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杨大毛的一生-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父亲可否告诉其他两项到底代表什么?”

    曹操眉头一动,深邃的眼眸中忽然露出一抹玩味,他端起酒杯自饮自酌的一小口,而后笑眯眯的说道“为父只会告诉你其中一个,你想知道哪一个?”

    只告诉一个?曹昂心中顿时苦恼起来,把持粮食的人和粮食曹昂都想弄清到底指的是什么,但是见父亲认真的模样,曹昂意识到父亲肯定不会改主意,所以曹昂不得不从其中挑选一个出来。

    在一阵沉思之后,曹昂抬起头眸子里闪过一抹惊喜,随即激动的说道“父亲,孩儿选好了!”

    “说吧,想知道哪一个?”曹操笑眯眯的说道、

    却见曹昂狡黠一笑,轻轻摇了摇头道“这两个孩儿都不想知道,还请父亲告诉孩儿,新粮食指的是什么!”

    闻言,曹操眼眸中顿时焕发出夺目的神采,他没想到儿子竟然能够跳出自己偷偷设定的陷阱!

    忍着内心的惊讶,曹操慢悠悠的站起身朝内宅走去,在快走过墙角的时候,曹操忽然转过头,冲着一脸呆滞的曹昂轻声道“为父能够告诉你的是,种植新粮食的那块地就是陈留公学!”

第552章 幕后黑手初现() 
第一百四十六章

    冀州,邺城,袁府。

    听完三子袁尚的汇报,袁绍满意的点了点头,放下手中的邸报,看着面前因过度照晒而显得肤色黝黑的儿子袁尚微微一笑道“嗯,显甫(袁尚字显甫)这些时日辛苦了,这趟赈灾的差事你与子远完成的很好,最近一些天为父陆续收到了许多为你奏请表彰的公文邸报,为父为你骄傲啊!”

    堂下站立的袁尚抿嘴嘿笑,显得极为乖巧,见父亲袁绍当着众臣子的面夸奖自己,袁尚心中高兴的快要飞了,他尽力的压抑着内心的激动,从人群中走出,冲着父亲拱手道“此次赈灾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全赖父亲领导有方,孩儿不过略尽绵薄之力,当不得父亲如此夸赞!”

    闻言,袁绍更是得意的哈哈大笑,露出一副有子万事足的模样,片刻后袁绍抬起头冲着袁熙微笑道“看来你和你大哥都长大了,都懂得替为父分忧了,嗯,为父很满意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袁尚冷不丁的听到大哥袁谭的名字时,袁尚心中忽然闪过一丝不好的感觉,压抑住内心的不快,袁尚咧嘴笑道“听到父亲提起大哥,孩儿正想问呢,为什么这次回来没有见到大哥呢?”

    闻言,袁绍如鹰隼般的眼眸里闪过一抹笑意,就见他嘴角上扬露出一丝满意的弧度,而后轻声道“你大哥如今有军务在身,一应起居多在军营进行,你见不到他也是正常的。不过你不用担心,今晚为父会为接风,到时候让你大哥也回来,咱们一家人好好热闹一下!行啦,你一路舟车也累了,这就下去休息吧。为父与大家还有要事详谈。”

    闻言,袁尚只得告退,在他转头离开议事厅那一刻,眼睛陡然闪过一抹怨毒的神色,本以为自己这趟出去赈灾可以让父亲更加信任自己,可没成想,一直呆呆傻傻的武痴袁谭竟然也摇身一变成了父亲眼中懂事的孩子!这让习惯于独宠的袁尚如何能够受得了?!!

    冲着许攸不动声色的递了个眼神,袁尚恭敬的走出了议事厅,才行出门口不远,就听议事厅中忽然响起一阵哄堂大笑!

    视线转回到议事厅中,只见袁绍稳坐高坐满脸的开心模样,同时堂下的一种文臣武将也是附和的笑着,片刻后袁绍冲着许攸笑道“只可惜你当时随尚儿一同去赈灾了,否则你也会为曹操弄出的大阵仗而感到惊讶的!乖乖,满城百姓,大宴三天,看来先前那一手真的把曹****到绝路了!”

    听到袁绍言语中似乎若有所指,许攸当即疑惑问道“恕在下愚昧,不知主公所说的先前那一手指的是什么?”

    闻言,站在许攸一旁的逢纪开口解释道“这件事说来就话长了,长话短说吧,就是主公借他人之手为曹操送了一份大礼,使得曹操为了脱困不得不弄出大宴三天这样的荒唐事来!”

