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80之大时代-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意识到自己这样的行为有些不礼貌,他干咳两声,“孟教授,这是?”
“这是我的女儿乐乐的耳朵,有人为了威胁我丈夫,把我女儿的耳朵割下来送到家里。后来乐乐虽然被救出来了,却永远缺了一个耳朵。”孟海军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那么颤抖。
“乐乐她很优秀,从小就是班里的尖子生,她很开朗很活泼,但是自从那件事后,她……她不肯说话,不肯出房门一步,还时不时伤害自己,她的手臂上,大腿上都是自残的刀痕,我这个做妈妈的,心里真的很难受。”
王家荫的神情也变得悲伤起来,“都是我不好……都是我不好。”完全没有了刚才等价交换的那种商人模样。
朱教授叹了口气,“小王啊,这也不能怪你,你明知道他们的资料弄虚作假,想要骗取国有资产,你这是舍了小家为大家了。”
李铮闻言沉默了一会,很明显了,孟海军和王家荫希望通过李铮实验室的器官再生技术,重塑他们女儿的耳朵,随后通过手术移植回其耳部。
这倒不是没有可操作性。
但是器官再生技术还在初始发展阶段,根本没有临床资格,若是出了事,不但李铮可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世人对器官再生技术也会产生怀疑。
这种初生的技术最是脆弱,外界一点点的压力就能使其夭折在实验室里。
他真的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李铮抿住了嘴巴,左手不同转动着右手腕上的手表,陈安帮知道,这是李铮思考是的习惯。
陈安帮虽然被王教授硬拖了过来,但是却始终没有开口说一句话,他知道李铮的顾虑,虽然那孩子很可怜,但是体外再生器官技术是未来医疗行业的方向与标杆,一个孩子和医疗的未来,孰轻孰重,陈安帮自己也说不好。
“求求您了。我愿意签订临床协议书,保密协议书,乐乐的事接受器官再生的事,除了在场众人,不会有其他人知道。我们也保证不管出了什么事,绝对不会追究李铮实验室和您本人的责任。”
第163章
“李铮; 你答应了?”刘思朝嘴抿得紧紧的,满脸的不赞同。
“我只是答应考虑一下。”李铮右手拿着那个玻璃器皿; 这是他让朱教授留在这儿的,“用液氮把里面的耳朵冷冻起来; 注意转移过程中不要让耳朵接触空气。”
“孙斌、孟杰; 你们俩测试一下耳朵里的细胞活性; 以及组织液成分; 尽快给我结果。”
李铮一边说着,一边将东西递给两人,“转移完成后,用试管取10毫升液体过来。”
刘思朝丈二摸不着头脑; 不是说器官再生技术临床的事嘛,怎么一下子又扑到实验上面了。
出于研究人员特有的敏锐性; 刘思朝眼睛眯了眯; 将注意力集中在孟杰手上的玻璃器皿上。
约莫二十分钟,耳朵细胞活性检测结果和组织液成分化验结果都出来了,李铮一行行数据看下去,嘴角的笑容越来越大; “老刘; 你说福尔马林的效果有这么好吗?”
刘思朝接过李铮递过来的化验单,翻了两页; 似乎想到了什么,面上露出一丝狂喜的神色,“低温防腐配方?!”
