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忘尘引·有凤来-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来槃若宫多久了?自出生就在吗?”

    青鸾摇摇头:“青鸾属于凤凰的分支,不似公主血统纯正高贵,原本和长兄朱雀在九重天上当差。”

    “朱雀?你是说九重天上那四灵神兽朱雀大神?”孟知来吃惊地瞪着双眼。四灵神兽法力强大,声名在外,是神族镇守四方不可或缺的力量,孟知来早有耳闻。不过,有传闻说朱雀于一万年前辞任归隐,踪迹渺不可寻。

    “是啊。兄长在一万年前离开九重天来到凤栖山,他是我唯一的亲人,所以我便同他一起来了。”

    “辞任神族神兽竟来凤栖山?他为什么来呢?来干什么呀?”孟知来特别好奇。

    青鸾盯着孟知来的双眼,神色有些奇怪。良久,她一字一顿地重重说道:“他来守护您。”

    孟知来一怔,“他……”她想问他为何要守护知仪,一时语塞竟有些问不出口。

    “公主是极为重要之人,对凤凰一族,对神族来说皆是。对兄长来说自然也是。”

    孟知来想起知仪在湖底对她说过自己的身世,因为极为重要,所以每个人对她都不一样,因为极为特殊,所以不能用正常的思维去解释。

    “那他现在还在槃若宫吗?”

    青鸾神色渐渐凄怆,平时平静如水的语调竟波澜起伏:“他……他来此之后一直作为丹**峰的灵鸟,年复一年地守着丹**峰……”

    孟知来想起了璟言在丹**峰遇到的那只凶悍的赤鸟,说不定那正是朱雀。

    青鸾继续述说:“可……约五千年前,他……他……失踪了……”

    “失踪?!”孟知来惊呼;“怎么会?”

    “不知……这些年来,青鸾一直在寻他,可无论如何也没有他半点踪迹。”青鸾的话语越来越轻,说到最后不忍再说下去。

    孟知来很能理解那种失去亲人的感觉,何况那是她唯一的亲人。她轻轻拍着青鸾的手说道:“放心,一定没事的。失踪不是在所有坏消息中算最好的吗?他那么厉害,一定会平安无事地回来的。”

    青鸾点点头,调整了一会自己的情绪,说起其他事来:“聊着聊着差点忘了来意,天气见凉,虽说咱们凤族身体强健,能抵御寒冷,但也不喜欢阴冷的地方,所以青鸾特地为公主带来了些衣物棉被。顺道也将您的绛衣带来了,这是您唯一从宫外带回来的东西呢。”

    “青鸾你真好!”一看到绛衣,孟知来立马笑逐颜开,她接过衣服,摊开欣赏,衣服被青鸾巧夺天工的绣工缝得完好无缺,而袖口处歪歪斜斜地桃花,她越看越满意。

    “您这么宝贝,一定有什么故事吧?是哪个重要的人送的?”见她开心的模样,青鸾打趣道。

    “哪有,是我在外面一个救过我的朋友送的。”孟知来脸颊微红,低声嘟囔着:“害得我那么折腾,随意一件衣服就打发了。”

    “什么?”

    “哦,没有,我是说今天你怎么没送药来?”孟知来赶紧岔开话题。

    “前段时间的药一直没有什么效果,清沅凤妃到处求访灵丹妙药,换了一种新药熬制,大约五天后我再上峰给您送来。”

    “唉,辛苦母妃了。”孟知来吐吐舌头,一来这记忆模糊的病本就是她编的,二来这些药她根本没喝,有效果才怪呢。

 ☆、第23章 斯人已逝

    送走了青鸾,丹**峰又重归寂静。孟知来将绛衣细心地包裹好放在梧桐树枝上。自己又荡起了秋千。她喜欢秋千飞在空中的感觉,像挣脱束缚般,自由自在,若是能像鸟儿一样翱翔天际,那应该是最幸福的事了。转念一想,如果旁人的看法没错,她本就是只大鸟,还是万鸟之王的凤凰,可惜她不知道怎么变回本体。

    怔怔出神之际,一抹彩光时不时晃着她的眼。

    “什么东西?”孟知来抬头在天际找了许久,也不见刚刚那彩光。

    随着秋千的时高时低,彩光时隐时现,她才恍然大悟那光彩是从崖底闪出。

    她努力把秋千荡得更高,好使自己的身体更加出去一些,以便于能看得更清楚。然而目及所处尽是层层薄雾,朦胧中山峦若隐若现,但什么都看不真切。彩光透过云雾,发出微弱的光。

