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等你到风景看透-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跟遥遥告别,他不接受。不告别就永远都没有“告别”这回事。
  第二天的班会课照常进行,欢送即将转学回去的周遥同学。
  别的几位参加过合唱团的同学,连同周遥一起,在班会上唱歌,唱了《让我们荡起双桨》《大海啊故乡》,最后还唱最经典的《小小少年》。
  可惜领过“最佳主唱奖”的那位主力选手不在。陈嘉也没有去办公室找数学老师补课,一向自由散漫惯了,也没人管得了他,他径直下楼去操场了,一个人。
  他爬到操场的攀登架的最顶上,坐在那上面,坐了一节课,眺望远处。
  他面向北方而坐,极目远眺城市的边缘,楼房后面有一层淡青色的远山。再使劲看下去,没准儿就能看到哈尔滨了吧。看到哈尔滨,就看到周遥在哪里了。
  下课,散学,陈嘉快速回来教室收拾他的书包。周遥一回头,陈嘉已经拎着书包出教室了,头也不回……
  这小子收拾书包也太快了吧?深刻怀疑之前就根本没有把课本和习题册拿出来过。
  而且,陈嘉竟然在班会课欢送会都不露面儿,让他挺吃惊和失望的。
  周遥刚想追出去,他身后女同学就喊住他,就是滕莹。
  “周遥,给你的。”滕莹腼腆一笑,小姑娘心里也涌出几分离别的惆怅,舍不得很优秀的周遥同学。
  “啊……什么啊?”周遥说。
  “生日快乐。”滕莹说。
  “哦,谢谢你啊。”周遥笑着接了礼物,递上来的是一个浅蓝色的音乐盒。这天也确实是他生日了。
  周围有一两个男生用暧昧的起哄声为他们送上背景伴奏音,但这并不能阻挠周遥同学的受欢迎程度,又有女生递给他生日卡片、巧克力,竟然还有一位直接送他一张艺术照!就是在照相馆里照的那种照片,把十二岁小姑娘化成二十四岁似的,画面朦胧妆容艳丽,抹着很明显的眼影和红嘴唇。
  “谢了啊,呵,谢谢。”周遥一一道谢。收女孩礼物,心里还是挺嘚瑟的,嘴唇划过一道弧线。
  啊——周围一群混账就扑上来了,往周遥身上压,一个摞一个,“啪啪啪”地就要往他身上骑。男生之间从来不时兴送礼物,忒肉麻了,他们有另类的感情表达方式。
  “都给我下去啊!”周遥立刻就闪,屁股一甩就甩下去一个,才不想给别人随便骑。
  一群男生,就喜欢玩儿“叠人”的游戏。叠也就罢了,还要抱着乱摸。摸完了还往他身上“duang——duang——”的撞,哆哆嗦嗦地模仿那些猥琐动作,以此表示关系的亲热,这都跟香港三级片里学的吧?
  “靠,耍流氓啊,你们快滚快滚!”周遥把那些小贱人都甩开,拎着书包赶紧跑了。
  他风风火火地跑下楼,心思被一根线紧紧地牵着,其实也有点儿难受。
  一出楼门就看到了,操场兵乓球台上坐着那个少年,就是在等他。夕阳洒下一片美丽的光泽,落在陈嘉的白背心上。
  ……
  陈嘉从关东店副食商场买了一盒草莓。
  草莓当时已经过季下市了,这八成是从京郊温室大棚里运过来的。这种精细水果,卖得比个大西瓜还贵,却没有西瓜禁吃解饱,当妈的就都不愿意买了。让孩子“吃不饱”的水果,就是“不划算”。
  周遥问:“买给我吃的啊?”
  陈嘉说:“我做给你吃。”
  “做”草莓怎么做?周遥然后才看明白。陈嘉就是在灶上架了个小平底锅,开始熬糖稀。
  老北京人做糖稀,他们在大街上是看过的。大街上经常有摆摊的手艺人小贩,吹糖人卖糖人。周遥以前抱怨过一句,“大街上的太脏,都是土,他们还是拿嘴吹的,咱俩别吃了。”
  陈嘉熬了那些糖稀,再把每个草莓蘸着裹一层糖稀,用竹签子串成一串一串的,插在一块泡沫塑料上,晾着。
  “这么好啊……谢谢,好吃。”周遥由衷地说。
  “还没吃呢,你就说‘好吃’。”陈嘉垂着眼睫。
  “你做的啊!”周遥煞有介事地说。
  “我第一回 做,我也不会。”陈嘉撇嘴一笑,“好像、好像应该是这么做的吧。”
  陈嘉这号人,是不会跟谁说感谢的话,不会讲“救命之恩小生没齿难忘”之类膈应的,就用行动表示一下。陈嘉如果对谁好,温柔了,体贴了,就是把“感谢”“想念”和“舍不得你”这类的话,一股脑都表达了。
  不可描述的微妙情绪一晃而过,俩人又开始扯,周遥说“那我先吃吧不好吃你就甭吃了”,陈嘉说“你丫先等会儿还要冻一下呢!”
