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美苏三国演义-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打仗中间取得经验得出规律嘛!有时是要上些当的,正如你们所说,约翰逊说话不算数。约翰逊曾公开说,甚至条约有时也不算数,但是事物总是有个规则的,例如你们的谈判,难道要谈100年吗?我们的总理说,尼克松再谈两年不解决问题,他下一届再当总统就困难了。”

这时美国、苏联都有些人想压越南投降,以推行美苏合作争霸世界的方针,否则美国会轰炸河内市区和中国,毛泽东豪情满391

怀,要越南人不要只看自己的困难,更要看到美国不敢惹中国这个巨人:

“这么多年来,美国的陆军没有进攻北越,没有封锁海防,也没有轰炸河内市区。它是留了一手的。它有个时候说是要‘穷追’,可是你们的飞机从我们国内飞来飞去,它也不‘穷追’,所以那是它说的空话。你们的飞机在我们的机场来往,它根本不提。又例如,中国有那么多人在你们那里工作,它是知道的,但它一个字也不提,好像没有这么回事似的。”

在中国大力支援下,越南人民边打边谈,迫使约翰逊1968年11月宣布完全停止对北越的轰炸,标志着美国发动的侵越战争实际上宣告失败。

1969年尼克松人主白宫,提出了所谓“越南战争越南化计划”,其实质就是“用越南人打越南人”,还阴谋把越南战争扩大到老挝和柬埔寨,使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勃列日涅夫一方面向越南提供一些物质支援,一方面大力挑拨中越关系,胡说中国要控制越南,压越南按中国的意图进行巴黎会谈。

在此关键时刻,胡志明不幸于1969年9月4日逝世,周恩来立即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前往河内吊唁,发表情深意切的谈话:

“我们来得仓促,但还是晚了。胡志明主席不幸逝世的消息传到中国,中国党、政府、军队和中国人民感到十分悲痛。胡主席一生奋斗,不仅为越南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领导越南人民进行抗美救国战争,而且对国际无产阶级事业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胡主席同中国革命、中国党的关系尤其密切,不比一般。他几次到中国,参加中国革命,同中国人民共患难,并肩战斗,同中国人民、中国党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把中越两党两国人民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更感觉到这一

次我们不是来早了,而是来晚了,没有能够在胡主席去世之前同他见一面。”

周恩来怀着沉重的心情到越南主席府正厅胡志明灵堂前,面对老朋友的遗像敬献花圈、默哀,又前往医院瞻仰胡志明的遗容,勉励越南同志继承胡志明遗志,把抗美救国战争进行到底。

苏联参加吊唁的代表私下大肆活动,向罗马尼亚总理毛雷尔等国代表吹嘘苏联对抗美援越的巨大贡献,竭力挑拨中国与越南、罗马尼亚的关系。毛雷尔向周恩来询问有关情况,周恩来说:

“对于美越巴黎会谈,中国从来不过问,一则由于越南是主人,再则苏联插了手,我们更不愿参与。会谈进行快慢,我们不予注意。苏联把越南问题、中东问题、西柏林问题、中国问题当作它同美国讨价还价的王牌,一切问题都从属于他们的对外政策。他们的对外政策就是两个超级大国联合起来,主宰世界。关于中苏关系,最近几个月发生的几十次边境冲突,是苏联蓄意挑起的,目的是转移人民视线,为国内困难找出路。”

正在此时,印支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这正是:

越南战场起烽烟,美国战败又和谈。

六亿人民做后盾,不怕威胁不受骗。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五回

无中生有  柯西金毒传虚假情报

暗渡陈仓  以色列计夺戈兰高地

话说美国和苏联在中东的激烈争夺,导致了60年代中期的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4年10月14日赫鲁晓夫下台后,苏联出现了三驾马车式决策人物,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各唱各的调,柯西金、马利诺夫斯基都想在外交政策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借外交成就在国内取得对自己有利的地位:

马利诺夫斯基军权在手,志满意得,野心勃勃,他认为中国是苏联的头号敌人,因而别有用心地鼓动赴苏参加十月革命节庆祝活动的贺龙元帅:

“苏联把赫鲁晓夫轰下了台,中国也应该把毛泽东轰下台,中苏才能友好!”