    看着逢纪一脸的‘你懂的’的表情,许攸恨不得大耳刮子扇过去!你他娘的这算哪门子解释啊!老子怎么越听越糊涂啊!

    按捺内心的郁闷,许攸只得悻悻的点了点头,附和的笑了笑,道“哦,原来是这样。”

    闻言,主座之上的袁绍忽然露出惊讶的目光,惊喜道“难道子远你已经明白了?”

    却听许攸极为光棍的摇头道“不明白!”许攸的话音刚落,议事厅在一阵压抑后,顿时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随后,袁绍又向众人吩咐了一堆杂事后,简单的议事便结束了,在众人鱼贯走出议事厅后,逢纪刻意减慢速度与许攸平齐,然后小声问道“子远兄,你就没有什么要问的吗?”

    “没有。”许攸平静的眸子里闪烁着一丝玩味的笑容,这笑容隐晦而不可见,让一直心存炫耀之心的逢纪更本无从察觉。

    见许攸如此的不配合,逢纪略微一滞,随即伸手拉住许攸,讪笑道“行啦,在下也不和你兜弯子了,其实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说着就见逢纪附到许攸的耳边,小声的将故事的经过说了出来,尽管内容暂时不知,但是从许攸脸上露出的那抹震惊上看,逢纪给出的故事应该是极为惊人的!

    此时议事厅中只剩许攸与逢纪两人,听完逢纪的叙述,许攸一副惊魂未定的模样,在一阵沉思后,就听许攸忽然低声问道:“难道袁公路真的那么听话,乖乖的按照咱们的意愿走?”

    袁公路何许人也?不是别人,正是袁绍同父异母的弟弟,老袁家的嫡出,如今坐拥中原大地的豫州牧………袁术!

    许攸话音刚落,就见逢纪笑眯眯的回答道“这一点子远兄大可放心,从结果上看,袁公路不仅照做了,而且做得很好,以至于让曹操都有些难以招架。至于原因嘛,子远兄想一想袁公路的性子就知道了,明明是自己境内的人才,却无端被曹操揽了去,不仅如此,司马水镜竟然在陈留依样画葫芦又建了个陈留公学出来,你觉得袁公路会同意吗?就算他同意,豫州境内的那些豪门大户也不会同意的,曹操此举简直就是直冲豫州那些豪门的祖坟去了!人家同意才怪呢!”

    说道这,逢纪忽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说道“据说,就连颍川的荀家这次都坐不住了,扬言要帮曹操关掉陈留公学呢!”

    略微沉思捋顺故事的前因后果,许攸眼底忽然闪过一抹疑惑,低声问道“为何之前不见豫州因为学堂的事对兖州发难?这其中可还有我不知道的事吗?”

    闻言,逢纪想了一会儿,沉声道“子远兄可曾听过一门师徒两谋士,千古英才有三人这句话吗?”

    许攸摇头。

    却见逢纪嘴角露出一抹嘲弄的意味,轻笑道“一门指的是水镜学堂,师徒指的是陆东与他的弟子庞统,至于千古英才有三人则是指陆东,郭嘉还有如今跟随在刘备身边的荀彧。”

    许攸闻言大惊失色!

第553章 恭喜公子() 
第一百四十七章

    宽敞的议事厅内此时的气氛变得有些压抑,在逢纪审视的目光中,许攸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似有些恐惧意味的叹声道“好一个一门师徒两谋士,千古英才有三人,这是要把陆东,把水镜学堂往死里逼啊!”

    闻言,逢纪却是嘴角上翘露出一副轻蔑的嘲笑模样,低声道“陆东?不不不,陆东的名声虽然响亮,但是你我都清楚,这不过是有人刻意鼓吹的结果,现在的他还登不上台面,袁公路这次要针对的人是曹操,陆东只是个引子。”

    许攸沉思一阵,随即点头道”是啊,曹操如今麾下的谋士除去郭嘉,陆东,还有荀攸外,其他的几乎都是些拿不出手的人物,将矛头指向这几人,袁公路这一手釜底抽薪倒是玩的极为漂亮啊!相比之下,曹操的应对方法就有些不中看了!全城设宴?曹操打算用这种哗众取宠的方式来干什么?表示他的郭嘉的重视,然后借此来招揽人才?哼哼!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逢纪眯着小眼嘿嘿的笑了两声,从他的神情上看,他对许攸给出的评判很是赞同。

