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80之大时代-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臻业说到这里,看到孟家荫和陈安邦难看的脸色,激动的心情也慢慢平静下来了,他叹了口气,“生产线的事,我会打听的,但你们别抱太大希望。没有足够的利益,没人愿意冒着风险将东西送过来。
  …………
  梁哲正坐在客厅,旁边是一个三十出头的青年人,他拿着一份报告,正在汇报着什么。
  “梁先生,按照您的指示,梁氏已经停止了一切的土地出售行为,我在梁氏已建成未售出的中等及以下楼盘中选出了100套,以租代售,许是因为数量少又是新房的缘故,很受欢迎。往往七八人争一套房源。”
  梁哲瞥了那份报告一眼,点点头。
  饥饿营销、捂盘销售,如果李铮看到这份报告,一定会认出这些后世商人趁手的把戏。
  “梁先生,还有……”青年人还待再说。
  梁家客厅里的电话响了起来。
  梁哲环顾四周,见没有方管家的身影,眉头一皱,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起了电话。
  两日前,梁哲的心理医生再给他做复查是时候,兴奋地宣布,小梁先生的自闭症倾向正在渐渐消失,他将这归咎于梁哲先生是一个天生的商业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自身所长,一个人的满足感和自我肯定能够治疗人心底的创伤。
  “喂,你们我是李铮。”电话那头传来这样的声音。
  “啪嗒。”
  梁哲大脑还没有思考,手已经将电话筒用力放回到了电话之上……也就是说,他把电话挂断了!
  !!!
  反应过来的梁哲身子一僵,目光紧紧盯着电话筒,一动也不动。
  “梁先生,梁先生?”青年人小心翼翼地叫着梁哲。
  梁哲默默将头转回来,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
  年轻人只觉得一股凉意从脚底板升起,一直窜到头顶。
  就在这时
  “铃铃铃”
  “梁先生!电话又响了!”
  作者有话要说: 梁哲:我挂断了我媳妇的电话!!
  蠢作者:我欺骗了我小天使们的感情!!
  两人对望一眼,怎么办??


第45章 
  “梁先生; 电话……”青年看着梁哲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电话,手伸在半空; 却一直没有去拿话筒的打算。
  “梁先生,需要我帮你挂断吗?”青年忍不住说道。
  梁哲将报告从青年的手中拿过来; 低声道:“你可以走了。”
  “啊?哦!好的梁先生; 那我先回公司了。”青年丈二摸不着头脑; 他才报告了一半; 不过老板既然让他走,他当然不能再留了。
  青年转身向门口走去,转身之前,他还看了一眼还在响着的电话; 青年直觉梁先生的异常和这个两次打来的电话有关。
  “喂。”
  “哦,刚刚来做报告的不小心踩掉了电话线。”
  还未走出客厅的青年一个踉跄; 差点摔倒在老板家光滑的大理石地板上。
  “梁先生; 这还是您第一次接我的电话。”李铮可不相信踩掉电话线之类的鬼话,还不如直接说手滑了可信性高一点。
  “嗯。”梁哲紧紧握着电话筒,手心渗出了汗珠,他的耳后根微微发红; 细看还有些细微的颤抖。
  “咳咳”李铮干咳两声; 哪怕是隔着电话线他都能感受到沉默带来的尴尬。
  “梁先生,您听方管家提过我想借用梁氏旗下轲蒂的医药资质买一条生产线吗?”
  梁哲正想回答; 这时,方管家抱着一盆青翠欲滴的小树从厨房走过来。
  “少爷,今天是跨年。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多可爱的小榕树啊!”
  梁哲被方管家的突然出现吓了一跳; 他本就紧张,手心的汗湿湿的,使得话筒身有点滑,于是手微微一松。
  “啪嗒”
  !!!
  梁哲的眼睁睁地看着话筒非常准确地落在电话机的挂断按钮上。
  这不是真的!梁哲整个人都扑到了电话上,他颤巍巍地拿起电话筒,里面的嘟嘟声成功让他面无表情的脸耷拉了下来。
  他整个人就像只被主人抛弃的小狗,无助地拿着电话筒,浑身散发着沮丧的气息。
  八十年代的电话没有来电显示,方管家看着梁哲那副生无可恋的模样,努努嘴,“是李铮先生?”
