“刚看到王春丽过去,你们咋没跟她一起走的?之前罗婶去过院子里了吧。”
  “孟姐,”刘志诚回道,“我们去了河边洗东西,回来就没看到王春丽,她应该是去大队长家了吧,罗婶刚过来叫我们忙完去找她的。”
  孟佳华多少猜出是怎么回事:“那你们赶紧去吧,别让罗婶等久了。”
  “哎,好。”
  袁珊珊跟她摆摆手,继续往大队长家走去,在一路上所见多数是泥坯房的房子后,大队长家的几间砖瓦房就显得格外气派。敞开的院门口坐了一个小男孩,小孩一看到他们就往院子里跑,并嚷嚷道:“奶,奶,他们来了,他们来了!”
  “来了就来了,要叫哥哥姐姐,知道吗?别没规矩!”院子里响起罗婶的大嗓门,没一会儿她的身影就出现了,身边一左一右跟着两孩子,揪着她的衣角,之前在知青院门口朝里张望的孩子里,就有这两人。
  “这是我大儿子家的两个孙孙,一个七岁,一个五岁,快叫哥哥姐姐!”罗婶拍拍两个孩子的后脑勺。
  刚大声叫嚷的小孩,现在却别扭害羞起来,扭捏地低低叫了一声,又躲到了罗婶背后,看得三人失笑。袁珊珊觉得现在的孩子比末世里的小孩可爱多了,末世里的小孩也随时能变成魔鬼,毫不犹豫地向身边大人下手,不过那也是环境逼迫的,没有生在末世里的孩子要幸福得多。
  出来前在房间里抓了把带过来的水果糖,袁珊珊从兜里掏出来塞两孩子手里:“家里带来的,行李太多,也没带其他什么东西,就这占地方小。”
  罗婶推拒了一番,还是让两孩子收下了,两小孩这回喊姐姐的声音大了些。
  罗婶没返回去,拍拍衣服就带着他们往外走:“走,这就带你们过去,对了,婶子不是看到还有一个姑娘的吗?”
  刘志诚不好背后说女同志,袁珊珊笑道:“也许先出来熟悉咱坡头村了吧。”她也没想到在王春丽并没有先来这里,就不知道她去了哪儿。
  罗婶笑了笑,没再提那姑娘的事,领着他们一路走一边介绍坡头村的情况,一队的,二队的,三队的,地在哪里,平时都会干些什么活,两小孩则跑到袁卫彬身边,自来熟地跟他交谈起来,也许是觉得这小哥哥跟他们年龄比较接近。
  没一会儿便到了大队办公的地方,罗婶熟门熟路地带他们往里面走,却在走到中间屋子前面时,听到里面有熟悉的声音传出来。
  “……我希望大队能重视起来,袁珊珊和袁卫彬这种反动分子家庭出身的,不应该跟我们这些工人阶段家庭出来的知青一样的待遇,我们是来支援农村建设的,而他们是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


第11章 
  除了两个小孩,外面几人皆变了脸色。
  尤其是当事人袁珊珊和袁卫彬,前者诧异,高估了王春丽的智商,这么快就等不及跳了出来,后者则愤怒之极,当面对他们姐弟横挑眉毛竖挑眼的,转身就背后打小报告了,这就是典型的小人作风。
  罗婶心里叫糟,不是不喜袁家姐弟的家庭成分在,而是之前去了知青院,目睹了一个小场面,对两个女知青的性子,有了初步了解,就觉得另一个不像是安分的,不过想着才到坡头村,总得要熟悉一阵子才能蹦跶吧,没想到她的定论下得太早,这丫头一来就惹麻烦,到时候头疼的还不是她家老头子。
  罗婶转头看到袁家姐弟俩的神情,无论是袁珊珊的诧异,还是袁卫彬的羞愤,在她看来都是被气得说不出话来了,在她眼中,这些初来的知青不过是刚离开父母身边的孩子,能犯多大的错?可现在真要如了那丫头的愿,像最初那几年县里游街批、斗的那样,这姐弟俩可就一辈子给毁了。
  小小年纪,心肠倒狠。
  这种姑娘到了哪里都是搅屎棍!
