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娱乐圈探花[古穿今]-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家族,严澹终于想起来,那天梦到藏书阁时,自己隐约抓住的线头了,大楚的熙元一朝之后,就是崇安年间。
  梦里陶清风称他为“燕兄”。崇安朝比较有名的姓燕的臣子,不就是燕家那几位肱骨吗?因为名字相似,自己还特别关注过叫“燕澹”的国子监祭酒、后来的太子少师……
  而在梦里,自己看到了大哥,管家又叫自己“小公子”。
  他把自己想象成了燕家某位幺子吗?是燕澹?他特别查阅过燕澹的各种详细资料,也记得,燕澹在同辈里的确是行三。
  严澹恍悟,所以梦中真实到清晰可见的细节,其实是因为自己曾经仔细关注过燕澹此人,了解过他的生平,配合着对大楚朝的研究。所以才会做那种逻辑清晰到发指,简直如同亲身经历一般的梦?
  那个梦,唯一不科学的地方,就是自己心中对陶清风那股陌生激烈的情感了吧,严澹醒后,那股情绪又不存在了。
  严澹心想:或许那种情感是源自,知道了陶清风被谢国珉那种人戕害过的痛心?
  梦总是复杂晦涩的,不管是什么原因,严澹心中确认了一点:他大概潜意识里,真的有一点点喜欢陶清风。
  这对于严澹来说:真是二十几年来头一遭稀罕事。柜子里柜子外,能有一点点喜欢什么人,实在太难得了。
  严澹思想开明又留学过,思想枷锁很轻,顶多是诧异了一下,原来自己还有这种取向……弯不弯不好说,反正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双,只不过在社会大环境下大部分人都倾向于直的表现,除非遇到合适的人……严澹反而松了一口气:自己并不是完全的情感缺乏,也能有喜欢这种正常情感了,挺好。
  严澹想:他要是能再喜欢陶清风多点就好了。现在这股朦胧暧昧的好感,浅淡得就像柳絮浮云,稍微忙些就被冲散了。饶是如此,严澹还是感到新鲜的开心,并在心中寄托了萤光般的小小愿望:希望有机缘,能再多喜欢陶清风一点。那样,他就能说服自己,稍微去……尝试一下?
  陶清风对严澹萌发着感情幼芽之事一无所知,他也在回想着今晚的经历。陶清风回忆起严澹凑过来的那个温柔的亲吻,那个瞬间出现在他眼前的燕澹生的容颜,不由得脸上发烫,心中阵阵悸动。
  陶清风怔怔看着窗台上,有自己带过来的桂花枝插在玻璃瓶里。可是往常安神的香气并没有驱散这股意动,而仿佛是催化般,令他在阵阵桂香中,更加想念着大楚的月色,和分别良久的故人……
  陶清风闭上眼睛试图入睡,但一闭眼又是燕澹生凑过来亲吻他的画面,还带着那仿佛永不会落下的微笑,就像是投在陶清风心湖的一块石头,反复搅弄波涛。陶清风辗转反侧,第一次切身知晓什么叫诗中所说“寤寐思服”。
  他觉得这是不对的,自己怎么继续有资格理直气壮地把严澹当成燕澹生,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回顾那一点唇间轻触的微甜。自己难道是个断袖?喜欢燕澹生?
