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业中华(郁榕)-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处罚不讲理的那一方。

第八十章沙洋镇

打发走了农民和地主。张春和顾明才带着人到了沙洋镇;开始筹建农民讲习所和相关政府机构。

旧官员全部不予任用,而扔进了政治协商会。

顾明,周希哲、曾思敏和地主乡绅代表先谈,请蔡元培代表新民大学做中间人。主要是农村土地作价,城镇土地的购买,还款期限,商业税率问题,再有就是政府对这些产业如何扶持。

谈判结束,谈判结果被编成册子,由新民大学的学生和守备团士兵组成了讲习组,在各个村镇的讲习所进行讲解。

新成立的税务局研究征税的办法,改组税务机构。工商局给地主们登记工厂和商行的资金、规模以及帮扶方案。教育局尽快恢复教学,在适当的地方组建新学堂。

沙洋镇的小学和中学基本上都是富人子弟在上学,穷人子弟可没学可以上。所以规模难以预计,要等到讲习组把调查和统计收回来才能知道。

张春对讲习组进行了严格规定,每个人都必须带着手枪和自动步枪下乡讲习。不是沙洋管辖的区域不能去,但是别人来听不阻止。遇到袭击立即开枪,确保自己的安全。

为了保证讲习组的安全,守备团要加快剿灭湖匪的行动,将湖匪和流民搜出来,再决定采取什么方式进行帮助。

整个八月就这样忙忙碌碌中过去。

张春迅速平息了境内的乱局,让周边的一些官员和军阀都有些吃惊。

九月,湖北的讨袁战争完全失败。刘铁到了武昌,在日租界等他的清子的保护下去了日本。

沙洋镇,农民等各协会组建。政治协商会在乱哄哄的气氛中召开,勉强通过了《沙洋土地临时约法》,授权由张春组建的军政府进行土地收购和分配。

而在此之前,各地不得组建政府机构,待土地分配完毕,军政府拿出各方同意的办法后,再行组建政府。

土地临时约法规定,军政府必须保证新民大学提供相应的农业技术支持和扶持,土地赎金分三年交割清楚。乡绅们还是不相信这个政治协商会,而相信张春和新民大学,所以特意把新民大学带上了。

军政府必须支持商户进行工商产业。税率不得超过纯收入的百分之三十。

军政府在土地租金全部收回后,解散,组建新的政府。

政府在政治协商会议下主持工作。政治协商会议必须保证除农民以外的各行业人数均等,但农民代表不得超过代表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

土地约法是通过了,但具体土地分配要等到棉花和水稻收割完成后才能进行。

为了保证这几个月农民不闹事,张春出七成,各商户地主加起来出三成的粮食,开始修建从拖船埠到沙洋,从沙洋到李市再到后港的道路,凡属上工的人都有一日三餐的粮食,以工代赈。

拖船埠到沙洋隔着汉江。

而后港位于长湖之滨,长湖是古代洪泽湖最大的遗存,是沙洋与潜江和荆州的天然屏障,有连汉水和长江的水道。

规划这条道路,就意味要修桥。建筑所的人十分精心。

十月,各地的农民讲习组回来,集中在沙洋镇进行资料汇总,包括总人数和拥有土地数量的初步统计,预计实际测绘的时候还会多出很多。所管辖区十三个镇的人口数统计到的居然不到八万人,要知道新民三个镇就已经有了近二十万人。地盘却只有沙洋镇的一半大,这还不包括周湖和拖船埠地区。

七岁适龄儿童不到一万人。人口比较多的如沙洋、后港、李市、高阳、曾集五个镇就占了七成以上。其他的镇多是百十来户。

不过沙洋地盘很大,森林和湖泽众多,民风彪悍,很多地方和仙女一样亦民亦匪。各个湖区的流民不少,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让他们走出森林和湖泊,人口保守估计在七八千人左右。

沙洋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小麦,只有很少的地方有棉花,有很多村子都是依靠湖泊而居,以打鱼为生。

十一月水稻收割完毕,土地收回军政府所有,军政府主要是军人和学生组成,不过这些人的脾气都很好,他们懂知识,每个人都是秀才。读书人在农民中的地位很高,所以守备团也被老百姓叫学生军,因为农民们分不清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是学生还是士兵。