李铮轻吁一口气; “差远了,不过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他用力地拍拍手,将众人的注意力集中过来,“分析液体成分,我有预感,这次一定能成功。”
刘思朝耸耸肩膀,这话李铮在这次实验中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了,不过也正是因此,刘思朝觉得自己和李铮的距离仿佛拉近了不少,毕竟一个完美的天才和一个也会犯错误的天才,后者比前者更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
“拿别人的手短,你打算怎么报答人家?”刘思朝还是担心李铮一个冲动就答应王家荫他们,毕竟李铮又不是没有前科。
“放心,我有分寸。”全球有近五六十亿人口,短手短脚的以万数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很可怜,如果每个人都破例,那要规则何用。
不过既然求到了他头上,而且正如刘思朝说的,拿人家的手短,李铮倒不会漠视不管。
朱教授慈母心肠,将女儿的耳朵保存地很好,耳软骨几乎没有变形,只要剔除腐肉,用新材料代替皮肤,构造出一只人耳并不是困难的事。
这种新材料虽然还没有在市面上出现,但他却恰恰知道哪里能找到。
只不过这种仿真耳朵移植上去需要三年更换一次,或许几个三年后,器官再生技术就已经成熟了。
朱教授在听到李铮的答复后,沉默了许久,“谢谢您了,李教授。”
“仿真耳朵不用担心细胞排异,安全性反而要高了不少。耳朵的重建大概需要三个月,三个月后,带你女儿来做手术吧。”李铮说道。
*
1986年对李铮来说,是极富有意义性的一年,他的研究成果遍地开花,李铮这个名字开始和那些老牌的生物学家一起,出现在国际生物期刊的各个角落里。
在多国政府的联合推动下,多克病毒疫苗在86年年初正式上市,李铮出席了药物上市发布会,并和多曼总统一起定下了这款药物的名字“赛弗”,英文意思为“拯救者”。
在会上,李铮实验室宣布与开普敦大学生物系组成多克病毒联合研究室,专注研究多克病毒潜伏期的治疗方式。
“我们相信,总有一天,多克病毒会完全退出人类疾病的历史,人类终将战胜疾病!”李铮和开普敦大学诺克费教授一同站在台上的照片被媒体拍下来,被称二十世纪人类对疾病的宣战。
同时期,体外再生器官技术国际研究中心宣布“第一只人鼻鼠的生存时间由一个星期,延长至六个月,这意味着克服器官移植排异取得了重大进步。”
“现在研究中心正积极攻克由人软骨替代牛软骨的命题,且有了一定的眉目,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体体外器官再生将在我们眼前变为现实。”马文敏意气风发地说道。
还有各种会议、活动的邀请函纷至沓来,几乎塞满了第九实验室的信箱。
戴维还给李铮带来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消息,他入选了诺贝尔奖的候选名单,没错,他上辈子求而不得的诺奖,这辈子居然好似伸手就能碰触到。
“当然,只是候选名单而已,因为你的年龄,那群老古板不可能把这个奖项颁给你。哪怕你确实为非洲局部和平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戴维在电话那头说道。
唔,对,他入选的是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名单,而非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多谢了,还特地通知我这个消息。”
“候选名单从来都是保密的,不过五月份以后那些博彩公司会陆续透消息出来,我想这个消息对你在华国会有帮助。”
是啊,诺奖的候选人,哪怕没得奖,在华国都是了不得的事。
不过,李铮现在还真是没有心思去关注这些。
因为他刚刚拿到了新一期的科学。
刘思朝等人奇怪地看了一眼,已经定定站在原地很久的李铮。
“李教授他怎么了?”卢学科小心翼翼地问道。
刘思朝瞥了他一眼,你问我我问谁啊。
“咳咳,李铮啊,按照你的要求,以1号成分为主的128种低温防腐配方已经出来了,我们抽测了一种,其对心脏冷冻后减缓消耗确实有效,但还不能做到无限时储存。这128种只是可能性最大的,这是个大工程,凭我们实验室几个人恐怕需要不少时间。”
李铮摩挲着《科学》的扉页,“那就外包出去。签正规的外包合同,可以给二作的位置。”实验外包,是近年才兴起的一种方式,将大型实验里需要重复测试的机械部分外包给其他实验室,以解放劳动力加快推进实验进程。
这是一种双赢的方式,毕竟不是所有实验室都能产生有效益的实验成果。这种外包形式的产生,不仅给了小实验室参与大项目的机会,还给了他们维持生存的可能。对大实验室来讲,一点佣金,就能解放劳动力,大大缩短研究周期,那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不仅是科研界,后世的软件公司也经常采用这种局部程序外包的形式,很多伟大的软件编程公司在起步之初,就是靠这种外包合同维持生存的。
而当初的芝加哥大学就是利用国内对这种外包形式不熟悉的漏洞,用外包合同代替了和华清的合作合同,也因此使得孟老先生带着遗憾离开。
“好嘞!”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刘思朝迅速撤退,同时对着第九实验室众人比了个胜利的手势。
这种一成不变的重复对比实验,可憋死刘思朝这颗躁动的心了。
李铮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快速跳动的心脏平稳下来。
《科学》1986年3月刊,是它能载入史册的一期,李铮上辈子在《科学》的陈列馆里面看到过这一期的样刊。
那时候《科学》的工作人员这样介绍它。
1986年3月,《科学》上刊登了这么一篇文章,文章主张阐明人类基因组的全部序列,从整体上研究人类基因组序列,破译人类遗传信息,促使人类在整体分子水平上全民认识自我。这篇文章的主人叫做杜伯克。
李铮不是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或者说,从他上辈子学生时代起,就无数次读过这篇被许多生物学生奉为世界人类基因组计划“标书”的这篇短文。
人类的DNA序列是生命的真谛,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与这一序列息息相关。零敲碎打式的研究不足以认识疾病的发生机理。人类应当用征服宇宙的气魄来完成这一计划,而且这一计划应该成为国际性的项目!
