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食家与演技帝-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疑惑间,韩熙林忽然想到,曾听制作人说她丈夫也在经商。如果张婉鸣知道自己身份,也就知道集团对这节目有多重视。若理解为她怕自己事后迁怒,所以不惜得罪人也决撇清干系的话,那么就说得通了。
    一念及此,韩熙林眸光微冷,露出一抹讥色。张婉鸣如果真这么想,未免过于天真。有没有责任,不是惺惺作态几句就能撇清,到底如何,得由他来判断。
    这时,何伦忽然冲进屋来,喜形于色:“韩董,找到地点了!”
    “在哪里?”韩熙林马上问道。
    “段工发了地图过来。”
    说话间,保姆也围了上来,急切地看着何伦手中小圆圈转个不停的手机屏幕。
    山里没有网络,只有2g信号。直到三人等得快失去耐心,图像才接收成功。何伦拿过当地地图比照一番,发现用红圈标注的地方居然是和工厂有合作的一家果园。
    “我和你一起过去。”韩熙林决定亲自前往,难得有件事可做,总比干等强。
    ※※※
    听说于家父子要晚归,萧可将剩下的一半蒸馅桔果收进了冰箱。这东西冷了再加热口感不好,必须吃现蒸的。
    小孩走丢是件大事,何况是明星家的孩子。从吃馅果到准备晚饭,萧可一直在听于母念叨。托她的福,他虽然没看过《我家小弟》,却也记住了四个家庭的大体情况。
    当于母科普到粥粥那对选秀出身的歌手父母当年恋情曝光世人如何大跌眼镜时,果园大门外忽然有人猛按喇叭:“于家大姐,送米来啰!”
    这位老乡开着张金杯,车身上用红油漆歪歪扭扭地写着出售大米,以及电话号码。萧可学以致用,偏着头辨认那几个字。老乡看见新面孔也觉得好奇,他看车,车主看他。
    一通鸡同鸭讲后,萧可只记着这人包干了工厂和外来果园承包户的大米供应。至于“小伙儿真俊结婚了不”、“我家侄女介绍给你”之类的话,统统微笑无视。
    得知他刚从工厂过来,于母不免又说起了小孩失踪的事,两人一起感叹造孽。落单的萧可认完了字,带着淡淡的成就感又去打量车子。
    汽车造型繁多,但似乎又不像马车那样,按不同身份地位乘坐不同的车子。研究外观与车主的内在联系,是萧可目前的兴趣之一。
    打量间,他听到后厢车座下有些微动静,像是小狗的呼噜声。
    联想到狗毛混杂在大米里的情形,萧可不禁有些难受。虽然现在是普通百姓,但也不能这么不讲究吧?他忍不住往里探了探头,想看看那狗脏不脏。
    车座下没有他料想中的土狗,倒是有个小孩,顶着一头乱发,挂着两行眼泪,小鼻子一呼一呼睡得正香。
    
    第6章 元宵烩饼
    
    小孩看上去四五岁的模样,虽然小脸上灰一道白一道,像只在灰堆里打过滚的小奶猫,但仍能看出肤色细嫩莹白,是乡村习惯了风吹日晒的孩子所没有的。
    想到刚刚发生的走失案,萧可马上对于母说道:“阿姨,我在车里发现个孩子,你来看看是不是那个粥粥。”
    “什么?”
    闻言,于母赶紧过来,老乡也疑惑地跟在后面,一脸茫然:“我车里有个小孩?我咋不知道?”
    于母费劲地弯下腰去,打量片刻,“哎哟”了一声:“没错没错,就是粥粥。刚才我还担心他跑到山里遇到危险,这下可妥当了。我们快把他叫醒送回剧组去,丢了这大半天,那些人都着急死了。”
    老乡依旧纳闷不已:“他啥时候爬上我车的?”
    萧可说:“等他醒来一问就知道了。先别管那么多,把他叫醒再说。”
    车子没开窗,三个人挤在车门处大声说话,厢内顿时回响起嗡嗡声。不等他们去叫,粥粥先自己睁开了眼睛。懵懵懂懂地看了看四周,发现面前都是不认识的人,赶紧往里缩了缩身子。不想脑袋顶到车垫,扁了扁嘴又抽泣起来。
    于母连忙哄道:“别哭别哭,我们不是坏人。你能出来吗?小心不要碰到头。”
    粥粥只顾着哭,不管他们怎么哄劝,分毫不理。
    劝说片刻无果,萧可觉得这样僵持下去不是办法,便问老乡,能不能把车座拆了。在他看来,汽车和轿子的座位一样,都该属于可拆卸范畴。
    好在当初为了方便堆货,老乡改造过车子后座,还真可以掀开。三人齐心协力,小心翼翼忙活了一阵,总算毫发无损地把孩子从狭缝里抱了出来。
    粥粥从剧组逃出来老半天,两顿没吃东西,又哭了好几场,体力消耗过度。虽然很抗拒被陌生人抱在怀里,但除了扭挣几下之外,也做不了别的。
    他一脸不情愿,萧可也不理会。在他看来,讨一个马上就要送走小孩的欢心是件没必要的事。他问道:“该怎么通知他身边的人?”