    她本能地觉得山崖下一定有些什么。走过丹**峰数遍,唯独没有到过这崖底。她有些责怪自己的迟钝。

    打定主意一定要下去看看,由于不会飞也没有高深的法术能让自己腾空而下,她只好编起藤绳来。丹**峰上什么都没有,除了树木藤蔓外。因往些年煮茶的经历,她识得不少植物的习性和特质,故而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一大批粗壮而结实的藤蔓。接下来是不眠不休地编织藤绳,粗糙的藤蔓将她的手磨破了好几处。两天两夜后她才对眼前堆放的藤绳长度稍微满意。

    她将藤绳的一头栓在梧桐树上,拉紧后试了试结实程度,又围着梧桐树多绕了几圈。这才放心地拿起藤绳的另一头扔向崖去。

    孟知来望了望崖下,那深不见底的高度让她胆战心惊。她缓缓地呼出几口气后,抓起绳子,一点一点挪动着往山崖下走。

    老实说,这种直立峭壁的感觉不太好,她的每一寸挪动都费了极大的力气,不仅要时刻紧绷神经牢牢抓住绳子,更要全神贯注地关注脚下,以免踩滑踏空。

    没过多久,她已大汗淋漓,快要虚脱了。然而这中间位置极为尴尬,上也不是,下也不是,进退两难。她只好自我鼓劲快到崖底了,于是念想着最终的目标继续一点点挪动。然而后来才知道,那时她走过的路程还不到十分之一。她想,当时若是知道的话,放弃下去而折返这种可能性也不大,最有可能的倒是把心一横,豁出去了纵身一跳,眼睛一闭一睁就到了崖底,只是这样的话,估计没有小命再爬上去了。

    凭着望梅止渴的毅力,孟知来终于爬到了藤绳的尽头,然而并未到达底端。她忽然灵机一动,指尖捏起一个小火球,纤指一弹,将它抛向崖底。

    果然,脚下一小处亮光隐约闪现,火焰虽跳动却也能看出实在稳定的状态。定是那火焰落到谷底,燃起了一小簇植被。孟知来唤起的火球并不大,此时莹莹的火光让她看得分明,昭示着她所处之地与崖底并不远了。

    她鼓起勇气松开手跳了下去,几个旋身在触底时滚了几滚,最终摔在一处松软的土地上。

    崖底的空气十分清新,带着泥土的芬芳和青草的气息,她大口大口地**着,精疲力尽地在地上躺了许久才爬起来。起身才发现崖底并不如她所想的逼仄,映入眼帘的竟是一幅明朗开阔地场景。

    她挥手打熄了刚才扔下来的火焰,顺着彩光的来源一寸寸仔细地寻找着。脚下的梧桐叶不知积得有多厚,每踩到一处都觉得脚下松松软软。

    彩光并不难寻,崖底除了枯黄的枝叶外,就是满眼生意盎然的绿意,七彩的光亮在其中显得尤为明显。她渐渐地靠近了光源,离山崖峭壁不远处的地方,一簇梧桐叶堆得比其他地方略高,底下光彩流离,透着稀薄的梧桐叶的缝隙闪耀着光芒。

    此处长期经梧桐叶覆盖,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盖越厚,掩盖了底下的光芒,以至于她以前在峰上荡秋千的时候都没看见。大概是近来的几场大雨将叶子冲散了些,才透出星星点点微弱的彩光,她庆幸自己能发现如此微弱的光。

    树叶下到底是什么?伸出去想要拨开树叶的手停在了空中。她忽然有些迟疑,恐惧地不敢往下探究。她怕看到她脑中所想的场景。

    然而不能一直僵持着,停顿良久的她长袖一挥,带起的袖风吹开了铺盖的梧桐叶。她始终不忍一片片拨开树叶,一点点地看到树叶下残酷的事实。

    果然,那是一副身体,有着同她一模一样的面容。

    在见到满是梧桐叶的地上小小凸起一块时,她就有想到这最坏的场景,那七彩的光芒同知仪身上流露出的光彩太过相似。虽然做足了充分的准备,而然亲眼所见仍抑制不住内心的震慑之情。