李铮一字一句看着,心情不由激荡起来,两辈子的研究生涯,他已经很少会产生这种如毛头小子一般的激动心情了。
好似少年看到自己心爱的少女终于出现的那种既激动又紧张的心理,令他格外新奇。
“再等一等,再等一等,我还差点东西!”李铮喃喃自语着,向实验室门口走去。
他想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应该说后世没有哪一个生物学家不想参与这个它,它在生物学史上的地位实在是太重要了。
只是李铮知道,即使他现在在国际上名声斐然,但凭现在的他还没有资格参与这项计划。
不提资历,就说他这辈子的这些个项目,巴胺沙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体外器官再生、器官储存液还有多克病毒疫苗,这些项目都偏重于药。
国际上都公认李铮是一个天才的制药学家,但没有人说李铮是一个天才的生物学家。而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无一不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学家,或者说致力于人类遗传特征研究的生物学家。
作者有话要说: 上文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普类描写,来自于山西教育出版社出品,张大庆主编的《科学技术与20世纪的医学》。
嗯,文中许多科普知识都是这本书的~本书为“科学发展观”科普读物:)
我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好少年~
第164章
还差一点; 他还差一点让沃森不能拒绝他的东西。
“什么!回香江?!”赵德培猛地站了起来。
“你那个‘器官无限时储存’的项目不是刚进入了第二阶段,怎么现在这个时候去香江?”赵德培就奇了怪了; 前两天还为项目的事泡在实验室,谁叫都不肯出来; 转头就向他请假要去香江了?
“有眉目了; 按部就班就能出成果; 用不上我了。”李铮说道; “我记得,我们签的合同里写明我可以随时回香江。”
“多久?”
“一两个月吧。”李铮皱着眉头算了算,整理准备资料,一两个月是最起码的。
他记得杜伯克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标书”发表后; 美国一马当先成为第一个投标者,同年6月; 诺贝尔奖获得者吉尔伯特和伯格在冷泉港阻止召开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专家会议; 商讨相关事项。
他必须在此之前说服沃森让他参与到“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来,不然等美国能源部与国家医学研究院插手,李铮并没有把握让美方接受一个在华国高等学府任职的生物学家。
“一两个月?!”赵德培猛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一年总共有几个月?12个月!你一请假就要请一两个月?!”
“咳咳; 李铮啊; 我也不是不让你请,这不是特殊时期嘛; 全球高校排名快出来了,今年我们华清很有希望挤进前三百啊,这个关键时刻; 你怎么能出去呢。”
华清奖的筹备已经差不多了,他就等着全球排名出来的时候顺势宣布华清奖的成立,李铮这个捐资人怎么能不在!
李铮哑然,“赵校长,我这两个月在这里也不过就是呆实验室,或许出去还能让华清的排名再往前挤两位。”
赵德培闻言,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真的?”
