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纨绔到底-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崇一听就傻了,这也太出格了。自古就没听说过皇家商号,这让老百姓听了,岂不是认为陛下要与民争利。这如何使得。可李隆基话已出口,这可是金口玉言,改也改不了了。
    姚崇不爽,可李陶心中却乐开了花。自己这个三叔的确是与众不同。居然能想出这么个主意,这不是意外之喜是什么?有了这个名号,以后范氏商号想不出名都不成了。
    姚崇怕李隆基再说出什么出格的话,赶忙打岔道:“蓝田王,你这第三个要求是什么?”
    “我走了之后,朝廷要密切关注吐蕃人与突厥人的动向,若有情况不要擅自开战,以大唐现在面临的形势。不能同时打两场战争,一切都要等西域的事结束后再做计较。”
    李隆基点点头:“陶儿。你放心去吧,有事我会派人与你联系的!”
    “三叔,那我先走了!”
    望着李陶离去的身影,姚崇不禁感慨道:“蓝田王真不愧是国之栋梁呀!”
    李隆基什么也没说,只是在默默沉思,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
    开元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黎明,天色已经微微亮了,庭州每日清晨城门例行开启。由于突厥人已经进入西域,守城兵士接到命令,要严格盘查进出城的人员,但真正执行起来却相当棘手。庭州地处天山北麓,东连伊州、沙州,南接西州,西通弓月城、碎叶镇,是大唐在天山以北的政治、军事重镇,来往人员众多,盘查起来的确挺麻烦。
    就在城门刚刚开户启之时,守门士兵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异样的声音。一阵仿佛闷雷一般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听声音足有三百余骑。
    “敌袭!”城墙上的校尉显然也听到了声音,他大喊道:“速速关上城门,擂鼓报警!”
    兵士虽然紧张,但却忙而不乱。
    城门又重新关闭,报警的巨鼓之声响彻全城。
    骑兵到了距城门一百余步的地方,猛然停住。马上的骑士清一色披着宽大的黑色斗篷,看不清面目,与暗夜融为一体,又像是黑色的旋风。
    他们端坐在马上,纹丝不动,没有一个人发出声响,兵士也察觉了异常,将火把举在手中,照了下去,但却徒劳地发现,什么也看不清楚。
    越是这样,越让人心惊,城头上乱作一团,士兵们手忙脚乱,越来越多的人奔上城头,却不敢打开城门。
    就在此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不必惊慌,各司职守!”
    这一声不高,却斩钉截铁,显示出主人无所畏惧的个性。说话之人是一名四十来岁的将官,身材高大魁梧,眉浓而直,明亮双目带着勃勃生气。此人名叫郭虔瓘,是北庭大都护府的副大都护。
    由于大唐各个大都护府的大都护都为亲王遥领,故而军政事务均由副大都护主持。
    郭虔瓘并没有急着向来人问话,他在等,等天彻底大亮。届时,光天化日之下,不用问一切便清楚了。说实话,他不相信突厥人以区区二三百骑,便敢到庭州来撒野。
    这些骑士的中领头的不是别人,正是日夜赶路的李陶。
    ……
    从皇宫出来的李陶,并没有耽搁,派快马迅速赶到潞州,通知华文轩、王林与秋白羽三人,分别带着潞州团练的特种队、斥候队与精心挑选出来的五十名团练兵,迅速赶到七星庄集结。同时,要求李文皎做好准备,三千名训练成型的潞州团练,随时候命开往西域。
    派往潞州的人走后,李陶又分别召集王胡风与李申过府商议。
    给王胡风的指令是全力采办各种物资,组建庞大商队,与三千潞州团练共同开赴西域。
    给李申的命令是派出大量人员先行进入西域,迅速收集西域与昭武各国情报。
    诸事安排完毕之后,李陶差人将姚崇为自己准备的西域资料悉数搬入书房,把自己关书房内,日日查看西域地图与各种资料。李陶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毕竟自己从未去过西域,不做足功课他心中怎会有底。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华文轩、秋白羽等人到达七星庄,才算告一段落。
    一切准备停当,七月十四日,李陶带着裴岳、李白与潞州的二百余骑,从长安悄悄出发,经泾州、凉州、甘州、肃州、沙州、西州,一路西行了六千余里,直到八月二十三日才赶到了庭州城。
    ……(未完待续…)
    2014/11/29 18:07:02|10451599
    四百九十七章 北庭都护府
    李陶望着眼前的庭州城,不禁浮想联翩。
    唐贞观十二年,西突厥分裂为两个汗国,乙毗咄陆可汗的牙帐在北,乙毗沙钵罗可汗的牙帐在南,号称“北庭”、“南庭”,北庭之名由此而来。贞观十四年,大唐置庭州,辖金满、蒲类、轮台三县,后金满县改称后庭县。
    武周长安二年,庭州置北庭都护府,取代金山都护府,隶属于安西都护府。景云二年,北庭都护府升为大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归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以南直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辽阔地区属安西都护府管辖。
    北庭古城人口稠密,经济繁荣,是 “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冲。北庭都护府首任大都护杨何的品级也达到了从二品,这是北庭最为辉煌的时期。自此之后北庭作为大唐帝国天山北麓的军事、政治中心,城垣修葺扩建,规模宏大,与天山南麓的安西大都护府南北辉映。
    良久,李陶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不愧是西域之军事要冲,只可惜兵力太少了!”
