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匡政之路-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执行力?”俞枢平不由笑了,“这个说法很好,你记得写到报告里去。”
“好的老师。”
在岭东省又待了五天,还分别去了安临、黄海等岭东工业城市。到了五月二十一日,调研组一行又启程前往吴江省,第一站是吴江省北方工业jiāo通重镇云泉市,在吴江省省长李宝升陪同下待了三天,然后直奔省会升州市。
升州市待了四天,在附近几个县市转了一圈然后直奔吴江省南部重要城市平江市。
晚上,平江市市委书记范郁声到迎宾馆拜访俞枢平教授。
“老师,你的身体看上去还是那么健朗。”范郁声看上去像一名教授学者,但是xìng格却显得很爽朗。
“郁声,你不用说好话,我的身体我自个知道,大不如从前了。”
范郁声默然一会道:“记得当初还在老师跟前受教时,老师你带着我们师兄弟几个为了算几组统计数据,连熬了两个晚上,第三天比我们年轻人还要jīng神。相比之下,现在老师的确老了很多。”
俞枢平也不禁唏嘘,陷入追忆之中,“当时我好像刚过五十岁,嗯,我记得中令年纪最小,你当时二十七岁吧,可最先熬不住的就是他和你。”
“是啊,我记得罗师弟当时第一个把任务完成,可又不好意思先去睡,便留下来在旁边帮忙,结果撑不住就睡着了,而他这么一睡,我也跟着忍不住睡着了。我记得我俩的口水还把几份资料给打湿了。”
听到这里俞枢平不由大笑起来,“记得,我记得,当时我还忍不住狠狠敲了一下你和中令的头。”苏望听了也不由莞尔,想不到严肃的罗中令,罗大秘书长也有这个囧样。
待到笑声慢慢平息,两人便转入正题。
“郁声,你在平江待了多久了?”
“老师,我88年来平江,一直待了七年。”
“嗯,我记得你从外贸委下到平江时担任的是副市长,七年过去了,不容易啊,不容易。”俞枢平感叹道。
“是的老师,整整七年,我对平江市充满了感情,把它当成了第二故乡,可是这段时间却有点困huò。”
“哦,怎么了?跟我说说吧。”
“老师,现在平江市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期,加上这次宏观调控,暴lù出不少问题,上上下下的压力很大,所以我……”范郁声yù言又止。
“我知道,你现在想离开平江市是不是?你的算盘倒是打得好,你的省委常委马上要下来了,到时你一个副部级干部哪里去不得?”俞枢平语气变得严厉起来,尤其是最后一句,有点尖锐刻薄。
范郁声不由低下头不敢再出声了。
俞枢平却越说越jī动道:“郁声,你这是什么?是临阵脱逃。平江遇到瓶颈,有困难了,你到了别的地方就不会遇到瓶颈,不会遇到困难吗?你这种心态要不得,没有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到哪里都只能半途而废。”
看到范郁声低着头默不作声,俞枢平语气微微转轻松了一点,“郁声,只有在困境中才是考验人的最佳环境。这个瓶颈突破了,困难解决了,对于你来说,就是海阔天空的局面,否则永远只能困守一隅。郁声,你今年才四十五岁,难道想就此止步于一个副部级吗?”
