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会演戏的我现在重生了-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法言说的情绪充满了周玉和的胸膛。
  他紧紧地盯着杨宇。
  杨宇也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只是滚动的喉结出卖了他的“淡定”。
  在这样的目光下——
  周玉和拿过桌上的钢笔,干净利落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在“和”字落笔的瞬间,他能感觉到他们两个同时松了一口气。
  “现在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了吗?”周玉和问道。
  杨宇从抽屉里抽出一份英文报纸扔在了他的面前。
  《Golden age》;欧美地区最权威的影视时报,在纸媒日薄西山的行情下,每一期《Golden age》一经发售就会被抢购一空,可见其在同行业中所占的领军地位。这上面不光记载了欧美电影圈最热最引人注目的时讯,还有许多影评人对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指点江山,他们或幽默,或犀利的语言总是能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这一期的《Golden age》,主要板块是四个月后的柏菲颁奖典礼,从出席阵容,到获奖预测,这上面几乎全部是和柏菲奖相关的内容。
  柏菲奖历经百余年历史,无疑是欧洲最权威的颁奖典礼之一,极度排外,记得距离上一次华国团队拿下柏菲奖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当时那个团队造成了举国上下的轰动,拿下过柏菲奖的导演,摄影,还有男女主演无一例外都在国内封神,直到现在都还是导演圈,演艺圈里令人仰望的存在。
  柏菲奖。
  已经快来了吗……
  修长的食指和中指并在一起,杨宇点了点报纸上最不起眼的角落,道:“现在,2014年的2月,谢以风只能在‘这里’被隐晦地一笔带过……”
  周玉和回过神。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低头看去,那篇小报道说的是,柏菲奖评委称这次柏菲奖可能会有东方团队爆冷出位,其男主演是华国二十年来最有潜力的青年演员……
  杨宇的手继续划。
  这一次,他把版图扩张到了《Golden age》的第一页。
  整整一页,最显眼的一页。
  “但是6月,他的名字将遍布整个最佳版面!”杨宇的表情虽然是克制的,但眼神却透露出些许狂热,任何一个媒体人,一旦意识到自己正在见证历史,那种激动,那种澎湃是无法自控的。
  “虽然各大国际奖项的结果不可预测,但《宣统皇帝》作为被提名的团队,多多少少会得到一点内幕消息……”
  “谢以风……哦,谢以风……”杨宇反复咀嚼着这三个字,好像谢以风给他下了什么降头似的。
  作为一个经纪人,一想到之后这一年可能发生的事情,他的表情就变得无限唏嘘和……嫉妒,“徐峰这个苟延残喘的老东西,运气真是太好了……”
  他似乎意识到自己的跑题,于是马上回神,看向周玉和:
  “这是谢以风生命里的东风,也是你的!因为不止柏菲奖,接下来的一年谢以风都会奔波于各大颁奖活动,他会变得非常非常忙碌。”
  谢以风刚接下《再青春》男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溥仪和《宣统皇帝》会大爆。
  周玉和记得,因为已经接下了沈彦这个角色,前世的谢以风,在《宣统皇帝》突然延长的宣传期中出席活动的次数少的可怜,《宣统皇帝》的主创团队曾不止一次抱怨过他死心眼,不分轻重。
  但谢以风却说:“不管什么角色,只要我接下来了,导演喊了‘Action’,那我就会尽可能做到最好,这不光是对我、对角色、也是对主创团队的尊重。我想人生在世,并不是任何时刻都是利字当先的。”
  ——这一番话并不是谢以风对媒体说的,而是《宣统皇帝》的主创团队在上综艺的时候主动跟主持人透露的,他们说,虽然不满意男主角缺席活动,但是他这番话赢得了他们所有人的尊重。
  人生在世,并不是任何时刻都是利字当先的——
  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是绝大部分业界人士做不到的。
  对于重情守信的谢以风来说,遵守和蔡导的承诺比让自己的事业短时间内蹿升一个高度更重要,人品比利益更重要。
  但这并不代表利益就不重要了。
  既然有能同时保全利益和人品,顺便可以成全别人的方法,他为什么不这样做?在确认周玉和能胜任沈彦这个角色,他自己也能好好出席活动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让?
