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80之大时代-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它就是发生了。听说,这是那位的意思,他拍板华清奖设立仪式上,那位出资人的话一个字都不能剪,属于国家的竞赛需要所有华国群众的参与,他们必须了解,必须明白!那是那位的原话。
“现在,我宣布第一届华清奖的获得者。”
“华清奖物理学化学奖的获得者,朱成志教授。朱成志教授利用化学手段获得的新材料,使我国成功打破发达国家合成钢材料的垄断,为我国工业发展节省了大量资本,且合成材料外销获得大量外汇。恭喜朱成志教授。”
“老朱,恭喜啊,两百万呢!”有人笑着对以为鬓发斑白的老人说道。
“华清奖生物医学获得者,孟家荫教授。孟教授是我国生物医学领域的权威级人物,他一生奉献于华国生物科研领域,与老一辈生物学者一起建立起了华国的生物学体系,为后来生物医学学者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孟教授之于华清奖,当之无愧。”
关于生物医学奖项的得主,小组委员们是经过了一番争执的。众所皆知,诺贝尔奖的得主不能是过世的人,很多国际包括国内奖项都默认延续了这个规则,在评选之初,所有人都没有将孟老考虑进去。
但是比起有国家扶持的物理学和化学,生物医学在国内科研界的存在感太薄弱了,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成果。哪怕李铮心里明白,七十年代屠女士青蒿素的真正价值,但他不是评委,也无权干涉评选过程,八十年代的科研界根本没有认识到这项研究的价值。
于是有人提出了孟家荫。毕竟这个奖项叫华清奖世界上又有哪个奖项是能拍着胸脯说绝对公平的,于是众人商议,学者逝世12个月内的研究成果,可以列入奖项评选范围。
正如李铮所说,孟家荫之于华清奖,当之无愧。
不同于宣布物理学奖时的喧闹,李铮说出孟家荫三个字的时候,会场里安静了一瞬间,前排的学者们都不由面露哀色,对于这位华国生物学的奠基人,众人总是保持着一份尊敬。
“华清奖文学家的获得者,袁正英。”
袁正英三个字一出口,会场里的作家文人们一下子就喧闹开了。
“袁正英?袁正英是谁?他有什么作品?”
“不知道啊,老杨,你听说过没?”
“袁正英?不会是那个袁正英吧?写新闻的。”
“新闻?写新闻的怎么能获得文学家?这不是开玩笑嘛!”
“就是!新闻和文学艺术,差别不是一点点,那些评选人是怎么选的!”
会场里一下子沸反盈天,幸好副总理在开始宣布奖项的时候,就因为有事退场了,否则这场面可就难看了。
主席台上中科院的负责人事不关己,反正什么新闻什么文学艺术,他根本一窍不通,当个微笑的泥塑就好,他现在只思考一回事。
物理奖呢?化学生物都颁发了,怎么把物理奖放在了最后?文学家凭什么排到物理前面,等这次会结束,他一定要好好跟组委会反应一下。
教育部门负责人的面上就不是很好看了,在他们看来,这华清奖是华清大学出面设立的奖项,这和他们教育部门直接设立奖项也差不离了,这种郑重的场合上,这些人闹什么!有什么事情不能设立仪式结束了好好说嘛。
与教育部门负责人相反,宣传部门领导与在场的新闻工作者的面上就比较复杂了。袁正英,他们当然知道这个名字,华国第一根笔杆子。
他一生都在用笔战斗,用他的笔杆子揭露了不少社会不公现象,还有改革开放局势并不明朗的时候,袁正英也不断用个人影响力呼吁,是那时新闻工作者中少有敢正确表达自己意思的人。他一直坚信,开民智是新闻工作者永恒的使命。
新闻在大学里属于文科类,这谁都不会产生异议。但是在社会实际中,文学界和新闻界就好似两条不会相交的平行线,谁都不带谁玩的。
华国自古崇尚文学,国人敬佩的李白、杜甫都是文人中的代表。各类文学奖的数目甚至和科研界所有奖项加起来都差不多。
但是从没没有一个文学家颁发给过新闻工作者。似乎所有文学家都默认了将新闻作者排除在体系外。新闻工作者想获奖?行啊,你自己去办个新闻奖项呗,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
而今天,第一届华清奖文学奖居然颁给了袁正英?一个新闻工作者?这使得全体文人不由哗然。
“这不公平!”
