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小女工-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的勇气都没有,故步自封,机械厂迟早就没落。正是因为他拼搏有冲劲,上边的领导才会让他指挥机械系厂,看看也许会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
  他暂定一同去的人员是秘书小周,业务科赵科长,还有办公室主任董明珠。
  当小周问他是不是确定就四个人,好提前安排购买火车票,吴锦生鬼使神差地又加了一个人,那人就是杨晓卉。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加上这个小姑娘,只能说元旦文艺汇演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
  后来他想了想,觉得不妥当,想改口,又怕无缘无故的改口引起小周的误会就更不好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一脸不解的出去了。
  他只是单纯的欣赏那个小姑娘,怎么会把事情弄的越来越复杂了。吴锦生现在根本不会想到因为他的这个决定不止改变了机械厂的命运,也改变了他自己的人生。
  赵科长他们从小周那里知道去羊城出差的人员多了一个临时工,他们小领导几个围起来商量了一下,决定给杨晓卉提前转正,要不然江州其他厂比如纺织厂,木材厂都是大小领导去的羊城,而机械厂让个临时工去这多寒碜人啊,也不好听。
  这才是杨晓卉转正的真相。
  广交会是7月22号开幕,直到7月28号闭幕,一共六天的展示时间。今天已经是19号了,坐火车去羊城要两天两夜,还得提前一两天先去会场上看看摆放位置什么的,这就是说明天她就要跟着启程。
  出了主任办公室她去行政办公室找秘书小周,听他简单地说明天直接到火车站集合,大概要几点到,小周看她年纪小,没出过远门,还指点了她几句,出差要带上什么东西等等。
  接着杨晓卉回了车间跟杜大忠说了她明天要去出差的事情,杜大忠也闹不明白厂里怎么会让小姑娘去,说了一句路上小心,注意安全,就转身回去工作了。
  下班的时候,她又跟叶秀秀提了一下说要去羊城出差,叶秀秀一听激动的不得了,特别羡慕她,喋喋不休的讲了十几分钟的话,才依依不舍和她分开。
  回到家先跟葛红花,杨一山说她转正的事情,葛红花顿时眉开眼笑,撩起衣袖说要给她做顿好伙食庆祝一下。
  杨一山表情没有她那么外露,但板正的脸也温和了很多,还让葛红花把藏起来的酒拿出来,想喝一杯。
  杨晓卉连忙阻止葛红花进厨房,“妈,你先别忙活了,等我出差回来再给我做吧。”她现在就算是吃龙肉都没有心情了,想到在路上她还要照顾别人,她就什么都吃不下,她哪里照顾人啊,都是别人照顾她的。
  “出差,你要去哪里?”葛红花吃惊的叫起来。
  杨晓卉被她的声音一惊,退后两步,低声道,“明天上午,我要跟着厂里的领导去羊城出差,一共要去九天……”
  “建设他妈,你给晓卉做些鸡蛋饼在路上吃,再要煮十来个鸡蛋,这个不容易坏。”杨一山听了她的话,连忙吩咐葛红花。
  葛红花愣了一下,完全没明白过来为什么厂领导出差要带着小女儿,但是她一向听杨一山的话,马上就去厨房里忙活开了。
  杨一山看着懵懵懂懂的小女儿,叹口气,跟她细细嘱咐到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叮嘱一定要紧跟着领导,要不然在外面丢了,找都找不回来,毕竟在他看来这孩子还是太小了。
  等杨一山说完话,杨建国拉着她回了小房间,从怀里掏出一把大团结,笑呵呵的说:“小妹,到了羊城喜欢什么看着买,不要省,二哥有钱。”
  他听说羊城靠近资本主义城市香江,那边风气比封闭的江州开放,城市也繁荣漂亮,消费肯定比家这边要大,他不想让难得去一次的小妹在那边看到喜欢的东西扣扣索索舍不买。
  到现在为止就杨建国最实惠了,杨晓卉也不矫情,收了钱,笑地甜甜的,“二哥,还是你对我最好。”心里却想着,八月初杨建国就要和高雯英订婚了,她要从羊城买份订婚礼物给他。


