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勇闯天涯(天子)-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卖多少钱,我们就给多少钱,全用银元银毫,童叟无欺,绝不让乡亲们吃亏,如果乡亲们不怪罪我们砍下一些树木的话,我们愿意拿出一百斤精盐补偿乡亲们,怎么样?”

“一百斤精盐?”

“这、这这……”

祠堂门口响起一片吸气声,这年头别说精盐,就是粗盐也被管制,深怕落到红军手里,如今这位老总一开口就送出一百斤精盐,如此天大的人情让所有乡亲都觉得不可思议,呆呆望着和颜悦色的张东宁说不出话来,更不敢答应这优厚得难以相信的条件。

张东宁见状,知道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干脆敬个礼告辞离去,返回晒坪向吴铭汇报。

吴铭只是点点头,命令一营长尹涤中率部开往南面的一公里的河湾处,立即砍伐竹木沿山脚隐蔽处搭建营房,命令机炮连前往村子西口,命令工兵连前往村子西北路口,尽快扩建和加固两处防御工事,各连炊事班到位后立刻埋锅做饭,挑选会说赣东话的官兵拿上钱,向村中乡亲购买腊味和山货,能卖多少是多少,但绝不能强求。

部队迅速集合,各部长官率领各自的营连快速离去,不到十分钟,宽阔的晒坪上只剩下团部五十余名官兵和特务连的一个排,官兵们打开地上的一溜大包袱,在数百乡亲目瞪口呆的注视下,沿着祠堂外墙搭起一溜整齐的帐篷。

次日天没亮,担心一夜的乡亲们突然被几声嘹亮的军号吓着了,悠扬的号声尚在群山中回荡,阵阵急促而又整齐的脚步声骤然响起,胆子大的村民包括一夜没睡的村长在内,不约而同披上棉袄走出家门,尚未走到村子东口,就被阵阵歌声吓得停下脚步。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打胜仗……”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毛腿,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啊——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

此起彼伏的歌声一浪高过一浪,豪迈的歌声打破山村的宁静,在群山中久久回荡。

这从未见过的新奇事,彻底让父老乡亲迷糊了,家家户户大门洞开,老老少少聚在一起,惊讶地询问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何这一千新来的官兵与之前的所有军队都迥然不同?

随着打探消息的人不断回来,令村民们惊愕的事情一件接一件传播开来:

昨晚村西口的老周家壮着胆子卖给官兵四只腊兔子,真换回了一个银元加两角银毫;村东老五家媳妇卖出一大袋板栗,同样拿到足额的银钱,今早听那个和气的伙头军说,他们的团长高兴之下亲自煮来吃了。

另外,村西和西北口的两道拒马变成了六道,拒马后侧的山脚处,用沙包和大木桶垒砌的三高两低五座工事,牢牢封死向西向北的通道;村子南面的河湾处,堆满了新砍下的大木头和碗口粗的毛竹,看样子这队官兵不但要在河湾处搭房子,还要架起座木桥通往东岸的白果寨,那里同样有百余名官兵,同样在两山之间砌起了几座沙包工事,封死了村南唯一一条通向县城的道路……

议论纷纷的数百乡亲中,有位长得老实巴交的中年汉子由始至终没说话,他站在人群外圈听了半个多钟头,趁没人注意悄悄走向村长家门,进门后向村长的老婆和儿媳恭敬问候,坐下来安静等候村长回来。

直到日上三竿,前去与官兵会面的村长才回到家中,看到老实巴交的中年汉子坐在草墩上乐哈哈望着自己,禁不住幽幽一叹坐到汉子旁边,接过儿媳递来的烟袋慢慢装上烟丝,看一眼含笑划燃火柴的汉子,无可奈何地把烟斗移到火苗上。

老村长猛吸几口,徐徐吐出口悠长的烟雾,皱起眉头担忧地说道:“刚才官兵真的把一百斤精盐送给我们了,我让老七几他们个挨家挨户分下去,得志啊,这队官兵不简单啊!”

“叔,你说说怎么个不简单法?”中年汉子问道。

老村长看着中年汉子的眼睛:“你自己没听到他们的事?”

