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鉴宝灵眼-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块玉兄弟两的开价是十万元,弄得很多有兴趣的人全都被两人开的价格吓走了。
  独山玉并不是非常名贵,况且这还不是好的料,只能算是一块外场料,虽然料很大,但是十万块的价格,还是有些虚高。
  “两位大哥,这料子虽然很大,但是质量真的不是很好,十万块的价格实在是太高了。”
  徐迩看了看料子,非常的喜欢,甚至于还有了灵感,想要雕刻一些东西。
  但是要是花十万块买回家,那就真的太不把钱当回事儿了。
  “我们这块玉,是我父亲留下的,要不是家里我们老娘需要去医院看病,我们才不卖呢。”
  虽然两人这样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徐迩就是觉得两人说这话非常的虚假。
  “七万,你们去外面打听一下,独山玉的料子,也就是这个价格了,你们让一些,我就直接把东西拿走了。”
  说着,徐迩拍了拍身后的背包,示意两人可以现金结账。
  兄弟两人相对看了看,后来又摇了摇头,“十万,不能低。”
  徐迩有些为难,这料子真的不值这个价,要是真的买回去,徐迩不甘心,但是不买回去,又舍不得。
  “要不这样吧,两位,十万块我买下这块玉料,你们看看还有什么东西,给我做个搭头。”
  徐迩实在是不想放弃这块玉料,于是想了一个比较能够让自己感到平衡的方法。
  其实两兄弟也感觉到自己的要价可能高了一些,毕竟来看东西问价的人很多,但是全都被价格吓走了。
  这个年轻人的办法倒是可行,两人确实还带了一些其他的东西,只是没摆在外面。
  于是,兄弟两将放在一边的包袱里的东西拿了出来,竟然是一些主席头像胸章和两本保存的很好的红宝书。
  这些东西徐迩不是没在东台路的摊子上见过,但是在鬼市,绝对是第一次见到。
  不过这些东西上面的光晕倒是非常的强烈,毕竟这代表着一种非常坚定和狂热的信仰,那光晕热烈如火,好似正在燃烧。
  鬼使神差的,徐迩顺着自己心里的感觉,拿了一本红宝书。
  其实这本红宝书无论再怎么珍贵,也不会价值三万块,但是徐迩之所以拿它,也不过是寻一个心理平衡。
  这次鬼市之行,徐迩也算得上是满载而归,单说那件被人做旧的哥窑莲花小碗,就让他觉得非常值了,更别说,还淘换到了一块很不错的玉料。
  至于红宝书,徐迩纠结的看着这本红宝书。
  作为世界上,除了圣经意外,刊印最多的书籍,徐迩实在是难以在它的上面,寻找到它本身任何的经济价值。
  所谓红宝书,是《毛主席语录》在特殊时期的一种称呼,通常意义上,已经代替了书籍原本的名字。
  徐迩记得小时候家里也有很多,直到自己上高中的时候都在家里见到过,再后来,那书就不见了。
  想来是被刘云花当作废品卖掉了。
  徐迩拿起桌子上的红宝书,随意翻看了一下,这一看,吓了一跳。
  特殊时期前期印刷出版,确切来说是63年的第一版,塑料皮子,64开本汉语,有五张插图,整本书保存完好,没有缺页折页现象。
  这样的一本书,徐迩也不知道它的具体价值,但是直觉上,徐迩却知道,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东西。
  没有干劲的时候看看这本书,一定会感觉非常有信心。
  将收到的东西全都放到了地下室,徐迩将大山和小白放到屋子里随它们自己折腾,然后自己上楼收拾了一下,躺在床上睡了一个回笼觉。
  中午的时候,徐迩去了一趟东台路,刘强的古玩店。
  刘强的店开的非常偏僻,这也难怪,东台路是个非常不错的地方,稍微好一点的地段,都是已经开了多少年的老店,外来户哪有可能进得去。
  徐迩这次来不过是来认认门,以后说不定会来照顾一下生意,其他的,现如今倒是没什么想法。
  在刘强那里呆了一会儿,和刘强聊了一会儿瓷器,然后徐迩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起身离开,下午的时候要和廖家兄妹吃饭,徐迩已经等不及去吃海鲜了。
  海鲜确实很好吃,尤其是对方真的是哪个贵,什么好吃就点哪个,一点都没有省钱的意思。