第29章 
  一夜好眠; 盛夏的天亮的早,葛红花已经起床在厨房里忙活开了; 小女儿长这么大第一趟出远门,得弄点好吃的,不然心里不得劲,觉得对不起小女儿。
  家里孩子多;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自然就会忽略那些乖巧懂事的孩子,她也知道亏欠了二儿子和小女儿; 有时候想弥补一二,忙碌起来又会忘记这些。
  杨家的厨房小不通风,闷热的很。额头脸上的汗水滴落下; 滴在案板上; 她也没顾得上擦; 用力地揉搓着手里的面团。
  等杨晓卉揉着眼睛走到外屋时; 杨一山和杨建国已经不知道坐在桌子旁等了多久,他们心里还是担心啊; 这么大的姑娘出门没大人跟着,心里总是放心不下啊。
  但又不能不让去; 这是厂里领导器重啊; 不然那么多正式员工没让去,让你一个刚转正的车间工人去; 那还不是看重嘛。这是杨晓卉的福气; 在领导心里有印象; 以后涨工资分房子都占便宜呢。
  葛红花端着早餐上了桌,摆在杨晓卉面前的是一大海碗的手擀面,里面还卧了一个煎鸡蛋,这平时可是杨建兵的特殊待遇啊。
  难道今天太阳从西边出了吗,她怎么有种被彩票砸中脑袋的感觉。
  杨家其他人的伙食还是和平时一样,不是窝窝头就是玉米饼子,今天吃的是玉米饼子。
  葛红花看见她发着呆,叹气道,“面要坨了,快吃吧。”
  杨晓卉回过神,眨眨眼,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葛红花的手艺其实很不错,就是家里条件不好,没什么地方让她自由发挥。
  杨建兵看了眼吃的正香的杨晓卉,低垂着眼吃着干硬的玉米饼,一副死气沉沉的模样,自从高考结束,他在家里都是这样的,杨晓卉很老实的躲着他,总觉得他那天忍不住会爆发,还是躲远点安全啊。
  吃完面,抬眼看了下墙上的时钟,时间还充裕,但也要出发,还要坐公交车去火车站,这路上就要花上半个小时。并不是火车站离的远,是因为公交路线沿途上下车的人太多了,车要走走停停,虽然不算龟速,可也不快。
  杨建国也吃完玉米饼了,抹了嘴,就要帮她提行李袋。说起这个行李袋,还是杨一山年轻的时候有次去省城出差,那个时候孩子还没有这么多,负担也轻一些,葛红花咬咬牙买的,不想让别人看不起她男人,算算时间都快二十年了,还没怎么坏,这质量真是绝了。
  这次她要出差,葛红花就想起来还有这个行李袋,东找西找从床底下把行李袋翻了出来,里面装了杨家哥俩的衣服,昨晚连夜把衣服理出来了,还用热水擦了擦上面的灰尘,虽然还有一股樟脑丸的味道,但也看的过去了。
  行李袋里面放着几件没什么补丁的衣服,要去九天换洗衣服肯定要带着,还有葛红花摊的鸡蛋饼和熟鸡蛋也装了进去,她觉得到时候拿衣服出来,上面都是食物的味道了。
  可这是葛红花当妈的心意,不好不带,那就带着吧,出了家门就把食物收到空间里面不就行了。
  杨晓卉扯扯行李袋的带子,杨建国感到阻力回头看她。
  “二哥,不用送我了。我都这么大了,知道怎么去火车站的。”
  杨建国张张嘴,没说什么,还是坚持提着行李袋,杨晓卉知道他这是要送自己去公交车站,看着她上车了他才会放心。
  公交车站离家里不算很远,送她去了再回机械厂上班也赶的上,所以杨晓卉没有再坚持,让杨建国送她去了那边了。
  今天很幸运,杨晓卉上公交车的时候,人不是很多,她找了个空座坐下,跟站在窗口的杨建国挥手让他去上班。
  杨建国抓紧时间叮嘱了几句,公交车就开了,他站在车站一直等到看不到公交车的背影,才离开回机械厂了。
  去火车站的路况不好,杨晓卉胃都要被颠出来了,在她忍不住要吐了的时候,火车站站点到了。
  下了公交车,她提着行李袋扶住一个路灯柱子缓了几分钟,才觉得活过来了。
  拎着行李袋进了候车室,杨晓卉眯着眼睛瞧了瞧钟,她早到了半个多小时啊。本打算在黑压压一群人中先找个前面的座位坐下,等着领导们来。在穿过人群时就看到前边小周朝她招手呢,连忙提着行李袋向他走过去。
  “小杨,你来了啊。”小周看她提着行李袋,顺手接过放在一边。
  杨晓卉挺喜欢小周这样的人,做事周到细心,心眼也好,笑眯眯的说:“是啊,周秘书。”
  她的视线朝小周脚下的好几个行李袋看去,然后靠近他压低声问:“这里就你一个人?还是其他领导们都来了?”
