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遂明(黑心)-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传令兵原封不动的将这句传了出去。登时,刚刚还在愤怒的人们忽然静了下来,大家都在等着,看李开国如何回答。

李开国微微一笑,说道:“来啊,请德王上堂。”德王早就等得不耐烦了,此时听到李开国传他,立刻便在两名护卫搀扶下艰难的爬上台来。

朱大典张大嘴巴,看着德王,立刻明白德王是来做什么的。刚才他在台下见到德王,还以为是被李开国勒令来观审的,此时才知道,原来李国如此做,是知道他必会提出疑义,而早做了准备。

不过他还存着万一的希望,如果德王骨头硬一点的话,自己可能还有活路。朱大典也不想想,此时乃是危难之时,自己顾自己尚且不及,德王还有功夫顾及到他?

果然德王一上台,便大声道:“山东巡抚朱大典,奸、杀人命,不修官德,本王以藩王之名,革除朱大典山东巡抚一职,由灵山卫都指挥使李国代理山东巡抚。朱大典一案也由新任巡抚李国审理处置。”

说完便拿出朱大典的山东巡抚大印,走到李开国案前,叫道:“李国接巡抚大印。”李开国单手接过,放在案上,微微笑道:“王爷果然公正严明,为百姓计,为大明计,本官就暂代这巡抚一职了。”他也不玩假惺惺的三推三让,立刻便接受任命。

灵山卫的书记们大喜,这德王为了活命,果然卖力,立刻他们就带头跪倒在地,大呼道:“恭喜李大人升任山东巡抚。”在场的百姓和士绅地保、富商财主也一齐跪下山呼:“拜见新任巡抚李大人。”有了德王出面,一切就变成顺理成章,就连那些被俘虏的明军还有一些官吏也跟着跪倒叫唤。

尽管还有人不同意,但李开国又没有公开反明,虽然攻打了济南城,可旗帜上还是大明灵山卫都指挥使的旗号。此时再有德王出面加封,就算你再挑理,再是仁人君子、饱学鸿儒,也只能说李开国奸臣,而没办法说李开国是反贼。

朱大典眼见着事情往最坏的方向发展,居然连一些官吏都听从德王的话而拜见李开国升任山东巡抚,立时大叫道:“成祖有令,藩王不许干涉地方政务,德王没有权利让李国代理山东巡抚。你们不准拜见,朝廷是不会承认的。”

德王大怒,叫道:“我来问你。是太祖大,还是成祖大?”朱大典一怔,说道:“当然是太祖大。”

德王哈哈大笑,说道:“本王这德王,乃是太祖亲封世袭而来,当时太祖有言,分封藩王之封地,藩王有军政之权。成祖为一已之私,削藩废王,不尊祖制。你居然也敢提他?本王有太祖授权,就是天授权与本王,封一个代理巡抚有何不可?”

众官民一听,果然是这个道理,纷纷点头。心里承认这个说法。朱大典张大了嘴,这该死的德王为了活命。连太祖都搬出来。他还能说什么?说太祖已经是两百年前的死人了,他说的话到现在连废话也不如?

虽然事实上的确如此,但古人重视祖宗,祖宗的话你都不听,你马上就会被人唾弃,也没有人会服你的管制。所以德王将太祖搬出来。一下就占住了制高点,大庭广众之下,也没有人敢反驳。

否则一个不尊太祖的大帽子盖下来,那罪名只有一条。大逆,是要诛灭九族,剐三千六百刀的。所以即使有人不认同,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谁让太祖最大呢?

朱大典惊慌之极,连忙叫道:“我是朝廷亲任的山东巡抚,就算要审,也要押到京城由三法司会审,你们无权审我。”

李开国淡淡的道:“三法司?德王受太祖分封,掌封地一切军政之权,他将你交与本官审理,就别说什么三法司了。”

说着他猛然一拍惊堂木,怒喝道:“朱大典,白老汉告你奸、杀其女一案,你可认罪?”

朱大典脸色腊黄,德王一出,他无计可施。他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平日里根本没当一回事的德王,居然还有这个用处。

他猛然摇头,叫道:“不认罪,我根本没有见过什么朱白氏,她也没有到巡抚衙门补过孔雀衫。”

李开国冷笑道:“有朱白氏血书在此,岂容你抵赖?”

朱大典叫道:“那不过是她一面之词,谁可为证?”