  “让你出演沈彦,他退而求其次,出演戏份相对较少的许畅,这是我们多方博弈,多方妥协的最好结果。这不光对他目前的情况最有利,同时也是你演艺生涯中第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告诉我,周玉和,你能明白吗?”
  能明白这次机会对你,对我,对我们的意义吗?
  周玉和从杨宇的脸上看到了呼之欲出的野心——
  被贬到演员部门的金牌经纪人,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抓住他的浮木了。
  他叹了口气,无比郑重地说:
  “我明白。”
  我明白错过一次机会等于要绕多少弯路。
  我明白历史的车轮即将如约而至了。
  ***********
  从公司大楼出来,周玉和的心情仍有些难以平复。
  同样是许畅的扮演者,前世的曾昂却没有这样的好运。
  一来,曾昂和周玉和的演技天差地别,他根本胜任不了沈彦这个角色。
  二来,把重心放到严英逸身上的杨宇未必会这样劳心劳力为他争取。
  最后,谢以风不会让。
  如果不是当初他在《再青春》的试镜现场和《情报2》的片场表现出了极强大的表演实力;如果不是他的公关能力得了杨宇青眼,让他愿意为他付出更多的筹码;如果不是机缘巧合之下与……谢以风有了些交情……
  周玉和轻轻叹了口气。
  如果少了以上这些环节中的任意一环,这种天大的好事情绝对轮不到他的身上。
  既然有这样的机会,那就一定要把握。
  对于沈彦这个角色,周玉和的了解程度远远不如许畅。
  他回去就把剧本中有关于沈彦的部分都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接下来的三天都关在家里废寝忘食地研读剧本,一整本厚厚的剧本,上面全都是密密麻麻的标注。
  除此之外,周玉和还把蔡嵘希导演以前的作品都翻出来研究了一遍,了解导演的取镜,画面风格,争取在进组之后能更好地配合他。
  开拍在即,留给他的时间实在不多,周玉和恨不得一天拧成三天来用,连苏苏看了都不禁大呼心疼,劝他不用有这么大的压力,反正蔡导也知道他是个新人。
  但周玉和却不赞同这种消极的做法。
  别说是新人了,即便是再有经验的演员,在面对剧本,角色的时候也一定要下足了功夫,更深层次地去挖掘角色的复杂性,才能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在他的印象中。
  沈彦这个角色几乎满足了所有女孩子对初恋的幻想——
  白衬衫,身姿颀长,阳光,温柔,聪明,强大,对待感情从不躲避遮掩,超出同龄人的成熟,仿佛所有难题到了他的手上都会迎刃而解……
  谢以风的演绎,让“衬衫男神”这个词仿佛从纸上走出一样,第一次让观众们意识到,真正的校园男神是什么样子的。
  但那时的他毕竟只有24岁,对角色的理解,还有演戏的经验和成熟之后的“谢影帝”相比,都略显不足。
  即便24岁的谢以风已经足以吊打许多混过三四十年荧幕的老演员,但这其中绝对不包括周玉和。
  年过不惑的周玉和,比起24岁的谢以风——
  更能提炼、演绎出角色的层次感。
  *******
  《再青春》剧本朗读会。
  在一部作品正式开拍之前,往往要进行至少一次剧本朗读会来确认许多拍摄的细节,其中对剧情、角色的理解,是剧本朗读会的核心。
  参加朗读会的不止主要演员,还有导演,编剧,制片等一些主创团队,他们会坐在排练厅靠墙的两边,来审查和帮助演员们进行台词的朗读和角色的深化。
  编剧方琳女士从进入排练厅开始,就有些闷闷不乐。
  她早先得到了沈彦换人的消息,气得整整三四天都没跟蔡导说话。
  蔡导和她是老搭档了,这会儿看见她冷脸抱着保温杯喝水的样子,立马就知道她是因为什么而生气,不由得好声好气安抚道:“小周的试镜你又不是没看见,他也很好的嘛。”
  “我知道,我没说他不好。”方琳不冷不热地说。
  虽然周玉和在试镜中的表现很好,但他那时试的是许畅,又不是沈彦!