学生兵用仪器测量土地,每个镇上都建了一个良心尺。绝对标准。测量出来的土地没人敢捣鬼。

学生兵让散居的农户搬到一起,和农民们一起建造房屋,修建公共厕所和沼气池,教农民制作农家肥和小麦耕种技术,组建互助组。

因为这里大多数十来户一个村子,严重缺乏农具和所有的生产物资,不进行相互帮助,农田里的活干起来非常吃力。

合作银行就给他们贷款,利息很低。反正已经欠了政府土地款等等一大笔钱,债多不用愁,只要有土地,农民们相信能够偿还。

学生兵们让他们自己选组长,选村长,组成农民协会。组长和村长还能去镇里选镇长。镇里有农民讲习班。村里有小学堂,镇里有中学堂。

学校里都是学生兵在上课,不是那些私塾先生。书本也是学生兵们带来的,免费。孩子只需要交吃饭的粮食。

不过据说他们都是临时帮忙。以后会有一些老师过来,就需要交一定的学杂费购买书本。老师们自己有薪水,张春张大人发的。

村里开办了扫盲班,不去识字不行,因为学生兵们带了很多种地的书籍。不识字,就看不懂。种地都种不好,还叫农民?据说张春张大人种地就种的很好。连这些学生都是张大人教出来的。

那张大人是多么厉害的人物啊。

学生们只是笑,说张大人确实很厉害,但是也是一个普通人,还经常跟孩子们在街上做迷藏呢。说不定你去沙洋,去新民就能和他在一起坐一张桌子吃饭呢。张大人在学校都是和学生兵一起吃饭的。

所有的这些都使军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建立起了崇高的威望。只要学生们到的地方,事情就会变得顺理起来。

沙洋镇,张春再次当了甩手掌柜。

沙洋的守备团总算满编了,有了八个连队,收的都是十七八岁有点文化的新兵。每个连队加上通讯、卫生、侦察250人左右。因为新兵需要学习文化,连队除了连长,还设了教导员,负责思想和文化教育。

周荣带领四个连驻守后港。顾明带着两个连驻守沙洋,张霖越带着两个连驻守白马,赵定刚调往白马协助。因为部队之间隔了一条江和一条河,如果有事,救援不会那么及时。所以白马的防守力量加强了。

沙洋成立了沙洋巡警学院,黄元平的校长。沙洋设了警察局,各个镇都设了外出所。只是每个派出所人都很少,因为黄元平也不过培养了五百多名警察而已。好在目前学生和军人在前线支撑着。

新民大学的中学分出去后,又在雁门口镇和仙女镇都建了中学。因为随着各小学生的毕业高峰期的到来,一个小学就是三四百人毕业,新民三镇就有近两千人,新民中学已经装不下中学和大学一起学习。

沙洋中学几年后肯定也要扩建,不然应付不了上万人的学生。所以后港也要建一所中学。

中学的学制延长一年。新民大学的招生标准再次提高。

蔡元培被这种全民教育弄得有些措手不及。他在考虑,开一些专科学校,让考不上大学的孩子选择自己的择业方向,学习从业技能。

沙洋,现在的城镇人口约五六千人,都是地主商户搬过来的。

为了兑现军政府的承诺,王仁彬在沈集规划了一个石膏厂和水泥厂。

这里的资源比雁门口要好一些,所以规模和相关产业链也尽量完备。环境组和化工组对水泥厂的石灰石膏利用、环境治理和花了不少时间,已经有一整套方法。

第八十一章桥与石油

周湖规划了一个造纸厂。虽然军政府把整个周湖设为保护区,但是里面的芦苇生长面积非常大。而芦苇是造纸的最佳原料。

周湖位于汉江的大曲字弯里面;云龙河在洪水季节,可以从王家集向周湖里补水。不过后世开挖河道,围湖造田,周湖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消失了。而现在,张春非常珍惜这种自然环境。他要早早地划定保护区。并把造纸厂设在周湖和王家集之间,这其实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因为经济本身就基于环境。只是造纸的污染需要解决。环境所和负责沼气的微生物所接到了造纸厂的污水处理项目高兴坏了。