  “别担心,咱坡头村不是她一个丫头说了算的,在咱坡头村一天,我家那口子就不会太为难你们的,咱村不兴搞那一套。”罗婶抓起袁珊珊的手拍拍她的手背说。
  刘志诚起初的错愕过后,不知想起了什么,眼里闪过怒色,伸手拍了拍袁卫彬的肩,难怪小小年纪就跟着他姐一起下乡了,在这之前他就猜到其中会有什么缘故,果然不出所料。
  王春丽的做法也没让他太过震惊,如她这般积极的革命分子,外面可没少见,罗婶的态度则让他放心不少。
  不过他想,这回王春丽只怕不太能如愿,袁珊珊姐弟俩能一起安排到坡头村,后面肯定是找了关系的,这其实是种变相的保护。
  罗婶的嗓门不小,即使压着声音,屋里的人也听到了,里面激昂的声音嘎然而止,随即有脚步声向门口走来,吱哑一声,门从里打开,走出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汉子,看这人的精气神,袁珊珊立即判断出他的身份,就是坡头村的大队支书罗长树,是从援朝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至今身上仍带着明显的军人作风。
  罗长树扫了一眼便明白面前三个陌生面孔的身份,哪两个是王春丽同志所说的袁家姐弟,他也一目了然。
  罗婶瞥了眼后面跟着出来脸色有些难看的王春丽,笑呵呵地跟罗长树打招呼:“今天是大哥你在啊,我给你把人都领来了,别怪妹子多嘴啊,你可别欺负人家孩子。”
  很不巧,罗婶跟罗长树是本家,虽出了五服,但当年罗长树在外当兵的时候,罗婶帮着照应他的媳妇,所以罗长树一直挺敬重罗婶的,否则只怕他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媳妇和孩子也已被搓磨没了,也因此,坡头村的大队长和大队支书之间是难得的和谐。
  也不是罗婶看袁珊珊姐弟俩多顺眼,一个照面之下就护上了,虽然也有这样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不喜欢有人打破坡头村难得的平静,其实罗婶未必见得多喜欢城里过来的知青,人娇气不说还事多,可罗婶因为某些原因更加不喜欢外面的运动,而现在这新来的知青似乎想把外面的那一套搬到坡头村,就别怪她一个老婆子欺负年轻女娃了。
  罗长树哪里不清楚罗婶的心思,他既不会顺着王春丽一个小女同志的想法走,不过也不会给她太多难堪就是了,笑道:“瞧大妹子你说的什么话,这就是剩下的三位知青同志吧,我就是大队支书罗长树,昨天应该跟大队长一起接你们的,不巧有点事耽搁掉了,就让大队长代表我一起接待你们了,走,走,先进屋说话,大家初来乍到,有什么想不通的,先开诚布公地谈一谈,这才有利于今后的工作,有什么意见嘛,也可以提一提,大家商量着来办。”
  刘志诚松了口气,虽然这里挺偏远的,但到现在为止,他觉得坡头村环境还不错,不管大队长还是大队支书,说话做事都挺实在的。
  袁珊珊朝罗长树笑着叫了声:“罗书记。”便拉着袁卫彬,朝他使了个眼色,随罗婶一起进屋。
  袁卫彬的满腔怒火因为袁珊珊的眼色消下去不少,姐姐的意思是,罗书记不会按照那坏女人的说法做?
  不怪袁卫彬心里愤怒又害怕,虽说袁父出事前,他在丰城过得顺风顺水,但也见过不少事,如果不是袁父阻止,还差点受到蛊惑成为红卫兵一员,后来见到那些人怎么批斗人的,严重的甚至将人打残了,他才害怕起来,袁父出事时是他最害怕无助的时候,刚刚听到坏女人的话,他就仿佛看到自己跟姐姐会被人抓起来贴大字报批、斗的场面,叫他怎么不害怕?
  他的年纪和眼力在这儿,一时半会儿又哪里看得出,罗长树是会受王春丽摆布唬弄的人吗?
  袁卫彬紧抿着唇,小脸煞白地跟着他姐走进去,罗婶和罗长树一看就知道小孩被吓到了,欺负这样一个小孩,他们可做不出来。
  这么大的孩子能犯多大的错误,要把人往死里整?