  徐迩手里拿着吃蟹的小工具,将面前的大闸蟹一点点的撬开,然后开心的将蟹黄吃到嘴里。
  邹老板也在席间尽量的活跃气氛,再加上廖青云原本就是一个非常会调节气氛的高手,整个席上的氛围一直都很愉快。
  廖如烟整个晚上都很安静,当然,她一直是一个不太爱说话的人,清雅高傲。
  席间,徐迩出于礼貌,曾经几次想要将话题引到古玩上,好让廖如烟不会感到被忽视,值得安慰的是,这次廖如烟很给面子的没有将徐迩忽视到底。
  两人只是简单的聊了几句,但是徐迩也很高兴。
  对方水平多少还有一些,聊起来不至于鸡同鸭讲。于是趁着对方高兴,徐迩就尽量委婉的将两人第一次见面,廖如烟拍到的拿件康熙珐琅器小碗,市场价值不高的事情,和她说了一下。
  廖如烟对于徐迩会和她说这件事楞了一下,然后就若无其事的将话题岔开。
  徐迩也没有当回事儿,反正他的本意也不过是想要告诉对方那件小碗的价值,至于他的,那就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了。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后来徐迩拗不过廖青云的热情,只好同意让廖如烟将自己开车送回家。
  一到家门口,徐迩就发现家里的灯被打开了。
  徐迩连忙转身和廖如烟道别。
  “不请我进去坐坐吗?”
  廖如烟原本想了好几个借口,等人一到家就离开。
  结果倒好,对方竟然一点要留人的意思都没有,这让心高气傲的廖如烟心里很不舒服。
  “抱歉,家里现在不方便。”
  陈知北回来了,徐迩非常着急回去和对方见面。
  “我送你回家,结果连杯水都没有?”
  廖如烟这话一出口就后悔了,觉得今天自己有点不正常。
  “今天家里不方便,改天请你吃饭。”
  这话不是徐迩说的。
  廖如烟抬头,就看到门口站着一个犹如收剑入鞘的男人,沉稳而又危险。
  一个强势的上位者。
  
  第128章 老家的电话
  
  陈知北是一个让人无法忽略的男人。
  他当过兵,身上有一种天然的坚毅和血气,杀过人,出过特殊任务的人,身上都有人命,因此带着煞气,现如今在财富上也是极有建树,手下管着几百号人,更有着成千上万的人要看他的脸色过日子。
  所以集合成了一个长得不差,很年轻的,身上带着不可忽视的攻击性气息的男人。
  当这样的男人看一个人不顺眼,气势全开的时候,别说是个没经历过什么困苦的小姑娘,就算是个有些身家见识的男人,也是受不了的。
  因此廖如烟在陈知北的气势面前退缩了,带着满满的不甘心开车离开。
  自己的魅力不见效了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廖如烟回到了下榻的酒店,生气的将自己的锁在房间里,谁也不见。
  而另一边,一对小夫夫,真的是久别胜新婚。
  干材烈火不足以形容两人激动的心情,抵死缠绵才是对两人现今情况的真实写照。
  从两人一关上大门开始,两人的嘴就没分开过,身体更是像两条蛇一样纠缠在一起,尤其是陈知北刚刚打发了一个想要窃视自己老婆的女人,心里更是憋足了劲想要让对方用身体记住,招惹桃花,是需要承受自己的怒火的。
  徐迩不太明白陈知北的反应过度,只是知道,自己的北子哥这次回来的突兀,而且表现的过于热情。
  事实上直到徐迩瘫痪在床,无法起身,只得由陈知北喂饭,他也没有想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过,这种一醒来,就发现自己的爱人就在身边,对方正在睁着眼睛仔细的看着你,而你们两人的身体里的某一部分,还一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日常,作为一个正常男人来说,还是非常的具有刺激性的。
  所以,一大清早,还没缓过来,就再一次大战三百回合什么的,已经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了,挣扎也没用,还是放松身体,好好享受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徐迩整整三天,没有离开过家里的卧室。
  这三天,陈知北充分利用了拔步床的特殊之处,好好的享受了一把春宵无边的生活。
