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之平手物语-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织田家异军突起,将三好家在本州岛的势力扫清,但海上暂时还无暇涉及。九鬼嘉隆日后或许能名震列国,然而现在他只是泷川一益的与力,只能承担配合大军攻略伊势的职责。
  而平手汎秀刚收服的和泉豪族,拢共有关船二十,小早船百余,水夫一千五百,规模及不上淡路安宅家的十分之一。类似“安宅船”的大型战舰,更是一艘也没有,这群人里也没有谁懂得相关的修建技术。
  倘若真打起海战来,对方只需派遣三五艘安宅船作先驱,便是所向披靡,如虎入羊群一般。
  汎秀早在两年前便提前派人与安宅家的现任当主信康接触了,迄今已遣过五回使者。每一次,安宅信康都礼貌地接待了使者,收下了礼物,送出了回礼,但自始至终也没做出任何一句承诺。
  时至今日,安宅家依然保持着暧昧的态度。他们从未发动过对岸边的袭击,也不为难织田家御用商人的船队。他们不直接与织田家作对,但依然会对三好家的军事行动提供海运支持。
  更重要的是,安宅家的淡路水军保持着在濑户内海和大阪海湾巡航的习惯。路过的商船都需要对他们缴纳关税,表示服从,才可以被允许通行。
  前些日子,界町“能登屋”的池永平久与“胭脂屋”的红屋宗阳,之所以对织田不服而倾向三好,也有部分是因为,织田家尚未控制界町周边的海路。
  对这个情况,远在岐阜城的信长鞭长莫及,眼不见心不烦。但近在咫尺的平手汎秀每天都能感受到无奈。
  只是感受归感受,却也无可奈何。海军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算肯投钱也难以短期见效。而且目前还需要一个合适的框架。
  正常人的想法或许会是在和泉水军的基础上扩充,但平手汎秀对此缺乏信心。那些国人众的忠诚度和战斗力都没有经历过检验,暂时不能视为可靠的力量。
  汎秀轻轻摇了摇头,决定暂时把正事放在脑后。
  他随意品尝一个糯米制的白玉丸子,觉得味道也不比月饼要差,只是糖放得稍多,有些腻味。而后举起酒碟,重新与亲戚们攀谈起来。
  在场最活跃的是汎秀之长兄的养子,平手庆次郎秀益。在汎秀的支持下,他这几年立下了不少战功,在织田政权中也有了一定的名气,自然是坐稳了位置。
  现在看来他已颇有大人物的自觉,在这种场合能自如应付。他身边是平手季定,平手长成,平手长政三人。
  接下来还有汎秀的四叔,过继给了别家的野口政利;以及没怎么见过面的唯一一个姑父,生津贞常。以这两人为首,野口和生津两家也被视作了平手的亲族,被信长当做与力派了过来。
  这在织田家是十分常见的措施。与力既要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又不能引起当事人反感,人选当然是要好好斟酌的。
  作为一个完全凭自身功业崭露头角的武士,平手汎秀一度跟家里十分疏远。但现在执掌和泉一国,身边到处都是用人的地方,不可能完全忽略亲族这个资源。所以,只要在平手政秀死谏之事上没有责任的族人,大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任用。就算是有责任的三叔长成和庶兄长政,也在庆次的斡旋下,派到了闲职上去。
  再然后是玉越三十郎。通常来讲,侧室的家人未必会被看做亲戚,但这个商人一向很受平手汎秀的重视。
  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汎秀要施行一系列商业政策的时候,不能老是自己上阵,总要有一两个托的,所以玉越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了起来。
  尽管如此,商人出身的玉越三十郎仍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他正在以一种谦卑乃至有点谄媚的神情讲一个笑话。
  不过,汎秀信步走过的时候,玉越三十郎立即肃然收敛笑容,快步迎上前,表示有要事相商,而汎秀也立即带着他向人少的方向走去。
  这份殊荣是在场所有人,包括庆次在内都无法享有的。
  走到安静的凉台,汎秀立即发问:“究竟有何急事?莫非是‘竞拍会’出了什么问题?”