贺龙当即将其顶回,贺龙回来向周恩来做了汇报,周恩来立即向勃列日涅夫提出抗议。

勃列日涅夫为马利诺夫斯基打圆场说他喝醉了,讲的是酒后的胡言乱语,周恩来严正指出,马利诺夫斯基是酒后吐真言,必须向中国道歉;勃列日涅夫无奈,只得向周恩来赔礼道歉。

由此,马利诺夫斯基更对中国恨之入骨,强烈主张苏联动用现代化军队对付中国,避免同美国在西欧、中东发生冲突。柯西金同周恩来打交道较多,深知中国不好惹,而想充当1965年印巴战争后印巴关系的调解人,1966年他撮合印巴领导人在苏联塔什干进行和谈,使柯西金捞取了一点儿政治资本。勃列日涅夫才能虽较平庸,但却已看到柯西金、马利诺夫斯基在中国和印巴问题上都难以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中东却是可以大捞政治油水的地方,于是他在国防部副部长格列奇科支持下,一心想与美国总统约翰逊在中东进行争夺,抵制中国在中东的巨大影响,使苏联控制中东,其有效办法就是点燃中东的火药库,使中东保持不战不和的混乱局面,以便苏联趁机乱中取胜,称霸中东,进而称霸世界。

勃列日涅夫越想越有精气神儿,就大力拉拢叙利亚、埃及,向其提供大批军事装备,鼓动这两个中东大国报仇雪恨,准备向以色列开战。

勃列日涅夫首先想把叙利亚作为“中东冲突的制造商”利用,以“保护苏联武器秘密”为借口,把苏军谍报部队的要员派到叙利亚;  1966年2月23 日策动叙利亚总参谋长萨拉哈贾迪德发动军事政变,把阿明总统赶下台,让贾迪德登上总统宝座,使叙利亚共产党的两名干部进入内阁当了部长,流亡在国外的叙共总书记哈立德巴格达什也得以返回大马士革。贾迪德和叙利亚共产党代表团相继访苏,叙利亚、苏联关系迅速加强,贾迪德雄心勃勃宣称:

“我们只能进行解放战争,别无他路,阿尔及利亚和越南就是我们的榜样。”

与此同时,勃列日涅夫也加紧拉拢埃及总统纳赛尔,特意请埃及副总理兼军队总司令阿密尔元帅访问莫斯科。格列奇科同阿  395密尔会谈时,鼓动埃及把联合国部队从西奈半岛驱逐出去,如果发生战争,苏联将援助埃及。

一个月后的1967年3月,格列奇科又派密使到达开罗,向纳赛尔建议让联合国部队撤离西奈半岛。

3400人的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是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之后,纳赛尔和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商议建立的,对防止埃及与以色列发生军事冲突起了重要作用,当时规定埃及有权随时要求联合国维和部队撤走。

为促使纳赛尔下此决心,勃列日涅夫1967年4月11日派苏共书记NG叶戈里契夫访问开罗,同埃及亲苏派阿里萨布里等人密谈,保证苏联将支持埃及与以色列开战的军事计划。纳赛尔的心腹海卡尔认为,4月11日的叶戈里契夫、萨布里会谈是中东进入战争的转折点。

纳赛尔为摸清勃列日涅夫的真实意图,派他的接班人萨达特出访苏联。

萨达特是个嗅觉灵敏的人,他发现4月29日与柯西金会谈时苏联不冷不热,而当他5月12日从平壤返回莫斯科时,克里姆林宫的态度发生了异乎寻常的变化,他顺藤摸瓜,才搞清楚一起现代谍报史上的重大事件。

原来,5月10日,苏联游戈在东地中海的一艘天线林立的电子侦察船突然忙碌异常,截获以色列一份绝密电报,称以色列已在叙利亚边境附近集结10个旅的重兵,5月17日凌晨将对叙利亚发动大规模进攻。

马利诺夫斯基4月6日去世后,格列奇科就任苏联国防部长,勃列日涅夫把军政大权都抓到了自己手中。

格列奇科把截获的以色列故意泄露的情报呈送勃列日涅夫审阅,勃列日涅夫立即召集苏联谍报部门首脑分析判断,一致认为这是以色列故意放出的假情报。

勃列日涅夫和格列奇科等密谋策划,决定将错就错,为促使埃及、叙利亚与以色列开战,而将这份假情报拿给萨达特看。萨达特看后大吃一惊,5月14日匆匆忙忙从莫斯科赶回开罗,向纳赛尔做了紧急汇报,苏联驻埃及大使也向纳赛尔送来了这份情报的抄件。

