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纨绔到底-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标点符号就是一种句读方法,你可以问刘老夫子,当初我告诉过他!”李陶对刘志仁道。
    “哦,你说这个,我知道了,爹曾经给我讲过!”刘志仁点点头。
    “难怪呢!无论是哪个读书人知道了这种断句方式,都会欣喜若狂的。这陈举人想必也不会例外。”刘玄这才恍然大悟。
    “你刚才不是说还出了三幅对联,是什么意思?”刘志仁锲而不舍地问道。
    “我和陈举人打赌,我出三副对联,如果他能对得上来,我转身就走。如果他对不上来,五天之后就得在秋风破组织诗社的聚会。”
    “陈举人对上了嘛?”
    李陶看了刘志仁一眼,笑着摇摇头继续往前赶路。
    “嘣!”刘志仁的脑门被刘玄狠狠敲了一下:“你傻呀,李小郎君之前都说了,陈举人答应在五天后去秋风破举行聚会,若是能对得上来,他还会去秋风破吗?”
    说完,刘玄紧追李陶而去。
    “说的也是!”刘志仁自言自语。
    刘志仁三步两步追上李陶:“李小郎君,你出的是什么对联,能不能给我说说?”
    刘志仁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一听李陶的对联难倒了陈举人,自然有些技痒难耐。
    李陶一边闷头赶路,一边在思索着什么。听刘志仁如此一问,他知道若是不告诉刘志仁,这一路就别想安生。
    于是,李陶停下来,转过身望着刘玄和刘志仁:“我有重要的事情需要思虑,不希望你们打扰我。我把三副对联的上联告诉你们,你们可以慢慢想,没想出来之前,这一路你们谁也不得说话,如何?”
    刘志仁赶忙点头,李陶又看了看刘玄,刘玄也点了点头。
    “听好了,第一联的上联是‘南通前,北通前,南北通前通南北’,记住了吗?”
    “第二联的上联是‘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第三联的上联是‘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好了,你们慢慢想吧!记住,不准打扰我噢!”说完,李陶头也不回的继续赶路。
    这一路,李陶很难得耳根清净了。刘玄和刘志仁可就惨了,他们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就是想不出合适的下联,又不能出声发问,别提憋得有多难受了。
    好不容易回到了秋风破,刘志仁赶忙拽住李陶。
    不待刘志仁张口李陶笑道:“我知道你肯定没对上来,看在你一路没有打扰我的份上,我把下联告诉你!”
    刘志仁虔诚地点头:“李小郎君,你说,我听着呢!”
    “听好了,第一联的下联是‘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刘玄点头道:“不错,的确对仗!”
    “第二联的下联是‘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刘志仁拍了拍脑袋。
    “第三联的下联是‘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刘玄问道:“李小郎君,这对联……”
    李陶当然知道刘玄要问什么,赶忙打岔道:“好了,我还有事,就不陪你了!”
    走进院中,李陶大声喊道:“张老丈,张老丈!”
    “哎!李小郎君,您喊我?”张凌风探出头来应道。
    “您到我屋里来一下,对了,把您的二胡也带来!”
    说罢,李陶便一头钻进了屋里。
    ……
    约摸一个时辰后,院中又传来了李陶的喊声:“刘老先生,您到我屋里来一下,对了,把您的笔墨也带来!”
    ……
    傍晚时分,李陶将几封书信交给刘志仁:“刘郎君,辛苦你一趟,明天一早去潞州送几封信!”
