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剩女归田-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广新刚把锁着的街门打开,不一会儿就有帮忙的乡亲们过来帮忙了。

    作为村长的田允正来的很早,他是管事的,婚礼上所有的事都由他来管。

    指挥伙房早早做好饭,早饭是小米粥配咸菜,菜是从田晓园菜地里摘的绿色蔬菜。

    简单的饭菜,吃起来却美味可口又开胃,乡亲们都大呼好吃。

    饭后,就组织队伍去官桥迎娶新娘,这是整个婚礼中最重要的仪式。

    田晓磊被打扮一新,穿着黑色的西服,打着领带,脚下是锃亮的新皮鞋。

    田晓光一家人和田晓园都在娶亲的队伍里,另外还有本家的一些年轻人和村里帮忙的年轻的小伙子大姑娘们,里里外外三十多口子人去娶亲。

    他们都骑着摩托车,排成一排,浩浩荡荡地向官桥行去,队伍的最前面,是四个年轻小伙子,两个小伙子当司机,另两个小伙子坐在后座上,手里拿着炮仗,不停地放炮。

    他们走到那里,鞭炮响到那里。

    这种新颖的娶亲方式让像围观的乡亲们议论纷纷。现在别人家娶亲都改用汽车了,虽然农村没有好车,可是面包车也算汽车啊,而摩托车很少有人用了,为什么没人的人家雇佣汽车娶媳妇儿,而有车的田晓磊却又摩托车娶媳妇儿呢?

    其实,这是田晓园替田晓磊想的主意。

    要知道,从田家庄到官桥的山路崎岖不平,很难走。如果汽车行走的话,十多辆面包车行走在这坎坷的山路上,速度会是怎样的慢,估计墨迹到官桥,就到中午了。在山路上,面包车的速度真心没有摩托车快。

    而且,在别人的婚礼都用汽车的前提下,这种复古的用摩托车娶媳妇儿的方式很别致,很让人难忘,就像大家吃惯了白面馒头,反而觉得玉米窝头更好吃。

    此外,用摩托车娶新娘,对于新人来说,也是一种别样而富有寓意的美好形式。婚礼用车队的话,新郎新娘只需要在汽车内坐着即可,而用摩托车娶新娘,新郎自己驾驶着崭新的摩托车,娶到新娘后,新娘坐在摩托车后座上,新郎在前面驾驶着,寓意新郎新娘一路同行相濡以沫恩恩爱爱。

    娶亲车队浩浩荡荡驶进官桥,这么别致的娶亲方式现在真的很少见,惹得人们纷纷驻足观看。第一次见到如此娶亲方式的小孩子们又蹦又跳,跟着摩托车跑。

    所有的摩托车都停在了小娟家门前,停在了她家木栅门外面。

    田晓磊在本村年轻小伙的簇拥下,率先走进小娟家。

    在她家当院里,放着一张四方桌,桌上放着一个斗,斗里装满五谷杂粮,顶上糊了一层粉红色的纸,纸上插着一丛香,袅袅炊烟从香上冒出来。

    小娟家负责接待的一位满头白发的奶奶的拉住田晓磊,让他先在方桌前磕头哦,寓意未来的小夫妻生活美满,天天有粮食吃,没有灾荒。

    田晓磊听话地磕头,然后走向小娟的房间。

    却被一群送亲的小姑娘们拦住,她们不让田晓磊进房间,不让他见小娟。

    跟在田晓磊身旁的年轻小伙子们纷纷帮田晓磊说好话,田晓磊连忙用兜里的红包贿赂她们。

    她们松口了,让田晓磊做三件事,第一件事,单膝跪在小娟门前唱征服,第二件事,朗读《新时代丈夫十大守则》,第三件事,关于小娟的十大问题。

    田晓磊双手作揖告饶,那群小姑娘却不肯放过田晓磊,反而将这三件事的目的说出来。第一件事,是考察田晓磊对小娟的爱是否有足够的勇气,第二件事,是告诉田晓磊,要做个三从四德的好丈夫,第三件事,是考察田晓磊对小娟的关注够不够,如果连自己老婆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怎么能做一个合格的老公呢。

    田晓磊木有办法,只好按照他们的要求来做,前两件事都容易完成,可是问答却把田晓磊难住了,这群小姑娘太生猛了,搞的问题全是小娟的三围多大,小娟什么时候来大姨妈等等让人瞠目结舌的问题。

