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凶兽王妃饲养守则-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晃,日子便快到了礼部定下的亲耕礼了。
谢长安对晋王本没有什么恶感,可如今与殿下绑在了一条船上,对他反而有了些微妙的排斥。京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看笑话,一半儿在看陈贵妃母子的笑话,一半儿是在看他们秦·王府的笑话。
谢老爷子担心孙女受不住委屈,特意交代了宋氏,着她亲自去了秦·王府,看望之余,还带了消息过去。
谢长安听着母亲口中那句“静待佳讯”,不自觉地眯起了眼睛。总有种她祖父、他父亲都在暗地里谋划什么的感觉,问题是,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默契地将她排除在外了。这感觉真是糟糕。
宋氏笑话道:“和殿下相处久了,怎么连表情也学了个十成十。”
她女儿如今这忧虑的小模样,乍一看,还真的挺像殿下的。
谢长按恍了个神,疑惑地看着宋氏:“哪儿像了?”
“自个儿照镜子,你就知道哪儿像了。”宋氏摇头笑笑,又道,“对了,王爷可写了家信回来了,有没有说他什么时候能回来?”
“信是寄了几封,永州那边的事儿也办得差不多了。只不过,什么时候回来还得皇上说了算。”
宋氏一脸担忧,她这些日子多少也知道点儿,想到来时父亲和丈夫的交代,又说了一句,“我不懂什么,可也知道你和王爷如今处境不算好。越是这个时候,越是得立住了。尤其是在宫里,还有那位不怀好意的陈贵妃。”
“娘,您放心,我都知道的。”
宋氏哪里能放心,仍旧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谢长安心里好笑,娘亲本来是想要过来安慰她的,如今说了几句,还不知道是谁安慰谁呢。京中的话题太过沉重,谢长安不想让娘亲多想,便同她说起了二哥的事儿。
算算日子,二哥已经快要参加会试了。
果然,一提到谢嘉,宋氏的精神一下子就上来了,拉着女儿又念叨了好几句,来来回回,都是谢嘉的事儿。
谢长安只静静地听着。
第75章 献美
永州。
天色微暗; 赵景宸坐在房中,翻着暗卫呈给他的密报。此番来永州; 是他始料不及之事。只是既然来了; 赵景宸也没想随意糊弄过去。离京时,他带了不少人手; 明面上带了一些,私底下的更多。
认真算起来; 这还是赵景宸入京以后第一次手握实权。至于随同他一并出行; 负责监察的那位大人,早已经被“收服”了。
天高皇帝远; 行事时也就难免露了些本性; 不再顾忌这儿顾忌那儿。初至永州; 赵景宸便雷厉风行地发作了一班人马; 又亲自带队,剿灭了土匪,用以安抚人心。永州虽不大; 可与周围诸多州县并在一起,便是一块不小的地方。
赵景宸下定决心整治,既是为了日后不再操心,更是为了给手下一些初出茅庐的新人一个历练的机会。
诸事顺利; 唯有两件; 王府里的小妻子一直未曾给他回信,想是还有些别扭;其二,便是宫中那位不曾露出半点消息; 更决口不提让他回京的事。
赵景宸看着手上的密保,待见得晋王即将代皇亲耕,讽刺地笑了两声。
吃相真是难看,当他们是死得么。
屋子里点着烛台,灯火通明,只是静得很。恰在此时,房门忽然从外头打开了。
“何事?”
“厨房那边做了晚膳,王爷既不出去用,奴婢便作主端进来了。”
话音刚落,便有一个袅娜的身影闯进赵景宸的视野中,端着笑,轻轻将托盘中的晚膳放在赵景宸的书案前。
她弯腰站在一边,行动时,露出一截好看的手腕,腕上挂着银铃,声音悦耳。
“厨房里准备了不少,只是奴婢想着王爷费心政务,应当不喜那些琐碎的吃食,便叫他们重新做了鸡丝面,配着这些小菜,滋味正好。”
汤头是早就熬好了的鸡汤,鲜香宜人,又加了些东西提味,光是闻着便叫人食指大动。几道小菜,看着简单,内里也别有文章。赵景宸本来还不饿,见到这些,还真生出了些饿感,觉得腹中空荡荡的,看着这些东西也觉得十分地对胃口。
那女子一看便知道此举成了,拿起筷子,双手递上:“王爷请用。”
赵景宸也不客气,饿了便吃。平日吃什么都觉得差不多,如今乍尝这些,却又觉得美味至极。
女子适时地给赵景宸添上一些菜,不显得谄媚,也不讨嫌,许久又道:“看来厨房做得这些东西是对了王爷的胃口了。”
赵景宸点头:“明儿还叫他们这么做吧。”
女子嘴角微扬:“那奴婢带他们多谢殿下的赏识了。”她又夹了一点东西给赵景宸,缓缓道,“王爷自来是锦衣玉食,山珍海味,殊不知,总这样也会觉得乏味,需得辅以清粥小菜,既尝到了不一样的滋味儿,又开了胃,岂不是更好?”
