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娱乐圈]今天也是靠颜值的一天呢-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顾宁即将做的答辩并不是关于上次提出的理念,而是上次和宋老谈到的一个分支——星网计划。
毕竟饭要一口一口吃,路也要一步一步走,在宋老看来,顾宁如果一开始就提出那么宏伟的计划,之前又没有什么成功的项目做保证,哪怕计划写的再可行,被通过的概率也几乎为零。
倒不如从顾宁提到的已经做出来一部分的神经网络交互项目开始立项,等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项目通过审批的可能性才比较大。
不过在等着看顾宁直播的这段时间,大家的兴趣完全被一直蹦跶的杜凌丹给吸引过去了,毕竟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这不可能是一个普通大学生能接触到的东西。
第37章
热点这种东西也是有时效性的; 现在顾宁要开直播; 而挑事儿的楼主也被揪出来了; 相比于在这里继续围观事情的后续,大家还是更热衷于传说中高大上的科研项目立项答辩,谁知道要是这次错过了; 之后还有没有回放可以看,楼主的事情完全可以放一放嘛,毕竟公告上也说了会对后续事件作出说明。
大家原以为Z大的这次直播会在慕课之类的网站播放; 结果一看时间和链接; 平台居然是柚子直播。
柚子直播本来就想进军直播教育的方面,而一些大学也敏锐的发现了现在直播平台的优势:直播平台用户基数大; 而且能过进行实时互动,更加贴近于真实的课堂。
柚子直播的老板是Z大校友; Z大进行在线课堂的项目进行招标时,柚子直播给出的条件也很有诚意; 双方一拍即合,在线课堂项目也准备的差不多了,马上就要上线。
这次Z大准备对顾宁的项目答辩进行直播; 也是借机试试水; 看看大众对这种新型模式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也是为未来推出在线授课提前做铺垫。
这次的直播预告也被挂到了柚子的首页,虽然最近顾宁的事情在一些圈子里面挺火,但是还是有不少人不知道背后的故事。
在直播间开始之前的准备阶段,一些只是随便进来围观一下的的观众简直迷茫; 像这种小众的直播,即便上了首页也不应该有这么多人。
而且看直播介绍,不就是个被特招的大学生的科研立项的答辩直播,好奇心重的人也太多了点吧。
还真有人发弹幕问了:“现在大家都这么热心科学事业的吗?”
来围观热点事件的网友们一片哈哈哈,还以为他在玩梗,纷纷不甘示弱,一连串的“热爱科学!”从屏幕上奔涌而过。
越这样越让人觉得不对,顺着顾宁的名字一查,卧槽!是在下输了,怪不得房间里的人那么多,是个学霸也就算了,不就是被特招吗,还能忍,居然还长得那么好看,唱歌还贼好听,上过综艺节目,还即将拍电影。这仿佛开挂一般的人生,要是说别人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这个苹果是让上帝都下不去口吗?
而且原本以为参加评审的教授估计也不怎么出名,不然怎么会有时间来参加这么个直播项目,而且介绍也十分简略,就是个名字跟了个教授的职称,网友们对这次的工作人员表示差评,就不能把亮点写出来吗?
