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之文豪-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的,穆先生,我从金院长那里打听出来了,他说李小姐收留我们,霍二少给我们建孤儿院,都是因为你,因为你写的书,谢谢你。”路灯道:“我之前想跟你姓,是想你多关照我一点,但我现在真的觉得跟你姓很好!穆先生,我会好好学认字,你写的书,我想都去看看。”
  “我等着。”穆琼道。
  路灯的脸涨红了,瞧着很是激动,他又鞠了个躬,然后才跑走。
  从头到尾,他饭碗里的饭一点都没撒出来,也算厉害了。
  吃过饭,穆琼就离开了,结果他刚出去,就看到了傅蕴安。
  “傅医生,好巧。”穆琼笑道。
  “是好巧,你怎么在这里?”傅蕴安问。
  “孤儿院建好了,我带那些孩子搬过来。”穆琼道。
  “原来已经建好了,我都不知道。”傅蕴安看了看孤儿院的大门:“这里也没个招牌。”
  穆琼道:“怕知道消息的人多了,都把孩子扔过来,所以这里有个孤儿院的事情,是不往外说的。不过霍二少知会了租界的巡捕房还有上海县城的警察局,如果看到流浪的孩子还有被扔掉的婴儿,都会往这边送。”
  “这法子不错。”傅蕴安道,又问穆琼要不要跟他一起回家。
  穆琼当然是要的,当即坐上了傅蕴安的车子。
  头一回跟傅蕴安坐一辆车的时候,穆琼挺担心的,怕傅蕴安有洁癖不习惯,不过现在,他却也意识到了,傅蕴安并不嫌弃他。
  跟李珍瑶告辞,穆琼就上了车。
  一路上,穆琼跟傅蕴安说了孤儿院的事情,又问了医院的情况。
  傅蕴安把医院的情况说了,又道:“我已经在跟一个药房商量合作研发中成药的事情了,到时候应该还能赚上不少,这多亏了你的主意……我给你带了谢礼。”
  “傅医生你太客气了。”穆琼道:“你之前帮我找房子,我都没来得及谢你。”
  “也就是一个小玩意儿,是别人送我的。”傅蕴安拿出一个打火机送给穆琼。
  这是个很漂亮的卡地亚打火机,要自己加油的,在这个时代可不便宜,至少比穆琼之前送给傅蕴安的钢笔贵。
  穆琼当初买钢笔的时候,手上钱不多,买的可不是特别好的。
  “傅医生你怎么不拿着自己用?”穆琼问。
  “我还有。”傅蕴安拿出一个一样的打火机给穆琼看:“其实我不抽烟,都用不上。”
  穆琼也是不抽烟的,但身上带个打火机还挺方便:“那我就收下了,谢谢傅医生。”回去之后,他就琢磨一下,买点什么回送给傅蕴安好了。
  两人一路聊着,回到了住处,这才分开。
  穆琼回到家里,先看了些书。
  他上辈子看过很多书,但人总不能吃老本,还是要看点别的书的。
  当然了,他现在看的书,跟以前看的不同。
  那时候他都是由着自己的爱好看书的,看的多是历史、小说什么的,但现在,穆琼却开始看一些其他的书,比如《君主论》什么的。
  这样的书看起来很无趣,但看一看却是能受到一些启发。
  孤儿院搬迁好的第二天是星期一,而这天,又是希望月报上市的日子。
  这一期的希望月报上,刊登的,正好就是有穆琼写了用来安慰霍二少的“同性结婚”情节的那一篇。
  其实在现代,照样有很多黑暗,照样有很多山区的百姓过得不好,甚至最底层的一些人,依旧是连吃饭都成问题的。
  但穆琼写的时候,完全没有涉及这些。
  都是小说了,都是对未来的美好幻想了,又何必再去写现代的黑暗?
  这一篇足有三万字,其实主角张幸和那个打扫卫生的大妈关于同性的讨论,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
  后面写到了张幸被人带着看新闻。
  新闻里播放的,是某个地方发生了地震。
  地震!?张幸看到这条新闻,很是担心,怕灾区的百姓过得不好,然后,他就看到新闻里,一些士兵去救人了。
  明明还有余震,这些士兵却还是奋不顾身地去救人,与此同时,各种救援物资也被送到了灾区。
  整个国家都运转了起来,都在帮助灾区。
  张幸都看愣了,晚上被赶去睡觉的时候,心里空落落的。
  他的家乡,曾经遇到过水灾。
  哪有什么赈灾?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帮助?他们只能自认倒霉!