中年汉子点点头:“听到了,他们不欺负父老乡亲,不像其他白狗子军队那样强横地住进祠堂和各家各户,自己在村外搭建草棚,还有,他们买卖公平,听军号声、口令声和跑步的脚步声,看得出他们军纪严明,训练有素,确实和之前的白狗子不一样。”

老村长把目光投向前方的火塘:“我回来之前,到村东的老五家去了一趟,官兵的两个军医正在给老五他娘治打摆子,听说五个大洋都买不到的奎宁都用上了,还不收老五家一分钱,两个医官都很和气,看得出是大地方来的人,学的是西医。”

中年汉子微微吃惊:“叔,你听清楚了?真是奎宁?”

“虽然这两年我不出去走动了,但是奎宁这玩意我还是知道的,不比你这个只读过两年私塾的半桶水懂得少。”老村长不悦地瞪了中年汉子一眼。

中年汉子终于担忧了:“这么说,他们真是善待父老乡亲了,村里人还不得被他们乱了人心?”

老村长叹一声:“这队官兵与以往所有官兵都不一样,每个人说话都很和气,没有一个人动用村里的任何东西,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人走进任何一户人家的大门,连买山货也站在门口等着,给完钱就走,水都不喝一口,比你们红军做得还要好啊!”

“得志你说,让我这把老骨头怎么去算计他们?对了,你托我打听的事打听到了,这队官兵总共一千人出头,团长姓吴,听口音是南昌人,会说好听的官话,但不知是哪一部,据说是前敌指挥部直属部队。”

“左路军直属部队?这么说,确实是从南城开来换防的?”

中年汉子知道南城是国民党中央军中路军的前敌指挥部,前敌总指挥是中央军第十八军军长陈诚,如此说来,前来换防的这个团很可能是陈诚麾下的主力团,可如今中央军主力官兵都是黄绿色军装,新来的这个团却还是灰色军装,这一区别又让中年汉子迷糊了。

老村长敲掉烟锅里的烟灰,再次转向沉思的中年汉子:“听说这队官兵没有大炮,但是机枪很多,刚才我在他们那个团长的帐篷外面,还看到几个身背机关枪的官兵牵着三条大狼狗,比狼还凶,怪吓人的,我估摸着最轻也有七八十斤一条。”

中年汉子大吃一惊:“难道是传说中的德国大狼狗?他们怎么会有大狼狗?用来干嘛的?”

老村长又白了他一眼:“你问我我问谁去?狗又不会说人话,我哪知道它是中国的还是德国的?至于用来干什么就搞不懂了,可除了看家和打猎,还能干什么?”

中年汉子猛然醒悟:“不行,叔,我得赶紧走,否则来不及了。”

“等等!”

老村长一把拉住他:“你真要带着红军打回来啊?也不怕伤了村里人?哪怕不伤人,村子外边的庄稼还要不要了?”

中年汉子着急地摇摇头:“我只把消息传回去,是否打回来不是我能做主的,之前驻守此地的白狗子只有一个营,现在变成了一个团,看样子敌人恐怕察觉到什么了,不行!我得马上把消息带到南面去,否则要有大麻烦啊!”

“村长在家吗?我们团长来看望您老,顺便和你商量件事。”门外传来了那位年轻老总熟悉的声音,密集的脚步声也越来越近。

中年汉子眼看走不掉,连忙躲到老村长侧后,垂头弯腰做出一副怕事的样子,看到老村长把三位身材高大文质彬彬的军人热情迎进来,愣了一下连忙端起一旁的小椅子递过去。

一只有力的大手突然抓住了椅背,中年汉子连忙抬头,看到一双幽深得令人心悸的眼睛盯着自己,竟吓得猛一哆嗦。

第110章阴差阳错

吴铭对被吓坏了的中年汉子歉意地笑了笑,把椅子放在火塘前方一米多的地方,恭敬地请老村长先坐下。(文學馆xguan。)

寒暄几句,吴铭掏出包香烟敬老村长一支:“打扰您了老叔,有件事需要向您老解释一下,为确保我军主力部队的侧翼安全,从今天起,我们需要对往来人员进行检查,同时需要全村父老乡亲的名单,以便核对进出人员,防备共军的探子混进来搅乱本地的安定生活。”

老村长大吃一惊:“我们村很多人和周边村子都是亲戚,而且来往商人也多,要是封死了,不方便啊!”