    北庭都护府驻屯西州、伊州二州境,防制突骑施汗国、坚昆部落,统辖:瀚海军、天山军、伊吾军共二万人。控制天山以北如此之在的地方,两万军队,的确是太少了。
    天终于放亮了,郭虔瓘看的分明。城下的二百余骑分明是汉人装束,虽然没有着军服,但老道的郭虔瓘一眼就看出这些年轻人都是训练有素之辈。对方没有说话。郭虔瓘也沉得住气,他倒要看看这些人究竟弄得是什么玄虚。
    让郭虔瓘多少感到有些欣慰的是,还是对方首先沉不住气了。一个汉子上前,举弓一箭射在了城楼的旗杆上。那气定神闲的一手绝技,不仅是城楼上的兵士,就连郭虔瓘也是暗自叫好。
    郭虔瓘知道,对方这是以箭投书。果不其然。不一会,一名军士便将缚在箭上的绢布送到了自己面前。
    绢上的字很是清晰:“大唐蓝田王,皇家范氏商号东家李陶拜谒北庭副大都护郭虔瓘!”
    郭虔瓘看罢。不由皱起了眉头。
    李陶的大名他听过,特别是潞州团练在营州与契丹、奚族的那一仗,他也所耳闻,李氏皇族能出这么一位人物。也算不容易了。陛下为范氏商号赐名的朝廷邸报。他也收到了,当时他并不以为然,没想到李陶做为范氏商号的东家,竟然出现在了庭州,这让郭虔瓘有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
    看完绢布上的字迹,郭虔瓘沉吟片刻,对城楼上的兵士命令道:“放下一个箩筐!”
    李陶看着城头晃晃悠悠放下了一个用绳子系好的箩筐,不由苦笑道:“这个郭虔瓘真是够谨慎的了!”
    裴岳在一旁道:“小主人。要不让我先上去,跟他说明白了。待打开城门你再进城?”
    李陶摇头道:“以他现在的作派,你去了也讲不清楚,还是我自己去吧!”
    说罢以,李陶对秋白羽与华文轩吩咐道:“你们原地待命,待城门打开之后再行进入,在这之前,万万不可造次!”
    秋华二人应诺。
    李陶下马,在潞州众人的目光注视下,朝着城上放下的那箩筐走去。
    李陶到了箩筐跟前,直接抬脚进入箩筐坐在了里面。不一会,连箩筐带李陶便晃悠悠又被庭州军士拽上了城楼。
    李陶刚上城楼,便有数十个军士拢了上来,他们手持长枪虎视眈眈地将李陶围了起来。看那架势,只要李陶有所异动,便会将他捅成马蜂窝。
    “不知郭虔瓘郭都护可在?”李陶朗声问道。
    “在下便是郭虔瓘,不知阁下是……”郭虔瓘试探地问道。
    “在下李陶!”
    郭虔瓘向李陶施了一礼道:“虔瓘见过蓝田王!”郭虔瓘向李陶施礼道:“因突厥人已经进入西域,故而北庭各地防范加强。虔瓘久闻蓝田王大名,可惜无缘相见,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请蓝田王见谅,入城必须有兵部开出的身份证明!”
    “这是自然!若没有身份证明,我怎会千里千里迢迢来到庭州呢?只是……”李陶看了看左右道:“郭大都护可否借一步说话?”
