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锈Ⅱ-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节日快乐。
  林安静对着这两条消息,一股莫名的奇异感又一次从心头一闪而过,而先前屋内漂浮着的让人一时恍神的蒸腾热气,也仿佛随着这两则短讯兀地从身后再度侵袭而来,悄无声息地攀附上背向灯光的身体,顺着从窗缝中渡入的微风一丝一缕地钻入了肌理。
  以致他又在门口怔怔地站了不知多久,才在推门而入的崔庆那惊讶的目光中猛地回过神来。
  崔庆看着因自己乍然推门而猛地踉跄后退了一步的对方,有些惊讶地转头朝自己身后的走廊上张望了一眼,问道:“哎,林老师,你怎么还在这儿?”说着又朝楼下水池边差不多已经把餐具都清洗干净,正边沥水便谈笑着的闫老师和蔡老师看去一眼,继续道:“刚过来的时候闫老师还说她们叮嘱了你让你早点儿回房间休息,咱们这几个人就数你路最远,舟车劳顿的,明天还要早起,哎,我们都替你累得慌。”说完一侧身,让开了一条道,一只手朝门外的方向快速地摆了几摆,笑道:“所以赶紧的,别呆站了,回宿舍再收拾收拾,早点歇着去。”
  林安收起手机,垂下眼睫迅速收敛起方才流露出的情绪,笑着应了一声后,抬脚出了办公室。
  直到宿舍房间的门在身后关上的瞬间,才又松了脸上的表情,微有些怔忪地将信箱再次打开,盯着几分钟的那两条信息,以及连带着昨天和今天下午的几条一起看了会儿,然后挪动着手指,缓缓打出了一句客套不失礼数的“谢谢,也祝你元宵节快乐。”发了出去。
  随后放下手机,轻舒了一口气,开始动手整理起之前未及整理完的行李。
  墙上的挂钟针脚一分一秒地缓缓走过,等将房间中的书桌和书柜俱都清理干净,床铺铺好,衣服也收整完毕,时间已于不知不觉间逼近十点。
  林安看了眼钟,又在一旁的凳子上稍坐了会儿,才抬手按了按有些发胀的额角,带着洗漱用具到走廊尽头的公用用水区简单清洗了下,之后返回宿舍,从柜子上拿了本教材,坐在床上静静翻看了起来。
  却不知为什么,看着看着,思绪便又产生了一瞬的凝滞。
  于是等十多秒后反应过来,林安才发现不知在何时,自己已又将那巴掌大小的黑色机身给无意识地握在了手里。
  只不过这次呈现在视线中的,却已不再是近日来接连来自备注为“丁华”的问候短讯,而是那些被刻意保存了近14个月的,却极少被离开C市后的自己所再回顾的,有关于那个人的消息。
  视线在那些曾经带给他无数或惊惶或欣喜,苦涩或甜蜜的情绪的字句中游走,许久,才默然停留在了显示为一年多前的,由他在某个深夜发送出去,却再也没能收到回音的两个字上。
  “徐哥”。
  林安一动不动地望着这个名字,半晌,轻轻挪动了下扣在屏幕边缘的拇指,从这两个字上慢慢抚过,然后眸光微一闪烁,又在片刻后悄然退了出来。
  窗外的明月星辰依旧,可当再抬起头,原本平静的心绪却再难归平静。
  许是被适才饭桌上提起的有关于伴侣的话题所触动,又或是因为从今年春节开始到不久前与丁华之间那陆陆续续的联络,再加上今夜这浮动的星光迷离的月色,所有这些微小的时间和因素,都让人在不经意间再一次产生了与那人相碰触的隐秘错觉来。
  林安定定地坐着,又不知过去多久,才在窗外乍然响起的一声从不远处村落中传出的犬吠中惊醒,随后垂下眼睑,动了动着拇指摩挲了几下手中的电话,随后勾起一丝笑,起身缓缓走至窗前拉上了窗帘。
  假期的最后一天终在这迷蒙混沌的夜走向了终点,当黑暗在嘹亮的鸡鸣声被天光稀释,潜藏其中暗自涌动的情绪,似乎也随着破晓的晨光再度隐匿。
  由于增加了周末冲刺辅导的决定,新学期的工作强度显然较过去更上了一层楼,学校为数不多的所有教师,包括新进两名新成员,皆忙得跟陀螺一般,一时间,林安的生活除了上课还是上课,就连下了班,也鲜少有休息的时间,不是留在办公室批作业研究一下能让初三班更快更有效吸收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就是利用周日下午半天的假期赶到市里的书店或专门卖教辅资料的小店去,看看能不能淘几套适用于班上学生现有水平的资料带回去。