两天后,一个西方秘密情报组织破译了苏联驻埃及大使馆发给莫斯科的一份绝密电报,真令西方情报界触目惊心:

“今天我们向埃及政府提供了以色列将突然袭击叙利亚并集结重兵的情报,并建议埃及采取必要措施。”

美国和以色列情报官员又获悉埃及把此情报郑重其事转告叙利亚,埃及、叙利亚更加紧备战,美国人和以色列人不由暗中发笑,便将此称为“苏联的谎言”。

美以情报官员认为勃列日涅夫昧着良心这样干居心有二:一是让纳赛尔相信以色列进攻叙利亚的谎言;二是借此排除柯西金和波德戈尔内的反对意见,以便迅速点燃中东火药桶,使苏联进一步控制埃及和叙利亚。

美以情报官员弹冠相庆,认为这是西方情报界的又一杰作,堪称尼曼情报的翻版:  1957年,以色列情报部副部长尼曼也曾向中东阿拉伯国家抛出假情报,鼓吹埃及和叙利亚如向以色列发动进攻,短期内准能获得预想不到的胜利,从而导致当年以色列情报界的“巨大胜利”,埃及诸国对苏联切齿痛恨,这正是:

自古情报早为先,真真假假不新鲜。

卑鄙苏联传谎言,埃及被卖处境惨。

纳赛尔受苏联蒙蔽和怂恿,  1967年5月15日在亢奋不已的情绪支配下,要求联合国秘书长吴丹撤走已驻守10年的3400人397

的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拆除了阻止双方交战的“栅栏”,又下令向西奈半岛增兵,5月22日铤而走险宣布封锁亚喀巴海湾上的蒂朗海峡,在苏联的怂恿下发出豪言壮语:

“犹太人用战争来威胁我们,我们的回答是:来吧,我们严阵以待!”

勃列日涅夫命塔斯社发表文章,向以色列发出强硬警告,煽风点火说:“使中东局势紧张到极点的罪魁祸首是以色列,人们不仅要问,以色列究竟想干什么?毫无疑问,谁试图在中东发动新的侵略,他的矛头就不仅指向阿拉伯各国的联合部队,而且也是指向苏联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的!”

为给纳赛尔打气,勃列日涅夫5月25日邀请埃及国防部长沙姆赛丁巴德朗率领埃及军事代表团访苏,让柯西金和格列奇科给巴德朗灌迷魂汤。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对苏联已经答应提供给埃及的军事援助只字不提,反而夸夸其谈,挑动纳赛尔向以色列挑战:

“你们已经取得了一个政治上的胜利,因此,现在应该是从政治上考虑报仇雪恨的时候了!”

勃列日涅夫让他的亲信、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向埃及保证:“患难见真知,只要肯与以色列干,要什么有什么!”

埃及国防部长巴德朗离开莫斯科时上当确信:“俄国人准备支持埃及,直到最后胜利!”

另一个超级大国美国一直在中东玩弄比苏联更狡猾的把戏,对阿以双方都软硬兼施,与苏联展开更激烈的争夺。

美国总统约翰逊对纳赛尔封锁美以的海上通道蒂朗海峡大发雷霆,指责纳赛尔脾气暴躁,采取了非法的威胁中东和平的封锁海峡行动,同时向纳赛尔递交一封充满和解言辞的信件,又派美国副总统汉弗莱前往开罗,劝纳赛尔不要采取任何战争行动。

约翰逊又把以色列情报部长迈耶阿米特秘密召到华盛顿,让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赫尔姆斯告诉以色列入,美国认为以色列如果失败,将会使整个中东陷入苏联手中,而苏联在中东态度强硬,蓄意在中东制造事端,但苏联只是想牵制美国向越南大规模介入,并不打算冒和美国冲突的风险向中东扩张,因而以色列尽管放心大胆教训阿拉伯人!

