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佛系供应商日常[种田]-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谢谢阿姨。”姜颖感谢地接过来。
  她手里的玻璃杯暖热,水色红粉,看起来是泡了一段时间的,还能看见里面漂浮着几瓣玫红的花瓣,一股清淡的玫瑰花香涌起,姜颖拿起来就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很是适时地给她解渴了,这玫瑰花茶素淡却不单调,还有回甘,姜颖不由得多喝了两口。
  等她把一篇美食推荐写好,差不多就到午饭点了,陆陆续续有人来店里吃饭,从后厨里涌出来的浓郁肉香勾得她舍不得踏出店门,犹犹豫豫可不是吃货的性格,姜颖当下就决定,午饭也在这儿解决了!
  姜颖吃过一顿豉油鸡和香芋芡实煲后,更满足了,她当下就做了一个决定:给“幸福多吃点”开一个系列专题!
  接下来每周姜颖都会过来吃东西,宋英丽都已经和她熟识了,也知道了她想要撰写自家小店的美食的计划,并且对她表示了感谢——这对她来说既是肯定又是鼓励。
  这么一个月下来,姜颖又快乐又痛苦地发现,自己吃胖了!不过令她欣慰的是,关于幸福多吃点的系列美食介绍的四篇文章都收获了十万以上的点击量,很多周围城市来这儿走亲访友旅游的网友因为她的推荐,都特地花时间来了这儿一趟。
  有人半信半疑,因为相关内容太多了,他们怀疑是姜颖收了广告费赞助,在给别人做推广呢。
  ——博主已经开始接推广了吗?连着发了四篇了哎,真有那么好吃吗?我不行。
  ——对啊,看起来就是普普通通的家常菜,那些甜食好看,可能也只是博主拍得好看吧。而且,我是不相信的,区区二十八块钱能吃上你说得这么美味的抹茶大福么?我之前可是去省城的抹茶专供店里吃过的……
  ——挠头,我想说的是,大家都没发现,他们家店里的水果捞,有很多不是当季的时令水果么?这都十月了,还有鲜甜多汁的西瓜吗??
  相似的评论越来越多,姜颖一开始还很生气,甚至发现了极有可能是对家的几个美食博的粉丝故意来带节奏了,但幸运的是,那些看完博客内容后去了“幸福多吃点”的网友回来了,兴奋地在下面评论,看见有人故意扭曲小店的,还会狠狠反击回去,大伙儿只不过去了小吃店一次,就已经是忠实的小粉丝了。
  ——不好吃我直播吃榴莲!他们家的东西虽然日常,但不是有一句话这么说吗:能把西红柿炒蛋做好吃的,才是真的大厨。
  ——推荐各位有机会一定要去尝尝,不管啥口味,去那里总可以找到自己喜欢吃的。
  ——是妈妈的味道!
  ——真诚推荐,我就是住在那附近的,他们家开店后我就一直会在那里买早餐、吃夜(晚)宵(饭),说起来,之前因为经常吃外卖而搞得满脸痘痘闭口的油腻脸蛋,还有时常闹脾气的肠胃,都已经慢慢变好了……不是我吹,他们家的食材调料都是很好的。
  人们都是群聚在一起生活的,网友们分享完,也会和身边的亲人朋友们提起,一时之间,“幸福多吃点”的名声传播得更远,已经被列为“本市强推十大必吃小店”之一了。除了食材用料最新鲜、顶好的卖点,没有固定菜单随缘上新也是小店的特色。
  这边宋英丽的小吃店开得红红火火,另一边裴裕和程泽贤的高三生活却是紧凑平淡得毫无起伏。忙起来的时候日子溜得最快。
  宋英丽怕影响孩子高考,没有和裴裕商量,而是自己考察、调研,最后打算再租一家店面,把小吃店做大。她的想法是,把小吃店和烘焙糕点分开,以后再在附近开一家店专门售卖糕点、面包、甜食、饮品等等。来店里的客人越来越多,店面太小了不利于生意经营,大伙儿也无需排队等太久。
  她一直在等着附近的店铺空出来,到了十一月底,终于有家奶茶店做不下去搬走了,宋英丽当即就把店铺给租了下来,离“幸福多吃点”现在的店面也就二十五六米,距离很近。
  一边忙着店里的现在的生意,一边负责新店的装修,宋英丽这段时间几乎忙得没机会坐下歇息,奶奶知道自己帮不了多少,她则是主动担起了给家里两个大男孩炖汤补补——高三学习太累了,要多吃点好的。
  *
  裴裕几乎是最后才知道,家里开了新店。这时候已经快过年了,大学那边的学生放了假,宋女士年二十五就停工放假了,周边的邻居和依旧得上班的白领们都觉得非常可惜,只恨不得“幸福多吃点”和“幸福烘焙屋”能一直开到大年三十!