  “不是。”玉越来不及施礼,而是言简意赅地做了回答,“竞拍会一切顺利。只是遇到一个南蛮商人,对方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建议。”
  “南蛮商人?有什么特殊的货源吗?”汎秀微微皱眉,“难道是想要政策上的支持吗?现在可是建立信誉的关键时刻,千万双眼睛都盯着,不可杀鸡取卵。”
  “属下明白。”玉越连忙解释道:“对方提供的不是商品,而是一种对铁炮的加工技术。他们的要求是派兵把守工坊,保证技术不外泄。此事属下无法做主,只能火速禀报主公。”
  “铁炮的加工技术?他们有没有解释这种技术有什么效果?”
  “听说加工过的铁炮,射击的准度会大大提高,但装填速度则会下降。方法是在铁炮内部刻出纹路。”
  “膛线?”
  平手汎秀当然对这个技术不会感到陌生。他也曾向欧洲商人一次性购买了十支有膛线的优质铁炮做尝试。只是本时代的膛线似乎还只能靠手工制造,极其费时,而且对工人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完全无法普及。
  但刚才玉越三十郎提到了“工坊”。莫非现在欧洲人有了更先进的量产技术?那倒还是值得一试的。
  只是持有这种技术的人,为何会找上我呢?
  汎秀心下疑虑,问到:
  “这个南蛮商人……他是如何认识我的?”
  玉越有些惊讶地回答说:“主公您难道忘了吗,此人叫做‘拉斐尔·卡斯特罗’,数年前属下曾向您引荐,而后您给他介绍了许多织田家的订单……”
  汎秀顿时反应过来,记起数年前那个金发的葡萄牙人。


第六十五章 膛线技术的用途
  “拉斐尔先生,好久不见了!从三十郎的介绍看,您的事业也进行得十分顺利啊。”
  “平手大人,您话中的‘也’字暴露了真实的意思。我的商贸虽然稍有起色,但却远远比不上阁下啊。”
  “哈哈,看来您对东方人的语言习惯已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平手汎秀一边微笑着与之寒暄,一边上下打量。
  时隔七年,拉斐尔·卡斯特罗呈现了很明显的成熟或者说衰老的气象。他蓄起了金色的胡须,眼角有了层叠的皱纹,脸上也多出几道风霜。
  而他的伴当,强壮威猛的克劳乌迪好像依然还是那副样子,没有多出岁月的痕迹。或者应该说,七年前他身上岁月的痕迹就已经很多了?
  见面前,汎秀已经听玉越三十郎说了,这位葡萄牙商人通过织田家的关系打开门路之后,一直专注于经营这条线,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军火商。但近年信长的势力扩展太快,视野日渐开阔,接触南蛮人的渠道也多了起来,所以拉斐尔的存在感大为下降。
  汎秀无法从衣饰和佩剑上看出对方的财富变化,但他注意到了拉斐尔胸口的十字架。
  那是一件精致而又硕大的仪具,目测有二十厘米高,由紫红色的华贵木材雕成,上面刻成一副基督受难的塑像。
  凭借平手汎秀极其有限的后世宗教知识,他隐约记得,拉斐尔所笃信的新教,是不主张使用这种仪具的。
  所以他好奇发问:
  “拉斐尔先生,您又重新皈依天主教了吗?”
  对方并没展现出惊讶,也不问汎秀是如何看出的,只是情绪有点低沉地答道:
  “是的。以前我为了与西班牙王国作对,而自作主张地加入了一个新兴宗派,没想到这导致我受到了其他航海者的集体抵制。最开始我的生意还太小,所以没被注意,但这两年各方面的打压都很厉害,如果不改宗的话,也许我就要马上破产了。”
  “那还真是为难您了。信仰的区别却导致世俗的冲突,真是疯狂。”平手汎秀半是安慰,半是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可惜如您这般睿智的领主太少了。欧洲的僧人和大名们正陷入疯狂当中,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爆发以宗教为名的大规模战争。”
  拉斐尔轻叹了一声,略有些失落,但很快就自行调整过来,转而说到:“不管如何,生活和生意都还是要继续。天主在上!这次我给您带来的是一门能发家致富的技术。”
  “我已经听说了,是膛线的制造?”汎秀提出了疑问,“请恕我冒昧,首先我想要知道这门技术的大致情况,其次还请您说明,为什么要找到我来做这个计划,在您的预想中,双方的权责又是如何界定的?”
