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次换你来爱我[竞技]-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个人并肩走过长长的红汤,在踏上楼梯的时候也不知道谁先回头,所有人就都跟着回头看了一眼,于是风姿各异的出色男性就那么站在最耀眼的地方,对着媒体和粉丝们笑。
  真是帅出了宇宙啊!
  粉丝们依依不舍的呼唤。
  媒体疯狂地“谋杀”内存空间,一时间,闪光灯闪烁不停。
  在进了会场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苏宇和大阳阳不约而同地将西装上衣的扣子解开,放松了下来。
  然后大阳阳笑道:“今天好热闹。”
  苏宇点头:“嗯。”
  “一直想认识你,可惜老是碰不到面。”
  “我也是。”
  两人交谈着,一路走过了通道。
  话题并不多,两个人的交流也很浅,但是对彼此的尊敬都很足。
  如果说,体育圈里分为普通运动员和明星运动员,那么大阳阳就属于更高的“大佬级”人物,他很多时候,已经可以代表华国的体育对全世界发出声音了。
  苏宇成为“发声者”的时候,大阳阳已经退役,但是依旧工作在体育圈子里,担任华国游泳协会主席的大阳阳,与上一世的苏宇也算是朋友,关系还算是不错。
  后来看见了舞台,大家这才分开,每个座位前面都贴着名字,对号入座,滑冰队的人都在一起,苏宇就坐在顾帅的边上,另外一边则是苏子栋,伍弋在苏子栋边上。参加这些活动,每个人的名字排位都有讲究,也侧面说明了苏宇如今在滑冰队里的地位。
  等苏宇坐下后,才发现自己身边的人换成了伍弋,视线对上,伍弋就对自己笑:“大师兄和我换了。”
  “嗯。”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苏宇就发现顾帅在对自己笑。
  顾帅说:“你们两个关系真不错,像连体婴似的。”
  “嗯,在省队就是朋友。”苏宇忍不住对顾帅解释,顾帅的可能性向,让他觉得有点棘手。
  顾帅笑着说真好,转头就问起了霍雪凝和邹勇的事。都是滑冰队的队员,消息传得比较快,今天又恰好是这样的一场大盛会,说不定晚会结束,就所有人知道了这件事。
  后来顾帅说:“他们拆了,还能有谁顶上?双人那边要怎么办?”
  苏宇不知道,按理来说,顶上邹勇和霍雪凝这一对的应该是他和小燕儿,只是这一世很多人和事都改变了,邹勇和霍雪凝拆的更早,双人队那边在奥运会之前还能培养谁起来,他也说不清楚。
  苏宇心情是复杂的。
  他爱花滑,哪怕如今他选择了男单,对双人滑也有感情。如果让他眼睁睁地看着双人滑痛失机会,甚至因一个渣男的任性,而痛失奥运资格,他真的觉得很遗憾,甚至想要做什么。
  去滑双人吗?
  到了现在这一步,他不可能放弃男单。更何况双人的世界冠军不是馅饼,没那么好拿。他就算再有基础,也不可能兼顾男人和双人,尤其是面对世界的舞台,一个不小心,就是两头皆失。
  但是自己真的无能为力吗?
  晚会开始的时候,苏宇垂下了眼眸。
  他当然不是无能为力,他有未来将近二十年的经历,更是拿下过无数的世界冠军,他知道双人怎么滑更好,怎么编排更美,他可以随手拿出让全世界惊艳的动作,更能有着数不清的经典的编排舞曲,这些都是他的经验,他记在心里的,是宝藏。
  他怀揣着宝藏,却独独缺少一个可以拿出来的机会。
  再回过神来,苏宇是被一束光照醒的。
  那光对准了他,耳边都是掌声。
  主持人的声音回荡在会场内:“接下来,我们欢迎本年度最佳新人苏宇!”
