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小女工-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碰头后,冯启一说,果然是出了大事,前天机械厂来了两个日本人,是日本老牌百货公司的社长和秘书。本来厂里领导觉得他们也可以接待日本客人,都已经有了接待美国客人的经验了,日本客人小意思嘛。
  可没想到那个社长司田诚一郎坚持一定要见到设计师本人,机械厂的领导们没办法了,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送上门的生意就飞走了,这样好不得让江州其他厂笑话死。于是就打电话通知冯启赶紧买了火车票,送杨晓卉回江州。
  杨晓卉也知道事情轻重,跟美院的老师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冯启开车载她回了租住的房子,匆匆收拾几件衣服装行李袋里,然后又被他送到火车站。
  前后不到一个小时,杨晓卉就坐上了回江州的火车。


第81章 
  第二天早上七点半,杨晓卉一下了火车; 就被早就等候在火车站的刘天立接回了机械厂。
  破旧的吉普车驶进机械厂大门停下; 杨晓卉打开车门,就看到小周大步流星地朝自己这边走来; 待走近了,顺手接过她手中的行李。
  “小杨; 厂长和其他领导在会议等着,我们边走边说……”
  就这样; 小周把事情简单地说了一遍; 刚说完; 他们就到了会议室门口; 时间把握的刚刚好,不愧是厂长的贴身秘书; 简洁明了。
  杨晓卉推开门; 幕入眼帘的是会议室中袅袅升起的几缕白色烟雾; 里面人的表情在烟雾中若隐若现; 这是抽了多少烟啊; 这一大早的。
  她咳嗽两声; 退后一步,一只手捂着口鼻; 一只手不住地驱散白色烟雾,二手烟最讨厌了。
  小周不知道她对香烟味道这么敏感; 快步越过她; 走到会议室里面; 把所有能打开的窗户一一打开,好让会议室通通风。
  会议室里正吞云吐雾的众位领导见她的反应这么大,面面相窥,讪讪地把未抽完的烟暗灭了。
  通风散味了七八分钟,杨晓卉吸吸鼻子,还能闻到里面浓郁的烟愁味,但现在也不是任性的时候,只能捏着鼻子进了会议室坐下。
  吴锦生看了一眼小周,又看了看杨晓卉,苦笑说:“小杨,日本客人的事情小周应该大致都跟说了?这件事情变成这样的结果,我有不可推卸的原因,当初是我同意不要把你叫回来,我想着厂里的人也需要历练,不能老是依靠你……没想到弄巧成拙,最后来是要你来收尾……你也不要有什么负担,这次叫你来就是希望补救一个,就算不成功,我们也有了心里准备……”
  他说这么说,可脸上的紧张表情还是出卖了他,还是希望她能全力以赴,拿下这单生意。
  毕竟机械厂就一个美国客户,总觉着不稳定,所以吴锦生他们很在意这个日本客户。
  然后坐在下首的其他领导也七嘴八舌地说着,都怨自己当时没拦住,结果行事太欠考虑了。可实际是,当初也是他们赞同的啊。
  “厂长,散会后,我会直接去涉外宾馆找司田先生,跟他解释一下来龙去脉,得到他的谅解,然后我会找机会跟他谈生意……至于最后有没有成功,我也不能保证……但我会尽最大可能促成这桩生意。”杨晓卉坦然地说道。
  她到底没有把话说太满,要是最后没有成功,这不是打自己脸,丢人吗。现在她都不知道厂里到底把人家得罪到什么程度了。
  就在这时,赵科长苦笑一声,说:“小杨,谈事情有哪里需要帮忙的地方,言语一声,我这边会全力配合。”
  杨晓卉笑笑,说:“有需要配合的地方,不用您说,我都会找过来的。”
  赵科长这是在尽力补救,当初就是他说服了厂里的这些个领导,包括吴锦生。说不能事事都依靠一个小姑娘处理,他们也应该学着怎么接待外国客人,业务能力也要熟练起来,不然以后来一个外国客人,就要找杨晓卉,要是同时来两个,三个不同国家的客人,难道机械厂就抓瞎了吗。
  实际上,赵科长还有一层隐秘的心思,像个业务科争口气,现在的业务都是杨晓卉带来的,业务科几乎无所事事,就像其他科室背地说地那样,躺在小杨身上吸血呢。