  甚至还要担心被人抢了最后的家当。
  至于士兵……这年头的兵,衣服一脱就是土匪了!
  迷迷糊糊之中,他又回到了自己的时代,怅然若失。
  这希望月报一上市,便有很多人前来购买,看过之后,人们跟张幸一样感慨万千。
  “国家国家,就该是这样的!”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又何惧天灾?”
  “这样的士兵……真是再好不过的士兵了。”
  “不知道我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我的国家如此关心百姓,能不能看到我们的士兵,如此爱护百姓!”
  ……


第105章 通信
  《我在百年后》里描写的救灾场景; 触动了很多人的心。
  以小见大,一个能这样救灾的国家; 必然是强大的。
  而愿意这样帮助别人的百姓; 必然是自己也过的幸福的。
  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生活,如何不让人神往?
  当然; 能看到的并不只这些。
  里面动用的直升机,还有挖掘设备,探测设备……虽然只有寥寥几句描写,却也让人大开眼界。
  这个时候已经有飞机了,但还很不稳定; 而民国的普通百姓,更是完全不知道飞机的存在的; 现在看到里面写坐了飞机去救援……他们少不得向往不已。
  人类竟然还能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震旦大学的教授李衍一一大早就看到了希望月报; 他当即叫来自己的妻子儿女,读给他们听,又道:“真希望我们的国家,将来当真能如此。”
  他的妻子未出嫁前就读过书; 嫁给他之后,更是看了不少书,学了很多东西,如今每天都会写点诗; 写点文章。
  她听了这篇文章之后,唏嘘不已:“若能生在那样的地方; 便是做个贫家子,也比在这里坐拥千万家产来的好。”
  李衍一闻言,长叹了一声。
  魏亭也很早就看到了希望月报:“这天幸,当真是充满了想象力!不过他写的这飞机,跟我知道的飞机,可不大一样。”
  至于报贩蔡松山……他立刻就打包了许多希望月报,然后坐上了火车。
  他要去北京赚钱去!
  绝大多数人,看过这一期的希望月报之后都是给予好评的,便是中间有那么一个“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都能结婚”的细节,也没太当回事,只当是天幸为了表达百年后的自由和平等。
  这样的事情他们并不赞成,但看完这三万字的文章之后,他们着眼点绝不在这么几句话上。
  但有些人,还就是跟他们不一样。
  上海的平和弄,住着一位老学究。
  这位老先生是清朝的秀才,他运气不太好,苦读几十年好不容易考上了秀才,正摩拳擦掌想去考举人呢,大清没了!
  大清怎么能没了呢?
  他一直盼着京城的小皇帝,能重新把大清给弄回来。
  再不济,别人当皇帝也好……不管是谁想当皇帝,他都是赞成的,之前那消息闹的沸沸扬扬的时候,他还想去北京支持一下。
  最不济,重开科举,让他可以考举人考进士也好啊!怎么能弄出些乱七八糟的小学中学大学来,把祖宗传下来的科考给弄没了?
  这位老先生,如今每日里,都会骂一骂那些闹革命的人。
  这希望月报,他是每月都会买的,而但凡买了,就要骂上一骂。
  这百年后,实在是太不像样!
  这女人,竟然露着胳膊就在外面跑步!
  这老太太,竟然在公园里跳舞!
  这里面的女人,竟然出来工作!
  ……
  就连护士给主角打个针,他都能骂几句“不知廉耻”——良家女子,哪能去碰别的男人的身体?
