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估计食宿也都得是府衙的衙役们操心,毕竟他们这么多人,还赶着马车送粮食呢!
  “是不是的,带着钱我安心。”于良吉坚持,幸好穿越前辈弄了银行和钱庄出来,不然他就得给石宏大带金银了。
  十八里铺人少,去的更少,不过石家村的村长可能觉得对不起石宏大,主动过来跟老村长说了,两村子一起走。
  老村长不置可否,一起走就一起走!
  灯他们到了县城汇集之后,由县城派出二十名衙役,在第二天一大早天亮之后就开了城门,送他们去了府城。
  府城有守城的驻军,听说要抽掉两千人护送他们送粮食道后勤军需处。
  送走了石宏大, 于良吉就跟没了主心骨一样,不过抢打起精神,去了学堂看看情况。
  两位老先生已经就绪,学堂也开了学,还是十八里铺的孩子们,两位先生如今跟着老先生学习,又多学了不少东西。
  八个小秀才也很有气质,说话做事更是好了许多,于良吉估计,再过两年考试,肯定能中举人!
  两位老先生也表示,这里不错,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于良吉听后当然大喜:“您二位放心,孩子们随便管,等过几日,中午还有糕点和汤水分发。”
  二老对小于举人说的糕点啊,汤水什么的不感兴趣,只是对十八里铺的孩子们比较有爱才之心,说实话,这些孩子们比他们教导过的那些所谓的大家公子可好多了!
  是,人没那些大家公子小家少爷的聪明,但是他们淳朴,可爱,天然,不会小小年纪就刷心眼,这才是孩子的样子,那些人家的小孩,从小就知道竞争,却不知道团结。
  而十八里铺的孩子们,从小就知道抱成团,自己打起来不要紧,遇到外人就算有天大的矛盾,也要放下,先一致对外。
  俩老人觉得有意思,整天逗孩子们玩儿,包括他们那俩孙子,也入学在十八里铺。
  从学堂出来,于良吉觉得高兴了点儿,刚回到家,就让人准备好点心和汤水的食材。
  “这次有两位老先生,照顾一下他们的牙口。”于良吉想到老人吃东西有诸多忌讳,就不放心的叮嘱黄厨娘。
  “好,我单独给二老做点软糯的小点心。”黄厨娘点头。
  石宏大不在家,于良吉可是没人管了,钻进大棚里一待就是一天,他那番茄秧子终于长高了,可以移植了,立刻乐颠颠的移植到了大棚里,每天都去观察一番。
  草莓开花了。
  这个时候也没风扇,打开大棚通风当然更不行了,外头每天都由下霜,空气也干冷,前些日子下了点雨夹雪,也没让空气多包含点水分。
  于良吉只能拿着干净的小刷子,挨个的开始人工授粉。
  于家在秋天的时候,又盖了一座大棚,占据了东边菜园子的二分之一,因为离着近,那大棚也归刘文喜打理。
  他琢磨了一下,按照原来大棚的种菜样式,扩大了一倍,将新大棚种植的满满当当。
  于良吉给自己的草莓人工授粉后,已经是一天过去了,第二天就去了新的大棚看菜苗子。
  长势十分喜人。
  刘文喜订购的蜂窝煤之类的东西,也陆续的送了过来,自家本来还收购了一些木柴,今年的高粱杆,都让巴家做了青储饲料,自家只好收购了一些别人家多出来的柴草、木柴。
  于良吉又订购了三千斤蜂窝煤,送了五百斤去学堂。
  学堂其实早有各家家长送来的木柴,加上五百斤蜂窝煤,足够学堂取暖用了。
  石宏大不在,于良吉就将宝宝拎过来,跟自己睡!
  每天的生活就是数着日子过,还时不时的跑去实验室,弄一些实验,现在实验室不冷不热,不怕实验因温度变化而失败。
  将收购过来的杏仁都压榨出油,算是最原始的果油。
  这种苦杏仁油是有小毒的东西。
  石宏大没在身边,于良吉为了让自己不要总是去想他,就给自己找了事儿做。
  闲极无聊的他,直接弄出了石硫合剂。
  所谓的“石硫合剂”,是由生石灰、硫磺加水熬制而成的一种用于农业上的杀菌剂。
  因为于良吉发现,这里的人们种果树全凭经验,跟种地一样靠天吃饭!