  小周瞅她这鬼祟样,觉得她挺好玩的,也学她特特的压低嗓子回:“都来了呢,厂长他们来了就去跟纺织厂和木材厂去广交会的领导说话了,待会儿就回来了。”
  这次江州去羊城参加广交会的企业除了机械厂还有纺织厂和木材厂,这两家企业年年都是去广交会的固定成员,他们厂里的丝绸和木材一直销路不错。
  反而机械厂是大姑娘上轿第一次,吴锦生当然要去取取经,请教请教经验,能少走弯路那是更好。
  吴锦生作为厂长都去,业务科的赵科长不得跟着去,连带的办公室主任董明月深谙办公室文化,也跟着去了,他们排排屁股走了,行李谁看啊,所以小周留守看行李,顺便等杨晓卉。
  杨晓卉过来的时候,跟他们正前后脚岔开。她是自己坐公交车来的,领导们是坐着厂里的吉普车来的,速度就比她快。
  其实赵科长他们也没想这么早就出发,离火车发车时间还早半个小时呢。
  早上他睡得迷糊时被自己爱人推醒了,说刚才做早饭模糊看到厂长出门了,她还趴在窗户看仔细看了看,确定了以后赶紧把赵科长叫起来了。顶头上司都出去了,你好意思睡懒觉吗。、
  赵科长急忙穿好衣服,提起行李就跟着去了。
  接着董明月小周也随着出去了,他们都住在厂里的家属楼里,一点风吹草动都知道。
  还好吴锦生还记得等他们,没有自己一个人先去火车站,先去厂里拿装着五金配件的行李袋。
  杨晓卉坐着和小周聊天,小周嘴巴还挺严实,没从他嘴里得知领导们更多消息,他只隐晦的跟她说,吴厂长人很好,赵科长也还好,只是要注意一下董明月。
  听到这里杨晓卉瞬间精神了,正要问他董明月哪里需要注意了,就看见小周站起来朝前走,原来是吴锦生他们回来了。
  她也连忙过去,跟领导们说打招呼,顺便解释了一下迟到的原因。吴锦生很随和,并没有因为她没早到说什么,还说如果哪里不适应的地方,直接找小周。赵科长在厂长面前也不好随意发表意见,笑呵呵的好像很好相处的样子。
  只有董明月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不屑的撇撇嘴,还装作没看见她在打招呼背对着坐下。
  她都没有搞明白自己哪里得罪她了,对待领导们如沐春风,对她就像寒冬腊月,那晚娘脸拉的老长。看她这样的态度,杨晓卉也不会热脸贴冷屁股,找了个空位坐下来等着火车进站。
  等了二十分钟火车进站了,杨晓卉看着地上的大包小包,伸着手意思意思帮着提,她想就算自己要提,这三个大老爷们应该也不会让吧,毕竟她这样瘦弱,如果他们真的好意思让自己提,就装做提不动,那样他们也只能自己动手了。
  没想到吴锦生弯腰提起行李袋,一手一个就朝检票口去了。赵科长当然不能落在后面,有样学样,提着两个行李袋跟在后边。到了董明月,她皱起的眉头都能夹死苍蝇了,咬了咬唇,提着自己的两个行李袋也跟过去了。
  杨晓卉摸了摸下巴,看这种情形,也许这趟羊城之旅,也不会像她之前想的那么辛苦了,这对她来说可是件好事啊。
  地上还剩着三个行李袋,一个是杨晓卉,其他两个应该是小周的,她和小周相视一笑,提起属于自己的那个行李袋跟着他去检票口了。
  杨晓卉捏着火车票,找到了自己的车厢。这次出差的待遇很不错,小周买的是硬卧,不像杨一山当年出差的时候坐的硬坐,连着坐了三天,到家的那天身体都僵直了。
  去广交会的都是厂领导,除了杨晓卉是真正的一线工人。机械厂在江州当地也算数的上的厂,和铁路这边关系是有一些的,所以能买的着卧铺,如今的卧铺不是以后有钱就能买到,要看关系硬不硬,不硬根本就买不着。小周买的硬卧是比一般卧铺条件要好,隔开的小车厢里面只有四个卧铺。
  虽然是硬卧,杨晓卉表示还是满意的。去羊城要坐两天两夜,如果是硬座,下了火车她还能动吗。但是对于同车厢里的那一个人,她是一万个不满意。
  因为董明月和她一个车厢,至于董明月看着杨晓卉心里也是非常不满。
  这个时候大部分人几乎不出远门,何况还要坐火车去的地方。所以能坐火车出远门的人很少,除非赶上大学开学和过年时期,火车上人都不多。
  小周心细,买了两张一个车厢的票,让两个女同志一个小车厢,其他人在另一个小车厢,免得她们不自在。
  他不会想到一片苦心为着着想的两个女同志现在跟吃了苍蝇一样,脸色都不好看,也不领他的情。
