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谍色-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觉得这个周缘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我看他一表人才,说话得体,还算不错的。”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你既然能放心她一个人去法国去香港,也应该放心她的选择。女大不中留的,而且我看两人也很般配的……”彩云对这事起了热心,心里打着小算盘,恨不得这两人明天就拜堂,然后她和刘隐樵好成亲。
  刘隐樵却不吭声。他一向家规严厉,虽然宠爱女儿,也不准她乱来。他以前经常对女儿说:女人要自重,否则会被人瞧不起。即便是自由恋爱,也要由父母把关。年轻人莽撞,头脑发热,哪有老年人这样的老成持重。都说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婚姻大事可不能随随便便。
  没想到这些谆谆教诲转眼就被女儿抛在脑后。也怪自己,总以为女儿还小,婚姻的事过两年再说,也没能和她好好交流。明明知道法国啊香港啊是个花花世界,多少诱惑在等着,却放心让她去了,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
  “这些事情明天再说吧……”刘隐樵叹一口气说。
  彩云见他心情不好,也没有再问下去,又悄悄下楼。刚到大厅里,隐隐感到不安,一回头,刘莉莉正站在楼梯口,虽看不清楚面目,但她觉得那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似乎要把自己看穿,不禁打个寒战。
  “你……有事吗?”彩云觉得自己的声音在打颤。
  刘莉莉没回答,只是站在那里。

第三章 闲情,李道铭身世(9)
“我有些口渴……”彩云刚镇定下来,刘莉莉却转身离开了。彩云逃也似的奔回房间。
  第二天早餐后,彩云借口回去收拾房间,早早溜了。周缘也跟来看看。彩云有些歉意,说房间太小,周缘说没有关系的,他只是暂时住下,估计也不长久。彩云就有些好奇,问他是做什么生意的。周缘说以前开书店,以后还不知道。
  “我也喜欢看书的。” 因见周缘随和,彩云的话也多起来。
  “哦,你喜欢看些什么书?”
  这下把彩云难住了。她大字不识一筐,只好搜肠刮肚说些记得的书,连说书戏目也当成书名。
  “《三侠五义》……《镜花缘》……《说岳传》……《贵妃醉酒》……”她看周缘忍不住要笑,脸上一红,忙岔开,“桂西街那一条街全开着书店呢,生意好得不得了。”
  “是吗?”周缘微微一笑,“我过几天去看看。”
  彩云又问他是哪里人,周缘说是福建的。
  “哦,福建可是个好地方啊,我以前有个姐妹也嫁了福建人的……”彩云的神情有些夸张。
  这话也让周缘莞尔,他何尝听不出彩云在刻意讨好他。他虽然不知刘家的家事,但昨天冷眼观看,也能看出些端倪,这彩云倒是想打通他的关节搞曲线救国的。
  彩云和周缘回到兰舍,刚走进院子便听见小楼里的风雨。这真是一场狂风暴雨。
  “她凭什么也叫彩云?这是妈妈的名字!”
  “她本来就叫这个名字的……”
  “可是她是个戏子!还是个寡妇!”
  “我不许你这么说她……”
  “她就是一只骚狐狸!昨夜里我看到她连狐狸尾巴都露出来了!”