  而他之所以选择石硫合剂,是因为在众多的杀菌剂中,石硫合剂以其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效果好、对多种病菌具有抑杀作用等有点,被广大果农所普遍使用。
  不过也有缺点,那就是由于石硫合剂的熬制环节较多,造成果农们熬制的毋液过低,同时许多人仅凭经验兑水稀释后就进行喷洒,使其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于良吉做笔记的时候,特地点明,兑水比例,反正这个时代也没人敢质疑他的决定,他就硬性规定了下来,以防止以后的损失。
  石硫合剂是由生石灰、硫磺加水熬制而成的,三者最佳的比例是一比二比十。
  熬制时,必须用瓦锅或生铁锅,使用铜锅或铝锅会影响药效。
  又因为熬制石硫合剂剩余的残渣可以配置为保护树干的白涂剂,能防止日灼和冻害,兼有杀菌、治虫等作用,配置比例为:生石灰:石硫合剂(残渣)和水,以五比零点五比二十的比例成型。
  或生石灰:石硫合剂(残渣):食盐:动物油:水以五比零点五比零点五再比一比二十的比例混成。
  效果也十分的不错。


第273章 石硫合剂
  石硫合剂能通过渗透和侵蚀病菌、害虫体壁来杀死病菌、害虫及虫卵,是一种既能杀菌又能杀虫、我螨的无机硫制剂,可防治白粉病、锈病、褐烂病、褐斑病、黑星病及红蜘蛛、蚧壳虫等多种病虫害。
  保护、防治病害为主,对人、畜毒性中等。
  主要的是石硫合剂的配制十分便捷啊!
  材料不缺,也不贵,是老百姓能承受得了的东西,不像他弄的杏仁油,虽然杀虫嗷嗷厉害,可谁家能跟他似的,弄那么多杏仁,就为了弄杏仁油配药杀虫啊?
  且石硫合剂药效高,效果持久,低残留,最主要的是,石硫合剂在他那个时代,已有一百多年的使用历史,却没有抗药性产生,它是一种廉价广谱杀菌、杀螨、杀虫剂。
  不过也有缺点,那就是气温对药效有一定的影响,一旦气温超过三十八度、低于四度,就会影响药效。
  不过 这个时代并非他那个熟悉的时代,环境好,太热的天气也没有,听说南方很热,但是也不至于热死人的地步。
  而且他要注明很多禁忌和注意事项。
  于良吉提笔在新的笔记本上刷刷的书写:忌与波尔多液、铜制剂、机械乳油剂、松脂合剂及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的农药混用。
  想到这个时代也没机械乳油剂这种东西,就把机械乳油剂祛除了,没写上去,但是也交代了,若是与其他药剂合用,例如他原来的波尔多溶液,间隔时间建议为二十天。
  已经用水配制好的药液。夏天要在三天内用完,冬季七天内用完,春秋两季五天内用完。
  禁忌的东西他都认真的写在了笔记上,当年他上大一第一年考试的时候,就有这道题,记忆深刻!
  写了很多,删删减减之后,重新找了一本笔记过来,誊录好,那本原始草稿烧掉,剩下这本又抄了一遍,自己留一个,就跟波尔多溶液的记录本放到一起,另一本,于良吉写好封皮,包起来,打算等石宏大回来了,就让他给上头送过去,算是他今年的新研究成果。
  终于心情好了些,出去洗了个澡,阿雅过来收衣服,哎呦!
  “小老爷,你去哪儿了?这衣服上怎么一股子什么味儿啊?”阿雅直抽鼻子。
  “做了个小实验,已经成功了!”他真的是先自己熬好了石硫合剂,试验了一下,确定这个石硫合剂就是他想的石硫合剂,才开始写笔记,然后石硫合剂被封存。
  他来这边,因为穿越前辈改变了历史,他也怕东西因为历史而改变,所以未做实验之前,他什么都不敢肯定。
  试验这种事情,阿雅不明白,但是衣服味道这么大,肯定不行!
  拿出去用热水洗 了一遍之后,用香香的肥皂又洗了一遍,用清水冲了两遍,这味道才消失。
  黄厨娘还纳闷儿呢,平时小老爷的脱衣服换得勤,基本上没有特殊情况,他们的衣服都换得勤快,不会很脏,主要洗一洗衣领和袖口、大襟儿这些地方,其他的搓一搓就行 了,洗一遍,再用清水透一遍,就可以了。
  这次怎么洗了两遍透了两遍啊?