  后面的两天时间里面,杨晓卉和董明月两个各自看不顺眼的人独享了这个小车厢。
  杨晓卉的卧铺在上铺,她拎着行李袋爬上去想躺一会儿,反正在火车上也没事情做,总不能和董明月大眼对小眼吧,那还不如躺躺。
  董明月的卧铺是在她下面,见她上去了,提着行李做到对面的卧铺上,想着现在空着也是空着,她就先用着,等下几站有人上来了,再给让座。
  小算盘打的溜溜转,她就是不想和杨晓卉一个车厢,已经一个车厢没法了,也不能一张上下床,这是她最后的坚持了。


第30章 
  杨晓卉自问和董明月无冤无仇; 以前在厂里也没见过她,她为什么这么讨厌自己呢; 她想破脑子也想不明白,既然想不明白,那索性就不想了,蜷缩身子躺在床铺上就这么迷迷糊糊地睡过去了。
  至于董明月为什么这么讨厌她; 其实是有原因的。
  董明月的爸妈是江城中层领导干部; 说大不大,说小也并不小;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那种,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她还有一个亲大伯在省城里做小领导; 在省城那边也许说不上什么话; 但放在江城那大小也是官啊。
  这让她在大院那片可谓是鹤立鸡群啊; 出尽了风头。是有比她爸妈职位高的; 但也没有比她大伯在省城的级别高啊,再加上大伯没有女儿; 特别疼爱她,省城里面有什么时新的东西买了寄回来给她。
  虽然长得说不上特别出挑; 被这些时髦的衣物化妆品一衬; 那也是顶漂亮的姑娘,经常受到别人的交口称赞; 至于这赞美有多少水分; 有多少是看在大伯的颜面上; 她才懒的管。
  这样一个天之骄女本来是奔着政府单位去的,想和父辈一样在政坛上施展拳脚。那年她高中毕业,她大伯给她弄了一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就等她毕业回来放在自己眼皮底下帮扶着,谁要做手脚欺负她也要看看背后站着谁。
  计划赶不上变化,正好赶上上山下乡闹的最凶的时候,很多家庭有抵抗情绪,都不愿意把孩子送到乡下受罪,有几个好斗的家长和孩子甚至冲到政府单位里闹了一厂,惊动了保安科,后来他们配合着警察是把这些人抓进牢里改造了,可是引起的后果很恶劣的。
  在当时的情形下,他们如果安排自家女儿去上了大学,被有心人信捅出来,凭什么领导干部家的孩子不仅不用去当知青,还能去上大学,这不是捅了马蜂窝了吗,这要是让那些送孩子下乡的家庭知道了,还不得一窝蜂的过来闹吗。
  毕竟这事是他们理亏,她家里还有一个弟弟,论理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才不用送去乡下当知青,大院里面也有家里几个孩子,或多或少的送了一两个孩子去乡下了。她能待在城里,也是凭着省城的大伯出了力,江州实在太小了,市里的领导们很多时候需要仰仗省城的大伯,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默认她留下。
  默认是默认,要是被人捅出来,他们可不会背后帮忙遮掩,不趁你病要你命就很算很好了,董明月的父母跟她在房间里面谈了一夜,第二天董父就去找了人,把她安排到机械厂当了一个小小的办事员。
  要说不委屈那是假的,本来要去大学镀层金,学成归来进到政府单位,晋升都比一般人快,可是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
  到机械厂上班总比去乡下要强百倍千倍啊,董明月擦干眼泪,精神抖擞的去上班了,她就不信在机械厂会出不了头。
  短短几年时间,她就从办事员升职为办公室主任了,仿佛如有神助。要说一点也没借助家里的关系那是不可能的,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家里有条件不用,那是真傻。
  董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