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之平手物语-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这么点家伙,当然也不能浪费。
菅达长简单地做出了安排之后,让六家豪族分别从侧面进攻,本人则带领自家兄弟,攻打正门。
也是唯一要面对两座箭橹的方向。
经过战前的“鼓动”,这三千人的士气有所恢复,但依然不足以做出一次足够强力的突击。
所以菅达长亲自上阵了。他身披着甲胄,提着厚重的竹束,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同时向左右高声道:“跟我冲!拿下船越景直!抢钱抢粮抢女人的时候到了!”
后面的话都很虚,但“跟我冲”三个字是实打实的。这跟坐在安全的军帐里,挥着军配团扇说“给我冲”可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嗨!哈!”眼看家主的脚步一点都不犹豫,几百名郎党不假思索地跟了上去,照着往日的习惯,喊出助威的声音。
这是多年一同作战才锻炼出来的默契与信任。这些年来菅达长带着属下们像一只狡猾的狐狸般游猎在战场上,不管大局是胜是败,他总是能混个不错的结果。外人说是消极避战,但这也让他在士兵们心里建立了极高的威望。
冲得要够猛,不过阵式不能乱,五七人聚集成小队,彼此间保持着一两步的距离,每队里至少有两人是不带武器,只拿着竹束的。
接着其他豪族众里也有一部分年轻沉不住气的人,被鼓动得一道冲杀上去。怎么说也都是些刀口舔血的亡命之徒,宁愿战死也不会憋屈死。
冲出数十步之后,菅达长突然猛地挥了一下手,喊出一个“停”字。接着他将手里的竹束杵在地上,身体灵活地蜷缩,贴着地面躲藏起来。
伴随这声口令,数百人不约而同,几乎都在同时做出类似的动作。负责保护同伴的士兵站在最外侧,面向城里两座箭橹的方向,竖起竹束。反应最慢的人,也在几个呼吸间跟上了节奏。
继而就从城的方向,传来此起彼伏的铁炮开火和弓弦破风的声音。
数不清的弹丸与箭矢,如急雨一般倾斜出来,落到进攻者的头上。城外除了后方的山谷小道之外,三面都响起惨叫的声音。
只在一瞬间,就有近百个攻城的士卒被贯穿身体。好不容易被鼓动起的攻势立即为之一缓。
但菅达长毫无动摇。
趁着躲在竹束后的机会,他已经看得明白,城里虽然有二千五百名乌合之众,但其中大部分人只拿着丸木弓、小藤弓或者极劣质的铁炮,在远距离上是造不成什么威胁的。也只有船越景直这种不会用兵的笨蛋,才会在这个距离下令射击。
唯有船越景直那家伙珍藏的南蛮铁炮二百支,以及少数强弓手做出的攻击,才能真正要人性命。
事情的发展与先前的预想完全吻合。
故而使用竹束的应对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眼环视过去,自家儿郎挂彩的恐怕只有十余人。
然而那南蛮铁炮装填是很麻烦的,就算是熟手也要费一番功夫。
趁着这个机会,菅达长矫健如豹,从地上一跃而起,带头向城门冲刺过去。
“接着冲!弟兄们不要慌!伤了有人抬,死了有人埋!你的家人我一定养!”
菅达长的口才一向不怎么好,但有往日的实际行为做佐证,他的话是能让人信服的。
战前他从家中选了三百人来做突击部队,其中一百人是防御组,已经大显身手了。这时一百五十名射击组也开始表现。借着竹束掩护,纷纷起身,弯弓搭箭,在离城门一百余步的位置发起反击。
在这个距离上,城内居高临下,多少还有那么一点准头。但攻方想要杀伤到守军,就实在是强人所难了。菅家的弓手们再怎么精锐,一百五十支箭矢里,也最多只有十分之一能覆盖到预想目标,更不要提伤害了。
也许会有一两个倒霉蛋正好被射中要害,一命呜呼,却也丝毫影响不了大局。
不过这一轮射击,本来就只是为了掩护而已。
正常人发现许多支箭羽从头顶和侧方掠过,总是下意识有躲避念头的。缺乏训练度的杂兵也不免于此。
船越景直除了懂点铁炮伎俩之外,并不是个很厉害的战将。其麾下大概也有那么两百左右的精锐,但召集起的二千五百人里,杂兵可谓比比皆是。
在这射击的同时,菅达长带着一百突击组冲到了离城约五十步的范围。
守军当然会对这群不要命的家伙予以射击。只是箭橹中的精英铁炮兵还在装填,而据墙防御的杂兵们,又受到箭矢的压制影响,下意识地动作变形,失去准头。
到这个距离的时候,冲在最前面的菅达长开始稍稍放缓速度,调整脚步,偏转方向,继而顺着惯性,化直线为曲线,整个身子原地旋转了整整一圈,将手中的投掷物扔了出去。
他既没有持刀也没有拿枪,反倒是带着一个奇异的武器。
那是一个装满火药和少数铁钉的密封陶罐,外面还系着一根短绳子,外表像是后世奥林匹克运动会里面的链球。手拿着绳子旋转,就能够利用离心力,将陶罐扔出去。
这就是水战中常用的所谓“焙烙玉”。
菅达长掷出的焙烙玉在空中划出了一道美妙的弧线,恰到好处地绕过了城门,径直落在门后守军的人堆里。
“轰”的一声,火药爆裂炸开,腾起一阵浓密的黑色烟雾。
“啊!”