造纸厂带来的就是印刷厂。两个建在一起,正好在沙洋和新民中间,蔡元培已经盯上了这个计划,他想设立新民报社和新民编书局。就缺印刷厂了。

现在学校用的都是油印教材,和很小的印刷机印刷少量的资料。

新民大学的图书馆里还有大量的论文需要整理编印。没有印刷厂让他痛苦不堪。

除了印刷厂,还有包装纸板厂等等。

这样,周湖就会形成一个产业链。

沈集和周湖这两个计划让沙洋的富商们非常兴奋,只是张春的计划都很大,他们全部的资金联合起来都不够。张春设立沙洋纸业公司,由合作银行出资百分之五十一,其它商户加起来百分之四十九;负责前期的建设工作和湖区的管理工作。

沙洋区域资源还是比较少,重要的是以后的渔业、油茶和棉桑产业。不过现在张春不想让这些富户插手过多。这两个地方之所以建设规模都非常大,就是为了消耗这些人大部分的资金。

不过无论张春怎么吸纳富商们的资金,还是会有三成左右的资金走向商业。这是因为汉水的水路运输不是云龙河能够比的。沙洋原来有两家船行。现在合起来成为一家,并吸收了一部分外来资本,叫何氏船务,老板叫何云清。

何氏船务自己开始扩建码头,招募工人,购买船只,弄得非常不错。张春虽然心里非常不舒服,但是也只有忍着。

然后就是各类商行,基本上都是冲着新民去的。因为新民的矿产品需求量非常大。而有一样商品是新民目前自己不能生产的,那就是食盐。商行控制了沙洋和新民全部的食盐供应,张春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来解套。

合作银行的资金现在和他们拼不起,就像副行长黄丽玲说的,只能利用,而不能对抗。

由于新民和沙洋之间隔着一条河,一条江,实际上交通也被船务公司把持。

“唉,这里能修一座桥就好了。”

徐振鹏是送学生到后港后,和张春一起坐船渡过了汉水,又过云龙河。徐振鹏看了一脸忧郁的张春一眼。

“怎么不是汉水上修桥?说这里?”丽质笑道。

“汉水?那可是一个大航道,能过大船。修桥要是限制了船的航行,我是担不起这个责任,子孙后代要骂人的呢。”张春叹了口气。

丽质则嘻嘻地笑。

“如果我们不要扩军太多,钢铁厂和水泥厂还是能够负担得起修桥的任务的。”徐振鹏不忍心看着张春不高兴的样子。随着年纪的增大,而张春又老是长不大的样子,所以徐振鹏就有了看子侄辈的那种疼爱。

“没那么简单。这修桥是百年大计,要弄清楚地质情况才可以。王仁彬老师就一直想要弄一台钻机,可是总是划不出钱来买。今年无论怎样也要弄一台钻机回来,所有的人中间,他是最亏的了,很多条件都没给他。”

“詹天佑先生在汉口呢。”

“这也是一个办法,不过詹先生恐怕也很难,钱和下面的工程师都是外国人的。”

“请詹先生介绍给我们几个老师啊!”丽质笑着说。

“说起这个我们有些丢人呢。我们的建筑系是修房子的,军工系里面怎样防炮火挖坑挖洞的挖壕沟的。对了,老徐,你想不想要汽车,用你的那个装在船上的小型内燃机装在马车上驱动,就能拉动我们的火箭炮。油,石油,我知道一个地方有,就在不远的潜江。”

“潜江?真的很近呢,不过好像也需要钻机。”丽质拍了他一下。

“钻井也简单,只是现在的技术太慢而已,耗工耗时不划算。王仁彬老师肯定能够弄出来。老徐,不如你和王仁彬做一做准备工作,请詹先生过来看看,最好能带一两个人给你们讲讲课。你们再研究?”张春又开始诱拐了。

“你说潜江真的有油?”

“肯定有,历史上有人在那里打井打出了火油。火油不就是石油吗?我回去找找是在什么书上看到的。”张春点头道。

徐振鹏被张春给绕晕了,不过到底人老成精。笑骂道:“你要修桥,我和王仁彬肯定都支持,用得了你绕来绕去的吗?”

张春嘻嘻笑:“这个,你们一个是兵器疯子,一个是找矿疯子,我不是怕你们不陪我玩吗?”

回到新民大学,王仁彬听说潜江发现过火油,兴冲冲地跑过来。

张春说这个长湖呢,是洪泽湖最低的地方,连我们这里都是洪泽湖的一部分。几千万年堆积都在这些凹陷区里面。潜江凹陷区是最深的一个。除了油,当然还有盐,多得很。这需要系统的研究凹陷区的位置,我记得在王场附近,什么书忘了。”

“听你这么说,有点道理,没有油,盐也是可以的。”王仁彬十分向往的样子。

张春先忙打住:“那个,先别考虑油的事情,就是我想在云龙河上修一座桥。。。。。。”

“桥有油的事情重要?”

