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踏月寻阳-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是第十八式!”。
  ……
  清晨迎来片刻的天晴,鸟儿顶着秋风出来觅食,它从大树上飞下来,轻巧地落在了院子的石桌上,竟然没有像往常一样放好了米粒,不愿意放弃,朝屋内叫了几声,仍无人回应,于是展开翅膀绕过厨房落在了窗前,向里面鸣叫。
  床上的沙帐还没有收起,里面传来一声“啊……”,宁熙在一个怀抱中醒来,动一下身子就酸痛不已。
  抱着的人被他动静吵醒,睁开了眼睛,轻声道:“阿熙,你没事吧”。
  现在才知道心疼?
  宁熙看着床头那本被翻到了后半部分的《写春集》,再看看自己满身的红印,将它痛心疾首地捞起来,一把扔出了窗户,惊起了床边的飞鸟。
  昨天就不应该在太平手足无措的时候,拿出这本该死的《写春集》,被它害惨了!
  太平轻笑了一声,在他额头又印上一吻,道:“没关系,我都记下了!”
  瞧瞧,瞧瞧,果然是□□不能看,这位昨天还清纯得连接个吻都开山劈海一般的人,如今也学会调戏了。
  宁熙自暴自弃地躺回了太平怀里,嘤嘤嘤地道:“这下你不会抛弃我擅自行动了吧,若是你再敢敲我的脖子,点我的睡穴,你就死定了,即便你是冰霜公子,我手里的银针也把你扎成刺猬”。
  太平抱紧了他,道:“不会了,下地狱也拉着你一起”。
  宁熙摇头道:“人间这么美好,我才不要下地狱”。
  两人终于起了床,宁熙换了一身蓝衣,看着成城穿好了黑衣,道:“不知为何,明明是一样的脸,成城穿白衣最合适,而黑衣仿佛是你身上长出来的”。
  听到成城,太平问:“他现在如何了?”。
  宁熙道:“没事了,只不过你替代他这一年的记忆他都没有,只记得自己从洞庭湖悬崖边上掉下去”。
  太平道:“醒来就好”,这毕竟是他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
  宁熙问:“太平,朝廷那些官员的事情是你做的吧?”。
  太平看着宁熙,道:“是”,语气中有一丝的飘忽。
  虽然已经表明心意,但是他总担心宁熙爱的是原来那个霁月清风的成城,不是他太平。
  宁熙看穿了他的想法,过来在他唇上印上一吻,道:“你别多想,我知道他们罪有应得,这样的惩罚还是太轻松了呢,只是我想要知道你们的全部计划,不必每天活在担惊受怕之中”,完了又补充道:“你要记得,从一开始我遇到的就是你,尽管你是替代成城的身份,但是你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选的每一条路,都是出自你自己的内心,我认的是你,爱的也是你”。
  太平灿然一笑,这一笑就如冰山开了一朵雪莲,晃花了宁熙的眼,他伸手抱紧了宁熙,道:“从未发觉你如此会哄人”又问道:“你怎么知道是“我们的计划”?”。
  宁熙推开他,道:“一开始也是不知道的,不过分开的这两个月里,我把近期遇到的事情,前前后后,反反复复地想了一遍,终于想通了很多事情,不过都只是猜测,我来说,,你看看是不是这样?”
  宁熙:“音离是不是就是半夏?”
  太平有些意外,没想到他竟连这个都猜到了。
  宁熙:“你只说是不是?”
  太平:“是”
  宁熙:“其实我们早该猜到了,只是那时我们自己身处迷雾中,自然看不清,后来我想起来,真假山庄中音离和寒江雪玩的积木,我们在东方明房间里也看过,只不过我们都没有留意,这两者绝不是巧合,根据东方明对半夏的态度,我大胆猜测音离就是半夏,而且当时我们在纸条上写下“半夏”二字的时候,我分明到音离的眼神有一点奇怪,只不过当时没联想到这一点”,其实按照上京城盛传的东方明是个断袖的传言,宁熙一开始猜的是寒江雪是半夏,但是直觉告诉他,音离才是,毕竟传言不可尽信。
  宁熙又道:“好,下一个,寒江雪跟音离是一伙的,他们联合推动了嵊泗岛玉佩的争端?”。
  太平又点了点头,道:“没错”。
  宁熙道:“果然如此,我就说沉寂二十多年的嵊泗岛传言怎么又重新兴起了,伏楚仁怎么就突然找到了第一块玉佩,背后果然有操盘手。那玉佩会落入我的手里,也是计划好的吗?”。
  太平摇摇头,道:“不,这是巧合”。
  宁熙微笑道:“所以,我们是命中注定的?”