  苏宇眨了下眼睛,然后从容的起身,将西装的扣子扣上,在所有人的注视中,来到了舞台上。
  ……
  苏宇拿下年度体坛风云人物最佳新人奖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网络。
  网友们纷纷表示,实至名归。
  “除了苏宇,想不出这个奖还能给谁了。”
  “对啊,苏宇的人气好高啊,最近我身边原本对体育不感兴趣的人,都开始关注花滑了,还不都是因为苏宇。”
  “影响力真的很大,国外媒体都开始用大篇幅报道苏宇了。”
  “虽然苏宇还没拿到一个世界冠军,但是他对花滑的推广真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奖,不给他,我还真就想不到谁还有资格拿了。”
  “是的,苏宇拿奖,实至名归。”
  ……
  苏宇拿了奖,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冰协的大佬们纷纷表示,苏宇棒棒哒。
  但是到底邹勇和霍雪凝拆伙这件事,为整个花滑队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苏宇当年才起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小萌新来势汹汹,一来就想驱周卓打苏子栋抢夺“一哥”位置。后来苏宇拿了全国冠军,又去拿世青赛冠军,等到了参加大奖赛用305分的绝对实力拿下华国站的第一名后,这些声音才消失的。
  新人出现,挑战“王者”,总会伴随着争议。
  而与之相反,邹勇和霍雪凝就属于典型的熬资历上来的,“老柱子”退役了,他们才变成“新柱子”,他们一拆,就相当于双人滑的半边天都倒了,就连整个花滑队都有种十二万分不和谐的气息。
  双人滑的第二名额不差。
  但是远没有夺金实力是事实。
  从晚会回来的花滑队队员兴奋的谈论了苏宇的最佳新人奖,随后又低落地聊起了双人滑。
  双人滑可是华国的强项,花滑队之所以有如今的资源,双人那边的贡献最大,如今发展到了这个形势,谁都不能独善其身,所以话里话外地都恨死了邹勇。
  苏子栋也不高兴的说:“就是条件不好,不然我干脆转去双人那边算了,现成的霍雪凝现成的搭档,我就不信一年练不出来。”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苏子栋滑不了双人。他不是力量型的运动员,肌肉也基本属于条形肌,爆发力有余,但是想要在双人滑里托起一个女伴力量就远远不足。
  但是现在的问题就是,其他的双人滑男队员,力量是够了,能力又有所不足,想要在短期内追上霍雪凝绝不可能,就更别提搭档参加世界大赛了。
  简直就是做梦!
  一时间,花滑队竟然就这样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大家的评论我都看了。
  果然和我心里的犹豫一样,天平并没有倾斜到哪一边,支持的和反对的差不多,我的纠结始终存在。
  我说一下,这篇文的大纲很完整,也比较细。我保证主线没变,苏宇事业线依旧在单人滑上,这篇文的大纲还算很稳,修改的地方不多。
  双人属于灵感来了之后的一个支线,我现在确实被这个支线难住了。
  不过我看了昨天的大家的留言后,发现大家都有了些误会我的意思了。
  苏宇的目标是单人滑世界冠军没变,至于双人滑这边,就算写,也不可能拿奥运冠军什么的,我们要讲究一个合理性。但是适当的救场应该是可以。
  我个人呢,是比较中意“世锦赛”这个节点的。苏宇只要拿到前十六名,就可以为华国在奥运会拿下双人滑的第二个名额。
  你们说可以吗?


第112章 看看这就是能力!
  霍雪凝回家了。
  队里给她放了一周的假; 让她回去整理心情,同时也打算再物色一名新的男队员和霍雪凝搭档。花滑队里的男队员翘首以待; 纷纷暗喜; 只觉得如果可以抱上“一姐”的大粗腿,飞黄腾达指日可待。便是男单这边也有人在意动,和“一姐”搭档; 最少奋斗三五年。
  霍雪凝虽是双人滑选手,但是实力强劲,所有技术动作都全部成熟,一旦搭档,不但只需要磨默契和细节; 在一些抛举类的动作上,有着其独特的技巧; 确实能为男伴省下很多的力气。
  更不要说; 霍雪凝手里捏着的资源,大牌编排老师专门为她定制的一套高水平的节目,练好了剑指世界大赛领奖台,就算练不好; 国内拿个奖牌也不算难。
  因此,霍雪凝离开的日子里,队里的男选手大多心浮气躁的,甚至还有一对已经配对了一年多的双人滑搭档因此争吵了起来; 全都因为男伴浮动的心思,想要去抱“一姐”的大腿。