  “小老爷做了个什么实验,闹的衣服上可味儿了!”阿雅将衣服摊平了晾晒,抻的直直的。
  这种面料晾晒的时候,就要摊平,才不容易出褶皱,晒干之后,还要热烫一下。
  第二天,于良吉起来之后,发现外头下了一层霜,还挺厚。
  “冷了啊!”于良吉抻了抻懒腰,外间已经摆好了饭菜,他拉着宝宝出来吃早饭。
  “是啊,今天早上一人先喝一碗牛肉汤。”黄厨娘给摆好饭菜。
  于良吉跟于宝宝俩 人都皱了皱鼻子,叔侄俩动作一致,长相也有七分相似,怪可爱的。
  “不许挑食!”黄厨娘才不看叔侄两个的可怜表情,坚持要他们喝汤:“放心吧,都是清汤。”
  知道他们不喜欢油腻,别人最少都有一层油,就他们的,不说没有油花儿,可也清汤寡水,黄厨娘特意给里头放了不少牛肉,还挑的瘦肉,又放了不少小青菜在里头,生怕俩人不喜欢吃一样,还放了粉丝进去。
  “哦哦。”于良吉点头:“您快去吃饭吧,我俩肯定不挑食!”
  又不是小孩子,挑食什么的,小于举人默默地从心里划掉这两个词汇。
  黄厨娘满意的退了下去,到厨房跟家里人一起吃,屋里就剩下叔侄俩坐在桌子上吃早饭。
  “老先生教的好吗?”俩 人喝了牛肉汤,吃了牛肉和青菜,才开始小口的吃着菜团子。
  顺便聊聊天。
  “嗯,讲的可好了,但是不是正课,他们只上小课,给我们讲的都是小故事,可有意思了。”于宝宝提起这个就开心。
  虽然先生也很好,但是老爷爷更有意思!
  还会给他们分糖块,两个小哥哥也很有意思,会跟他们玩儿他们不会 的游戏。
  于良吉知道,他们这样的孩子还太小,说的太多也不一定能听懂,而那八个小秀才,都说二老为人和气,讲课的时候一针见血,解读犀利。
  让他们获益良多。
  尤其是林杰跟洪泽涛,虽然二老没有给他们俩单独讲课,但是平日里吃饭的时候,也训练他们的礼仪,甚至晚上要求喝点小酒,还让洪泽涛跟林杰练习酒量,举杯的动作,喝酒的助词等等。
  这都是日后要交给学生的,他们可以不当官,但是学生们不能,更不能在官场,酒桌上失礼。
  “那就好,跟两个小哥哥也要好好相处。”于良吉在原主的记忆里,十八里铺是很排外的,不过是怕小孩子们不知道隐藏心事,对人家外来的孩子看不顺眼,当年能那么欺负小于良吉,现在就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小孩子的世界,要说厉害,可是真厉害呢!
  “都好啊!”于宝宝吃完菜团子:“他们俩知道的可多了。”
  于 良吉看宝宝崇拜,开开心心的样子,就知道小孩子们没事儿。
  这就好。
  送了孩子去上学,发现外头冷 了,有些人家已经开始吃两顿饭,于良吉想了想,去找了两位先生,三天之后,就提供点心和汤水。
  因为有两位老先生在,于良吉就让刘文喜再去买了一只羊回来。
  “做的好吃点,幸好不用去县城买。”于良吉嘱咐黄大厨。
  “您放心,您看给来点羊杂汤怎么样?那个好吃,又有营养。”黄大厨其实早就想做了,无奈小老爷不太喜欢,家里一直没做。
  “做吧,我也想羊杂汤了,多放点萝卜和粉丝。”于良吉这次没挑食。
  “行,那再来点锅贴,我家那个会做,配着锅贴喝羊杂汤,美味呢!”黄大厨喜滋滋的:“孩子们不能吃辣的,就多放点胡椒粉,既能去腥膻,又能暖脾胃。”
  这天冷 了,东北这地方,冷 得厉害,干冷干冷的。
  于良吉点头,厨房那块,他就是个家常菜,而人家黄大厨可是大拿,从孔府菜到红白喜事。
  就没人家不会做的!
  他跟人家比不起啊!
  于良吉钻进了实验室,石宏大不在,实验室只好自己打扫,收拾完了之后也到了中午。
  出来吃了个午饭,午睡后爬起来送走宝宝,到新的大棚里看 了看菜苗,青菜可以吃了,但是果实类的还差点,毕竟是大棚,刚打花骨朵呢。
  于良吉又去了别的人家,看了看他们的大棚,尤其是果实类的人家,都怕种的不好,拖大家后腿,毕竟于良吉已经跟丰收菜铺子签了契约。
  种不出来好菜,可是要赔钱的!
