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纨绔到底-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阙特勤也道:“是呀,蓝田王,你为何断定我们一定会战败?”
    “这个不用问我,吐屯大人想必已经给你分析过原因了,只是有一点我没想到……”
    “什么?”
    “我没想到你们竟然会败的如此之快,按照我的设想,你们怎么也得坚持两三个月。若我没估计错,你们只打了一仗,然后就撤退了吧?”
    暾欲谷叹了口气道:“你估计的没错,我们在康国打了一仗,结果败了,于是我们就决定回漠北了。”
    “你们是怎么败的?”李陶问道。
    默棘连苦笑道:“说句实话,到现在我也没搞清楚我们究竟是怎么败的!”
    “哦?你给我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陶好奇道。
    默棘连也不隐瞒,将经过说了一遍。
    突厥人到了康国境内后,并没有遇到大食人的阻击,但到了康国都城康居城下,突厥人傻眼了。他们长途跋涉而来,并没有携带攻城器械,就算带了攻城器械,突厥人也不善于攻城。最后,还是暾欲谷出了个主意,给大食的主将屈底波写了一封挑战书,要求在城外决战。
    大食人在城内,突厥人根本没有办法攻入城内,暾欲谷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本就没奢望屈底波会应战。没想到,屈底波竟然爽快地答应了。
    两军在城外结阵,一场大战开打。
    大食军队三万人,加上康国的附从军四万人,一共七万人。而突厥人共有十万铁骑,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战斗力上都明显强于大食一方。可让人想不明白的是,这场大战竟然只用了两个时辰便结束了,突厥人大败,被大食人追出几十里去,直到将突厥人撵出了康国国境。
    突厥人莫名其妙地在康国遭到惨败,连续征战的他们出现了信仰危机。
    为何而战?
    为什么要留在遥远的西域?
    回家的念头突然涌现在突厥人的心头,就此不可抑制。默棘连彻底失去了继续与大食人作战的兴趣,内心中是火烧火燎的苦涩。
    于是,大队人马匆匆北归。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三章 昭武九姓
    
    “这么说,大食人的军队不仅有轻骑兵、重骑兵,还有步兵?”李陶很是惊诧。
    默棘连点头道:“没错,他们的重骑兵,装甲坚固,全身完全覆盖,甚至连眼睛也完全防护,不仅人有人甲,连战马也全副披挂,一个骑兵就好像是一座高大的战神雕像,当他们推进的时候,就好像钢铁的城墙迎面压来,我们的弓箭与兵器对他们起不了作用。”
    李陶感慨道:“重骑兵是一种耗资不菲的兵种,他们所装备的铠甲造价非常昂贵,并且重骑兵对于战马选择、装备护理、后勤运输等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重骑兵在大唐已经绝迹了,没想到大食人还有重骑兵。”
    默棘连接着道:“还有他们的轻骑兵,他们的轻骑兵人数虽然少,但他们的战马比我们高大,他们的兵刃比我们锋利,甚至连他们作战也比我们更加勇敢,在交锋的过程中,我们占不到丝毫便宜。”
    李陶面色有些凝重,在他看来,突厥从的轻骑兵已经算是非常强悍了,大唐骑兵在同等数量的情况下,与突厥骑兵作战都很难取胜。没想到突厥人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却抵挡不住大食的轻骑兵,看来大食人比想象中的更难对付。
    “最让我们头疼的是他们的步兵,在重骑兵与轻骑兵突击打乱我们阵脚之后,他们的步兵便排列着方阵,紧跟骑兵的步伐,大肆歼灭被突散并落单的突厥骑兵。你是知道的。突厥军队是没有步兵的!所以……”
    李陶接口道:“所以,这一仗打完,你们就决定撤退了。因为你们找不到对付他们的办法!”
    “可以这么说吧!”默棘连并不否认。
    “谢谢左贤王能告诉我这些!”李陶似有所悟。
    暾欲谷在一旁突然问道:“蓝田王,你不会是要对付大食人吧?”
    “看来什么都瞒不过吐屯大人的眼睛!”说到这里李陶叹了口气道::西域一直是大唐的疆域,你们突厥人进来捣乱还好说,我们之间打了这么多年了,算是兄弟之间打架吧!可是大食人就不一样了,他这纯属于外族入侵,不将他们赶出去。大唐颜面何存?再说了,我们之间之间交情不浅,你们输给大食人。我也得为你们找回面子不是?”