从门后的惨叫声中,菅达长仿佛就能看到血肉模糊的场景,真是令人心情愉悦啊。
与此同时,一共有五十人一起掷出焙烙玉,其中十来个掉进堀沟或土垣,压根没进城池,还有至少二十个陶罐打偏方向,没伤到人和城门,只是激起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火苗。
但仍有六七发攻击正好凑效,砸到城兵头顶上。
城内立即变得烟雾缭绕起来。
紧接着菅家的第二备队士兵仿佛收到了指示,也开始同时向前发起攻势。这次他们带上了足以跨越堀沟和土垣的木栅栏。
顷刻之间,由菅达长亲自带队的这波攻势,就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大有一口气攻破城门的意思。
一共不到十个中靶的焙烙玉,并不能对人员和墙体造成多少有效杀伤。但巨响、浓烟、火光配合上倒霉蛋们的惨叫,会让杂兵们的士气大大动摇。
“都给我冷静!”
“赶紧射击!”
“动摇军心者死!”
第三声怒吼,响彻云霄。
一个脸部被炸伤,呻吟着不由自主喊出“饶命”的士兵成了用于吓唬鸡的猴子,被当场斩成两段,脑袋扔出城外。
同时有一批增援士兵,从本丸杀出来,加固了正门的防御。
从声音分辨,菅达长知道前两个没啥用的命令是出自船越景直,唯有最后一句怒喝,来自于田村经春。
果然不愧是“船越一党”里面唯一善战的那位,不过也只是有勇无谋罢了。而且城里也就这么一位!
守方稳住阵线之后,立即不顾城外弓手的那点压制,开始又一轮射击。
这时候箭橹里的铁炮正好也装填好了。
而攻方的投掷手们,仍处在毫无掩饰地空旷地带,是最好的靶子。
对他们进行集中射击其实有点本末倒置,压制正在抬着木栅栏逼近的后续部队是更关键和紧要的事。但刚才的焙烙玉造成了城兵死伤,必须予以还击,才能挽回杂兵们蹲在城墙后的安全感,以保住士气。
菅达长再次支起了竹束,躲在后面。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这样,天生神力,拿着二十多斤的竹束还健步如飞。
更多人只能趴在地上,祈祷不要被命中。
一阵枪弹和箭雨密密麻麻地洗过。
至少二十名经验丰富的精兵会因此送命,连菅达长自己都不免中了一枚弹丸和两支箭矢,左臂立即就疼得抬不起来了。
痛归痛,损失却是有意义的,顶住这波射击之后,第二波的攻城兵就杀到了。他们会把木栅栏铺在堀沟和土垣上,当作梯子来使用,进行登城攻击。
弓箭组依然是在竹束组的掩护下进行援护性射击,还能跑得动的投掷组回去准备再来一轮。
菅达长从腰间取出另一个陶罐,仅仅用着一只右手,又一次命中了人堆。
又一次的巨响、浓烟、火光。
但不再有惨叫了,只能听到低沉的呻吟,一闪而过。
一百五十支没谱的箭矢,更是不会让守方新上来的这批人有任何反应。连眉毛都不会多皱一下。
能否克服人性本能,理智评估风险,不被徒有其表的攻势所吓倒。真正的老兵,显然与刚才那些只会欺软怕硬的鱼腩杂兵截然不同。
第二十二章 淡路吕布
安宅信康继承了其父的淡路国主之位后,真正服从他的豪族只有三分之一,而岛上战力最强的菅达长和人缘最好的船越景直各自拉帮结派。区别是前者明着不听号令,后者却是暗着越级联系三好家。
今天菅家一党和船越一党来了一次正面的对决。兵对兵,将对将。
城门正面鏖战的时候,侧面两边也都在发生战斗。按平均战斗力来讲,菅家一党的附属豪族要强过船越一党,但后者有城墙做掩护,也斗了个旗鼓相当。
当然,是较低水平下的旗鼓相当,与主力之间的血战不可同日而语。
总计不到五万人的淡路岛上,拿过刀见过血的不下一万,显然其中大部分都是欺软怕硬的海贼,真正能战之兵从来不多。
不过低水平战斗的死伤率未必就小了。精锐们固然承受着大上几倍的压力,但也有高出几倍的保命技巧。
菅达长就是如此。他已经被射中五次了,但每次都避开了要害,皮外伤只是疼痛,却不是要命的,所以依然站在前线督战。
“金八郎!好样的,不愧是当过我的亲兵!”