    于母马上给儿子打电话,但响遍了也没人接,再换老伴的也是如此。她知道这对父子都是马大哈,估计是上山前把手机忘在了车上。
    找不到人,看来还得专程跑一趟。
    “我去吧。”老乡理直气壮地说道:“他是在我车上发现的,奖金至少该分我一半。”
    这几年家里条件越来越好,于母并不计较这点外财。刚要答应,忽然想到萧可演艺事业不顺,听儿子说向来过得紧巴巴的,便改口道:“按人头来,分成三份。你别瞪眼,如果没有我们小萧,这孩子几时又偷偷溜了你都不知道。这钱算是你白挣的。”
    想了想确实是这么个理,老乡点了点头算是同意,跳上驾座往工厂驶去。
    没想到抱这小孩子一把还有奖金,这算是自己在现代的第一笔收入。想到这点,萧可心情大好,看粥粥的眼神也带上了几分慈爱:“想吃东西吗?”
    小孩子对他人的善恶非常敏感。察觉这几个陌生人没有恶意,粥粥不知何时停止了哭泣,听到萧可的问话也没有之前的排斥,用力点了点头。
    萧可很满意他的乖巧,心情愈好,摸了摸他的头,奖励般微微一笑:“会吃面食吗?今天我们吃元宵饼。”
    萧可五官精致,气质却属于清俊阳光那一挂,平时随便一站就是一道风景线。一旦笑起来再配上两个酒窝,杀伤力简直加max。
    出身天生高颜值圈子的星二代粥粥也没能逃过,顿时拜倒在他的老头t恤下,连于母过来让他洗脸梳头都非要留在厨房,看萧可怎么做饭。
    顾名思义,元宵饼和元宵脱不了干系。萧可先倒了半锅胡麻油用中火烧起备用,又用和好的糯米面团搓出个头稍大的汤圆,末了用汤勺挨个压扁。
    他手脚利落,一转眼,案板上就整整齐齐列满了大小相同的元宵饼。这时,锅里的油刚好烧到八成热,他取过长筷子,挨个将饼挟下锅。
    这一带的农家新榨胡麻油香味适中,既不会香到发臭,也不至清淡过头,很适合做油炸食物,让萧可非常满意。于家没有油炸专用的捞勺,他便用长筷不断在锅内翻搅。元宵由原本的雪白逐渐变得透白,再慢慢渡上一层淡金,最终变成甜蜜微焦的金黄色。
    达到火候,萧可迅速起锅,将元宵饼装入大盘,趁热洒上一层炒过的黑芝麻。早被慢火烘焙出原香的芝麻,落在还滚着细小油泡的元宵饼上,香味再次发散出来,原有的纯香掺着油炸面食的脆香,飘散了整个厨房。
    刚洗好脸和小手的粥粥嗅到这香味,空空的肚皮顿时应景地咕咕响了两声,赶紧害羞地捂住脸。但没过多久,又被香味勾得忘了羞涩,伸着脑袋往比他高半个头的料理台张望,馋巴巴的眼神像一双小手,贪婪地抚摸着金黄色的元宵饼。
    于母被小家伙的模样逗得直乐:“小萧,可以吃了吗?粥粥饿了。”
    “稍等,还没做完。”说话间,萧可取出昨天剩下的土鸡汤,刮去上面厚厚的油脂,舀出一碗清汤下锅。
    “是不是还要煮个汤啊?”于母以为今晚就是一顿普通的油炸点心,再把鸡汤烧开洒点葱花配餐罢了,便说道:“小萧,汤等等再喝没什么,我先拿块点心给他尝尝。”
    “别急,只差一道工序了。”
    听他再三强调,于母便不说话了,只在心里好奇:炸都炸完了,还能有什么工序?