  不行不行,哪怕有那么一瞬间心猿意马,也该发乎情止乎礼,不能对燕澹生不敬……这股感情也得掐掉,天纲伦常,人伦大防,断袖不伦不正,绝不能喜欢……
  陶清风就在重重的思想负担中入睡了,可是梦里还是无法避免地想到那个吻,更令他羞愧的是,还变本加厉地梦到被燕澹生按着亲,动都动不了。陶清风既没有按照严老师的教导,手边抄起个顺手的东西兜头砸;也没有坚守自己内心的学统,推开他止乎礼。
  陶清风梦里根本就不想动,只想被燕澹生抱着亲,因为在梦中理智就会退散,情感中的念想就会铺天盖地地涌上来:燕澹生已经死了,在梦里见到他,又痛苦又甜蜜。像是榨取刀尖上一滴蜜……他只想放任自己去汲取这滴蜜而已。
  可是清醒后,理智占据上风,陶清风就会更痛苦:斥责自己,这怎么可以呢?他们都是男人,自己不能变成断袖,自己不可以喜欢燕澹生……可是当他入睡,情感又会打败理智。这实在是太丢脸、太软弱、太……不正常了。


第49章 杀青戏
  第二天顾问团参观结束离开了影视城; 由于全程都在公开场合; 严澹和陶清风装作不认识; 并没有单独说话。在欢送这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虽然其中有个画风不对的)”离开时,陶清风甚至还刻意离得远一些; 不去看严澹。毕竟想到昨天晚上的事情,陶清风觉得真是太尴尬,自己对燕澹生萌发出的情感也非常见不得人; 陶清风觉得没脸见严老师。
  “番石榴”和“视野”两家视频网站,今早迅速播出了昨晚采访的快讯内容,倒没有太张冠李戴地剪辑拼接; 基本保持原样,只是把口水话删了些; 让内容更紧凑。加上一些夸张的字词气泡。
  毕竟视频网站和娱乐公司有合作关系; 他们没有呈现出沙洲窘迫的一面; 反而是在陶清风解释“他逗大家玩”那句话时,还给沙洲画了个文字气泡指着; 很皮地写了“腹黑”二字。
  当然; 乱入视频的严澹,自是亮点之一。视频网站把这段剪辑成了比较欢快的氛围; 给严澹加了朵小红花在胸前; 头顶冒着“世外高人”四字王冠……视频网站是真的很皮。
  粉丝们看得也是笑呵呵的。虽然安排采访的初衷——炒CP没起到什么效果; 因为大部分人把这当成个搞笑视频看了。当然也有少数CP党,真的在锲而不舍地抠糖,嘤嘤嘤在转发中来回论证; 几分几秒眼神多温柔,故意恶作剧是不是四舍五入表白之类的,但是大部分路人粉,都只是一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的声音。
  歪打正着的,这个视频转发量还挺高。观众们觉得三个帅哥都养眼,说话又有张力,轻松有趣还涨知识。还间接宣传了一波《归宁皇后》的质量——得益于那几句商业互夸,和他们对话里的营养成分。
  而且转发里还出现一个特别搞笑的流量大头,叫做:拜清风,不挂科。
  起因是因为陶清风当时改名字时,在微博上贴《虞山快雪亭》那几句诗。陶清风有个粉头,在转发里立志:偶像的名字来源,我一定要完完整整一字不漏背下来!
  结果隔了一个星期,这个粉头转发这一条立志,很激动地说:
  “卧槽!我们一摸真的考了!默写是《虞山快雪亭》,古文理解是《六言·问政》,作文选题是《六言·怀仁》。文综还考了大兴的均田、青苗和十一综税,哈哈哈,亲亲我家宝贝清风,宝宝这次逆袭了!”
  虽然这个粉头下面充斥着各种小姐妹们抽打她不许刷微博了,赶紧复习去的声音,但是从此以后,陶清风的粉丝们都要在考试前转发他的微博,像是拜大仙一样。
  “清风保佑我这次不挂科。”
  “清风保佑我语文上一百二,作文上五十。”
  “清风保佑我文综写得完QAQ”
  “拜清风,不挂科!”
  “日常拜清风,历史会考满分!”
  鉴于陶清风这段时间人设变了,访谈视频都文质彬彬,头头是道的,简直学神附体,这些粉丝不要太迷信,她们之间隐秘地流传着,文曲星之光笼罩了陶清风之类的传言,个个宁可信其有。毕竟清风的少女粉们,很多是在上初高中的年纪,本来就很关心学习成绩,就把陶清风当成锦鲤转发式的拜了。
  到后来,这股诡异风气在娱乐粉圈扩散开来,不止陶清风的粉丝,甚至是其他家的粉丝,都来蹭个不挂科。陶清风因此莫名其妙涨了很多粉,每次他发的微博下面,再也不是成群结队的兔子头,而是肉眼可见的很多上香表情,以及齐刷刷的“拜清风,学习心想事成123……”