5月25日,约翰逊又把以色列外交部长埃班召到华盛顿面授机宜,约翰逊向其明确保证,美国将“在军事上充分保卫以色列”,美国喷气式飞机将“对以色列城市实行空中保护”。

于是,美国军事装备和炸弹紧急地源源不断运往以色列,美国第六舰队的三艘航空母舰和大批作战舰只浩浩荡荡驶过地中海,直奔中东的埃及、叙利亚而来。

6月1日,以色列让极端好战分子摩西达扬进入内阁担任国防部长,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意味深长地对以色列谍报部长迈耶阿米特说:

“明白了,我刚刚听到达扬将军就任国防部长的消息。  1965年在他访问越南之后,我曾有机会和他谈过话,知道他是一位善于对形势做深入分析的人,我希望他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6月2日,达扬身着军装赴任,决定毫不迟疑地发动一场军事进攻,但他却狡猾地制造假相,下令几千名预备役军人解甲归田,给部分士兵放短假,广为散发以色列军人在海滨渡假的照片。在此掩盖下,做出了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最后决定。

为掩护以色列对埃及和叙利亚发动进攻,约翰逊6月4日给以色列总理艾希科尔发去一封书信,美国总统保证继续努力促使航海大国发表一项共同声明,但条件是要在联合国竭尽全力也无399法解决的情况下才这样做;至于美国政府,约翰逊诡称不能采取孤立的行动,要纠集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冰岛、比利时、新西兰同唱一个调子,掩护以色列紧急调兵遣将,准备动手。

勃列日涅夫为了同约翰逊在中东争夺势力范围,一贯以支持阿拉伯国家捞取政治资本,在得知以色列即将向阿拉伯国家开战的情况下,为了同美国避免冲突,便不敢再支持阿拉伯国家了,而学着约翰逊的调子,发表声明不支持埃及要求撤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不支持埃及封锁亚喀巴湾,又按照美国总统约翰逊的意图,警告埃及“不要首先开火”。

在取得美国、苏联的暗中支持、庇护后,以色列悍然于1967年 6月5日向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进攻,挑起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因在6月5日发动,又称“六五战争”;又因为打了六天,又称“六日战争”。

6月5日凌晨,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万道金光照射大地,将散未散的薄雾给埃及飞机场披上一层淡淡的绎红色轻纱。埃及空军早晨的戒备状态刚刚解除,飞行员正走下飞机到餐厅吃早点。

以色列抓住埃及防空最薄弱的时刻,凌晨7时10分派183架“兀鹰”、“幻影”、“神秘”、“风暴”式战斗机,遮天蔽日扑来,经过几分钟的超低空飞行,突然乘埃及空军雷达毫无觉察之时,将重磅炸弹暴风骤雨般倾泻下来,三个小时便把埃及对以色列威胁最大的300多架作战飞机炸毁,叙利亚空军损失过半,以色列陆军横冲直撞,在埃及、约旦、叙利亚势如破竹,占领西奈半岛、戈兰高地,仅六天就大获全胜,史称“六日战争”。

当埃及、叙利亚、约旦军民正与以色列侵略军浴血奋战时,美苏却通过“热线”联络频繁,相互勾结,帮助以色列在中东肆虐。

所谓“热线”,是1963年8月间分设于克里姆林宫和五角大楼的四台电传打字机,专门用于重大危机时的美苏联络。每小时试机一次,美国发送球赛消息,苏联播放契河夫小说,从未正式启用过,“六五战争”中可派上了大用场。

纳赛尔接到埃及空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一下子惊呆了,即于6月5日早晨召见苏联驻埃及大使,要求苏联出面调停停火。

勃列日涅夫接到苏联驻埃及大使关于埃及惨遭失败的消息,引起巨大震惊,立即让柯西金通过“热线”与约翰逊联系,担心中东战争导致美苏直接对抗。约翰逊让国务卿腊斯克向苏联提出立即实现停火以巩固以色列的既得利益;勃列日涅夫则让柯西金告诉美国总统,苏联不会为了支持阿拉伯人而同美国对抗。

约翰逊不摸苏联人的底,没有心思吃饭,一直焦急地等着热线消息,接到柯西金的回答,才一块石头落地,如释重负长出一口气说:“世界大战不会发生了!”约翰逊突觉肌肠辘辘,方知尚未吃早饭,急忙前去进餐。

于是,美苏驻联合国代表出现了少有的合作行动,6月6日、7日接连在安理会提出无条件停火、立即停火、限期停火方案,都不过是对以色列侵略扩张既成事实的默认而已。以色列虽在6月8日宣布接受安理会停火决议,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