  太平点头又摇头,道:“若是我没有提前认识你,知道玉佩在你那里,可能就直接杀了”。
  宁熙亮出银针,道:“你敢!”,太平将按住了他的手,道:“我怎么舍得”。
  ……
  撩骚反被撩,宁熙抖了一身鸡皮疙瘩,将银针收回,道:“好了,说正经的,有一件事情始终想不明白,言风是谁杀的?如果是戴亦初,他又是怎么知道玉佩在言风那里的?言风的死跟寒江雪和半夏有关吗?”
  太平道:“半夏没说,但我猜没有关系,半夏当年将自己那块玉佩给了东方明,就是想要他挑起朝廷的争抢,没想到东方明一放就是二十年,后来被言风偷去,送给了你”,说到这一点,太平心里酸酸的,道:“言风为何偏偏将玉佩给了你?”。
  宁熙道:“我也不知道,我又不能去问他”。
  太平霸道地说道:“除了我,以后谁也不能对他好”。
  宁熙:“……”
  好大一股醋味。
  太平正色道:“谁杀了言风确实是个关键,也就是谁提前知道了玉佩在东方明身上,这个人一定是当年的关键人物,甚至很可能是隐藏在幕后的黑手,我猜寒江雪和半夏都已经猜到了是谁,只不过要引他出手”。
  宁熙道:“你知道吗?”
  太平摇摇头。
  宁熙道:“所以现在你们的计划是什么?”
  太平道:“赌!赌天意,赌人心”。
  ……
  

  ☆、灾情

  国舅府。
  大堂上,两边坐着王荣、李元业、方兴、齐中、卓司深和赵光,以及其他几个官员,因他们身上的伤,不知道的以为是残障人士交流会。
  国舅坐在主位上,满脸怒气地看着两边面露恐惧的人,道:“就这点程度就害怕了?还东方瑾的鬼魂回来了,如果真的有鬼魂,会放任你们在朝逍遥这么多年?早就拖你们下十八层地狱了”。
  你不害怕你怎么围了三层的高手,这话在众人心里也就想想。
  王荣说道:“如果不是二皇子,那还会有谁?”。
  国舅平息了怒气,扔出来一张画像,道:“是他的儿子”。
  此言一出,堂下开始议论纷纷,齐中捡起地上的画像,画着一个绝美的男子,怀疑道:“这真的是二皇子的儿子?可当年不是您亲自查验的尸体,怎么会还活着?”。
  国舅将桌子上的茶杯扫了下去,怒道:“都是该死的秦杨,当年找了个假的替代,让那个小崽子活了下去,现在已经是武林世家的儿子了”。
  王荣惊恐地道:“所以我们的伤,都是他干的?”。
  国舅道:“没错,只要我们除掉了他,就可以永绝后患,所以你们不必惊慌,况且,只要那位在,就可以保你们荣华富贵”。
  国舅说“那位”时,双手向左上方鞠了一躬,那位便是当今的圣上。
  当年他们联手推上宝座的人。
  众人安下了心,但被不知不觉挖去了眼睛的赵光道:“可这人武功如此之高,朝中哪里有人能抓住他,且这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查了两个月都没有发现一丝痕迹,怎么抓住他?”。
  国舅道:“这个你们不必担心,我已经联合了武林的人,相信不久就会抓到他,而且现在全城戒备,你看这一段时间你们不是没出什么事吗?”。
  国舅暗暗恨到,之前让郝祁峰解决掉他,结果不仅人没有杀掉,自己还失踪了,还好他背后的人重新出来了。
  但,他还不知道真正的成城成家别庄里面休养的事情。
  看大臣们安了心,国舅又怒斥道:“别以为放松了,这段时间约束一点你们下面的人,别趁着天灾捞财,已经好几处发现□□了,还好奏折都被我压了下来,不然你们的脑袋……”,后面的话不说大家也知道。
  朝堂上坐的那位,因连年的头痛病变得喜怒无常,若是不小心惹怒了他,可不见得会讲当年的情面。
  大臣连连点头,表示记住,但是,这样的局面已经持续了好多年了,若不是如此,他们如何挣得盆满钵满,所以一出大门抛出了脑后。
  因水灾引起的灾民数量不断增加,他们开始背井离乡融入上京城,但上京城官员很快派人将灾民全部清理了出去,挡在了城门外,灾民开始流落在周边的大小城,譬如尚城。