“老师,我明白你对我的期望。学生惭愧,辜负了你的期望。”范郁声抬起头看着俞枢平的眼睛道,“老师,这段时间压力大了点,所以心情有点焦虑,还请老师原谅。”
“林文忠公悬匾‘制怒’二字,所为何意?郁声,人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喜怒哀乐时有发生。所以人不能被情绪所牵制,而是需要去控制情绪。”
“老师,我懂了。”范郁声连忙点头道。
“这样吧,你把平江市的情况好好写一份材料,这几天呢,我跟你师弟也到处转转,看看情况,帮你想想对策。”
“那太谢谢老师你了。”范郁声面lù喜sè道。
“郁声,我年纪大了,jīng神头也大不如以前,有时候也帮不上你太多的忙。你有什么事情就多和同事们,和师兄弟们沟通讨论一下,不要总闷在心里。我知道,在我们这么多学生里,你最聪慧,可就是xìng子太傲了。现在不是独行侠包打天下的时候了。”
范郁声沉默一会笑着说道:“老师,我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可是xìng子使然,总觉得不好开口,我以后会好好改正的。”
俞枢平点了点头道:“嗯,郁声,你的xìng子我觉得改变了不少,但还需要改进。我还是那句话,不要让情绪牵制你,要学会控制情绪。焦虑、愤怒、难为情都是一种情绪。”
“老师,你的教诲我记住了。”范郁声站了起来恭恭敬敬答道。
在平江市转了四天,调研组一行便告辞了。在火车站,范郁声率领市委市政fǔ一帮人相送。跟俞枢平握手告别后,范郁声握着苏望的手道:“小师弟,这几天辛苦你了,以后欢迎你再来平江。”
苏望笑着答道:“上有天堂,下有平东,美丽而又充满魅力的平江我一定还会再来的。经济强市现在全国就有好几个,以后还会更多,但是平江却只有一个。”
范郁声不由笑了,右手在苏望的手背轻轻地拍了几下。
坐在软卧包厢里,看着车窗外面飞逝的景sè,俞枢平突然笑道:“小苏,你说的好啊,全国只有一个平江,美丽充满魅力的平江。”
到了沪江市,调研组一行停留了六天,苏望到江东开发区等地方转了四天,在另一位师兄,市计委主任韦自秋的陪同下与几十家中外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会谈。
接着调研组马不停蹄地赶往东越省,第一站是省会东州,第二站是丰山,第三站是定海。
在丰山,苏望在与企业负责人座谈时,惊喜地遇见了老熟人于久南。不过两人只是相视一笑,没有太多的jiāo流。座谈会结束后回到宾馆,苏望打了于久南的电话,两人在外面的一家酒楼里小聚了一下。
“苏镇长,你这唱得是哪一出啊?你怎么成了中央下来的领导?”于久南惊喜地问道,但是嗓mén却压得很低。
“于总,我什么时候成了中央下来的领导了?我只是国务院政策研究中的工作人员,这是只是作为调研组的一员下来了解情况。”
“苏镇长,我们都是老朋友了,你就不要méng我了。你不是中央下来的领导,孙秘书会全程陪同你,还有市政fǔ郑秘书长会来做开场白?”于久南脸上一万个不相信。
“于总,”苏望苦笑不得,这个时候的商人绝对没有二十一世纪那样钱多气壮,对于官员有一种天生的敬畏。
“我真不是什么中央下来的领导,如果真要说有什么领导,只能说我的老师算一个。”
“你的老师?”
“俞枢平教授,首都大学经济学院的教授,也是政策研究中心顾问组组长。”
“俞枢平教授?”于久南的确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或许是他此前根本没有接触到这个层次或这个方面。
“你是俞教授的学生,也不能让孙秘书全程陪同,我是看在眼里,孙秘书对你可是客气地不得了。”于久南还是有些不解道,孙秘书全名孙纪纲,是丰山市委书记乔伯年的秘书,这市委一号秘书对于于久南而言,平日里都是难得一见的人物。
“乔书记也是俞教授的学生,按说也是我的师兄。”苏望只好把谜底说出来。
“哦,原来是这样。”于久南恍然大悟,过了一会才犹豫地说道,“苏镇长,我们是老朋友,能不能?”
苏望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言道:“其实我还要感谢你,我跟农经办的小田通过电话,上次我们义陵县青年到东越打工,多亏了你。不仅帮忙打招呼,让他们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还免费提供了好几天的食宿。”
“这不过是闲话一句,”于久南满不在乎地说道,可是脸上有些焦虑不安的神情却出卖了他。
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一章 调研(三)
正文'第一百四十一章调研(三)——
第一百四十一章调研(三)
这时,一个人影出现在于久南面前,他瞪大着眼睛,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苏望却热情地站起,与孙纪纲握手道:“孙科长,真是不好意思,这么晚还要拉你出来,嫂子没意见吧?”