    郭虔瓘愣了一愣,他没搞明白李陶这是要做什么。
    李陶见郭虔瓘有些犹豫,故意激将道:“我只是孤身一人,郭大都护大可放心!”
    听李陶如此一说,郭虔瓘脸上挂不住了,他向李陶一伸手道:“我自然是放心,蓝田王,这边请。”
    郭虔瓘将李陶带到城楼内军官值班的偏房。
    “现在没有人在了,蓝田王有什么话尽管直说!”
    李陶笑道:“我没有什么话说,只是想请郭大都护看一样东西!”
    说罢,李陶从怀中掏出一样东西递给郭虔瓘。
    郭虔瓘接过,看罢神色凝重,对李陶施礼道:“北庭大都护府副大都护郭虔瓘参见钦差大人!”
    李陶摆手道:“郭大都护,我这钦差在这北庭只有你一人知道便可,对外我只是范氏商号的东家,我来北庭是为做生意而来的!你可明白?”
    郭虔瓘点头道:“蓝田王尽请放心,虔瓘知道轻重!”
    “好了,将我的人放进来,我们到了都护府再慢慢聊吧!”
    ……
    郭虔瓘引着李陶进入庭州城,一边走一边介绍道:“蓝田王,北庭城南北长三里,东西宽约二里,分内外三重。外城城墙宽约三丈,版筑土夯成。内城墙厚一丈不等,高约两丈。内外城分设南、北、西三,门,相互贯通,北门为正门。内城设都护府衙署,第二重为市街,外城驻瀚海军及部分居民。城东西两侧各有天然河道,至北门西侧合二为一,形成月牙状一湾湖水,可荡舟泛棹。湖边烟柳花角,奋丽曷咨。北庭城内多楼台花木,庙宇恢弘,百业兴旺。畜牧业尤其发达,多名马,以毛色分群放牧。人民富裕安宁,贫苦者也以肉为主食。在北庭的北山中出硇砂,白天烟气如云雾,夜间火光照见禽兽,大地呈赤彩色,极为壮观。”
    李陶点点头,单是看城内百姓的神态,他便知道郭虔瓘所言不虚。(未完待续…)
    2014/11/30 9:14:50|10456816
    四百九十八章 乱局
    “郭大都护,这城中的粮秣与兵器可充足?”李陶突然问道。
    兵力不足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若粮秣与兵器也不够用,那可就让人很头疼了,故而李陶对此很是关心。
    郭虔瓘自豪道:“北庭自建城以来,便注重囤积粮秣,这城中的不要外来接济,粮食足够城中军民一年食用了。兵器也是相当的充足!”
    “这我就放心了!”李陶松了一口气。
    郭虔瓘指着前面一排雄伟的建筑道:“蓝田王,前面便是都护府了!”
    说罢以,郭虔瓘下了马,李陶也随之下马。
    “蓝田王,请!”
    “郭大都护,请!”
    二人并肩进府。
    这些日子,李陶一路奔波,风餐露宿,没吃了过几顿热乎饭。尽管郭虔瓘准备的早饭很是简单,可李陶却吃的很香。郭虔瓘见李陶这种作派,不由暗自点头。
    吃过早饭,李陶便与郭虔瓘进了都护府后宅。
    二人坐定,李陶便直接问道:“突厥人现在是什么情形了?”
    郭虔瓘叹了口气道:“突厥十万大军现在简直犹如无人之地,在西域大肆劫掠,突厥十姓大部份向其臣服了。”
    李陶又问道:“郭大都护,你与我说实话,当初突厥人进攻突骑施,你是知道还是不知道?”
    “我怎会不知道?他们偷袭的前一天,我方派出的斥候便已侦知了!”
    “你之所以没有出兵。是不是朝廷的意思?”
    郭虔瓘不语,良久才道:“我所能做的,便是派人将突厥人的意图告知娑葛可汗。可他却没当回事,结果……”
    李陶见状不由摇头道:“这真是最大的败招呀,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悔也没用,李陶还得正视现实,他又问道:“突厥大军现在在何处?”
    “十天前,突厥人还在弓月城一带。现在却向碎叶方向进发了!”
    “碎叶?”李陶一头雾水:“突厥人到碎叶去干嘛?那可有上千里路呢!”