她觑了一下面前的男子,眼里带着钩子。
见他没有反驳,女子心中愈喜,没有反驳,便是应下了。有些话,说明白了反而没有意思,既贬低了自己,又没了情调,这一点,她深谙其道。
这之后,两人都没有再开口。
待用完晚膳,女子又将桌案收拾好,临走时,正想再交代两句,好叫王爷对她多挂念着些,谁料王爷忽然抬起了头。
女子看着心头一热,满眼的期待。
赵景宸语气比方才冷了不少。吃是吃饱了,可是对着眼前这个矫揉造作的,什么好心情也都没了:“以后不要带那个银铃了。”
“为……为何?”女子忽然傻了眼,“这是奴婢父亲送给奴婢的。”
“一动就响,吵得本王心烦。不过,既然是你父亲送的,脱了也不好。”
闻言,那人面色微微好看了些,王爷到底还是顾念着他的。
赵景宸话锋一转:“本王也不愿强人所难,你既然不舍不得这银铃,以后便不必再过来了。”
女子忽然跪下:“王爷可是对奴婢有什么不满之处,王爷请说出来,奴婢一定改。”说着,她看向手腕,原以为王爷会喜欢,谁知竟弄巧成拙了。她赶紧褪下铃铛,请罪道,“奴婢将这银铃摘了便是,王爷息怒。”
赵景宸笑了笑:“不必了。”
“王爷……”女子一脸哀求。
“本王吃惯了山珍海味,可不屑于受用什么清粥小菜。”
女子脸色煞白,不知是悔的还是羞的。
赵景宸朝外头叫了一声,不多时,便又侍卫进门,冷着脸将这位女婢给带下来了。
“王爷,王爷……”
依稀间,还能听到那女子在苦求什么。
看着空荡荡的屋子,赵景宸有些无趣地撇了撇嘴。原本以为新上任的这个知府是个懂事的,没想到,这太懂事了也不好。
庶出的女儿,竟也能这样为奴做婢,也不嫌丢人。
唉,也不知道长安到底在做什么,怎得一封书信也不回他。该不会是阿小那畜生趁他不在,偷偷告了状吧?
京城,又过了几日,谢长安中午知道,祖父所谓的“静候佳讯”到底究竟是什么意思。
晋王行亲耕礼的前一日,宫里忽然来了人,且还是太上皇身边最得用的宫人张进忠。
张进忠来时,还带了上皇口谕,并无多少赘语,只两个字:
糊涂。
可这两个字,也足够了。虽不说皇上是什么态度,太上皇的态度,已经明显地表达出对皇上,对晋王的不喜了。太上皇退位多年,隐居寺庙,不问政事,可即便这样,其影响力还是不可估量的。更不用说,太上皇手底下还有诸多忠心耿耿的老臣。
话落,皇上那张脸瞬间由白转青,煞是精彩。
“父皇他,当真这样说?”
张进忠脸色未变,仍旧挂着一张半笑不笑的脸:“太上皇亲口交代的话,老奴怎敢乱传?”
“景瑜他,并不是不知好歹之人。再者,手心手背都是肉……”
“皇上。”张进忠打断了他的话,“这话说的不假,手心手背都是肉,皇上可不能厚此薄彼。”
皇上不得不咽下之前的话。
张进忠对这位皇上也是极为熟悉的,知道这话皇上只进了耳朵,并未上心。也罢,他此番过来,只是传个话,别的事儿暂且放着,他一个阉人,仗着太上皇才有几分脸面,真对上皇上,也只有以死谢罪的份儿。
临走时,张进忠瞥了一眼自他进门便没有说话的晋王。
这位……张进忠可没什么好印象。皇上说的确实不假,手心手背都是肉,可这也分谁厚谁薄,不养在身边的,同养在身边的差距,可不是一丁点儿大。
秦王殿下也是他看着长大的,如今受了委屈,张进忠看这晋王也是越看越不喜。想要鸠占鹊巢,也不看看太上皇答应不答应,张进忠冷冷地笑了一声,抬脚走人。
赵景瑜自然也接收到了这份不喜,却也只能当做未看见。
“父皇。”赵景瑜见事不好,赶紧上前将皇上扶着,一面高唤,“来人,传太医!”
