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野蛮生长-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于味精的问题,推荐一部这半年来很火的纪录片《ugly delicious 》,第7集讲了美国人对味精的偏见,其实来自种族歧视。味精对身体的危害已经被澄清很多年了,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味精会让人头疼、掉发什么的。
但味精在中国的问题不是偏见。从高级餐厅到地摊,几乎家家用味精,因为便宜省力啊,其结果就是大家对鲜味的要求越来越高,只要不放味精,就需要大量盐和糖来吊味。味精和食品工业,对我们的生活真的有很大改善,是应该感激的,但素呢!还是看清便利后面付出了什么代价。就看美国中下层人的饮食吧,差不多被工业品和包装食品支配,《ugly delicious》里面讲的美国人烹调方式和饮食观,简直顽固保守得可怕。
他们吃中餐觉得被味精毒害了,可是吃各种加了味精的薯片就一点问题也没有。这除了种族偏见,还有一个更深的问题,食品工业丰富了我们的选择,其实也让我们的饮食变得狭隘保守。例如美国人不吃内脏,那是因为罐头发明初期,内脏处理和保存不方便,用机器效率不高,所以都弃了,慢慢内脏就从饭桌消失。欧洲人吃的食物相对天然,很多国家是吃内脏的。
越发达,结果吃的东西越雷同。味精不够用了,就其他添加剂,然后很多东西都是一个味道啦。适应了之后,对其他食物就觉得不好吃,现在还有很多出国的人带方便面和老干妈,我是意大利厨师的话我会哭的……





第76章 简单原则
这次的菜单有九道菜,按照阿达的想法,不完全根据法餐开胃小吃、前菜、汤、主菜、甜点这个顺序来,而是每道菜都突出一种食材,各种料理手法和配菜,只为了让此食材的个性更加鲜明尖锐。
自来蔬菜都是配料,在西方的高级餐厅,很少会用蔬菜甚至菌类当一道菜的主角;中餐倒是有不少蔬菜,可大都以骨头汤鱼汤海鲜干货来吊鲜,至不济还有鸡蛋和猪油,哪里有高级餐厅敢上白菜炒白菜?
在日本因为有寺庙文化,倒是有直接奉上原味的蔬食,只是品种极少,高级餐厅也都选用顶级食材,一颗笋的价格比肉还贵。别说在香港不易得,对阿达来说,全世界找罕见、运输艰难的蔬菜来做一顿饭,也够本末倒置的了。
于是他给这顿饭划下了很简单的原则:只用最常见的蔬菜、只用蔬菜做主料、只有单一的主角、不以十种八种原料叠加成身份模糊的菜。
厨房的其他人倒抽一口气:这哪里是简单,分明就是作死!
郭大厨知道除了这些“简单原则”,阿达还有尽量不用进口食品的死穴,于是劝道:“老师,要不这局还是推了吧,成功机率太低。站在瑞士人的角度考虑,要是你不做这顿饭,把晚餐安排在一个像样一点的素菜馆,他们会感激你的。”
阿达乐了:“哎哟Donald,你在香港被宠坏啦,我们小时候都是吃青菜炒青菜大的,现在条件好那么多,有很多设备帮忙我们保持新鲜,做一顿素菜哪里有那么难。子安,你的意见?”
子安微笑:“我的意见跟他们一样,要有人找我做这样的饭,我一定叫他滚蛋。不过,要是你做的话,我很想在旁边看看结果。”
“在旁边看?不可以。”阿达□□道,“九道菜我自己做不完,你帮我做!”

霍子安就是这样被推入了深坑。按照阿达的简单原则,他们一起制定了菜单,每一道菜都选择香港容易获得的材料;而且因为使用的食材或手法对欧洲人来说蛮新奇,需要知识讲解,子安还要兼职端菜。
他和服务员妹子把第一道菜放在了餐桌上。
“这道菜的主料是芋头,”子安用法语介绍道:“芋头是中国华南地区、日本九州和东南亚常吃的根茎食物,有清淡的甜味,而且淀粉颗粒小,比土豆更容易消化。这道菜用的是九头芋,以班兰香叶包裹蒸成泥,芋头泥没有使用调味料,只用一点炸珍珠葱来吊出芋头的甜。芋头中是火炬姜椰浆奶油,底下是自然晾晒的山竹干。各位请慢用。”
女婿卢卡斯拿起叉子,挑起了一叉子尖的椰浆奶油,放进嘴里。他“呜”地吐出一口气,“和我想象的一样,这顿饭会打破我对食物接受的底线。它让我想起在墨西哥吃的红椒松露巧克力。”
老三拿起山竹片,把芋头和椰浆一起吃进去。山竹片看似坚硬,其实很脆甜,牙齿轻轻一碰就裂开了,芋头的软糯、炸葱的酥香、椰浆的鲜辣轻盈,在口腔里融合在一起。椰浆并没有卢卡斯说得那么夸张,辣得收敛温和,有效地给芋头泥湿润感,更凸显出这种植物独特的粘糯、清甜。
“芋头……”马提欧叹道:“有了这个,我想我不会再吃土豆泥了,请问这里的肯德基都卖炸鸡配芋头泥吗?”
老三配合地笑了,科普道:“做成泥只是几百种吃法之一,可以和米粉一起做成芋头糕、炖肉、炒辣椒、做成丸子,甚至直接蒸熟蘸白糖吃。”
“啊,那一定是很不错的甜品。”马提欧有血压高,医生劝他减少甜食,因此他对甜点分外馋。
霍子安立即接道:“先生,你要想试试,我可以给你单独做一份芋头甜点。比起面粉和黄油,热量要低很多。”
马提欧咽了口唾沫:“太好了,上帝知道,我对白糖的想念,比对我第一个女朋友要持久得多。”