    片刻后,逢纪站起身,冲着许攸露出阴谋得逞的笑容,低声道“行啦,这场斗法虽然是被咱们挑起来的,但是现在咱们的任务就是负责鼓掌,这场戏中,谁演的好咱就给谁鼓掌叫好。”

    从袁府出来后,许攸用归心似箭的借口退却了逢纪的邀请,然后火急火燎的赶回了家,才迈进门口,跟随在袁谭身边的赵姓老奴便悄无声息的出现在许攸左右,冲着许攸点了点头后,便自顾自的朝许府的西跨院走去。

    一路之上,两人谁都没有说话,走进房间,许攸对着面前笑容满面的袁谭恭声道“在下给公子道喜了!”

    袁谭眼眸中闪过一抹毫光,装模作样的笑道“喜从何来啊?”

    许攸抬起头,微笑道“难道公子执掌冀州精锐力量………大戟士,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是吗?”

    袁谭恍然大悟,随意的摆了摆手,颇有些谦虚的笑道“先生夸张了,非是执掌大戟士,不过是统帅其中一队而已。”

    尽管袁谭说的很是随意,但是眼光敏锐的许攸从袁谭乐不可支的表情上清楚的看出,袁谭此时的心情是多么高兴!

    不过转念一想,许攸在心底感叹道:冀州大戟士共有五队,每队人数五百人,这两千余名大戟士是经过精挑细选,可谓是精英中的精英,袁谭能够执掌一支大戟士实在是不易,而且作为袁谭如今的谋士,许攸却知道,武将张合是袁谭的人,这也就是说如今的袁谭的手上掌握着两支大戟士,因为,张合手中也掌握着一支大戟士!

    略微寒暄一阵后,袁谭端起茶杯轻抿一口,随即不动声色的问道“听说袁尚这次赈灾得到了多方认可和好评,我想这其中先生的功劳没有九成也有七成吧!”

    闻言,许攸心中一颤,随即讪讪一笑,但并没有做任何解释。

    见状,袁谭的眸子深处闪过一抹寒意,随即轻笑道“这次先生随三弟赈灾,应该到过黎阳了吧,当初嘱托先生带给刘备的话,先生可曾带到?”

    许攸点了点头,沉声道“公子放心,公子交代的话在下一字不差全部说给了刘备,当刘备得知公子为他准备了五千兵丁之时,刘备眼眸中的火热在下看的分明,敢问公子,那五千兵丁真的如口信所说是送给刘备的吗?”

    闻言,袁谭笑而不语。

    看着袁谭默许的表情,许攸心中一滞,随即低声道“公子有所不知,我观刘备此人心有野望,决非轻易可以招揽之辈,所谓猛虎凶猛,非樊笼可以困也,所以还请公子在招揽此人是小心为上啊!”

    听到许攸这番发自肺腑的担忧,袁谭深深的看了许攸一阵,片刻后袁谭忽然爆发出轰鸣大笑!“哈哈!先生夸张了,刘备算的哪门子猛虎,充其量不过是从曾经的丧家之犬变成了守城之犬,若是不看重他那两个兄弟的过人实力,区区一个刘备有岂能入得我眼?”

    “公子!”

    见袁谭张狂无忌根本没有把刘备放在眼里,许攸顿时感觉不妙,当即急声道“公子不可大意啊!在下这次赶赴黎阳赈灾时发现,如今的黎阳在刘备的治理下一丝灾荒的影子都没有,城中百姓的生活有条不紊,似乎从未受到灾荒波及,在见过刘备训练的五千守城军后,在下发现这五千人虽是刘备到达黎阳后重新招募的,但是演武时极有章法,一动一静间配合很是精妙,试想在猛将关羽的率领下,这五千人又该发挥出多少潜力啊!”

    略微顿了顿,许攸继续说道“以上这些全是在下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刘备在黎阳所行之事无不表明这是一个极其有野心的人!猛兽虽凶,但有反噬之险啊公子!”

    反观袁谭虽然依旧是满不在乎,但面对许攸的声嘶力竭的劝谏,袁谭不得不认真的点头表示同意,随后沉声道“先生放心吧,我先前说的很清楚,我之所以招揽刘备,完全是冲着关羽的无双战力去的,对于刘备此人的心性抱负,我一清二楚,在我看来,刘备在冀州的时间不会很长的”

    闻言,许攸默默的叹了口气,低声喃喃自语道“但愿吧!”