  在她心里,最好的沈彦就是谢以风。
  这谁也改变不了。
  如果不是对方经纪人再三恳求,表示以谢以风的行程的确支撑不了这样的拍摄强度,她又心疼那个孩子,她是绝对不会同意换人的。


第24章 剧本研读(上)
  周玉和进来的时候就看见爱答不理的方琳和好言相劝的蔡导。
  两边的人明显一愣,方琳和蔡导各自咳了两声,露出长辈应有的和蔼微笑。
  蔡导:“来了啊,小周。”
  周玉和礼貌地打招呼:“蔡导好,方老师好。”
  他早在来之前就料想过会有这样的情况,所以现在看见了,也还算淡定,尽到了礼数之后,便在蔡导的指导下坐在了排练厅中央的两个椅子之一上。
  下一个进来的是谢以风和他的经纪人。
  谢以风的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方琳看到他之后,态度明显比对周玉和那种公式般的笑容要热络许多,“以风啊,别把自己搞得太累了。不管怎么样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谢以风大方地笑了笑,“我没什么关系,倒是方老师您,要是一直这么皱着眉可就不好看了。”
  方琳有些不好意思地摆摆手,“老师这么老的人了,还什么好不好看的。”
  谢以风这与生俱来的交际能力,真是旁人羡慕不来的。
  周玉和望向谢以风,却被他身边的经纪人吸引了视线。
  那是一个身材矮小,站在谢以风旁边看起来比他矮两个脑袋,身材肥胖,面带笑容和蔼可亲的老人。
  事实上,他并没有看上去那么老,只有五十多岁,只是一半的脑袋都被雪白的头发覆盖,就显得老了很多。
  他脸上的笑容十分和蔼,让周玉和不禁联想起小时候在外公家案台上看见的弥勒佛。
  在演艺圈,经纪人的工作压力相当大,他们不光要处理很多的日程事务,还得有足够犀利的眼光、强硬的手腕、和雷厉风行的办事效率,所以很多时候,他们看起来都是精明能干,或者世故老练的。像他这样,宛若邻家老人一般亲切和蔼的经纪人,可以说相当少见。
  但周玉和知道,这只是表象,能带领谢以风从童星时期的大起大落,到十年间的默默无闻,再到之后的二十年一直处于演艺巅峰,成为无数人仰望的神话,这位叫徐峰的大叔,绝不是平庸之辈。
  徐峰似乎感受到他的视线,往他这边一瞅,忽而一笑,脸上的褶皱菊花一般绽开。
  周玉和朝他点头,也算是打过招呼了。
  主演一共有三人,但今天到场的只有谢以风和周玉和。
  女主角的扮演者张丽然有韩国行程,不能到场。
  在此之前,她和蔡导、方琳已经单独进行过剧本朗读,所以今天的朗读会,主要针对沈彦和许畅这两个角色。
  朗读会开始。
  先是编剧方琳对作品内核进行了深度剖析。
  整个故事围绕着师大附中高一四班的六个高中生展开,讲述了普通人应有的高中生活,有亲情,有友情,邻里情……相比于传统的青春剧,爱情的成分却占得不多,更多的,是表达了编剧对生活,对青春的深刻体会。
  简朴却很真实,残酷却又充满真情。
  剧中对温暖亲情、对纯真友情、对残酷现实的描绘,就好像我们真实的人生一样,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会因为情节的波澜转折而泪奔……这就是《再青春》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等方琳说完,就到了谢以风和周玉和的部分,也就是故事的感情线,这一部分是从女主角杨丁丁考上师大附中开始推进的。
  她上学的第一天,就被罚跑,无意中跑入许畅睡觉的“领地”,许畅本来想揍一下她的脑袋,发现是个女生,于是作罢了。
  这里没有沿用偶像剧中的狗血发展,女主和男二从此过上了欢喜冤家的互怼生活,而是单纯地安排了一下许畅的出场,清新爽快的开头让人在看多了狗血偶像剧之后只想大呼舒服。
  “许畅在刚出场的时候对杨丁丁并没有太多的感觉,”谢以风有条不紊地分析道,“他的全部重心都放在了如何和家里人作斗争上。父母离异,父亲经常夜不归宿,却以极高的标准来要求他。他想反抗,想斗争,所以故意在学校里装出一副混小子的模样,即使面对教导主任的退学威胁也不肯透露自己的父亲是校董,叛逆乖张的性格让他在师大附中里显得格格不入。