“这叫什么文学奖。”
台下这种声音此起彼伏。
李铮并没有跟他们争论的意思,只是继续道:“现在请各位获奖者上台,由华清大学校长赵德培先生,和国家教育部部长梁超华先生为诸位颁奖。”
这就颁奖了?
中科院的负责人和前排科研界的学者们不淡定了。
“等,等一下!”
“物理学奖呢?物理学奖还没颁呢!”
第169章
“少什么都不能少物理啊; 这事情做得可不地道。”
“老孙,你这是什么话; 少什么不能少物理?哦,你的物理及比别的学科高贵了?”
“老陆; 现在的重点不是这个!”
“就是这个!你给我说清楚。”
八十年代的会议气氛比后世要随意得多; 西方社会中那种会开到一半就吵架的事在现在的华国也普遍存在。
眼见着场内的情形越来越不可控; 李铮干咳一声。
人民大会堂的话筒和音响都是外国进口的; 音响效果十分不错,李铮的咳嗽声传入众人的耳朵,现场众人下意识地向主席台看去。
“关于本次物理奖,物理评选小组表示已经向获奖者发出领奖邀请。物理奖的获奖得主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老前辈一生奉献于科研事业,大公无私。在获知自己获奖的时候; 第一时间向评选小组表示; 为激励鼓舞年轻人为科学事业奋斗,他自愿放弃这个奖项。”
“小组经过激烈讨论决议,本次华清奖物理奖项保留,同时奖项的两百万人民币捐献给科研基金会; 用于年轻学者的科研项目经费申请。”
李铮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也是吃了一惊,同时感慨这个时代科学工作者的无私精神; 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看到了太多闪光的东西。
陈教授……
李铮的话引起台下的一阵议论声。
“你们猜是谁?了不起啊。”
“是啊,要是换做我; 两百万的科研经费,我是不可能不动心的。”
“老陈,你脸色怎么有点不对啊。”
陈老扯了扯嘴角,努力让自己露出一个笑容,“年纪大了,坐久了,后腰就不舒服。”
“这毛病我也有,回家让老婆子揉一揉。哎,你在物理学里也算是一号人物了,你说那位这么大方,我倒是要好好认识一下。”
陈教授干笑两声,“是大方,大公无私,大公无私。”他放在裤兜里的衣角紧紧攥着自己大腿根部的软肉,哎呦,真疼啊,不知道是心疼还是被掐得疼。
获奖者在引导员的引导下登上主席台领奖。孟老已然仙逝,直系亲属也全部不在人世,代他领奖的事陈安帮和孟老的一个外甥女。
两人面上的悲伤难以掩饰,孟老的外甥女是燕大的一位历史学讲师,她在会上表示,她代表孟老将这两百万奖励金全部捐赠给基金会,只要求申请到这笔基金的项目组在他们的实验成果出来后,能记得孟家荫这个名字。
袁正英接过文学家奖杯的时候感慨良多,他获得文学奖不仅代表着他个人的荣誉,更意味着新闻被承认是文学的一种,这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意义重大。
“华清奖的理念是务实!谁能为社会进步做贡献,谁的项目能转化成生产力,谁就是该得奖的人!”李铮的话掷地有声。
他知道这样好似功利的奖项理念必然会引来诸多争议,这是他与赵德培思考许久的结果,现在的华国需要的不是光风霁月,遗世独立,现在的华国需要的是实际,是生产力。
李铮的话落,主席台上中科院负责人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同时陷入了深思,一个奖项的设立仪式,带给他们太多的惊喜,这个李铮李教授,这个华清奖了不得啊。
华清奖是在副总理及他们的大力支持下设立的,华清奖的出资人在公众场合发表的言论,会被认为是华京当下的态度,这对督促地方务实,脚踏实地有极大的好处。
当天新闻联播播出后,不同阶层的人反应不一,普通老百姓看到新闻,发现原来搞科研拿个奖都能有那么多钱,一时间民间向学风气盎然,当年高考报名人数再创新高,而物理化学等科研类专业报名人数也激增,华国的科研氛围一时无两。
至于华国的地方官员从中看到了中央务实的态度,在调整施政方针的时候不由也多考虑了两分。
能代表华京发出声音的那位,更是在公开场合夸赞李铮的“生产力”理论,甚至早两年说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后世所有华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论断!
