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军嫂养儿记-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狗蛋颇为害羞的,抬头看了一下苏向晚,说:“渡边先生可能不会相信,这些,全是我妈妈讲给我们听的。”
  这下不止渡边,就连韩明都诧异了:“小苏同志,你还能给孩子们讲历史?”
  “历史就是故事,我只是给孩子们讲故事而已。就比如说,宋朝的时候,为什么是赵家坐江山,而杨家来保江山呢,那是因为,原本赵家和杨家的高祖都在海边打渔的时候,见海中腾起一条青龙来,赵家的高祖把自家的儿子就放到龙头上去了,杨家的高祖呢,手慢,只把儿子挂到了龙犄角上,所以,才有的宋朝,赵家座天子,杨家世代保忠。至于汉朝,也有它的历史,你们想听吗?”苏向晚笑着说。
  渡边自认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神话学,了解的算是很透彻了,而苏向晚的这个故事,她还真的在隐隐在某本书里翻到过。
  “你这些是从哪里的书里读来的?”渡边于是又问。
  苏向晚笑着说:“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呀,不论历史,还是野史,在中国的民间都是以故事的方式来传承的。就比如说,你出去问问,应该是个人都知道,隋唐以前的塑像以清丽飘逸为主,为什么,因为那时候的人崇尚以瘦为美,从隋唐开始,塑像渐渐变的丰满,因为隋和唐的君主都有鲜卑血统,而鲜卑人,崇尚丰韵。”
  这话要是一个有知识,有学问的人来说,渡边都不觉得有什么。
  但问题是苏向晚只读过两年书啊。
  火锅还在沸腾,韩明吃的满头大汗,竖起大拇指说:“我奶奶也给我讲过很多故事,要是渡边先生想听,我今天晚上讲给你听。”
  虽然苏向晚也给渡边调了蘸料,但是渡边并没有吃火锅。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而更可怕的是,菜刀他妈比菜刀还厉害。
  渡边再也没说什么,轻轻的叹了口气,见韩明还在吃火锅,转身进了屋子,略站了片刻,突然就看到一间屋子里,放着一张工笔画,画的正是宋南溪。
  画里的小姑娘穿着她军绿色的衣裳,两条辫子,双手合什,笑的跟菩萨一样。
  但这,只看旁边那些凌乱的画笔什么的,显然,只是一个普通男孩子的临摹而已。
  狗蛋蹬蹬蹬跑了进来,在厨房里一个个的归整着,洗着碗呢。
  渡边抱着试一试的心情进去跟他聊天,聊着聊着,就发现,那孩子懂的,不仅仅是他自己所谦言的故事和历史,这看起内文静,内敛,羞涩的大小伙子,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有着非常独道的见地。
  她突然就明白过来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底蕴,哪怕统者阶层再不宣传,只要有人,它就不可能消亡,也不可能一个外来者懂得比本国人更多。
  毕竟历史是人创造的,而非由人记录的啊。
  伴随着打击的,当然还有特别深的羞愧心,她对于敦煌的见解,其实跟这个国家最普通的妇女和孩子是相当的,还谈什么大家?
  “渡边先生好像不太高兴的样子。”韩明捞了一大筷子的肉片起来,轻轻吹着说。
  宋团已经吃饱了,正在擦嘴巴呢,晚上他还有训练,得出去。
  他伸了伸自己年龄愈大,反而又愈瘦又结实的臂说:“看那样子是深受打击,估计她得在敦煌再呆上几年了,否则的话,她怎么好说自己懂历史,懂敦煌。”
  ……
  苏向晚还以为,郭梅闹成那样子,总得跟自己正面交锋一下呢。
  但是没想到,她除了怂着几个孩子整天出头之外,自己却躲得深深的,几乎不露面。
  而且,这一回李承泽率队,把陈光荣几兄弟堵在一起给打的可不轻啊,她也是就那么悄悄的压下去了。
  渡边连回国的话都没说过,直接就转道到敦煌去了。
  不过据韩明说,她现在除了在窟里发掘,修复文物之外,经常还会跑到乡下去,听老太太们讲故事。还真甭说,她自己整理了一本神话故事集,然后送给狗蛋,狗蛋居然读的津津有味呢,俩人倒还成了莫逆之交。
  日子要过的顺起来,那当然就挺快的。
  转眼又是一年,77年的夏天,即将恢复高考的消息给登到报纸上,当时,还在部队上的李承泽和苏向晚俩,就一起报名了。
  冬天高考,苏向晚进考场之前,驴蛋和狗蛋俩满脸冒着青春疙瘩痘,跟谷东和吱吱,宋青山几个给她壮胆儿呢。
  人李承泽在部队上,不能参加高考,但是,人家报了军科院的自主招生,也在同一时间,赴北京高考呢。
  苏向晚曾经参加过一次高考,虽然紧张,但那个紧张是有度的,毕竟有经验,考完出来之后一估,就发现自己答的还不错。
  不过,她就发现,原本对于自己考大学很紧张的宋青山,现在似乎一点都不紧张了,而且还挺热情的,要给她参详一下,看她到时候报那所大学呢。
  “你就不怕我到外地去读大学,比如清华北大,到时候你得一个人带孩子?”苏向晚说。
  宋青山最近忙的,是504厂将来转为钢铁基地之后的报告,他是工科出身,擅画图,在写报告的同时,索性连规划图都来自己画。
  “想去就去吧,吱吱可以跟着李逸帆,大的俩能住,把谷东给韩明,这不就了结了吗?”宋青山答的倒是很轻巧。
  苏向晚莫名觉得宋青山最近瘦的有点厉害:“宋青山,你该不会有什么病吧,我看你最近瘦了好多?”
