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美苏三国演义-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天后,毛泽东在北京接见斯诺。他抽一口外表裹着塑料膜的雪茄烟,发出惊世之言:

“如果尼克松想到北京来,你就捎个信……当作旅行者也行,当作总统也行。目前,中国和美国之间的问题,要同尼克松解决。”

其后,很长时间音无音信。

基辛格认为,毛泽东又一次把尼克松的敏锐性和美国情报机构的能力估计过高,尼克松几个月后才知道毛泽东这次谈话的内容,但因美国1971年春扩大侵略印支战争而被搁置。

恰在此时,随着日本漫山遍野开放的樱花,中美关系也迎来了初现花蕾的早春景象:

在名古屋举行的第三十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美运动员的密切交往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这开始出于美国乒乓球队副领队对中国运动员的一句玩笑话:

“你们中国邀请美国南面的墨西哥运动员去访问,也邀请我们北面的加拿大运动员去访问,你们能不能也向我们美国运动员发出访问的邀请呢?”

中国领队不敢擅自回答,忙把这个消息报给北京,周恩来心头迅即出现以小小银球推动大球运转的宏伟外交设想,在外交部和国家体委的联合报告上批下扭转乾坤的三个大字:

拟同意。

周恩来又周到细致地写下闪着超群智慧之光的意见:

“可留下他们的通讯地址,但对其首席代表在直接接触中应表明,我们中国人民坚决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阴谋活动。”

报告送进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从报告中看到中美乒乓球运动员友好交往的佳话已引起世界舆论的广泛赞扬,而已在西方报刊上成了头号新闻,而有关莫斯科召开苏共二十四大的新闻却逊色三分,心中非常高兴。

在丰泽园的智慧灯光下,毛泽东决心让美国乒乓球队打头阵,以其作为打开中美关系新局面的开端,为尼克松访华创造良好的气氛,于是便毅然做出立即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来华访问的决定。

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队访华的消息震动全球,尼克松、基辛格措手不及,但却欢欣鼓舞,异口同声惊叹中国人手法高明,基辛格当着尼克松的面,对此事赞不绝口:

“这整个事情是周恩来的代表作!跟中国人的所有举动一样,它有许多层意义,描画得光彩夺目的表面是最不重要的部分。对这些美国青年的邀请的最明显的意义是:它象征着中国已承担了和美国改善关系的义务;而更深一层的意义是:它保证——比通过任何渠道发出的外交信息都更有份量——现在肯定将被邀请的使节将来踏上的是友好国家的国土。这是向白宫发出的一个信号,表示他们已注意到美国的主动行动。”

尼克松极感兴趣地问:“毛泽东。周恩来到底是怎么想的?”

基辛格极有把握地侃侃而谈:“从中国的观点看,由于这些选手不可能代表某一种政治倾向,这一做法更加具有吸引力。这样,中国就可以在根本不可能刺激美国评论界的情况下,表明它的真意。周恩来最懂得怎样作才不会遭到拒绝。在中国内部,这有助于使党政干部适应外交方针上即将发生的革命性变化。不过,这也暗暗含有对美国的警告:如果中国的建议遭到拒绝,北京可以积极开展民间的来往接触,设法发动一场公众的运动,以求达到他们的目的。”

尼克松从未料到对中国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以实现,当即批准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勃列日涅夫大吃其醋,急命多勃雷宁去见基辛格,企图以邀请尼克松访苏进行美苏最高级会谈阻挠中美接触,软硬兼施,无所不用其极。

尼克松、基辛格暗笑勃列日涅夫又犯了爱占小便宜的老毛病,殊不知华盛顿手里拿着莫斯科根本不知道的底牌,结果苏联弄巧成拙,倒替中美解决了问题,其高压政策促使中美首脑加快了建立新的中美苏三角关系的步伐。这正是:

顺应潮流万事通,是非功过自分明。

可笑苏联真愚蠢,弄巧成拙遭报应。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一回

顺风张帆  美总统初访新中国

语惊四座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话说尼克松、基辛格从美国的全球战略出发,加紧准备尼克松访华。

1972年1月3日,尼克松派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黑格将军率先遣组来华,为尼克松访华做技术安排。