  梁哲抬了抬眼皮,目光扫过方管家和他手中抱着的榕树,嘴角又耷拉下了几度。
  他就知道,能引起小梁先生如此巨大的情感波动的,也就只有他那位救命恩人李铮先生了。
  方管家笑呵呵地将榕树塞到梁哲的怀里。
  “没事的,李铮先生是一个很大度的人。他有事的话会再打过来的。你跟他解释一下就好。”
  梁哲微微抬头,“两次了。”
  “什么?”方管家并不懂梁哲的意思。
  “我挂了他两次了。”
  方管家居然从梁哲那张耷拉着的面无表情的脸上看出了绝望的表情。
  “你居然挂了他两次电话!!如果我是李铮先生,我绝对是不理你了!”方管家听懂梁哲话里的意思后,那表情简直是痛心疾首。
  方管家是梁家的老管家了,从梁父那一代就在梁家,他是看着梁哲出生的。只是梁哲两岁的时候,他儿媳难产,手术室里没救回来,留下两个孩子。
  他心疼儿子一个人既要照顾两个孩子,又要和医院打医疗事故的官司,于是向梁家请了长假。
  只是后来,梁氏核心层空难,梁慧英为首的梁氏三姐弟登堂入室,自认为是梁家主人。梁哲还小没有话语权,方管家想回来却被梁慧英冷嘲热讽地骂走
  直到梁哲绑架案后,方管家立刻心疼起了印象中软软糯糯的小团子,收拾包裹就到梁家来了。这次很顺利,没有梁慧英,梁哲见到他的时候面无表情,但是方管家就是从他身上解读出了高兴的意思。
  方管家真是为梁哲操碎了心,小时候多可爱的小团子啊,还会迈着小腿要抱抱,现在居然成了这么一副冷冰冰的面瘫模样,方管家在心疼的同时,立志要让这个孩子重新开朗起来。
  要让小孩子高兴起来怎么办?育儿经验丰富的方管家回答你,找朋友!
  唯一一个能让梁哲有情感变化,且迫切想要接近的人——李铮,就成了他最佳目标。
  梁哲整个人都快冒黑气了。他看了方管家一眼,拨了个号码。
  “去查查亚洲生物制药大会的香江学者入驻哪家酒店和酒店电话。”
  …………
  李铮心里一万匹草泥马奔过,他居然被挂了电话,还被同一个人连续挂了两次!!
  他疯了才会再打过去!
  李铮上辈子出身富裕家庭,从小到大要钱有钱要智商有智商,一路过关斩将从国内学霸到斯坦福A等毕业生,后面更是一路开挂,从冷泉港到国内。从来没有人连续挂过他两次电话!
  连续两次,说不是故意的?鬼才信!
  李铮觉得他大脑肯定是这几天负荷过度了,才产生了错觉,认为那天梁哲的那个举动实在示好。
  连话都不愿意多跟他讲两句的人,会跟他示好?呵呵
  他深吸一口气,给程显峰打了电话。
  “梁氏不用考虑了,还有其他办法可以把生产线运回国内吗?”
  接到电话的程显峰就是一愣,“梁先生不同意?这不可能啊。这计划就是他自己提出来的。”
  电话两头出现一阵诡异的沉默,“梁哲提的?”
  “是啊,那日你打电话来的时候,我正在梁家拟一个合同。梁生亲自动笔写的计划。”
  李铮……
  “其实梁氏是最好的选择。从香江到华国内陆,按正常程序要经过三道检查,港口会对特殊托运物进行抽查,运船对运载的货物也要检查,海关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你自己买,自己运,恐怕前两关就过不去。”
  “和梁氏一样既有港口又有船的,船王包家或者小超人利嘉仁,你认识他们吗?”
  李铮……
  李铮头疼地揉揉太阳穴,他靠在床上,狠狠地砸了一下床。
  他就不信没有梁家,他就不能把生产线运出去!
  这时候,他房间里的电话响了。
  他抬眼看了看挂在墙上的钟,九点半了,这时候能是谁?
  “喂?”
  “是我。”
  “呵呵,梁先生有何贵干。”李铮的口气失去了平日的礼貌。
  “刚刚,我……手滑了。”
  李铮……我TM的再和梁氏合作,我就去吃屎,他有一种爆粗口的冲动。
  “哦。”
  啪嗒,李铮用力挂上了电话。真不好意思,他也手滑了!!