  “我怎么可能生病?”宋团丢了笔,站了片刻,在苏向晚看来,他有点儿局促啊。
  习惯性立正,把两手只并在两侧,宋青山突然说:“你一直都知道的吧,苏向晚,我特别爱你。”
  苏向晚莫名的就笑了:“当然,我是个非常优秀的女人,值得任何一个男人爱。你爱我,这不奇怪啊。”
  宋青山深吸了口气说:“大学是要读四年。这一年多来,院子是我在整理,孩子们的衣服全是我们自己洗,你的衣服我洗,卫生也是我和孩子们轮流着来搞的,我也想好了,我等你四年,等你大学毕业之后还回咱们秦州工作,到时候你要觉得我配不上你,那我带着孩子们再求一回婚,怎么样?”
  学历一直以来都不是拴住苏向晚的那根绳子,她一直以来在宋青山身边,除了必须教育孩子之外,更大的原因,是因为她在跟命运抗争,争取自己要活的跟书里的不一样。
  当她改变了所有孩子们的命运,现在轮到改变自己的命运了。
  宋青山为此而做足了准备,但不得不说,当一想象同床共枕十年不曾分开过的妻子要离开自己,到异地求学的时候,那种难过劲儿,让宋青山每每夜里想起来,都要翻身起来看看妻子,怕她出门在外不习惯,也怕她那么能干,走了之后要头也不回。
  好多回,他只要一想就是突然的悲噎,这让宋青山觉得,自己都不像个男人了。
  “不对,你绝对还有别的事情。”苏向晚见宋青山脸色很难看,果断又说。
  宋青山确实,只是为了这个而难过,而不能自已的。
  但是,活到37岁,他从来没有因为夫妻感情的事情而失态过,为了掩饰自己的慌乱,想来想去,他突然想起件事儿来,就把自己的难过给叉开了:“你知道吗?常丽萍和刘在野居然悄悄结婚了,而且还给他生了个小闺女。”
  “啊?”这回啊,轮到苏向晚大惊失色了。


第153章 父子参战
  从77年开始,因为拨乱反正,以及大批知识分子要恢复岗位,上山下乡的知青们大批回城的原因,公安工作变的特别忙碌。
  谷北调到了省厅,而刘在野呢,又是市上的一把手。再加上他自己糊里糊涂娶了常丽萍,总觉得自己头上戴了好多顶绿帽子,耻于见人,就连宋青山前往越南之前要跟大家告别一下,他都没参加。
  苏向晚倒是经常见常丽萍,因为她现在就在光荣大院的居委会工作。
  刘在野的小丫头叫刘灵,生的那叫一个水灵灵的漂亮。
  据常丽萍说,私底下刘在野其实很疼她,但是正式常合,苏向晚从来没见那家伙抱过孩子,亲过孩子一口。
  当然,只要不忙,他还是会到光荣大院来接老婆孩子,但是公安帽子压的低低的,一见熟人扭头就走,任凭苏向晚再怎么喊,那是停都不停一下。
  “刘在野对你究竟怎么样啊,要是不行就离婚算了,你是个军人,工资又不是养不起孩子,何必跟着他受气?”苏向晚说。
  常丽萍嘛,漂亮,没脑子。
  每每到各家游行一趟,各家的家属们都要如临大敌,不敢放领导在家的。
  偏偏现在政策松了,她还爱打扮,三十多岁的人了,一袭漂亮的蓝裙子,小伙子从后面看着还要吹口哨。
  “人挺好的,就一点,他总嫌弃刘灵是个姑娘,而当时我俩又说好的,要生了闺女就不结婚,所以他到现在都瞒着人,不想叫大家知道他结婚了。”
  “这种不平等条约你也能接受?”苏向晚大吃一惊:“同志,你可是个女军人啦,你能不能有点志气,离开他算了,看他还能得瑟成什么样子。”
  常丽萍说:“哎呀,他私下挺好的。就一点,嘴欠。”
  苏向晚可不觉得这只嘴欠的事儿,新时代的新妇女,居然因为生了女儿就不能被公开承认,那成啥啦?