“不,不必。”皇上拉住他的手,张进忠才走,这边便要叫太医,传到外头去,又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
皇上也是要脸的。
看着孝顺体贴的皇儿,皇上心中稍暖,“今儿,让你跟着朕受委屈了。”
皇上也是没有想到,临门一脚的时候,太上皇竟然来了这么一招,不仅成功地膈应住了他,还将晋王的颜面放在脚底下踩。
晋王垂下头,掩住脸上的神色,只道:“既然皇祖父不喜,那儿臣便——”
“不可。”皇上突然握住了晋王的胳膊,脸色虽苍白,可一双眼睛里全是执拗,执拗到叫人觉得可怖,“太上皇不喜,是太上皇的事,如今坐在龙椅上的是朕,一言九鼎,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也是朕。朕叫你去,你便去,无需畏惧。”
说完,皇上也像是松了一口气一般。
有些换,说出来便舒服多了。他拍了拍晋王,坚持道:“明儿,一定要谨慎又谨慎,千万不能叫别人捉住一点错处,明白了?”
“儿臣明白。”晋王郑重应下。
“回去,回去吧。”皇上举起手,有气无力地摆了摆。他需要闭目静养,交代了这些事,已经是废了好大的力气。
晋王无奈起身,又回头看了皇上几眼,方才不放心地走了。出了门,又交代了守在门外的丁茂几句,颇为殷切纯孝。
皇上听着,心中倍觉安慰。
他睁开眼睛,忽然朝着外头唤了一声。御前总管丁茂声而入,便听到皇上语气凝重地吩咐道:“盯着张进忠,看看他都去了哪儿。”
丁茂道了一声是,欲言又止。
“又怎么了?”
“皇上,当真不传太医?”
“不必,朕的身子如何朕自己知道。”
丁茂心中无可奈何,只得转身下去办事儿。他们这位皇上啊,真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倔。
皇上靠在座椅上,身心俱疲,可是又生不起半点的睡意。他这一辈子,都在太上皇留下的阴影之中,活得无奈又窝囊。
当初太上皇身子不适,才退位与他,原以为他活不了几年了,没想到在那寺中修养了几年后,他这位父皇身子反而健朗了许多,甚至比他还强上三分。
皇上这辈子,都不得太上皇的心,连他亲自教养出来的晋王,也被太上皇全然否定,这叫皇上怎么能不怒?
只不过,太上皇似乎忘记了,如今坐在皇位上的人是他,一国之君也是他。他认定了的事,岂会被太上皇的三言两语所影响。
他要让太上皇看看,晋王,必定会强过秦王。他一手教出来的皇儿,如何会差?
第76章 张进忠
张进忠传完了话; 便又叫人引着,一路未曾停歇; 直接去了永乐宫。
他赶到时; 谢长安刚巧也正在永乐宫里。自太上皇离京之后,张进忠便再没有进过宫了; 只不过,他对这永乐宫还是熟悉的; 对皇后也是熟稔得很; 毕竟这位可是太上皇钦定的儿媳。待瞥见皇后身边的女子,张进忠忽然慎重了几分。
若他猜得不嫁; 这位应当就是秦王妃了; 他们殿下的妻子啊。张进忠打量了几眼; 越看越满意; 脑子里已经开始思索回去之后应该怎么同太上皇说道了。
被他这么一打量,谢长安本能地紧张了起来,还没她问; 皇后便迅速站起来,一脸地惊讶:“张公公,您是几时到得皇城,本宫竟然一点儿都不知道。”
“来得匆忙; 便没有送信回来; 叨扰皇后娘娘了。”
“公公太见外了。”皇后连忙叫宫女送上茶水,不等他行礼便立马赐了座,赶紧让人坐下; “公公一路赶来,想是累坏了,不知能在京中待上几日?”
张进忠饮着茶:“若是不出意外,今儿晚上便要回去的。”
“这般快?”