    刘志仁接过信一看:环采阁主事亲启,潇湘馆主事亲启,凤鸣院主事亲启,金凤楼主事亲启。
    原来是让自己去给潞州四大**的主事送信,刘志仁不知道的李陶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好疑惑地看向刘玄。
    刘玄倒是一脸的平静,四封信都是由他这个“私塾夫子”誊写的,所以他并不吃惊。
    李陶对刘志仁说道:“你到每家**送信,必须在里面待上一个时辰。记住,只准一个时辰……”
    “这?这不合适吧……”刘志仁满脸通红喏喏道。
    “为何不合适的……”李陶奇怪地问道。
    “那个,反正是不合适……”刘志仁期期艾艾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李陶见状发火了:“我不管你合不合适,反正你给每家都说清楚,只等一个时辰的回信。超过一个时辰没有回信,就当作不愿与我们合作,你转身就走便是……”
    “啊?原来是这样……”刘志仁脸上说不出是什么表情。
    “你以为是哪样?”李陶莫名其妙。
    “噗……”在一旁的刘玄早已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自己好歹也是读书之人,真是太伤自尊了,刘志仁郁闷之极,赶忙揣好信,转身逃离了屋子。
    ;
    
    第一百零四章 品诗会
    
    五天之后,鹏程诗社在秋风破举行聚会,长子县的众位才子在山间吟诗赋词,好不快活。
    诗社聚会结束后,李陶与陈举人等诗社中人达成了意向:秋风破负责鹏程诗社众位才子创作的诗词在潞州四大**传唱,保证鹏程诗社闻名于天下。作为报酬,鹏程诗社为每首诗作支付五百贯钱。
    “李小郎君,你的想法我等颇感兴趣!只是我等如何才能相信你呢?”陈举人的话说出了众位才子的心声。
    五百贯钱不是一个小数目,至少够买几十亩良田。但这对于渴望成名的陈举人等才子来说,五百贯钱并不算多。相反,他们觉得只花五百贯钱便能闻名天下,的确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现在,唯一让他们不放心的,便是秋风破是否有这个能力。
    “陈举人,您的担忧无可厚非。不过,我有一样东西给您过目,想必您看过之后就不会再有此想法了!”
    说罢,李陶将几封信递给陈举人
    陈举人接过一看,原来是潞州四大**主事的亲笔信。四大**主事在信中明确表示,将会亲赴秋风破参加下月初一的品诗会,并将其中的上品带回潞州传唱。
    陈举人看罢,又递给其余人,众人看罢这才心悦诚服。
    十一月初一,品诗会正式在秋风破举行。不仅环采阁、潇湘馆、凤鸣院、金凤楼四大**的主事都来了,而且包括四大**的头牌红牌姑娘,凡是稍有些名气的歌记都如数赶到了秋风破。花枝招展袅袅婷婷数十人,让众人有些头晕目眩。
    说起**,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二字。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叫**的,只有高级的**才可称为**,就像环采阁、潇湘馆、凤鸣院、金凤楼这四家。**普通人一般是进不去的,客人的素养是很高的,主要以文人士大夫、富商、江湖豪客等为主,其中尤其以文人居多。文人的口袋里揣着的银子与诗稿,是**大院最受欢迎的。
    娼和记也是不同的,娼出卖肉体,属下九流。而记卖艺不卖身的,不但需要绝色倾城,而且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收费昂贵,不是一般人能请得起的,放在后世就是所谓才女。这些女子只不过是因为生活所迫而出卖自己的才艺,地位并不低下,往往最后还能嫁个好人家。**中的头牌或是红牌姑娘不是人人都能见到的,也不是有钱就能够办到的事情。得了花魁名誉的**女子,一旦成名之后,背后就会有许多有权势有财富的人物作为靠山。一般说来,她们是不会随意见客的。即使有客人有幸见到了她们,也都是客客气气,不敢对其动手动脚。
    陈举人见李陶几乎将潞州**花魁一网打尽,心中对李陶的能力又有了一层新的认识。不仅是陈举人,就连刘玄和刘志仁也是纳闷不已:李陶究竟有何魔力,竟然凭着一封信,就能让这些眼高于顶之人乖乖屈尊来到秋风破。