“真的。”
“那好!你去吧,爱待多久待多久!回来记得把十二节课补齐就行。”
李铮……
*
接到李铮要回香江的消息,最高兴的莫过于梁哲了,于是梁氏总部的办公人员发现今天的梁先生格外好讲话。
“对……对不起,梁先生,这个合同的报价单,我不小心……不小心多加了个零。”这已经是极大的错误了,若是这个错误梁哲没有看出来,就这么签字发出去了,给梁氏将造成极大的损失。
这位职员由部门领导带着来认错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被炒鱿鱼的打算。他现在只希望梁先生能给他自己辞职的机会,而不是直接开除他。否则梁氏开除的职员,他恐怕很难在香江找到工作了。
“报价单上多了个零?”梁哲抬头看了站在自己面前战战兢兢的两人一眼,从一沓高高的文件中抽出那份报价单。
“嗯,我还没看呢,你们能勇于承担,及时纠正错误。很好,看在没造成严重后果的份上,这次就算了,下次注意。”
“算了?”快要哭出来的小职员听到这两个关键词,正在分泌的泪腺一下子就暂停了工作,他不敢置信地低声重复道。
梁哲挑了挑眉,“怎么,你还有其他更好的处理意见?”
“没……没有,没有!”职员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一般。
“那就好。”梁哲看了看手腕上的表,向来不苟言笑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温柔的笑容,“我有事,要锁门了,你们……”他看向办公室中央直挺挺站着的两人。
刚刚梁先生是笑了?
笑了?!
还笑得那么……小职员抖了抖,觉得自己全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没等他鸡皮疙瘩下去,一股子凉意从后背升起。
“你们要留着帮我锁门吗?”梁哲的声音冷得像冰碴子。
“不不不,我们马上……马上就走。”两个梁氏工作人员小跑着出去。他们刚刚肯定是看错了,梁先生怎么可能笑得那么温柔!
梁哲到机场的时候,就看见李铮和周思甜被一圈粉丝团团围住,李铮把周思甜护在身后,周思甜努力在维持粉丝秩序,可惜效果显然不是很好。
梁哲的眉头一下子就皱了起来,他看到李铮被某个男粉丝推了一下。
于是,他大步向人群中走去。
后面的保镖迅速跟上,梁先生看到了李先生一时心急就要自己撸胳膊上了,他们这些做保镖的可不能真的让梁先生去跟这群粉丝接触。
于是六七个黑西装保镖迅速从向前挤去,想要去护住被包围的李铮和周思甜。
远处的梁哲都看到李铮被推的过程,旁边的周思甜自然也看到了,这个荧屏上向来以平易近人形象示人的周女神一下子就炸了。
她猛地将自家弟弟扯到了身后,摘下眼镜,疾言厉色地对那位男粉丝说道:“抱歉,请你马上离开我的视线!”如果不是要维持形象,她说不定直接就上手了。
粉丝们被女神突变的态度吓了一跳,一旁蹲守的狗仔一下子来了精神,举起手里的照相机“咔咔咔”就是一顿抓拍,他们题目都想好了,“人前人后两张脸,女神的真面目”,肯定能提高销量!
不过没等他们高兴太久,几个身材高大的黑衣男人挤进人群,随即两人将李铮、周思甜护在身后,其余几人迅速驱散人群,同时机场的安保人员也迅速跑了过来。
“梁先生!”安保人员首先跑过来跟梁哲问好。
梁哲脸黑得能滴出墨汁来,“眼瞎的吗?看不到秩序混乱的是哪里?”他冷声说道。
安保人员的汗一下子就下来了,他们鞠躬连连道歉后,才快速跑过去和梁哲的保镖一起去驱散粉丝。
李铮看着黑着脸走近的梁哲,嘴角不自觉勾起一个大大的笑容,他伸出手在梁哲的脸颊处扯了扯,似乎想要把他下垂的唇角扯上去。
“我回来了。”
梁哲身周的气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暖,“嗯”
周思甜……
看着每天在财经、政治版块看到的梁先生自觉接过李铮行李箱,跟在他们身后亦步亦趋的模样,周思甜总觉得浑身不对劲,就算是这么久了,她还是不习惯弟弟给她找了个这么样的弟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