  所以这次“番石榴”和“视野”联合做的视频,在转发出圈的流量中,少不得有很大一部分这类贡献。她们还把视频里提到《诗经》,《短歌行》又复习了好几遍(因为本来就是要背诵的知识点),口耳相传着“清风公开说过的东西,很容易考到”这种并没有逻辑,却经常莫名其妙被证实的玄妙言论。于是这一波,很多路人跟着哈哈哈起哄,自然也有路人跟着转发拜学神了。
  当然要说陶清风本人如果知道了,会对此有什么感想,大概是欣慰吧。
  沙洲终于松了口气,昨晚上他被偶像包袱压得都快失眠了。他看到陶清风也是一脸倦容,便以为陶清风也在担心视频效果,这倒很罕见,因为陶清风每天都是那副波澜不惊早起早睡的老干部作风,并不知道昨晚上陶清风做梦后屡屡惊醒,又在更深的愧疚中再次入眠,既期待又害怕,会在梦中见到燕澹生,还被他亲……
  在这样纠结的心事中,陶清风迎来了《归宁皇后》第五场通告,这也是他要表演的最后一场,是杀青戏。
  这时候距离陶清风手臂受伤,已经恢复了大约两个星期。他双手早能照应日常,只是不能提重物或者幅度过大。
  今天这场戏,是奏《文王操》,琴属于君子小六艺。陶清风从小家贫,买不起琴,但是去徐棠翁家里听课业时,曾经跟着老师学过。学琴并非是为了娱人,而是为了正心。
  这幕戏的剧情,史料几乎是空白,孟小丹便自己发挥。不过陶清风也把剧本全背下来了,并且在拍摄前,就找导演和编剧,沟通过一些看法。
  天胜皇帝和广积王子的兄弟相认,这幕戏虽然发生的时间早,但却出现在影片后期,是以回忆杀的形式交代的。当广积王子上奏了《怀仁》后,以回忆形式表现兄弟曾经失散过的事,以此铺垫天胜皇帝心中的怜惜,从而听从广积王子奏疏中所言,对个别旧门阀网开一面。
  史料中《本纪》中言:天胜皇帝在叛军大官门下幕僚中,认出了奏琴的弟弟。只此一笔记载。至于广积王子的单人传记,是陈列在《诸亲王传》中,内容也只有一段,交代了广积王子少时与兄分散,后来投鸿儒周定雪门下,跟随老师成为割据势力的门客之一。在“梁园会”上,与当时自立为小都护的天胜皇帝姬宇相认。
  “梁园会”究竟是个什么会,正规史料上没有介绍,稗官野史的众说纷纭倒是不少。孟小丹也是抓秃了头,她参考了石崇的金谷园,参考了三国的群英会,最后折中,把“梁园会”设定为叛军都督的“庆功宴”。
  一开始孟小丹设定的剧情是:宾客满园,叛军都督让门客姬悉,即是后来的广积王子奏琴,以娱众宾。席间小都护姬宇觉得弹琴之人面熟,就此认出那是失散多年的弟弟。
  陶清风也并不知道历史上“梁园会”的具体性质,因为没有记载传下来。但是他看到“奏琴以娱宾客”,觉得不太对劲,就去问孟小丹。
  “宴饮之乐,泛爱丝竹管弦。琴之音色,恐不合宴席。”陶清风这文绉绉的说辞,还让孟小丹愣了一下,还好她想了想,就听懂了。
  俗话说,“琴孤、箫傲”,古琴的音色,苍古沉郁,需要焚香静听。一般宴席中,都更喜欢筝、笙,竹笛、箜篌等,更短促、更富有变化感的乐器来助兴。故言筝是宴饮之乐,琴是名士之乐。虽然乐器倒不该有高下之分,但如果广积王子真如记载中,和天胜皇帝相认时弹的是琴,那么“梁园会”,可能就不是什么大宴宾客的场合了。
  孟小丹之前是没考虑到这一点,仅从影片效果,想要热闹一些。听陶清风这样一提,也顿时想到汉书艺文志里对君子小六艺的种种要求。焚香奏琴的确是不适合娱乐宾客的。孟小丹心中不禁对陶清风更是刮目相看,心中暗自汗颜,还好被陶清风提醒了,否则到时候影片上映,又有一堆指手画脚的“考据党”出来骂人了。传奇剧作倒是可以无视,但既然《归宁皇后》打了历史剧的噱头,这方面出了问题是会被群嘲的。
  于是孟小丹又搞了一出“开机前一天剧本页码满天飞”的改动,把“梁园会”重新改成了叛军都督附庸风雅,请几位鸿儒清谈的学会。这样一来,广积王子弹琴就没有任何问题了。剧本一改,这其中出场的群众演员要重新安排,场景摆件有改变,甚至台词也跟着变动。
  虽然在普通三月剧组这基本都是日常操作,但是熊子安差点没把孟小丹又骂一顿。而且通告日期确定后,演员档期不能改,像是这场戏里要出场的陆熹翁扮演者傅音,这场戏也是杀青。他第二天就要无缝进另一个剧组,于是出现了“前一天晚上改剧本”“第二天早上就要演”丝毫不给演员琢磨时间的尴尬局面。