  他们就直接把那块扎成大刺猬似的塑料泡沫放进他家冰箱。过会儿再拿出来,就是简陋版的冰糖草莓。
  周遥张嘴接着:“来,给我一口来俩!”
  陈嘉负责端着,周遥就负责撸。
  “生日快乐啊……”陈嘉大爷嘴里含着冰糖草莓,含含糊糊地祝福了一句。
  “唔。”周遥忙着吃呢,应了一声。
  “你是天秤座?”陈嘉忽然问。
  “啊,是啊。”周遥说。
  陈嘉笑出声:“天秤座才真是……你们那边儿是不是应该说,‘老难看了’!”
  周遥:“……”
  笑啥笑啊你?好烦啊,就你美!周遥直接迈开腿骑了,压着拱着直接把人骑到床上去了。
  草莓是甜的,冰糖是脆的。透心儿凉的,真甜。
  “我们嫌弃人的长相,一般说你这人特‘磕碜’!”周遥笑说。
  “好吧,”陈嘉也笑,“老磕碜了你。”
  “我没你磕碜!”周遥去捏陈嘉的脸。
  “呵。”陈嘉一笑。
  周遥压在陈嘉后背上,牢牢地箍着人,把陈嘉箍在他怀里,抱得很紧。陈嘉仍然没有反抗,没跟他一般见识,就趴着任凭蹂躏了……
  两人贴着抱了一会儿,身上每块肉都贴着,抱得紧紧的,就是心里挣扎时,给个无声的安慰。
  周遥问:“我寒碜了么?”
  “不寒碜。”陈嘉说,“你倍儿好看的。”
  俩人低声笑了一会儿,很有默契。
  周遥还是觉着攥不住这个人。陈嘉好像随时都会从他怀里挣脱,掀翻他,踹走他让他滚蛋了,随时都会从他怀里跑掉。这与他是否转学离开这座城市都无关的,哪怕能留下来朝夕相处,也一样的。他其实特别怕陈嘉,又喜欢,又忌惮,又茫然。
  这人隔一阵就抽他一巴掌,再喂个甜枣;过两天又抽过来一巴掌,然后又变出个甜草莓喂他。
  抽他心的时候他是真难受、别扭,觉着受不了这小子了,可又舍不得那仨瓜俩枣儿的甜头,真没出息。
  毕竟,陈嘉只有对他才笑一下。
  陈嘉只给他一个人做过冰糖草莓。
  第二天他俩约好了踢球,估摸也就是小伙伴们的最后一场球了。
  他就要转学回去了。那时国企工厂以及事业单位的工作调动很不容易。当年从大城市出去到三线、到东北、到边疆地区支援建设的大拨工人和技术人员,很多人都惦记着想回来。时代变了,人心也在悄悄地起变化。人人都有私心,都渴望为自己和子女争取更优越的生活,这时候再讲无私奉献、自我牺牲,就真是蒙大傻子了。
  想回来的人太多,大家就只能各凭本事,各走神通。像周遥他爸周凤城这种情况,当初是作为高级技术人员去支援东北重工企业的。第四机床厂其实非常想留他,想给正式身份,但就没有这个名额。国企正式职工,是有数目的,当时都由北京市劳动局统一分配,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想要从外地调动工作关系进这个工厂,就必须从这个厂子里调出去一位,去哈尔滨,两相对换。
  一个户口进京,一个户口出京,这样才行。可在当时情势下,东三省的重工业经济早已不如建国时的地位,内部风声都不太好了,可能要大规模改制,大家都开始琢磨南下呢,谁还愿意出京北上啊。
  所以,周凤城的这个工作关系,暂时没能办下来,他就仍是一位领着高薪的合同工。若论工资津贴和各种待遇,他可比蔡十斤、瞿连娣这些人高多了,但是论身份,他就是合同工,而蔡十斤瞿连娣甚至唐铮的爸爸,在后勤锅炉房看大门的,都是进厂已经二十多年的“铁饭碗”正式职工。
  而周遥妈妈那边,情况也没多么轻松,因为学校也是走名额指标的,一个指标就卡死多少英雄汉。大学是由教育部门按计划分配老师的名额,每年评职称都有名额限制。他们音乐学院,十多年间都没有评过职称,从77年恢复高考教学之后,很多助教都还没有讲师、教授的职称。学校里现在还积压着一大群先来的人,按资排辈苦等这个职称……坑都填满了,后来的人想进都挤不进来了。
  陈嘉穿了周遥帮他买的那双,崭新的皮面足球鞋,真好。
  坐在球场边休息时,周遥也跟陈嘉聊天说:“我以前也以为户口肯定能办下来,没想到这么难啊,太幼稚了。”
  “那你爸你妈带你一起回去?”陈嘉说。
  “我一个人回。”周遥说。
  “……”陈嘉蓦然抬眼盯着周遥,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你一个人?那你在那边儿就一个人吗?!”