“桥介!刀已经卷了吗?把我的剑拿去!”
“助右卫门,在干什么呢!战场上可不能走神!”
……
每一次准确喊出士卒的名字,就会让当事人的士气更高涨几分,更悍不畏死地向前冲锋。
菅达长狡猾地在人群中穿梭移动,既能让麾下士卒们听到自己的声音,又不留给敌军狙击齐射的机会。甚至还抽个空子,又投掷了一枚焙烙玉到城里,砸到好几个守兵,还把城门熏得通黑,看起来摇摇欲坠。
五十步的距离,三发三中,这对于菅达长来说也是超常发挥了。不过差不多是到极限了,伤口和疲劳都累积到一定程度,再来一次实在没有把握。个人英雄主义的剧情不可能重复上演了。
要说指挥……其实也没什么好指挥的。正面攻城,又缺乏器械,除了蚁附之外,还能如何呢?
早已有五架木栅栏被铺在土垣堀沟上,形成爬梯结构。菅家压箱底的六七百人都拉了出来,分三个梯队依次强登。除了箭橹中的铁炮兵之外,大部分人都已经弃了在这小范围内施展不开的弓箭,而换上刀剑和短枪,就在这狭窄的城头肉搏。
而箭橹中的铁炮在连续击发了超过二十次之后,也暂时无法再继续使用了。
城外的弓箭压制也已经基本放弃了,焙烙玉的尝试还在继续,但始终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毕竟如菅达长这般百发百中的投手实在稀少。
城墙不够高,土垣的坡度也不够陡峭,但守城军无论如何还是有一些优势的,至少他们双脚站在平地,能毫无保留地发力。而攻方士兵需要仰攻,总是难以使得上劲。
这一点区别,足以抹平双方军事素质上的差距。菅家军始终不能杀入城内,船越军也无法将他们赶下来。
“啊啊啊啊!”
一个眼看马上要突入墙上,却又被薙刀扎穿腹部的海贼头目,仿佛突然间获取了不知名的力量一样,瞪圆了双眼,用力挥刀砍断了身前的刀柄,随后一跃跳进城内,无视了周围的攻击,如疯魔般乱舞,连着砍伤了三个敌人,才终于被好几支短矛一齐钉在地上,彻底没了声息。
趁着这一点点空间,五个强健孔武的菅家士卒几乎在同时跨了进来,相互背靠着背组成战团,向附近的守方们猛烈攻击,逼得身边数十人无法靠近,眼看就要在城头站住脚跟。
就在这时候,随着“推他们下去!”的大吼,七八名死士如猛虎一般飞撞过来,不顾着刀剑加身,上期试图擒抱。
冲在最前头的几个人毫无悬念地刀剑洞穿,但如此一来拔出刀刃也需要点时间,剩余几人就趁着这个机会,上前猛扑过去,抱着敌方的腰,一起滚下城头,完全是人肉炮弹的做法。
从斜坡上滚下,不足以摔死摔晕,不过胆敢离开城墙的守军,立即就被一拥而上,斫成血肉模糊的肉块。
但城头总是暂时守住了。
同样的事情,在同样的场所,不断地发生,菅达长付出了约两百条人命,造成的杀伤也差不多是这个级别。他似乎只差了一口气就足以拿下城头,但这口气就是迟迟不来。成堆的尸体,还有数不清的鲜血、残肢、断刀。到处都飘着黑烟,一半是扔进来的焙烙,一半是铁炮的不断射击。
浓厚的血腥,朦胧的烟雾,间或一丝肉体被烤焦的诡异香气,交织成一片如梦似幻,如三途川般凄厉的画卷。
伤亡已经接近三分之一,却仍旧死战不退,这在冷兵器时代,可算是毋庸置疑的强军了。然而强军也不能无限透支士气和战意,再这样下去,先垮掉的一定是攻方。