    片刻之后,许攸忽然抬起头,看着袁谭低声问道“方才在议事厅时,三公子得知公子领了军职后似乎有些愤怒,临走时还朝在下递眼色,关于这件事,不知公子是否有什么交代要讲?”

    闻言,袁谭眼眸中闪过一丝冰寒,不屑的撇嘴冷笑一声,袁谭轻声道“没什么特殊交代,先生只管照实说就好,虽然经过这次赈灾袁尚可谓载誉满满,但他依旧只是一个靠着父亲宠爱而过活的可怜虫,一旦眷顾不在,他还能拿什么跟我都!”

    “眷顾不在?”不知为何,当听到袁谭说这句话时,许攸忽然感到一股寒意!

第554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平二年中秋,在继招贤令后,曹操再度颁发一张招贤令,不过,这次与上一张招贤令重才不重德不同,这一次曹操的首要要求便是德行要高!

    因为他要给他大儿子曹昂寻找老师!

    此消息一出,天下皆惊!无数人被曹操这个举动吓到了!

    从古至今,求学拜师历来都是一件极为高雅严肃的事,求学拜师从来都是父母带着孩子和束侑,也就是今天的所讲的学费,恭恭敬敬的拜访先生,然后在一番扯关系之后,先生才勉强收下这个弟子。一番过程说起来简单,可实际中的困难却是非常人所能想象的,首先名家收徒首先看重什么?资质?不不不,他们首先看重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名家并不是指的全部,只是大部分而已。

    “你认识谁谁谁吗?我们就是他介绍来的!”

    “哦!他呀,我跟他老朋友了!你家的孩子既然得到他的举荐那定然是个做学问的好苗子啊!行啦,这个弟子我手下啦!”

    “这是小儿的束侑,今后还请先生对小儿多多教导啊!”

    “啊,应该的,应该的。”

    别以为上面这些情况是最糟糕的了!nonono!这才不过是中等水平,因为这些家庭一来有些关系,二来家底还算丰厚,能够付得起学费。

    然而这两点对于那些家道贫困如喜的寒门子弟来说,无疑就是奢望了!他们若想学有所成,便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用超过别人几倍的辛苦来填补空缺!

    对此,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曾有表述,那篇文章中说道,宋濂家贫无书可读,为了读书只能朝藏书人家借,然后亲笔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录,最后还要赶在借期将满之前归还。

    后来长大了,抄书已经不能满足宋濂了,那怎么办呢?外出游学,背着书箱穿着草鞋,行走在冷风中暴雪中,等到学舍后腿脚都冻的没有知觉了!

    那个时候,很多人为了出人头地,只能跟随当地有名望的先生学习,所以在那个时候,有名望的先生是个稀缺资源,宋濂曾经求学的那个先生就是这样。

    求学的人多,先生却只有一个,所以先生很难照顾到每个人,所以那时候的求学对自学能力是个考验,然而有些问题注定是自己所不能解决的,怎么办呢?问先生。

    问先生是个极其考验眼力见的技术活,问问题的最佳时间就是先生高兴的时候,道理有云:人高兴了就容易话多。先生也是人,这条道理自然也适用。

    有眼力见好的,自然也就有那些一根筋的人,专挑先生生气的时候问问题!这不是找骂吗?

    先生骂人你能还嘴吗?当然不能!先生骂人你能动手吗?肯定不行啊!先生骂人你能装作若无其事吗?想死可以试试!

    那先生骂人的时候,你能干什么?俩字:忍着!

    不仅要忍着,还要做出恭敬有礼的样子,因为这样先生才会认为你小子孺子可教,这样他才会解气,你的苦难日子才能早点结束!

    以上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告诉大家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从古至今,从来都是弟子上门拜师,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牛气哄哄的曹孟德却发布了这样个一个惊世骇俗的招贤令。

    当然啦,说成求师令或许更加恰当一些。

    在这份求师令中,曹操言简意赅的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我儿子曹昂聪明伶俐,勤学好问,是个极其有天赋的孩子,我曹操作为他的父亲,为了我儿子的长久考虑,特地颁布一份求师令,目的就是为我儿子求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有意者速来陈留曹府报名,联系方式如下,最后补充一句,报晓往返路费哦亲!”

    此份求师令一出,在文坛顿时激起一阵惊涛骇浪!无数怒不可遏的才学之辈纷纷收拾行囊,准备去陈留!

    “这是什么?这是赤裸裸的藐视圣贤!!!胡闹!”一位大儒拄着拐杖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