  张风豪和陶清风还有时间日后再来加工这场戏,但是傅音明天就得走了,必须尽可能达到电影表演的效果。
  好在傅音是传说中“老戏骨”,对此显得很淡定。改后的剧情中:他饰演的陆熹翁,作为天胜皇帝的老师,兼任麾下德高望重的军师,他当时是有名的大儒,被邀请参加“梁园会”。陆熹翁察觉到陶清风饰演的广积王子,奏《文王操》气韵不俗,眉宇间又和自己的主上略微相似。陆熹翁想到主上曾说有个失散多年的弟弟,投到大儒周定雪门下,便计上心头,走到广积王子身边,先赞他琴音雅正,又旁敲侧击打听他的身世。
  在这之后就是一个转场,姬宇收到陆熹翁的快马密保,请他速来梁园。但姬宇不是鸿儒,进不去梁园正门,等待散会后,天胜皇帝避开叛军都督的耳目眼线,进到“宾客散尽,白茫茫落雪”的梁园中。亭下正往弦上抹松香的青年并没有离开。姬宇凭外貌和眼神,在未开口前,就确认了那的确是他的弟弟。未来的皇帝眼中蕴含热泪,趋步走进亭中。广积王子也恰好抬起头来,目光迎接着对方走近一点、再近一点……
  回忆杀到此戛然而止。
  陶清风坐在琴边,做出了弹琴的姿势。一般拍戏时,会给演员找“书法替”,但是很少找“琴替”。因为书法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但是弹琴的姿势,只要沟通好,摆出个架势还是不太难。反正琴音都可以后期配音,只用演员摆个主要造型,基本的几个指法不要出错,就可以了。
  这张琴是真的,不是假摆设,可以弹出声音。它是道具组新斫的,成色鲜艳,弦音洪亮,还散发着一股新鲜的刨木香味。
  古琴没有雁柱,它的发音是靠弦和琴腹的共鸣,陶清风按了按弦,去问道具师,有没有拧琴轸的工具。其实徒手也可以拧,但是陶清风不能用力。
  道具师还愣了愣,然后给了陶清风一个小工具,熊子安过来问:怎么了?
  陶清风说:“弦的音色有点不准,我调一下。”
  熊子安惊道:“还调音?你真会弹古琴啊?”
  陶清风点头:“略通一二。”
  熊子安如今已经不像那天刚知道陶清风的大熊猫属性时,那般容易老泪纵横了,有了那些事情珠玉在前,其实熊子安今天听到陶清风会弹古琴,还是很能迅速接受的。然而他忽然又想到什么,不可思议地问道:
  “那你,是不是真的会弹《文王操》?”
  陶清风依旧是波澜不惊道:“还算记得。”
  熊子安又控制不住想要抹泪的心情了,转头对音响师说:“这一幕,记得现场收音……”
  第一幕,摄像镜头取了陶清风一个中远景,配合着高古沉郁的琴音。镜头转到傅音的特写,脸上露出沉吟之色。镜头中,陆熹翁绕开其他宾客,悄悄地走到了亭边。为了慎重,他是从背后走近的。
  在对话之前,陶清风全程背对着镜头,只看得到他长长的披发。侧面和背面取了几幕弹琴的姿势,正面却只给了手的特写。
  傅音走过来这一段,因为路上有几波人要绕开,群演们走路姿势、神态、语调,都要统一规范,一来二去地就NG了好些次。每次都是陶清风弹了几十秒琴,傅音走到一半,又重新来。
  但群演也没法苛责。廉价的盒饭钱,人家自然没有精研业务的义务。现场被导演各种纠,一遍遍重来,堆时间……其中有几个群演总是不到位,气得熊子安全部喊停了十分钟。
  休息那十分钟的时候,陶清风放下手臂,揉了一下左肩,他的手臂虽然可以在小范围内活动,但重复抬举多了,还是会酸痛。
  傅音看到,对陶清风说:“我记得你的手之前受伤的吧。拍的也是背面,用替身就好了。我给老熊说一下吧。”
  陶清风从来没有用替身的概念。熊子安也尽量提倡他们不用。所以陶清风就摇头道:“算了,无妨,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傅音依然去找了熊子安,说:“让小陶歇着呗,估计还得来好几次呢。”
  熊子安无奈地摇头:“不行啊,他太瘦了。那套衣服要是给别人一穿,腰带系上分分钟露馅。哪个替身都比他本人粗好几圈。不合适。如果找女孩子又太矮,肩也太窄,更不行。”
  傅音笑道:“到时候后期纵横比加工一下,我觉得观众看不出来。”
  熊子安摇头,道:“老傅,我知道你和小鲜肉替身对戏多了有经验,但我这里还是算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