  “妈,恭喜你又开了新店!”裴裕在饭桌上惊喜说,他之前早出晚归学习,宋女士也是早出晚归工作,两人的时间几乎都错开了,难怪这段时间奶奶都回家给他们做饭了,原来是新开了店,宋女士又请了好几个员工。
  宋英丽抱歉地说:“之前看你学习忙,没拿这些事儿去扰你,不过现在过年了,阿裕可以稍稍歇一会了。”
  裴琨点点头:“大哥和妈妈都好忙,过年了你们都得好好休息一阵啊。”
  已经上初一的裴琨开始抽条长高,原本有些婴儿肥的脸也开始变得有棱有角,可以看得出是个小帅哥了。他这段时间把大哥和妈妈的辛苦忙碌都看在眼里,心疼地只能默默多做些家务,晾晒衣服、拖地、洗碗给他们俩分担压力。
  “好。”裴裕和宋女士都看向裴琨笑着应答下来。
  这个春节裴裕家和程泽贤家还是一起过的,五个人围着圆桌吃了顿热热闹闹的年夜饭,宋女士还开玩笑说:“咱两家中间这扇墙都可以给打通了。”
  因为是高三,裴裕他们初十就返校补课了。
  之前不知道家里宋女士新开了烘焙屋,裴裕现在知道了,便增加了折叠空间里生产的烘焙糕点产量,早晨面包车从仓库里运送的面包、吐司等等就更多了——反正只要在宋英丽的店里,再多的东西都可以卖出去。
  良英中学一开学,班主任们就在各自的班里说了去医院体检的事儿,这次体检很重要,是关系到高考报名和志愿填报的。体检当天,全部人都得空腹,学校已经租好了大巴车,会统一送学生去市里的医院。
  “等会儿抽血你跟在我后面。”大巴车上,程泽贤坐在裴裕身边说。
  “哎,好。”裴裕顿了顿,看看程泽贤,“我现在……应该不会低血糖了。”高中刚入学那会有过一次体检,抽血后裴裕就双目眩晕,眼前都是白茫茫一片,也不知道是晕血还是低血糖。幸好当时程泽贤在旁边,看他走得摇摇晃晃就赶紧扶着他了。
  “嗯,没事,我等会一直在的。”程泽贤带了书包过来,里面有糖,有面包,等会儿体检完给裴裕吃的。
  裴裕听着笑了,等会儿要是抽完血真的头晕眼花看不清,身边还有橙子呢,他也不怕。


第八十七章 
  市里有好几家医院; 各个学校的学生到医院体检的时间是错开的; 一个医院能同时容纳的学生也是有限的; 所以良英中学的学生是分了三批去的,毕竟两个小时的时间对每个高三生来说都是无比宝贵的; 可以刷一套理综试卷; 可以整理两科试卷错题; 还可以背下两单元的历史了。
  一下大巴车,程泽贤就带着裴裕一起走,两人一起到指定的楼层排队抽血,程泽贤走在裴裕面前,两人手里都拿着一本小小的单词本在低头默记。星云的确好用; 但是在人多的时候什么也不拿,光看脑海里的知识点; 在外人看来; 就好像中了邪一样诡异。
  所以两人在外面人多的场合都是非常注意的,能不在脑内浏览星云提供的资料就不这么做。背了六页单词,快轮到程泽贤抽血时; 他先收起了单词本,准备着抽血。
  “橙子; 书包、衣服给我吧。”裴裕说着伸了手,帮他背起书包; 接过程泽贤刚脱下的校服外套,看着程泽贤撸起袖子,等前面的同学一手压着棉签走了; 就轮到他抽血了。
  裴裕站在后边,看着橙子伸手递过去,好让护士姐姐找了血管,护士用带酒精的棉签给他擦拭消毒后,用胶管在他手臂靠近肩膀的上端紧紧地扎了一圈,绑起来打结,“啪”地拍了几下才把抽血针扎进肿凸起来的青色血管里。
  看着鲜红浓稠的血液从程泽贤的手臂上抽出流入小试管里,裴裕感觉自己心脏都跳得更快了,抽血很快就完成了,程泽贤和护士道了谢,压着棉签,和更后面的简超要回了书包。
  “没事的,我就在旁边等着你。”程泽贤单肩背着包,丢掉了止血棉签,轻轻拍了拍裴裕的肩膀,像是安抚。
  “嗯。”
  跟在他们俩后面的简超、王劲恒对视一眼,简超心想,程泽贤这胆子越来越大了啊,他们这么多人咋就没有自己的慧眼呢,瞧也瞧不出来。
  王劲恒则是想:原来裴裕怕血啊……
  裴裕其实就是有点低血糖,一下子被抽走一管血多少会有点头晕眼花,这两年吃得好了,他身体也好一些了,不会像之前一样反应厉害。抽完血只是稍稍有些眩晕,眼前还是能看见人的。
  旁边的程泽贤当下就伸手扶着他了,后面还有很多人等着抽血,程泽贤扶着裴裕慢慢走到一旁。裴裕见他这么小心谨慎的样子,忍不住笑了:“橙子,我没事,我不晕。”
  “嗯,我牵一会。”程泽贤没松手,还是给他扶着,另一只手从自己书包里拿了保温杯,给裴裕喝口热水。
  “我带了吃的,吃完了继续做别的检查。”
  裴裕喝完水,嘴里就被程泽贤塞了一颗牛奶软糖——这还是他们在折叠空间里加工做出来的,甜滋滋的,奶香浓郁。他也悄悄用力回握了一下程泽贤的手。