    “若我没估计错,与大食人有关!”郭虔瓘一脸沉重道。
    “大食人?”李陶也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他沉声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你说详细点。”
    去年的时候,大食人趁着安国内乱的时候,兵发安国,安国被化为废墟。大食人这一暴行激怒周边各国。连比较远的拔那罕也发来援兵。同仇敌忾。大食人见无隙可乘,悻悻领兵退去。这是河中各国对抗大食少有的胜利,欢庆之后,各自引兵回家。没成想大食人又杀了个回马枪,一战而定。尚未散去的各国援军,被大食人打败,大食人大肆劫掠而回。康国国王在这一役阵亡,国人拥立突昏为王。没过多久。屈底波再次攻入安国,突昏率兵驰援。大食人在野战中击败了康国援军。突昏也负了伤。获胜之后,大食人不再打安国了,而是挥师东进,围攻康国的国都飒秣建城。突昏无力抵抗,便请降了。
    大食人在河中地区的成功,使岭外各国陷入了无比的恐慌之中,他们四处求救,要求派出援兵抵抗大食铁骑。
    郭虔瓘最后道:“安西府与北庭都收到了昭武各国的救援信,就在我们禀报朝廷是否救援之时,突厥人突然挥师西进,击败了突骑施,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李陶若有所悟:“你的意思是说突厥人可能也收到了求援信,他们开往碎叶方向,是想进入河中地区,帮助昭武九国抵御大食人的?”
    “我是这样猜想的,除此之外,我再想不出他们有什么理由要去碎叶方向。突厥人再凶悍,可他们的根还是在漠北草原,前住碎叶可是离漠北越来越远了!只是我想不明白,突厥人怎么会这么好心,竟然不远万里去帮助昭武各国呢?”
    李陶思考了好一阵,突然笑了:“郭大都护,你的猜想是对的!突厥人肯定是要去河中地区,与大食人见真章了。至于突厥人是不是好心,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们去驰援是必定的了。”
    “蓝田王何以如此肯定?”郭虔瓘觉得奇怪。
    “就因为率领突厥大军的不是别人,是默棘连、阙特勤兄弟与暾欲谷。默咄早就看这三人不顺眼,想要他们的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三人抗命奇袭突骑施,打败了突骑施,他们马走泥丸、风卷残云,把西突厥十姓都劫掠了个遍。可战场抗命在哪儿都是个死罪,不立点大功行吗?他们肯定想到了昭武九国,偏偏就在此时,河中诸国病急乱投医,给他们送来了救援信。在他们看来,只要赶走了大食人,昭武九国便是他们口中的肥肉了,不装个盆满钵满,他们是不会轻易回漠北的!在这种心思之下,他们开往碎叶便是情理当中的事情了!”
    郭虔瓘听罢,不由惊奇地看着李陶:“蓝田王久在长安,怎会对默棘连等人如此熟悉?看现在的形势,您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
    “我曾经去过突厥,与默棘连、阙特勤还有暾欲谷有过一面之缘,对他们知道一些。”说到这里,李陶起身道:“若我们的判断是对的,那对我们现在来说是个好消息!”
    “此话怎讲?”郭虔瓘有些不明白,这明明是坏消息,怎么到李陶的口中却变成了好消息了。
    “突骑施战败之后,西域已经一片混乱。突厥人侵入西域这只是变局之一,大食东进的步伐已经不可抑制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仅凭安西与北庭的大唐驻军,如何应付的了这种局面?若突厥人与大食人联合起来,那对大唐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可现在,突厥人与大食人对上了,这对我们岂不是最有利的?我们完全可以借着他们两虎相争的这个机会整军备战,待突厥人与大食人分出了胜负,也是两败俱伤了,到时候,我们突然发力,便可一举将他们全部赶出西域。”
    郭虔瓘怔怔地看着面前这位少年,曾经听说李陶的传闻,他只是一笑而过,之前他对李陶很是恭敬,那是因为李陶有蓝田王与朝廷钦差的身份,而现在他对李陶有的便是崇拜了。郭虔瓘实在想不明白,李陶怎么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一番话下来,竟然拨云见日,让忧心忡忡的自己也在纷扰的乱局中看到了机遇。
    郭虔瓘终于输了口气:看来这次朝廷派蓝田王李陶来处理西域乱局,真是找对人了。(未完待续…)
    2014/11/30 19:18:20|10459971
    四百九十九章 限定时日
    “阿史那献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