  “他习惯于把所有的事情都藏在心里,因为童年时期他曾无数次请求父母不要离婚,但是没有人听从他的愿望。从那时起,他就认定不可能的事情根本没必要说出口,说了不光不会实现,还会让所有人都难堪。这一心理认知,让他从来没有一次对杨丁丁表白真心,永远以开玩笑的形式来掩藏自己的懦弱和胆小。
  “他不是一个温柔的人,但他为杨丁丁做尽了所有温柔的事,可惜从未宣之于口。他渴望爱情,却又因为家庭破碎,害怕与人过于亲近,同时也害怕承担最亲密的人可能离去的风险。等到他好不容易成长到可以面对失去的时候,等到他好不容易鼓起所有勇气,借由玩笑说出自己真心的时候,她的身边已经另有他人了……”
  谢以风的嗓音始终带着浓浓的悲哀与遗憾,像是一首婉转低吟的乐曲,演奏出了所有人年少时爱而不敢,爱而不得的心酸与无奈,在风中微微盘旋,最后消逝不见……
  或许你也曾有过喜欢一个人却不敢承认的时候。
  或许你也曾害怕那个融进你生命的人突然有一天毫无征兆地离开你。
  或许你的心里也曾住着一个许畅……
  谢以风的人物演绎,比周玉和当初突然重生,赶鸭子上架般的试镜精细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且角度切入得很特别,“害怕亲密,害怕承担失去的风险”这个观点出来的时候,蔡导和方琳都明显一怔,好像之前单纯用青少年的别扭和犹豫来形容许畅这件事,有了更深层次的解释,很多片段一下子就被一条无形的线串了起来,一个生动的许畅形象顿时从众人脑海中冒了出来。
  方琳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这一声叹,不是说不满意,而是说太满意了……
  就是因为满意,所以对于对方不能出演沈彦这件事,就会越发惋惜。
  想到这,她不由瞪了蔡导一眼,仿佛在说:你瞧瞧,好好的沈彦和许畅,给你们倒腾的,现在只能保住一个许畅了!
  蔡导自觉理亏,只能假装没看见,眼神儿不住往窗外飘。


第25章 剧本研读(下)
  谢以风坐下,朝周玉和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鼓励。
  这一笑过于炫目,尤其还在对方完美发挥之后,正是魅力值最大的时候,周玉和不自然地回过头盯着自己手里的剧本,不知道的人都以为他这是紧张。
  周玉和站了起来,环视了一下四周。
  周围很安静,窗外有些许鸟鸣的声音,风吹动树梢簌簌作响的声音,在初春的下午,令人的心情不由自主地感到宁静。
  他看了一圈,视线最后放在了自己的剧本上。
  清朗而温和的声音响起:
  “沈彦是杨丁丁的青梅竹马,出现在剧本中的第三页,也就是第一集 剧情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出场的第一幕就是他坐在杨丁丁座位上画画,但这之后却鲜少出现关于画画的剧情。沈彦天资聪颖,尤其在绘画上展现了超过常人的天赋,他十三岁就在本市开了第一个画展,但在师大附中,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有过这样的天赋,在大家的心里,沈彦是一个聪明,阳光,画画比平常人强一点的超级学霸。 
  “他好像无所不会,好像无所不能,但藏在阳光外表下的是他对残酷现实的忍耐和背负。沈彦幼时家境优渥,但是上初中以后家道中落,奶奶和爸爸先后患上重病,他为了考上师大附中,为了缓解母亲的生活压力,放弃了一直以来的梦想,放弃了单纯无忧的性格,过早地领略了现实的残酷无奈。他一直表现得比同龄人更加成熟,同学们以为他是完美,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生活‘太不完美’。
  “在同龄人想着怎么才能少写一点作业,怎么才能多打一会儿游戏的时候,他想的却是‘我要怎么考出更好的成绩,上更好的大学’。”
  周玉和平静地说着,表情如同他的语气一样云淡风轻,那种大起大落,经历过大风大雨的淡然反而更令人心疼。
  蔡导不住地点头,周玉和这段关于沈彦身世的剖析说得很准确,看来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