两侧的次要战场上,豪族们也一度打出了凶性,但阵亡数量超过一百之后就开始退缩,自然也从来没有接近城墙。
而这更令围观者对菅达长升起欣赏。
……
大概十四町(1。5公里)外的营帐内,平手汎秀带着麾下的将领们,坐在高台上,用西洋望远镜瞭望局势。
随着战情发展,高台上的气氛也渐渐紧张起来,不时有人啧啧称奇。对菅达长这个人的舆论评价,在短短不到一个时辰之内,发生了颠倒性的翻转,由蔑视不屑,变成刮目相看。
尤其是几个战将们,眼看着攻城一方如此勇壮,不禁开始觉得惺惺相惜。
“监物大人!两侧的军队实在不堪用,若集中我军精英,趁此刻增援突击,有六成把握一举下城!”
佐佐成政已经完全忍不住请战了,平手秀益脸上也展露着类似的心思。连一向被视作卑鄙小人的寺田安大夫亦是跃跃欲试的样子。
鲜血和火焰,始终是最能激发起原始欲望的象征物啊。
包括平手汎秀都略有一点点触动,遥想起十多年前,在稻生原浴血奋战的往事。但与佐佐等人不同的是,他的判断完全不会被这一丝突发的情绪所左右。
目前的这个场面,确实足以证明菅达长的才华与气魄了。如此斗将,死在这里未免显得可惜。但另一方面,这么一个武勇出众但又不好控制的人,要不要干脆让他折损在这里,以免后患?
他一时犹豫,尚未作出决断,却从镜片里发现,正面攻城的部队毫不犹豫地全线撤退了下去!两个侧面早已失去战心的士卒们更是立即如释重负,赶紧向后转进。
理论上这种无序的撤退是很危险的,一旦遭遇追击,则必然会溃败。只是守兵大概也无力再战了,丝毫没有追出来的意思。
这是怎么回事?
平手汎秀心怀疑惑地放下了手里的望远镜,不动神色环视了一下周围,接着就听到城里传来参差不齐的惊呼。
仔细分辨的话,似乎是在说:“粮食没了!”或者“粮仓烧到了!”之类的话。
再举起镜筒,透着烟雾依然看不清发生了什么。城里浓烟滚滚,火源太多了,实在分辨不出到底哪里是粮仓。
不过也不用着急,汎秀挥挥手,示意众人安下心,静静等待菅达长来汇报情况即可。
果然只过得须臾片刻,便有传令兵前来通报:“菅达长称已经趁着正面攻城,派人烧掉了城中的粮草库,如今已经不战自胜了!”
竟是如此!
汎秀心下微诧,立即又集中精神聆听了一番,果然城里的惊呼,已经渐渐变成哀叹和哭嚎。似乎连大将都放弃了鼓舞士气的打算,对这种情绪的发散完全没加以制止。
又等待了一会儿之后,战场上的烟火慢慢消散之后,再仔细搜寻,的确可以看见,有两座矢仓烧的特别剧烈,守兵在试图扑灭,但一时似乎难以凑效,而且看那些木柱焦黑的程度,恐怕里面的物资早就烧光了。
见状平手汎秀也为之色变。
方才那场血战,虽然足见菅达长此人的勇猛,但也不过是与平手秀益、本多正重等人相若。其临阵指挥能力固然值得一提,却也未必超过佐佐成政、河尻秀隆。
然而这激烈的场面不过是掩护,最终潜入烧粮才是杀手锏,这个手段就在那些人之上了。当年佐佐成政、平手秀益他们请战的时候,都觉得拿下这种城需要十来天功夫呢。
而且还模仿了平手汎秀的计策,利用了存粮这一点来做文章,显然临场发挥现学现用的能力也很不错。
仅以此一战而论,菅达长打仗的水平,及得上滝川一益。
再回想这家伙在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