  通常来讲,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平手汎秀在扶桑是不会用这种直率的态度与同行说话的。但欧洲商人拉斐尔显然很适应直来直去的语言风格,他立即一一作答:
  “是‘膛线’吗?这是您发明的新词吗?如您所言,这是一个通过机械来加工膛线的技术。以前每一支铁炮,需要一个熟练工匠半个月以上的功夫,才能刻出可用的膛线。上次我卖给您的商品也是如此。而新型技术是倚赖机械的,能够以每天两支的速度做膛线加工,而且对工匠技术的需求也降低了,质量却大大提高。”
  说到这里,拉斐尔暂停了一会儿,饮了一口水,指着身边的克劳迪乌补充道:“具体的技术细节由他负责,您可以事后详细了解。至于为什么找到您……关于这个,首先您应该知道,刻有膛线的铁炮虽然精准程度有了提高,但装填速度却下降了,只能在特定场合使用,其需求量也是有限的。”
  平手汎秀点头表示同意。
  在原有的历史中,膛线也不是一出现就被广泛使用的,没有后装技术,没有米涅弹,线膛枪的优越性只是停留在纸面的实验室数据。
  现在已经是1567年了,扶桑国内的合战中,也经常能见到几百支铁炮集中使用的战例。达到这种规模之后,膛线带的精准优势,就远不如射击频率重要了。
  所以线膛枪的普及率并不高,只有在需要狙击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
  没有米涅弹,平手汎秀还可以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拿出类似替代品。但是后装枪技术,这个就完全不是十六世纪能造出来的了。
  拉斐尔接着讲到:
  “这项技术在欧洲才出现几年,但这个有限的市场,已经被别人瓜分干净了,甚至连生产技术都打上专利。而在东方,航海商人们大多没掌握制作膛线的技术,市场还是空白的。”
  汎秀闻言已经大致明白过来,接过话头道:“空白市场意味着没有竞争者,但同时也没有现成的客户。”
  “是的。”拉斐尔点点头,“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您一样,一眼就能看出膛线的作用。我一直在为此苦恼,直到前些时间听说您在和泉国举办的竞拍会……那可真是了不起的创举,短短两个月时间,就构建了一个压倒性的艺术品交易渠道。掌握渠道的人,总是远远胜过只掌握商品的人。”
  “您的意思,是想在竞拍会上,打响名声?”汎秀皱了皱眉,“或许勉强能达成目的,但效果恐怕不会太好。”
  “那也比没有效果要强了!”拉斐尔无奈地摇摇头,“说实话,最近几年,大家都知道运载铁炮到东方来换取白银是很有赚头的,生意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必须寻找出自己的优势项目才行。当然收益划分方面我绝对会让您满意的。”
  拉斐尔一直是一个用正道做生意的人,他既然说了让对方满意,就一定能做得到。
  于是汎秀提问到:
  “那么拉斐尔先生您的计划究竟是——”
  “在欧洲公开制作会惹来麻烦。所以我希望把工坊放在您的领地。我会定期运过来原料,在本地加工之后再卖出去。每卖出一支特制铁炮,您可以得到十二贯的收益分成。而您需要做的,首先是打开销路,其次则是派兵保护,防止匠人和工具外泄。当然我会保证优先供应您和您的盟友,并且绝不与您的敌人来往。”
  汎秀暗自算了一下,觉得这个生意还是有一定前景的。如果运作得当,每年可能有三五千贯的收入。
  拉斐尔当然也不亏,对这个商人而言,利润倒是其次,关键还是要靠新式货品接触更多人脉,打起名头,然后采用捆绑销售的策略来争夺市场。
  但汎秀隐约觉得,这个事情可以有更好的处理办法。只是一时没想清楚。
  他点了点头,接着一边思索一边询问:
  “请问,这项膛线加工技术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此言一出,拉斐尔知道汎秀已大致同意,神色安定下来,解释道:“尊敬的平手大人,这门技术需要用到特制刀口,还有拉杆和相应的床体……嗯,其中并没有涉及到过于复杂的原理,但对于冶金和机械水平有一定要求,以扶桑国内的条件,想要仿制可能有一定难度。具体的过程可以让克劳迪乌为您演示。”
  说完拉斐尔侧首对他的同伴说了几句葡萄牙语。然后他身边那个健壮的汉子便从背后的大包袱里取出了几件工具,开始向平手汎秀展示效果。
  这家伙先拿出来的是一个锋利的勾形刀刃,而后将刀刃固定在一根笔直地金属杆上。接着他把套着刀的金属杆伸进枪管里,左手持杆做出提拉的动作,右手持枪管匀速转动。
  汎秀立即点头,表示明白了切削的原理。
  紧接着克劳乌迪又用一些木头架子,拼出一个简易木制拉床的原型。枪管被固定在一个木夹子里,随着拉杆移动,夹子也会匀速转动。
  这是一个典型的拉削机床设备!汎秀没想到自己能在十六世纪看到这玩意儿。他这时已经基本相信对方确实是有先进的技术。
  商业上可行性是很高的,政治上的风险则很小,没有不同意的理由。
  他思索一番后,表示:
  “我需要看到工坊的实景,并且了解样品的实际性能。如果真的精准度够高的话,那我或许有更好的办法来做推广,使之卖出更高的价格。”
  拉斐尔闻言一愣,然后立即兴奋起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溢价产生的利润全部归您!”