张春看着丽质一摊手:“看吧。”

丽质笑得极为开心。

王仁彬看了两个人一眼,醒悟过来:“你们是要修桥啊,难怪老徐古古怪怪的。”

丽质就解释道:“其实修桥也要看地质情况的啊。”

张春笑道:“光有油,没有路,你不是也没办法。”

王仁彬点头道:“那个,油田。。。。。。”

张春又一拍手:“哎呀,忘了,我得请蔡先生去一趟汉口。”

说着就推门出去了。

王仁彬气得指着张春的背影道:“我明天带人去王场。”

丽质可怜地看着王仁彬:“王先生,他就是胡说的。你还是帮他看一下修桥的位置。”

王仁彬想了想:“不对,说不定被他蒙对也不一定。他说的挺有道理的。”

丽质说:“他什么时候不是没理也要说出几分理出来?您别理他。”

王仁彬摇头道:“石油啊,多重要。我还是去看看。要是可能的话,事情多着呢,好多年才能有效果。修桥是小事。”

不说王仁彬急匆匆地去做准备工作的事情。

张春逃出来拍拍胸口:“石油,真要搞,也是十年以后的事情,我要有钱才行啊。”

徐振鹏就站在走廊旁边抽烟。听了就问:“怎么还有这说法?”

张春皱着眉头道:“也怪我嘴巴快,石油,不是我们现在玩得起的,是要打仗死人的。铁路都在外国人手里要不回来。您不怕死您弄。”张春握了一下拳头到:“你说我再扩一个团,拿下潜江怎么样?”

徐振鹏摇头:“那你得扩两个团,因为你拿下潜江,天门还不得拼死一搏?都被你包圆了。说实话,两个团都不够,你这就是造反了。”

“是啊,您老盯着王疯子一眼,就是有什么想法也别说出去。”

“你为什么不说?”

“因为我是骗他的,结果连我自己也骗到了,他要真找什么书,我去哪里找给他?我得走了。”张春匆匆逃了。

王仁彬摇着脑袋出来。

徐振鹏连忙跑过去拉住他说:“任彬,我有些事情跟你说一下。”

两个人就低声说着话走了。

丽质就去追张春。

第八十二章误击丁槐

蔡元培听了张春的苦恼,大笑。说他自作自受。

张春就说自己和丽质到现在还是小名,请蔡元培给取字。

蔡元培给张春取了“为民”两个字,希望他不要忘了自己的志向。丽质两个字就很好,唐长乐公主就叫丽质。所以给丽质取了一个大名叫“媛”。

张春其实也不想要“为民”两个字,因为他一想到丽质叫她“为民哥”的时候,还是觉得有些耳熟,但是长者赐不敢辞,也就认了。

九月末,河南人白朗的起义军进攻枣阳,枣阳守备军不战而退,退走荆门。白狼军兵锋到了沈集附近。

十月,白朗派人来联系,因为黄兴跟他说张春这个人可能会给他帮助。张春只好从新民赶到沙洋,不过他拒绝了白朗要求他加入“扶汉军”,而是让白朗军退出枣阳,找个地方好好练兵,好好养民,不要当流寇。

顾明从沈集出发,悄悄尾随撤退的白朗军。

丁槐也派军攻击枣阳。不过他们遇到的不是白狼军,而是顾明的两个连。因为丁槐根本瞧不起白朗这帮农民起义军,所以连侦察兵都没派。临到交火,都不知道遇到了什么人,只一个照面,丁槐的主力就差不多被全歼。

就在丁槐要绝望的时候,顾明的进攻停了下来,打出了沙洋守备团的旗号,用旗语问是什么人。

丁槐气得一个倒仰。站在阵地前大骂,说是谁带队,他要枪毙他。

顾明暗笑,不理他。派人跑过去说:“为什么不派侦察哨,见到守备团的侦察兵,不问就直接开枪。引起误会不能怪守备团。”

派去的兵是一个很年轻的学生兵,全身武装,背着上了刺刀的半自动和一只自动步枪,胸前一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