  这种高速运转的工作模式,仿佛依稀中又将人带回到了曾经连年带着高三的那段忙碌时光,累的同时,却也让人感受到了异常的充实,而当生活和精神都被填满,自然也就无暇再分心去注意别的事,比如从老家X县千里迢迢带到赣南还没来得及看完的几本书,比如相较去年跟他联络突然变少的陈家楼,再比如……继春节和元宵之后又连续几次收到来自“丁华”的短消息时,会产生的那一瞬间的错觉——一个有关于某个已然沉没心底许久,却始终也未能完全隐去踪迹的人的错觉。
  接下来的数个月,丁华依旧会在某些稍稍特别的日子发来一些类似叮嘱或问候的短信,譬如问一问天气,工作,乃至像饮食睡眠等这样极度日常,也极度微小的事情,林安有时会仔细地回,有时实在走不开,便也会出现没看见或暂时忘了回的情况。而对方对这一现象似乎也并不在意,若他回了,便会紧跟着再追发几条过来,趁机稍稍地聊上两句,若不回,便也就彻底安静下去。直到又过了几日,又找别的机会传来新的消息。
  只不过每一次,都是与从前那股冗长热闹风格大相径庭的精炼简短。
  像是:“吃了吗。”
  “这几天赣州变天,还是要小心,注意保暖。”
  “睡了?”
  “听陈家楼说你最近在学校很忙,注意休息,记得吃饭,别忙太晚。”
  又或:“清明回X县吗。”
  “五一有什么安排?”
  以及“劳动节快乐。”、“端午快乐。”甚至到了7月底时,略显莫名的一句“七夕快乐。”。
  所有这些简练却又似乎饱含温柔的话语,都让于夜深人静时偶尔独自回看这些文字的林安,陡然就生出一瞬的恍惚和怔忪,好似这些话语并非出自一向大大咧咧与柔情毫不相干的小丁……而是出自另一个人之口。可却又在每每看见发信人那一栏明晃晃挂着的“丁华”两个字时,强自将心底的波澜压制住,继而忍不住露出些许无奈且苦涩的笑来。
  日子就这样平淡无奇,却又总是伴随着不断的波澜和惊喜滚滚而去。
  平淡是每天的常态,备课上课,批卷讲题,按部就班。
  波澜和惊喜,则像是为了这份常态准备的配菜,分别发生于这份平淡中生出的分别发生在6月下旬的中考,以及中考后不久便到来的暑假——他和崔庆所带的今年的初三班上,有九名学生成功突出重围,考入了市里的普高,其中两个,还分别进了排名不错的二中和八中。收到通知书的第二天正好是周末,几个孩子的家长硬是凑了一桌谢师宴,请校内所有参与到过毕业班教学的老师一块儿,在村长家里吃了顿饭。校长更是高兴得不得了,放假前的总结小会上,更是热泪盈眶,满含淳朴地一次又一次表扬及感谢了带出他们这所希望学校有史以来最好一次成绩的林安和崔庆,并豪情壮志地表示从今以后,只要条件允许,类似周末补习这样的活动可以着重考虑延续下去,毕竟他们这儿的资源实在匮乏,孩子们能得到的有效资源和机会便愈发稀少,因此只要能多送出去一个,都是学校最感欣慰和乐见的事。
  林安自是没有二话,在这相较C时甚至是X县而言显得无比苛刻的环境中任教了两年,教育的意义在无形中似乎被放得更大,与此同时,压在心上的责任感也变得更重,但同样地,当收获时,所得到的满足与喜悦感,便也随之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
  尤其是当看到那一张张青涩的脸上,洋溢着的对于知识以及未来的那份敬畏憧憬和小心翼翼时,时光便像是倏然褪去了色彩的胶片,一下倒退回了20年前,让人恍然间看到了那个在无数个夜里怀揣着同样心情的自己。
  而就像是听到了校方的心声,暑假期间回X县老家刚休息了半个多月的林安,突然就接到了一通由崔庆打来的报喜电话,对方在另一头兴冲冲地说道:“林老师,告诉你一个特大的好消息!咱们J省不是一直有个‘图树馆’‘一本书一棵树’的慈善捐赠项目嘛?然后就前段时间,有个匿名捐赠者,突然给咱们省好几个市的贫困地区学校都提交了捐建校图书馆的申请,其中就包括了我们学校!现在已经批了,我刚从老校长那儿得到的通知,而且说是马上就要开建!我估计差不多等开学……最多开学后一个月半个月,就能差不多成了,哈哈,哈哈哈,你说是不是巧?咱们这今年刚教出了点成绩有了点成果,准备再接再厉,就摊上了这么件大好事!哈哈哈……”