  不过队里一直很低调; 也没说搞个选拔赛之类的,教练和冰协那边的领导私下里开了好几次的会,张妮拿出了几个人选,大家都觉得在这几个人里挑选就好,大张旗鼓的影响怕影响队内的气氛。
  只等着霍雪凝的假期结束,就来和这些男选手配对,总能找到一个契合度还算高的男队员。
  至于邹勇那边,局里和冰协也都找了人去和他谈话,邹勇显然也意识到自己走错了一步,可是事已至此,反而就不能退了。
  他很清楚,自己和霍雪凝分手,爱情崩塌,当搭档也当不了了。
  是自己弄砸了一切。
  而且他并不想再回去训练,外面的世界多美好啊,躺着享受,还有小月掏心掏肺的爱自己,何必再回去过那种没日没夜辛辛苦苦的日子。
  所以没等霍雪凝放假回来,邹勇被逼得烦了,直接就宣布了退役。
  邹勇退役的消息瞬间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从情海生变聊到华国花滑的未来,总之这种八卦,还关系到国家荣耀的八卦,是媒体的最爱。
  邹勇转眼间就从被人捧着的运动明星,变成了一个人人喊打的负心汉渣男。
  邹勇没有回应。
  直接关闭了个人平台,彻底消失在了人前,从此音讯全无。
  后来有人说他去出国了,也有人说他开了家公司低调地生活,不过更多人在网上发着一些神似邹勇的照片,说他落魄的成了拾荒汉,或者去了建筑工地……邹勇的去向成了迷。
  霍雪凝一周后回到了国家队。
  张妮为她推荐了三名男队员,都是双人滑的选手,有一名还是省队的,一旦能和霍雪凝配合,马上进国家队。
  男队员磨拳霍霍,霍雪凝纵然心中酸涩,依然积极配合,选一些基础的动作大家先磨默契,随后再上一点难度动作。
  然而一周后,结果让人更焦虑了。
  霍雪凝的能力太强,配合男伴其实真能给男伴省下不少的力气,可是这些男队员总有各种各样的毛病。默契度不够可以打磨,力量不够可以增肌,控制力不行就算费点功夫也不是练不出来。但是有一名直接就是基调和霍雪凝不合,怎么练都是一个慢半拍一个快半拍,成了最初淘汰的人选。剩下的两个,都是在滑行和表演上有问题……这也是正常的,能力够的选手,光芒注定不会被埋没,若有实力,早就出了名,也有了固定的搭档,即便心里觊觎“一姐”男伴这个身份,却也识好歹,知道身边搭档许久的女伴才最重要。好的双人滑搭档不能拆,不好的肯定就是有林林总总的毛病,才会至今默默无闻。
  以霍雪凝的实力,配这些男队员,确实是糟蹋了。
  三名信心十足的男队员,本来还明争暗斗的,结果统统打发走了。
  面临没有搭档,无法训练的情况,霍雪凝也很坚强,她说她先练自己的,不能休息,一休息人就废了。而且她现在害怕休息,没事干的时候总会想太多有的没有的事情,还不如在冰上训练比较好。
  有人关心霍雪凝,有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他,结果有小半个月的时间,霍雪凝都是一个人。
  孤单。
  但是却又让所有人看见了这位女性身上的坚韧。
  元旦过后,又过了一周多的时间,距离大奖赛的总决赛只剩下一个月了。
  2号馆又要开始整修,所以苏宇他们只能去了1号馆,苏宇又再次看见了霍雪凝。
  霍雪凝在练,只练她自己的动作,在双人滑冰场上,所有人都成双成对的,只有她一个人在滑。霍雪凝的冰感是很高的,也有着很强的表演和滑行能力,她在冰上做着自己能够单人练习的技术动作,然后便跳了起来!
  后外点冰三周!
  落地。
  跳!
  阿克塞尔两周!
  落地。
  很稳。
  干净利落的,节奏感很好。
  大半个月没见,霍雪凝将这个接跳练得很好了,成功率大大的提高,显然已经找到了诀窍。
  苏宇在隔壁冰场上,看着那个身影确确实实的有种被触动的感觉。
  就好像看见了自己,又好像看见了在大海边上的礁石,看起来又硬又顽固,但是却千百年来承受着海浪的拍打,屹立不倒。
  中途休息的时候,苏宇还是开口了。
  他喊:“雪凝姐,你来一下。”
  霍雪凝今年已经23岁了。
  比苏宇大了6岁。
  霍雪凝很意外,她抹了一把汗,滑到了苏宇的身边。
  苏宇说:“阿克塞尔两周接后外点冰三周更好看,同步性也更好控制。”
  霍雪凝笑:“什么同步性啊,现在我就想要看看,我跳哪个更顺。”
  苏宇说:“但是2+3比3+2更好,你应该坚持练一个。”
  霍雪凝:“2+3我也在练了,就是……唉,算了,不说了,同步性什么的……”
  苏宇说:“我和你跳一次,你就知道了。”
  霍雪凝扬眉。
  后来在尹正学灼灼的目光中,伍弋举着手机在场外录像,苏宇和霍雪凝站在了一起。
  张妮去上了一个厕所回来,就发现大家都在往冰上看,冰上就站着苏宇和霍雪凝两个人,她疑惑地问:“这是干什么啊?”