引发这么大连锁反应的李铮却是毫无所觉,因为他在华清奖成立仪式后的第三天就飞纽约去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第一次专家碰头会。
沃森、吉尔伯特、伯格这三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影响力极大,美国已经明确表示有意向开展人类基因组研究,意大利、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以色列、瑞典、芬兰、挪威、澳大利亚等等国家都或多或少表达了对此次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关心。
一时间,几乎世界上最顶级的生物科学家都聚集到了冷泉港,纽约长岛的警备力量紧急扩大了三倍,纽约时报称“近日,在冷泉港聚集了世界级珍贵的人类财富,美国武装力量要肩负起责任来,就算白宫被炸了,冷泉港也不能有事!”
这一说法,获得了世界媒体的一阵附和。
就在纽约政府武装力量不断充实的情况下,第一次专家碰头会在冷泉港实验室的一个报告厅召开。
报告厅不大,约莫能容纳五十个人左右,一眼望去大概还有一排也就是十个位置空着,换句话说,到场的科学家四十人左右,他们都是生物学科里金字塔最顶端的人物。
后人将这次碰头会称为,人类真正认识自己的起点。
会议吉尔伯特和伯格主持,在阐述了一番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后,伯格开口道:“我相信在场诸位都明白人类基因组计划对我们及整个人类的意义。你们明白,但不确定是吗?”
伯格的脸上露出了一个微妙的笑容。
在场的生物学家们面面相觑,是的,基因承载着人体的秘密,这是科学界公认的事实。破解人类基因,这是很多生物学家的梦想,因为这是已知的最捷径人类奥秘的路径。
但是这条路径的尽头究竟是什么?会是他们想要的吗?他们谁都说不好。
或许基因组计划研究出来发现,基因下面还有其他什么因,但那又如何,科学不就是这样的吗?在不断发现的路上,他们对此毫无负担。
科学家啊,是世界上最任性的一群人。他们会信誓旦旦地告诉你这条路后有你想要的东西,然后各国政府会卯足了劲帮他们准备装备、甚至帮他们组装汽车,让他们踏上征途。
然后到了终点,发现什么都没有。科学家们只会耸耸肩,将其归咎于科学的奥秘,各国政府能怎么办,当然只有继续支持啊,因为科学是生产力,而生产力是人类进步的源泉。科学家则是能创造生产力的那群人。
“伯格,你想说什么?人类基因组计划势在必行。”说话的是一位意大利生物学家,他是意大利生物科学的领军人,意大利国宝级人物,他已经打定主意了,他必须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如果意大利不肯开展,他就以个人名义参加,他想他的国家应该不会希望他做出这个决定。
“当然,当然,昂。我想说的是,我们中有人或许已经揭开了这个计划神秘面纱的一角。让我们能更具象化人类基因组计划后的财富。”伯格说到这里显得有几分激动。
他在第一次看到这份实验记录的时候几乎激动地跳了起来,通过这份记录,他甚至觉得自己已经看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完全实现后的场景。
疾病被克服,人类的潜能被有效利用,寿命延长,容貌身高所有的基因都能被找到适合的方法优化,这将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甚至,甚至,他敢想,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那逝去的文明,那里犹如神明一般的存在,是不是人类基因被无限后的结果。这种想法令他着迷,科学啊,这就是他追求的东西。
吉尔伯特干咳了一声,打断了伯格纷飞的思绪。
“好吧好吧,我们进入正题,我获得了这份实验记录主人的授权,让这份具有先知性的实验思路展示在我们面前。”
所有生物科学家们都屏住了呼吸,他们了解伯格,那不是个信口开河的人,这幻灯片上必定有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冷泉港的工作人员们关上了电灯。
一份署名是方方正正字体的封面出现在屏幕之上。
“这是什么字?不是字母。”
“好像是亚洲那边的。”说着,有人看向了场内唯一的日方科学家。
日方科学家眉头紧皱,沉默了许久才用英文吐出一个词,
,中国。这份实验记录的主人是中国人!