简介里就写个XXX教授,谁知道那是谁!查完顾宁的网友们顺藤摸瓜,感觉受到了欺骗,平时那么标题党,这次这么正经干嘛,害的人们都差点错过了。
这次的几位评审人的来头居然这么大,国家津贴获得者,教材编委会成员,核心期刊审稿人一大串金光闪闪的头衔简直亮瞎了网友的眼。
惊讶之余也不禁对顾宁的项目感到好奇,毕竟能够惊动这些人来审核的项目怎么说也不会是小动静吧。
有不少人在惊讶中发了微博,倒是在直播前又吸引来了一批观众。
等直播真正开始的时候,房间里的人数基本已经攀升到了同时段的前十,简直就是一匹异军突起的黑马。
要说这次直播还真是直播界的泥石流,连个主持人都没有,画面亮起来的时候,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居然是一张设备小哥的大脸。
“大家都能看见吧,那我就通知教授们进来了。”开场白也十分的一言难尽,要不是冲着后面的有干货,绝对是右上角好走不送了。
教授进场坐好后,顾宁进来了,等他走到摄影机前向教授们鞠躬致意的时候,直播间的弹幕刷的都快卡了。
【妈耶!刚刚看照片我还以为是P的,没想到真人居然这么好看!】
【这个小哥哥简直是老天亲儿子】
【我错了,我不该因为听说那个综艺贼无聊还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就弃了,冲着顾宁的颜值我也能看几期啊!】
【你不是一个人,我还好奇为什么那么多人再看,光是看简介就觉得十分无聊。】
【……】
【打赏好像出问题了,点不进去。】
【估计是把这个关了吧,主播能够控制是否接受打赏。】
【应该是的,我的也进不去,还是安心看直播吧。】
【……】
教授们和顾宁倒是没怎么管弹幕,毕竟主要任务还是对顾宁进行审核,虽然论坛上的内容被证实是谣言,但是为了服众,顾宁这次必须向教授们证实其中的可行性。
虽然顾宁已经向宋老证实了自己计划中的一部分的可行性,但是毕竟顾宁这个计划太过宏大,反而有点少年不知天高地厚的架势,还是有不少人对这件事抱怀疑态度,觉得这个毛头小子到底是不是在吹牛皮,而且就算真的能成功,是否能带来经济效益也是不可知的。
宋老也是为顾宁考虑,才让他从现在热门的神经网络交互项目着手,而且也和后期的项目有关联,这次做成了也能过证明顾宁的实力,下一步也好展开。要不是看在宋老十分看好顾宁的份儿上,他的项目审核工作也不会进行的如此顺利,但还是有人在质疑。
这次论坛上的事情一爆发,倒是给了这些人一个借口来重新审核这件事儿,要是顾宁这次不能公开证明自己,不给顾宁的项目立项也不算驳了宋老的面子。
但毕竟宋老的重视在那里放着,也有人觉得没准顾宁真的是个不世出的天才,万一错过岂不可惜。
这次项目审核看此是来评估顾宁的项目的可行性,其实评审团更是在观察顾宁未来的潜力。
正因如此,Z大才派出了堪称豪华的审核团队。
第38章 全息网游┃论全息版橙光游戏
顾宁的项目名称在PPT上显示的一瞬间; 全场都惊了; 连弹幕都停了几秒; 过了一会儿,弹幕被疯狂地刷了起来。
【顾小哥是个干大事的人!】
【牛逼!】
【敢想敢干!】
【……】
这种弹幕充斥在屏幕上,网友们看见教授们的表情都快绷不住了。
教授们能不懵么; 在来参加这次审核之前,也没人告诉他们顾宁准备干嘛呀。只是通知他们顾宁的项目方向换成了宋老推荐的神经网络交互方向,并没有见到真正的项目细节; 还以为顾宁准备在计算机网络的某种方面进行的研究呢; 觉得顾宁总算是踏实点了,这好歹也算是专业对口。