    李陶心里却跟明镜似的,这些人会来秋风破,不是因为自己有什么魔力,也不是因为品诗会对她们有什么吸引力,其实自己也是沾了别人的光。
    当李陶了解到**歌记唱的主要是一些古代曲牌的时候,就开始琢磨用后世自己知道的音乐去吸引这些歌记的注意。当然,他不会考虑过于前卫和新潮的因素,毕竟时代不同,这样说不定会弄巧成拙。
    最终,李陶想起了邓丽君,她曾经有一个诗词歌曲特辑《淡淡幽情》,不仅让人比较容易接受,适合这些歌记演唱,而且老少皆宜,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为了给这些歌记一个香饵,让她们欲罢不能,李陶哼唱了专辑曲目中的代表作《但愿人长久》,让张凌风记了歌谱。
    然后李陶给四大**主事每人写了一封信,让刘志仁送到潞州。李陶在信中告诉他们:秋风破有大量新曲,定于每月初一品诗会推出。为长期合作,特邀四大**出席秋风破首次品诗会。若不到场,今后秋风破将拒绝与其合作。为表诚意,特送上一首新曲曲谱。
    有些**的主事识货,一看乐谱,便知道轻重了,不是乐坛大家,是不可能谱出如此上乘的乐曲的。
    有些主事虽然对音乐不太精通,不过没有关系,**都有头牌姑娘,她们都是识货的。
    总之,在刘志仁送信等候的一个时辰内,四大**主事毫无例外地将亲笔信交给了刘志仁,并客客气气地把他送到大门外。在他们看来,歌记可以花钱买来,可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却千金难求。能求得一首好曲,比买来一个头牌姑娘重要得多。
    事实的确如此,刘志仁走后仅三天时间,《但愿人长久》便已传唱到潞州的大街小巷。
    四大**生意异常火爆,尤其是点头牌姑娘《但愿人长久》唱曲已经排到了三天后,如此景象多年难得一见。看着大笔钱财不断流入,四大**主事更坚定了与秋风破合作的决心。
    品诗会由刘志仁主持,本来李陶是打算让刘玄主持,可是刘玄不喜出头露面,加之刘志仁见过四大**的主事,所以主持人当仁不让地落到了刘志仁的身上。为了帮助刘志仁提高主持水平,李陶关起门来对他进行了整整三天的训练。
    “各位主事,各位娘子,第一届秋风破品诗会现在开始!”刘志仁清了清嗓子,像模像样地开始履行他主持人的职责。
    李陶并没有刻意安排此次品诗会,只是在秋风破的院中摆了些桌椅,正对着大门的为主席,李陶、刘玄、张凌风、赵丽娟和糖人张五人坐在了主席。
    本来,其余四人都不愿坐在主席,可李陶却把眼睛一瞪:“你们以为这是干什么?这是在给秋风破干活赚钱呢!与卖串串香无甚两样!”
    四人愕然。
    李陶放缓了口气:“不但要坐,而且还得有气势,莫让他们小瞧了秋风破。”
    糖人张可怜兮兮道:“李小郎君,您可否说明白些,如何才能不让他们小瞧了秋风破?”
    李陶笑道:“张老丈,很简单,你就当眼前这些人是猫呀狗呀,总之别把他们当人看就成。”
    “啊?”
    “哦,还有,若有人对秋风破出言不逊,只须狠狠瞪着他便是了。”
    四人一听似乎并不难,便依言坐好。
    ;
    
    第一百零五章 拍卖
    
    主席的下首便是客席,左右分别摆了两溜胡桌胡椅。左面一排是四大**的代表,每个**只有主事和最红的头牌姑娘有椅子坐,其余的人只能站在他们的身后。主席的右侧是肥西诗社的各位才子们,当然,他们也不可能人人都有座位,与四大**一样,除了陈举人等诗社代表有座位,其他人等都在他们身后呐喊助威。能同时见到省城四大**的头牌姑娘,众位才子都像打了鸡血一般满脸洋溢着兴奋。
    都说同行出冤家,四大**的主事相互并没有打招呼,只是静静地坐着,打量着场中的情形。四家**都是有背景的,不然也不可能在潞州站得住脚。
    环采阁的主事叫姜绞,世居潞州,据说家有百万贯资产。潞州的大小行业他都有涉足,环采阁能名列四大**,与姜绞的财大气粗不无关系。
    潇湘馆的主事叫吕度,据说此人是太平公主的门下,专门负责在潞州为太平公主敛财。
    凤鸣院的主事叫骆远君,是李隆基的门下,李隆基与潞州名士及幕僚常去凤鸣院赏景赋诗。
    金凤楼的主事来头最大,他叫梁立功,是梁德全的亲侄子。
    刘志仁正要接着往下说,客席突然传来了一个阴恻恻的声音:“等等!”