  体检完后,学校在接下来几天里就安排他们去电脑机房里,统一操作登录账号,进行高考报名。而三四月份这段时间,各大高校都会陆陆续续进行自主招生。符合要求的学生可以上心仪的大学官网查询资料,准备好他们需要的申请材料包括获奖证书复印件、个人成就、推荐信和自我陈述等。
  申请资料若是审核成功了,那么申请的学生就可以参加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只有很少一部分特别出众的人会直接被高校录取,不用参加高考,剩下的部分人则是会获得20…60分的加分资格,等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再根据综合成绩录取。
  他们现在就得开始根据自己的水平,考虑要去申请哪一所学校的自主招生了。在这之前,学校高三年级组召开了这群孩子们人生生涯里最后一次家长会。
  之前宋女士忙,根本没时间来参加裴裕的家长会,而程泽贤则是直接没和奶奶提这回事。但这是最后一次家长会了,考前的自主招生、志愿填报都需要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商量交流,而且老师们是打算在最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鼓舞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奋斗冲刺。
  裴裕想了想,和宋女士提了一句:“妈妈要是忙,我到时候和班主任说一声。”
  宋英丽当下就说:“我那天小吃店关店,去给你开家长会。”她说着,顿了一下,心里酸涩:“……这好像还是妈第三次给你开家长会呢,再不去,你都得上大学啦。”
  裴裕已经长大了,懂得宋女士的心思,怕妈妈多想,他赶紧笑着说:“嗯嗯,那周六我和妈一起去,我带妈去教室!”
  程泽贤这回也终于和奶奶说了家长会的事儿,奶奶听到要去开家长会,一开始是迷茫,听明白后有些慌张和无措,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
  程泽贤安抚奶奶说:“奶奶,我和阿裕会带着您一起去,到时候宋姨也去,我和阿裕是同桌,坐一块儿,开家长会的时候,奶奶和宋姨也坐一块的。”
  奶奶这才松口气:“哎,好,好。”她这可是第一次去给橙子开家长会,之前的程泽贤成绩好,每每开家长会他家没人去,班主任知道他们家情况,只是叹叹气,也没说什么。
  小学、中学时有家访,老师们会抽时间去学生家里访问,与家长交流;有时候还会请家长到学校“谈谈”;家长会就像是表扬大会和批评大会,多少都有些极端。
  而高中,特别是高三的家长会是很不一样的。班主任会在班上先讲话,给家长们总结汇报班级里上学期的全班所有人的总体情况,让家长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在接下来紧张又重要的日子里,他们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该如何与他们一起奋斗。
  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班主任还是会在众多家长面前点出来表扬,然后最后还会请班上的学生代表发言。
  到了开家长会那一天,裴裕和程泽贤提早了半个小时就带着宋女士和奶奶到了良英中学,趁着还早,他们俩还带着奶奶和宋女士走了一圈校园。
  “妈,你看,我之前就是在那儿背书的。”裴裕给宋女士指了指教学楼侧面的绿化带。
  “哎,挺好的,外边空气好,别老闷在教室里。”宋英丽赞许,“之前你们俩就是在这儿跑圈吧。”教学楼外就是一大个塑胶操场。
  “对。”程泽贤也和奶奶介绍着自己的学校。
  奶奶她没怎么进过学校,这时候有些茫然,幸好有程泽贤在她身边说着话。
  带着两位家长走了一圈校园,裴裕和程泽贤这才领着她们去了教学楼,这会儿已经不多数家长都已经到教室里了,两侧的楼梯专栏上贴了前几次月考和十校联考的成绩,裴裕在带着妈妈她们上楼时,还听到有不少家长在好奇地问自家孩子:
  “程……程泽贤是哪个啊?这一看就是去首都大学的,几乎次次月考都拿第一啊!”