  崔庆显然是乐得没边儿了,一个劲地在电话里开怀笑着,末了又喜滋滋补充道:“哎对了,据说这位捐赠者还是从你们X省的,但具体是哪个地方的倒不知道,唉,真是个大好人啊,这下咱学校里的孩子可有福喽。”
  林安也跟着高兴,回头跟母亲说了这事,林母看他神采飞扬眼睛发亮的欣喜模样,也边点头边跟着直说好好好,可等转过身,却悄悄在心里叹了口气。
  林安这两年的状态她看在眼里,知道对方起初虽是怀着无比的低落去的赣州,但快两年下来,每次寒暑假回来时的状态却越来越好。她看得出对方是真心喜欢眼下这份工资微薄,对他却似乎别有意义的工作,且也并不在意其环境的恶劣和艰苦。镇上邻里闲聊时都说,真的搞不懂这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本来嘛,条件这么好,偏偏却放着当个摆设不知道利用,好好的C市不留,非要跑那什么J省的山沟里去支教,离家远辛苦不说,这找对象成家的事也是个大问题啊,还说本来在咱们这儿这么好的地方都没着落,到了那儿就更不用想了,眼看着这也老大不小了,你也不管管劝劝他。
  林母只是笑笑,说孩子都这么大了,就随他去吧。心里却知道,这无关年龄大小的问题,林安虽从小看着就温和内向,也不怎么爱多话,可内里却一直隐隐透着股倔劲儿,并且一旦决定了什么事,经常悄无声息地就去做了,谁也阻拦不了。
  就像十几年前他在大学里被人害的退了学,自己知道对方是个不能惹的,就算再心疼气苦,也只好在将自己儿子送进当年好不容易托关系才找到的一家钢铁厂工作前千叮万嘱,从此咱就好好在厂里打工,一切只以身体健康和安全为主,只要能赚几个钱讨口饭吃,好好把今后的日子给过了,也就行了,其余的事情也别再多想,兴许咱们林家就没那个命,更要紧的,是如果今后又在厂里再碰见了什么厉害的人物,就避着点儿,别再吃亏。
  可谁想到,这话才交代出去不到一年,这孩子便不知偷偷用了什么办法,竟说动了人替他改了档案,又一声不吭地回X大念书去了。
  然后到毕业,又不知是什么原因,推了学校的留校机会,一声不吭地回了X县做了个不起眼的普通教师。
  直到前年,又辞了C市名校的工作,一声不吭地去了J省。
  所有的这些一声不吭,都像是于无形中织成的一张大网,包裹勾勒出了对方藏在背后的某份无言的固执与倔强。
  林母虽了解,一时却也无从分辨这份倔强所带来的后果究竟算好还算坏。不过好在最近林安的状态看上去确实不错,特别是今年,从踏进家门起,在她面前眼中的光就没有黯淡下去过,说起这学期在S县收获的战果,也是骄傲得不行,那开心的劲儿,像是比以前在X县带出优秀毕业生时还要高上许多。于是她暗自忧心无奈的同时,也就不再多表现出什么,以免届时反而更增加了对方心理上的负担,也因此,等暑假临近结束再送对方出门时,也就一改往日的愁眉不展,只温和又仔细地叮嘱了几句。
  果然,这样的转变,让原本每次一到分别便倍感忐忑难安的林安也跟着稍稍放松了几分,再加上他此番心里还装着崔庆同他说的捐建图书馆的事儿,更是以一种罕有的急切心态踏上了去往赣州的路。
  等紧赶慢赶到了S县,崔庆作为本地人又早早地就候在了办公室里,听见隔壁宿舍突然传出钥匙的开锁声,就放下手上的书和资料走到了门口,一见竟是林安,不由惊讶道:“林老师?怎么是你?我还以为是闫老师呢,她也说今天下午过来学校。”语毕走进对方房间帮着一块儿收拾了下,又问道:“哎,这离正式开学还有一周呢,怎么不在家多待会儿,你老家离这么远,平时都没什么机会回去。”
  林安却只笑了笑,将行李箱的衣物稍整理好放进橱柜里后,走到门外的走廊上,看向了斜对面空地上新立起的一栋矮楼上。
  崔庆随后跟了上来,也跟着一块儿朝那方向看了一眼,道:“喏,那就是我之前跟你说的人家给咱们捐的图书馆,其实已经修的差不多了,书架桌椅什么的也早就运了过来,有些正搁楼背面散味呢,速度快吧?唉,有钱就是好啊,有了钱什么事儿都好办,嘿嘿。”言罢又冲一旁站着的林安一歪头,笑问:“走,我带你下去看看去?”