  “不不不……”汎秀笑着摇摇头,“仍然是对半分即可。不过我希望您帮我一个小小的忙。”
  “请说吧,如果我能做得到的话。”
  “对您来说不会是什么难事。我希望在您的帮助下,建立一支近海海军。”
  “海军?我很感谢您对我国的信任,但请恕我直言,我国的海军与扶桑完全建立在不同的思路之上,可能未必符合您的预期……”
  “您不必为此担心。我知道二者之间的区别。我也很确定自己需要的是一支真正的水军,而不是站在船上的步兵。”
  “这样的话……如果您能为我的新式商品带来市场,我一定尽力达成您的愿望。”拉斐尔最终果断地点了点头。


第六十六章 铁炮竞赛的提议
  “月见祭”对于平手家的众人来说,只是忙碌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休止符。平手汎秀将各项体制政策安排下去之后,家臣们又重新进入繁杂的工作当中。
  这次连士卒们都没闲着。汎秀对一千五百名旗本常备兵的规定是五日一休,而其余四天都必须集结到岸和田城,进行守备和训练。
  类似的政策近年来已经在列国推广开来,除了织田之外,最有名的就是北条家。然而像平手汎秀这么严格的还很少见,其他的领主最多会要求兵卒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城,一般更普遍的数字是一半。
  五分之四这个数字,对于足轻们来说稍显严酷了。但刚刚发了财的平手汎秀开出了高额的经济补偿:每日在城里参加完成训练的旗本士卒可以得到二十文的津贴,而随军出征,离开和泉国的时候则升到四十文。综合算下来,这相当于每年额外给予了六至十五贯的俸禄。
  在这金钱的刺激下,政策也没有收到什么怨言。
  训练的事务暂时交给了沼田佑光,让他带着官兵熟悉各种旗语指令和本时代的阵型。这个任务应该不难。
  平手汎秀心下总觉得战术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心里也会想些“鸳鸯阵”“偏厢车”或者是“西班牙方针”之类的东西。然而还没来得及将这些思路投入试验,便先有了用兵的计划,只能抛之脑后。
  这次倒不是织田家的调令,而是幕府一方的求援。据说是伊势贞兴和细川藤孝为首的一些幕臣在山城国推行集权,与当地豪族产生了矛盾,引得西冈地区几个独立性较强的国人众势力大为不满,暗中对抗。
  虽然只是国人势力,但西冈地处交通要地,经济十分发达,趁着乱世,此地的豪族们多年来不显山露水地积攒了不少实力。
  倘若公开讨伐,这些人一定会举兵笼城,以幕府微薄的直属兵力,短时间很可能是无法攻下城池的,到时候事情就成笑话了。所以伊势贞兴和细川藤孝等人以“扫清三好遗毒”的名义,积极联系周边,确保能有众多援军前来,才小心翼翼地颁布了讨伐令。
  自织田上洛拥立足利义昭之后,近畿诸侯基本都名义上回到了幕府麾下,肯拉下脸面求助的话,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