    那张面容沉静如水,亦如知仪一样温顺乖巧。她淡淡地阖着眼,像睡着般随时可以醒来。孟知来颤抖着双手,轻轻抚过那张冰冷、毫无生气的脸,那张同她一模一样的脸。

    悲伤、愤懑充满了胸腔,如同看见自己躺在那里般,内心的洪流已然决堤。不,比是自己更加让她接受不了。

    知仪,她是那么美好,那么动人,为何这世上总有一些坏人要把美好的事物毁坏掉?她想摇醒知仪,让她睁开双眼看她,让她微笑着对她说“你来了”,亦如她们初见的时候。

    然而一切都是徒劳,原来正如知仪所说,她真的死了。

    孟知来无力地瘫坐在地,良久之后,她告诫自己一定要冷静下来。

    她努力地缕了缕思路,按照知仪的叙述,她遇袭后魂魄与身体分离,魂魄进入了玄境之墟,而身体掉入崖底。但她后来能和只有几缕残魂的知仪相遇相谈,是否表示死去的只是知仪的躯体,而她的魂受了七彩凤翎的保护所以存活了下来?若真是这样,是不是只要把她的身体带到湖底与魂魄靠近,魂魄就能回归身躯,她就能重新复活并且能够安然出墟?

    “一定是这样的。”想到这种可能性,孟知来努力地说服自己,知仪没有死,她一定能将知仪带回来。

    孟知来使劲在自己胳膊上一捏,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不能再耽搁时间,她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知仪的身体带上峰去。

    她仔细地拨开知仪身上的每一片落叶,伸出衣袖耐心地将她脸上的尘埃与泥土擦拭干净,对着她露出一个明朗的笑容。“我背你上去。”她对她说。

    孟知来扶起地上的知仪,背过身去,想要将她放上自己的背。拖着知仪身体的手不知为何觉得越来越轻,她有些诧异地回头,却看到满眼迷离的彩光,恍惚中知仪的脸渐渐模糊,整个身躯也在一点一点的分崩离析,像完成了使命般,化成一道道彩光,飞扬,消散。

    “不!不要!”她慌乱地在空中抓着,想要留住知仪。然而彩光不断从指间流逝,她眼睁睁地看见知仪化身成了七彩的光晕,然后消失不见。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她喃喃自语,像中了魇症不断重复地说着,她抱着自己的胳膊,把头深深埋进臂弯里。忽然她发疯似地捶打着自己,伴着一连串自责的悲鸣:“都怪你,来得太晚了!都怪你……”是啊,她十分责怪自己,为何不早点下到崖底,为何要让知仪独自孤寂地躺在这里一年。

    温暖的感觉从皮肤传来,她抬起头,看见了些许还未消散尽的彩光,轻轻触碰着她,似有些恋恋不舍。光晕中,她仿佛看见了知仪正在向她微笑。

    孟知来怔怔地坐在地上,一坐就是一天一夜。直至焦急的呼喊声从崖上传来。

    “公主……公主……”是青鸾的声音。从她上次来已经过去整整五天,她这回将清沅凤妃新熬制的药送上峰来,却发现到处寻遍了也不见孟知来的踪迹。她用了秘术传音将呼喊声变得悠远而绵长,以便于整个丹**峰都能听见,殊不知孟知来却没有力气回答。

    声音渐小,就在孟知来以为她已经离开时,她忽然出现在崖底,恭恭敬敬地跪在孟知来面前:“公主,青鸾来迟了。”

    原来她等不到孟知来的回应,便更加焦急地寻找蛛丝马迹,最后发现了拴在梧桐树上的藤绳。顺着藤绳,捏着诀飞身而下,到崖底竟见着失魂落魄坐在地上的孟知来。

    “公主,您没事吧?”她关切地伸手,为孟知来拂掉额发上沾着的露珠。

    “青鸾,”良久,孟知来低低说道,“你说,咱们神族若是没了身躯,是不是就死了?”

    青鸾微微一怔,她不知孟知来为何突然问起这个。“神仙不同凡人,躯体只是具外壳,只要神识还在,魂魄未散,都不叫做死。尤其对于我们凤凰,没了旧的躯体,才能涅槃重生。”

    “真的吗!我就知道!”她拉着青鸾,双眼里闪着亮光,“那如何才能涅槃重生呢?”

    “涅槃既是凤凰最为神圣的事,又是最大的劫数。青鸾虽未亲身经历,不过却听兄长朱雀提起过,他曾用最烈的火焰将自己的身体焚烧,那火持续烧了七七四十九天,非常人不能忍受,最后从一堆灰烬中走出一个崭新而强大的他。”她的语气中充满了向往和对兄长的敬佩。

    这同知仪的情况不太相符,孟知来继续询问道:“那如果不是涅槃的情况,如何才能重塑躯体呢?”