“老叔误会了,我没说封死啊!只是来往之人需要检查询问,我们绝不会为难父老乡亲,更不会干那些敲诈勒索的勾当,希望老叔多多支持!”吴铭耐心解释起来。

老村长只能点头:“那好吧,我家里就有全村的户籍名单,这就给长官拿来。”

“谢谢老叔,户籍名单我们不拿走,我让人抄一份就行了。”吴铭示意张东宁把门外的两名参谋叫进来。

老村长很快拿来名册,张东宁领着两名参谋迎上去,接过名册就在一旁的矮桌上抄写起来。

吴铭请老村长坐下,转向坐在斜对草墩上的中年汉子问道:“这位老哥贵姓?”

中年汉子连忙站起来,毕恭毕敬地回答:“鄙人也姓周,家住南面的棠yin镇,是周大叔的本家侄子。”

吴铭客气地请他坐下:“棠yin镇到这地方可不好走啊!红军的主力军团在你们那地方驻扎很长时间了吧?”

中年汉子心脏猛然收缩:“我、我不知道啊!我们那穷地方没红军,之前来过,很快又走了。”

“没关系,坐吧。”

吴铭似笑非笑地请他坐下,转向已经吓得脸se发白的老村长:“老叔别担心,虽然国共两党正在打仗,但那是军人的事,不会连累贫苦百姓,至少我的部队不会为难与红军接触过的平民百姓,理由很简单,我的军队包括我本人在内,也是穷苦人家出身,知道在这乱世里所有的平民百姓父老乡亲都活得不容易。”

老村长连忙附和:“是啊、是啊!不容易啊!”

吴铭掏出两盒香烟塞进老村长手里,站起来和气地告辞:“小侄还要到南面看看,就不打扰您老人家了,我的两个参谋抄完名单也会马上离去,还得麻烦您老把设卡盘查的事情通知乡亲们,让大家边慌张,不便之处还请原谅!”

老村长捧着两盒烟哆嗦起来,刚想还回去,吴铭已经大步走出门口,站在门口的两名侍卫紧紧跟随,转眼间挡住了吴铭的大半个身影。

老村长无奈地叹了口气,把烟装进口袋回去坐下,提起烟斗点燃默默吸烟,等两名参谋抄完名册告辞离去,他才把中年汉子拉进里屋,忧心忡忡地问道:“看样子,刚才那个吴团长怀疑上你了,怎么办?”

中年汉子心里更慌张:“叔,你说我现在就走他会不会让我离开?”

老村长愣了好久:“难说啊!这位年轻的吴团长看似和气,实则满腹城府,yin森森的,让人害怕!”

中年汉子更紧张了:“叔,不管怎么说,我都要马上把这里的消息带回南面去!这个吴团长不得了,而且他的官兵看起来非常jing明,定是zhongyang军的jing锐部队啊!要是我不把消息传回去,万一主力团还以为是之前的白狗子守在这里,懵懵懂懂摸上来打一仗怎么办?得死多少人啊?”

老村长着急地直跺脚:“不能打过来!他们在所有路口都修了新工事,高高低低里外都有,全都摆上了机枪,原先没有放哨的几个山岗上也都有人看着了,而且我看到他们很多人都有望远镜,要是你们六七百人摸进来被发现了,多少都不够机枪打!”

“我知道!我知道!我现在着急的是怎么出村赶回去啊!叔,不管怎么说你一定要帮我!”中年汉子真急了。

老村长连忙示意他安静,转了两圈猛下决心:“算了!我送你出去,他们多多少少得给我点面子。”

中年汉子大喜:“要么走西边?”

“走西边怎么行?你得多绕四十里山路啊,赶得及吗?”老村长担忧地问道。

中年汉子咬咬牙:“赶不及也要赶!刚才那个白狗子团长不是说要到南面看看吗?南面走不了,否则定会让他起疑心的,就走西面!”

“好!跟我来,从后门走!”

老村长将他的远房侄子送出村西口,直到看不见影子才放心返回,哪知道刚才两人的脸se骤变已引起吴铭的怀疑,并为此做出了布置。

顺利通过村西口的中年汉子走出三里路,看到身后没人终于长出口气,口干舌燥之下顾不上观察前方,大步走向山道下方的泉眼,蹲在一汪清洌的泉水旁伸出双手,却震惊地看到水面上清澈的倒影。

“别动,我不会伤害你,你喝吧,喝完再说。”冰冷的声音在侧前方响起。

中年汉子只觉得双耳轰鸣头皮发麻,水也顾不上喝便猛然站起,紧咬腮帮盯着前方全副武装的彪悍军人问道:“我知道你是谁,你是哪个吴团长的侍卫官吧?你想干什么?”