子安回到厨房时,阿达正在准备椰浆的替代品。巴旦木泡在水里,去掉了皮煮熟,搅打成巴旦木奶。
“用来调酒的?”子安问道。
阿达:“准备放在伏特加里。坚果跟椰浆比,还是少了味道,加些什么好?”
子安笑道:“酒要问专业的,我们厨师做出来会像酱料。问问我老婆吧。”
阿达听他提起老婆,趁机八卦:“小余为什么不跟你姓?”虽然随母姓不是罕见的事,但都有一些特殊理由。
子安不确定阿达有多开放,因此避重就轻道:“他是我们收养的,跟谁姓都一样。”
阿达愣了愣,这才想起小余五官鲜明,鼻子挺立,眼珠子是浅褐色,隐约有几分北部印度人的轮廓。
子安又道:“他是尼泊尔人,父母在暴动里过世了,他没有家人,在街头流浪过大半年。小余年纪很小,但见过的……见过的死人,比很多人都要多。”
阿达心里感慨,突然明白了,他之所以觉得小余和老三像,不是因为长相,而是因为两人都有失去依靠后历练出来的阴沉早熟,而且都不想被人看见,习惯用嬉闹来掩盖情绪。
服务员妹子已经在旁边等着,这次不同她提醒,第二道菜已经准备就绪。饭局一开始,两位大厨不再摸鱼,有条不紊地把控着节奏,让每一道菜能流畅地连接下来。