  梁哲的电话没有再打来。李铮失眠了一个晚上,自己刚刚拍着胸脯答应了孟老,梁哲居然来这么一手。那种说出做不到的无力感,和难以帮上尊重的前辈和热爱的祖国的失落感,让李铮的心情值跌到了谷底。
  第二日第三日,亚洲的学者们陆续上去做了报告。这次大会让李铮发现,虽然自己脑袋里有后世的生物学知识、原创药配方,但是比起真正的生物学家们,他还是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有些学术报告的理论,从后世的角度看来,这完全是错误的。但是听这些学者论述他们的思考过程,李铮忽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像在做一道数学题,你已经看了答案,知道题目做错了,但你细细看他的做题过程,却发现很多思考方式,是你根本想不到的,十分有借鉴意义的。
  孟家荫和陈安邦没有再提过生产线的事,这让李铮更加有负罪感了。他让程显峰帮忙去询问相关货运公司,但现在还没有一个满意的答复。
  “哈哈哈,李铮啊,你可是出名了。香江日报、伦敦日报,都刊登了你李铮特种病研究基金会的事。那些西方媒体也狠狠夸了你一番呢!”理查德的报告结束后,历时三天的亚洲生物制药大会正式结束。
  “东方的爱因斯坦,一个富有善心的天才。”
  “每个生命都是上天赐予人类的最好礼物,关注特种病,我们的政。府不如他。”
  李铮年纪小、成就大、又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特种病研究基金会,这么多这么大的噱头,媒体自然不会放过。伦敦的记者本来是跟着理查德,这个诺贝尔奖的提名者来的,但看到李铮的表现后,毫不犹豫地将头版头条换成了他。
  其余西方媒体也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媒体,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踩自己政府一脚,因此他们狠夸李铮这个东方人,将李铮夸得越完美,更显出他们政。府的不作为。
  还有华国。
  自从打开大门拥抱世界以后,华国的媒体界就有意识地在关注各主要国家的媒体动态,当发现李铮这个新闻后,先是惊讶,香江居然有这样的人才。香江和华国大陆同根而生,也有点与有荣焉呢。
  所以兴华社也意思意思报道了几个版面。
  但当兴华社主编得到确切消息,这个年轻人是旅港的地地道道的华国人后,他猛地拍桌子站了起来。
  “让所有人立即到三楼开会。通知印刷厂,明天的报纸先停止印刷,版面都要动过!”


第46章 
  “老伙计; 我可是冒着明天头条开天窗的风险把刊印停掉了,你确定这个叫李铮的生物学家是华国人?”朱新; 兴华社的总编,一个矮矮胖胖的普通中年人; 第一眼见到他的人绝对不会想到这个笑起来有点土气的人; 会是华国正。部。级官员。
  “放心吧; 不会错的。他亲口承认的; 深市人。还有个外公在华京。孟老已经拖了华京的关系在找李铮的外公了。想必很快就会有消息。”电话那头的杨教授肯定地说道。
  “好好好,国家正是困难的时候,就是需要鼓舞人心的新闻啊!”
  朱新激动地在办公室里绕了两圈,在他上任的时候; 邓首长就拉着他的手跟他说,朱新啊; 人人都说兴华社是另一个党。报; 是政。府的喉舌,这个观点狭隘了。做新闻是传递正能量,是为国家改。革进步提供精神支持,要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 让他们相信祖国的明天是美好的!
  朱新来回将伦敦日报、纽约时报、东京日报……等等报纸翻了一遍; 心中的激动更甚。
  作为新闻人他自然知道这些媒体对李铮的夸赞是有水分的,他们渲染李铮的伟大是为了贬低自己国家的政府; 这是外媒惯用的手法。
  但老百姓不知道啊!
  随着华国慢慢融入世界,国外的世界慢慢展现在老百姓眼前,老百姓们突然发现; 原来他们过得并不如国家宣传得那么幸福,原来外国人过得生活比他们好得多。
  这种认知和落差感使得华国群众整个陷入了迷惘之中,甚至很多产生了“崇洋媚外”的倾向。别人比起强,你崇拜别人没错,但媚外就有些过头了。
  朱新边踱步边斟酌着语句。他决定将其作为一九八三年他第一篇亲自操刀的新闻报道!