第170章
一份来自华国人的实验记录?
他们并不记得华国对人类基因有任何研究; 杜伯克在宣言中表示,全世界应该联合起来; 人类应该用征服宇宙的气魄来进行这一计划,而且这一计划应该成为国际性的项目。
饶是如此; 这些人的国际概念里也没有包括华国。
他们倒不是故意的; 科学家们不关心政治只关心实力; 而他们并不认为华国学者有能力在此次计划中给予他们帮助。
不然就算各国政府不乐意; 这些世界级的瑰宝们也绝对不允许政治妨碍了他们的科学事业。
报告厅里发出了窃窃私语声,伯格抬起了手示意众人安静。
他身子微微前倾,让自己的声音更好被话筒接收,“李; 我的朋友,有兴趣亲自为我们讲解你实验遇到的小问题吗?”
李铮坐在报告厅靠后的位置; 外国人虽然没有论资排辈的传统; 但是实力为尊这个准则在世界哪个地方都适用。
报告厅的排位就几乎是各位学者们在国际上的地位来的,偶尔因为某某与某某关系好,或者有合作关系将其排在一起,而李铮作为近几年新兴崛起的后辈; 座位自然不会靠前。只因着前年联合国年度最具影响力生物人及多曼事件; 勉强没有排在最后。
冷泉港的报告厅十分现代化,比如它每个座位上都配备着一个小型的麦克风。若李铮真是一个十八岁少年; 或许会抵抗不了在这些生物学界金字塔顶端大佬面前表现机会的诱惑,但是他身体里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灵魂,他知道自己和伯格的巨大差距; 有些话还是从伯格口中说出来,更具有说服力。
“伯格先生,您比我更清楚各国基因研究的现状,这项说明工作没有人比您更适合了。”李铮笑着说道。
流利的英文带着东方人说话时独有的温润感,让人不由心生好感。
“李……铮,他不是香江人吗?”
“听说是华国籍,只是一直住在香江,去年才回到华国任教。”
“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年轻人。”
至此,李铮真正被接纳成为了当前生物学界金字塔顶端的一员。
伯格轻笑出声来,他也不再推辞,肃了肃表情,开始讲解李铮这一项未完成的实验。
全世界最优秀的生物学家们聚集在一起,聆听一个完成度不到百分之四十的实验,对于这些科学家们来说,这是一个十分独特的体验。
然而他们脸上没有一丝轻松的表情,因为随着幻灯片一页页翻过去,他们很快意识到了这项实验背后隐藏的重大意义。
这项实验具象化了基因在人类对抗疾病中的作用。
就好像一个战略性的游戏,他们站在游戏中的三岔路口,争执推算了好久好不容易确定了要走那条路,但他们心中并不确定这条路后面是什么。
而现在,一份半成品的游戏攻略出现在了他们面前,是的,它只是个半成品,但对于这些科学家们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他们通过这份未完成的实验项目,看到了基因计划的未来。
“哦,靶向打击,抑制突变的基因,从而消灭癌细胞!这是一个绝对大胆的想法,但我不得不承认,它在理论上是切实可行的。以这项实验的对象非小细胞肺癌为例,只要找出突变的基因,确定靶点,就可以完成这项实验!”
“这是对抗肿瘤的新方向!哦,我太激动了!”说话的是美国抗肿瘤方面的权威生物学家,他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重视认识人类基因组在对抗癌症方面的重大作用,且提出过通过抑制突变基因来杀死癌细胞。
但是他还仅仅停留在畅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