李开国拿过血书,喝道:“这血书上说,你脐下有一黑痣,如果你没有奸、污朱白氏,她不可能知道你身上这个部位的特征。你有罪没罪,一验便知。”

当下投一火签,喝道:“来啊,把朱大典的裤子扒下来,让大家看看,这血书是真是假。”

立时便有两个亲兵上前来,抓住朱大典便要扒他的裤子。

朱大典大叫:“不行,不行。”可亲兵怎会理他,立时就将他裤子褪下来,露出两只毛绒绒的大腿。德王护卫中的朱新柔“啊唷”一声,连忙转过头去,双颊红晕,涂了颜料的玉容也挡不住少女的羞涩。她一个黄花公主,什么时候见过这个。

德王耳朵倒是很好使,立时就听出是他宝贝女儿的声音,顺着声音望去,立刻就发现朱新柔,他猛的一跺脚,正要过去,忽然又停下来,偷望一眼李开国,暗中出了一口气。现在不能过去,可不能让李开国再看到乖女儿了,否则事情要大大的不妙。

李开国的确发现了朱新柔,可他岂会在意,只听他喝道:“把脐下露出来。”亲兵撩起长衫,露出朱大典的下体,一团丑恶的东西登时出现在数万人的面前。朱大典惨嚎一声,晕了过去。

他不晕也得晕,如此场景,一生的声誉便在此刻丢得干干净净,就算证明他身上无痣,他的一生也毁了,至少不可能再当官。朝廷是绝不会用一个当众露鸟之人做朝廷命官的,因此他只能晕。

百姓中有的妇人转过头去,可有的妇人则是两眼放光,想看一看二品大员的鸟长的什么样子,是不是还带着勾子。可睁大眼睛仔细一看,小鸟一只,还没有自家男人的大。忍不住啐了一口,心中暗骂,这二品官的鸟也没什么希奇的。

忽然有一人叫道:“他腹上确实有黑痣。”不用他说,前面的人都看到了,一颗大黑痣就长在小鸟毛上面。

白老汉趴在地上一声惨呼:“我的女儿,你死的好惨啊——”当下痛哭不已。

李开国一拍惊堂木,喝道:“既然有黑痣,说明血书为真。朱大典身为朝廷命官,却奸、杀人命,按大明律,杀人者死。本官当堂宣判,判朱大典斩首之刑,当场执行。判白老汉按律流放三千里。你可有异议?”这一句是问白老汉的。

白老汉大叫道:“草民没有异议。青天大老爷,草民只要为小女报了仇,就算是立时死了,也心甘情愿。”

李开国‘哼’了一声,说道:“既然如此,来啊,将朱大典泼醒,认罪画押。”

立刻便一盆水浇到朱大典头上,朱大典不能不醒,一醒来立刻求告道:“李大人,你不能杀我,我还有用,我知道朝廷对付你的阴谋,你不能杀我。”旁边的亲兵可不管这些,按住他的手,在刑名师爷拿过来的口供上猛按下去。

虽然朱大典是被强迫按的,但却没有一个人同情他,忽然士绅群里有一人叫道:“朱大典,你这个狗官,你该死。”却是和朱大典有仇的一个士绅叫的。立刻便引起百姓共鸣,人人大叫“杀了狗官,杀了狗官。”叫得几声,就连官吏中也有部份跟着叫。

李开国冷笑道:“这些阴谋用不着你说,本官心中有数,你这就去死吧,对了,你死之后,本官会将你的尸体丢到菜市口示众三天,到时身上肉还在不在,就看你祖上是否有德了。”说着一挥手,示意刽子手上台来,当场斩首。(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三章单船御敌

ps:感谢书友‘三国饭’的打赏!

朱大典还待哀求,但为时已晚,亲兵那里还会容他说话,猛得一个手刀斩在脖子上,打得他说不出说来。朱大典“呃呃”连声,涨红了脸,还想要说什么,却被刽子手伸手一搭,一按肩膀,便跪倒在地,雪亮的鬼头刀高高扬起,朱大典还没来得及挣扎,一颗脑袋便落了地。

“好。”数万人当场喝了一声彩,朱新柔却是害怕得“呀”得一声,捂住脸不敢看。德王连忙挡在李开国和宝贝女儿视线之间,他防范之心不但没减,反而更增戒心。他算是看透了,李开国此人心思之密,心肠之狠,决非常人所能及,他如果当真打了宝贝女儿的主意,那可真是要了亲命了。