    “对于神仙来说方法不一,青鸾也只是略知一二,有的神仙修为甚强,凭自己的法力就能自我重塑。不过,一般而言,想要重塑躯体,须得借住神器‘青莲台’。据说那是一个莲花形的烛台,原本供奉在佛祖身侧,燃烛而明。后来因佛法熏染而有了法力。”

    “在哪可以找到它?”孟知来急切地问道。

    “抱歉,神器的下落青鸾实在不知,只是听说曾流落人间,或许人间以收揽奇珍异宝著称的琳琅阁能知晓些信息。”说完,青鸾觉得有些奇怪:“您打听这些做什么?”

    孟知来没有回答。她突然抓着青鸾的胳膊,神色十分认真。“青鸾,你一定要帮我一个忙。帮我去人间。”

    青鸾讶异,她从未见过如此严肃的孟知来,不知该如何是好。“公主……您还有一两个月就可以下峰了,到时候禀明帝君后再去也不迟……”

    “那时就来不及了!”孟知来一刻都不想耽搁,知仪的身体在崖下足足有一年,待她发现时便灰飞烟灭。她想,若是她早些赶到,或许就不会消散得如此之快。

    “可是……”

    “父君和母妃如此信任你,只有你能进出丹**峰,只要你不说,他们一定不会知道我不在峰上。我答应你定会在期满之前赶回来。”

    在孟知来的再三恳求下,青鸾最终点了点头。她在入夜时分下了峰,趁结界打开的间隙,把孟知来带了出去。

    她连夜以最快的速度御风飞行,将孟知来放在人间的一处小镇上。“公主,此处向北走三十里,便会到永蔺城,琳琅阁便在其中。”

    孟知来点点头:“谢谢你,青鸾。”说罢,便匆忙向前走。

    “公主!”青鸾叫了一声,然而却欲言又止。她知道今后只要她定期上峰,按时向帝君和娘娘汇报公主安好的情况,在她被罚的期限内是不会露馅的。只是她不知道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错。

    “万事小心。”看着离去的孟知来,青鸾喃喃道。

 ☆、第24章 琳琅阁主

    人间,永蔺城。

    孟知来并不是☆、第一次来到人间。在过去的两百年里,她偶尔随孟婆婆出行,到过不少人间大城。然而因煮茶的差事时间紧迫,每次都只是匆匆一瞥。

    永蔺城在人间只能算得上是中等的城市,虽没有帝都的繁华大气,却也别致有趣。夜间的城内家家灯火闪烁,如同夜空中的繁星点点,安宁而美好。

    而此时的孟知来却没有任何欣赏风景的心情。她穿梭于城市的青砖泥瓦中,寻找着琳琅阁。

    琳琅阁地处城中僻静的角落,古色古香,并不似想象中容纳奇珍异宝的楼阁应有的富丽堂皇模样。檐角挂两只灯笼,忽明忽暗地光静静地照着幽深的大门。

    孟知来一跃而起,窜入阁内。本已做好应对的心理准备,没想到进阁如此容易,这个声名在外的奇珍异宝阁竟然没有防护。

    或许人间的防御本就及不上神界或幽冥界缜密,因而对她来说不算难。刚想到这,孟知来发现她错了。阁门低调不代表阁内单调,她站在墙头,眼前是一条条纷繁细密的道路,道边用奇葩异草搭成美丽的屏障,将道与道隔开来。这哪是一座宅子,分明就是一个迷宫。

    注视良久,不知该何处落脚。她本想直接飞过去,可一来不知道该去向什么方位,二来她发现四周的花草屏障竟会随着她的飞高而长高,始终将她阻拦在内,逾越不过去。

    孟知来只好放弃飞行,仔细琢磨着选了一条路走。然而转了一宿直至天快亮了,别说一幢楼阁没见着,她几乎只是在原地踏步,走不了多久又回到刚翻进门的入口处。无奈之下她只好越门而出,在门口等待天亮礼貌求见阁主。

    ******

    琳琅阁内。

    玉指轻扬,辗转琴弦,清越澄澈的琴声响起,似涓涓细流淌过心间。公子青衣束发,面容清秀姣好。

    “我说琳琅,你这龙涎香料太足,又是养精醒神的东西,让我怎么睡得着?”玄衣男子凭栏而坐。

    “不识好,这龙涎香在咱们人间除了帝王家以外,能这么费着用不心疼的也只有我这琳琅阁了。你这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习性,我多少年才见着你一次?看你来了还不好生招待着,把好东西一股脑全给你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