  罗长树热情地搬凳子叫他们坐下来,接过三人带来的材料给他们登记,这流程走下来,他们就要正式落户坡头村了。
  王春丽见罗长树非但没对袁珊珊姐弟的身份质疑,还笑着给他们办手续,顿时气炸了,她不觉得自己背后打小报告又恰好被当事人听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反而认为袁珊珊他们是故意站在外面偷听。
  见罗长树一直不提袁珊珊他们的身份,王春丽不得不出声提醒:“罗书记,我作为群众和工人阶段代表,要严正批评你的工作态度,革命队伍是容不得搅稀泥的态度的,我们必须实事求是。”
  罗婶用看傻子样的眼光看王春丽,这姑娘被城里的那一套给搞傻掉了吧?又瞪了眼罗长树,连一个小姑娘都解决不了?
  罗长树其实也最怕跟这样的一根筋的人打交道,这种人只认死理,生搬硬套。


第12章 
  “王春丽同志,”罗长树不得不严肃地说,“你们是由丰城的知青办安排到我们安平县秦石公社,又由秦石公社安排到我们坡头村大队,我作为坡头村党支部书记,正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才不会只听你一个小同志的说法,不管你们的家庭成分如何,来到我们坡头村,就必须接受我们坡头村的统一安排。”
  “我是党员同志,还是从战场上带伤退下来的老兵,如果王春丽同志觉得我做得不对,可以向丰城以及秦石公社反应,但在上面有任何决定传达下来之前,一切按照上面的调令来办!”
  不是罗长树非要坏心眼地拿身份来压人,实在是他清楚,他不这么办的话,这件事,估计一时半会儿还有得纠缠,有些人,不是你说人话他就听得懂的,也不是你退让几分他就懂得进退,在坡头村,不管是他还是作为贫下中农出身的老郑,身份都非常过硬,比根红苗正,他们可不会比王春丽一个小同志来得差。
  王春丽不敢置信地瞪向罗长树,这人竟然不相信她的揭发?再看向一旁的刘志诚,他看左看右就是不看她,王春丽原以为她揭穿袁珊珊的出身,会看到其他人的鄙视,为什么这里的人会不认同她的?怎会和丰城那边不一样?
  罗婶好心地劝了句:“小王同志啊,不要怪婶子多嘴,过日子还是踏踏实实的好,你们来了坡头村,咱们再困难还能少了你们一口吃的?”
  这年头,什么都比不上吃饱肚子实惠,所以外面那些虚的她根本看不懂,想想早年就是坡头村都有饿死人的,现在日子过不容易好过点,这人啊,怎就这么喜欢折腾呢。
  王春丽却没听出罗婶话里的善意,脸涨得通通红,气得胸口一起一伏,怒声道:“你们休想一手遮天,我坚决不跟你们同流合污!”说完转身昂首挺胸地离开。
  直到脚步声出了院子,这间屋子里才有声音响起。
  袁珊珊向罗婶和罗书记道歉:“这次是我和我弟弟的事情连累了队里,给罗书记添了麻烦,不管队里作出什么决定,我们都会服从组织上的安排,只是有一件事希望能得到书记的同意。”
  罗长树心里叹了口气,叫罗婶坐下,消消气,抬头看向袁珊珊姐弟,可不想他们这里再出什么妖蛾子,问:“有什么事尽管开口,队里能帮你们办到的会尽量办到。”
  这当然是官面上的话,袁珊珊笑着开口:“如今我家里确实出了些问题,我和彬彬的爸爸现在在青祁农场接受改造,为了不破坏知青院的团结,能不能将我们姐弟俩安排出来?”
  原本想等许言森那里打听过,他们也熟悉熟悉坡头村的环境,再将搬出知青院的事情提出来,可现在被王春丽闹了一场,袁珊珊却觉得反而是个契机,她不认为她和王春丽之间还能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的住在一起,她们现在算是已经撕破脸了,可以想见,她们一起住在知青院里,就不会有什么安宁日子,她可不愿意时时忍受这姑娘的挑衅。
  刘志诚诧异地看向袁珊珊,罗婶和罗长树也吃了一惊,有知青搬出来的,可那也是因为在本地成了家的缘故,这几年可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