李开国可不知道他的小心思,他此时双目如电,往被俘的济南府官吏方向一扫,吓得这些官们纷纷躲避他的视线,没人敢于他对视。李开国冷冷一笑,这些浑蛋,虽然都该杀掉,但也不用大庭广众之下斩杀,慢慢折磨至死,免失天下所有官员之心。

李开国面向百姓们说道:“今朱大典已然明正典刑,本官不才,得以暂代山东巡抚一职,必当克尽职守,爱戴百姓。从今日起,山东一省由本抚派兵接管,但百姓们尽可放心,不会受到任何骚扰。无论是谁,如有损伤百姓一毫者,可至本抚衙门告状,不受民告官之限制。其他各行各业,不许借机调涨物价,囤积居奇,也不许关门闭业。否则本抚一旦得知,只有一种刑罚,满门抄斩。”他说到此处。声色俱厉,吓得一些正有此意的商贾心中惴惴,犹豫着李开国的话不知可信否。

如果是知道当时李开国初接手灵山卫之时,那些商贾所玩的花招,想以钱逼人,却人财两失,被李开国以雷霆之势扫平,滚滚人头落地,就没人会这样想了。但即使是知道的,在重利面前。也是有人敢铤而走险,赌上一赌,这是商人的本性,并不会因为有重刑罚就不贪重利。

李开国的威吓之词不过是能吓吓一些胆小之人罢了,这世上多的是要钱不要命的主。但对于李开国来说。他从不会心慈手软,他宁愿杀光商贾也不会破坏山东之安定局面。决不能让人动摇他的统治。

别看他轻轻松松的就攻下济南府。但形势比起在灵山卫时危险的多。占据济南这进京要道,便要接受朝庭三面围攻,江浙、河南、河北、京畿任何一方都可能派出兵马,也可能三方兵马齐出,剿灭他的大军。

更何况这背后已经有朝廷的阴影在其中,朱大典的话已经证实李开国的猜测。如果李开国所料不错。此次朱大典之所以力排重议,空出全省集兵济南,就是诱他来攻。如果李开国分兵占据各州县,以他五万战兵来说。就会兵力分散,朝庭可以用大军一点点吃掉李开国的灵山卫军。

如果李开国带兵来攻济南,朝廷可以先用坚墙拖住灵山卫军,然后用重兵歼之。无论李开国选择那一种,都达到了分灵山卫之军的效果。而且只要李开国带兵出了灵山卫,那灵山卫就会兵力空虚,到时朝廷再用重兵攻打灵山卫,使得李开国首尾难顾。

不得不说,这一极好的计策,不复杂但实用,如果想破解这个计策,就要知道重兵从那里来。李开国敢断定,济南府下如果他攻城超过五日,必然会遭到明军的攻击,最大的可能就是宁远铁骑。因为鞑子被他一搞,内斗不休,宁远前线压力骤减,崇祯不是不能抽调一部份骑兵先平了他。

而灵山卫老巢那里,他却是想了好久才确定,朝廷的重兵一定会从海上来,否则无论从何处调兵,都得经过大半个山东省才能攻到灵山卫。而灵山卫的地势又决定了他易守难攻,如果从陆路进攻,只要卡住险地,就算朝廷动用十万大军,灵山卫军也能抗几个月,而朝廷却是拖不起,朝廷要的是一击灭敌,不能把灵山卫军变成另一个流寇。

所以只能一击致命,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调动江浙之兵,用郑芝龙的水师舰船从海上运兵,突袭灵山卫。这是他思来想去,唯一得到的答案,这个计策按照他猜测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九十。只是这个阴险的计策是谁出的?李开国一直想得到这个答案。

出这个计策之人,一定是意识到了灵山卫军对明廷的威胁已然超过底限,所以要将灵山卫军扼杀在萌芽之中。是谁对灵山卫军,对他李开国这么了解?又是谁能说服一向优柔寡断,事事多疑的崇祯皇帝?李开国十分的好奇。

但此时却不是好奇之时,因为就在刚刚,李开国已经验证了自己的猜测,他脑海中闪现出海东冠的影像,和他手中白纸上所写的字。正是海东冠依着他的吩咐,有了消息就意念传图。临行前,李开国就命海东冠派船沿着江浙通往灵山卫的海路,一路侦查,终于发现了郑芝龙的水师,正载着近五万明军,已经到达平山岛附近,大约两日内,便可到达灵山卫。

