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十一岁-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贺林摇了摇头,说道:“舅妈,我真的能照顾自己!”
见贺林嘴硬,胡凤也不多劝,这样最好,以后平常稍微照顾一些就是了,省得现在说了大话,以后难做,因此,只是说道:“学校里面,你舅给你请了几天假,你前几天累得很了,这两天在家歇歇,过两天再去,对了,你书包还在我家,回头记得过去拿一下!”
“舅妈,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忙吧,我先把家里收拾一下!”贺林说道。
胡凤见了,便也不多说什么,带着碗走了。贺林一边琢磨着土地庙的事情,一边开始忙活起来,水缸里得打满了,好在院子里头就有井,不用跑太远,屋子里面也要打扫一下,明儿个要记得把被子拿出去晒一晒,忙活了一番之后,天便黑了下来。
第4章 土地庙
这个年代,农村里面富裕的人家少,没钱的人家多,出去打工的好一些,有的的确挣了钱,风光回来了。但是,那是运气比较好,运气不好的话,遇上个拖欠工资的老板,不光工钱拿不回来,还得搭上路费,甚至有人从事一些危险的工作致伤致残的,最后只能拿点微薄的赔偿金灰溜溜地回来,一辈子也就差不多毁了。因为这个缘故,农村里面也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夜生活,好多人家别说彩电了,连黑白电视都没有,一般谁家弄回一个彩电,左邻右舍的,都会一窝蜂跑过来看,问题是,这年头电视节目也不多,两集电视剧放完,后面差不多就没了。
因此,等到了十点之后,村里面亮灯的人家就已经不多了,贺林却是穿了一身长衣长裤,挎上林红以前用过的一个帆布包,往里面放了一把小铁锹,握着一个手电筒,骑上自行车,就往村后的土地庙那里行去。
贺家湾别看如今跟平常的农村没什么两样,明清的时候,却也是出过大人物的,根据地方志记载,贺家湾这边几百年间出过两个进士,五个举人,听起来不多,但是实际上却已经比较了不起了,据说以前村口还有几个进士牌坊,后来因为那些破七八糟的运动,都被毁了,连残存的砖石什么的,都被后来人家拿去另作他用了。建国之前,贺家湾乃至附近好几个村子的大部分土地,都是贺家湾这边一个同样姓贺的大地主家的,建国之后,这一家经过几次动||乱,已经没了后人,这土地庙当年其实就是这个地主家建造的一个佛堂,后来自然也是被毁了。一直到十年前,这个被废弃的佛堂被人收拾了起来,改成了土地庙,据村里的人说,还是挺灵验的,逢年过节,家中有红白之事,常有人过去上香磕头。
贺林之所以过去,却是想起来,自己上辈子有一年回来过年,却是听村里人说,村里那会儿搞什么农家乐,想要将土地庙扩大,变成一个旅游景点,找人改建的时候,却是在底下挖出了一箱金条还有大洋出来,应该是当年贺地主家藏的,哪知道,他们家没熬到将这些东西取出来恢复家业,就绝了后,最后这些却是被上头派人下来,当做文物收走了。
贺林不知道以讹传讹之下,那些金条大洋有多少,但是,那里藏着这个,却是肯定的。贺林当时好奇,将事情仔细打听了一番,这回便下了决心,打算将那些东西取出来,做自己的启动资金。
贺家湾面积很大,土地庙还在村子最后头,贺林骑着自行车,黑灯瞎火的,也不敢骑快,足足花了小半个小时才到了那边。