  “我已经说过了,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一盆兰花从楼上书房窗口摔下来,“砰”一声,吓了两人一跳。接着又是一盆,再一盆。刘隐樵的脸出现在窗口,神情既无奈又可怜。
  “妈妈啊……你在哪里啊……”窗里传出刘莉莉歇斯底里般的嚎啕。
  周缘跑进楼里,彩云呆立着,然后刘隐樵走出来。
  “你先回家去吧,”他一边低头收拾地上的兰花一边低声说,“过阵子我再去找你……”
  顾妈也不敢多说话,赶紧替彩云将衣物收拾好。
  “我帮你提包袱吧。”周缘好心说。他没想到刘莉莉会闹成这样。
  “不用,不用,我自己能行……”彩云强颜欢笑,她想撑到回家,她不想让巷子里那些大门后一双双眼睛看自己的笑话,但出了院门,冷风一吹,眼泪还是禁不住流出来。
  这些天,周缘白天是神不守舍,夜里是辗转反侧。他和刘莉莉相识只半年时间,但这半年,在他看来却像是半生。
  刘莉莉是在法国加入组织的。有情报说,她的思想积极,而且身份特殊,这是发展特别党员的好机会。
  特别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党员本身的身份特别,或是因为家庭,或是因为自身。二层是党与他们的关系也特别。实际来说,他们和那些同情、支持党,并且愿意为党做事的*人士差不多,属于外围盟友类,但因为他们坚持要入党,就特别处理了,挂了个名号,以示安慰。他们多数是由党的高层人士直接领导的,由单人联系。他们的工作,其实只是秘密收集情报。这样的人很多,几乎每个国民党高级官员身边都有一个,或者是他们的下属随从,或者是他们的亲戚同学,或者是他们的子女,甚至是他们的枕边人。
  这样的人,惯于从背后放冷枪,其危险性不亚于那种明刀杖火的敌人。他们隐蔽越深,作用就越大,往往在最关键最意想不到的时候,会出现他们的身影。千万不能小看他们的作用,都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他们就像一只只蚂蚁,是从内部啃噬着敌方的阵营的。

第三章 闲情,李道铭身世(10)
这样的人,是最令国民党情报部门头疼的。明明怀疑,却抓不到把柄,而且一旦追查,往往牵扯到高级官员,派系啊,裙带啊,盘根错节,说不定会将自己也牵扯进去。
  这样的人,抓也是白抓,因为他们除了知道与自己单线联系的上级外,对其他组织秘密是一概不知的。他们的上级是谁?是高官见了也要点头哈腰的人,是和领袖握手合影的人,你敢去碰一根毫毛?
  刘莉莉从法国来到香港后,在一家英国人开办的通讯社做记者。她的组织关系也转了过来,周缘接受的任务,就是充当她的联系人。上级解释过联系人的意思,不许周缘在刘莉莉面前暴露自己的党员身份,而是以党外人士身份出现,一个思想进步的,肯为党做事的人。在敌我之间,还有一个缓冲地带,就是那些进步的*人士,一般用来调解双方的矛盾,周缘要扮演的就是这样的角色。
  周缘的公开身份是文化商人,开了一间“缘来书店”。他是个在哪里都引人注目的人,一个精明而又儒雅的商人。他并不参加组织活动,他的身份,除了前妻,只有一个直接领导人钱老板知道。他的书店是一个极其隐蔽的交通点,只有少数高层领导人掌握,而且他们也以为他只是个开明人士,一个可提供帮助的党外朋友而已,并不知道他的确切身份。
  “能成为朋友最好,” 钱老板最后有些开玩笑地说,“但不要假戏真做啊……”
  周缘初次见到刘莉莉,是在一个酒会上。他在暗中观察她,甚至有些惋惜:她是多么光彩照人啊,她的样子像个公主,但注定要成为一只鼹鼠。
  他迟迟没有露面,她有些焦急起来,东张西望的。本来是要在书店接头的,但他觉得不该暴露书店的秘密,就临时改在酒会,他因为生意关系,与酒会的主人有往来,而她因为工作关系,经常要出入交际场所。
  她得到指示,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一张纸条暗中交给来接头的人,这个人也是她将来的联系人。其实那纸条毫无价值,上面写的数字也没有任何意义。