李开国心平如水,这个消息已经证实了他的猜测,让他心中平静下来。郑芝龙这个人,他听说过,是海盗招的安,从来都是只服朝廷调,不服朝廷管制。此次居然和明军一起来算计他灵山卫,想来是惦记他手上那些战船战舰。

要论海军的实力,现在灵山卫那些船的确不是郑芝龙的对手,但那是按常理来说,打海仗这种事,从来就是大船胜小船,多船胜少船。可是有他李开国在,这句话可就不再是常理了。

李开国立时就将五大千户叫来,告诉他们自己要立刻赶回灵山卫。第二千户他们沉声道:“大人,是不是灵山卫有变?”李开国也不瞒着,将朝廷从海路运兵的事情全都告诉他们,并且将济南城防也都交给他们,明确说明了明廷的引蛇出洞。分兵剿灭之计。让他们小心加固城防,不出五日,必然有明军前来攻城。

第二千户等将官这才骇然失色,他们一门心思的都以为此次不过是单纯的扩大地盘之战,没想到背后原来还有这么多的道道。

李开国沉声道:“我们的根在灵山卫,那里才是重中之重。所以本抚要连夜赶回去指挥战斗。济南府就交给你们了。本抚有言在先,济南府只许守城待援,绝不可出一兵攻城。无论是谁,如果胆敢让一兵出城迎敌,无论胜败。无论有何种理由,本抚诛他全家,尔等可明白?”

第二千户等将官一凛,一齐躬身道:“末将等谨尊巡抚大人之命,决不敢有违将令。”李开国点点头。说道:“你们都是本抚练出来的,本抚信得过你们。济南府的城防就交给你们。但济南府的民政则交给书记们代理。如果有人胆敢做出不利于济南稳定之事的,你们不要手软,该杀就杀,要当机立断。”

第二千户等猛点头,表示全都记在心里,李开国这才翻身上马。出了济南府,连夜只身上路回灵山卫。他倒不担心路程太远,马力不够,早在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在沿途每隔五十里设一临时驿站,驿站里有两匹马,专供他赶回灵山卫之用。

只所以如此紧急,是李开国实在是担心匠户村。其实他明白,他的根在灵山卫,而灵山卫军的根就在匠户村,只有那村里的匠户们才是他最宝贵的人才,有了这些匠户,他才能够横扫一切。

李开国担心的是,如果他不在灵山卫指挥这场战斗,出发前虽然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来时也交待冯国用如何应付,但大战一起,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万一这些匠户们受到损伤,那是他不可承受的。

他应对朝廷这一大阴谋的法子很简单,就是打时间差,打一个明廷想不到。第一个明廷想不到就是,他只用一天就打下济南府,而不是被拖在济南府城墙下。明廷再派军前来,其预料之优势便荡然无存。灵山卫军占据城防之利,以其火器之多,就算朝廷出动十万大军也攻不下济南城。

第二个明廷想不到,就是李开国已经预料到明军定然会抄他的老巢,只要济南府这边没有多大危险之后,他便可以抽身回灵山卫,歼灭另一股明军,从而彻底粉碎这一阴谋。另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如果他不在灵山卫,只怕抓不住那个幕后阴谋者,这个人,他现在多少有点数了,一定会和抄他老巢的明军在一起。一般人想抓住这个人,还真不行,只能他亲自出马。

从济南府到灵山卫镇,路程约八百里,每五十里一换马,马匹可以全程保持全速,因此李开国只用五个时辰,就回到灵山卫。刚到灵山卫都指挥使府,冯国用就急匆匆的来见他,说道:“大人,不出大人所料,明军果然是从海上来。”说着将海东冠发来的细报递给李开国。

李开国接过细报,只看了一眼,便神色严峻。原来两个时辰前,海东冠派出的哨船又发现第二波运木船队,船上也有五万明军,就在郑芝龙第一波船队之后五十里。

好厉害,一次就运兵十万,好大的手笔。这是要势在必得,一举剿灭灵山卫啊。

李开国将细报往怀里一塞,对冯国用道:“你留在陆上负责防守,本抚现在要去海军指挥,不能让明军就这么舒舒服服的上岸。”说完便立刻出府,翻身上马,前往海边,乘船去往灵山岛,灵山卫海军的大本营。

本抚?冯国用大喜,李开国自称本抚,显然济南府已经攻下来,大人先前出发之时对他所说的应对之策已然实现大半。这让冯国用信心百倍,对明军十万来攻灵山卫也不再忧愁,只要不是两线作战,就算是十万大军,以灵山卫军的现在实力,也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