土地庙里头这会儿也是黑漆漆的,香炉上还有些香火的味道,香火却早就冷了,这边偏僻得很,离得比较近的人家也已经熄灯睡觉了,贺林打开手电筒,给神龛上的土地爷磕了两个头,他重活了一辈子,自然不敢说自己是无神论者了,这种死而复生的事情,大概也只有神仙有这种本事。因此,这会儿磕头倒是磕得很诚心,然后爬起来,就摸出了小铁锹,走到神龛下面,开始往下挖了起来。
也是这边原本地面上的青石板早就被人弄走了,哪怕是几年后,也没这种好事,要知道过两年村里有钱了,直接将地面铺了砖头水泥,搞平整了,不再是泥地,要不然贺林挖起来可是要费事得多,饶是如此,贺林还是弄得手心都起了水泡,才感觉到铁锹碰到了什么硬东西。他心里一喜,连忙加快了速度,将那边的土清理干净,手电筒往里面一照,却是露出了一个箱子出来,他伸手一摸,还摸||到了一个锁头,贺林也不再往下挖了,在一边掏出了一点空间来,然后用铁锹柄往下一砸,将锁头砸坏了,将箱盖打开,在手电筒的灯光下,贺林就是一阵眼花。
箱子里整整齐齐摆放着好几摞的金条,还有一个个牛皮纸卷起来的纸筒,贺林拿起一个,掂量了一下,估计这纸筒里头就是大洋了。贺林将金条和大洋小心翼翼地放到帆布包里头,然后又看到箱子下面,放着的却是几本线装书,贺林也不知道这些是什么,他可不是什么收藏家,也没学过这方面的知识,不过,既然人家珍之重之地放在金条大洋下头,肯定不是什么寻常的书本,估摸着也是古董什么的,因此,贺林又将这基本线装书也放进了包里,这下箱子里头是彻底空了,贺林咬了咬牙,合上了箱子盖,然后就开始填土。
贺林花费了老大的功夫,才算是将这里勉强恢复了原状,又将地面踩实了,这才准备走人,等他想要背包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低估了这些金条大洋的重量,无奈之下,他只得吃力地将包放到自行车后座上,又脱了外套,将包裹得严严实实,拿后座上原本林红用来捆化肥,粮食之类袋子的橡皮绳将包紧紧捆在了后座上,这才骑着车,小心翼翼地到了家。
等到回到了家里,将家门下了门闩,贺林才算是松了口气,发现自己背上汗衫都已经被汗打湿||了,不光是挖洞费力气,也是太紧张,一路上被冷风一吹,又没有穿外套,这会儿汗毛都竖了起来,刚刚站定,就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好在他出去之前,烧了热水,这会儿咬咬牙,拍了一块老姜,挖了一大勺红糖用热水冲了,一口气灌了下去,出了一身汗,这才放下了心,将那帆布包解了下来,搬到了床||上,也不敢开灯,就钻在被子里面,打开手电筒照着,准备计数。
被窝里头看着金条反射||出来的金光,贺林只觉得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好半天都定不下神来,只得用力拧了一下自己大大||腿,又差点咬破了舌头,这才勉强恢复了一些理智,将金条和装着大洋的纸筒数了一遍,金条总共七十六根,大洋有三十七卷,另外,还有六本线装书。贺林看着那些东西,心里都有些不可思议,也不知道这上百斤的东西,自己这么点小身板,是怎么弄回来的。
第5章 准备
大概是老天爷也在帮贺林,下半夜的时候,就下起了大雨,贺林这一路上就算留下了什么痕迹,也叫这一场大雨给弄没了。就算是土地庙那边也没事,那边因为架子还是以前的佛堂,这些年也没怎么修缮过,一直有漏雨的毛病,也没人会下雨天跑土地庙去,等天晴了,痕迹也就消失了,这下也没人知道有人在土地庙发现了什么东西了。至于日后修缮的时候,人家挖出一个空箱子会如何想,那就不关贺林的事情了,谁会相信,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偷偷将箱子里头的东西取走了呢?
