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野蛮生长-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脸色和善,已经变成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太太。
老三给了阿达一个赞许的眼色。
阿达轻轻一笑,眼神却不太愉快。因为老三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还带了个清秀的女孩子。

老三介绍她叫林希言,毫无意义的一个名字,大家都认定她是老三的女朋友,也没多问。老三很自然地给她拉开座位,倒酒倒水,殷勤而有分寸。
阿达从不过问老三的男女关系,可不问归不问,直接带到他跟前,未免太嚣张了吧?他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黄酒在壶里热着,菜肴已经冷了。饭桌上的融洽气氛也降下温来。
终于等到了老三,奈塔的眼神变得严肃。说完几句场面话,她直入主题:“苏先生,我们等这店已经等了很久,很高兴你终于开始行动。”
老三轻松道:“女士,不用着急,该来的总会来的。”
“我们剩余的时间不多了,到目前为止,我希望能见到的三十家门店,还有大半躺在这国家的黄土里,我不知道有没有看见它成形的可能。”
李未来幸灾乐祸,嘲讽道:“听说中国五天能盖出一栋摩天大厦,难怪苏先生不急了,说不准第二天睁开眼,整个中国都会像长竹子一样,密密麻麻地长满了我们的大店铺呢。”
老三看着他,惊异道:“李先生,你这个比喻不错。中国人喜欢竹子,熊猫也喜欢竹子,外国人都喜欢熊猫,奈塔你喜欢吗?”
“我只能说它们很可爱。现在时间不早,我们就别绕弯了,我想知道的事情很简单,你答应做到的事,目前的成果并不好;如果你觉得力所不及,我可以请李未来先生代劳。”
老三和阿达对望了一眼,对奈塔的急躁和悍猛都觉得心惊。离约定时间还有三分一,她就急着要换人了。
老三不再开玩笑,认真道:“我们协议好的条件,现在我已经完成了一半多。我和阿达做了5000多种产品,目前在各地的销售都很理想;我们在中国的门店都是赚钱的,营业额还在攀升中……”
李未来又插嘴:“在中国开家奶茶店,或者在学校门口卖炸鸡,也很能赚钱啊。”
“请你闭嘴!”老三不客气道。他的眼神锐利了起来:“中国已经不同往昔,并不是你丢出一个国际名牌,叫几个名人吹嘘一下,就什么都能卖得出去。最重要的是,产品!产品不好,什么渠道和宣传都是白搭。所以我们把握这两年时间,把产品做充实了,阿达主厨东奔西跑,比你们当年十字军东征跑的路要辛苦多了,才有今天的店面。你觉得成果不好?”
奈塔一时说不出话来。老三脾性不像李未来,可不是容易被她吓唬或主宰的人。
她下巴微微收敛,眼睛尖刻地看着老三:“我赞赏你们的付出和成绩,但这不是我要的成果。直白地说,我想看到钱。钱出去了,就应该有更多的钱进来。三十家门店,这一年内,一间都不能少!”
老三放松了双肩,“三十间?三百间怎样?”
席上所有人都不做声了。奈塔的姜黄色眼睛眯了起来,像是一只发现了受伤麻雀的大猫。它在衡量着眼前的状况,琢磨什么时候要扑出去,咬住鸟儿的脑袋。
在剑拔弩张的气氛里,老三却不那么严肃了,转头看着他带来的女孩,俏皮笑道:“我都说了,我老板对我不太满意,你再不出手相救,我今天就要被扫地出门了。”
女孩温婉地笑了起来,“我哪里有本事救你——不过我同意你的观点,产品是最重要的。”她是中日混血儿,从母亲那里继承了温柔谦恭的仪态,“而且我去过你们在香港和内地的所有门店,我认为你们做得非常好。”
奈塔的眼睛这次瞪得跟个小黄豆一样:“女士,你既然说出这番话,我想你肯定有评价我们的立场,你不介意的话,请问你是——”
她道歉似的微微点头,从手袋里拿出了名片,双手交给奈塔、李未来和阿达。“阿泽请我过来,说让我尝尝他男朋友做的饭,所以我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会介入到你们的内部会议,请恕我的冒昧。各位多多指教。”