  而如今这一篇……
  “男人和男人结婚?女人和女人结婚?这实在荒唐!”这位老先生气急败坏的,当即拿出纸笔,飞快地写起文章来,发誓要好好谴责一番这文章,谴责一番这文里的人。
  这老先生,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这么做的。
  说起来,在这个国家,男人和男人在一起,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存在的,大家也不以为奇。
  不说别的,就说这会儿,捧戏子之类的事情,便是常见的。
  前不久,还出了一位男子千辛万苦捧红一位戏子,结果那戏子投入他人怀抱,他最后写文章在报纸上大骂那戏子的事情。
  大家看到之后,对他并无谴责,反倒是同情的。
  而这的前提是……他家中有妻室儿女。
  一个男人和别的男人在一起不见得会受到谴责,但他若是为了戏子不娶妻,那所有人都会觉得他疯了。
  总之就是,你可以玩,但你要结婚生子。
  至于穷人之间结契兄弟之类……日子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老百姓,其实是不那么讲究礼教的。
  书香门第的小姐,失了名节可能就要没了命,但乡下地方,给口吃的,兴许就能睡了人家黄花大闺女。
  而且此时男多女少,富人不愁娶妻,穷人却多的是娶不到妻子的,在贫困的地方,只要是个女的,就算是傻子,就算特别丑,就算是拖儿带女的寡妇,也不愁嫁不出去。
  失了名节又算什么?
  那是因为没法子。
  但凡有法子……绝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根深蒂固的有那么一个想法,那就是必须要有儿子。
  自己没儿子,过继一个收养一个,总之要想办法有个儿子。
  当然,实在太穷连老婆都娶不起,那也没办法,就只能对侄子好点,巴望着侄子将来给自己养老了。
  正因此,很多人都觉得这天幸写的百年后,简直疯了。
  而且,男人和男人结婚也就算了,大不了外头养个女人,生个孩子……这女人跟女人结婚,算什么?
  家里没个男人,像话吗?
  一时间,不少人逮着这情节骂。
  这些人骂的东西,穆琼完全不知道。
  这年头又没有网络,除非有人当面骂,不然他是听不到的。
  当然了,有些小报纸,会刊登这样批评的文章,但那种小报纸,他根本不会去看。
  他忙得很,连希望月报都没翻过。
  魏亭给平安中学订了好几份的希望月报,这会儿他们的办公室里的人,除了他都在看这杂志。
  他则在备课。
  结果,备课备到一半,穆琼听到盛朝辉道:“这希望月报,竟然被霍二少买下了……霍二少还真是财大气粗,听说他已经花了几百万买机器办工厂了,竟然还有钱买杂志。”
  “有这回事?”穆琼好奇地抬起头来。
  “有啊!”盛朝辉道:“这希望月报上面,还刊登了一则霍二少的启示。”
  穆琼听到盛朝辉的话,当即翻开自己桌上的希望月报,然后果真在第一页上看到了盛朝辉说的启示。
  这第一页,先是希望月报方面表示,这月刊,今后将归霍英所有,下面,则有一则霍英刊登的启示:“天幸先生,您写的文章发人深省,在下有要事与您相商,盼来信告知地址。”
  “天幸投稿之时不说明身份,连稿费都不要,霍二少这是亲自出面来找他了?”盛朝辉道:“霍二少很看重天幸啊。”
  穆琼却知道,霍英绝不是为了《我在百年后》找他的。
  他应该是为了他写的那些,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于接下来几年国内的形势的分析来找他的。
  其实,寄出那两封信之后,穆琼是有点后悔的,怕信最后落到别人手上,但仔细一想,他又放松下来。
  这里头写的,通篇都是他的猜测,他还只说形势,而不指名道姓地说谁可能会上位之类的话,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别人看到了,也只会觉得天幸厉害,却不至于怀疑他什么。
  当然了,想要找他,这是不可避免的。
  现在,霍二少不就想要找他?