  乐队奏起舞曲,一曲接着一曲,每次都有人请她跳舞。他在角落里欣赏她曼妙的舞姿,如蝴蝶般在人群中穿梭。他知道她会对每个邀请她跳舞的人说接头暗语,但他们都不是她等待的人。他是故意不露面的,他在观察她的耐心。而她始终微笑着,很能沉住气。
  最后一曲,他快步走上去,但有位中年人挡在他前面。她越过中年人的肩头看见他,眼睛一亮。但是那中年人是酒会的主人,拒绝他的邀请是不礼貌的。她微微向他点一点头,将手伸给主人。
  这次轮到她观察他了。她在舞池里旋转时,从各个角度瞥他一眼。她心里知道是他,还没对暗号,一个眼神就能知道的。
  事后他解释说,因为不会跳舞,所以迟迟没有上前联系。而当她转过身,像变魔术般取出叠成一小块的情报,迅速交给他时,她没有注意到,身后的玻璃窗泄露了她的秘密。他清楚看到,那张纸条,她竟然是藏在胸衣里的。他微微一笑。纸条上带有她的体温和汗水,将字迹也洇了。不知出于何种心情,他将那张纸条保留了很长时间。
  在香港沦陷前,周缘得到钱老板指示,和刘莉莉一起先到桂林,以后再与他联系。桂林已经是大后方的一个重要城市,*气氛活跃,是和重庆迥然不同的,利于开展工作。而且刘莉莉的家在桂林,更能发挥她的作用。

第三章 闲情,李道铭身世(11)
但刘莉莉却提出想到延安去,因为她一直憧憬着那个神秘的地方,想去看看。这怎么可能呢?周缘想,如果那样,她会毁了她的家庭,她的父亲也会丢官。当然不能向她解释,说她的价值在于她的父亲。也不能向她明说,这是组织的安排,由不得自作主张的。
  周缘告诉刘莉莉,这是秘密工作的需要,她将在统一战线上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敌人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还有混在抗战队伍里面的投降派,他们从来都是消极抗日积极*的,他们不断制造摩擦,不断散布谣言,说什么共产党暗中通日,八路军游而不击等等,特别是制造了亲者痛仇者快的“平江惨案”和“皖南事变”。
  那是周缘第一次与刘莉莉做倾心之谈。周缘惊讶地发现,刘莉莉入党,很难说是为了理想,什么共产主义,什么全人类解放,什么无产阶级,什么劳苦大众,通通与她无关的。她只是对秘密组织感到好奇,乐意从事地下工作而已。像她这样的特别党员,是没法严格按照普通党员的要求来衡量的。
  通过周缘的一番劝解,刘莉莉表示听从他的建议,以中立的记者身份在桂系高层人士和上层文化人中间周旋。
  在来桂林的路上,两人发生了和工作无关的感情纠葛。事情的转折在香港的沦陷中,连着几天,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同生死共患难的,自然而然会有一些意外的事情发生。虽然他尽量保持距离,尽量学柳下惠坐怀不乱,但人非草木,焉能无情?况且责任不在他,确切地说,是刘莉莉爱上他,而他又不忍心拒绝。
  原来说好,周缘只是以普通朋友的面目出现的,但现在刘莉莉公开宣称他是她的男友,将事情搞复杂了。
  他想她是故意在耍小脾气,但他不能为了这一点小意外去找领导汇报。他只知道钱老板去了粤北韶关,如何取得联系还是未知数。只有耐心等下去,等以后解释清楚,料想钱老板也不会反对,这是革命同志的友谊升华成爱情。而且钱老板也许早就看出一些端倪,不然,为何这次会派他一个人千里护花?
  现在的处境,用刘莉莉的话来说,他确实是羊入虎口了。他也有些紧张,像刘莉莉这种人,本来就是只能借机利用,不能十分相信的。若是她动摇了,就会连累他。他看似镇定自若,其实心里也不很踏实。而且他还有一块心病。
  其实周缘是结过婚的,只是后来又离婚了。妻子也是他的入党介绍人,两人结婚是因为革命热情,离婚是因为性格不合。两人没有孩子,分手后也没有再见面。
  周缘一直没有向刘莉莉透露过这些,这是和工作无关的私事,而且他并不认为这是欺骗。都是为了革命的需要,即便她以后知道,也会理解的。
  现在的情况是,周缘是秘密党员,刘莉莉是特别党员。他知道她是特别党员,她不知道他是秘密党员,也不知道他知道她是特别党员。在这样复杂的基础上谈情说爱,会是怎样的情形?