周恩来知道黑格虽仅为准将,却是尼克松和基辛格的亲信,在与苏联打交道和压南越伪总统接受美越巴黎协定中有上乘表现,到北京后又对中国代外长姬鹏飞说有重要情况要向周恩来汇报,周恩来便在1月4日凌晨会见了黑格。

黑格没有想到周恩来这么快会见他,因而既兴奋又紧张,一见面便说要以军人的直率作风向周恩来转达尼克松和基辛格的口信,于是便从美中苏大三角战略关系投中国的所好说:

“苏联政府对印度次大陆问题的政策是使次大陆保持分裂和再分裂状态,可是苏联现在决定迅速地、大幅度地改变原来的政策,他们企图通过树立一些你们的敌人或敌人的代理人包围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为此曾多次邀请基辛格博士作为勃列日涅夫个人的客人访问莫斯科,还愿意就防止意外战争和军事挑衅问题达成协议。美国拒绝了苏联的这些建议,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不能允许苏联分裂巴基斯坦;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来的生存能力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

周恩来对黑格后一句话极为反感,认为这是典型的帝国主义观念,就威严地问道:“我要请教一下黑格先生,你们为什么非要在公报中使用生存能力这个词呢?”

黑格从大三角关系出发振振有辞解释说:“我们完全是为贵国着想。你看,苏联在贵国的北部边境摆着 50 个正规师,百万大军压境,威胁着你们的……生存,美国是不能坐视不管的,那是霸权的表现。”

周恩来为了向美国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中美建交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不需要由美国来保护。他剑眉一挑,堂堂正正宣称:

“我们反对霸权主义,反对任何国家在任何地区称霸的努力,这是中国政府一贯的立场,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存,不需要任何国家或集团来保护。”

黑格这才晓得问题不那么简单,急忙陪着笑脸,从对苏战略角度,小心翼翼解释说:

“我们拒绝苏联的建议,不是因为美国对中国突然产生了某种喜爱,而是因为美国认为苏联的战略首先是要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失去作用,然后是要进攻美国,我们这样做完全是出于自私自利的国家利益的原因。”

周恩来以中国人的凌然正气,毫不客气他讲明中国的观点:

“你们美国人的观点有点问题。为什么我们这样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的生存能力,要你们美国政府来关心呢?美国人在世界上就是习惯于到处充当保护人。我要直率地说,这是一种帝国主义观念的反映!”

黑格一再解释说这是美国出于对苏战略的考虑,以图抵消苏联对中国的威胁,美国还可提供苏联对中国威胁的有关资料,希望中国设法加强尼克松的世界领袖形象。周恩来双手抱在胸前,有

板有眼说:

“我们两国接近,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缓和远东局势,这不仅对美国有利,同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利,而且对中美两国人民和远东各国人民都有利。关于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支那问题,苏联的插手,我看不是由于苏联战略方针的改变,而是由于中美接近,它必然要采取这样的对策。中国要承担中美接近的后果,我们是做了准备的。这对我们是没有什么意外的。”

黑格特别提到苏联为反对尼克松访华,正采取一系列措施,因而捎来尼克松的口信,建议中美认真对付。周恩来堂堂正正地回答说:

“第一,随着中美会谈的临近,某些敌对势力不断加紧破坏,这是可以料到的,中国对此也是有准备的。第二,尼克松访华公告发表后,苏联在欧洲匆忙做出让步,就柏林问题同西方达成协议;在亚洲,同印度缔结了名为‘友好条约’实则是军事同盟的条约;接着支持印度侵略巴基斯但,占领东巴。这是苏联一贯奉行的争夺霸权政策在新情况下的继续,说不上什么战略转变。实际上更加暴露了它的扩张主义的面目,在世界上和联合国中陷入空前的孤立,事态的发展正说明次大陆将从此动荡不己。”

诚如周恩来所料,勃列日涅夫不能阻止尼克松访华,就设法在中美之间挑拨是非,他知道法国作家、哲学家安德烈马尔罗将被尼克松请去介绍中国情况,就暗中向马尔罗施加影响,通过马尔罗之口讲莫斯科想说而无法向尼克松讲的话。

于是,  70岁的马尔罗被尼克松请进美国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恭恭敬敬问尼克松道:“在几年以前,你是否会想到中国领导人会同意会见一位美国总统?”