  小刘灵已经快三岁了,挥着小手跟苏向晚摇着呢:“苏阿姨再见!”
  考大学之前,不止宋青山,就连几个孩子都因为怕苏向晚要去别的地方读大学而操心了很久,但其实等录取志愿下来他们才知道,她报考的是本地的秦州大学,而且,因为属于已婚人士,又有孩子,苏向晚给自己办了个走读,每天早晚上学放学,跟上班下班是一样的。
  就一点,等做着吃完了晚饭,还得去学校上晚自习。
  “妈,晚上做的啥饭,我饿坏了,还有,收音机为啥不开?”谷东只要进了院子,脚步声就是轰隆隆的。
  大夏天的,他身上一股子的臭汗。
  “是去打篮球了还是打架了,身上这么臭?”苏向晚在门口就给堵住了:“赶紧去厕所洗洗,你闻闻你自己臭不臭。”
  “臭豆腐虽然臭,吃着香呢,我就是臭豆腐,怎么啦?”谷东硬是绕开苏向晚,把收音机拎开之后,声音大的能吵死人,这才进厕所里洗脸去了。
  “摸底怎么样,考了多少分”苏向晚在厨房里擀着面条,伸出头来问。
  这时候穿着白裙子,漂亮的跟只白蝴蝶似的吱吱也推门进来了:“谷东读书,那叫猫猫念经,他要洗脸,那叫猫猫洗脸,妈你觉得呢?”
  这小丫头今年上初二,进了门也立刻凑到收音机前,竖起耳朵就听开了。
  “目前,为了保障边疆安全,南疆部队对越军侵战的据点,正在进行点拨作战,并且,利用越军内部作战的机会,全军主力部队正在抓紧训练,随时等待作战机会……”收音机里传来女播音员慷慨激昂的声音。
  “秦州军区13师,有说过在哪里吗妈妈?”谷东从厕所出来,只看那张圆乎乎的胖脸上,中间白,两边黑,一看就是没洗干净。
  他现在倒不算太胖了,而且随了他爸的皮肤,显白,面相又漂亮,其实是挺俊一大小伙子,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声音粗的跟炮筒似的。
  苏向晚因为还忙着晚上要去上晚自习,把面从锅里捞了出来,浸到浆水里头,赶忙就把凉拌黄瓜和耳朵丝儿端到桌子上了。
  “妈,你说我爸和我哥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新闻播完了,吱吱关了收音机,望着桌子上浆水面说:“我东海哥哥最爱吃的可就是这个,估计他好久没吃过了吧。”
  李承泽是在南海,自卫反击战那是必参加不可的。
  但是驴蛋和狗蛋俩实属意外,这俩是78年高中毕业就参了军,打算在部队上考军事院校的。结果,参军不久,战争的号角吹响,直接就给调到前线去了。
  宋青山父子四个人,一个在南边,三个在北边,一起参战,为着这个,军区特地给苏向晚颁了个‘光荣军属’的称号,可没把陈爱党家的郭梅给眼馋死。
  “你爸前天还打过电话呢,说他们秦州军区现在要撤防,换下来,该成都军区上了,估计半个月左右就该回来啦。”苏向晚笑着说。
  一下把俩小的给乐的呀。
  谷东几口扒完了饭,今天倒是不往外跑了,抹了把脸,转到窗户前的书桌旁,特别大声的叹了口气,拿起笔来,跟上那刑场似的,就写开字儿了。
  “他今天怎么这么乖?”苏向晚说。
  吱吱说:“大概是听说我爸快回来了,天天考20分没脸见我爸,所以想努力学习吧。”
  谷东的成绩恰恰就跟宋青山预言的那样,小学五年,他现在稳定在倒数第五,前进一名都不可能。
  用王老师的话说,这孩子小学一毕业,基本上家长就可以给他联络一个送报纸,或者是送牛奶的工作了。
  上初中,那叫背着去扔干粮,浪费钱。
  苏向晚也曾起过要替他换学校的念头,但是,谷东自己不愿意啊。
  这孩子有主见,反正老师也放弃他了,他乐得上学就跟放羊娃似的,闲极无聊的穷开心呢,怎么可能愿意换个严厉的老师再来管教自己。
  棍子抽不响,只算替他挠痒痒。
  再加上他在数学方面还真不是不懂,只是他不愿意学而已,没办法,苏向晚也只能是放任其自流了。
  谷东左手在空中绕着,右手一支笔哗哗的划着写着呢,嘴里还在念叨:“妈,你说我要我考个一百分,我爸会不会特高兴?”