  不过有了这层关系,周缘是放心一点的,至少刘莉莉不会狠心出卖他。但是他也得做好两手准备,秘密工作者必须时刻保持警觉。
  刘莉莉在父亲的安排下到《广西日报》报社做记者,要休息一段时间才去上班。周缘打算干老本行,继续开办“缘来书店”。这几天两人一起到街上到处逛一逛,熟悉一下环境。桂林的书店很多,出版业也发达,既然敢号称“文化城”,应该可以大有作为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章 闲情,李道铭身世(12)
3  移情,唐惊蛰归来
  彩云的心情低落到极点,甚至连麻将也不想打了。她不去想刘隐樵,却又忘不了在兰舍的日子。好几次夜里醒来不知身在何处,懵懵然就往楼上走。有一天听到楼上白太太的留声机里“咿咿呀呀”唱着越剧,心里才慢慢清醒过来。
  彩云又开始玩文场。那帮玩友虽是各自忙着生计,已经多年不聚会的,但心里也是难以割舍,一经她挑头,就欣然前来摆开场子。
  桂剧玩文场和京剧的玩票类似,不登台不着妆,随处可摆场子开唱,虽是业余的,但一些玩友唱得有板有眼,与专业名角相比也不逊色。
  到夜里,那些玩友各自带着乐器来了,七八个人围坐在天井里,用二胡、三弦、扬琴、月琴、琵琶、洞箫伴奏,以脆鼓、板拍击节。
  彩云站在中间,低吟浅唱起越剧《霸王别姬》: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
  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
  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
  ……
  大家听了都连声叫好。彩云稍息片刻,又唱了《莺莺饯别》:
  碧云天,黄花地,
  西风紧,北雁飞南翔。
  问晓来谁染得霜林绛,
  总是离人泪千行。
  ……
  丁香听过玩文场,却是第一次见识。白太太闲来无事,也和丁香靠在楼上栏杆听,一边喝彩一边叹息:可惜他们不懂越剧,不然她也可以唱两段的。
  夜深人静,文场散了,彩云收敛起飞扬的神采,一时间有些落寞。她靠在廊柱下抽烟,烟头一闪一闪的。
  丁香以前不知道彩云抽烟的,而且抽的是本地产的威克牌卷烟。她夹烟的手指呈兰花状,别有一番风韵。彩云看见丁香注意她,笑了一笑。
  “你唱得真好听……”丁香由衷地称赞道。
  “现在玩文场的人也少了,”彩云长长吐出一口烟气,抬头望着云里穿行的月亮说,“那些前辈死的死了,散的散了。以前周家公子经常大宴宾客,通宵达旦吹弹拉唱,是多么*快活。现在都没人提起了……”
  “你也去过吗?”
  “我那时还小呢,挎着个竹篮子卖水煮花生五香瓜子,” 彩云笑道,“那周家的烟雨楼正对着漓江,我有一次路过那里,靠在门口听入迷了,竟然忘了去卖东西了。没想到后来自己也入了科班……”
  “唱戏好不好玩?”丁香有些好奇。
  “你觉得好玩吗?”彩云反问道,“唱着玩玩倒也罢了,真要入行却是很辛苦的,也受人气。你不晓得,以前唱的是赌戏,就是在赌场和酒楼里唱,一边唱戏一边还要下台陪酒的。要是惹着了一些无赖,哗啦啦就把场子砸了。现在不一样了,傍上了宣传抗战的名目,连唱戏的也开始扬眉吐气了。”
  彩云又数起以前的几个玩友,都散光了,现在多数是新凑来的,手艺也不精,特别是吹箫的,比以前的李道铭差远了。
  “李先生不是还在桂林吗?”丁香忽然从彩云口中听到李道铭的名字,觉得奇怪,“他也喜欢玩文场吗?”
  “你也认识他吗?” 彩云看了丁香一眼。
  “他常到我的店里来的。”
  “哦,我只听过,没一起玩过。很久了,那时我刚嫁人。我前几天托人找过他,他说这段时间很忙,以后再说。”彩云说,“李先生吹箫是最好的,你有没有听过?”
  “没有。你听过吗?”丁香有些惭愧,她以为自己对他了解已经颇深,但现在才知道只是一鳞半爪而已。
  “也没有,都是听别人说的。” 彩云将烟头熄了,伸个懒腰说,“我有个姐妹和他相好过,说他这个人多才多艺,但也是挺*的。”

第三章 闲情,李道铭身世(13)
这是丁香再次从别人口中听到李道铭。以前余先生说他*,后来白兰也说他*,这次彩云也说他是个*人物。但此*又非彼*,每个人口中的“*”都有不同的涵义。
  这些绘声绘色的描述让丁香有些糊涂,他们口中的这个李道铭却不是她熟悉的那个李道铭,她不知道哪一个更接近他的真实面目。
  过几天见到李道铭,丁香便跟他说起吹箫的事。
  “我已经很久不吹了,”他笑道,“如果你有兴趣,倒可以献丑的,不过要等月亮出来。我只在夜里吹箫,而且要在月下。”
  “为什么?有什么讲究吗?”
  “古诗词上都是那么说的啊。”李道铭一本正经地说,“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还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