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小当家-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咳咳咳”狗蛋听他有些别扭的拉得长长轻轻的普通话真不习惯,不过老天保佑,总算能沟通了。
  “你们吃什么?”即使很别扭,可这位小哥很尽责尽职。
  “我们看一下菜单?”
  “没有菜单啦,我读,报给你啦。”
  两人点了两个菜一个汤,然后拉着人家小二哥说话“你看我们听不懂这里的语言,你有没有认识的导游,或者当地人,我们……。”
  “摇噶。我ji,这里很多眼(人)来进货,外地眼了。我们鸡(知道)哪里的货最靓,价钱最好砍了。带路费不贵啦,只参观商场购物一天三块了,去找厂子拿货五块了。如果找靓货帮砍价量大一天五十啦。”
  这么贵?家乡现在很多工人工资也没多少,这样算来,当地人这么干很赚钱啊。不过“行啊,介绍好的导游来了。”狗蛋掏出一元递过去,也学着少年的腔调说。一元钱不少了,白给的,谁会嫌弃。少年知道,这特区里的很多孩子都做这个,要是被别人给抢去了,他们又错失了好机会。
  少年露出白牙,“等着,先给你们点菜,一会就来。”
  “真是,一块贵地能养活那片土地上的人,这话是没错的。你看这些人,不说工作的收入,就是这些外快都够多了。”他们那里很多好孩子就没有这个机会,长大了继续父辈的生活,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生活很苦,过得未必比人家这里的滋润。
  “也就这几年了,以前他们生活未必比我们那边好。你看这里的土地,不够肥沃,多是咸盐地,庄稼长得不好。听说很多人都跑到对面去了。”
  “以后人家可能不用靠土地出息过日子,但是这里面的来往商客当地人只要不蠢不懒,赚得绝对是不少的。”
  满满两大碗白米饭,一盘白切五花肉,配着一小碗酱油蒜泥,一条糖醋鱼,和冬瓜海白汤。这汤还是点菜的少年小二推荐的,狗蛋和汪旋作为内陆的农村娃,没有吃过海白螺这样的海鲜。
  白切肉两人也是第一次吃,在家里不是吃的油渣就是炖红烧,放点盐巴老酱油就已经很好吃了。没想到五花肉还能这么吃。
  “真是吃肉的感觉,太爽了。怪不得价格不便宜,肉啊。”
  “这鱼,好甜,好吃。”这条鱼挺大,从来不知道成菜能做成酸甜味,很陌生的口味却意外的好吃,很开胃。以前做鱼都是汤要不就是乱炖一锅,实际上跟做汤的手法差不多。狗蛋和他爹做菜的手艺别说了,就是汪旋,作为家里的实际掌勺人,他做菜的手法一直很单一,很做药多样不一样。
  原因跟没有丰富的食材和调料有关,贫穷怎么可能产生什么大厨呢。家里一直那么吃也不觉什么,只要有肉就是盐水煮白肉照样美味。可是现在发现,食物上的学问估计也不会比自己研究的各种药方简单。
  “以后,以后,有钱了,咱也这么吃。”狗蛋又吃到了好东西,就又开始定下以后的菜单了。他们除了在县城的新饭店吃过好吃红烧肉外,也偶尔在刘元家吃饭。可都是很简单的做法。刘元的母亲好似厨艺也就一般,应付家常还可以,但真说不上多美味的。
  至少和眼前的菜比。
  他们这么一说,上菜的少年就骄傲的说,自家老板店铺的主厨从前是御厨来着,别看饭店是中等水平,但是慕名而来的食客很多,很多回头客。价格公道,份量充足,别看那些高级西餐厅,装修很好,价格很贵,不好食又根本吃不到什么东西等等。
  汪旋和狗蛋对视一眼,怎么那么御厨的后人啊。在县城的时候那白胖厨师也自称是御厨后人。反正好吃就行,两人边吃边点头,还各自加了一大碗米饭。
  “其实我看到好菜就想配白馒头,不过能吃一顿大白米饭也是福气啊。”两人还是惯于吃各种窝头粗馒头,咋一吃白米饭,觉得干饭也非常好吃。“跟白馒头一样好吃。”
  “这个汤有点怪,闻到没有?有点腥味?”