    刚酝酿好情绪,突然被别人打断,刘志仁满脸的不高兴,他循声看去,原来是金凤楼的主事梁立功。
    “我说怎么好久末见刘郎君了,原来刘郎君竟然跑到长子县来开饭庄了,一个有功名在身的诗书人,真没想到,没想到呀……”
    梁立功和刘志仁均是久居潞州城,自然认识。而且这两人以前便有间隙,刘志仁素来瞧不惯梁立功的眼高于顶,没少和梁立功作对。今曰,梁立功见是刘志仁在主持这品诗会,自然少不了冷嘲热讽一番。
    “开饭庄怎么了?难道大唐律规定读书人不准开饭庄了?”刘玄接口道。
    刚才梁立功没注意,这会才发现坐在上席的竟然还有刘玄。刘玄可不是他能惹得起的,虽然刘玄早已辞官,可毕竟名声在外,连梁德全见了刘玄也是毕恭毕敬的,更何况是自己。
    梁立功赶忙起身朝刘玄施礼:“刘侍郎,梁某这厢有礼了!”
    刘志仁火气十足地瞪着梁立功:“梁主事,你有何事就直说?现在不是攀交情的时候!”
    李立功愣了愣,指着李陶等人问道:“我想知道他们为何坐上席,而我们却要坐在下首?想必刘郎君也是知道的,在潞州城我等可都是坐上席的!”
    “因为他们都是秋风破的人,故而可以坐上席,而你们不是秋风破的人,所以只能坐在下首。”
    刘志仁似乎还嫌不解气接着说道:“这里是秋风破,不是潞州城,若是你觉得受了怠慢,大可转身回潞州城去,绝不会有人拦你的。”
    说罢,刘志仁扭头不再去看梁立功。
    “你……”梁立功猛地站起身来,指着刘志仁哆嗦了半天也没说出话来。
    要放在以前,梁立功早就拍案而去了,他何时受过这等窝囊气。可此次不同,来长子县之前,梁德全再三叮嘱他,勿必要把秋风破所谱新曲带回去。若是就这样回去,梁德全还不得把他的腿打断。
    梁立功站在那里,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最后他狠狠地瞪了一眼刘志仁,气呼呼地又坐了。
    李陶暗暗朝刘志仁伸出大拇指,前两曰刘志仁曾经问自己,该如何才能主持好此次品诗会。李陶告诉他,其实很简单,就一个字:拽!要多拽就有多拽。没想到刘志仁今儿把这个“拽”字发挥得淋漓尽致。
    见梁立功不说话了,刘志仁笑了笑:“我宣布一条规矩,没有我的允许,谁也不准乱插话。要说话必须举手,否则秋风破将不与其合作!”
    四大**主事没想到秋风破竟会提出如此无理的规矩,虽然不满,但无奈之下,只好点头应允。
    “本次品诗会分为两部分,先是评选鹏程诗社各位才子的诗作,尔后由秋风破为夺魁诗作谱曲,最后再进行现场拍卖。
    环采阁主事姜绞不解地问道:“何为拍卖?”
    “连这都不知道?拍卖就是把曲子卖给出价最高的人……”
    其实,在几天前刘志仁也不懂什么叫拍卖,如今才从李陶处问明白便现学现卖了。
    四大**的主事和头牌姑娘们都听明白了:品诗是个噱头,重头戏是拍卖秋风破的谱曲。
    品诗会进行得很顺利,最后夺魁的是陈举人的诗作,与李陶之前预料的一模一样。
    李陶暗自向刘志仁使了个眼色,刘志仁会意道:“下面由秋风破为长子县举人陈明远的诗作谱曲!”
    在众人的目视下,李陶等人进了一旁的茅屋。
    ……
    见李陶等人离开了,刘志仁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稍时我们便开始拍卖,在此之前大家必须签一个合约。”
    说完,刘志仁递给四位主事一份早已拟好的合约。
    四人接过合约仔细看了起来。
    看完后,凤鸣院的主事骆远君问道:“为何以后唱曲必须向客人介绍作词之人和谱曲之人?”
    刘志仁语重心长道:“作一首好诗,谱一首好曲,需要花费大量的心血,**只是替他们扬扬名而已,难道不应该吗?”
    骆远君点头:“应该!应该!”
    潇湘馆的主事吕度问道:“为何拍得曲子的**可以独享三个月?”
    “因为他们掏钱买了曲了,所以他们可以在这三个月之内先给客人演唱,而别的**只能等到三个月之后才行。”
    吕度接着问道:“为什么要定三个月?一年或者三年不是更好吗?”
    “吕主事,这只是一首曲子,只要有人哼唱几遍,大街小巷就会传遍,能等得了一年吗?”
    吕度摇头道:“花了钱买来的曲子只能独享三个月,太不值得了!大不了我等上三个月,到时不花一文钱便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