    这么一想,她不由抱起粥粥,站到料理台边细看。
    只见萧可将葱去皮留白,斩段入汤,搅了几下,将蔬菜丁一起倒进去。等火候到了,又往汤里加了几勺芡汁。待二者充分融合在一起,又把炸好的元宵饼挨个夹进浓汁中。
    小饼的金黄表皮吸收了浓郁汤汁,看似软和膨胀了些许。萧可目不转睛地盯着锅内,待到的水份又蒸发了一些,剩余浓汤被饱含油脂的元宵饼外表勾缠住,包裹整个饼身,呈现待滴不滴的包浆状态,迅速起锅。
    看到这里,于母自以为了然地点了点头:原来是用鸡汤来烩炸元宵饼,倒是新鲜,她还没有吃过。
    至于她怀里的粥粥,眼中的小手早变成了吸盘,恨不得把元宵烩饼统统吸进嘴巴。
    虽然家教极好,但四岁正是小孩子最言行无拘的年纪,教条终归没法完全控制本心。美食当前,香味萦鼻,粥粥只觉越来越饿,忍不住够出身子,趴到了正在装盘的萧可肩头:“哥哥,我要吃。”
    萧可前世是同辈皇子里的老么,身体又弱,一向是别人让着他讨他喜欢,还从未体验过被人撒娇的感觉。加上粥粥长得十分可爱,那声童音清稚的哥哥一出口,萧可顿觉这孩子真是讨喜,连忙把他的那份端到餐桌上:“来来来,小心烫。”
    加了烩汁的元宵饼剔透莹洁,微黄的汁液里,切成细丁的胡萝卜、玉米粒、葱末等配料沉沉浮浮,愈发勾人食指大动。
    于母其实也在暗中嘴馋,但为了照顾粥粥,只得先将自己的那份推到一边,用不锈钢勺将小盘里的元宵饼划成小块,免得小孩烫到嘴。
    勺子没入柔软而韧性十足的饼身,露出内里,于母顿时一愣:原来在她忙着给粥粥梳洗的时候,萧可另往饼子里填了新鲜山菜制成的馅儿料。受了外皮保护,加上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经过油炸的山菜依旧保持着下锅前的水灵,但从脉络间泛出的光泽来看,确实又是已经熟透了。
    习惯了蔬菜下锅必定被汤水油汁腻成另外一种模样的于母,看到馅儿里新鲜得像刚摘下来似的山菜,一个忍不住,手滑把原本准备喂给粥粥的勺子临时拐了个弯,送进自己嘴里。
    山蔬的鲜,糯皮的弹,烩汁的柔,顿时在舌头奏起一支三重奏,丝丝分明,却又配合得恰到好处。
    回味片刻,于母才注意到,粥粥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里蓄满了泪光,扁着嘴看向自己。
    意识到自己竟同个小孩抢饭吃,于母老脸一红,吱唔道:“我……奶奶帮你看看烫不烫。”
    粥粥这才转嗔回喜,伸手碰了碰盘子:“烫吗?”
    “不烫不烫。”说着,于母赶紧换了支勺子,重新舀起一块吹得凉些,喂他吃下。
    当年为了消磨时间,萧可把每道菜都做过不知多少次,直到尽善尽美才罢手。试吃了那么多次,虽然依旧喜欢这味道,他却并不会像别人那么急于开动。关了煤气,慢悠悠地先去砌饭后解渴的花茶。
    去取放在客厅的茶壶时,他听到了汽车喇叭声。以为是报信回来的老乡,也没在意。打开路灯穿过平地,把虚掩的铁门推开。
    门推到一半,萧可才后知后觉发现不对:不管是于家还是老乡的车了,好像底盘都没那么高?这似乎,是辆陌生的车子?
    他疑惑地转过头去,却发现对方看他的视线,同样充满惊讶。
    
    第7章 我要萧可
    
    货不对板。
    这是韩熙林看到萧可的第一个念头。
    来路上他亲自开车,何伦则联系工厂询问这家果园的具体情况。于是他知道,这里只有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也没有请帮手。
    但来应门的却是个容貌堪比明星的年轻人。
    莫非走错路了?
    韩熙林回头猛瞪负责给目的地定位的何伦。
    何伦秒懂老大的想法,赶紧跟着跳下车来:“韩董,他也许是来于家做客的,我先问问他知不知道那小孩的事吧。”
    萧可将他的低语听在耳中,顿时明白了:“你们看到报信的大叔,所以过来接粥粥,是不是?”
    找了一圈,发现车内只坐了位大姐,后面的山间公路也没有汽车行驶声,萧可又开始奇怪:“那个大叔没跟来吗?”
    ……哪里又来个大叔?
    何伦还没理清这些关系,韩熙林已猜到了几分,问道:“你们这里是不是捡到个孩子,让人找我们报信?”