  “是的。”汪旋挑出海白螺,“你看,就是这个,海味会有点腥鲜,这边的人爱吃,嗯。好像慢慢喝着,越喝越鲜美哎。”
  这顿饭因为有鱼有肉,两人很是花费了些钱,虽然心疼钱,可是真的很合算,至少肉食是货真价实的猪肉,吃得很满足。
  少年小二也是见两人点肉菜才愿意跟他们多说话,认为两人应该有钱,可能可以给他带来其他的生意,果真。两人真的要出钱请导游,他这双眼睛也是越来越厉害啊。暗自得意的少年,积极的给两人说“我知道这儿哪儿还有好吃的,不是正餐,小,小吃。”
  “那你跟导游说,我们要在这里多呆两天的。”
  “没问题。”


第83章 震撼
  那边有人叫; 那少年咻咻就在人声鼎沸的大堂穿梭起来; 看着特别灵活。
  “真厉害,他动作很快呢; 怪不得做事那么利索呢。”
  等吃完,在外面等着那少年忙活一段落; 过了午饭的时间,饭店没那么忙了; 少年抽空出来跟两人说; 自己还有点时间,等客人少了; 他们先吃饭; 有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休息那时他过来带他们去找人。
  怕狗蛋和汪旋等不耐烦另找别人,又说“他真的懂得很多; 是最好的导游了。而且我们接手了; 按规矩你们不能再跟别人做这个生意。这是介绍费。”少年把狗蛋刚才给的一元钱掏出来说:“这是规矩; 给钱了我得负责。”
  努力挺直腰板; 似乎为了能加强说服力,说服别人一样。
  “行吧,看在你的诚心上; 不过你得快点儿。”
  大概半个小时; 小伙子直接跑出来; “跟我走。”
  汪旋看了说:“你不吃饭?”
  “我打碗里了; 等会回来吃,”汪旋看了看日头; 按照以往的经验,大概要下午两点了吧。
  “这是到哪里去?”越走越荒凉,远远看到那个隔离墙了。
  “我,我家。导游就在我家。”
  “不是你家人吧?”
  “……。是。”过了一会小伙子低头回答。
  “不过他真懂很多的,而且除了带路费,也不要你们小费了,他真的很会帮人砍价,一定能带你们找到你们满意的物美价廉的东西。”后面的话越说越低,跟他在饭管里的自信不一样了。
  “小千,小千,我回来了。”
  低矮破旧的房门,从里面答应的声音,听那声音清脆,分明还是个小孩。少年有些局促的用眼角偷瞄两人,自此两人也知道可能上当了,可是感觉少年并没有对他们露出恶意,两人就在少年后面,想等着瞧怎么回事儿,或者说这少年要给他们介绍什么导游。
  “哥哥。”大概九岁还是十岁的男孩子一看少年身后的两人,眼里闪过亮光。
  “那个,这是我弟弟小千。别看他小,十三岁了,也已经当导游将两年了,这里就没有他不知道的地方。”
  狗蛋低头瞧那个更矮的听说是最牛的“导游”,这不是个孩子吗?“是他?”狗蛋斜眼睇少年。
  “那不是说最好的导游,他有十岁没有?”汪旋不可思议,感觉两人被人给耍了。
  “嗐,是,是他。”
  没等汪旋再说什么,小孩子蹦跳出来,普通话比他的哥哥还好。“我是最好的导游,每次带外地来的人,他们都很满意,我的同行(小伙伴)没有我做得好,每次结束我都能得到小费的。真的不骗你们。”
  哟,嘴皮子挺利索,噼里啪啦的说得挺快,好似怕狗蛋两人看他年龄小不愿意雇佣他一样。
  “是吗?要我们怎么相信你们,要知道你们不是唯一的选择。不过你普通话说得倒是挺好,跟谁学的?”
  “是吧是吧,小导游里面就我普通话说得好哦,很多人不会说的,所有我接到外地人的生意比较多啦。我给他们当导游啊,他们说我就听喔,时间久久懂了。”
  “你几岁?”
  “十三了。”
  “真的?”汪旋看着他的眼睛问。那孩子笃定的回答“真的”,如果没有看到那一闪而过的心虚,都差点相信了。“我们开始不知道,你也没有说,所以是你有隐瞒在前,价格方面……”
  “可以商量的。是我们没说清楚,我们愿意少一点,但不能太少了,不合算。”这孩子咋这么精明呢?没等他开口就先快速说了,要不是长得不像,汪旋几乎都以为是小时候的狗蛋哥了。真比他的哥哥聪明很多。又果断很多。
  知道两人有些不满,立马说愿意降低价格,但又不会让顾客随意把雇佣价格砍得太狠,让自己的劳动成果变得廉价,说了“不能太低”这样的话来。
  狗蛋显然也明白了,都是聪明人,怎么不知道这小鬼的打算?不过看样子,应该是“老导游”了,看他谈生意的样子,应该是能用的。
  “行,为了公平起见,导游费呢先付一半,但是如果你表现得不好的话,到时候后面那一半可能会打折扣,表现得好的话,我们会守约付清怎样?”