众人都僵住了。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对“男朋友”吃惊,还是该对她的来历表示诧异。
老三对“男朋友”也很尴尬,偷眼看阿达,却见阿达好脾气地笑道:“要吃饭吗,我现在去做。”
老三冷汗直流。阿达这是把“男朋友”的身份直接认领走了!他幽怨地看着阿达主厨:这算什么,突发性出柜吗?在奈塔和李未来跟前,他可不想露出那么多把柄啊。


作者有话要说:
想起还没讲过南洋的咖啡,这里稍微说几句。
首先,很风靡的速溶白咖啡,并不是什么传统特产,是近年炒出来的。很好喝很浓对不对,里面好多植物性油脂和糖。
真正的白咖啡发源于怡宝,都是现冲的。南洋咖啡豆说不上好,感觉谁也不讲究什么豆,冲泡方式也很简单(开头好像有写过阿达怎么做咖啡),真正的精髓是加练奶和淡奶,口味浓郁。
一般说kopi—o就是黑咖啡,o闽南话里的“乌”的意思,没有说“乌”的话,默认加奶。好像不太见到有人喝清咖的,本来豆子品质就一般,不加糖怎么喝?kopi—c是加茶,就是香港人喝的鸳鸯。c好像是“掺”的简短叫法,那边人说什么和什么混合起来,就说“掺”。
中国要喝到类似的,可以试试星巴克的清甜冷萃,要叫大杯的,否则味道不够。味道有几分相似,可是贵很多。然后就是吐司工坊的马六甲咖啡冰,这个好喝的,但怀疑热量超高。
南洋人其实爱吃甜的,看阿达喝咖啡加两勺糖就知道了。还有咸的东西总有点甜,他做的菜也是这个路数,甜的咸的并没有太清晰的分界,达到平衡就会很好吃。看端午节时大家还在吵什么咸的甜的,南洋人就呵呵了,他们有一种娘惹粽,猪肉碎、虾皮、糖冬瓜做馅,能想象是什么味道吗?超级好吃!




第85章 嫉妒
席上静默了一阵,老三只好硬着头皮引领话题:“呃……我们俩在商量一个项目,现在谈得差不多了。希言的公司想要开一个新的副牌连锁餐厅,主打中高端市场,希言你们准备开几家?”
她用淡淡的语气道:“不多,暂定是200家。”
奈塔吁了一口气,“全世界200家,不是个小项目。不过对你们企业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事吧。”
林希言摇头,“不是全世界,只是中国。”
阿达正在饭桌旁的料理台上工作,听了这句话,顺手翻看了水池边林希言的名片。她是一巨型连锁快餐店的亚太区总裁——就是盗用阿达的爆米花,并且大肆宣传那家。这个快餐在中国有三千多家店,渗透性极强。
奈塔:“我们有什么可以提供给你的呢,女士?”
老三替她回答:“那还用说,当然是食材和产品。”
“没错。我们这个副牌主张环保、健康和当季的食品,大部分会使用天然食材,而不是冷冻油炸肉。我们调查了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甚至澳大利亚的食材渠道,发现我们手脚太慢,好多优秀的材料,都被餐厅、食品公司、电商,甚至小的网络买手瓜分掉了,其中你们家就占了很多好资源,”林希言笑道,“要是我们卖的还是11块钱一包的炸薯条,在西北包块地大面积耕种就可以。但好的食材本来就很稀缺,加上这些年污染和过度开发那么严重,坦白说,我们本来决定放弃这个计划。”
“还好遇上了我,”老三笑道,“你们运气真不赖。”
林希言斜睨着老三,附和道:“嗯,我很幸运遇上了苏君泽先生,不只人长得帅,还是个大好人,愿意给我们提供食材和半成品。如果你能在价格上多照顾我,我还可以再称赞你两句。”
两人说得云淡风轻,可事实当然不是如此,老三是在饭局中听到这条线索,锲而不舍地追踪了大半年,追到林希言都成了老友,并且考察完所有的门店和材料,才夺得这个机会。个中的艰难,自然没必要跟奈塔撒娇邀功,她只看重成果,拼死拼活是老三的事。
老三笑了笑,望着奈塔:“你觉得这生意做得过吗?”
奈塔的算盘早打得咚嗒响。以200家店的规模来看,这绝对是个大客户,即便咖啡馆和Homeland现有的门店不多,有了快餐巨头帮衬,依然可以轻松达到想要的营业额。只不过他们的主要业务从来不是为餐厅提供食材,马提欧每次出去演讲,说的都是改变人类饮食那套大话,批判的就是这种高热量高能耗的快餐店,现在要跟快餐巨头合作,不就是在抽自己脸吗?