  等到徐迩能下床走动了,廖家兄妹也已经离开了华夏,徐迩虽然遗憾没能送上一程,但是也只是有点遗憾罢了,毕竟能遇上一个对古玩有爱好的人很难,尤其对方还是一个非常稀有的女性。
  能起身了,徐迩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那件哥窑莲花尊碗拿了出来,用从张老那里学到的法子,将做旧的地方还原成原本的面貌。
  谢天谢地,对方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掩饰这件东西的价值,而不是恶意破环,不然的话,以徐迩的水平,还真就无法将物品还原。
  但就是这样,光是准备那些去掉掩饰的材料,就花了徐迩整整五百块钱,而且还只是将物品的原样恢复了,但是还需要后期做一些特殊的养护工作,不然的话东西很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化学反应,毁掉这件哥窑莲花尊碗的艺术价值。
  当天晚上,徐迩自然是将陈知北赶了出去,让对方去睡客房,而自己,则是抱着哥窑莲花尊碗,美美的进入了梦乡。
  关于哥窑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见于明代《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由于柴窑被传为五代所烧,故后世只列五大名窑,即官、哥、汝、定、钧。
  哥窑瓷土脉微紫,质薄,有油灰色、米色、粉青色三种瓷釉彩,表面满裂纹。因为土质含铁量较高,烧胚时发生氧化,瓷器胚呈紫黑铁色,瓷器没有涂釉的底部显现瓷胚本来的铁色,叫“铁足”,而釉彩较薄的口部呈紫色,叫“紫口”。
  哥窑瓷裂纹,有冰裂、梅花片、墨纹、细碎纹等形状。
  明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哥窑瓷“以粉青色为上,淡白次之,油灰最下。纹取冰裂、鳝血、铁足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最下”。
  另有明代陆深《春风堂随笔》:“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
  徐迩得到的这件哥窑莲花尊碗,则是淡白色,带着一股子奶白的‘酥油’光泽,裂纹犹如开凿的冰块,层层裂开,属于冰裂。
  但是器形很小,只是一只稍微大一点的碗。
  不过中和来说,在哥窑里面也算得上是中上等的精品。
  徐迩入梦以后,就进入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场景里面。
  那是一座窑厂,一座正在高度运转的窑厂。
  这件哥窑莲花尊碗的前主人,是这间窑厂的大师傅,那位大师傅,经常用这件哥窑莲花尊碗承接雨水,在用这种雨水泡茶。
  虽然没有喝过,但是在徐迩想来,应该和一般的自来水泡出来的差不多才是。
  而且雨水里面的细菌更多一些,反而对身体不好。
  当然,在古人看来,雨水属于无根之水,从天上落下来,自然是最最干净的。
  先不说这上好的,在现如今可以称得上是天价的哥窑莲花尊碗,是否应该用来作为接雨的器皿,就说这窑厂,也不是一般的窑厂。
  看着出来的一窑窑的哥窑瓷器,每一个都是精心选取,不好的就地打碎,一点余地都没有,剩下的一窑也就出几件合格的瓷器,全都小心打包,由专人运走。
  这样的画面一直持续着,偶尔会间接的出现一些其他的画面,主要是这位窑厂高级技术工,为窑厂其他工人的工作进行指点,或是改进制瓷的一些小窍门。
  这些宝贵的信息,徐迩全都小心的记录了一下了,整了成了一个小册子,和整理出来的汝窑瓷器的知识放在一起,小心的放到了书房。
  今天的午饭是陈知北煲的骨汤,爆炒牛肉、清炒苦瓜,都不是徐迩特别喜欢吃的菜,不过看在这是陈知北忙活了两个多小时的份上,徐迩决定勉为其难的吃上两碗饭。
  至于徐迩平时的饭量就是一碗半这件事情,陈知北自然是不会说出来的。
  吃过午饭,徐迩就被陈知北拉着去了三叔徐延振的家里,身后是大包小包的舶来品。
  “这孩子,来就来呗,怎么还拿了这么多的东西?”