  “我一人儿无所谓啊。”周遥一耸肩,“我都习惯了,反正他们平时工作也特别忙,我从来都那样儿的。”
  “你开玩笑?我还有个妈呢。”陈嘉非常担心,再次确认了一遍,“你一个人?怎么过啊?”
  “哎没事儿。”周遥一笑,“我姥姥姥爷还在那边儿呢,也不是一个人,我一直都是跟姥姥姥爷一起住。”
  周遥的少年时代,原来也是这样,在云端漂泊着。
  两人再次沉默,陈嘉连自己的难受都忘了,握着周遥的手。在天边流浪的那一片云上,原来不是只有他陈嘉一个。
  “真没事儿,我爸我妈肯定得留在北京,占住位置继续刨这个坑啊,不然岂不是更没戏了。”周遥很乐观地说,“他们留这里再待几年,我觉着,应该就能留下来了。到时候,我也就能回来!”
  “我肯定还能回北京,嘉嘉。”周遥看着陈嘉的眼睛说这句话。
  “而且,我寒暑假还可以过来找你玩儿么。”他搂了陈嘉的肩膀,安慰对方,“我肯定回来找你!”
  ……


第20章 焚心
  傍晚踢完球回来; 周遥没准备再结伴去洗澡; 他爸妈嘱咐过他; 赶紧回家收拾行李。
  他们出了球场,过一条大马路; 就是胡同区。
  那天怎么就这么巧,周遥又碰见陈嘉他爸。其实,陈嘉在医院住的第三天; 陈明剑就提着水果和保养品去看过儿子; 对陈嘉表达了关心; 也不能说这人就完全六亲不认没心没肺。当然,当爹的在医院没吃到陈嘉的好脸色。
  随后陈嘉平安无恙地出院了。那两口子今天,就是刚签完字从民政局回来; 终于在文件手续上断了夫妻关系,也就剩下跟陈嘉的这点儿血缘。
  陈明剑在胡同门口,碰见了蔡十斤蔡师傅,那两个人就在电线杆子底下抽了一根烟。
  蔡十斤劝解道:“哎; 你以后还是经常过来看看孩子; 最难受的肯定还是小孩呀!”
  陈明剑垂头道:“最看我不顺眼的就是陈嘉啊,在医院里也没搭理我么。”
  蔡十斤忙说:“那也是孩子心里别扭……我在厂里这么多年,我看了好几对最后散了的,哪个孩子长大没有性格阴影的?”
  “我儿子从一开始就恨我。”陈明剑丧气地说; “我跟他就没办法沟通,讲不通理。”
  “讲什么理,”蔡十斤说; “我们没念过大学的不懂大道理,对孩子要讲‘情’啊!看儿子躺在医院里,你爱不爱,疼不疼,看他难受了,你难受不难受?这就是‘情分’嘛。”
  “讲情,讲情我真的、真的没有。”陈明剑声调突然哽咽,“我确实,对他妈妈,没有感情,从一开始就……这是个错误。”
  “那你当初,你当初,哎!”蔡师傅皱眉叹气。
  “当初她可怜我呗,我也可怜她。反正就是,俩人都好像没人要似的,就凑合过呗。”陈明剑惨笑,今天终于说出了实话。
  陈嘉眼皮都没抬的,从胡同口走过,没理他爸。
  这就是一场“错误”,而陈嘉自己,等于就是这个“错误”的连带产品。他们工厂车间里,对待错误程序导致的产品零件,是不能继续包装销售流通的,直接就当作报废品给你销毁了!你这小子怎么还能存在着!
  周遥和陈嘉在大院门口用眼神简短地告别,都十分不舍,又说不出话来。
  陈明剑从他们身边走过去,特意回头瞅了一眼周遥:“哦,周同学,你好啊。”
  周遥赶紧哈腰叫“叔叔好”。陈嘉别过脸,看不见他爸。
  他们就站在屋外,听屋里大人谈话,陈明剑原来是来商量事和取东西的。
  瞿连娣就问:你翻什么呢?找什么啊?