  “行,我相信你们会履行诺言。我们是这里的原村民,如果有些人想赖账,估计是走不出去的哦。”
  呵呵。
  小兔崽子!
  所以说碰到跟自己一样的人,怎么这么让人不爽呢。
  小千利利索索的回身,和哥哥进屋里好像和谁说话,然后很快就见他背着小挎包出来了,头上还带着灰色的贝雷帽,立刻看起来就那么一回事儿了。少年也从后面出来,把门关上,兄弟俩带着狗蛋和汪旋往外走。
  少年给狗蛋和汪旋生硬说几句话,又好像嘱咐似的和叫小千的男孩说当地方言。小千挥挥手,少年急急地又赶回饭馆了。
  汪旋看着远走的少年若有所思,两人跟着小男孩走。
  “我们现在要先去哪儿?”
  “我们先去这里最大的商场,听说是按照海那边的商场建造的,很,很现代的都市商场。”看样子他学到不少新词啊,说地挺像那么回事儿的。反正狗蛋和汪旋两人很多词根本没有听过,觉得真新鲜。
  海那边,两人学过历史、地理的自然知道讲的是什么地方。
  “你们村以前很多人去过海那边吗?”
  “没有。”
  这么绝对的吗?一听就有问题。
  小男孩就像他自己说的,除了长得矮,时不时要快走两步免得被落下,说话的时候还要抬头仰望两人外,说得头头是道。两人的一些问题竟然也能回答上来。
  这是很熟悉了,或者有些大人专门给他们科普过,他们拿起来背诵过的吧。
  男孩跟他们说:“之所以要去商场,除了让你们见识一下,还有就是很多的货物在那里都能找到。等你们见到了要买什么以后,咱们记着,到外面来我知道去哪里买更合算。商场里面会比我要带你们去的地方东西还贵些,不合算。”
  “这里有许多加工厂吧?”
  “对的,如果你们需要量够大,有些瑕疵品非常的便宜,很多来这里进货的外地人。钱不够的就是找人进这些瑕疵品的。很便宜。”在最后又强调了一遍很便宜。
  小千一边走一边给他们指路过的建筑是做什么的,正在盖的又是叫什么广场,将来干什么的。真很难想象他小小的脑袋装的东西挺多。所以说他是聪明人,如果换成是他哥,别说讲流利的普通话了,估计没有他把这里背诵这么好的。
  所谓大都市的商场跟县城的商场不一样,里面货架没有用玻璃柜隔离,顾客可以直接接触到物品。这非常的新奇,不敢相信。买东西能触碰到物品,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多么的而满足。
  两人在小千的提示下,拎起大门里边的篮子,挎在手臂上。学着别人的样子也逛起来,边上穿着统一服装的售货员,走来走去,眼睛锐利的查看,会不会有谁偷偷把东西给塞怀里带走。
  洁净的地板,挑得很高的屋顶,明晃晃的白炽灯,感觉来到了另一个世界。看到什么都想往自己的篮子里塞。小千就悄悄的上前说,“可以在外面买。”
  “……”
  “外面有这样的?外国的文字。”
  “差不多吧,反正能用就行了,为什么非得用有外国文字的?”小孩子还挺有理。
  “狗蛋哥,你看这个厚衣服,这冬天披身上多暖和啊。”两人上手摸摸,没有因为大夏天的,去摸厚衣服的难受感,何况商场的高处还有大的铁叶子风扇,呼呼的转动,在里面不觉得多热。
  大商场很宽很大,总共三层楼,每一层的东西都不相同,满目琳琅,两人眼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从一个物资贫乏的地方来到一个货物满满,吃用成堆的地方,那种震撼很难形容。
  两人逛得都快忘记了时间,要不是小千提醒,都忘了还有正事儿呢。恨不能就住在这样的地方,想吃就拆开包装吃了,想用就直接用了,那得多美啊。
  三人逛大半天,结果出来时什么也没买。把空的篮子又放回去了,搞得大门边的保安看他们都鄙视不已,光看不买,光摸不买。没有那一家的商家会欢迎这样的客人的。