投影仪打出的PPT上; 《神经网络交互技术》的标题倒也中规中矩,但是下面的一行小字才是让人们大跌眼镜的真凶——全息游戏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但他们也没有阻止顾宁; 反而示意他继续讲下去,他们虽然年纪大了; 但思想还没有完全固化,哪怕顾宁的项目听起来如此的异想天开,但他们也不会在不了解实际情况的时候贸然判定这就是不合理的; 不可能实现的。对一个新的理论在最初阶段永远像疯子的狂想这件事; 他们也深有体会。
顾宁站在主讲台上,他穿的只是普通的衬衫和牛仔裤,再配上他的年龄,按理说应该很是软萌。
但当他面无表情地讲解起自己的项目内容时,却带着一种不容质疑的气势; 仿佛在这个领域他就是毋庸置疑的王者,讲到相关联的问题时,就好像在逡巡自己的领地。
教授们也听得很认真,还时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顾宁也都一一解释了,换来了教授满意地点头。
网友们一脸懵逼的坐在电脑屏幕前,内心简直就是: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要被猪油蒙了心地来受虐。
看到标题时,网友们的内心还有点怀疑,这不会真是一场天才少年的炒作吧,只是看着这个副标题,就感觉自己被驴了。
全息游戏的概念这几年翻来覆去的提,只要一出场,最后基本就被证实又是一场炒作。全息游戏这个概念都快被炒糊了,一波一波的假新闻层出不穷,相关人士纷纷辟谣,大家基本已经认定在本世纪估计都没希望看到全息游戏的出现了。
结果现在顾宁在这么个场合提出的居然还是全息游戏,但想着要真是炒作的话,估计也请不动这么多专家来造势,还是按耐住了自己想要嘲讽的内心,耐着性子听了下去。
最开始听着顾宁提出的理念,觉得还挺有趣,通过生物技术和电子技术来模拟大脑可以接受的信号,就类似于做梦时一样,脑中枢和脊神经中枢是分开来的,在梦里的行动本身不会表现在身体上,让人感觉如果全息游戏真的能实现,说不定就是这个样子。
但听着听着就不行了,刚开始教授们和顾宁还比较注意照顾直播间里的观众,但慢慢地,一串一串的专业词汇就开始往外冒,让人听的晕晕乎乎的。
但大家依旧在十分专注地听着,毕竟,谁不想知道全息游戏到底能不能成真呢,直播间里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
还有人不断地在微博上做自来水,为这场在线答辩宣传。
更何况虽然专业词汇听不懂,但是还有颜可以舔舔舔啊,而且顾宁的视频也做的太炫酷了吧,特别是在他演示有可能实现的游戏场面时,那效果简直就是活生生的烧钱特效,特别是其中的未来画面,让人分分钟就要相信也许未来真的就是这样。
不少人也开始期待这次项目的可行性被专家确认,没准有生之年真的能玩上全息游戏呢,说不定就能和科幻小说里一样,通过将灵魂留在电脑中来达到永生。
教授听完顾宁的理论阐述,终于开始问关键点了:“你用什么来向我们证实你的这套理论的确可行,而不仅仅只会在你的幻想中实现。”
顾宁看向发问的教授,却没有像网友们想象的那样急于辩解,他只说了一句话:“如果有人愿意的话,我可以把我的半成品让他体验一下,上次受到宋老的启发,我终于成功地攻克了其中的技术难题。”
正在网友激动地等着看顾宁到底是不是在胡说八道的时候,画面突然一黑,直播间就死活进不去了,大家正干等着着急呢,有眼尖的网友突然回忆起来一件事儿。
“刚刚顾宁和一个教授对话的时候,我就注意到有两个教授在那里眉来眼去,两个人还时不时地还说悄悄话,我那时候还在感慨教授们也会走神呢,然后就发现一个教授出去了。”
“是啊,刚刚顾宁说他可以拿出来半成品的时候,空座位旁边的那个教授表情很着急的就站起来从镜头里消失了。”还有人进行了补充。
“细思恐极啊,没准那两位教授看出来顾宁的实验很有可能成功,觉得需要进行保密,就把直播给关了。”
还有人持不同的观点:“没准是因为顾宁的理论压根不可能成立,担心闹出更大的笑话来呢?”