贺林一时冲动,取回了这笔堪称巨富的财物之后,回来就有些后悔了。他这个年纪实在是吃亏,虽说因为多活了一辈子的缘故,阅历其实不浅,但是,他现在还是个十一岁的孩子,做什么事情,人家都只当他乳臭未干,年幼可欺。他要是敢大大咧咧拿着金条大洋出去,很快就要被人盯上了,要是寻常的小偷小摸还好,万一遇上了狠角色,贺林只怕刚刚重生就栽了。
贺林也不敢将事情告诉小舅林成,他在外面多年,最是明白一句话,那就是人心难测,何况,林成对贺家林家的事情都是知根知底的,哪怕都姓贺呢,贺林他们往上数八代,也没出过像样的人物,家产最多的时候,也就是十几亩地,问题是,那会儿一家子兄弟好几个,都没分家呢,至于读书识字的,那几乎就是没有,家里哪里有可能有什么金条什么的,便是大洋都不可能,更别说什么古书了。这些拿出去,心思活泛一点的,都要想到当年贺地主家留下来的财宝了,只怕到时候,贺林不好交代。
贺林连夜将这些东西藏到了装花生的坛子里头,那几本古书倒是没有藏起来,这些书还是那种手抄本,上面的字都是繁体字,贺林当初那自考文凭其实猫腻也比较大,那会儿这种什么夜校啊,成||人教育中心不知道有多少,只要给钱,就能混出文凭出来,贺林压根就没上过几堂课,文化水平还真是不怎么样,不过,封面上却写了几个字“永乐大典”,下面还有两行小字,用的是行书,贺林只看懂了几个字。不过,永乐大典是什么,贺林还是知道的,他上辈子公司组织旅游,去故宫博物院逛了一圈,在里头就看到了永乐大典,但是跟这完全不一样啊,人家那根本就不是线装书,而且封面还是黄色的那种。贺林有些糊涂,不过,他听导游说过,永乐大典散佚很多,何况,那会儿说不得就有官员抄录过一些,这几本没准就是手抄本了。
看到这个,贺林不由有些郁闷,手抄本和原本的差距还是很大的,除非这手抄本里头的内容是永乐大典里头早就毁掉的那一部分,要不然,价值也有限,何况,这手抄本没准是贺家的祖先抄下来的,也没听说明清有姓贺的书法家啊!
贺林不是什么收藏家,也不是文化圈的人,对这几本手抄本的价值也搞不清楚,但是,不管怎么样,这几本应该是比较容易出手的了,起码不招人眼。
贺林下了决心之后,将那几本书装进包里,这才关了手电筒,钻进被子里面准备睡觉,他原本以为应该很久都睡不着,结果他高估了自个身体的承受能力,胡凤都说了,他有两天没好好合过眼了,之前一时亢奋,跑到土地庙折腾了一场,回来的时候,都已经一点钟了,因此,合眼没多久,就昏沉地睡了过去,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是下午了。
胡凤来过一次,见他没醒,想着林红刚没了,他这几天也累得很了,难得能睡个囫囵觉,就让他好好睡吧,因此,也没有叫醒他就先回去了,贺林刚出门,就看到邻居王大婶正坐在大门口剁猪草,见他出来,忙说道:“小林啊,刚刚你舅妈来过了,说是你醒了,就到她那边去吃饭!”
贺林听了,赶紧点了点头:“嗯,知道了,谢谢婶子!”
“客气啥,先去吧,别饿坏了!”王大婶是个直爽的性子,虽说觉得贺林说话有些奇怪,农村里面,带句话还说什么谢谢啊,不过,客气话人听着总是高兴的,因此腾出手来挥了挥,又埋头继续干起活来。
贺林又跟王大婶道了声别,这才去小舅家了,到那边的时候,小舅林成已经去砖厂做工去了,林丰去上学,家里只有胡凤一个人,正在门口自留地里面干活,见贺林过来,连忙站起来,在衣服上擦了擦手:“小林起来啦,快进去吃饭,饭我放在里锅里,这会儿还热着呢!”一边说着,一边急急忙忙进了屋子,随便拿抹布擦了手,就快手快脚地从锅里面将给贺林预留的饭菜端了出来,又去给贺林拿筷子,自个坐在边上看着贺林吃饭。
贺林吃着饭,有些不自在,吃了几口之后,才试探着说道:“舅妈,我想明天去一下县城!”
胡凤一愣:“小林啊,去县城做什么,你这么小,可别叫人给骗了?”
贺林摇了摇头,说道:“舅妈你也知道的,我妈没了,家里也没什么钱,我昨天收拾东西的时候,看到我奶奶还留了一对银镯子,我想着到县城把镯子卖了,看看能不能卖几个钱!再有,我也想看看,县城里面能不能找到点活干!”
胡凤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怀疑,农村里面的老人,有点金银的首饰,并不是很稀罕的事情,一对银镯子其实也不值什么钱,再说什么找活干的事情,也有些不靠谱,谁家会请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啊,不过,她也不会直接打击贺林,只是说道:“小林你还小呢,要不,让你小舅明儿个陪你去吧!”
贺林摇了摇头:“小舅还要上工呢,县城离村里也不远,我早上去,下午也就回来了!”