  “那肯定比他在战场上消灭了一百个敌人还要高兴。”苏向晚赶忙就开捧了,母子一起吹牛皮!
  谷东嘿嘿一笑,突然扔了张卷子过来,两手拍桌:“这周的摸底,你可瞧瞧吧,93分,我其实可以考一百分,但我怕吓到王琴,我这是给她打个预防针呢,下次期末考试,我直接得给她来个一百分。”
  苏向晚差点脱口而出,要问一句你是不是抄袭的,不过她没敢问,拉着吱吱还一起鼓掌:“咱家谷东是真不错呀,能考93分。”
  班主任王琴应该要给惊吓的得上心脏病了吧。
  自己知道自己家的孩子的实力,但是老师不知道啊,所以,苏向晚上晚自习之前,特地骑着自行车,得到王琴家,去给她专门解释一下谷东的事情。
  但是,苏向晚骑着自行车,刚从学校那边拐过弯子,就见刘在野跟王琴俩站在墙角里,不知道在说啥呢。
  这个王琴,事业心非常重,甭看只是个小学老师,年年都是市级优秀老师,还有一点,今年应该也有二十五岁了吧,还没有结婚,心高气傲,就因为觉得自己这个师资厉害,就想找一好男人结婚。
  “我未婚啊,谁说我结婚啦?”苏向晚走过去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听见刘在野来了这么一句。
  王琴说:“刘局,人人都说你有家属,还是一朵军中绿花呢。”
  “谁在那儿狂喷臭屁,我刘在野缺女人吗,要不是咱们有组织有纪律,我要说随便找个女人,大街上都能有一帮脱裤子……”啪的一巴掌,直接打的刘在野就住了嘴。
  苏向晚真气疯了,当然,要不是她给气疯了,也不可能天还没黑,当街搧刘在野这种人的耳光。
  一把揪过他的脑袋,苏向晚只想往墙上撞。
  刘在野当着个女人的面,叫苏向晚搧了耳光,当然也不愿意啊:“苏向晚你她妈疯了,当街袭击人民公安,信不信我给你上拷子?”
  “怎么,你妈喊我,让我来抽你一耳光,不服气吗。”
  “我妈早死了,苏向晚,你是我妈?”
  “你要不认常丽萍是你家属,她就是你妈,你祖宗。一已婚男士,当街跟个未婚女同志说自己未婚,还肆意抵毁自己的家属,你还是党员呢,你配得上自己头上的金盾吗?”
  指着刘在野的鼻子,苏向晚个头没他高,踮起脚来,跟刘在野一起瞪着眼睛。
  刘在野这还没完呢,把一包子油纸上包着的点心塞给王琴。
  然后揩了揩鼻子,说了句好男不跟女斗,苏向晚你早晚要后悔,骑上自己的自行车,转身跑了。
  王琴对着盛气凌人的苏向晚,就有点儿不好意思了:“我爸在咱中医院,刘局是来找我,让我爸替他诊个病人的,苏大姐,你有事儿吗?”
  “他是已婚男人,你是人民教师,王老师,这会儿天都晚了,现在纠察队的人还四处抓风纪,抓流氓罪呢,注意点吧。”
  苏向晚说完,才想起来:“对了,谷东这次的成绩,我敢保证是真实的,他绝对没有作弊,你少批评他点,鼓励鼓励孩子,他爸爸和他的哥们都上战场了,他想在他爸爸回来的时候给他爸一个惊喜。”
  说起谷东来,王琴的脸色立刻就变了。
  “苏大姐,您可是咱们秦州现在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我尊重您才愿意跟您说一句,谷东那孩子没救啦,陈光耀也考了93分,俩人前后桌,错的都一模一样,你这意思是,陈光耀抄了谷东的题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