  宁熙准备回家一趟,打消宁昀卿的担忧,但他又不想让太平单独留在这里,便拉上了他,看见他一身黑衣黑袍还准备带上那个狰狞的面具,宁熙阻止道:“哥哥,你大白天穿成这样是怕别人少看你两眼吗?”。
  太平道:“我一向来这样”。
  宁熙道:“可如今,我们要去上京城,而且现在上京城的官兵都在找你,进出城门都要查验,你这样不是摆明了让人家追着你吗?”。
  太平道:“谁追得上”。
  宁熙:“……”
  最终,还是在宁熙的指示下,太平换上了一件灰衣,摘了面具,用药水洗黄了脸,点上几颗痣,再用眉笔将两条眉毛加粗,眼睛加了几笔,整个人变得不一样了,但是又没有易容的痕迹,太平对着镜子感叹道:“阿熙,你这一手哪里学来的?”。
  宁熙道:“我三位姐姐是上京城四大美人之三,我得了她们的真传”。
  两人走到尚城的时候,发现城门口都是衣衫褴褛的人,门被栅栏围住了,有官兵把守,只对城内的人开放。
  宁熙看两边的人,老弱病残,均是面黄肌瘦,都是陌生的人,疑惑道:“这些都是什么人啊?”。
  太平道:“灾民”。
  宁熙道:“啊?哪里的灾民如此多?”。
  太平抬头看着阴沉的天气,道:“两月的大雨,颗粒无收,家被淹,受灾的人远不止你所看到的这些”。
  天气不寻常有灾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听宁昀卿说,朝廷派了很多震灾银下去,已经控制住了,而且上报上来的灾情远没有那么严重,宁熙问:“太平,你是如何知道的?”,你不是在城里忙着砍人胳膊腿吗?
  太平道:“看到的?”。
  宁熙道:“哪里看到的?”
  太平道:“我去了一趟胡族都城,一路上都看到了”。
  宁熙吃惊道:“你还去了一趟胡族,你去做什么?你怎么没说过?”
  太平轻描淡写地道:“我把阿尔哈赤从他都城提过来了”。
  ……
  宁熙以为自己听错了,问:“谁?”
  太平重复:“阿尔哈赤”。
  握草,宁熙心中一万头羊儿马儿奔腾而过,他颤抖着问:“提到哪儿了?”
  太平道:“夜魅”。
  宁熙朝太平比了个大拇指,悄无声息地越过别国都城将人家首领提了过来,语气就像是我去吃了个饭一样。
  厉害还是您厉害,。
  这时,一直在尚城门口算命的假瞎子,摇着一个铃铛,冲天喊道:“天灾人祸,天灾人祸,雍朝寿命将近了”。
  他连续说了好几遍,周围听到的人都一阵寒颤,灾民们更是响起阵阵哭声。
  守城的官兵听到了,怒斥假瞎子:“疯子,说什么呢,赶快滚,信不信抓你坐牢”。
  假瞎子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摇着铃铛,摸着城墙走了,宁熙分明看见他在精准地避开了一个大石块走了。
  果然是个招摇撞骗的假瞎子。
  “这算命似乎还挺准的”,太平道。
  “不过是个骗子”,宁熙道。
  太平摇摇头,道:“当初他在这里看见我,就说命中带煞,需要日行一善,才能化解煞气”。
  宁熙开玩笑道:“那,这位善人,我腰疼,你能不能日行一善,背背我呀”。
  见太平脸上愧色一闪而过,果真要背他,宁熙赶紧后提一步,道:“不玩了,我们赶紧进城,将这里的情况告诉我爹,看看有没有解决方法”。
  路过灾民的时候,听见几声剧烈的咳嗽,有一女子咳得面色潮红,宁熙正准备过去看,就来了一队官兵隔开了他们与灾民,虚弱的灾民像畜生一样被驱赶走。
  宁熙阻止道:“为何不让他们进城?”。
  守城的看了一眼宁熙,刚好认识,道:“宁四公子,又想多管闲事啊,朝廷下的命令,灾民一律不得入城,不得在城外聚集”。
  宁熙道:“他们背井离乡来到此处,若强行驱赶,不是逼着他们去死?”