  小千显然很习惯了,他接到客户时第一站基本都在这里,守门的保安经常看到他。大多时候就跟现在似的两手空空,或者就算买也很少。人家就知道是一群穷鬼来见世面的,不过商场本来就是开门做生意的,人家也是客户,虽说逛半天不买,也不能不让人进去啊。


第84章 早上好
  三人搭了人力拉车; 把狗蛋和汪旋目前想了解的; 小千能去的地方都跑了一遍。直到太阳将近落山,才意犹未尽的回招待所。
  简单吃了晚饭; 两人原来感觉自己已经算是“有钱人”了,结果来到这里才发现; 自己口袋里的钱还是太少太少了,估计扔进去; 连个涟漪都不会起的。两人有了这个认知; 忍不住就要节省节省再节省才行。
  “现在物价慢慢也涨了,在老家不明显; 但是出门在外明显就感觉出来了。你说到我们真去京城上大学; 光是学费住宿吃饭来回车费,那得多少啊。想想就心慌呢。”
  狗蛋也觉得外面的世界跟想象的不一样; 不过他一向不是认命的。“怕什么啊; 我们买不起; 难道别人就买得起?都一样的; 我们从很久以前就开始攒钱,虽然速递慢了点,这次我们好好谋划谋划; 赚一笔; 说不定在这个暑假能来回两次。以后每一次寒暑假咱们想办法过来; 两年高中; 就不信,咱们的积蓄不翻两三倍。”
  “可是咱们进什么好啊; 太好的咱们钱不够,估计进不了太多,要是零散的小玩意儿不好出售。”毕竟他们那边没说绝对禁止但也没有提倡,倒买倒卖还是会抓,除了自己地里种的农产品。
  狗蛋拿起纸笔,把两人今天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然后由汪旋在旁边补充,细细进行归纳。
  “为了安全起见,咱们从人们最需要的入手,比如衣食……,食先排除,先从衣入手,今天咱们跟着小千了解到,比如纽扣啊裤链啊针线啊,这些并不用花太多钱。”人家说了,他们进货的量大,还能把这些针头线脑当作添头一样的,那价钱更低一些。
  “还有鞋子,我觉得这个肯定很容易卖。有做好的成衣,咱们也不知道人家喜欢什么样的,统一衬衫怎么样?不是说这里有人自己建厂生产不少的确良衬衫,好的比咱们那里卖的便宜很多,加上瑕疵品的话,价格上就很容易了。”
  “明天再去看看,这么多聪明胆大的。一定会碰到各地的同行,倒时看看人家怎么进货的,有经验的人不会吃亏。”狗蛋把纸笔一扔,汪旋拿起来放好。
  挤在一张床上,枕着自己的手臂,狗蛋说:“其实我最看好的是土地,可是咱们这样的根本就染指不了,别说没那个钱,就是有……”。都不够资格。
  “这里未来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哪里日子好过,人就往哪里移动。”人跟动物没区别,动物跟着水源跟着鲜嫩多汁的青草转移,水往低处流,人亦向往高处走。
  从前农村没有往外走的条件,户口这个一卡,只能留在原地,很多人家如果家里有长得好看的姑娘,想方设法的让她嫁到城里去,为的让姑娘过上好日子。要是生活还不错,还可以帮到家里的兄弟姐妹。狗蛋见到村里有合一家之力,供一个人,当上了工人端上铁饭碗了,每个月的工资有大半都是要交给家里的。就是其他的兄弟的儿女要多加照顾,甚至要比自己的子女照顾得还要多些。一个发达,就要拉拔其他的兄弟姐妹。
  何况te区看着这势头以后发展会越来越好,吸引到越来越多的人。人多了,地就贵,房子就贵。报纸上老领导说了,既然是特区那办事的规则肯定不能再一味的按照国内来。这意思很明显,就是大胆做大胆想,只要不是违法犯罪的,只要是对经济增长有好处的,都可以干。将来这里的日子好过了,相信各地都会有人涌向这里,所以是手快有手慢无,现在狗蛋心里其实也着急但知道自己目前的斤两。
  多么让人心潮澎湃,再瞧瞧,才几年时间,到处都是正在加盖的高楼,一片欣欣向荣之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