林希言谈判经验丰富,看到奈塔在犹豫,又道:“我们副牌的目标客户是大城市中产,跟你们的方向绝对一致,而且苏先生强调一定要挂上Homeland和Hippo的牌子,我已经答应他了。我不只是要买食材,而是要跟你们有深层的互动,包括餐食的设计等等,这是一个平等的合作,”她转脸看阿达,“如果能得到大主厨的帮忙,这个项目一定更容易成功。”
阿达把鸡汤馄饨放在她和老三的跟前,回道:“我不同意,这个项目没有可行性。”
众人都愣住了。他们这些人都是做经营的,只有阿达是真正的食物专家,他说话自然很有分量。
老三咬牙:“阿达主厨,我们很愿意听你的真知灼见。”
阿达道:“200家店,规模太大,给我们供货的大部分都是小园小作坊,给不了你们稳定的货源。”
林希言笑了一下,“稳定?我们不需要太多的稳定,那是快餐厅的标准。大主厨,我很欣赏你的理念,土地结出什么果实,我们就吃什么,供不了鸡蛋,我们就用豆腐,食材上尽量天然和多元化,这也将是我们的准则。所以我们才需要你的指导。”
阿达想说“这么多家店,很难控制,我也指导不了啊”,可是老三及时用眼风制止了他。他识趣地改口:“嗯,希望我能帮上忙。”
这时候,奈塔的算盘已经给了她一个大略的数字。她之所以急于看到营收,是因为打算在这两年上市,要是他们在亚洲业绩不佳,数据不漂亮,这条路就很难走了。在她的心目中,赚钱才是公司的首要责任,至于保护地球什么的,交给电影里的超级英雄好了。
于是她拍板道:“我对这项目很感兴趣,很愿意洽谈更多细节。”
林希言露出职业又亲和的笑容:“太好了,能跟您合作是我们的荣幸。”她转头对老三道:“这个馄饨真的很好吃,你说得对,吃过阿达主厨做的饭,外面的食物就很平庸了。你有这样的男朋友真让人羡慕。”
事到如今,老三再遮遮掩掩反而难堪,于是大方道:“好男人跟好食材一样,眼下是越来越稀缺,碰上了就要赶紧抓住。姑娘加油啊。”

深夜,老三把姑奶奶们都送上出租车后,回到了店里。顶灯已经大部分熄灭,只有咖啡馆的几盏射灯,像个罩子一样,安静地罩住了两三桌椅。
阿达在料理台边,擦拭刚洗好的杯子和碗。
老三慢慢走过去,从身后搂住了他。老三的体温从后背渗透过来,脸却是凉的。巨大的房子里,只有餐具碰撞出的细响,
阿达慢慢擦干净所有的餐具,把刀挂好,然后转过身,抱着老三吻了过去。
两人着了火似的,这一接触,都难以自控了,舌头深深地在口腔里纠缠,手探进彼此的衣服里,肆无忌惮地抚摸彼此的身体。
老三穿的薄毛衣被阿达三两下脱了下来,里面还有一件白衬衫。阿达实在没耐性去解钮扣,用力一扯,纽扣被绷掉了两三颗。老三抓住他的手,笑道:“你今天怎么那么躁?”
阿达懒得解释,褪下他的衬衫,在老三的脖子上吮吸亲吻。老三难耐地仰起头,觉得呼吸都不顺畅了。阿达的直接粗野让他上瘾,再回想以前各种□□,相比之下简直索然无味。
他抱着阿达的后背,闭上了眼睛。

两人走出店面时已经四点多了,气温降到了零下。阿达跳脚:“很冷啊。”
老三叹道:“哥哥,这里是冬天啊,你不会一件外套都没带吧。”他脱下大衣,想了想,又把毛衣也脱下来,一起罩在阿达的身上。
阿达笑道:“我来的时候还很热。”
老三留学的时候就见识过东南亚人民的火力,整个学院穿得最少就是他们,但一到十度以下,基本就是团灭了,连被窝都爬不出来。他停下脚步,仔细地给阿达扣上大衣。
阿达道:“我第一次冬天来上海,听说会下雪?”
老三的回答跟出租车司机一样:“我在江浙七八年,上海下雪的次数,比林里见到野猪的机率还少。”
“可惜了,我还以为可以看见雪。”
老三奇道:“你长这么大,不会没见过下雪吧?”