“有什么意见,苏老弟相邀,我是巴不得呀。”孙纪纲笑呵呵地答道。
“来,孙哥,跟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在丰山的一位老朋友,于久南,于总。”
于久南连忙上前与孙纪纲握手:“孙科长,没想到你会来,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看得出,孙纪纲与于久南打过jiāo道,他笑着答道:“于总,真是想不到,你还能结识苏科长这样的贵人呀。”
“哪里哪里,苏镇长是我的故jiāo,你才是我结识的贵人呀”于久南笑呵呵地说道。
三人坐下,很快便谈笑风生。于久南很会说话,总是能够挑起话题让苏望和孙纪纲接上话来。
趁着于久南去洗手间,孙纪纲突然对苏望道:“苏老弟,哥哥有件事想劳烦你。”
“孙哥,你直管说。”
“你是知道的,乔书记是东州人,在丰山已经干了六年。现在乔书记的母亲都七十多岁了,可一直留在东州老家,怎么劝都不肯来丰山。乔书记心里急,想调回东州去就近照顾老太太,但是一来这丰山事情多,离不开,二来东州那边没有合适的位置,所以一直没有成行。乔书记心里着急啊,身为秘书,我看着乔书记因为心情忧郁身体健康大受影响,心里也不大好受。你是跟在俞老身边的人,又在中央任职,见识多,能不能帮忙出个主意?我也好去劝劝乔书记。”
丰山事情多,东州没有合适的位置。苏望在默默地琢磨着,昨晚乔伯年去拜访俞枢平时关于这件事可是一字未提。
“孙哥,我觉得既然东州没有合适的位置,不如去定海。定海是东越第二大城市,就算要调东州也比丰山容易多了。”
“苏老弟,你这个主意妙。而且老太太也是定海人,如果乔书记能调去定海,老太太肯定愿意过去。苏老弟,你这是帮了我的大忙。嗯,我这就去劝劝乔书记,看能不能往定海那边想想办法。”孙纪纲连连叫好道,然后端起酒杯道,“来,苏老弟,敬你一杯,聊表谢意。”
苏望没有做声接茬,而是端起酒杯与孙纪纲干了一杯。
放下杯子后孙纪纲低声道:“于总的事你放心,乔书记在丰山待了六年,就算要走,这茶也不会凉。再说了,如果乔书记真的去了定海,那边的商机也比丰山多得多。”
苏望也不矫情了,对孙纪纲道:“那我替于总谢谢孙哥了。”
回到宾馆,苏望把孙纪纲跟他说的事chōu空跟俞枢平说了说。
俞枢平不由笑了起来,“伯年是我学生中心眼最多的,嗯,除你之外。去定海对伯年来说的确是一个发展的好机会,而且他这些年在丰山干得很出sè。”
跟俞枢平边聊边整理资料,忙到十点半苏望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第一件事便是给孙纪纲的中文传呼机留了言:“乔书记这些年在丰山干得很出过五分钟,孙纪纲便回了一个电话过来:“苏科长,谢谢你”
离开丰山时,在火车站站台上,俞枢平跟送别的乔伯年低声道:“伯年,以后心眼多用在工作上。”
乔伯年连忙恭敬地应下。与苏望告别时,他在苏望的右手背上轻轻地拍了几下,悄声地说道:“谢谢你小师弟。”
最后一站是岭南省,调研组到了兴州待了四天,然后直奔南鹏市,以它为中心,对其以及周边的石街、东江两市进行调研。
参加完南鹏市委市政fǔ的欢迎会以及座谈会之后,第二天苏望便按照惯例和俞枢平兵分两路,在市政fǔ办公厅第二秘书处副处长李冠文的陪同下去几家企业参观。
坐在小车里,看着窗外的风景,苏望的心情有点jī动。南鹏市,在上一世他待了差不多十二年,很熟悉这里,可以说这里几乎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旁边的李冠文察觉到苏望的异样,“苏科长,你来过南鹏?”