“要真这样,说明白不就好了,干嘛非在关键点关直播。”
“没准是你们脑洞太大了,说不定就是校园网太渣,掉线了。”
网友们在网上吵得厉害,做出的猜测也都是脑洞大开,而这边,Z大也对这次直播后悔地不行。
哪怕有宋老担保,还是有很多人觉得,不就是个小毛孩子?能搞出来什么成果?甚至还有人在惋惜宋老一世英名,居然就被这么个毛头小子唬住了,说不定就晚节不保。
虽然最初顾宁的理论的确让人们惊艳,但是后来越看越觉得简直是异想天开,哪怕真的能够实现,等到能验证的时候,指不定到多少年后了,谁能担的起这个责任。
要是顾宁现在能有成果在这里摆着,也能作为凭证。但顾宁现在能拿的出手的,除了他向杨松华展现的定向合成病毒。剩下的也就是个CCCC冠军了,也许在别人看来还挺厉害的,可对这些老教授来说,每年都能出一个冠军,只能证明这小孩儿挺聪明的。
这次看看顾宁的潜力,要是能行的话,就先让他试试水,好好培养培养,也不指望他这次真能拿出来点什么。
谁也没想到顾宁居然能自己搞出来个半成品,决定把这个项目用作进军网络教育试水的人肠子都快悔青了。
万一顾宁的理论真的能够实现,那岂不是把一项能够震惊世界的技术的核心理念直接公布到了人前。
顾宁在宋老劝说自己的时候就想起了全息游戏,虽然现在的技术还做不成星际世界的星网那样,自成一个虚拟空间,让人们能够在其中度过第二人生。
但如果仅仅是将全息游戏做出来还是可行的。
全息游戏最大的难关其实是游戏引擎,现阶段的人工智能还无法处理如此庞大的运算量,只有人工智能跃升到能够独立处理数据流的时候,全息游戏才能真正实现。
反而与人体进行交互的技术倒是比较容易实现,现阶段的AR和VR都是对全息项目实现方向的探索。
但星际时代的交互技术却并不是通过机械模拟环境的方法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微电流来刺激人类的大脑,模拟梦境的机制来让人民在睡梦中来到第二世界,而微电流的频率和大小也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在星际世界人人都能够制作所谓的小型全息游戏,只需要将故事线和背景输入到智脑中,智脑就能够自行进行补全和渲染。
顾宁的智脑当然也能够做到,在这次直播之前,顾宁就已经将微电流发射装置组装好了,只等待第一个勇于吃螃蟹的人来体验。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又名:大家一起来玩全息版橙光游戏
第39章 真实体验┃相信我,你将成为这里的神
有不少教授也是跃跃欲试; 他们能够成为科学领域的顶级专家; 就说明了他们绝不可能缺乏探索精神和现身精神。
但是他们所处的地位决定了他们不能随心所欲; 哪怕对这项技术十分好奇,恨不得立即体验一下。虽然顾宁的理论听起来也挺靠谱,但是谁又能保证这顶遍布电极的头盔如同顾宁所说的一样; 对人体无害。
说是头盔,其实看起来真的很简陋,要不然顾宁也不会称之为半成品; 看起来只是一堆缠绕在一起的电极组成的类似于帽子的形状; 和做脑电图时的设备十分相似。
真要说起来,这项技术和脑电图成像技术还有几分相似之处; 只不过脑电图是通过电极帽在头皮检测大脑活动产生的电信号,而全息技术是同时从大脑接收和给大脑发送电信号。
一直站在几位教授身后的保卫人员对视了一眼; 同时站了出来。
“报告!我们愿意尝试这项新技术。”他们的目光充满了坚定。
听到他们的话,教授们却丝毫没有展现出放松; 反而变得更加严肃:“你们真的知道你们在做什么吗?接下来经历的一切很有可能是不可控的,最初的技术永远不可能是完美,即使是一些看似已经成熟的技术; 但依旧可能拥有漏洞; 更何况是这样一个全新的技术。”
他们的语气却越发坚定:“我们知道。”
可教授却反驳道:“你们不知道,只是凭着一腔热血。你们对实验项目有充分的理解吗?你们知道这里面可能的变化和危险吗?”
“但我们知道这将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也许就能推动人类的科技向前迈出一大步。”
“你们现在需要冷静。”
他们在那边吵得厉害,顾宁几次开口都被教授强行打断了,好不容易这会儿争吵的双方都去冷静了; 教授也终于想起了顾宁:“你有什么事儿,可以说了。”
顾宁是真没想得到,他们居然就这样自顾自的吵了起来,倒是自己被晾在了一边,他有些无奈地开口道:“我刚刚想说,其实没什么危险,我自己已经试过了。”
可他没想到,自己居然受到了老教授们的集体批判。
“你这样是不对的,我知道,每个人都对自己的项目有信心,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真的出现了什么危险怎么办?”
“你就这样直接做出来一个成品就自己上了?就没有经过些别的什么动物实验?”
“……”
顾宁遭受着老教授们的批评,哭笑不得之余也有些感动,毕竟他们的目的还是关心自己。
他解释道:“我其实是从我父母的实验中获得的灵感,而且他们从事神经影像技术方面的研究,我这次设置的电信号的大小也是根据他们的实验数据得来的估值。”
顾宁在决定拿出这项技术前已经想好了借口,原主的父母的确是从事神经影像技术的研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