  尹正学不说话。
  伍弋解释:“他们在验证。”
  张妮扬眉:“验证?”
  没等伍弋再说,苏宇和霍雪凝就一起滑了出去。
  于是没人再关注答案,所有人都看向了冰上的两个人。
  霍雪凝在内圈。
  苏宇在外圈。
  霍雪凝嘴里喊着节奏,苏宇就在外圈跟着她滑。
  两人先在场上滑了一圈,苏宇脚上的速度开始还和霍雪凝的节奏不一样,渐渐的,半圈后,苏宇脚上的蹬冰就和霍雪凝一模一样了。
  霍雪凝迈出左脚。
  苏宇也是左脚。
  霍雪凝的右脚。
  苏宇也是右脚。
  两人就就保持着一米左右的距离,同步在冰上滑行。
  当他们来到转弯处的时候,霍雪凝喊:“转三!”
  于是就看见,苏宇和霍雪凝同时转身,脚上交错,滑出了一个转三的步伐。
  完全的一致!
  完全惊人的一致!
  苏宇可以说严丝合缝般的踩在了霍雪凝的节奏上,他配合着,迁就着女伴的步幅,脚下的用刃变得更加的精细,于是他们的速度就是一样的,就连手上打开的动作也是一模一样。
  就像照镜子。
  就像双人滑的搭档,有着难以言说的默契。
  伍弋惊讶的嘴巴张开了。
  尹正学眉心能夹死苍蝇。
  张妮的眼睛在发亮。
  孙贺安、安才艺还有其他花滑队正在训练的队员都看了过去。
  当转三的步伐结束,霍雪凝喊了一声跳。
  于是,所有人就看见霍雪凝和苏宇同时转身,同时起跳,是阿克塞尔的两周跳,然后同时落地,再次跳起,接上一个后外点冰三周!
  落地!
  完成!
  旋转的速度不好控制,双人滑选手练跳跃的同步性都需要打磨很久。
  但是苏宇和霍雪凝确实有种天然的同步性,霍雪凝能够成为“一姐”绝不是虚名,她的跳跃能力确实不错。而苏宇和不同的女搭档搭配惯了,很清楚女伴的转速区间,他只要别冲劲儿太大,基本可以配对任何女伴儿。
  然而看在其他人眼里,这真的就是默契十足了。
  “转三”之后接上的阿克塞尔两周,两人同时转身的瞬间,好像就连腿部弓出的角度都完全一致,霍雪凝本来就跳的“高飘远”,苏宇又稍微收那么一点点,于是两人从起跳到落冰,角度都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根本没人相信,这是他们第一次配合!
  毕竟……霍雪凝是“一姐”。
  苏宇是双人滑的“King”。
  强大的个人能力,和对双人滑的领悟,让他们哪怕初次搭档,起步点就比其他人高了很多很多,仿佛已经组队了一两年一样,外人看着,便有一种难言的默契。
  “哇!”很多人都忍不住地发出了惊叹声。
  默契很高。
  而且最让人惊讶的,是他们这样举重若轻地完成了一个高分子高水平的双人滑动作!
  阿克塞尔两周半+后外点冰三周的二接跳其实很难。
  双人滑运动员不是单人选手,他们在跳跃上技术难度要求向来不算高,只要能够掌握两三个最简单的三周跳就可以了。像这样的接跳,对女伴儿的实力要求很高,一般人女伴儿还真就跳不了。
  这也是“一姐”霍雪凝和其他选手的差别,她就是可以跳其她人跳不了的动作。
  因而,霍雪凝可以完成这种对于双人滑女选手较难的接跳动作,而已经可以做出四周三接跳的苏宇,就更不是问题了。
  今天两人一搭档。
  两个之前甚至都没有配合过,也没有练习过。
  就这么的,在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