阿达慵懒的眼睛微微睁大:“嗯,没见过。”
梧桐树下,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街灯昏黄,两人都没说话。半夜的上海,马路上依然有来往的汽车,行人不知道是夜归、还是早出,低着头在寒冷的街道快步行走。老三靠了过去,拉着阿达的手。
在安宁的夜街,阿达心里却乱糟糟的。
之前老三问他为什么那么躁时,他自己也说不清楚。现在他终于想明白了——他在生气啊。
当老三带着林希言进门时,他难受得要命。这种滋味他已经很久没尝试过了,阿达主厨与世无争,在感情上也从不勉强,因此差点忘了这世界还有一种痛苦叫“嫉妒”。
不是空穴来风的想象或传闻,而是真真切切地看着老三跟别人在一起,阿达这才明白,自己根本承受不了。
他没法自己哄自己了。陪老三玩几年,等他到了不能搪塞过去的年龄,就让他干干净净地回苏家,做他的好儿子?阿达才没那么大度!他爱老三,跟老三在一起只有满心欢喜,完全不在意别人知道,可这不表示他就不用经受异类的眼光、不用作出牺牲。刚才奈塔道别时,她对他的态度就有微妙的不同,甚至避开身体接触。
既然他付出了代价,老三凭什么全身而退?
阿达委屈,也愤怒。他把老三按在身下时,心里只有强烈的占有欲。他想跟老三毫无芥蒂地在一起,不只是在床上相互取悦,不只是在半夜的街道偷偷拉手。
穿着老三暖和的大衣,现在他的情绪不再激越了,愤慨化成了更为具体的想法……他问道:“你会在上海留到什么时候?”
“店开张之后,起码还得两个星期吧。”
“呃,你生日那天,我们一起吃饭?”
老三已经忘了自己的生日,他除了几个必须回家吃饭的大节日,日历上只有没完没了的会面、会议、饭局。他还记得阿达给他做的长寿面,流口水道:“好啊,这次还给我做一只大鸡腿……不对,三十是大生日,怎么都得再加一个。”
阿达笑道:“我们出去吃,我请你吃三星餐厅。”
去哪里吃都无所谓,等上海店开业,阿达肯定特别忙,不会有时间做饭了。老三心想,不知不觉都三十了呢,时间过得真快,这几年他的位子、能量和生活都起了大变化。只有一样是没变的——
老三握着阿达的手,突然就觉得庆幸极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笔力所限,关于农业的问题,文里没有说得很清楚。像肯氏和金氏这种大快餐连锁,都有自己的农场和种植园。以薯条为例,因为是机器制造,又要达到长短标准,所以种植的是单一品种的土豆。
单一品种对土地的损耗,应该都知道了,可潜在的问题不止这个。很多年前爱尔兰出现过一次灭顶级的饥荒,就是因为以某种土豆为主食,大量种植,结果遭遇虫害,粮食一下就没了。现在我们自然不只吃一种东西,但其实每种类的食物内,基本吃来吃去就是几个品种。苹果实际上有几千种,但吃来吃去就是红富士、蛇果、什么什么糖心;这只能大面积种植,对抗虫害就打药、或者现在会用的转基因。病虫的抗药性也在增加啊,所以这跟我们身体和病毒的竞争那样,根本没有谁能制服谁的那一天。
多元化种植的好处,除了对土地好,也是把风险分摊开。
非常悲观的说,现在土地、水源和空气之恶化劣化,比通货膨胀更贬低我们生活质量。好食材价格之高,会越来越负担不起。




第86章 岳父
这年春初,全国都是雨雪交加的天气,唯独绕开了上海。
在市场淡季里,他们的上海店开门营业了。在开业的同一日,快餐巨头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了副牌的成立,以及他们的合作计划。对于群众来说,就是个“以后可能多一个地方吃午餐”的花边,可对餐饮业却是个地震式的消息。
在20多块钱的快餐、数百元的高级餐厅、要多人才能吃爽的中餐之间,有一个庞大的中产市场,愿意用比较高的价格吃安全、健康、有趣和方便的食物。即便很多人意识到这个需求,但要吸引这个高学识、高收入和信息通畅的目标群体,其实需要很多条件。
在这次合作中,不少人觉得还是快餐巨头占了便宜。因为Homeland之前聚集了高口碑、又有随后咖啡馆的成绩和产品铺垫,还没开业就获得了足够的关注和信心。
快餐巨头的股价在这两天飙升了不少。
老三志得意满,奈塔眼睛里都是春花烂漫,大家都蛮开心的。只有阿达心里疑虑不减。
200家店的需求量很大,种菜养鱼都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