  结果,自认为殷勤周到的接待不仅没有使日本客人对他们另眼相看,反倒成功惹恼了司田社长,人家放下话了,再等一天时间,如果杨晓卉还没来,他就要踏上回日本的行程了。
  这才逼地机械厂领导们火急火燎地把杨晓卉召回,希望她能说服司田社长,把生意谈下来。
  总的来说就是领导们惹了祸,她回来善后擦屁股。
  接着,众位领导争先给她加油鼓起,希望她能马到功成,一举啃下这块难咬的硬骨头。
  杨晓卉是在众位领导的目送下,离开了会议室的。
  出了机械厂,她又马不停蹄地来到涉外宾馆,说明自己的身份后,向前台服务员问了田诚一郎先生住在哪个房间,不用他们指引,她自己就上去了。
  司田诚一郎有个习惯,每天早上都会度过一个短暂不受打扰的休闲时间,然后才能更好的投入忙碌的工作,就算出差在国外也是一样。
  他翻看着今天的江州日报,间或端起茶具抿上一口清茶,回味无穷,仿佛还置身在日本家里的拿件茶室一样。
  就在这时,敲门声响起。
  司田诚一郎微微皱眉,秘书山下是知道他有这个习惯,一般情况下,他不会来打扰,除非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这么想着,他起身开了门,没想到门外不止站着山下,还有一个高挑漂亮的年轻女孩,她正诧异地望着自己。
  “山下,我你的解释。”司田诚一郎扫视了一眼杨晓卉,淡淡地说。
  山下绕过杨晓卉,恭谨地走到他身边,小声地解释着,以他的了解,别看现在社长语气淡然,其实是把火气压在心里而已。
  杨晓卉竖着耳朵听了一会儿,因为他们说话声太小,根本就听不清楚。她会一点日语,是能听得懂,磕磕绊绊交流的那种。
  司田诚一郎听了山下的解释,眼中闪过错愕,眼前这个不超过20岁的女孩,居然就是他要找的那个设计师,太不可思议了。任谁第一次看到那种色彩大胆艳丽的图绘,都不会想到设计师如此的年轻。
  其实杨晓卉的吃惊也不比他小啊。从领导们那边听到的这是一个固执已见,一意孤行的私营老板形象,她想着这样的人年纪应该都有大了,最起码也要四五十了,没想到司田诚一郎是个外表极为英俊的年轻男人。
  双方都怔了一小会,司田诚一郎率先回过神,吩咐山下,“山下,请杨小姐进来。”
  说完,他转身回到了房间里。
  “是,社长。”
  山下很有礼貌得邀请杨晓卉入内,等她坐下后,山下又给她倒了一杯茶,然后转身退出,房间里就只剩下他们俩人。
  杨晓卉端起茶,就看到桌子上放着的江州日报,笑了笑,用英语说:“司田社长,也很喜欢中国文化?”
  “是的,从小就很着迷,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穷尽一生的时间也只能算刚进门,我这点皮毛,就不班门弄斧了。”司田诚一郎也用英语回答。
  顿了顿,他换成中文说:“如果不介意,我们可以用中文交流,我会一点点中文。”一副很谦虚的模样。
  “那真是巧了,我也会一点点日语,你要是愿意的话,我们也可以用日语交流,就是我说地没有你说地好。”
  说完,俩人相视而笑,稍微拉近了一点距离。
  然后,杨晓卉代表机械厂再次表达了对他的歉意,希望他能谅解机械厂的不当之处。
  司田诚一郎沉默了两分钟,用锐利的眼神打量了她一瞬,在她心里直打鼓的时候,接受了道歉。
  表面上看来俩人言笑晏晏,实际心里各怀鬼胎。
  接着他们又聊了聊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差异,司田诚一郎这个人见多识广,对中国文化很是了解,她说什么,他都能接下话题,跟这种人聊天很享受,可杨晓卉却暗暗提起了警惕心,他不好对付。
  再这么聊下去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杨晓卉就开门见山地说了:“司田社长,你之前找我来,是打算跟我谈论什么?”
  司田诚一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想请你设计百货公司五十周年的礼品。”
  “司田社长,贵国应该也有很多这方面的精英,为什么会选择我这个毫无名气的设计师?”