马尔罗早在30年代就认识了毛泽东和周恩来,其后40年间仍不断同中国领导人保持联系,他关于中国领导人的著作《反回忆录》是西方领导人了解中国领袖最有价值和极富趣味的读物,他以权威资格告诉尼克松:

“中美和解势在必行,这是中苏分裂的必然产物。越南战争不会构成障碍,因为中国的行动是它国内需要的反映。”

尼克松见马尔罗回答得如此干脆利落,不免对其敬佩有加,就提出他最关心最想了解的问题:“毛泽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马尔罗一拢白须,以颇带几分神秘的语气说:“总统先生,你将会晤的是一个命运奇特的人,他相信他正在演出自己一生的最后一幕。你可能以为他是在对你说话,但实际上他将是对死神说话。无论如何,你到北京跑一趟是值得的。”

尼克松越听越有味道,又问及毛泽东去世以后中国的发展方向,马尔罗趁机贩卖从莫斯科弄来的货色说:

“正像毛泽东自己所说的,他没有继承人。这话他是指什么说的呢?他的意思是,据他看来,伟大的领袖人物——丘吉尔、甘地、戴高乐——是世界上不会再出现的那种医治创伤的历史事件的产物。从这个意义来说,他认为他没有继承人。”

马尔罗奉承尼克松攻击毛泽东说:“总统先生,你是在理性范围内行事的,但毛泽东却不是。他带有一点巫师的味道。他脑子里有个幻象,这幻象迷住了他。”

尼克松将信将疑,又把话题拉了回来:“你为什么认为中美和解势在必行,是因为有了越南战争吗?”

马尔罗学着俄国人的腔调大放厥词:“啊,是的,即使这样,中国在越南问题上所采取的行动也是骗人的。有一个时期,中俄之间的友谊曾是晴空无云,他们让俄国的武器经过他们的领土运往越南,但是中国从未帮助过任何人!既没援助过巴基斯坦,也没帮过越南。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一个聪明的骗局!中国人自己什么也不相信,他们只相信中国,只有中国!”

尼克松感到这与他掌握的中国情况迥然不同,作为美国三军总司令,他指挥美军在越南作战多年,他确确实实知道,中国部队已入越作战,越南人使用的武器装备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尼克松正要反驳,只听马尔罗又对中国和毛泽东大加攻击道:

“对毛泽东来说,中国是一个大陆——它自成一洲,像澳大利亚一样。唯有中国才是重要的。如果中国有必要接待桑给巴尔的苏丹,它是会这样做的,或者对美国总统也是这样的,中国人并不在乎。”

尼克松这才发现马尔罗讲的完全是勃列日涅夫那一套,原来对他的崇敬之情至此烟消云散,一怒之下,几乎把马尔罗轰出白宫,只是想到这是自己请来的客人,才客客气气送走。这件事倒促使他尽快访华,去看看毛泽东到底是不是巫师……

1992年2月21日上午9时,尼克松乘坐“七六年精神号”专机抵达上海,虽只稍作停留,却也发现这个昔日冒险家的乐园已今非昔比。接着又飞向北京,从机窗向外眺望,只见冬季的田野一片灰黄,小村镇就像他从图画册里看到的中世纪的村镇一般,更对中国充满了神秘感。

抵达北京机场后,尼克松让保安人员拦住其他官员,只带夫人走下舷梯,大远就主动向在寒风中鼓掌欢迎的周恩来伸出手去,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个彼此久闻大名的政治家目不转睛地彼此端祥,微笑着轻轻摇晃着握在一起的手足有一分钟,彼此心照不宣:一个旧时代结束了,一个新时代宣告开始!

还是东道主周恩来首先致意贵宾:“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  25年没有交往了啊!”

尼克松看到过胡志明、金日成访问北京的群众欢迎盛况,暗想我堂堂两个霸主之一,总不能不如“四等破烂小国越南”、只有半壁河山的胡志明、金日成吧?