    默棘连心中一阵黯然:“这么说我还得要感谢你了?”
    李陶安慰道:“左贤王,其实你们这次战败也是好事!”
    “哦?此话怎讲?”默棘连不解地问道。
    “你们兄弟二人一直被默咄可汗所猜忌,除了你们的身份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你们在突厥人眼中是战神。从无败绩。这次你们抗命进入昭武九国。若再打胜了,默咄可汗肯定不会再容忍你们了,这后果你们一定想的到。你们如今打了败仗,不败战神的名号虽然毁了,但默咄与他的儿子们心中却好受多了。若是你们低调些认错,加上大唐受降城给默咄可汗的威力,想必默咄可汗也不会过于为难你们,最多就是夺了你们的兵权。可性命却保住了。”
    默棘连与暾欲谷默默点头。
    阙特勤却道:“没有了兵权,我们在突厥哪还有立足之地?”
    李陶摆手道:“默咄可汗与他的儿子们只所以惧怕你们。一来是因为你们能打仗,二是你们有许多控弦之士。若是你们既打了败仗又没有了兵权,那就没有资格成为他们的敌人了,你以为他们还会理你们,你们不是越发安全了吗?”
    暾欲谷在一旁道:“蓝田王说的是对的!”
    李陶又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若连性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立足不立足。只有保住了性命,等待机会,那么一切都将会有变数。”
    “变数?”暾欲谷心中一动:“蓝田王,你的意思是……”
    李陶模棱两可道:“现在说这个还为时过早,不过机会只有有准备之人才能抓住,我想吐屯大人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多谢蓝田王!在下受教了!”暾欲谷向李陶深深一躬道。
    李陶也朝着三人作了揖道:“好了,左贤王、右贤王、吐屯大人,我们就此别过!我之前答应过你们的事情依然作数,你们就放心地回漠北吧!若这一次交易成功,我想下一次我们还会有更大的交易的!”
    望着李陶远去的背影,暾欲谷扭过头来对默棘连与阙特勤郑重道:“左右竖王,我有一件事情要告诉你们!”
    默棘连兄弟很少见暾欲谷如此严肃,赶忙道:“吐屯大人,您请说,我们兄弟听着呢。”
    “李陶这个人不简单,将来要尽可能地与他做朋友,若实在做不了朋友也不要成为敌人。与他为敌实在是一件不明智的事情。”
    默棘连兄弟二人点头道:“我们记住了。”
    暾欲谷接着道:“大食人在我们眼中很强大,但在李陶看来却是不堪一击,我敢打赌,大食人这次要吃大亏了!”
    “啊?”默棘连与阙特勤不可思议地望着暾欲谷。
    ……
    就在突厥人继续向漠北撤退的时候,李陶等人也在马不停蹄地向昭武九国进发。
    开元四年腊月初十二,李陶终于到达了米国国都钵息德城。
    米国是昭武九姓国之一,昭武九姓分别为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九姓,也被称九姓胡。昭武九姓的祖先是月氏人,原先定于居祁连山昭武城,后为匈奴所破,迁居葱岭,分为多个小国,其王均以昭武为姓。大唐平定西突厥后,昭武九国划入康居都户府,归安西都护管辖。
    昭武九姓人主要务农,兼营畜牧业,尤善商贾。长安东市、西市中就有许多昭武九姓常年定居,他们与大唐商人互通有无,许多异域商品都是他们经由丝绸之路运往长安的。除了商人之外,昭武九姓有的为大唐戍边立了军功,有的担任过大唐的军政职务。所以说,昭武九国与大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未完待续…)
    2014/12/23 0:52:59|10883618
    
    第五百一十四章 米国国王
    
    钵息德城并不大,米国皇宫很容易便找到了,李陶找到王宫,记住了大概方位,便离开了。
    城内只有两家客栈,李陶要了两间房,与裴岳李白住下。
    夜幕降临之后,三人穿了夜行服,悄悄潜出客栈。米国王宫内虽然卫兵不少,但防范却不怎么严密,李陶三人进入王宫并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麻烦。
    毫无疑问,最大最豪华的一座建筑,便是米国国王乌勒伽的寝宫。看着米国国王的王宫,李陶忍不住摇起头来,与大唐皇宫比起来,这王宫也太寒酸了。说起来,有些州府衙门也要比这气派的多。
    不过,此刻李陶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在意米国王宫的气派与否,他现在急于要见到乌勒伽。
    “你们俩在这里守着,我先进去!”李陶向
    乌勒伽此刻并没有歇息,而是与一个老者坐在床榻前说着什么。昏暗的油灯下,看不清老者的模样,但从乌勒伽的衣着上,可以辨认出他就是米国国王。
    乌勒伽叹了口气道。“王叔,我几次派人去见突昏,他都不见我,看来他是死心塌地要跟大食人一条道走到底了。”
    老者断然道:“绝不能让他一意孤行,我们昭武九姓既然接受了大唐的册封,就不能再与大食人有任何关系。”
    “说得好!”李陶突然从暗处走了出来。
    “你是谁?”乌勒伽猛地站起身来,盯着李陶问道。
    “我是大唐蓝田王李陶!”