  官兵道:“那我就管不了了,我们只负责执行命令”。
  见宁熙眉头紧皱,太平问:“要帮忙吗?”。
  宁熙看了一眼官兵,摇摇头,如果在这里起冲突,会引起不小的争端,还是进城找宁昀卿解决问题。
  进城时,守城的官兵先是让宁熙过去,仔细看了看太平,又跟周边几个人商量了一下,拿出一张画像比对,太平就静静地站着随他们看,最终他们摇摇头,放太平进去。
  宁熙道:“怎么样,我技术不错吧”。
  太平手抓住了他的手,拉着他往前,道:“是双巧手”。
  过了尚城,在上京城外,同样遇到一群官兵在驱赶灾民,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几个体弱的老人一瘸一拐地走着。进城时又要接受检查,三个官兵盯着太平上上下下看了好几遍,最终放行了,太平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
  宁熙小声道:“现在果然都在拿着成城的画像找你,看来有人已经猜到了是跟当年的二皇子事件有关,开始反击了,只不过不敢声张,都在暗中查探”。
  太平不在意地道:“一群饭桶,人在眼前又如何?”
  宁熙道:“知道冰霜公子有横扫千军万马的能力,但是避免无谓损耗功力对付这些小角色,太平哥哥你还是藏好了你的气势,乖乖当我的书童,不过我得提醒一下成城,让他养病期间小心点”。
  太平挑眉道:“你跟他还有联系?”,被画得粗壮的眉毛往上一挑,竟然一种奇妙的喜感,宁熙“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道:“他都不认得我,我是跟阿七联系的,关心一下你弟弟嘛”。
  太平挑起的眉毛还是没有放下,一直扬到了宁府。
  宁昀卿刚好下朝,眉头紧锁地进了大门,宁熙追上他,道:“爹”。
  宁昀卿回头看见宁熙,眉头舒展了一下,又换上了怒气,道:“终于知道回来了”,看了看后面信步而来的太平,虽然穿着最简陋的粗布衣服,脸上也作了伪装,但从自家儿子跟他的互动来看,宁昀卿一眼就认出来了,道:“画成这样也敢出来跑”。

  ☆、玉玺借来玩一玩

  宁熙有点吃惊地看着宁昀卿,道:“爹,你竟然认出来了?”。
  宁昀卿带着他们走入了大门,命令家丁关上,道:“你和你三个姐姐都是我跟前长大的,我还不清楚”。
  宁熙看着宁昀卿,道:“爹,你是不是知道了些什么?”。
  宁昀卿道:“我什么都不知道”,他看了一眼太平道:“但是若是熙儿有半点闪失,那我就指不定会知道什么了”,然后径直去了书房。
  宁熙和太平跟上去,宁熙道:“爹,我有正事要跟你说”。
  宁昀卿坐在书房里,道:“什么事?”。
  宁熙就把太平看到的水灾和城门外灾民的事情说了,问:“朝廷不是发了震灾银子,水灾已经被治理住了吗?”。
  宁昀卿也有点吃惊,他知道朝廷驱赶灾民的事情,在朝中还争论了一波,但他也以为只是城外的那一点灾民,没想到灾难这么严重。
  他拍了一下桌子,怒道:“恐怕震灾款早就落入某些老鼠的手里了,我去禀告圣上”,想了一下又坐下,道:“圣上这几日头疼病又发作了,皇子没有能力,基本是国舅在处理,而主理震灾一事的官员刚好是他的人,如果就此上报,一定会被驳了回来”。
  宁熙道:“可爹您是中书令啊,难道没有权利主管这一事?”。
  宁昀卿道:“官位只是个位置而已,真正要看的是权利把控在谁的一端,圣上头痛多年,现在朝中的权利基本都掌握在国舅一派手上,若不是我这些年在朝中小心翼翼,官位早就已经保不住了,且各地官员盘综错节,早就腐败不堪,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
  宁熙道:“难道就没有解决方法了吗?”
  宁昀卿站起来,道:“我现在进宫一趟,看能不能见到圣上”。
  但是一个时辰后,宁昀卿回来了,疲惫地道:“圣上头疼,不见人”。
  宁熙和太平回到了自己院子里,想起了那个假瞎子的话,宁熙道:“难道雍朝真的气数已尽?”。
  太平道:“蝼蚁不除,堤坝如何修补都不会有用”。
  宁熙道:“你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
  太平微微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