    “是啊,可他没跟你们一起过来。他到哪里去了?”萧可想,那人该不会是想吃独食、自己跑去领奖金了吧?虽说堂堂王爷和百姓计较钱财有失身份,但他现在也是个百姓,该是自己的一定要争取到手。
    萧可目不转睛地盯着韩熙林,一旦对方说出奖金二字,他马上着手追金计划。
    韩熙林被他突然变得火热的目光惊得寒毛微树。以多年经验判断,这人大概是认出了他,想拍马奉承争取点好处。
    他对这种人不胜其烦,连带着找到孩子的喜悦都被冲淡了。不过,到底因为仅存的几丝欣喜,才没直接冷脸走开:“我们没见过他,是用其他方法找到孩子的。不过你放心,做为酬礼的奖金我仍然会给你。”
    ——他居然让自己放心,是怎么知道自己在担心奖金的?
    以为被看穿心事,萧可很不好意思,但还是有礼貌地说道:“谢谢你。”
    他默默给对方封了个户部侍郎。这种一年到头有人来要钱的地方,为官必备技能就是善解人意,圆滑周到。
    ——果然是想拿好处。
    还不知道自己刚刚被强行碰瓷,以致违反了官员不能经商条例的韩熙林在心里下了定语。
    互通姓名之后,萧可带他们去接人。他本以为这两名男子是粥粥的亲人,没想到远远看见吃得正香的粥粥,一马当先冲进去的是那位姜姓大姐。
    “粥粥,你这孩子,急死姜姨了!”一把抱住孩子,姜姐眼泪马上就下来了。受她影响,粥粥也跟着抹起了眼睛。
    好不容易等到元宵烩饼凉了些,于母刚把勺子递给粥粥,准备吃自己那份,没想到突然冲进个陌生人,还和孩子抱头哭上了。她只得郁闷地放下筷子,问门外的萧可:“怎么了这是?”
    “阿姨,他们从工厂过来接粥粥。”
    何伦立马上前同于母握手:“我是特派工厂的助理何伦,那位是我的同事,这位女士是粥粥的保姆姜姐。感谢你们帮忙找到粥粥,非常感谢。另外这么晚还打扰你们,实在是不好意思。”
    秉承韩熙林低调的指示,何伦在介绍里把他含糊地一语带过。于母光顾着跟何伦客气,一个劲儿地说“没事应该的”,也就没注意到这茬。
    萧可却留意到了这一点,顿时想起曾经白龙鱼服的皇兄,事后对自己吹嘘的经历里似乎有类似细节。他不禁若有所思地看了韩熙林一眼,却发现他正盯着餐桌发愣。
    韩熙林原本不想进屋,但在门外嗅到一阵食物鲜香,脚步一错,不由自主便走了进来,寻找香味来源。
    餐桌上不是常见的农家炒菜,而是他没见过的一种烩食。虽然尚未动过的那盘卖相上佳,摆盘精致,但对常年出入米其林三星餐厅、各大高级饭店的他来说,并不算特别。
    可偏偏就是这盘不够特别的烩食散发出的浓郁香气,把他从视线到双脚,从大脑到胃袋都牢牢锁定,沉睡已久的食欲,似乎也因这香味蠢蠢欲动。
    太奇怪了。自从大学时为了节约时间,吃了一阵子的代餐品,之后他吃什么都兴趣缺缺。对他而言,再精美的食物也不过是充饥,味觉虽然依旧灵敏,却再不会像其他人那样,因品尝美食而生出由衷的愉悦感。
    古人曰食色性也。人生两大乐趣,他年纪轻轻便丧失其一,自然不甘心。除了寻医问药,有一阵子他将闲暇时间都用来到处品尝知名美食,希望能唤醒自己的食欲,而不是做一个机械的、只知随着钟点木然进餐的人。
    他把中外各大菜系一尝再尝,直到看一眼餐盘就能说出烹饪方法,品一口就能辨出调料比例、并指出正宗与否差距何在。甚至还凭借让人信服的点评,成为美食圈新晋的评论家,却仍旧没有找回吃的乐趣。医生检查不出原因,只能归咎于压力太大影响食欲。
    尽了人事仍旧无能为力,再不情愿也只得无可奈何地接受。
    为了企业形象,韩熙林有时要接受宣传,刊登后何伦会发个链接,或拿份杂志给他。评论里基本都在羡慕他年少英才,英俊多金。
    这些人并不知道,他们羡慕的天之骄子,会时常在专车停伫的间隙,看着街头捧着快餐吃得津津有味的上班族、嘬着辣条一脸幸福的小学生,生出由衷的羡慕之情。
    但多年以来的顽疾,似乎因这盘烩食的出现,有了好转的迹象。
    偏偏却是在陌生人的饭桌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