高大的韩铁城笑了笑:“别紧张,我们团长托你带个话回去,请你们的队伍不要过来,我们也不会主动出击,大家相安无事就行了。”

“我不明白你说什么。”中年汉子迅速冷静下来。

韩铁城哈哈一笑,很快沉下脸来:“别跟我来这套,见多了,真想让你说实话简单得很!好了,你走吧,一路小心些,从这往南走还得先走西面的刘家源,过了刘家源才能顺着村东小道往南走,一路上翻山越岭还得过三次河,九曲十八弯啊,估计今晚你都到不了南面的黄连坑,哈哈!”

中年汉子彻底傻眼了,怎么也没想到刚来不到一天的这个团,竟然对周围的山间小道如此了解。

可震惊归震惊,该干的事情还得立刻去干,中年汉子已经忘记口渴,在高大军人注视的目光中快速离去,一口气跑出五里山路,如虚脱般扑到路边小溪旁,把脑袋泡进溪水里猛喝几口水,翻过身子躺在chao湿的溪畔大声喘息起来。

次ri上午十点,全身是汗面目憔悴的中年汉子周得志终于赶到红军duli第四师所在地棠yin镇北,在哨兵的搀扶下进入镇中的师部,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向紧急集中的师部领导汇报。

听完周得志的汇报,黄埔军校毕业的红军duli第四师师长郭天明又问了几个关键问题,嘉许一番之后吩咐卫兵把周得志抬下休息,立即与政委谢维俊和两名团长围着地图,两名参谋连忙将吴铭团的情况标注在地图上。

郭天明看完标注在茅排岭三个方向的工事,禁不住叹了口气:“没想到陈诚的反应这么快,把我们侧翼绕击的通道全都堵死了,就连白果寨这条沿河北上的狭窄山道也被封死,守军从一个营增加到一个团,还把巡逻队撒到十里之外,是个劲敌啊!”

“没搞清这个团番号?”谢维俊是第二次询问了。

郭天明摇摇头:“这个团的保密措施做得相当好,根据周得志的汇报,这个团的团长姓吴,南昌口音,来自陈诚的前敌指挥部,细细推测,很可能是个担任jing卫任务的直属duli团,还有个重要情报,这个团没有携带火炮,但是轻机枪和机关枪很多,看装备就是典型的jing卫部队。”

三十岁的一团长邓廷乾很不服气,这位出自福建上杭的老资格军人参加了第三次反围剿和之前围歼五十二师的战斗,很看不起逃得最快的国民党jing卫部队:“轻机枪再多,人没用照样没有战斗力!大家看,这个团一到茅排岭就抢修防御工事,除了东面通往南城方向道路没有修工事之外,其他三个方向全都修了,由此可见,这个团的团长绝对是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胆小鬼!”

郭天明和气地问道:“那该如何解释他们识破周得志身份的事情?”

“我估计他们并没有认破周排长的身份,而是耍诈,见诈不出什么名堂也就作罢了,否则怎么可能让周排长安然离开?”政委谢维俊提出自己的看法,立刻获得两位团长的支持。

心有疑惑的郭天明沉思良久:“大家认为是否需要更改一下之前的突袭计划?”

事关重大,两个团长知趣地闭上嘴。

政委谢维俊考虑良久,提出个折中方案:“茅排岭位于南城与宜黄之间的咽喉位置,是我军第一军团极为重视的奇袭通道,之前我们采用频繁的小股部队sao扰战法,目的是迷惑敌人,让敌人误以为宜黄与南城之间的崇山峻岭中,只有我军少量sao扰部队,从最新得到的情报来看,驻扎茅排岭的敌人虽然突然换防,军力增加到一个团,但这个团并非一个满员的正规团,而且没有装备火炮和重机枪,顶多算是两个步兵营,由此可见,茅排岭尚未引起敌人的重视,我军可按照原定计划实行。”

邓廷乾立刻附和:“我同意政委的意见!还有三天,我军各主力军团就要发动战役,我师作为红一军团的右翼前锋部队,攻克茅排岭保证主力部队的迅速穿插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以我师各团的丰富经验和战斗jing神,拿下茅排岭不是问题。”

稳重谨慎的二团长也同意谢维俊和邓廷乾的意见,认为本部的任务无法更改,否则将会使整个左翼部队两万多将士的作战计划出现巨大变动,这绝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

郭天明终于放下顾虑,同意大家的意见,但最后还是表示立刻将最新发生的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