使尼克松失望的是他只受到低格调的欢迎,除了350人组成的仪仗队之外,机场上没有盛大而热烈的欢迎场面,尼克松不免有些闷闷不乐,基辛格劝说道:

“整个欢迎仪式虽简朴到了极点,但这样极度的简朴反映了一个真理,只有最紧迫的必要性才使美中两个国家走到一起来了——它们的其他关系根本不配享有国事访问常有的那种喜人的欢迎仪式。”

尼克松仍抱有一线希望,一相情愿希望在天安门广场会出现人山人海的欢迎场面,但长串车队驶过举世闻名的天安门广场时,却发现巨大的广场空无一人,尼克松怀着某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驶过久已向往的紫禁城的红墙和它对面庞大而坚实的人民大会堂,驶过只在电影上见过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巨幅画像,开进座落在钓鱼台湖畔的头等国宾馆。

周恩来以出类拔革的外交风度——与美国贵宾打招呼,他带来的毛泽东要接见尼克松一行的喜讯更驱散了尼克松心头的疑云,他大喜过望,就要起身前往中南海。

这时,尼克松却见基辛格给他使眼色,便稳坐钓鱼船不动声色,只听基辛格不紧不慢对周恩来没话找话说:“在今天的宴会上,你准备念讲话稿呢,还是做即席发言?”

“准备念讲话稿。”

“你看我们讲话的口气应该温和一些呢,还是强硬一些,以便与总理的讲话语调相配合?”

周恩来急于落实毛泽东要接见尼克松的事,有些不耐烦地说:“我将把我的讲话稿事先给你一份。”

至此,基辛格才答应陪同尼克松去见毛泽东。

这样,世界上最革命和最反共的两个大国领导人终于见面了,两人边握手边仔细打量对方,纠正着想象和实际所见的差距。

在尼克松眼里,毛泽东是一个慈祥的老者,虽谈吐随便,谈笑风生,但无疑是一个强有力的人,具有压倒一切的宏大气魄,他这样描写初次见面的毛泽东:

“他身体的虚弱是很明显的,我进去时,毛泽东要秘书扶他起来,他很抱歉地对我说,他已不能很好他讲话。周恩来后来把这一点说成是患了支气管炎的缘故,不过我认为实际是中风造成的后果。他的皮肤没有皱纹,不过肤色看上去却几乎像腊黄色的。他的面部是慈祥的,不过缺乏表情。他的双目是冷漠的,不过还可以发出锐利的目光。他的双手好像不曾衰老,也不僵硬,而且还很柔软,不过年岁影响了他的精力。”

在毛泽东眼里,尼克松身着深色西服,下已尖尖突出,因紧张而导致面部肌肉略显抽搐,却竭力摆出超级大国领袖的架子。

毛泽东和尼克松握手达一分钟之久,然后又伸手与基辛格相握,上下打量一番,又用下领点了点头说:“哦,你就是那个有名的博士基辛格。”

基辛格笑着说:“我很高兴见到主席。”

双方着重谈了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态度问题,毛泽东回答尼克松两霸中哪一个威胁更大的提问时明确指出:

“目前,美国发动侵略和中国发动侵略的可能性都小……你们想撤回一些在外国的军队;我们的军队是不在国外的。”

尼克松明白毛泽东通过排除法,显然说明苏联是中国安全方面的主要威胁。尼克松激动万分,甚至想跟中国签订一项互不侵犯条约,他手摸尖下巴表示赞成说:

“我们应该问问自己——当然也只能在这间屋子里谈——为什么苏联人在面向中国的边境上部署的兵力,比面向西欧的边境上部署的还要多?我们必须问问自己,日本的前途如何?我知道我们双方对日本问题是意见不一致的,但是从中国的观点看,日本是保持中立并且完全没有国防好呢,还是和美国有某种共同防御关系好呢?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决不能留下真空,因为真空是有人会来填补的。例如,周总理已经指出,美国在到处伸手,苏联也在到处伸手。问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的危险究意来自何方?是美国的侵略,还是苏联的侵略?这些问题都不好解答,但是我们必须讨论这些问题。”

基辛格更对毛泽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