子安向客人介绍:“如你们所见,这是菠菜。请品尝。”
盘子里果然老老实实地放着三卷菠菜,颜色深浅不一,除了煮过之外,完全看不出跟沙拉里的菠菜有这么区别。
奈塔用叉起菠菜,凑近看了看,菠菜卷里有白色的点状物。这是她熟悉的食物,但她知道这里的大厨不会规规矩矩放油醋汁,于是她如临大敌地尝了一口。
她挑了挑眉:“脆的!这真的是菠菜吗?”
“嗯。”子安解释,“菠菜用盐拌过,释放了一半的水分,煮熟后就有脆韧的口感。这道菜呈现三种不同口感,三卷菠菜是经过不同时间腌制的,你尝试的这个腌了三十分钟,夹着芝麻和五年的陈皮碎;旁边这一卷两小时,夹着柚子果冻;第三卷和高良姜、木瓜一起腌了三天,味道稍重,建议配着比较辛辣的shiraz红酒一起品尝。”
马提欧惊笑:“没想到吃个菠菜,还能像品奶酪一样,分几种熟成度。”
卡罗尔嘲道:“在蛋白质贫乏的地区,就要变出不同花样来吃蔬菜。亚洲许多国家没有足够的肉和新鲜蔬菜,喜欢腌制蔬菜来配饭,但是现在大家都意识到亚硝酸盐的危险,应该少吃很多了吧?”
这话可得罪了韩裔经理,他一直没说话,这时候顶撞了一句:“泡菜并非不健康,我们国家的人都很长寿呢。”
老三立即和稀泥:“每一种饮食习惯都应该被尊重,卡罗尔先生,你要不想吃这个,那换一种吧。”
子安配合地把他的盘子收走,过了一会儿给他端来一盘生菠菜,笑道,“这个……什么都没有,不过有用水好好洗过,请慢用。”
卡罗尔:“……”
他对于跟中国人合作,本来就兴趣不大,此时更是多坐一刻都难受。他斜眼看着韩裔经理,带着挑拨的意味道:“李未来经理,喜欢吃腌菜的人之间,应该能好好相处,我猜你很期待跟苏先生合作吧。”
李未来瞥了老三一眼,眼神里含义复杂。他本来负责亚洲区的规划发展,如果老三加了进来,等于是他的直接竞争者。他很忌惮老三,这香港人在中国、英国生活过,能说流利法语,又在东南亚有根基,奈塔似乎蛮喜欢他。另外他和卢卡斯是大学同学,跟马提欧家族多了一层亲近关系。
他职业地笑了笑:“如果对公司发展有利,我不介意跟任何人合作。”
这句话一点意义都没有,老三却厚脸皮地把话接了过去:“一定会有利的。亚洲形势复杂,就像这菠菜,卡罗尔先生可能认为只有生的菠菜值得吃,但实际上它可以变化出各种形态,如果只认一种,那你永远无法了解这种蔬菜有什么可能性。”这话似是而非,就是为了刺一下卡罗尔,接下来老三才正经道:“亚洲的文化也有各种形态,或许跟你价值观不符,但你要走进它,就得先接受它,包括它对你的冒犯。”
卡罗尔立刻反击,“我不认为我们需要爱上亚洲,才能在上面立足。我认识很多跨国企业的总裁,他们在北京的时候会带上一百箱矿泉水。这是商业,不是爱情。再说了,我觉得你们不会把三种菠菜当成日常饮食,最多也就用蒜炒一炒,或许再加点鸡蛋吧。”
这话老三倒是无法反驳,而且很惊讶卡罗尔竟然知道菠菜炒鸡蛋。
马提欧和蔼道:“我不同意,卡罗尔先生。我觉得这就是爱情!商业是很短暂的事,只有感情才能让你跟一个地方长久连接。你不会对营业额和回购率产生感情,但你会对一个文化有好感、有亲近感,或许通过音乐、话剧,或许就是通过一棵意想不到的煮菠菜。”他吃了口“三天菠菜”,被酸辣激了一下,不由得皱了皱鼻头。
小余机灵地给他倒了杯加了柠檬的气泡水。马提欧以感情充沛的眼神看着小余,摸了摸他的头道:“孩子,你也是意想不到的亚洲的一部分,这是我创办Homeland的初衷,希望在越来越单一的现代生活里,能多一些新鲜、奇妙的,甚至是冒犯性的东西存在,给我们这无聊的文明扇几个巴掌。”
“够了,马蒂,”奈塔笑道:“你的演讲我们已经听过99遍,你没看到孩子们都快睡着了?”
马提欧赶紧举起叉子投降,“对不起,你们得原谅一个爱唠叨的孤独老人,因为他的妻子宁愿听多明戈扯着公牛嗓唱歌 ,也不能忍受他说到第四个句子。”
老三一边陪笑,一边琢磨:马提欧对他的支持是毋庸置疑,但决策权还是掌握在奈塔手里。看了看她的盘子,她把所有菠菜都尝过了,却一句评价都没有。
她到底怎么想?


作者有话要说:
一写到外国人说话就翻译腔……
———————…
关于素菜,没有提到中国南方。南方素菜馆有很不错的吧,因为有很多仿荤菜,仿荤菜大都需要用油炸和大量调味,所以不在阿达考虑里。上海还有米其林一星的福和慧,没有仿荤菜,不过是有用奶制品的,看网上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很有钱可以去试试,真的贵。
———————…
饭局还有两章,因为有子安在,就稍微写长点




第77章 厨师的儿子
老三找了个谈话的空隙,走到酒台边要冰块。老三蹲了下来,对小余道:“宝贝,你能想办法把那个讨厌的红头发叔叔弄走吗?”
小余看了眼卡罗尔,义正言辞地对老三道:“你是叫我把酒倒在他裤子上,还是在饮料里放奇怪的东西?这是违反职业道德的。我爸爸教育我,做什么事情都要光明正大,你不高兴可以揍他,但不能放蟑螂在他的书包里。”
老三哈哈大笑,看来小余没少干放蟑螂这种事。“小鬼,你爸爸脾气好才这么纵容你,要我早把你收拾得服服帖帖。”
“甭吹牛,你的脸色比姑娘还白,怕是站都站不稳吧。”老三心想,我的脸色有那么差?这几天他要带小余,又要忙新店开业的事,确实心力交瘁。
小余像个大人一样说道:“哥们儿,我有个独门配方可以提神,由良辰每次干活儿都吃这个。”
他从小酒柜里拿出二锅头,倒在柠檬片上。柠檬的香气混合着酒精味,滴滴答答地举到了老三跟前。
老三把柠檬抿嘴里,口腔像是被电击了一下!酸苦辣,简直就是酷刑。
他眼泪都快出来了。但这酷刑有奇效,他觉得每个脑细胞都昂起了头,精神爽利。
老三站了起来,拍拍小余肩膀:“多谢了中国小绅士。”
“甭客气。”
老三本来就挺喜欢小余,现在看他一副少年装老成的样子,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被触碰了,心尖一软。