    回答不对问题,就不让进房间,就见不到小娟,田晓磊急的抓耳挠腮,好像猴子吃了蒜。

    田晓园始终微笑着,看着田晓磊的表现,见自己老弟被难住,她附在田晓磊耳边,轻声说了句。

    瞬间,田晓磊双眼放光,吼了句:“我老婆的问题我自己知道就行了,干嘛告诉你们啊。”

    那群小姑娘自然不吃他这一套。田晓磊笑着又加了一句,这群小姑娘乖乖地让开门,让田晓磊进去了。

    田晓磊说的那句话是“如果让我进去,送每人纯绿色黄瓜三斤,美容养颜大补之物哦。”

 第九十章 分家吧

    不管是城里的时尚美女们,还是乡村的姑娘,在追求美这一点上都是相同的。

    正是因为了解她们的需求,所以田晓园才会让田晓磊如此说。

    田晓磊终于走进了小娟的房间,志得意满地抱起小娟,将小娟抱出房间,抱向他的摩托车。

    娶亲的众人见新娘被抱出来,也都跟着走出小娟家的院子,拿着炮仗的年轻小伙又开始一轮放炮。

    在震天的炮响中,田晓磊将小娟放到了他的摩托车后坐,他骑到摩托车上,在围观人群的祝福声中,他将摩托车缓缓开出。

    娶亲的队伍也跟着离开,小娟家送亲的队伍,有的坐上娶亲的摩托车,有的坐上送亲的汽车,也都赶往新郎田晓磊家。

    在这里,娶亲走的路有讲究,那就是不走回头路,也就是娶亲去的路,和娶完媳妇儿走的路不同。

    他们娶亲来的路是坎坷的山路,回去的路却绕过小青山,从山的另一面进入田家庄,这条路没有那么坎坷,可是走的路程却远了一半不止。

    浩浩荡荡的一群人,说说笑笑走在路上,倒也不觉得无聊与孤单。

    随着一阵激烈的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娶亲队伍回村了,抬头看看天,太阳已经升到天正中央了。

    虽然正午了,虽然到饭点了,可是乡亲们都没有吃饭,都在等待,等待娶亲的队伍归来,等待吃一碗娶媳妇儿的大锅菜,沾点喜庆。

    听到鞭炮声,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纷纷走出家门,站在街口,观看娶回来的新媳妇儿。

    孩子们嘴里喊着“瞧新媳妇儿咯”。跟着娶亲的队伍跑步前进,大人们则指着坐在田晓磊摩托车后座的新媳妇儿议论着。

    小娟身穿洁白的婚纱,头上蒙着大红色的头纱,一手抱着田晓磊腰,一手捧着一束鲜艳的玫瑰。

    尽管看不清她的样子,可乡亲们不仅不觉得无趣,反而被勾起好奇心,三三两两说着话,走向田晓磊家,看新媳妇儿去了。

    田晓磊家里。帮忙的乡亲们听到鞭炮声,都忙碌起来,新媳妇儿娶回来了。要准备结婚典礼,要准备饭菜。

    挂在房顶的大喇叭声音更大了,喜庆的戏曲欢快地唱着。

    “新媳妇儿到了!”

    随着一声大喊,田晓磊的摩托车已经骑到了家门口,他没有下车。而是扶好摩托车,让新媳妇儿先下车。

    万一他先下车,摩托车倒下,车后座的新媳妇儿就倒霉了。

    新媳妇儿小娟却没有下车的意思,纹丝不动坐在摩托车上。

    田晓磊推推小娟,让她下车。

    这时候。送亲的人群中走来几个中青年妇女,她们站在小娟身边,把小娟护在中间。

    “给下轿钱。六百六十六,要不然不下车。”

    护在小娟身前的一个大嗓门的妇女说道。

    等待接亲的田晓园、张艳丽和本家的几个嫂嫂婶子走过去,说道:“都到家门口,都成一家人了,还要啥下轿钱啊。”

    “不行。不给钱不进家门。”大嗓门妇女一手拽着小娟,大有不给下轿钱就带走小娟的意思。

    其实在农村娶媳妇儿都有这么一说。新妇儿第一次下车进家门,要给下轿钱的。这是从很早以前就流传下来的习俗,那时候结婚是用轿抬媳妇儿,所以叫做下轿钱。

    几人说了半天,大嗓门妇女就是不同意让小娟下车,小娟也听话地坐在摩托车上。

    一见这情况,田晓磊直接从摩托车上下来,嘴里嘟囔着:“怎么这么麻烦,我来。”

    他把摩托车支好,用一双大手把小娟从摩托车上抱起来,直接向家里走去。这让为了下轿钱墨迹的双方都是一愣,接着田晓园几人笑了,田晓磊这事做的真爷们。以大嗓门为首的女方送亲队伍不乐意了,她们翻着白眼看田晓磊。