  林安又一笑,应了声,跟在崔庆身后下了楼。
  学校不大,除去一个简陋的小操场外,统共就两栋楼,一栋是教学楼,三层,十二间,包含了所有从小学到初中的班级,另一栋则是林安他们刚刚所在的办公楼,其实也叫杂货楼,只有两层,一层是食堂,二层是办公室加几间供老师住宿的宿舍。
  而捐赠的图书馆,就被建在了这两栋楼所形成的直角对面。
  两人很快便走到了刚上了新漆的图书馆墨绿色大门门口,站在外边儿听了会里头时不时传出一两下叮铃哐啷的安装声。随后踩着一地的木屑和墙灰走进去转了圈。
  这个图书馆面积不大,相较于林安以往在X中甚至是X县二中里接触过的校图书馆来说,可以毫不夸张地用不起眼来形容。它装修简单,任何多余的设计都没有,一切只以实用为目的,为了能放下更多书,书架与书架之间的距离也被安排得稍显逼仄,可林安在这十多排的架子中来回走着,仔细地打量着,心中的喜悦却分毫没有减少。
  崔庆家住的不远,就算是假期的时候也能时不时地就过来转一圈看两眼,故而几乎可以算得上是看着这栋小楼造起来的他,此刻哪怕闭着眼也对这里的环境熟悉的很。此时见林安面带笑容地这里摸摸那里看看,不禁开玩笑地打趣问道:“林老师,感觉怎么样?还入得了您法眼不?哈哈,跟你们C市的肯定是不能比的哦。”
  林安笑着摇了摇头,轻声回道:“不一样。”
  崔庆也一笑,转回视线道:“是不一样,唉……这里的孩子啊,别说这一屋子的书了,能多看一本课外读物,都能兴奋老半天。这等开学让他们瞅见了,还不得乐疯了啊。”说着像是想起了什么,又一拍裤腿接着道:“哎,差点儿忘了,说起书,那捐助者前些日子还给同步送了一大车的书来,我都给拆了放楼后面晒着呢,都新的,啧,什么类型都有,连教辅资料都有,走走走,我带你看看去,你看看有没有什么语文历史的你用的上的,就先拿办公室去,也好这几天备课用。”
  “好。”林安闻言,又跟着刚说完就风风火火往图书馆后门口走的崔庆,一块儿到了楼后那一小片的空地。
  只见被日头晒得发亮的地面上零零散散地铺着几大块硬纸板,纸板上则堆满了一本又一本刚拆封的新书,在不时扬起的微风中翻动着书页,隐约露出颜色各异的封面,一眼望去,就如同是翻滚在日头下的白色浪潮。而转过头,在旁侧空置着的自行车棚底下,则还摞了一排少说也有二十多个半人高的未及拆开的书箱。
  林安目光在这些箱子上迅速扫过,脸上不由露出笑意,随后蹲下去,从自己身前这一片开始一本本翻看起来,却翻了没多一会儿,目光便停留在了其中一本上。
  《背影》。
  崔庆很快凑过来,见他忽然纹丝不动地对着手上的书看着,也有些好奇地一起朝被翻开的目录页上瞄了眼,随口问道:“哎,你喜欢朱自清啊,那正好。”说着低头在其他地方找了找,不一会儿又递过来一本,“来,接着,这儿正好还有两本他的散文集,应该是一起的,《踪迹》、《你我》,那几个没拆的箱子里估计也还有,晚点拆了你再来找找。”
  林安却好似没听见,只一径盯着手中被翻开的目录看着,视线定定地落在位于目中中间的某篇文名上,而脑中亦逐渐浮现出在某个午后,一本被特意在某页折过一角名为背影的文集,被无声递到自己手上的情景。
  “嘿!傻了你,林老师?”他就这么毫无预兆地陷入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