  二爷徐栋梁看到两人来了,很是高兴,连忙将两人招呼进来。
  这个时候双胞胎都在学校,作为高中生,现如今两人的学业都变得很重,已经很好能在家里看到他们俩了。
  二爷先是很关心的询问了一下两人现在在做些什么,主要还是关心陈知北,徐迩还是能经常见面的,听亲家说,徐迩又写了一篇文章,要在一个很大的杂志上面发表,喜得徐栋梁早早就叫儿子留意这家杂志,就想着等到徐迩的文章发表,第一时间买上十几二十份,他老人家好在周围邻居那里正经的显呗显呗。
  我们老徐家,也是有高材生,会做学问的人。
  徐延振废了好大的功夫,才让徐栋梁明白,徐迩发表文章的那种杂志,国内很少,能看到那种杂志的人,都是极有学问的大学教授一类。
  这样的解释不仅没有浇灭徐栋梁的激动之情,反而更加激起了老人的热情,竟然想着过年的时候那一份杂志回去,要在祖坟那里烧给地下的老人,让他们也知道家里出了一个‘文曲星’。
  只要是不折腾自己就成,徐延振破罐子破摔,和岳父打了招呼,到时候要一份那本杂志,回家哄老爷子。
  郭老倒是对二爷徐栋梁的想法很是理解,很是认真的打包票,承诺到时候给他留一份,甚至还把徐迩发表的上一篇文章的杂志,不知道从哪里匀出来了一本交给徐延振,还和他说这本就给他了,想要怎么处理都行。
  对于徐迩,老爷子在现在是不太担心了,有亲家公帮忙照顾着,加上自己还有吃饭的手艺,将来怎么着都不会饿死,但是对于陈知北,家里人却是一点忙的都帮不上。
  陈知北在做生意,而且生意做得很大,没事儿就要往国外跑,在老人看来,凡是和国外沾边的,那就绝对不是小事儿。
  陈知北一出去就是两三个月,虽然偶尔有电话打回来,但是一直都是报喜不报忧,这次回来了,自然是要多多关心。
  虽然听不明白具体内容,但是想要知道的事情却都知道了。
  虽然忙了这么长时间,但是事情都弄好了,生意做得很好,以后就只管生产就行,年前是不用出门了,会一直在家里呆着。
  “北子啊,你爸爸前些日子找我来着。”
  徐栋梁斟酌了很久,还是开口说道。
  “出事儿了?”倒不是陈知北乌鸦嘴,这两年陈知北太忙,几乎就没有回去过,只是每个月都会往父母的存折里面打上一笔钱,这笔钱完全够两位老人到城里舒舒服服的生活。
  不过陈木匠舍不得自己的地,因此夫妻两人一直还是住在村子里。
  倒是陈知北的三个兄弟,全都受了陈知北的余荫,到了县城生活,每人都开了一间店,生活上好了很多。
  虽然他们知道陈知北挣了钱,但是因为忌讳陈知北的破命格,怕对自己产生不还好的影响,以前情况下,根本就不会和陈知北联系。
  “你三嫂,前年生了一个闺女,小名叫圆圆,原本好好的,但是孩子生下以后没多久,你三哥就出了车祸,躺了小半个月,后来你三嫂又和人吵架,差点破相,之后你三哥家的两个孩子,又是轮着生病。
  你妈那人你也是知道的,找了一个邻村的神婆,看了圆圆的八字,非说这孩子命硬,对父母不好,养在家里对所有人都有妨碍。要想化解,就要把孩子送到外地去养着。“说到这里徐栋梁也非常生气。
  那孩子虽然他没有见过,但是对缺女孩的徐家来说,只要是女孩子,那就应该是在家里受到宠爱的。
  小小的一个孩子,竟然背上了克父克母的名声,才不到三岁,亏那神婆说得出口。
  “二爷,那他们是什么意思,要把孩子送人吗?”
  徐迩听了吓了一跳,这不和当初北子哥的遭遇一样嘛,还是一个女孩子,在农村女孩子本就地位低,摊上这样的话,真是可怜急了。
  “他们的意思是,北子你一直都没个孩子,不如就送给你了,虽然是女孩子,但是将来也可以给你养老送终。”
  徐栋梁虽然说的忐忑,但是心里其实还是很希望陈知北答应的。
  两个男人在一起,注定是没有孩子的,虽然陈知北说过找代孕,但是徐栋梁心里还是觉得不靠谱。
  可是这个却不一样,那是一个真真实实的孩子,而且孩子还小,也能养的熟。
  “我明天回去一趟。”
  陈知北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