    “大唐蓝田王?”乌勒伽与老者对视了一眼。
    “正是!”李陶从怀中掏出一样东西递于乌勒伽。
    乌勒伽接过一看。对老者道“王叔,他是大唐朝廷的钦差蓝田王李陶。”
    老者听罢,对李陶抚胸施礼道:“米国塔尔利见过上差。”
    “米国国王乌勒伽见过上差!”乌勒伽亦施礼道。
    李陶点头道:“二位不必客气。咱们坐下慢慢说!”
    乌勒伽道:“上差请坐!我这就吩咐给上差准备食物,我们边吃边谈。”
    “乌勒伽国王!”李陶赶忙阻止道:“不用麻烦了,我来西域的消息,现在还不亦让外人知道。这也是我悄悄来见国王的原因。”
    乌勒伽点点头:“我明白了!”
    “现在昭武九国的情况如何?”李陶开门见山问道。
    “大食人攻克了康国国都康居城,我的堂兄突昏投降了大食都督屈底波。如今屈底波的总督府,就设在了康居城。”
    “突昏不是新任的康国国王吗?怎么会是你的堂兄?”李陶不解地问道。
    塔尔利在一旁道:“上差有所不知,康国、米国与曹国三国同宗。康国原来的国王是我与乌勒伽父亲的堂兄,突昏便是我的侄子,也就是乌勒伽的堂兄。”
    “我明白了!”李陶恍然大悟道。
    思忖了片刻。李陶又问道:“突昏投降大食人,康国国人是什么想法?”
    乌勒伽忿忿道:“突昏所为,不仅被康国国人所不容,昭武九姓其他各国也觉得不齿。”
    李陶又问道:“这么说昭武九姓国还是心向大唐的?”
    乌勒伽道:“是呀。我们一直盼着大唐派人来。蓝田王,你来了就好了!”
    “既是如此,那我就做主了!”李陶也不客气道:“乌勒伽国王,有三件事现在需要你去做!”
    乌勒伽点头道:“上差尽管吩咐!我定当竭尽全力!”
    “第一,尽快联络其他的昭武九姓国国王,告诉他们,大唐的大军即将赶,让他们做好准备。到时候派出军队,配合大唐铁骑与大食人决战。”
    乌勒伽兴奋道:“太好了!上差。这件事我一定办好!大唐军队何时能赶到?”
    “最快大概也要到开春了!冬季不适合进行大规模作战!”
    乌勒伽又问道:“上差,这第二件事情是什么?”
    “素闻昭武九姓善于经商,不知米国可否有前往大食经商之人?”
    “上差问这个做什么?”乌勒伽奇怪道。
    “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与大食人开仗,必须要对他们有个详细的了解,尤其是清楚的知道他们的主帅屈底波的情况。我想派人去大食,仔细摸清这个屈底波到底是什么来头。”
    塔尔利笑道:“这事交给我来做吧,我正好有个商队,经常前往大食运送货物,一定会把屈底波的底探得清清楚楚。”
    “这样就最好了!”李陶又道:“这第三件事,便是希望乌勒伽国王给我派个可靠之人,最好是熟悉康国情况的人,带我前往康居城。”
    “什么?上差,你要前往康居城?可是屈底波与大食军队就驻扎在康居城,这万一……”乌勒伽有些担忧道。
    李陶笑道:“我之所以不让你暴露我的身份,就是想秘密前往康居城。据我所知,康居城也有不少做生意的唐人,我以做生意为掩护,想必屈底波是不会注意我的!只是我从没去过康居城,故而需要一名熟悉情况的人!”