“没有来过,但是对于这片热土却一直很向往。”苏望回过神来,淡笑地答道。
到几家企业转了一圈后便是下午五点多,李冠文便在一家酒店里请苏望吃饭。
“李处长,我在南鹏市有一位同学,想趁着这个机会跟他见个面,不知方不方便?”
“怎么不方便,一起过来吃顿便饭。”李冠文不在乎地说道。
苏望便给王鹏打了一个传呼。王鹏是苏望在荆南工学院的同学好友,庸山市人,93年毕业时他出人意料地放弃了进庸山市旅游局的大好机会,投奔了在南鹏市当个不大不小干部的叔叔。后来也算发了,上一世苏望到南鹏就是投奔他的。
苏望和李冠文到酒店坐好不到二十分钟,王鹏便风尘仆仆地赶来,见了面便跟苏望来了一个熊抱,然后张口道:“苏望,你丫的终于舍得来看我。我接到你的传呼,还以为你小子骗我的。可转念一想,在学校里你小子虽然鬼点子多,可对兄弟几个却一直tǐng实诚的,于是便请了假过来了。要是你小子骗我,顶多下回你小子真来了,我不请你吃酒楼,吃大排档算了。”
好容易听王鹏噼里啪啦说完,苏望便介绍道:“李处长,这位是我的大学同学王鹏,这位是市政fǔ办公厅第二秘书处李副处长。”
王鹏连忙收起jī动的神情,正sè地与李冠文握手见礼。
三人坐下之后,苏望便开口道:“大鹏,你现在在南鹏干什么?”王鹏当年在宿舍里年纪最大,便被尊为老大,不过他觉得老大这个词有点“涉黑”,不是很喜欢,于是强烈要求大家改称为大鹏。
“我在一家安保消防器材公司当销售,先熟悉一下路子。”
“哦,准备出来单干?”苏望记得在上一世王鹏96年便出来单干,依靠叔叔的关系办了一家消防器材公司,挖到了第一桶金。
“老七,你改算命了?”
“你刚才不是说先熟悉一下路子,不想单干熟悉路子干什么?”
“得,难怪当年我们八虎里你心思最机灵。对了,老七,你这次来南鹏干什么?”
“我不是考上了首都大学经济学院的研究生吗,这次是跟着导师下来做调研的。这不,今天还劳烦李处长一天了。”
“那里,为调研组服务是我们的职责。”李冠文客气地答道。
王鹏愣了一下,似乎体味出两人答话中的不寻常,一时没有再开口说话。
苏望便话题一转,聊起南鹏的风土人情来。李冠文和王鹏很快也投入其中,三人越聊越开心。
正聊得开心时,旁边突然响起一句岭南话:“小北佬,今天让我在这里逮到你了。“
苏望好久没听到岭南话,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一转过头,看到一个穿着衬衣、打着十二点一刻领带的四十多岁男子咬牙切齿地看着王鹏。
王鹏愣了一下,随即站起来笑道:“柯老板,正所谓山水有相逢,想不到在这里遇到你了。”
“小北佬,你个扑街仔,今天不收拾你,老子就不姓柯。”那位柯老板怒气冲冲地吼道,然后对旁边一位保镖mō样的人使了个眼sè。
王鹏脸sè一下子冷了下来:“姓柯的,不要给你三分颜sè你就敢开染坊。尼玛的来横的是吧,老子不怕你。”
而那位保镖模样的人在柯老板耳朵旁边说了几句,这位柯老板很快便压制住怒火道:“小北佬,你有种就跟我出来,看我怎么收拾你”
王鹏一下子跳了起来,怒气冲冲地准备出去跟姓柯的单挑,却被苏望死死地拉住了。他知道王鹏虽然牛高马大,但是和那位保镖一比,肯定不是对手。对方可能有忌讳,不敢在酒楼里动手,要是出去了还不是人家的菜。
正吵着,来了几个人,打头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平头,他显得很彪悍,yīn沉着脸,对着争吵双方冷冷地说道:“几位是不是初来乍到,不知道这是谁的地方,要不要我给几位提个醒,留个纪念。”
刚才还很神气的保镖顿时泄了气,“虎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