    看热闹的人群一见田晓磊抱着新媳妇儿进门了,就瞬间热闹起来,站在房顶的几个小青年,手拿喷物彩带,全部朝新人喷去,纷纷扬扬的彩带像雪花一样,飘到田晓磊和小娟身上,他们的头上和衣服上,都是彩带。

    小娟在田晓磊怀里轻轻地晃动着,抗议他的蛮横做法。

    田晓磊拍拍她:“小妞,老实点,以后你就是我的人了。”

    他把新媳妇儿抱进房间,就进行接下来的程序,新媳妇儿重新换好衣服,然后站在院子里,开始了结婚典礼。

    大嗓门的田银虎兼职婚礼司仪,拿着写满名字的礼单,喊道:“大家静一静,静一静,结婚典礼马上开始。”

    房顶上的大喇叭停止了唱戏,看热闹的人群停止了议论,全部将目光集中到新人身上。

    在靠建堂屋的位置,摆着一张方桌,方桌上挂着宗谱,上面写满了失去的先人们的名字,下面烧着香,新人就站在方桌对面,田银虎站在方桌后面的高台上。

    “田晓磊、王娟娟结婚典礼现在开始。”田银虎大声喊道,接着又介绍了下新郎新娘,让他们介绍相识相知相恋的经过。

    田晓磊简单说了几句,小娟一直地头没说话。

    “新媳妇儿怎么不说话啊,不用害羞,以后都是一家人。”田银虎调侃了小娟几句,接着推进婚礼的流程。

    一拜天地,田晓磊、王娟娟一起磕头。

    二拜高堂,两人又磕头拜谢站在方桌对面的田广新、赵爱琴夫妇,老两口脸上带着笑容,因为激动双手轻轻晃动着,最小的孩子也成家了,他们的任务又少了一项。

    赵爱琴看了眼人群中的田晓园,什么时候自己的闺女也能成亲啊?

    接着田银虎就拿起礼单来,宣读着大奶奶随了多少钱,二婶子随了多少钱,大姑随了多少钱,舅舅随了多少钱。

    随着关系的远近,每个人随的钱数也不同。可是,田银虎却嚷嚷着,尽管随的钱数不同,可是亲戚们的心意都到了,让田晓磊和小娟磕头感谢随礼的亲戚们。

    他每念一个名字,就让新婚小夫妻磕一个头。

    小娟摇头不干,要是一百多个亲戚,就要磕一百多个头,那膝盖还不被磕破啊?

    在田银虎的带动下,在围观人群的嚷嚷中,小娟总共磕了十多个头。

    典礼结束,接着就是吃饭,然后新媳妇儿又回娘家了。

    晚上,再从新媳妇儿娘家把新媳妇儿叫回来,晚上被村里的年轻小伙子们“玩媳妇儿”后,婚礼就正式结束了。

    “玩媳妇儿”是农村特有的婚礼仪式。玩媳妇儿的人嘴里嘟囔着“婚后头三天,辈分没大小”,都聚集在田晓磊家,等待着“玩媳妇儿”。

    “玩媳妇儿”的来历已经无从考究了,不过这一形式在农村很流行。

    新媳妇儿过门的第一天晚上,村里的小伙子大汉子们都会来新郎家,围着新郎新娘而坐,说着俏皮的话,让新郎新娘做一些亲密的动作,是为“玩媳妇儿”,这是拉近新媳妇儿和大家距离的很好方式。

    直到凌晨十二点多,“玩媳妇儿”活动才结束,喝了小酒的小伙子们打打闹闹地离开了。

    田晓磊一家人都松了口气,终于忙完了结婚的事,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第二天,一家人起的都有些晚。只有田晓园起的最早,她还要去卖菜。

    下午,她卖菜回来后,家里只有赵爱琴一人在家。

    她问了下人都哪里去了,赵爱琴说田晓磊和小娟回娘家认门去了,现在还没回来,田广新去菜地忙活了。

    田晓园和赵爱琴聊了会儿,也来到菜地,威威也跟着她一起来了。

    由于有神奇的太岁水,菜地里的菜长势很好,虽然现在已经进入秋天了,可是蔬菜的长势依然很好,特别张敏给她带来的高科技丝瓜种子,种出的丝瓜长得又大又长,看卖相就很吸引人。