  司田诚一郎笑了下,看地出来这位年轻位高的社长平时一定是吝啬于展开笑容的,所以他这么一笑,感觉整个房间的氛围都不一样了。
  “我说是一种感觉,是不是太感性了,和我商人的身份不符……当初看到你的作品时,我就有一种感觉,五十周年会因为你会更加值得人们铭记。”他说。
  杨晓卉微微一笑,“希望我能达到社长所期望的那样。”
  接着他们开始讨论周年庆礼品,司田诚一郎希望礼品是日常能使用的,就像他之前看到的折叠镜子一样,这样顾客用着就能想到他们百货公司。
  当然价格不能太高,因为他们要大批采购,质量不能因为价格而有所降低,不然配不上百货公司的档次,还要有企业文化和日本风格,最重要地是有纪念意义。
  最后,他说了一句话:“我相信以杨小姐的才能,这些要求都不在话下。”
  虽然被人信任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被司田社长信任,杨晓卉觉得亚历山大啊。
  俩人又谈论了些细节,杨晓卉急匆匆得离开。
  她一走,秘书山下敲门进来,问他:“社长,我们还是按照原定的日期回国吗?”
  “再等几天,把周年庆礼品的事情处理好,再回去。”司田诚一郎说。


第82章 
  杨晓卉并没有回机械厂; 直接让刘天立送她回了钰锦园; 她顾不得回去跟吴锦生汇报情况了。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 现在要紧的是把司田诚一郎要的图纸画出来,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了。
  下车时; 她又想了下,抬头跟刘天立说了一句; “刘师傅; 如果回厂里,领导问起来我怎么没回去; 你就说,我要忙着回去画图纸,这样一说,他们就明白了……”
  “哎,好的; 我就照着小杨交代的说。”刘天立憨憨地笑着。
  回了机械厂,他也是这么回吴锦生的。
  一直坐立难安的赵科长霍地站起身; 看看刘天立一眼; 又看着吴锦生; 惊疑不定地说:“厂长,小杨这话是谈成的意思?”
  吴锦生沉吟了一下,暼了他一眼,挥挥手让刘天立出去; 冷静地说:“……八字还没一撇呢; 你也不在太着急了; 等小杨那边有了结果,她会回来跟我们报告的,现在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是,是,厂长,咱耐心等待,耐心等待小杨的好消息,她可是咱们机械厂的能人,都接过美国人的生意了,我就不相信她接不下日本人的招,我相信小杨呢……”赵科长乐呵呵地说道。
  吴锦生低头扫了眼他一直哆嗦的腿,也没拆穿,强装镇定总比手足无措要好吧。
  凌晨三点,一直埋头画图的杨晓卉很没形象地瘫在了椅子上,她终于把设计稿画好了,终于可以睡觉了。
  站起来,伸了个腰,哎呦,一阵酸痛,杨晓卉扶着腰,看了眼地上扔了一屋的废稿子,愉快的决定明天再清理。
  洗漱好躺在床上不到一分钟,她就沉沉睡去。
  一夜无梦,第二天,杨晓卉带着设计稿,坐着吉普车,又到了涉外宾馆。
  刚进大门,正好碰到司田社长的秘书山下走过来。
  杨晓卉用日语跟他打了声招呼,其实她也就会说这些常用语,如果山下要跟她用交流,估计会抓瞎。
  山下大概听司田诚一郎说过,她不能流畅地用日语对话,于是用英语跟她交流,他说:“杨小姐,社长在楼上等你。”
  原来山下是专门来接自己的啊,杨晓卉突然觉得很荣幸啊,至于他们怎么知道自己来了,她想应该是司田诚一郎凑巧站在窗户边看到了。
  到了房间里,山下和昨天一样,给她倒了杯茶,就退了出去,房间里就剩她和司田诚一郎。杨晓卉看了他一眼,总觉得今天的他看着比昨天更英俊了,应该是昨天熬夜了,眼睛有点花。
  司田诚一郎接过她的设计稿,说:“杨小姐,你的做事效率非常高啊,这跟我接触到的很多中国人不太一样。”
  杨晓卉微微一笑,说:“司田社长,每个国家都会有勤劳或者懒惰的人,我相信贵国也有懒惰的人,你不能因为看见一些比较懒散拖拉的人,就以偏概全认为中国人都是这样,我不就是个证明嘛,证明很多中国人不是你眼里认为的那样。”