  “大家都别紧张,菜苗长势这么好,肯定没有问题,好好照顾,开了花儿就用毛刷子刷花儿。”人工授粉他们不知道,但是刷花儿还是知道的,于良吉亲自教过。
  回到家里无聊了,就钻进大棚里,弄自己的菜苗,番茄秧长得很快,大棚也足够暖和,草莓已经长出了一点点。
  草莓这种水果,长势很快,只要好好保养,过几日就能吃了。
  于良吉照看的很仔细。
  而彼时的石宏大他们,已经到了府城,接手的不是府尹大人,而是驻军的将军,派了两千人过去,清点物资之后,组织人手带着这些人继续往北走,东北府离大军的后勤军需处,还挺远,走了十天才到地方,军需处的人清点物资,又要往前送去,但是军需处的人太少了,人手不够。
  于是他们果然还要继续往前走,要从第二道防线,送到第一道防线,也就是前线。
  前线虽然有长城和天险可守,又有火炮和长枪守护边防,但是毕竟是第一线,大家都有点害怕。
  还是镇守后防的将军,却因为人手不够的关系,不得不让这些老百姓送粮食过去。
  只是让他们当赶车人,所有粮食卸车之后,重新装载在军粮专用车上,都是双辕大马车,一车能装两千斤。
  当赶车人就不需要这么多人手了,于是后方的将军让人挑选体力好,耐寒的壮年汉子赶马车,运送东西到第一线,石宏大、杨达跟巴家父子俩都榜上有名。
  石家村的人畏畏缩缩,一看就不让放心的样子,虽然人多,但是就选中了石宏大一个,其他的都没选上!
  还有张家村的人,就选上了张老爷子家的大儿子一个!
  剩下的郑家村、李家村等一姓村也选了几个出来,跟后勤的二十几个车老板子成了一个临时队伍,运送粮食到前线。
  其余的人可以先走了。
  于是等人们都回来的时候,于良吉眼巴巴的看着,却没发现自己家三个人的身影!
  “他们人呢?”于良吉问归来的佘庆喜。
  “石家村的人不地道,那么多人,没一个跟石大哥一起被行踪,这里头肯定有猫腻!”佘庆喜带了钱走的,他想跟军中的人商量一下,给自己一个名额。
  他爹让他带队出来,不能让人落下啊!
  一起来的一起回去,总不能他们回去了,别人却还在外头。
  佘庆喜解释了一番,他们为什么没有归来。
  “没事,没事,他们只是去送粮食了,还有士兵护送,没事的。”老村长却没发愁:“你们经历的事儿少,四十年前,也有过这么一回,那个时候,是个什么国内乱,怕波及边关,就戒严了,那个时候跟现在差不多,就是气氛紧张了些,实际上屁事没有!”
  别人都放松了,于良吉却心事重重,回去都有点不敢见阿雅了。
  反倒是阿雅没事人一样的安慰小于举人:“小老爷别多想,他们都是最厉害的勇士!”


第274章 后娘吃亏
  勇不勇士于良吉不知道,但是他知道石宏大很厉害,巴图跟巴多也不逞多让,心里总算是安了些。
  “我也是急糊涂了。”于良吉吸了口气,回去后继续钻进大棚里研究他的菜苗子。
  又过了几日,有出菜的菜棚子了,老村长就让丰收菜铺子过来收菜。
  给的价格按照合约上的来,十八里铺的人不用出门,他们就上门收购了,名气一打出去,果然效果不错,于良吉又给他们指导怎么种菜,怎么施肥,怎么除虫拔草。
  找点事情做,省得他总是想石宏大,越是忙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就越是想念。
  于良吉也不知道石宏大那头咋样了。
  石宏大呢?
  跟着人,赶着大马车,拉着粮食走在官道上,护卫的官兵都很精神,石宏大觉得虽然比不过自己,但也算是精兵了。
  他们走的虽然是官道,但是却一直没有遇到人,也是前线正紧张着呢,这边就算是没发布禁令,也没人敢出来乱逛,再加上东北有猫冬的习俗,肯家都在家里猫着了。
  这天,于良吉正在给番茄秧跟草莓秧嫁接,希望可以得到草莓番茄的原始形态果,或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