    在菜地里又忙了会儿,拔拔草,摘摘菜,打理下菜苗,很快天就黑了,田晓园和田广新一起向家走去。

    刚走进家门,就听到小娟训斥田晓磊的声音。

    原来,他们今天去小娟家认门,小娟爹找了几个本家,几人合力灌田晓磊酒,田晓磊喝的醉呼呼的。

    开摩托车回来时,更是把摩托车开出了飞机的水平。小娟也胆大,照样坐在他的摩托车后座上。

    也不知道田晓磊是如何把摩托车开到家里的,反正进了家门,他就开始吐了。

    小娟一边给他清理垃圾,一边训斥着他,回应她的是田晓磊的呼噜声。

    田晓园走进厨房,发现赵爱琴坐在灶火旁,低着头,她的脸色很不好看。

    “娘,你怎么了?”田晓园坐到赵爱琴身边,轻声问道。

    赵爱琴叹口气:“刚才小娟跟我说,他们准备明天搬到官桥的楼房里住,不和咱们住在一起了。”

    “啊?”田晓园吃惊地张大嘴巴,站起身来,看向在另一个房间里,进进出出打扫卫生的小娟:“她的意思是不是要分开单过啊?”

    赵爱琴点点头,嗯了声。

    田晓园气呼呼地道:“她怎么可以这样呢?为了给她彩礼钱,家里借了这么多钱,欠了那么多外债,她这刚进家门,就想分家单过,把外债全部留个咱们。”

 第九十一章 包包子

    小娟和田晓磊最终还是搬进了官桥的婚房。

    对于他们这种刚结婚就搬出去单过的做法,村里的乡亲们表达的极大的好奇与布满,如果在古代,这就是不孝之罪,可是在现代,除了受到道德上的谴责之外,别无他事。

    田晓磊每天早上,开着小卡车,从官桥来到田家庄,装好一车菜后,再开着车去官桥去岛城的酒店和菜市场卖菜。他对小娟的做法很不满意,可是,看在小娟肚子里孩子的份上,他也只能听从小娟的折腾。

    田晓园依然每天忙碌在菜地里。

    田广新却离开了菜地,前去岛城的建筑队打工,他会几手木工活,去建筑队当技工去了。这活挣钱多,能多还点外债。

    这一天,田晓园在菜地里忙碌一上午,坐在地头的大柳树下休息,威威围绕在她身边,不时地轻声叫几句。 这一段时间,威威长得愈发壮实了,一双漆黑的大眼睛放佛天空中闪亮的星星,看起来闪闪发光。

    至于另一只萌宠圆球, 则被田晓园放在了家里,毕竟来菜地干活,总不能随身背个包吧。

    菜地里全是郁郁葱葱的绿色,一片欣欣向荣的美景,很符合初秋的风景。

    田晓园盯着空无一人的菜地,静静地想着,该怎样挣钱呢?

    为了还田晓磊婚礼的债务,田广新外出打工去了,赵爱琴承担起家里所有的活,包括家里的家务活和地里的农活。赵爱琴忙的连帮田晓园管理菜地的时间都没有。

    是以,这段时间,菜地一直是田晓园一个人打理。

    爹娘的忙碌,让作为子女的她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还是很薄弱,如果她是百万富翁,那么。爹娘将不会如现在这般忙碌,他们也不会这么累。

    为了减轻爹娘的负担,她在想着赚钱的方法,怎样才能赚更多的钱呢?

    她结合自身的资源,想了半天,想到了一个赚钱的方法,那就是在卖菜的基础上,深度开发蔬菜,提高蔬菜的附加值。

    这么优质的蔬菜,如果只是赚取第一层利润实在是太浪费资源了。

    她想发展包子铺。将蔬菜加工成包子,依靠自家菜地里的绿色蔬菜,她相信。做出的包子一定是精品包子,一定能得到很多顾客的喜爱,一定能赚取更多的钱。

    虽然她现在卖菜赚的钱也不少,可是和蔬菜深加工一次,赚的钱比起来。还要差很多。

    她卖给赵四的蔬菜是十元一斤,而赵四将西红柿做成西红柿炒鸡蛋,摆上饭桌的价格则是一盘三十二元。

    可一盘西红柿炒鸡蛋里,用的西红柿才三四个,还没一斤。也就是说,赵四将十元一斤的西红柿。加鸡蛋炒了下,卖出的价格就翻了一番还要多。

    这还仅仅是在官桥这个小镇的价格,如果在岛城的五星级酒店云海酒店。又将卖出什么样的价格呢?六十二元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田晓园才会将赚钱的主意打到蔬菜深加工上。

    而在选择何种方式时,她也考虑了,如果开饭店,也能赚钱。可是投入太大了,以她现在的财力。刚刚将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