  她虽然是笑着,可是语气却是咄咄逼人,一步也不退让,还不忘了给自己脸上贴金。
  “是啊,看到了杨小姐,刷新了我对中国人的印象。”司田诚一郎说完,就专注地看着手里设计稿。
  杨晓卉心里一琢磨,他这是夸我呢,还是损我啊,怎么想都不觉得是好话。
  司田诚一郎一言不发,抿着薄唇,看地很认真。
  时间一点点过去,本来信心满满的杨晓卉,也开始忐忑不安起来了,她紧张地看着他,就怕他嘴里说出拒绝的话,那多没面子啊,辛辛苦苦花了十几个小时的作品被人否定不说,回去还要看领导们失望的眼神,想想都觉得发毛。
  司田诚一郎把设计稿放在桌上,眼神炽热地看着她,说:“杨小姐,你的设计能力比我想象的还要出色,这两份设计稿,我非常满意,我希望尽快见到样品……”
  她画了两份设计稿,一份是木制梳子和木制镜子,很是精美绝伦,另一份是一个锦鲤胸针,十分憨态可掬。大致都符合司田诚一郎之前提出的那些要求,还加上了她自己的一些见解,万幸两份司田诚一郎都很满意。
  杨晓卉压下翘起的唇角,装作淡然地说:“你太夸奖了。这两份设计稿能被你认可,是我的荣幸。为了能让你在回日本前看到样品,我要先回厂里安排了。”
  她话说完,就火急火燎地离开了,还有很多事情要安排协调呢。
  回了机械厂,杨晓卉直接去了吴锦生的办公室,跟他汇报工作。
  “……厂长,现在只要把样品生产出来,司田社长看了没问题,这单生意就妥妥谈成了……”最后,杨晓卉还着重点名了日本人要的量很大。
  听说生意百分之九十九就落到机械厂了,吴锦生非常高兴,最近为了这件事情,他吃不香,睡不着,终于能放松一下了,这个小杨果然是他的福将。
  于是他鼓励了一番,喜气洋洋地说:“小杨,你做地很好,这桩生意最后谈成了,你是首功,厂里所有的职工领导都会记住你的贡献和付出。”
  杨晓卉撇撇嘴,就口头鼓励一下,连点物质都没有,这还有什么动力啊。
  “小杨,你不是要把样品生产出来吗?怎么还杵着啊?”吴锦生见她没挪窝问道。
  “厂长,关于样品的生产我需要你的配合。”
  “说说,哪里有需要我出面的地方?”
  杨晓卉把梳子镜子加工外包给木材厂的想法一说,不出她所料,吴锦生听了就表示反对。
  “小杨,这是我们机械厂接到的业务,司田社长也是希望机械厂生产,你把梳子镜子的生产包给木材厂,那不是弄虚假做吗?再说,现在跟以前的状况不一样了,厂里有钱了,我们完全可以买新的设备,自己生产,根本就不需要跟别的厂合作。”他不理解,为什么要把好不容易接到的业务往外推,让别的厂分一杯羹。
  “厂长,这叫共赢,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首先时间赶不及,司田社长要货量很多,厂里如果买新设备,不仅要等货到,还技术科要调试,也要需要时间让工人上手,这样一来,时间上肯定赶不上了,百货公司的五十周年庆在十二月初,这离着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第二,厂里也没有这么多工人可安排啊,我们还生产着美国那边的产品,日本这边是一次性的,美国那边才是细水长流,我们不能只顾日本,不顾美国。第三,木材厂有专门生产家具的车间,他们有技术,有木材,生产这件产品比我们有优势。”
  听了杨晓卉把为什么要跟木材厂合作的理由一说,吴锦生眉头紧紧皱着,就他心里来说,是不喜欢把到嘴的肥肉分一些出去,虽然分出去的不多,他也肉疼啊。
  但是她说的理由也很对,不能因为那么点小利益,而失去这个机会。
  吴锦生纠结了十几分钟,无力地扶额,“我同意了。”然后挥挥手,让她出去,自己一个人静静。
  既然事情已经谈完了,杨晓卉很知趣地出去了。
  出了办公室,她又跑到技术科,拿着设计稿跟徐科长讨论以现有的设备,怎么把胸针生产出来。
  具体的技术难点杨晓卉这个技术盲是不清楚的,她只要把自己的要求跟徐科长说了一遍,她相信他们一定能生产出来,真不行,到时候在国内购买合适的设备生产也是可以的,只要抓紧点,胸针时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