等他回去时,新的菜端了上来。服务员在每人跟前都摆放了两个盘子,一个盘子上铺着烤得焦绿的香蕉叶,上面粗犷地摆着像是土豆的片状物,以及剥了一半的香蕉;另一道,晶莹光滑得像果冻的奶白色豆腐,放在绿色的汤羹上。
老三一看,就知道分别出自两大厨的手笔。子安没有出来,由服务员妹子用英语介绍:“左边这个是烤香蕉树芯。香蕉树结完果后会被砍掉,树就没用了,大厨把树中间的肉取出来,放在香蕉叶上烤。豆腐是用鹰嘴豆和自制芝麻酱做的,配的薄荷汤。”
大家首先对那剥开半截的芭蕉感兴趣。就连老三也没见过这种香蕉,有清晰的棱角,几乎呈长方形。卢卡斯举起蕉,骂了一句:“这他妈什么鬼?”
老三吹道:“全世界栽培的香蕉品种有300多,这大概是很罕见的一种,跟你的限量版傻逼LV…Supreme差不多。”
韩国人李未来开口道:“这香蕉……不坏。”
长方形的香蕉,不像常见香蕉那样滑软香甜,入口有明显酸味,酸甜清新,像是调味平衡的慕斯蛋糕,可慕斯没有香蕉的筋骨,也没有水果天然香味。李未来又试了香蕉树芯,不知道厨师怎么处理,树芯一点都不硬,像笋一样脆软多汁,粗纤维又提供了点嚼咀的乐趣。
卢卡斯:“味道不错,可是吃了之后,我还是不敢相信香蕉树是能吃的。”
老三觉得他大惊小怪:“如果你不确定一样东西能不能吃,你就问问阿达主厨和中国的中医,如果他们说不能吃,那就真的不能入口。不过我怀疑世界上并没有这样的东西。”
“我还是吃点可爱的吧,”卢卡斯舀起一勺豆腐,粗暴地咽进嘴里。下一秒他睁大眼睛,拍了下桌子,兴奋道:“我就说这可爱的宝贝肯定好吃!”
豆腐很明显是霍子安做的,温润可口,柔韧软滑,像是最上等的意大利奶冻Panna tta。Panna tta需要用乳脂很高的奶油,而这道全素的豆腐有着香浓的豆香和芝麻香,不知道厨师是怎样提取豆类和芝麻的油脂,才做出如此细腻浓郁的口感。
因为跟自己饮食习惯比较接近,大家都喜欢这道豆腐。连卡罗尔都觉得,这两道菜一粗一细,都让人印象深刻。不过他还是找茬道:“刚才那位法语和长相一样漂亮的大厨,不是说每样菜都有一个主要食材吗?香蕉这一道很鲜明了,可是这讨人喜欢的豆腐要卖的是什么?豆子还是芝麻?”
老三也答不上来。他暗骂卡罗尔无事生非,菜好吃不就得了吗,一定要每道菜写篇论文吗?这时候子安和服务员都不在,没人可以给出专业意见。
却听小余插话了:“不是豆也不是芝麻,是下面的汤。”众人都吃了一惊。这汤有清爽的薄荷味,质地稠稠的,配上浓香的豆腐,正好清口解腻。但他们也发现这汤有一种清香干净的余味,非常舒服妥帖,肯定来自一种食用过的东西,却不知道是什么。
卡罗尔猜道:“我知道了,马铃薯淀粉!中国菜最喜欢用这个,把汤水弄得很浓稠,这样味道就可以依附在食物上。”
小余摇摇头:“不是,先生。这个汤不是调味料,豆腐才是。汤是米浆——米泡在水里,然后磨成浓稠的汤汁,豆腐是配米浆吃的。”
“原来是米,”马提欧用夸张的表情道:“聪明的孩子,你父亲做的菜,你真的很熟悉啊。”
小余又一次摇摇头,“我没看过他做这个菜,我是闻到了米的味道。我有很长的时间天天饿肚子,幸运的时候,会有餐馆把吃不完的冷饭倒出来,我不舍得一次吃完,就用水做成米汤。这个香味我不会忘记。”
席上沉默下来。卢卡斯受不了这沉重的气氛,脱口而出:“厨师的儿子怎么会饿肚子?!”
老三暗骂他傻逼,怼道:“你也不是一出生就拿着把法拉利钥匙的大兄弟!”
“这米浆……倒是很健康,听说米熬出来的汤水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卡罗尔因为自己被一个孩子纠正了,觉得挺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