  陈明剑说:我找我那本集邮册,你瞧见了么?
  瞿连娣纳闷:集邮册?我从来不动你的东西,陈嘉经常看,不然你问问他拿了没有。
  陈明剑迟疑:我再找找吧,他经常看啊?
  瞿连娣说:他跟你一样,喜欢玩儿邮票么。
  这算是当时许多人的乐趣,因为娱乐生活贫乏,也实在没什么其他乐趣。集邮这项爱好,有品位又不用花太多钱,所以许多人都搞集邮,家里收藏邮票册,其中有特意购买的崭新邮票,更多是从信封上弄下来的旧票。
  陈明剑离婚时并未纠缠财产分配,屋里大件电器什么都没拿,房子也暂时给瞿连娣住着,总不能逼着那娘儿俩睡大街上,偏偏回来找这本集邮册。
  “就是上回你给我看的集邮册吧?”周遥在门外小声嘀咕,“那是你爸的?”
  陈明剑就是没敢找儿子索要,做老子的竟然也惧怕跟陈嘉讲话。他就低声对瞿连娣说:“你还记得,我从前买过一张‘猴票’。”
  瞿连娣就知道了:“对,陈嘉出生那年,你给他买了一张猴票,红色的。”
  陈明剑面有难色:“这套生肖票,猴票是头一张么,现在十二枚都发行出来了,当初十二年前的第一张猴票,就值钱了……现在八百、一千了……”
  这么值钱,就一张小纸片儿?比屋里这台日立电冰箱都值钱了。果然计划经济一朝变革,向市场开放,这物价是要疯吧?瞿连娣也一脸不相信的表情,不懂这个。
  所以陈明剑是回来拿回那张值钱的邮票?
  “我家好像也有那张猴票。咱们出生那年,我爸也买了,说买给我做纪念的。”周遥小声说。
  他其实觉着情况又不妙,很想把陈嘉抱走,把人圈起来,圈在自己臂弯里保护着。
  假若他此时足够强大,他想把陈嘉叠起来放在衣服胸前的口袋里,每天都装着,不让这个人再受到一丁点的伤害。
  ……
  瞿连娣脸色慢慢变化:“虽说当初是你花钱买的,就八分钱,谁也没想到会涨这么高价钱了……可那是你当初给陈嘉买的。”
  “是,当初是给他买的。”陈明剑垂头道,“我也没想到,现在就这么紧俏了,我也想重新买一张,都买不到。”
  “你就非要拿走?就不能给陈嘉留着么?”瞿连娣说。
  “我确实需要,需要那张猴票。”陈明剑为难地说。
  “又不是给我的,我从来不贪你任何东西,”瞿连娣胸口起伏着说,“那不是给你儿子留的么?对陈嘉你不能大方一回?”
  “……”陈明剑无话可说,又磨叽着不想放弃。
  “为什么就非要那张,后来的那些生肖票不行?你不是每年都买一堆邮票么,牛的,马的,鸡的,你拿走那些不行吗?”瞿连娣是不集邮的人,无法理解这方面的痴迷,就为了一张破纸片,非要来讨要?
  陈嘉站在门口,脸色是一寸一寸发青,心凉到透的。
  周遥咬着嘴角,突然歪过头,在陈嘉耳边说了一句体贴的悄悄话:“就给你爸呗,我也有猴票,我把我家里那张给你。”
  陈明剑在小屋里转了一圈,语调艰涩面带愧疚,用蚊子声哼哼道:“那张邮票最出名了,国家邮政再发行新的一套也不如原来的好,真不是因为价钱,你看我在咱这家里我什么都没争,我不是为钱,就是需要那张猴票……猴年出生的孩子,就是想要弄一张老的金猴票么……”
  瞿连娣满脸狐疑,与陈嘉同时抬头盯着陈明剑,在那一刹那突然就明白了。
  为什么非要猴票,为什么猪马牛羊那几张邮票就不行。
  陈嘉是猴年出生,所以家长给买金猴票作为出生纪念,那张邮票还偏偏一不小心成了经典藏品。现在,一定有另一个小孩也要在猴年出生,所以来找金猴票了。现在正好是羊年的羊尾巴,转过年去就又是一个猴年。谁家现在怀上个孩子,可不就是猴年出生么。
  瞿连娣觉着难以置信,脑子里“嗡”的一声,嘴唇都发抖。这一天被彻底抛弃的不止是她,还有她儿子陈嘉。
  她气得瞪着陈明剑,想骂街骂“你他妈的什么玩意儿你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