  “哎,我晓得他,我闺女说过,他之前还拿了数学竞赛的全国一等奖呢!”
  裴裕把目光移向自己身边的橙子,偷偷笑了笑。
  “妈!他人刚从我们身边经过呢……旁边那个稍稍矮个儿一点的,是另外一个超级厉害的人,喏,就是这个,第四的。”
  ……
  因为教室不大,只能给家长们坐下,所有的学生都只能站在门外走廊,在外边听讲台上的老师们讲话。班主任说完大致情况后,果不其然表扬了程泽贤,像他这样一直稳居第一的、还能甩出第二名好几十分的人,不论是谁都是心服口服的,家长们听了也是大为惊叹。
  学生们回到家里也会和自己父母说起学校的事儿,几乎大部分家长都曾经在饭桌上听到过“程泽贤”这三个字,早早就对这素未谋面的孩子好奇不已。
  一般这样的遥不可及的人物,都已经有自己独特的学习经验,基本上是不适合任何人的。简而言之,程泽贤的学习经验对大部分人来说是没什么用的。因为他也是和大家一样学习,有些同学家里条件优渥的,还上了不少补习班,但始终难以望其项背。
  裴裕听见里面班主任念到程泽贤的名字,忍不住转头对身边的人笑了一下,低声说:“橙子好棒。”
  刚刚班主任说了再多,程泽贤其实内心是没有什么波动的,只不过裴裕对着他一笑,他就变得有些小骄傲和开心了,这时候就忽然变得不好意思,只能“嗯”了一下回应他。
  班主任还说到了自主招生的事儿,裴裕看向程泽贤:“你呢,橙子。你想去省城还是首都呀?”
  裴裕自己问完,觉得不对,又补充一句:“你说你的,我跟着你。”按照程泽贤现在的水平,只要高考保持发挥,也是稳上首都大学的,他可以选全国各地的重本高校,反倒是自己,要是一时发挥不佳,就得掉档落入第二志愿。
  他和程泽贤相识这么久,猜到橙子极有可能会回答说:“你想去哪儿,我也去哪儿。”
  程泽贤听完,顿了一下,看着裴裕的双眼说:“那,我们一起去首都。”裴裕生物竞赛拿了奖,只要自主招生能够争取到加分,其实还是有相当大概率能上首都大学的。
  程泽贤比谁都清楚,得上好大学、念好书。
  “好!”裴裕压低声音,认真地应下,垂下的手凑过去,轻轻用尾指勾了下程泽贤的,算是一起约定好了。


第八十八章 
  家长会结束后; 他们马上就开始着手准备自主招生的申报材料了。裴裕和程泽贤两人约定了一起去申请首都大学的自主招生,他们俩回家后都和宋女士、奶奶两人交流了。
  宋英丽开了家长会后也知道自主招生的事儿; 对于两人想要去首都念大学的决定都不惊讶; 她原本还担心,裴裕会因为舍不得自己和裴琨,不愿意出省离家千万里去念书,程泽贤多半是会跟着裴裕报同样的大学。
  “好; 都按照阿裕你自个儿的意愿; 你们都长大了,可以自己决定选择怎么样的道路了。”宋英丽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向来是主张由他们自己独立的; 不会过多干涉; 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裴裕和程泽贤通过星云登录了首都大学的官网查询了相关信息后,便开始按照要求写好了自我陈述,裴裕不大擅长自己夸自己; 写的内容大多是用上了非常中立客观的词语,程泽贤写的内容精准扼要,他本身的学业成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