胡凤劝了半天,见贺林已经做好了打算,也不再继续劝,她想着叫贺林得了教训也好,回来也好安分点,因此,等林成回来,她也没跟林成说。
贺林第二天一早就背着书包去了镇上坐车,不过,他不是去县城,而是去省城。
第6章 省城
这会儿镇上不比十年后,压根没有往省城的直通车,贺林早就想好了,先坐车坐到市里面火车站,然后通过火车去省城,他如今年纪小,这会儿也没如何发育,个头不高,坐火车只要半票就行了,而且火车票确实要比汽车票便宜一些,往省城那边的车次也多,比较方便。
像贺林这么点大的人,自个坐车去市里面的还是挺少见的,这年头哪怕是农村里面,大多数人家也就一个孩子,宝贝得很,谁家放心让小孩一个人出门啊,不过,很快有人认出了贺林,贺家湾离镇上不过是一公里路的距离,林红丈夫在外面另外找了人,林红喝农药自杀了的事情已经传得沸沸扬扬,贺林天天在这条路上上下学,镇上认识他的人其实不少,这会儿见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外套,穿着一双布鞋,背着个书包,跟售票员说要去市里面,一个个都有些猜测,有的觉得贺林没准是想要去找贺爱国的,有的却担心贺林是不是有些别的什么打算。
售票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体型比较胖,却是贺林他同学的妈妈,贺林见过几次,这会儿见贺林问去市里面多少钱,怜惜地看了贺林一眼:“你这么点人,买什么票啊,嗯,你坐这里吧,省得一会儿有人上来了,要你让座!”说着,直接将贺林引到副驾驶座上坐了下来,然后问道:“贺林啊,今儿个怎么想到去市里面了?”
贺林将书包抱在怀里,低头轻声说:“谢谢阿姨,现在家里就我一个了,我想去市里面看看,能不能学个什么行当,好养活自己!”贺林也没指望将那几本古书卖了能得多少钱,他不过是想要积攒一点本钱而已,他已经不是上辈子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了,这个时代,要说起来挣钱难也很难,但是有了合适的点子,挣起来其实也容易。
售票员听了,顿时叹了口气:“你还小呢,不过,去见识一下也好!”她心里觉得有些可惜,贺林在学校里面成绩不错,年年都拿三好学生奖状的那种,偏偏遇到这种事情,没个爹妈照顾着,只怕学也上不了了,小小年纪,就得自个想法子挣钱养活自己了,想到自家那个儿子,家里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却还不争气,真是没话好说了。
不过,大家愿意在无关紧要的地方挥洒一下自个的同情心,像贺林这么大的孩子,坐车原本就是可买票可不买的,只要不占了座位就成了,这售票员乐得给个现成的人情,至于别的方面,她也没那个心思,因此,等到车上人上得差不多了,便将正合着眼打盹的司机叫了起来,叫他开车。
贺林一路颠簸着到了市里面,好在汽车站火车站离得不远,贺林一直走了过去,没有买到时刻最近的往省城的火车票,贺林干脆咬了咬牙,买了一张站台票,到时候上了车再补票就行了,虽说多花几块钱,但是也能省点时间。
火车上人很多,虽说已经是十月了,天气还是比较热,这种绿皮火车也没有空调什么的,哪怕窗户大开着,也掩不住里面难闻的气味,贺林缩在角落里面,紧紧搂着自己的书包,一路上也有人问起来他家长在哪儿,他就说他这是去省城找爸妈的,他爸妈没空回来接他,就在火车站那边等着接站呢,大多数人的好奇心都是有限的,只要得了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没人会追根究底,因此,贺林得以太太平平地到了省城火车站,甚至因为车上人多,乘务员也没挤得过来,因此,连补票的钱都省了下来。
贺林从火车站出来之后,就有些茫然,上辈子他到省城的时候已经是好几年之后的事情了,那会儿火车站都已经大修了一次,附近的建筑自然跟现在大不相同,这会儿又是中午,太阳顶在头顶上,一时间贺林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楚。
贺林不敢去问火车站的工作人员,说不得人家就以为他跟家长走失了,或者是什么离家出走之类的事情,因此,只得自个摸索着找到了公交车站,仰着头将简陋的站牌一个个都仔细看了一通,总算找到了一班公交车往省城城隍庙那边过去。城隍庙那里自然有卖古玩什么的店铺,贺林上辈子逛街的时候也去过,还在一个摊子上花了二十块钱买了几个所谓的古铜钱,事实证明,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