“奴才只是替太上皇传句话,没有别的差事。再者,太上皇那边,也缺不了奴才。”
两人心照不宣地说这话,对于张公公的到来,皇上是半点儿不知,皇后却是知道点儿风声的。只是这点风声,之前并不能露出来。
谢长安这才听明白了,这位原来是太上皇身边的公公,想来应该颇受太上皇重视,是以皇后才会如此尊重他。殿下自小便跟着太上皇,这位公公多半也是看着殿下长大的,情份不浅,如此想来,倒也不难解释方才他为何那样打量自己了。
怕是他与太上皇都好奇自己是什么模样。
谢长安听着皇后和张公公说话,并不插嘴。一时,又听皇后问道:“父皇这些日子身子可还好,上回来信不是说腿脚有些酸疼吗,如今可大好了?”
张进忠笑了笑,回道:“早就好了,前些日子只是天气凉了些,主子与寺中的僧人论道,一时没有注意保暖,冻着腿脚了。无碍的,歇息几日便就好了。”
“如此,本宫便放心了。”
张进忠知道皇后是真关心太上皇,便又说了句:“这些年,主子的身子比往年不知道好了多少,小病小灾也有,却没有什么大问题。主子自个儿也乐于佛道,不许身边的人唤他上皇,只吩咐奴才们叫他大师呢。”
皇后失笑,这事儿,她也在景宸那儿听说了。老人和小孩儿,本来就是世上最“不讲道理”的,太上皇这么说了,旁人还敢不应他?
如今在外头,只怕也没什么敢叫他太上皇了。
张进忠放下茶,又望了一眼秦王妃。
皇后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将儿媳妇推上前,同张进忠道:“公公不必猜了,这个就是我那儿媳,原先谢家的掌上明珠。”
张进忠起身欲给谢长安行礼,谢长安连忙避开,皇后也道:“她小人儿家家的,哪里受得起。”
皇后还记着,儿子小时候,多承张公公的情呢,每回祖孙俩闹出什么别扭,也都是张公公从中调和。正因为如此,皇后才对他如此看重。
张进忠听这语气,便知道这位秦王妃是极得皇后娘娘的心的。他朝着后头的小太监招了招手,小太监当即奉上一个锦盒。
张进忠接过,亲自递给谢长安:“主子不在京城,一直未曾见过孙媳妇,心中深以为憾。此次奴才进京办事儿,离开时主子万般交代,一定要将这锦盒交给王妃,面虽未曾见,这该给的礼却不能少了。”
谢长安双手接过,道了一声谢。
张进忠满意地点了点头,姿容不俗,不卑不亢,端的起大家妇的风范。主子当年定下的婚事,真是一点儿错处都没得挑。
张进忠也没有在永乐宫多留,只交代了几句,见过了谢长安,便又出了宫,任凭皇后如何劝说,也没有再多留一会儿。
不论是方才张进忠过来,还是如今他走了,谢长安发现皇后都十分高兴,这高兴不是平日里敷衍皇上的,而是真心实意的高兴。
人走后,皇后才稍稍收敛了脸上的喜气,松快地与谢长安解释了起来。原来,这位张公公是太上皇身边的第一得意人,也是跟着太上皇出生入死的,是心腹中的心腹。之前太上皇未曾退位时,整个后宫都得敬着这位,便是宫里的妃嫔,遇上了也只有恭恭敬敬的份儿。
这并不是说张进忠为人嚣张,而是他忠心耿耿,在太上皇面前极为得脸,旁人知道他的分量,自然小心谨慎,不敢得罪。
此次太上皇派了这位公公回来,所谓何事,所持何种态度,不言而喻。皇后正是知道这点,才越发欢喜。
儿子和孙子,那自然是自小养在身边的孙子更得太上皇的喜爱,对于这点,皇后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只有皇上,一直没有看清。
张进忠离了宫后,京城里消息稍微灵通的官家,几乎都知道了他回京了,也都盯着他这儿看呢。张进忠也没有束手束脚,直接吩咐了人,私下里给太上皇时的几位老臣都送了土仪,道是太上皇念旧,特意吩咐他带过来的。有几家,还是他亲自送上门慰问的。
太上皇来时交代的那些话,张进忠一一带到,也没有什么重要的,说来说去,不过是一个意思:我不在京,无法亲自探望,卿家要好好身子,以慰吾心。
这份看重,叫他们做臣子的哪里受得起?几位老臣当即感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