  穆琼将希望月报放在一边,考虑要不要跟霍二少通信。
  他是想跟霍二少在信里好好聊聊的,这样就算不能改变这个国家的未来,也能多帮一些人,让一部分百姓好过一点,或者为他们的国家多争取一点利益。
  另外,他也想知道青霉素研究的怎么样了,能不能批量生产。
  但是,他不想让任何人知道他就是天幸,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这样的话,要怎么通信就是个问题。
  穆琼正发愁,就看到傅蕴安来了。
  “傅医生。”众人纷纷跟傅蕴安打招呼。
  魏亭近来都在忙着大学的事情,时常不在,他的办公桌也收拾干净空着。傅蕴安在魏亭的办公桌前坐下,道:“你们忙,我是来看医院的工程进度的,顺便过来坐坐。”
  他说着,还拿出几份英文杂志放在桌上。
  医院的修建虽然重要,但现在就是在盖房子而已,应该不用傅蕴安每天来盯着?穆琼不解地看向傅蕴安。
  对上穆琼的视线,傅蕴安笑笑,然后跟穆琼要了一张纸:“我原是带着几本杂志,打算一边监工一边看书的,不想看到其中一篇医学论文非常有用,就想马上翻译出来。
  原来是这样。穆琼道:“有用的医学知识,是该快些翻译出来。”
  两人说了两句,傅蕴安就开始看着杂志翻译起来。
  后来,穆琼去上课,他又拿着杂志,坐到了教室最后。
  学校里的老师学生都没觉得奇怪。
  穆琼的课讲得很好,便是魏亭也是赞不绝口的,因而学校里的老师有时候也会来听听,学习他的讲课方法,至于朱婉婉,更是一节不落天天来听。
  最近盛朝辉正在重新学英文,只要有空也同样会来听。
  在这样的情况下,傅蕴安来听课并不突兀。
  穆琼心里惦记着回信的事情,更是没多想。
  傅蕴安听过一节课,就离开了,而穆琼,倒也想出了一个可以跟霍英通信的法子来。
  而这,还要跟这时候有些地方,地址不明确说起。
  就算是在现代,一些城中村之类的地方,几栋几单元之类的编号也是没有的,便是有也不好找,一些人写快递地址,只能写附近小卖部的地址,这年头就更不用说了。
  一般来讲,寄信寄到村里,都是一股脑儿放到村长那里的,在城里的话,比如住在平安中学附近的,给人写信可能就直接写平安中学的地址了,让人把信寄来平安中学,到时候信到了过来拿一下。
  他可以给个这样的,并不明确的地址。


第106章 副院长
  穆琼做了决定之后; 又想了想哪里可以收信,而他还真的想出一个地方来。
  从他新买的房子走到平安中学的路上; 会路过一个政府办事处。
  那办事处外面的墙上; 钉着个专门用来放邮件放信件的木框子,这里常年塞着许多信,有些是各地送来的投诉信件; 也有一些是寄给附近居民的信,乱糟糟塞在一起。
  这地方还有个妙处,就是周围的房子都低矮,这面墙周围还没有什么隐蔽处,别人没办法躲在暗处观察前来取信的人。
  这样的地方; 不容易暴露他的身份。
  当然了,霍英是个聪明人; 恐怕根本不会派人来盯着这里。
  在他已经答应跟霍英通信的情况下; 霍英没必要再去做这种会惹恼他的事情。
  穆琼这么一想,就放下心来。
  他看了看办公室的那只样式很旧的座钟,发现还有时间,就拿出《流浪记》写起来。
  穆琼写了两千字; 平安中学就放学了,又过了一会儿,穆昌玉就背着书包来了:“哥!”
  穆昌玉刚在崇新学校读书的时候,穆琼是日日去接的; 但后来他要管着孤儿院的事情,就让朱婉婉去接了; 而这些日子,穆昌玉直接是放了学自己过来的——她找了个家就在这个方向的,跟她不是一个年级的女同学一起走。
  “昌玉。”穆琼看着她笑笑,道:“时间还早,你先看点书,把作业做了。”
  魏亭近来白天都在外面忙活大学的事情,但晚上会回来吃饭,只是一般过来的时候,都会有点晚,他们吃晚饭的时间也就略微迟了点。
  当然,因为如今太阳下山晚,因而略晚一些,其实也刚刚好。
  这时的学校不讲升学率什么的,学生又大多是主动去学的,不需要老师家长逼着,因而作业不多。
  事实上,老师就算想多布置点作业,也是做不到的……这时候市面上可没有多少习题册卖。
  穆昌玉应了一声,坐到魏亭的办公桌前做起作业来。
  穆琼则继续写《流浪记》。
  不过半小时,穆昌玉就把作业做完了,然后拿了旁边的希望月报看起来。
  她看了一遍,又看了第二遍,满脸的纠结,等穆琼放下手上的笔,立刻就道:“哥,你看希望月报了吗?这里写了,百年后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都可以结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