    “上差放心,我会给你安排一名好向导的!对了……”乌勒伽似乎想起了什么,他对李陶道:“我给上差修书一封,若上差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去找康国宰相提契与王后瑟姬。”
    李陶微微一愕:“康国宰相与王后与突昏不和吗?”
    乌勒伽解释道:“昭武九姓国一般都由国王、王后与宰相来共同管理政务。突昏投降大食之后,王后瑟姬与宰相提契对其颇为不满,多次派人来联系我,要我设法除去突昏。我念在与突昏是同脉兄弟的份上,想劝他迷途知返,可几次派人去,他都避而不见,看来他是准备一条道走到黑了。”
    “我知道了,若有需要的,我一定去联系他们。”李陶叮咛道:“在大唐大军到来之前,希望乌勒伽国王低调行事,切莫让屈底波有了察觉。”
    “上差放心,我心中有数!”乌勒伽点头道。
    ……
    见过乌勒伽国王的第二天,李陶便与裴岳、李白离开了钵息德城。在乌勒伽派给李陶的向导艾米丹的带领下,他们朝着康居城进发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五章 康居城
    
    艾米丹大约四十岁上下,是个典型的粟特商人。他不仅懂得大食语,而且还能说一口流利汉话。据他自己介绍,当年他曾经在长安居住过三年。
    当然,艾米丹是不知道李陶真实身份的,只当他是大唐来的富家子弟。艾米丹非常很健谈,有了他做向导,李陶这一路也算是颇有所得。在与艾米丹的攀谈中,李陶从他的口中,详细了解了以昭武九姓为主的粟特人的历史。
    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支庶各分王,以昭武为姓。居民主要务农,兼营畜牧业。他们真正的兴起,还要从丝绸古道说起。
    绵延万里的丝绸古道,东接玉门、敦煌,西达月氏、大宛,北连乌孙,南通罗宾。昭武九国,特别是最大的康国占尽地理优势,它西倚葱岭东向沙漠。西去的商队,饱尝戈壁风沙之苦后,从雪岭上下来,在此稍定惊魂,便筹计穿越千里戈壁之行。东往的商贾,将在康居城喘息休整,做好攀越冰达坂的准备。
    耳濡目染,金钱诱惑,眼花缭乱,怎能不让粟特人商心萌动,跃跃欲试?
    于是,粟特人成为了漫漫丝路上最活跃的商人,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由牛、马、驼、驴驮运的木制大轱辘车队。他们不仅按时向大唐朝廷进贡,而且载着一批一批货物,朝中亚细亚走去。他们用一句“萨拉姆空”,博得欢心和信赖。畅通无阻。
    粟特人一般五岁学算术,七岁学手艺,家家户户差不多都有生意人。别小看了这些膀阔腰圆满脸胡须的粟特商人。他们除囊中丰盈外,还善言巧辩。他们深深的眼窝里,滴溜溜转动的眼珠子,透着商人的聪颖和机智。他们将大唐的瓷器、茶叶、丝绸等货物运到西方,令西方人叹为观止,赞声不绝。西方贵族视中国的丝绸为荣耀时髦之物,粟特商人利用这虚荣的心理。大发其财。一匹丝绸一旦转运到罗马市场,剪成零头高价出售。算下来,一两丝绸值一两黄金。一匹就值几公斤黄金,这又是何等巨利的买卖!
    粟特人的主要商业活动内容是从中原购买丝绸,而从西域运进体积小,价值高的珍宝。如瑟瑟、美王、玛瑙、珍珠等。因此,粟特人以善于鉴别宝物著称。六畜也是粟特商人出售的主要商品,西突蹶汗国统治之时,境内的粟特人主要承担着这种以畜易绢的互市活动。后来,他们作为大唐之臣民,粟特人也常做一些较短途的牲畜生意。除了六蓄,粟特人也贩运奴隶,大唐官府一般保护这种交易的正常进行。粟特人的商业活动包括丝绸、珠宝、珍玩、牲畜、奴隶、举息等。几乎覆盖了一切重要市场领域,控制了丝路贸易的命脉。
    粟特人建立过许多绿洲城邦。但从没有建立过统一的国家,因此长期受周边的强大外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