  “总编,各个部门的人来齐了。”秘书小王敲响了朱新办公室的门。
  朱新抬头,“嗯,我马上到。”他转头将铺了一桌子的外文报纸整理起来,随后快步向会议室走去。
  会议室里吵吵嚷嚷的,特别是社里负责刊印工作的老同志,接到朱新让印刷厂停止刊印的消息,气得差点直接冲到总编办公室。
  “现在停刊!想明天报纸开天窗嘛。朱新到底是怎么想的!不行,我得找他说说去。”八十年代的职场里,没有太过严苛的上下级关系,资历老的老同志完全可以对着上级吼。
  朱新走进门的时候,迎接他的就是满脸的唾沫星子。
  朱总编擦了擦脸,干咳两声,“耽误大家下班时间了,我们开个短会。”
  他将手里的报纸铺开,放在会议桌上。
  “什么乱七八糟的鸟文,看不懂!”老同志瞅了一眼密密麻麻英文字母的报纸,脸上带出嫌弃的表情。
  国际组的扫了一眼,“这是那个叫李铮的香江大学大学生吧,了不起啊。脑子好又有善心,那些外媒都把他夸成一朵花了。咱前两天也报道过呀,怎么又拿出来说了?”
  朱新的目光扫过众人,他两个短手撑在会议桌上,胖胖的身子微微向前倾。
  “因为,这个李铮是华国人!一个研制出了原创药的华国人!”朱新几乎是用吼出来的,他的声音完全体现了胖子中气十足的特点,吼得几乎整个楼道都听得见。
  华国人?!会议室里又那么一瞬间的寂静,随后整个房间就像炸开了锅一样,完全沸腾起来了。
  作为嗅觉敏锐的新闻人,在场诸位都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老徐,你立刻涉及版面,我这篇会是一篇长篇报道,你预留好位置。老陈,你联系印刷厂,他们今天要加班了。还有老张,你们国际组再搜集关于李铮的信息,越多越好!小王,你想办法去找找李铮那个在华京的外公。咱各就各位,争取在凌晨之前将我们新的头条赶出来!”
  “好。”
  “知道了。”
  众人纷纷应和,连负责刊印的老同志面上也带上了笑,“谁说咱不如人家了,看看看看,外国的报纸都在夸咱华国的小年轻!”
  众人一阵大笑离开。
  李铮不知道,他不知不觉地在国内刷了一波存在感。三天的亚洲生物制药大会结束了,徐明生要拜访一下在日本的老朋友,所以香江大学一行就继续在酒店里住了下来。
  只是令李铮诧异的是,华国学者一行居然也没有回去。
  亚洲生物制药大会合作的酒店是标准的四星级酒店,又在东京市中心,这住一天的价格可不便宜。
  生产线的事,李铮已经通过戴维和英国的设备制造商联系上了。最先进的生产线他们是不肯卖的,在戴维的斡旋下,制造商答应李铮可以以实验室名义购买1978年生产的二类生产线。
  虽然还是有些不甘心,但这确实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东西是能买到了,但怎么安全运输到华国,才是最大的问题。李铮不免又想起了昨天晚上那两个电话。
  睡了一晚,他心中的气也平了不少。有时候想想求人办事不比做研究,自己有些意气用事了。
  “钱,说实话,二厂的设备,不能生产出出让辉瑞满意的心泰康。”
  李铮从酒店走廊走过,余光扫过不远处的会议厅,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陈安邦。
  比起孟家荫,李铮更熟悉陈安邦。
  那个一心为华国制药业奔走的老人,上辈子的李铮和他亦师亦友,两人的关系着实不错。
  这辈子的陈安邦,才三十出头,还是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学者。
  “可是,你明明说没问题的!你明明说……”钱臻业气得浑身发抖,他请吃请喝了三四天,每天花在吃饭上的钱,就够几个华国人生活好几个月了,现在这几个外国人居然翻脸不认人了!
  外国人耸耸肩,“钱,我们之间有语言障碍,你可能没有听清楚我的表述。我们给你机会将津药二厂的资料送到辉瑞的资质评估部门,很可惜C…,辉瑞不可能找一家评级C…的药厂,做我们的药物代工厂。”
  “你原来不是这么说的!你说没问题的,你答应我会把单子给我们厂的!”
  “抱歉,我们没这样说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